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斜板斜管沉淀池为什么不能作为二沉池使用
洗沙之后沉淀池的废水怎么处理呢,这几张动图一目了然】
无论是洗砂还是选矿,废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在环保日益严厉的当下。对这两种作业了解的朋友,一定对沉淀池不陌生。
它是利用沉淀作用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净化水质的设备。按照初次沉淀池的形状和水流的特点,国内通常将初次沉淀池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幅流式及斜板管式四种。
01、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倾向贮泥斗。
优点:1)沉淀效果好;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3)施工方便;4)多个池子易于合为一体,节省占地面积。
缺点:1)池子配水不易均匀;2)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斗需要设单独的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量大;3)采用连带刮泥机排泥时,其支承件和驱动件都浸于水中,易锈蚀。
适用条件:1)适用于地下水位高,以及地质较差的地区;2)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02、竖流式沉淀池
池型多为圆形,亦有呈方形或多角形的,废水从设在池中央的中心管进入,从中心管的下端经过反射板后均匀缓慢地分布在池的横断面上,由于出水口设置在池面或池墙四周,故水的流向基本由下向上。污泥贮积在底部的污泥斗。
优点:1)无机械刮泥设备,排泥方便,管理简单;2)占地面积小。
缺点:1)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3)造价较高;4)池径不宜过大,否则布水不均。
适用条件: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单池容积一般小于1000m³)。
03、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型多呈圆形,小型池子有时亦采用正方形或多角形。池的进、出口布置基本上与竖流池相同,进口在中央,出口在周围。但池径与池深之比,辐流池比竖流池大许多倍。泥斗设在池中央,池底向中心倾斜,污泥通常用刮泥(或吸泥)机械排除。
优点:1)多为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较方便;2)机械(刮)排泥设备已趋于定型;3)结构受力条件好。
缺点:1)占地面积大;2)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
适用条件:1)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及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区;2)适用于大中小污水处理厂。
㈡ 污水处理斜板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主要由设备箱体、配水混凝系统、斜管区、集水系统、加药系统、集泥斗与污泥处理系统等组成。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根据其相互运动方向分为逆(异)向流、同向流和逆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斜板沉淀池是根据平流式沉淀原理,在池内增加许多斜管后,加大水池过水断面的湿周,同时减小水力半径,为此在同样的水平流速v时,可以大大降低雷诺数re,从而减少水的紊动,促进沉淀。另外,在泥渣悬浮层上方安装60度的斜管组件,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化物或经投加混凝后形成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上清液逐渐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