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说明书还有cad图纸,根据我的数据来算
设计课题: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起动,卷筒效率为0.96(包括其支承轴承效率的损失),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8年(300天/年),两班制工作,运输容许速度误差为5%,车间有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表一:
题号
参数 1 2 3 4 5
运输带工作拉力(kN) 2.5 2.3 2.1 1.9 1.8
运输带工作速度(m/s) 1.0 1.1 1.2 1.3 1.4
卷筒直径(mm) 250 250 250 300 300
二. 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
2.CAD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A3)。
3.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 设计步骤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电动机的选择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设计V带和带轮
6. 齿轮的设计
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8. 键联接设计
9. 箱体结构设计
10. 润滑密封设计
11. 联轴器设计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图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选择V带传动和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展开式)。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0.96×××0.97×0.96=0.759;
为V带的效率,为第一对轴承的效率,
为第二对轴承的效率,为第三对轴承的效率,
为每对齿轮啮合传动的效率(齿轮为7级精度,油脂润滑.
因是薄壁防护罩,采用开式效率计算)。
2.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P=P/η=1900×1.3/1000×0.759=3.25kW, 执行机构的曲柄转速为n==82.76r/min,
经查表按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V带传动的传动比i=2~4,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8~40,
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16~160,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i×n=(16~160)×82.76=1324.16~13241.6r/min。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
选定型号为Y112M—4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为4.0
额定电流8.8A,满载转速1440 r/min,同步转速1500r/min。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P
kw 电动机转速
电动机重量
N 参考价格
元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总传动比 V带传动 减速器
1 Y112M-4 4 1500 1440 470 230 16.15 2.3 7.02
中心高
外型尺寸
L×(AC/2+AD)×HD 底脚安装尺寸A×B 地脚螺栓孔直径K 轴伸尺寸D×E 装键部位尺寸F×GD
132 515× 345× 315 216 ×178 12 36× 80 10 ×41
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1) 总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n/n=1440/82.76=17.40
(2) 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
=×
式中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使V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取=2.3,则减速器传动比为==17.40/2.3=7.57
根据各原则,查图得高速级传动比为=3.24,则==2.33
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
==1440/2.3=626.09r/min
==626.09/3.24=193.24r/min
= / =193.24/2.33=82.93 r/min
==82.93 r/min
(2)各轴输入功率
=×=3.25×0.96=3.12kW
=×η2×=3.12×0.98×0.95=2.90kW
=×η2×=2.97×0.98×0.95=2.70kW
=×η2×η4=2.77×0.98×0.97=2.57kW
则各轴的输出功率:
=×0.98=3.06 kW
=×0.98=2.84 kW
=×0.98=2.65kW
=×0.98=2.52 kW
各轴输入转矩
=×× N·m
电动机轴的输出转矩=9550 =9550×3.25/1440=21.55 N·
所以: =×× =21.55×2.3×0.96=47.58 N·m
=×××=47.58×3.24×0.98×0.95=143.53 N·m
=×××=143.53×2.33×0.98×0.95=311.35N·m
=××=311.35×0.95×0.97=286.91 N·m
输出转矩:=×0.98=46.63 N·m
=×0.98=140.66 N·m
=×0.98=305.12N·m
=×0.98=281.17 N·m
运动和动力参数结果如下表
轴名 功率P KW 转矩T Nm 转速r/min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动机轴 3.25 21.55 1440
1轴 3.12 3.06 47.58 46.63 626.09
2轴 2.90 2.84 143.53 140.66 193.24
3轴 2.70 2.65 311.35 305.12 82.93
4轴 2.57 2.52 286.91 281.17 82.93
5.设计V带和带轮
⑴确定计算功率
查课本表9-9得:
,式中为工作情况系数, 为传递的额定功率,既电机的额定功率.
⑵选择带型号
根据,,查课本表8-8和表8-9选用带型为A型带.
⑶选取带轮基准直径
查课本表8-3和表8-7得小带轮基准直径,则大带轮基准直径,式中ξ为带传动的滑动率,通常取(1%~2%),查课本表8-7后取。
⑷验算带速v
在5~25m/s范围内,V带充分发挥。
⑸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
由于,所以初步选取中心距a:,初定中心距,所以带长,
=.查课本表8-2选取基准长度得实际中心距
取
⑹验算小带轮包角
,包角合适。
⑺确定v带根数z
因,带速,传动比,
查课本表8-5a或8-5c和8-5b或8-5d,并由内插值法得.
查课本表8-2得=0.96.
查课本表8-8,并由内插值法得=0.96
由公式8-22得
故选Z=5根带。
⑻计算预紧力
查课本表8-4可得,故:
单根普通V带张紧后的初拉力为
⑼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利用公式8-24可得:
6.齿轮的设计
(一)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齿轮材料,热处理及精度
考虑此减速器的功率及现场安装的限制,故大小齿轮都选用硬齿面渐开线斜齿轮
(1)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① 材料:高速级小齿轮选用钢调质,齿面硬度为小齿轮 280HBS 取小齿齿数=24
高速级大齿轮选用钢正火,齿面硬度为大齿轮 240HBS Z=i×Z=3.24×24=77.76 取Z=78.
