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挖矿行业长期面临政策风险“计算+挖矿”复合模式兴起
国家一直支持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这些科技新兴领域的,而且它们也被纳入“新基建”。但不支持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挖矿。如果我们对挖矿算法做一些调整,挖矿过程本身就是人工智能和计算的一部分,能不能起到规避政策风险的作用呢?例如,共识机制的设计不以挖矿为主,而是以计算为主,也就是说,主业是用来计算的,而挖矿只是附加的效果。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都是用“大数据”、“云计算”的名义进行挖矿,之所以说是假借,是因为比特币的挖矿采用的是通用算法,这个算力基本上只能用磨液来挖矿,这个算力只能用于挖矿,不能用于其他社会贡献,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
但在未来,如果挖矿转向专门的算法,情况会有所不同。原来的挖矿是“假计算,真挖矿”,未来,通过特殊的算法,专业算法可能与睁游芦人工智能的某一部分结合起来,成为“以计算为主,顺便挖矿”的模式。此时,区块链所要求的计算过程就是真正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既可以逃避政府的监管,又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
DDS分布式存储生态社区认为这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POW共识机制从完全以挖矿为主,变成计算为主、挖矿为辅;通用算法逐渐消亡,专用算法逐渐兴起;边缘计算更贴近现实,将逐渐成为主流。
新的挖矿模式在大规模应用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如果如果以计算为主、挖矿为辅,可能意味着计算的收入可能超过挖矿收入,这将对采用工作量机制的项目的经济生态产生很大影响。因为挖矿的本质是经济博弈,通过各方博弈和大量的沉没成本,可以保持平衡,同时也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然而,当矿业自身利益变小,其他商业方面利益变大时,如何保障制度的安全,矿业利益与商业利益之间是否会发生冲突,都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挖矿行业长期面临政策风险“计算+挖矿”复合模式或兴起?今天DDS分布式存储生态社区为大家进行了5点总结,仅供参考:
1、国家对比特币BTC挖矿业的态度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所缓和,但长期持负面态度。
2、一些特定的区块链项目确实不能与工作量的证明分开,即离不开挖矿。
3、大多数项目将不使用工作量证明,而是转向会转向poc,pos,dpos等共识机制。
4、挖矿类项目,最终大概率将以计算为主,以挖矿为辅助;通用算法可能缓慢萎缩,专用算法将慢慢崛起。
5、绿色挖矿兴起。绿色挖矿是什么意思呢?绿色挖矿简单理解就是:耗电低,静音,环保的挖矿方式。比如说:蒲公英智能云Tara x,它悉带可兼容市面上所有主流操作系统IOS、Android、 Web、 Windows...耗电低,一天24小时开启一个月不到4度电,完全静音。开启挖矿程序,一个月耗电不到10度,真正的绿色节能挖矿,使用寿命高达8-10年,可以挖市面上所有基于硬盘存储类挖矿的POC、POST等数字货币,目前主要是和DDS代币独家单线合作关系。DDS基金会属于高盛银行和华旗银行联手的旗下影子投资及资产市场评估交易公司,正如当年的软银投资阿里一样,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布局区块链市场,构建全球最大的分布式储存网络,建立睡后收入,省钱又赚钱,目前正是最好的介入时机!!!
