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间传说中,秦始皇的棺椁漂流在水银河流上,有什么依据
秦始皇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王,不仅生前拥有雄图霸业,其死后围绕着其陵墓的传说,也是几千来来从未断过,在民间街坊、说书馆里、神话传说的渲染下,秦始皇陵的神秘色彩越来越错综复杂,其中关于地宫水银的故事就值得探索。
(一)史记的描述
对于秦始皇陵墓的描述,以汉代司马迁的描述最为令人神往,相传秦始皇陵地下宫殿之中,以金银珍宝填充在棺椁之间,用水银浇灌储蓄成沟渠来模仿河流,用夜明珠来装饰穹顶模仿万千星辰, 天文、地理都被模拟在了地下世界之中。
所以,由此可见,民间传言之中有一半真有一半假,真的是,地宫中果然有所谓的象征百川大河的大量水银;假的是,秦始皇的棺椁未必就一定是在这水银河流上飘荡,因为史籍中没有记载,考古又尚未发掘,一切都还是谜团。
② 鱼化石是怎样形成的(要简洁点的,急用!快!)
鱼死后被迅速埋藏,在缺氧环境,骨骼逐渐变为岩石
一般是鱼池被填埋(地震崩塌泥石流等突然填埋) 后经过成岩作用形成化石 也就是一般化石都在沉积岩里
鱼化石的形成主要是很久很久以前的鱼死后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化石”。
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那是一个雨天,我急忙忙往家走。路上行人很少,我却撞上了一个人,把他撞了个趔趄,他连忙扶住墙才站稳了,幸好没摔著。隔着雨帘我打量著这个人,他干枯的手,瘦瘦的身子,衣服上打着补丁,一双眼睛正木然地望着我——原来是个盲人。我红著脸说:“大爷,我不小心撞了您,对不起。现在,您是要回家吗?我送您。”“好的,谢谢。”他那布满皱纹而憔悴的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微笑。我扶着他往前走,忽然,我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脚趾也碰疼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是块砖头,我正想把它搬开,可是看到砖头太脏,就抱怨道:“是谁把砖头扔在地上,差点把我绊倒?老大爷,小心点,别摔著。”老大爷没有动,他伸出干瘦的手,蹲下来,用手在地上摸了几下,把砖头拾起来,放在墙角,还说:“说不定别人路过这里会摔倒的,我们应该多为别人着想。”然后把沾满泥水的手在墙上抹了一下。我的眼睛溼润了,赶忙掏出自己心爱的手帕擦去了他手上的泥水。我发现,老大爷似乎正用他那被雨水打溼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我脸红了,羞愧得低下了头。是啊!在这通往家的道路上,我是他的向导,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却是我的向导。“为别人着想”,这正是他指给我的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型别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储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古代动植物遗体中的坚固部分埋在地下后矿化形成
有的是腐烂后再岩层里形成空腔,再由别的矿物质填充形成
地壳变迁,泥沙沉积,并保持长时间干燥环境,一般情况下就储存下来了
远古存在的动植物,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它们得以生存下来并且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才被称为活化石
比如红杉树(白垩纪-7000万年前);纽西兰的大蜥蜴;鸭嘴兽等
蜥蜴死后,经过万年以上的演变,蜥蜴的尸体与岩层融合,在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化石
③ 鱼塘何时施肥,怎么施肥
池塘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增加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的数量,作为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以及草食性鱼类的饵料。池塘施肥有以下两种类型:
(1)施基肥
瘦水池塘或新开挖的池塘,池底缺少或没有淤泥,水中有机物质含量低,水质清瘦。为了改善底质,使之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并不断地向池水中释放,以提高池水的生产力,因此必须施放基肥。基肥应在冬季干池清理后即可进行,使池塘注水养鱼后,能及时繁殖天然饵料。基肥通常都采用有机肥料。具体可将有机肥料施于池底或积水区的边缘,经日光暴晒数天,适当分解矿化后,翻动肥料,再曝晒数日,即可注水。基肥的施肥数量往往较大,一次施足。具体数量视池塘的肥瘦、肥料的种类、浓度等而定,通常每亩施数百公斤在池塘加水后施基肥,其主要作用是肥水而非肥底泥。可将有机肥料分为若干小堆放置鱼沿岸浅水区,隔数天翻动一次,使营养物质逐渐分解扩散。肥水池塘和养鱼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多,一般施基肥数量少甚至不施。
(2)施追肥
为了陆续补充水中营养物质的消耗,使饵料生物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鱼类生长期间,需要追加肥料。施追肥应掌握及时、均匀和量少次多的原则。施肥量不宜过多,以防止水质突变。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饵,鱼类摄食量大,粪便、残饵多,池水有机物含量高,因此水中的有机氮肥高,此时不必施用耗氧量高的有机肥料,而应追加无机磷肥,以保持池水“肥、活、爽”。
我们该怎么施肥呢?