② 齿轮精度
按GB/T10095-1998,选择7级,齿根喷丸强化。
2.初步设计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确定各参数的值:
①试选=1.6
查课本图10-30 选取区域系数 Z=2.433
由课本图10-26
则
②由课本公式10-13计算应力值环数
N=60nj =60×626.09×1×(2×8×300×8)
=1.4425×10h
N= =4.45×10h #(3.25为齿数比,即3.25=)
③查课本 10-19图得:K=0.93 K=0.96
④齿轮的疲劳强度极限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应用公式10-12得:
[]==0.93×550=511.5
[]==0.96×450=432
许用接触应力
⑤查课本由表10-6得: =189.8MP
由表10-7得: =1
T=95.5×10×=95.5×10×3.19/626.09
=4.86×10N.m
3.设计计算
①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
=
②计算圆周速度
③计算齿宽b和模数
计算齿宽b
b==49.53mm
计算摸数m
初选螺旋角=14
=
④计算齿宽与高之比
齿高h=2.25 =2.25×2.00=4.50
= =11.01
⑤计算纵向重合度
=0.318=1.903
⑥计算载荷系数K
使用系数=1
根据,7级精度, 查课本由表10-8得
动载系数K=1.07,
查课本由表10-4得K的计算公式:
K= +0.23×10×b
=1.12+0.18(1+0.61) ×1+0.23×10×49.53=1.42
查课本由表10-13得: K=1.35
查课本由表10-3 得: K==1.2
故载荷系数:
K=K K K K =1×1.07×1.2×1.42=1.82
⑦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d=d=49.53×=51.73
⑧计算模数
=
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由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
≥
⑴ 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①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48.6kN·m
确定齿数z
因为是硬齿面,故取z=24,z=i z=3.24×24=77.76
传动比误差 i=u=z/ z=78/24=3.25
Δi=0.032%5%,允许
② 计算当量齿数
z=z/cos=24/ cos14=26.27
z=z/cos=78/ cos14=85.43
③ 初选齿宽系数
按对称布置,由表查得=1
④ 初选螺旋角
初定螺旋角 =14
⑤ 载荷系数K
K=K K K K=1×1.07×1.2×1.35=1.73
⑥ 查取齿形系数Y和应力校正系数Y
查课本由表10-5得:
齿形系数Y=2.592 Y=2.211
应力校正系数Y=1.596 Y=1.774
⑦ 重合度系数Y
端面重合度近似为=[1.88-3.2×()]=[1.88-3.2×(1/24+1/78)]×cos14=1.655
=arctg(tg/cos)=arctg(tg20/cos14)=20.64690
=14.07609
因为=/cos,则重合度系数为Y=0.25+0.75 cos/=0.673
⑧ 螺旋角系数Y
轴向重合度 ==1.825,
Y=1-=0.78
⑨ 计算大小齿轮的
安全系数由表查得S=1.25
工作寿命两班制,8年,每年工作300天
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N1=60nkt=60×271.47×1×8×300×2×8=6.255×10
大齿轮应力循环次数N2=N1/u=6.255×10/3.24=1.9305×10
查课本由表10-20c得到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小齿轮 大齿轮
查课本由表10-18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0.86 K=0.93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
[]=
[]=
大齿轮的数值大.选用.
⑵ 设计计算
计算模数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按GB/T1357-1987圆整为标准模数,取m=2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51.73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z==25.097 取z=25
那么z=3.24×25=81
② 几何尺寸计算
计算中心距 a===109.25
将中心距圆整为110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arccos
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等不必修正.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51.53
d==166.97
计算齿轮宽度
B=
圆整的
(二) 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⑴ 材料:低速级小齿轮选用钢调质,齿面硬度为小齿轮 280HBS 取小齿齿数=30
速级大齿轮选用钢正火,齿面硬度为大齿轮 240HBS z=2.33×30=69.9 圆整取z=70.
⑵ 齿轮精度
按GB/T10095-1998,选择7级,齿根喷丸强化。
⑶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①试选K=1.6
②查课本由图10-30选取区域系数Z=2.45
③试选,查课本由图10-26查得
=0.83 =0.88 =0.83+0.88=1.71
应力循环次数
N=60×n×j×L=60×193.24×1×(2×8×300×8)
=4.45×10
N=1.91×10
由课本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0.94 K= 0.97
查课本由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则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
[]==0.98×550/1=517
[540.5
查课本由表10-6查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189.8MP
选取齿宽系数
T=95.5×10×=95.5×10×2.90/193.24
=14.33×10N.m
=65.71
2. 计算圆周速度
0.665
3. 计算齿宽
b=d=1×65.71=65.71
4.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模数 m=
齿高 h=2.25×m=2.25×2.142=5.4621
=65.71/5.4621=12.03
5. 计算纵向重合度
6. 计算载荷系数K
K=1.12+0.18(1+0.6+0.23×10×b
=1.12+0.18(1+0.6)+ 0.23×10×65.71=1.4231
使用系数K=1
同高速齿轮的设计,查表选取各数值
=1.04 K=1.35 K=K=1.2
故载荷系数
K==1×1.04×1.2×1.4231=1.776
7. 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的分度圆直径
d=d=65.71×
计算模数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m≥
一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1)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143.3kN·m
(2) 确定齿数z
因为是硬齿面,故取z=30,z=i ×z=2.33×30=69.9
传动比误差 i=u=z/ z=69.9/30=2.33
Δi=0.032%5%,允许
(3) 初选齿宽系数
按对称布置,由表查得=1
(4) 初选螺旋角
初定螺旋角=12
(5) 载荷系数K
K=K K K K=1×1.04×1.2×1.35=1.6848
(6) 当量齿数
z=z/cos=30/ cos12=32.056
z=z/cos=70/ cos12=74.797
由课本表10-5查得齿形系数Y和应力修正系数Y
(7) 螺旋角系数Y
轴向重合度 ==2.03
Y=1-=0.797
(8) 计算大小齿轮的
查课本由图10-20c得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查课本由图10-18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0.90 K=0.93 S=1.4
[]=
[]=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大齿轮的数值大,选用大齿轮的尺寸设计计算.
计算模数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按GB/T1357-1987圆整为标准模数,取m=3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72.91来计算应有的齿数.
z==27.77 取z=30
z=2.33×30=69.9 取z=70
② 初算主要尺寸
计算中心距 a===102.234
将中心距圆整为103
修正螺旋角
=arccos
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等不必修正
分度圆直径
d==61.34
d==143.12
计算齿轮宽度
圆整后取
低速级大齿轮如上图:
V带齿轮各设计参数附表
1.各传动比
V带 高速级齿轮 低速级齿轮
2.3 3.24 2.33
2. 各轴转速n
(r/min) (r/min) (r/min)
(r/min)
626.09 193.24 82.93 82.93
3. 各轴输入功率 P
(kw) (kw) (kw) (kw)
3.12 2.90 2.70 2.57
4. 各轴输入转矩 T
(kN·m) (kN·m) (kN·m) (kN·m)
47.58 143.53 311.35 286.91
5. 带轮主要参数
小轮直径(mm) 大轮直径(mm)
中心距a(mm) 基准长度(mm)
带的根数z
90 224 471 1400 5
7.传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1. 传动轴承的设计
⑴. 求输出轴上的功率P,转速,转矩
P=2.70KW =82.93r/min
=311.35N.m
⑵.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低速级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143.21
而 F=
F= F
F= Ftan=4348.16×0.246734=1072.84N
圆周力F,径向力F及轴向力F的方向如图示:
⑶.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课本15-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课本取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的直径,为了使所选的轴与联轴器吻合,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的型号
查课本,选取
因为计算转矩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所以
查《机械设计手册》
选取LT7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500Nm,半联轴器的孔径
⑷.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要求的轴向定位要求,Ⅰ-Ⅱ轴段右端需要制出一轴肩,故取Ⅱ-Ⅲ的直径;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半联轴器与 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端上, 故Ⅰ-Ⅱ的长度应比 略短一些,现取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 标准精度级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7010C型.