Ⅱ 挖矿有风险吗
挖矿当然是有非常大的风险的 ,这是属于风险投资范围 ,利润是大起大落的 。投资这个行业一定要考虑到风险问题 。
Ⅲ “算力蜂”成“算力坑”,矿机交易的强盗行径你被割了吗
炒币、买现货、做合约、玩项目,似乎处处是陷阱。人们或许会想,挖矿或许能成为一条安全之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挖矿”确实风险较前几种方式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安全的。市面上充斥着许多冒充“挖矿”的项目,它们往往缺乏真正的矿场,而那些缺乏专业判断的投资者,很可能会被这些“挖矿”项目坑害。
最近,一些投资者向我们反映了关于“算力蜂”的云算力挖矿项目的遭遇。算力蜂以低价高性能和推广收益为诱饵,引诱投资者购买矿机。然而,一旦资金到位,平台便以政策影响为由,声称无法开挖。更令人气愤的是,平台既不提供退款,又不给出明确的解决时间,最后只提供了一个所谓的“置换”方案:将BTC/ETH矿机置换为IPFS的FIL代币。
这种置换无疑是在逼迫投资者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矿机。平台将投资者的损失变成了自己的盈利,这种行为如同抢劫或收割,让投资者的损失变成了无休止的等待和贬值的资产。
在“算力蜂”的维权群中,有人投资了130万,有人被迫卖房卖车,原本期待通过挖矿翻身,却遭遇了项目方的突袭。面对这种困境,投资者只能选择贱卖矿机或等待遥不可及的海外矿场建设成功。
这种行为无异于将投资者的钱打水漂。平台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连应给予的补偿都变成了施舍,投资者不得不心酸地感谢。这种毫无底线的“算力平台”未来的发展前景堪忧。
云算力挖矿确实存在,但在利润超过合理范围时,投资者应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当前矿场紧张的情况下,参与这类项目更需谨慎。
Ⅳ 在华强北,看清挖矿生意局中人的焦虑、欺骗和“信仰”
文 | 吴俊宇
编辑 | 谢丽容
华强北,一个曾被视为中国山寨电子交易中心的地方,正在上演另一场疯狂:挖矿——通过算力挖掘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代币的行为。
“服务好每一个矿工是公司第一天条,创造出更高收益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显眼位置悬挂着某“专业矿工服务商”的横幅。
对商机的嗅觉能力和把握能力,华强北可能是全中国线下电子交易市场的翘楚。过去十年间,就算声量越来越小,华强北也精准把握了消费电子、服务器,甚至是网红化妆品的风口。
现在,挖币服务是这里的宠儿。这个风口最早出现在2017年。那年,虚拟代币价格在中国暴涨。手中掌握着大量高算力 游戏 显卡的华强北电脑大商家利用手中资源转型“矿业”。
所谓的矿,其实是一个个数据包,这些数据包需要解密。早前,这个解密工作是由CPU(中央处理器)来算的,后来,人们发现搭载在显卡上的GPU(图形处理器)用来挖矿更加合适。
为什么?挖矿最重要的是硬件的算力大,但运算方式简单。CPU的特点是可以处理复杂运算,但算力不如GPU,后者则恰好相反。
有人举了个例子。在挖矿方面,CPU是博士生,显卡流处理是高中生。高中生就可以胜任这个工作,而且,高中生远多于博士生。
“矿工”们需要什么,华强北就提供什么。矿工们需要“高中生”为他们挖矿赚钱,华强北就“服务好每一个矿工”。
显卡市场相对稳定,如果虚拟币市场一直火爆,这确实会是一笔好生意。但如今,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半年前,全球缺芯潮来临。AMD、英特尔、英伟达三家上游图形芯片生产厂商供货不足。缺芯潮也波及到了显卡市场,华硕、七彩虹、微星、影驰等国产下游显卡厂商产量随之下滑。
恰恰在同一时间,虚拟代币新一轮牛市来临,“矿工”们对显卡的需求水涨船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本该用于 游戏 设备的显卡被转移到了“挖矿”市场。“显卡荒”全面爆发。
为了让更多潜在“矿工”入局,华强北的大商户们除了包装“一条龙服务”,画更大的饼,甚至又挖掘了另一个商机——硬盘挖矿,新的故事还在重复。
在这里,欺骗、投机十余年来从未改变,只是换了形式。对于那些对偏门收益有着执着信仰的“矿工”来说,这可能不是骗局,更多是其他人看不到的机会。