(1)以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抓两头,带中间”的施肥原则 。有机肥料除了直接作为腐屑食物链供鱼类摄食外,还能培养大量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作为鱼类的饵料,而且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也往往在含有大量溶解有机物的水中生长繁殖。因此有机肥料中培育优良水质的基础。但有机肥料耗氧量大,在高温季节容易恶习化水质。所以在精养鱼池中,有机肥料以施基肥为主;作为追肥,也仅仅在水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应用。这就是养殖户所说的以有机肥料为主,要“抓两头”的含义。
(2)有机肥料必须发酵腐熟。 有机肥料腐熟后,除了能杀灭部分致病菌,有利于卫生和防病外,还可以使大部分有机物通过发酵分解成大量的中间产物,它们的耗氧以氧债形式存在。施追肥时,只要在晴天中午用全池泼洒的方法施肥,根据有机肥料中的中间产物在复分解时具有爆发性耗氧的特点,此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池水上层的超饱和氧气,及时偿还氧债。这样既可以加速有机肥料氧化分解,又降低了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量,夜间就不易因耗氧因子过多而影响鱼类生长。
(3)追肥要量少次多,勤施少施。 在春秋季节,如采用有机肥料追肥,应选择晴天,在良好的溶氧条件下,采用全池泼洒的方法,勤施少施,以避免池水耗氧量突然增加。
(4)巧施磷肥,以磷促氮 磷肥应先溶于水,待溶解后,在晴天中午全池均匀泼洒。泼洒浓度为鱼特灵(含有效磷20%以上)5mg/L或过磷酸钙10mg/L通常在5月~9月隔半个月泼洒一次(主要视水质而定)。泼洒后的当天不能搅动池水(包括拉网、加水、中午开动增氧机等),以延长水溶性磷肥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降低塘泥对磷的吸附和固定。通常施用磷肥三到五天后,池中浮游植物将产生高峰,生物量明显增加,氨氮下降,此时应根据水质管理的要求,适当加注新水,防止水色过浓。上述池塘为精养鱼池,池水含有大量有效氮。如果是粗养鱼池或瘦水鱼塘,池水有效氮和有效磷都很低,则无机氮肥和无机磷肥应同时施用。一般无机氮肥和磷肥的比例为1:1。
④ 关于承包农村鱼塘养鱼系列问题!
你们可以先从四大家鱼开始,因为这个风险比较小,20亩的鱼塘经营的好年产鱼20T 以上 我是这么建议的
首先你先对鱼塘所在地的气候有个了解,确定看主养什么鱼,然后调查一下你们当地的市场,看看鱼的价格怎么样 ,看当地人喜欢吃什么鱼,确定主养鱼,然后看那十亩空地怎么处理,是种草料养殖食草鱼,还是开发搞其他副业还是弄垂钓, 我明年毕业,也打算搞渔业,手头有很多关于渔业的资料,我可以发给你,大家一起学习 。
一、鱼塘养鱼,需要准备什么?