D B 轴承代号
45 85 19 58.8 73.2 7209AC
45 85 19 60.5 70.2 7209B
45 100 25 66.0 80.0 7309B
50 80 16 59.2 70.9 7010C
50 80 16 59.2 70.9 7010AC
50 90 20 62.4 77.7 7210C
2. 从动轴的设计
对于选取的单向角接触球轴承其尺寸为的,故;而 .
右端滚动轴承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由手册上查得7010C型轴承定位轴肩高度mm,
③ 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齿轮的右端与左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的宽度为75mm,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 齿轮的左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3.5,取.轴环宽度,取b=8mm.
④ 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 ,故取.
⑤ 取齿轮距箱体内壁之距离a=16,两圆柱齿轮间的距离c=20.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在确定滚动轴承位置时,应距箱体内壁一段距离 s,取s=8,已知滚动轴承宽度T=16,
高速齿轮轮毂长L=50,则
至此,已初步确定了轴的各端直径和长度.
5. 求轴上的载荷
首先根据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 确定顶轴承的支点位置时,
查《机械设计手册》20-149表20.6-7.
对于7010C型的角接触球轴承,a=16.7mm,因此,做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
传动轴总体设计结构图:
(从动轴)
(中间轴)
从动轴的载荷分析图:
6. 按弯曲扭转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
==
前已选轴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查表15-1得[]=60MP
〈 [] 此轴合理安全
7.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⑴. 判断危险截面
截面A,Ⅱ,Ⅲ,B只受扭矩作用。所以A Ⅱ Ⅲ B无需校核.从应力集中对轴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来看,截面Ⅵ和Ⅶ处过盈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从受载来看,截面C上的应力最大.截面Ⅵ的应力集中的影响和截面Ⅶ的相近,但是截面Ⅵ不受扭矩作用,同时轴径也较大,故不必做强度校核.截面C上虽然应力最大,但是应力集中不大,而且这里的直径最大,故C截面也不必做强度校核,截面Ⅳ和Ⅴ显然更加不必要做强度校核.由第3章的附录可知,键槽的应力集中较系数比过盈配合的小,因而,该轴只需胶合截面Ⅶ左右两侧需验证即可.
⑵. 截面Ⅶ左侧。
抗弯系数 W=0.1=0.1=12500
抗扭系数 =0.2=0.2=25000
截面Ⅶ的右侧的弯矩M为
截面Ⅳ上的扭矩为 =311.35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截面上的扭转应力
==
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由课本表15-1查得:
因
经插入后得
2.0 =1.31
轴性系数为
=0.85
K=1+=1.82
K=1+(-1)=1.26
所以
综合系数为: K=2.8
K=1.62
碳钢的特性系数 取0.1
取0.05
安全系数
S=25.13
S13.71
≥S=1.5 所以它是安全的
截面Ⅳ右侧
抗弯系数 W=0.1=0.1=12500
抗扭系数 =0.2=0.2=25000
截面Ⅳ左侧的弯矩M为 M=133560
截面Ⅳ上的扭矩为 =295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截面上的扭转应力
==K=
K=
所以
综合系数为:
K=2.8 K=1.62
碳钢的特性系数
取0.1 取0.05
安全系数
S=25.13
S13.71
≥S=1.5 所以它是安全的
8.键的设计和计算
①选择键联接的类型和尺寸
一般8级以上精度的尺寸的齿轮有定心精度要求,应用平键.
根据 d=55 d=65
查表6-1取: 键宽 b=16 h=10 =36
b=20 h=12 =50
②校和键联接的强度
查表6-2得 []=110MP
工作长度 36-16=20
50-20=30
③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
K=0.5 h=5
K=0.5 h=6
由式(6-1)得:
<[]
<[]
两者都合适
取键标记为:
键2:16×36 A GB/T1096-1979
键3:20×50 A GB/T1096-1979
9.箱体结构的设计
减速器的箱体采用铸造(HT200)制成,采用剖分式结构为了保证齿轮佳合质量,
大端盖分机体采用配合.
1. 机体有足够的刚度
在机体为加肋,外轮廓为长方形,增强了轴承座刚度
2. 考虑到机体内零件的润滑,密封散热。
因其传动件速度小于12m/s,故采用侵油润油,同时为了避免油搅得沉渣溅起,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H为40mm
为保证机盖与机座连接处密封,联接凸缘应有足够的宽度,联接表面应精创,其表面粗糙度为
3. 机体结构有良好的工艺性.
铸件壁厚为10,圆角半径为R=3。机体外型简单,拔模方便.
4. 对附件设计
A 视孔盖和窥视孔
在机盖顶部开有窥视孔,能看到 传动零件齿合区的位置,并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能伸入进行操作,窥视孔有盖板,机体上开窥视孔与凸缘一块,有便于机械加工出支承盖板的表面并用垫片加强密封,盖板用铸铁制成,用M6紧固
B 油螺塞:
放油孔位于油池最底处,并安排在减速器不与其他部件靠近的一侧,以便放油,放油孔用螺塞堵住,因此油孔处的机体外壁应凸起一块,由机械加工成螺塞头部的支承面,并加封油圈加以密封。
C 油标:
油标位在便于观察减速器油面及油面稳定之处。
油尺安置的部位不能太低,以防油进入油尺座孔而溢出.
D 通气孔:
由于减速器运转时,机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为便于排气,在机盖顶部的窥视孔改上安装通气器,以便达到体内为压力平衡.
E 盖螺钉:
启盖螺钉上的螺纹长度要大于机盖联结凸缘的厚度。
钉杆端部要做成圆柱形,以免破坏螺纹.
F 位销:
为保证剖分式机体的轴承座孔的加工及装配精度,在机体联结凸缘的长度方向各安装一圆锥定位销,以提高定位精度.
G 吊钩:
在机盖上直接铸出吊钩和吊环,用以起吊或搬运较重的物体.