他们认为,只要始终“信仰”,就有可能成为幸运之人。
华强北的入口是赛格电子市场、华强电子世界。两大电子卖场聚集了电脑、通信、网络、安防、视听、电子元器件卖家。
三四五层原本以电脑商家为主,销售、维修、组装、配件是其主业。 2017年虚拟代币价格暴涨后,不少嗅觉灵敏的商户变身“矿业服务公司”,出售显卡、硬盘、矿机,甚至还提供矿机托管、运维的“一条龙”服务。
走出赛格电子市场,便可进入72层的赛格广场写字楼。这里是部分电子卖场档口卖家隐匿的“办公区域”。办公室门口悬挂着“XX矿业”、“XX 科技 ”门牌,其一些在楼下档口有进一步意向的买家,会被卖场商家带来这里“深入洽谈”。
“实时报价,每小时价格都不同,还要问渠道库存。”
“10片以上无现货,要买交定金,2-3天后发货。”
在华强北,这种情况很普遍,卖所有东西,基本上都是这个逻辑。
不过,显卡价格这样大涨,让一些只想做电脑周边生意的小商家苦不堪言,“没有几个 游戏 玩家愿意花上万元买张显卡”。
那么华强北的显卡似乎只能卖给“矿工”。 但是“挖矿”有风险,投机买家在嗅到危险的时候,更多时候只询价、不购买。压力几乎都传导到了华强北的中小卖家身上——囤显卡缺资金,风险也大;不囤,生意来了抓不住。他们已陷入两难。
线下中小卖家无货,线上电商渠道同样无货。京东、淘宝、天猫等线上渠道各品牌RTX3070系列显卡均只可购1片,或直接提示缺货。华硕京东自营店价格标价13000元,但实际无货。
货源集中渠道和大卖家手中。不过,大卖家并不满足于只卖显卡,他们要做一条龙服务。
也有销售说,仓库内还有价值千万元的现货。如果库存不够,交50%押金,便可通过渠道拿货。
流入“挖矿”市场的显卡成为“残卡”后,还会回流至华强北。通常“残卡”可用于 游戏 ,但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一些小卖家会主动告诉买家真实情况,但不排除以“残卡”包装为“新卡”销售的情况。
“显卡挖矿”潮是2017年后逐步成型的。
2017年之前,部分比特币玩家在持有、交易代币的同时,利用电脑显卡居家“挖矿”,其目的是彰显个人身份,表达“比特币信仰”。
玩家通常在主机 游戏 时顺便挖矿,不会考虑收益。其实,这种“挖矿”一般 “只赔不赚”。因为单片显卡通常不会全速运转,算力有限“挖矿”效率低,个人用电“挖矿”成本太高。
2017年后,国内大量出现发行数字代币(ICO)非法融资现象,比特币、以太坊价格高涨,草根大众玩家开始参与炒币、挖矿。显卡挖掘以太坊,被 探索 成了完整投机产业。
同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后,虚拟代币市场短暂跳水后随即进入地下状态,大量草根玩家仍通过“场外交易”方式避开监管参与投机。因此炒币、“挖矿”并未根除。
在过去,“挖矿”第一选择原本是矿机。不过,矿机单台价格高且用途单一。原本价格1-2万元的主流矿机被炒至5万元一台。主流矿机用于挖掘比特币。但比特币长期高价徘徊,“挖矿”效率低,套利空间不足,存在较大亏损风险。小玩家即使挖到比特币后,往往会长期持币,无法及时变现。
比特币矿机,对小玩家来说门槛高、成本高。同样具备高算力的高端 游戏 显卡逐渐成为矿机替代品。
相比矿机而言,显卡常见、廉价、灵活,且门槛低。以英伟达RTX3060/3070为例,2020年其分别为2500元、4000元一片。显卡矿机由电脑主机加4-8片显卡组成,组装、拆卸简单,可用于多种场景。
显卡矿机可用于挖掘以太坊这样的主流币种,还可挖掘狗狗币等山寨币种。前者价格稳定且交易频繁,后者存在较大套利空间。部分显卡卖家甚至直接打出了“显卡挖矿,稳赚不赔”的口号。
显卡抗风险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出现“币难”“矿难”时,二手显卡可抛售给 游戏 玩家。 一位自称需要200片显卡的采购者直言,在部分高校或科研机构,高性能显卡由于支持大数据运算,采购时可报销,兼备科研、“挖矿”功能,合规检查容易蒙混过关。
一位币圈技术人士回忆,“那时开始变味了,显卡市场从此乱套。”
“显卡挖矿”从玩家个人行为开始扩散。华强北电脑卖家闻到了投机的味道。
这些卖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显卡、有硬盘、有主机,会组装,还能拿到上游渠道的库存。在币市、矿潮的带动下,做“矿业”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维修、组装、销售一台电脑,利润只有100-200元。卖一片显卡利润就有100-200元,大买家一天有时采购上数百片甚至上千片显卡。”
