『壹』 1945年一美元购买力
1945年一美元购买力是相当于2014年十多美元。
“美元时间”网站(dollartimes.com)以消费物价指数为基数,计算出1914至2014年美元的购买力变化。
例如,2000年的一美元相当于2014年的1.38美元;年度通胀率为2.35%。以下年份的1美元购买力在2014年相当于:
2004年:1.26美元。
1994年:1.60美元。
1984年:2.30美元。
1974年:5.04美元。
1964年:7.54美元。
1954年:8.66美元。
1944年:13.39美元。
1934年:17.66美元。
1924年:13.47美元。
1914年:23.30美元。
100年前的1可以购买一双高档皮鞋,而现在只能下载1首歌曲。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折射出的巨幅膨胀,如今流通中的美元总面额是20世纪初的1900倍!
货币的估值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短期内,一种货币的汇率会在公开市场上相对其他货币发生浮动,但长期来看,货币总会因为通货膨胀因素而失去购买力,换而言之,买到同样的东西,在之后往往要比在之前花掉更多的“钱”。
通货膨胀的成因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超过了实际的经济增速,这通常由政府和央行的政策行动引起,本图旨在形象地诠释过去100年来,美元现金丧失购买力的速度和程度。
『贰』 1845年的1美元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几美元是如何计算
大概27-28美元左右。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凑巧,这个奇特的问题在明尼阿波利斯联储官网上确有一个非常贴切的回答,而我前几天正好在那上面找文章看所以有印象。
我刚看了一眼,他们举例是说1850年1美元相当于2018年的30.12$。而这个1850年的选择并不是随便选出来的,我稍稍研究了一下,感觉1850年是CPI指数从不太靠谱到比较靠谱的一个分界点。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水平的,选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点,要是再提前100年还真不好算。
计算方式是以物价为基准,如果简单点来说,就是把不同年份的物价除一下然后得到一个比价。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看看,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购买力是通过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社会购买力来源于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工资收入、其他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居民从财政方面得到的收入(如补贴、救济、奖励等)、银行和信用单位的农业贷款、预购定金净增加额、居民其他收入、社会集团购买消费品的货币。
中国社会购买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居民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支出、社会集团购买力、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
另一种含义指单位货币能买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即货币购买力。它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或劳务费用的高低。
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购买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而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也对购买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叁』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以购买实力评价计算,1亿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那有汇率啊,不用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