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如下:
名称 符号 计算公式 结果
箱座壁厚 10
箱盖壁厚 9
箱盖凸缘厚度 12
箱座凸缘厚度 15
箱座底凸缘厚度 25
地脚螺钉直径 M24
地脚螺钉数目 查手册 6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M12
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 =(0.5~0.6) M10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0.4~0.5) 10
视孔盖螺钉直径 =(0.3~0.4) 8
定位销直径 =(0.7~0.8) 8
,,至外机壁距离 查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 34
22
18
,至凸缘边缘距离 查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表4 28
16
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8~12) 50
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 >1.2 15
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 10
机盖,机座肋厚 9 8.5
轴承端盖外径 +(5~5.5) 120(1轴)125(2轴)
150(3轴)
轴承旁联结螺栓距离 120(1轴)125(2轴)
150(3轴)
10. 润滑密封设计
对于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因为传动装置属于轻型的,且传速较低,所以其速度远远小于,所以采用脂润滑,箱体内选用SH0357-92中的50号润滑,装至规定高度.
油的深度为H+
H=30 =34
所以H+=30+34=64
其中油的粘度大,化学合成油,润滑效果好。
密封性来讲为了保证机盖与机座联接处密封,联接
凸缘应有足够的宽度,联接表面应精创,其表面粗度应为
密封的表面要经过刮研。而且,凸缘联接螺柱之间的距离不宜太
大,国150mm。并匀均布置,保证部分面处的密封性。
11.联轴器设计
1.类型选择.
为了隔离振动和冲击,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2.载荷计算.
公称转矩:T=95509550333.5
查课本,选取
所以转矩
因为计算转矩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所以
查《机械设计手册》
选取LT7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500Nm
希望对你有帮助~!
『贰』 机械课程设计中两级斜齿轮怎么怎么校核轴的强度
这个很简单,你下载一个机械设计手册,有个附加程序是专门校核传动轴的强度的,输入参数,连报表都有了。
『叁』 联轴器压轴力计算公式
FQ=1000Pd/v。
因为轴的受力,一般分为径向力(垂直于轴线的力),轴向力(沿轴线的力),扭矩(力偶),所以压轴力的FQ计算公式为FQ=1000Pd/v。
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
『肆』 设计题目:设计热处理车间清洗零件用的传送设备上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箱。
一,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热处理车间零件清洗用传送设备的传动装置
(一)方案设计要求:
具有过载保护性能(有带传动)
含有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传送带鼓轮方向与减速器输出轴方向平行
(二)工作机原始数据:
传送带鼓轮直径___ mm,传送带带速___m/s
传送带主动轴所需扭矩T为___N.m
使用年限___年,___班制
工作载荷(平稳,微振,冲击)
(三)数据:不同,
这个帖子http://..com/question/212194494.html#here有贴图,如果需要请确认你的帖子,我收到最佳答案的通知后传你邮箱图纸
『伍』 小森印刷机在开长单时,版面上有带脏,且加水冲不掉怎么回事
一、印刷概述:
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版。德国人古登堡用所制活字字模浇铸铅合金活字
印刷: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的一种工艺技术.
印刷机:借助印刷压力或其他方式将印版上的图文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的一种机器.
凸版:印刷的一种类型.印版的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
直接印刷方式.在印版和承印物之间没有中间媒介.
特点:速度慢,成本高,铅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凹版:印刷的一种类型.印版的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
特点:适印范围广,承印材料广泛,图像表现力强,
胶版:采用平板印刷方式,通过橡皮滚筒间接实现图文的转移.
特点:制版简单,版材成本低,图像再现好,水墨平衡难掌握。
柔版:印刷速度快,胶印和凹版的1.5-2倍,生产效率高,质量良好,承印材料广泛,可使用无污染水性油墨,对环境有利,制版费用抵御 凹版,比PS版高,耐印率高.