华强电子世界一家“矿业”公司蔡姓负责人说,传统电脑业务早就不赚钱,几乎所有电脑卖家都在卖显卡和矿机。 该公司虽档口不足5平方米,但在赛格广场写字楼54层有办公区,公司20余人,渠道、销售、仓库均有专人负责。
赛格电子市场另一家“矿业”是夫妻店,十几年前就在华强北扎根,是最早的电脑批发商。
2017年这家公司曾大量囤积显卡、矿机。9月监管政策出台,显卡、矿机价格暴跌,公司亏损严重。公司创办者将显卡、矿机投入“矿厂”,最终挽回损失。
“后来市场回暖,炒币挣钱,卖一手矿机挣钱,卖二手矿机挣钱,挖矿还挣钱。老板尝到甜头彻底决定干这个。”其门店负责人称,该公司后来转型“矿业”,除销售矿机、显卡外,还提供矿机托管、运维服务,号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9月之后,“币市”再次迎来新一轮牛市,电脑商家“转型”进程加快了。原本的电脑主业反而成了副业,卖家纷纷改名“矿业”。有顾忌的卖家半遮半掩,左边灯牌显示电脑组装,右边灯牌显示矿机销售。
显卡“挖矿”并不适合在家中操作。因为噪音大、功耗高,2片显卡同时全速运转“挖矿”时,噪音高达100分贝。卖家在帮买家测试显卡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显卡着火了。
事实上,200天回本只是理想情况。“挖矿”周期一般是三年,矿厂难寻,还可能有偷算力现象。一旦显卡损坏、矿机故障,还需专人维修。3年后矿机归属权也很难界定。目前矿厂主流做法是,3年后收走矿机。这一做法是“霸王条款”,但在币圈内却成了潜规则。
他提醒,从头到尾都见不到矿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问题,甚至从采购、运输过程中就存在问题,里面的坑太多。
矿机托管也有前提,按照其门店负责人的说法,“采购100片以上显卡才能托管”。以当日该店七彩虹RTX3070 9700元一片,主机1600元一台报价计算,这一投入将达百万元。
虽然对买家承诺“稳赚不赔”,但实际情况是,该赔还得赔。
这位店员称,他在2020年炒币收益十余万元,这些天炒作“柴犬币”又入账数万元,并表示后悔抛售过早,因为“今天又涨了上十倍。”
另一位店员不幸亏损。由于高价采购显卡,“挖矿”收益无法覆盖成本。“不卖就不赔,一定还会涨回去,到时候还是赚。”
在进一步询问国家对“挖矿”的政策监管时,上述门店负责人承诺合法、正规、没人管,甚至称在新的法律条文内,“挖矿”被得到认可。
事实与之恰恰相反,今年2月内蒙古发布了《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到加快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其中包括“钢铁、钛合金、电石、焦炭、石墨电极、火电以及虚拟货币挖矿”。各地类似政策、法规也在陆续酝酿或出台。
为了尽量卖出显卡和“挖矿”服务,卖家不遗余力,为一部分不太专业,又渴求暴富的客户画了一张不真实的大饼。而且,为了吸引更多人,这张大饼还在往外扩张。
华强北投机客们又创造门槛更低的“上车”方式,用硬盘挖一款名为“奇亚币”的山寨币。
2020年1月,单枚以太坊价格不足千元,单片RTX3060显卡价格不足2000元。2021年5月,单枚以太坊价格已至27000元。RTX3060显卡价格翻了三倍,被“矿工”视为性价比最高的RTX3070价格已经破万元。
显卡挖矿成了大玩家的 游戏 ,中小玩家空间在收窄。今年4月,英伟达宣布将从硬件层面杜绝显卡“挖矿”的可能性。在政策、技术、成本因素影响下,显卡“挖矿”的门槛在变高,风险在变大。
这种情况下,“奇亚币-硬盘”的组合在华强北登场。多个门店直接挂出了“奇亚”的门牌,在现场培训旁观者“开田挖矿”。
如果说“显卡-以太坊”是“矿机-比特币”的替代品,那么,“硬盘-奇亚币”是“显卡-以太坊”的替代品。
相比“显卡挖矿”,“硬盘挖矿”噪音低、耗电小。电脑运转后,“挖矿”程序利用硬盘闲置空间反复擦写数据,产生虚拟代币。
这类门店通常自称“专业做奇亚算力服务”。“云算力”等新词取代了“显卡”等旧词,成为其营销手段。有卖家甚至还承诺可帮买家利用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的算力接入矿池进行“挖矿”。
因为用户隐私保护,云厂商在一些情况下无法查验“挖矿”行为。然而,云厂商均在尝试用技术手段围堵挖矿现象,一旦发现挖矿进程会直接警告并停止服务。