丝印:版面柔软,承印范围广,印刷压力小,墨层厚覆盖力强。不适合大批量高速印刷,不适合高品质印刷。
二、单张纸胶印机:
胶印机:一种间接印刷机,通过橡皮布滚筒来实现间接印刷。
色数:印刷机每次印刷的颜色数
幅面:印刷机所能承印的纸张尺寸大小
滚筒排列:印刷三滚筒之间布局的位置和角度。机组式,卫星式,五滚筒式。
P——印版滚筒,B——橡皮滚筒,I——压印滚筒
单张纸胶印机结构:输纸、规矩、递纸、传纸、收纸、印刷、水墨、上光、干燥。
单张纸胶印机的分类:
①按色数:单色、双色、四色、多色;
②按幅面:全张、对开、四开、八开;
③按翻转:可翻转、不可翻转;
④按印刷面数:单面、双面
⑤按滚筒排列:二滚筒、三滚筒、五滚筒、卫星式、B-B型、机组式;
5点钟排列方式比7点钟的优点:1,、方便安排橡皮布的清洗装置的安排和使用。
2、压印滚筒的包角大,吸附力大,减少叼牙的叼纸力,减少磨损。3、清洗牙印滚筒方便
国内印刷机的命名:
(1973)JY:打样机 JJ:卷筒纸胶印机 JS:胶印双面印刷机
第一数字:幅面 第二数字:色数 第三四数字:设置顺序号
示例:J 2 1 08 A (对开单色胶印机)J 2 2 05(对开双色胶印机)J S 2 1 02(对开单色双面胶印机)
(1983)P代替J:平板胶印机 PZ:机组式 DP:打样机 PJ:卷筒纸 PW:卫星式PD:对滚式
示例:P Z 4 880-01(机组式四色平版印刷机)
(1989)凸版:YT 凹版:YA 平板:YP 孔板:YK 特种:YZ
示例:YPRA1A(对开双色平版印刷机)
1992) 与(1988)相比:用S表示双面或单双面可变的印刷机,单面印刷机及其他承印材料的印刷机和卷筒纸印刷机不进行标注;单色机不标注色数;改进设计的字母可以表示厂家开发的新产。
示例:YPlA2: 四开单色平版印刷机 YT880:凸版印刷机,幅面宽度为880 YA6880:凹版6色印刷机,幅宽为880 YKP4A3:八开四色平型孔版印刷机
海德堡公司:Heidelberg+系列+幅面 色数 字母
Z,V,F,S,A分别代表双色,四色,五色,六色,八色
L:上光 H:高台收纸 P:翻转装置 Y:机组间得干燥装置。 X:加长收纸中的干燥装置。S:一种收纸方式。对于包装印刷有很好的效果。
罗兰公司:厂商+型号
L:上光 H:高台收纸 P:翻转 T:干燥 V:加长收纸中的干燥装置。
304,706,907等,最后一个数字表示色数。如Roland 704,四色。
高宝公司:厂商+系列+幅面
示例:CDl02Z(CD102—2)对开双色印刷机,CDl02V(CD102—4)对开四色印刷机,SM52—4八开四色印刷机,幅宽52cm, KDAl04—4高宝对开四色印刷机,幅宽1040mm;R702罗兰700型对开双色印刷机。
单张纸胶印机的发展:
高速 、 自动化程度高 、 无轴技术的应用、 更加环保、 新型墨路的应用
电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印刷机的动力源。
带传动:依靠摩擦或啮合的原理来传递动力 的一种传动形式
齿轮传动:依靠齿轮啮合的原理来传递动力的一种传动形式
链传动:依靠链条和链轮间得啮合的原理来传递动力的一种传动形式。
印刷机传动装置的组成:电机 带传动 齿轮传动 链传动 机构
带传动:
优点:1、运行平稳,噪音小。2、能缓冲冲击载荷。3、构造简单,对制造精度低,特别是中心距大的地方4、不用润滑,维护成本低。5、过载时打滑,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保护传动系统的其他零件。
缺点:1、存在弹性滑动,传动效率降低,相对啮合传动没那么准确。2、寿命较短3、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轴上的压轴力和轮廓尺寸比啮合传动大。
齿轮传动:
优点:保持传动比不变,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
1、直齿轮:
优点:制造容易,没有轴向力,齿的全长同时进入啮合和退出啮合。
缺点:由于啮合面积大,容易产生噪音,产生冲击影响纸张传递,轴强度和声明下降。
2、斜齿轮:
优点:在啮合的过程中逐点啮合,冲击小,噪音小,交接稳定,瞬间的传动比保持不变。
缺点:啮合过程中多对齿轮同时啮合,承载力较大。
3、锥齿轮:运用在低速,轻载的场合。
4、涡轮蜗杆:传动比大,传动稳定,有自锁功能,效率低。
飞达:输纸装置,将纸堆上的纸自动,准确,平稳并与主机同步有节奏地逐张分离,并输送到定位装置进行定位。
压差:纸张上下表面承受大气压力之差。
步距:输纸过程中第一张纸前边缘和第二张纸前边缘之间的间隙。
双张控制器:用来检测输纸过程中出现的双张或多张的一种检测机构。
离合器:接通或切断主机和给纸机关系的一种机械传动件。
飞达的组成:1、分纸机构2、升降机构3、输纸机构4、气路机构5、自动控制机构
飞达的要求:1、有较高的给纸、输纸速度,以适应主机的需求。2、能可靠、平稳而准确地把纸张传送至定位装置进行定位。3、当纸张的品种、规格发生变化时,能方便调节。4、纸台能够随着纸张的减少而自动上升,并能尽可能实现不停机更换纸台。5、输纸过程中对纸张表面损伤小,不产生蹭脏现象。6、能够检测输纸过程中各种故障,并有相应的安全装置。
7、机构简单 ,操作方便,结构紧凑。
给纸机(飞达)传动路线图:
1,10,11-链轮 2-滑动牙盘 3-离合器 4~9,15~17-齿轮 12-链条 13-双万向联轴器 14-手轮 18,18,21,23-凸轮 20-气路开关 22-偏心轮
输纸装置的分类:1)摩擦式输纸机 2)气动式输纸机
间隔式自动给纸机工艺过程:1、吹风吹纸,分纸吸嘴准备吸纸。2、分纸吸嘴吸纸,叼纸牙返回准备交接纸张,探测杆摆到最高点。3、分纸吸嘴将纸张吸到最高点并与叼纸牙进行交接,吹风停止吹风。4、叼纸牙将纸张向前传递,分纸吸嘴停止吸气。探测杆向下摆动并探测纸堆高度。
特点: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面、2、定位时间短,影响印刷质量和速度。3、吸嘴在印品咬口处,蹭脏小。4、适合低速印刷。
连续式输纸装置工艺过程:1、吹风吹松纸张,分纸吸嘴吸取纸张,压纸脚让纸。2、分纸吸嘴将纸继续向上提起,压纸脚准备下压,递纸吸嘴准备吸纸。3、分纸吸嘴把纸张带到最高点,递纸吸嘴吸住纸张并提升,压纸脚压住纸张并探测纸堆高度。4、分纸吸嘴停止吸气并向下运动,递纸吸嘴把纸张向前传递,吹风吹气,压纸脚准备让纸。
特点:1定位时间长,输纸效果好。2输纸速度快,能满足高速印刷。3容易蹭脏。
间隙式与连续式的对比:①输纸步距:间歇式大于连续式。②输纸速度:间歇式快,连续式慢。③定位时间:间歇式短,不稳定;连续式长,稳定。
分纸机构的组成:
分纸吸嘴:吸取纸堆最上面的一张纸。
递纸吸嘴:把分纸吸嘴吸起的纸张递到输纸板上的接纸棍上。
松纸吹嘴:吹松纸堆最上面的几张纸,为纸张分离创造压差条件。
压纸脚:压住分纸吸嘴吸起的那张纸下面的纸张,防止下面的纸张歪斜或歪张,控制纸堆高度,为压差的形成创造条件。
压片:防止第二张纸的纸尾被吹得太高使压脚不能准确地压住第二张纸张,防止双张或多张。
压块:压住纸张的后边角,防止由于吹风造成纸张漂浮,防止纸张间得空气外流,有利于压差的形成。
侧吹嘴:吹松纸张上压纸脚吹不到地方。
静电消除器:利于高压放电消除纸堆表面的静电,防止双张或多张。
保证纸张高速定位的准确性:防止纸张的反弹和弯曲,纸张在接近前规定位机构前一般需要降速。
不停机更换纸台:在印刷过程中,补充新的纸堆。
双张控制器:
机械式:根据纸张的厚度不同进行检测。
特点:1、印刷的纸张和实地没有局限性。2、对纸张不灵敏,调节复杂。3、不能检测空张。
光电式:根据透光率的不同进行检测。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不污染纸张,对颜色的敏感性强,有时不易调节。
超音波式:根据反射波的不同进行检测。
特点:不能检测多层纸板。
电容式:根据电容量通过纸张的多少进行检测。
特点:灵敏度高,不受纸张平整度和色彩的影响,受纸张或空气的湿度影响较大。
对称原理:位置对称,力量对称,调节对称。
输纸故障:
空张:1、纸张凹凸不平,使纸张前后过低。2、递纸吸嘴过低3、分纸吸嘴过高4、已印过的色背面黏连5、纸堆自动升降出现故障5。、挡纸毛刷或压纸钢片太低或伸进纸堆过多7、吹风、吸风量过低
双张多张:1、纸边翘起下落,纸张裁剪大小不一,纸堆不齐2、纸张带静电3、纸堆上升过多或不稳定4、分离机构部件调节不当(挡纸毛刷过高,过低或伸进量太小,分纸吹风不够,分纸吹纸高低距离不对或选用橡皮圈不当,压纸吹纸压纸太低。
歪斜:1、静电引力,油墨粘结力,纸张表面局部拱曲阻力不均匀。2、纸张前口左右弯曲不同3、前挡纸板牙不在一直线上4、分离机构抖动5、递纸轮调节偏差
早到晚到抖动:1、输纸机与主机相连的销钉折断2、齿轮或其他部件磨损3、纸张静电4、递纸轮调节不当
气路不畅:吸气管道和吸嘴补气口堵塞。
规矩:前规,侧规两个机械部件的总称。
前规:安装在输纸板最前端的一个机械部件,可以对纸张进行纵向定位,确保纸张的周向位置。侧规:安装在输纸板最前端两侧的一个机械部件,可以对纸张进行横向定位,确保纸张的轴向位置。
推规:安装在印刷机传动面一侧的侧规,一般反面印刷时用推规。
拉规:安装在印刷机操作面一侧的侧规,一般正面印刷时用拉规。
三点定位:纸张的前边停靠两个支点,而侧边只需要考上一个支点,相互垂直的纸张边,依靠两个方向三个定位点就能保证纸张获得准确的位置。
前规的组成:压纸舌 、位置调节装置、 凸轮连杆机构、 检测和连锁装置
分类:组合式前规,复合式前规,上摆式前规,下摆式前规
作用:1、纵向定位2、弥补纸张的剪裁误差3、改变咬口大小
组合上摆式前规特点:1、安装及调节方便2、定位时间短3、占用印刷机一定空间
组合下摆式前规特点:1、前规复位时间充裕,稳定性高2、定位时间长3、结构紧凑,安装调节较为困难。
组合上摆式前规工作是意图:1-凸轮 2,9,16,22-摆杆 3,11-螺母 4-压缩弹簧 5-活座 6-;拉簧 7,23-连杆 8-靠山螺母 10-活套 12-互锁机构摆杆 13-压簧 18-前规轴 19-支承套 20-紧固螺钉
与前规有关的故障与排除:
1)前规落台定位时间过晚,纸张定位没有稳定,就被递纸牙叼走,造成套印不准。调节:改变凸轮周向位置。2)前规上挡纸板调整不当,造成套印不准。◆与输纸板距离过大,造成纸张反弹或弯曲;◆与输纸板距离过小,会阻碍纸张进入前规,使纸张不能到达定位位置。
3)前规定位线与压印滚筒母线不平行,使递纸叼牙叼纸量一边多一边少,这样交给压印滚筒时,易发生压印滚筒叼牙叼纸不稳,造成套印不准。4)前规定位板磨损造成套印不准。
拉规与前规及递纸牙的配合:
1)拉规落下拉纸的时间应该在纸张完全到达前规之后,如提早下落会使纸张冲不到前规造成纸张周向(上下)定位不准。2)拉规上抬时间应该控制在递纸牙刚刚闭牙咬纸的同时,前规还没上摆让纸之时(侧规的拉纸轮与递纸牙有共同控制纸张的时间)。压纸轮上抬过慢同样会造成纸张上下定位不准(滚轮把纸张从递纸咬牙中压下来).
侧规的组成:锁紧螺栓、拉纸力调节旋钮、锁紧按钮、拉纸滚、定位板、拉板、侧规微调
分类:旋转式侧规、拉板式侧规、气动式侧规
拉板式侧规(原理):当凸轮1的高点与滚子18接触时,摆杆17绕O3轴逆时针摆动,带动连杆16压缩弹簧15使摆杆12绕O1轴顺时针摆动,滚子11下摆压在摆杆10的尾端,迫使压轮8绕O轴逆时针摆动,即上抬让纸。
拉板式侧规调节:1、侧规位置调节2、拉纸量调节3、侧规高度调节4、侧规拉纸时间调节5、拉纸力调节
气动式侧规的优点:1、延长了拉纸时间2、提高了精度3、调节简单4、对印刷材料适应性好5、无侧规技术
侧规的作用:1、横向定位2、弥补纸张裁剪误差3、调节图文的轴向位置
侧规的调节要求:1)上挡纸板与输纸台的距离;2)拉纸力的要求;能使纸张到位准确,并且不弓皱、不反弹为宜。3)侧规定位线与前规定位线的关系。两者呈直角。
高速印刷时,套印不准发生在侧规拉纸一侧。
原因:侧规压纸轮抬起太迟 排除:调整凸轮周向位置
递纸机构:
递纸牙:对纸张进行递送及加速的机构