如同显卡一样,硬盘价格暴涨、卖家缺货的故事又在重新上演。西部数据HC320 6T硬盘为例,2020年价格仅为千元,今年价格已在2000元以上。
写字楼内依旧灯火通明,大大小小的“矿业”公司依旧在此处继续经营,部分办公室甚至聚集了十余人驻足。
在虚拟代币市场,“共识机制”被视为不断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无论是币圈玩家、“矿业”卖家、专业“矿工”均表示“你信它,它才能涨。你不信,它怎么能涨?”
“币价涨得这么好,行业蓬勃发展,大家其乐融融。你管这么多做什么?这是世界性、革命性的变化。”
Ⅳ 什么叫算力挖矿
1. 算力是衡量矿机运算速度的量化指标。例如,1T算力意味着每秒可以进行10的12次方次运算。
2. 在挖矿过程中,如果矿机能够在1秒内完成10的悄卜12次方次运算并找到符合特定条件的解决方案,那么就意味着成功挖到了矿。
3. 如果矿机进行了10的12次方次运算但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解决方案,那么这次运算就可以说是无雹羡效的,即所谓的“白算”启肆穗。
Ⅵ 数字货币挖矿风云如何
“一币一别墅”的财富神话依然在币圈里广为流传,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跃跃欲试。但其实,从矿机厂商到大矿场主,再到矿池,这个小圈子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权力结构。
制售矿机、挖矿、建矿场、搭矿池,“矿圈”成为区块链世界里另外一条发财之路,矿机也成为一门鲜为人知的“大生意”。
按照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的设想,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与去中心化背道而驰,矿池是绝对的中心化,越来越多的矿机接入到矿池里。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如果说炒币是一条不归路,那么投资矿机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回收成本只是时间问题。”深圳爱播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熙算了一笔账,一台矿机每天200元收益,120天可以回本,之后就是利润了。
2017年10月,钟熙在主业之余,加入了挖矿大军,并迅速成为矿圈大佬,他在江西、四川、贵州等地运营着多个大矿场。
其实这个“稳赚不赔”的生意仍然依赖于币价的持续高涨。过去两个月时间,比特币币价从15000美元跌到了10000美元左右,甚至一度跌破6000美元,使得矿机回本周期延长,如果一直跌下去,盈利也就遥遥无期了。
在比特币问世4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可以量产的矿机才出现。在此之前,挖矿主要是私人行为,家用电脑就可完成。“那时,家用电脑就是印钞机,每天都能挖出不少比特币。”资深数字货币玩家、早年卖过矿机的黄世亮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矿机出现后,挖矿开始“社会化”,出现了矿场和矿池,挖矿成为一件集体工作。单独的矿机被矿场托管,就像生产线上的工人,只要摆在那里,就可以每天领薪水。
制售矿机、挖矿、建矿场、搭矿池,“矿圈”成为区块链世界里另外一条发财之路,矿机也成为一门鲜为人知的“大生意”。
中国则成为全球最大的矿机生产地。从2012年开始,在中国诞生了一批矿机生产商,如生产烤猫矿机的深圳比特泉有限公司,还有现在赫赫有名的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通信。在深圳华强北,到处也都可以看到外国人带着翻译询问矿机价格。
近期,比特大陆CEO詹克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个成立仅4年的创业公司,2017年的营收规模约25亿美元。比特大陆号称全球最大的矿机生产商,他们的蚂蚁矿机一直都是币圈和矿工世界的硬通货。
与币圈一样,矿圈也需要信仰——要坚信矿机每天机械地数学运算能够创造巨大财富。