偏心:旋转或摆动中心与圆心不重合的机构
恒力机构:为了减少递纸牙在递纸过程的震动和延长大拉簧的使用寿命设计的一种机构。
共轭凸轮:相同轮廓曲线但安装的相位不同的一对凸轮。
递纸机构分类:直接递纸、摆动式递纸、旋转式递纸、超越式递纸
作用和要求:1、不破坏纸张定位精度,确保套印的准确性。2、交接纸张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传递的可靠性,运动平稳,确保纸张运行的平稳性。3、加速机构保证印刷的生产率,不要受印刷滚筒空挡角得限制。4、运动轨迹平滑,惯性冲击小,在轨迹内不能与其他部件相互干涉。5、出现输纸故障时,递纸牙在输纸板上不合牙。
递纸机构的调节:1递纸牙牙垫高度的调节2递纸牙叼力的调节3递纸牙与压印滚筒咬牙交接位置4递纸牙与输纸台位置的调节5递纸牙开闭时间的调节。
递纸牙与输纸台位置的调节:慢慢转动机器,使递纸牙摆动到前规处,让定位螺钉顶住递纸牙排摆动轴上的定位块,此时摆动凸轮的低点与滚子相对应,要求两者之间有0.03-0.05mm的间隙。然后再调节前规的定位板,使它与递纸牙咬纸线平行,叼口5-6毫米。
前规侧规递纸牙压印滚筒咬牙的交接关系:前规摆到定位位置对输纸台上的纸张进行周向定位,待纸张周向定位完成后;侧规落下对纸张进行轴向定位,轴向定位完成后;递纸牙摆到前规处咬纸,与此同时侧规上抬让纸,之后前规摆开让纸;递纸牙将纸张交给压印滚筒咬牙,两者共同咬住纸张转过1~2°后,递纸咬牙开牙让纸。
常见递纸机构的故障与排除:
偏心旋转上摆式递纸装置的故障:1)递纸牙在牙台闭牙过早2)递纸牙在牙台闭牙过晚3)递纸牙磕碰压印滚筒前沿边口4)递纸牙垫在叼纸时碰到纸张叼口5)递纸牙两偏心套位置不同6)递纸牙排轴承磨损7)递纸牙轴向窜动8)递纸牙在输纸台前沿停留时间过长9) 递纸牙与压印滚筒交接时间过短10)递纸牙与压印滚筒交接时间过长11)递纸牙的叼纸力不一致12)递纸牙牙垫磨损。
下摆式递纸机构的故障:递纸牙轴卡死造成闷车,其他故障原因,与偏心旋转式递纸机构基本相似。
定心式和偏心式对比:定心上摆式递纸牙必须等到前面一张纸完全离开输纸板后才能返回接纸,下摆式递纸牙在纸尾尚未离开输纸板时就能返回,所以定位时间长,定位效果好。
偏心式提高了输纸速度,保证纸张定位效果。
水棍:润湿装置中用于打匀润版液的棍子。
墨辊:输墨装置中用于打匀油墨的棍子。
乳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在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合到一起的现象。
印版:记录印刷相关信息的承印物。
水箱:用于储存润版液,调节润版液相关特性并把润版液输出的装置。
润湿装置的作用:向印版涂布润湿液,使印版非图文部分不沾油墨。
水量不足:脏版、糊版、网点不清晰。
水量太大:网点发空、墨滚脱墨、色彩无光、层次模糊、质感差、纸张伸缩增大、油墨乳化加剧。
润湿装置的性能要求:1)要及时、适量、均匀、可调2)合压印刷给水,离压离水; 可离压给水(新上版手动);水量太大时合压离水。
润湿装置的组成:a. 供水部分:水斗、水斗辊(Cr)、传水辊(胶辊)b. 匀水部分:串水辊(镀Cr)c. 着水部分:两根着水辊(胶辊)d.自动加水装置
润湿装置的类型:1) 按向印版涂布润湿液的方式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2) 按供给润湿液的方式分: 连续式供水和间歇式周期性供水3) 按印版获得润湿液膜的方式分:机械式、静电式、冷凝式和气动式
酒精润湿装置:
优点:1、版面水分少,油墨乳化轻,墨色鲜艳2、版面水分少,酒精挥发快,降低了纸张的伸缩变形量,有利于套准3、酒精润湿装置不实用水绒套,节约材料,避免绒毛粘在印版上,有利于提高印刷品质量4、清洗容易,提高工作效率5、快速而容易地达到水墨平衡6、润湿情况稳定,很少出现墨色不一致的现象。
常见的润湿装置:
间歇式润湿装置、连续式润湿装置、达格伦润湿装置、计量辊式润湿装置、桥辊式润湿装置差动润湿装置。
间歇式特点:1、水棍之间的调节要求不高、2、环境适应性好,可以在高温下工作、3、纤维从水绒套上转移到印版上,影响印刷质量、4、粘上油墨造成上水不均匀、5、定期清洗消耗时间、6、对水量变化反应迟缓。
连续式特点(不实用水绒套):1、供水量大,适合高速印刷、2、润版液调节灵活、3、减少了水胶绒对印品的影响。
达格伦式特点: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着水量少,印品干燥快并减少初印时的废品率3、水棍与印版不接触,减少了对印版的磨损。
计量辊式特点:1、调节水量快2、控制版面水分精确
桥棍式特点:1、油墨预先乳化,使水墨尽快平衡,缩短了印前准备时间和初印的废品率2、达到所需乳化值后桥棍重新抬起,避免墨路长时间的连接产生带脏和糊版
差动式:利用速度差去除版面脏点和消除印刷中出现的鬼影现象
着水棍与串水辊的压力调节:改变水棍和串水辊中心距,从而改变接触压力
串水辊、着水辊的传动:
串水辊的旋转一般来自印版滚筒,由印版滚筒轴端的齿轮经过介轮带动串水辊轴端齿轮。要求串水辊和印刷滚筒表面速度相等,串水辊的轴向往复运动可用曲柄连杆机构或圆柱凸轮机构实现,串水量一般不需要调节。
着水辊依靠与串水辊和印版滚筒接触的相互摩擦而转动的。
水辊压力的控制:
传水顺序:先传给上着水辊后传给下着水辊,先调节下着水辊再调节上着水辊 。
两个着水辊上的压力调节:压力不能太大,一般,上着水辊与串水辊之间的压力要较下着水辊与串水辊之间的压力稍小一点。
润湿故障现象及产生原因:
故障现象:1)白杠;2)印版空白处沾墨
产生原因:1)压力不当;2)部件间接触不良;3)水辊绒套老化; 4)串水辊齿轮磨损;
重棍:墨辊中的一种,使磨辊间可靠接触的硬质棍。
墨键:墨斗中各个分段的区域,用于调节局部墨量大小。
着墨率:每根墨辊供给印版的墨量与全部墨辊供给印版的总墨量之比。
鬼影:印刷过程中出现不需要的浅影图文。
串动量:串墨辊来回串动的移动量。