不过,与比特币所宣扬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驰,矿工的世界正在走向“中心化”。矿机销售商自己建矿场,投资者买完矿机之后,又被销售商托管;而生产商则自己建矿池,又将矿场给管起来。
这种“中心化”的过程,使得矿圈的财富被少数人攫取,钟熙要想进入到核心圈子,也并不容易。
算力“中心化”
矿场的主要作用,是给分散的矿机提供一个运转的地方。但真正起到整合作用的则是“矿池”。
所谓“矿池”,可以简单理解为“合作挖矿”。矿工和矿场们,把算力交给矿池,由矿池作为唯一的地址,来接入数字货币网络进行挖矿,再按照矿机的算力,给矿工分发红利。
矿池的历史要比矿机更悠久。2010年11月,名为Slush的矿池出现,它的官网在今天还写着是“世界上首个矿池“,这个称号也被币圈所公认。与矿场相比,矿池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相对更高。
国内一家知名矿池的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矿池的原理。他把挖矿比作买彩票,一个人挖,中奖的概率很不稳定,可能今天中了10万,以后半年都不中。
“把买彩票的人聚到一起,统一买,无论谁中,根据出钱比例来分成。在币圈,矿池就发挥这个作用。”该负责人说。
矿机连接矿池并不复杂,根据各大矿池的操作指南,一般只要几步就可完成,然后就根据自己提供的算力,从矿池获得收益。矿机就像一个站在生产线上的工人,每天领取固定的薪水。
掌握巨大算力和众多矿机的矿池,在币圈和矿圈都有着绝对的发言权。比如,如果要发行新的数字货币,或者要主导比特币分叉,一般要获得矿池的支持,没有矿池的支持,新币种没人挖,也就没有了意义。
此外,当一个抢手的新币面世时,矿池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矿工,快速打包,在这些新币的抢购中占得先机。
2017年6月份,SNT和EOS两大代币发行时,南方周末记者就见证了矿池抢购代币的场景。由于投资者太多,很多个人投资者无法将资金打入到指定位置,但一家矿池的负责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一操作。
按照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的设想,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与去中心化背道而驰,矿池是绝对的中心化,越来越多的矿机接入到矿池里。
2018年1月18日,康奈尔大学计算机教授埃敏·允·西拉什等5人合著一篇论文,直指两大数字货币比特币和以太坊背后存在隐性的权力结构,挖矿过于集中,其中比特币50%的算力被四大矿池所控制。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4年前,以太坊创始人Vtalik在写以太坊白皮书时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写道:“这个问题可以说很严重,在本文写作时,最大的两个矿池,间接地控制了大约全网50%的算力。”
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也没能解决。一位以太坊白皮书的早期翻译者向南方周末记者无奈地表示:“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5
隐性的权力结构
在矿圈,食物链顶层就是矿机生产商。目前,公认的三大矿机生产商均位于中国。他们通过生产销售矿机,获得大量的利润,同时也涉足矿场和矿池的建设,布局在整个币圈的话语权。
蚂蚁矿池是全球排名前二的大矿池,它的算力占据全网算力的17%,但根据工商资料,该矿池是由比特大陆一手创办;嘉楠耘智的几位投资人,同时也是杭州矿池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后者有自己的矿池Hash和挖矿平台,不过矿池已于2017年底停止运营。
亿邦通信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海市,新疆准东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三家区块链公司。亿邦通信的一位销售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们在这三地都有矿场和挖矿业务,但这些矿场也已全负荷运转,没有机位可以托管新的矿机了。
“我们正在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搭建新矿场,那里电费低很多,新矿机可以在那里托管。”该人士说。
在矿机厂商之上,则是芯片巨头的收割。“矿机的核心技术在芯片上,谁有矿机芯片,谁就可以生产更多矿机。”丁杨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芯片主要掌握在几家巨头厂商手中,如台积电、英伟达、AMD等。
从2015年开始,台积电一直都是嘉楠耘智的最大芯片供应商。2015年,嘉楠耘智从台积电采购的芯片,占据嘉楠耘智所有采购量的69.62%,此后这个数据一直维持在60%左右。嘉楠耘智的大部分利润,均被台积电赚走。
2018年1月18日,在台积电第四季度财报的说明会上,董事长张忠谋就称,虽然今年的移动业务前景较弱,但公司的营收依然会增长10%—15%,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持续稳健的加密货币开采对芯片的需求。
在矿机厂商之下,则隐藏着另外一种权力结构。嘉楠耘智2017年的招股书上,透露了这个秘密。2017年前4个月,嘉楠耘智的前五大客户中,有四大客户属于“个人”。而根据公开资料,其中有三人均是币圈鼎鼎大名的“腕儿”。
第一大客户吴钢是最早的一批矿工,后来创办了Haobtc,该公司拥有一个全球前十的矿池;第二大客户林志鹏是小强矿机的创始人,很早便从事矿机的生产销售,其与第六大客户谢维钦,一直是合作关系;第三大客户王晋创办了币圈资讯网站比特帮。
这些大客户均不是单纯的矿工,他们都在币圈拥有着自己的影响力。机械运转的矿机给他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话语权。
据比特大陆一位内部人士介绍,比特大陆的大客户中,也多为币圈的大佬。不过,比特大陆官方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该公司公关部回应称,由于与客户签署了保密协议,该方面内容不方便透露。
“一币一别墅”的财富神话依然在币圈里广为流传,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跃跃欲试。但其实,从矿机厂商到大矿场主,再到矿池,这个小圈子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权力结构。
新入局者,大多只能做被收割的“韭菜”
Ⅶ “算力蜂”成“算力坑”,矿机交易的强盗行径你被割了吗
在数字货币投资领域,人们常常认为“挖矿”相对稳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所谓的“挖矿”项目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挖矿,对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构成严重风险。以“算力蜂”为例,平台以低价和高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者购买矿机,但随后以政策为由停止挖矿,且不支持退货,只提供将矿机换成价值大幅缩水的IPFS代币的“补偿”方案,实则是变相的资产掠夺。
有人在“算力蜂”项目中投入巨额资金,甚至牺牲了生活的基础,结果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投资者被迫接受贱卖矿机或无尽的等待,这显然是不公正的。平台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也质疑了其商业道德和可持续性。对于云算力挖矿项目,当其承诺的回报远超实际可能时,投资者必须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当前矿场监管趋严的背景下。
面对这类问题,投资者应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比特财经网·315维权直通车为用户提供维权支持,揭露区块链领域的资金盘骗局。在选择投资时,务必审慎分析,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避免成为“算力坑”中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