墨路:油墨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最短路线。
输墨装置的作用:将墨斗辊输出的油墨从轴向和周向打匀,并将油墨均匀、适量的传递给印版。供墨量、着墨压力可以调节。对输墨装置的机械要求是它必须具备合压和离压两种状态,着墨辊能自动起落。
输墨装置的性能:1)要及时、适量、 均匀、可调;2)合压印刷给墨,离压离墨;离压给墨(新上版);合压离墨(墨量太大时)。
输墨装置的组成:
供墨部分:墨斗(储存油墨)、墨斗辊(取出墨斗中的油墨)、传墨辊(将墨斗辊上的油墨向前传递)
匀墨部分:串墨辊(周向轴向打匀打薄油墨)、匀墨辊(周向打匀油墨)、重棍(使串墨辊,匀墨辊可靠接触,保证油墨传递性良好,可以改变墨路分配方向和消除油墨中的墨皮)
着墨部分:几个着墨辊(将油墨均匀涂布在印版上)
着墨系数:着墨辊面积和印版面积的比值(Kz)
匀墨系数:匀墨机构所有墨辊面积总和与印版面积的比值(Ky)
储墨系数:又称积聚系数,匀墨机构中所有墨辊面积总和与印版面积的比值(Kj)
系统响应时间:从输墨系统输入端输墨量发生变化到系统输出端承印物上墨层厚度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墨路与墨辊排列:1)墨辊布局:以串墨辊为中心的三级匀墨2)软、硬间隔排列:在一定压力下,彼此接触良好3)墨辊的数量:着墨辊3~6根,总墨辊16~25根。
何时需要手动起落着墨辊:检查着墨辊与印版压力,正式印刷前,观察印版水墨是否平衡
合压不给墨,检查印刷压力,着墨辊不落下,给水不给墨(压白纸)
着墨辊的起落:
推动推杆手柄22--滑动键12到达A位——手柄2转动——套筒11——凸轮15——着墨辊起落。
自动起落:连杆14 ——摆杆13——滑键12B位——套筒11——凸轮15——着墨辊起落
墨路:
对称排列与不对称排列的比较:
对称排列的着墨辊每根供给印版的墨量相同,不对称排列后面的着墨辊供给印版的墨量低,压力小。
长短墨路的比较:1、彩色印刷品对墨层均匀性要求高,墨路适当长些。2、对文字、线条为主的书刊印刷,需要的油墨量较大,墨路可短些。
墨斗的分类:1、整体式优点:清洗液和油墨不会流入螺纹里,便于清洗计墨刀下的油墨。
2、计量式优点:调节墨量灵活、方便、准确性和精度高。
串动量的调节:移动曲柄到要调节的串墨距离位置。(松开和锁紧螺母)
鬼影出现的前提:
①基础:在叼口方向上有需要墨量较大的图案或文字。
②载体:在拖稍部分有需要墨量同样很大并且面积较大的图案。
③“基础”和“载体”间的距离和着墨辊的直径成倍数关系
鬼影消除的方法:1、加大串墨辊的串动量2、适当加大串墨辊和靠板墨辊间得压力3、拖梢处加实地条,吸取空白处多出的墨
墨杠:在“杠子”区域内网点出现的无规则扩大而产生的一条明显的深色条纹。
白杠:在“杠子”区域内网点出现无规则缩小而产生的一条明显的浅白条纹。
印刷滚筒:用于安装印版的筒状物体
橡皮布滚筒:用于安装橡皮布并进行图像转移的筒状物体。
压印滚筒:用于提供压力和传递纸张的筒状物体
印刷压力:相互接触的滚筒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量。
衬垫:包裹在印版或橡皮布里面的填充物。
校版:通过改变印版的位置来实现图文位置变化的一种调节方法。
纸张在压印滚筒上向前传递靠的是咬牙的拉力,克服纸张和橡皮布之间的剥离力和纸张本身的惯性离心力。
增大咬力:加大摩擦系数、增大牙片和牙垫之间的压力
高点闭牙:咬牙轴摆杆的滚子和凸轮的高面接触时,咬牙闭合,咬住纸张,凸轮产生咬纸牙力。
特点:增加咬纸力,对凸轮的轮廓曲线和耐磨性要求较高。
低点闭牙:咬牙的轴摆杆和凸轮的低面接触时,弹簧产生咬牙力,咬牙闭合,咬住纸张。
特点:由于是弹簧控制,咬纸不够牢固,在印刷中有时会出现纸张位移,使套印不准。
离合压分类:
偏心套:(1、单偏心:2、双偏心:外偏心套调节橡皮布滚筒和压印滚筒的压力,内偏心套调节橡皮布滚筒和印版滚筒的压力和实现三滚筒的离合压3、单双偏心套组合);三点悬浮式:滚轮与轴承套切口(离压)和非切口(合压)部位接触,实现离合压。
套准调节:1、借滚筒2、拉板 3、周向微调机构 4、轴向微调机构 5、对角套准
滚筒离让值:机器的综合质量,离让值的大小综合反映了轴套的配合间隙和机器的制造精度。
低台收纸:收纸容量比少的收纸台。
高台收纸:收纸容量几多的收纸台。
收纸牙排:在手指过程中,咬住纸张并把纸张 向前传递的机构。
收纸滚筒:在收纸过程中,用于支撑纸张,便于纸张交接的滚筒。
制动辊:在收纸过程中,对纸张进行减速的一种机构。
平纸器:在手指过程中,使纸张表面平整的一种机构。
开牙板:在收纸过程中,使收纸牙排放纸的机构。
低台收纸特点:1、机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对纸张下部影响小。2、更换纸台次数多,劳动强度大,准备时间长并且观看印品质量时需要下蹲操作,不方便。
高台收纸:1、收纸容量大,看样取样方便,纸台更换次数少,由于输纸路线长,有利于印刷品的干燥。2、机件数量增多,机器长度增加,占地面积大,由于纸堆容量大,下部的纸张有可能有黏连现象。
零速接纸:更换纸卷的一种方式,在接纸时刻,用于接纸的纸带和被接纸带速度均为零。
高速接纸:更换纸卷的一种方式,在接纸时刻,两纸带仍保持输纸速度。
纸带张力:纸带输送过程中纸带之间的相互拉紧力。
圆周制动:通过纸卷园向施加作用力使其达到规定的工作转速或制动。
轴制动:通过纸卷周向施加作用力使其达到规定的工作转速或制动。
磁粉制动器:轴向制动的一种方式,通过磁粉感应原理达到轴向制动的目的。
纸带张力控制:1、制动、张力自动控制系统2、张力太小,会使纸带松卷产生拥纸面而产生卷筒纸皱褶、套印不准。3、张力太大,会造成纸张拉伸变形出现印迹不清楚、纸带断裂现象4、张力不稳定,纸带会产生跳动,以致褶皱、重影、套印不准。
转纸棒的作用:1、改变纸带运行方向2、使纸带在自身平面内产生横向位移3、使纸带翻转陌小贝374ACCBac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