只需要:泵--给养用的,视面积配数量.
船--撒药打鱼用的,不用太好的.
网--打雨用的,网目视你出鱼大小而定.
磅秤--称鱼卖鱼用的.
太阳伞--为钓鱼者准备的.
钓鱼用具--包括杆、漂、坠、线,不用太好的。
鱼药和饲料,鱼苗
如果有条件,再配一套水质检验设备。
二、鱼塘修建好要消毒养护,新挖的鱼塘养鱼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即清塘。
清塘的药物,最好用生石灰,使用方法和数量与苗种池的相同。鱼苗下塘前15—20天进行池塘清理消毒,最好是晴天进行,先将池塘水排干,清除淤泥和杂草等。池溏消毒可用生石灰、茶籽饼、漂白粉等。
生石灰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灰75公斤,池底有8—10厘米的浅水,将石灰用打谷桶加水溶化并搅均匀泼洒次日,若有被杀死的野杂鱼必须捞净,并除尽池底表层淤泥,提高消毒效益。对有些难以排干的池塘,或排干没有水源灌水的鱼塘,水深1米,每亩用茶饼90—100公斤,以同样的方法加水搅均匀后立即泼洒。这种方法清塘7—10天后,用活鱼放入小网箱在池塘中试水检查,池塘毒性过后,才可以放养鱼苗
茶饼“清塘”:因茶籽饼含有皂角甙,对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及螺蛳等有毒杀作用,但对病原体细菌则无效果。使用方法是:
先将茶籽饼粉碎,再用温水泡24小时,才加水调均匀,泼洒全池,浅水消毒,每1亩要用25—30公斤即可,如水深1米每亩要用茶籽饼90—100公斤,清塘10天即可放鱼苗。
漂白粉清塘:漂白粉含有效氯30%左右,加水后分解为次氯酸和氯化钙,其次氯酸分解中释放出初生态氧,具有较强杀毒作用。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漂白粉12.5—15公斤加水溶化后搅均匀,泼洒全池,清塘后5天可以放鱼苗。
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用鱼藤精2克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7—8天药性消失即可放鱼苗。然后适当的加入新水,鱼苗饲料,每亩可以加施发酵过的猪牛粪75公斤。
三、鱼种如何选择。
养鱼一般混养比较养,上下水层活动的鱼都养点,充分利用空间。
可以主养一种或两种鱼,搭配养点滤食性质的鱼类,如鲢鱼,鳙鱼,保持水质。
首先得知道你养的什么鱼,常见的草食性鱼有草鱼,长春鳊,团头鲂等,如果是草鱼的话可以用草来饲养,草鱼的牙齿可以吃完芦苇的叶子,但是有时候比较硬的秆它吃不钓的,建议把剩下的草竿即时捞出,防止其腐败影响水质,过分影响水中溶解氧去氧化分解有机物 养殖草鱼应该青饲料和精饲料搭配,抓住时机。
《精养鱼塘养鱼如何获得高产》
精养鱼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其鱼产量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水体生态因子的变化关系到水质的好坏,最终影响鱼产量的高低。产量越高,水质问题就越显得突出,往往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掌握高产鱼塘水质变化特点,并采取有效改良措施,是取得养鱼高产的关键。
1.高产鱼塘的水质特点
(1)透明度
透明度是光透入塘水中的程度,主要是随着塘水的浑浊度而改变。浑浊度是由于塘水中混有各种微粒和浮游生物造成的。测定水的透明度,通常采用透明板。它用直径20厘米的圆铁片制成,在圆心处开设一个小孔,穿上一条有刻度标志的细绳,并通过圆心,将圆铁片分成四等份。把对角的两等份油漆成白色,另两等份油漆成黑色,使圆铁片黑白分明。测量时手提小绳,将透明板缓缓沉入水中,当看到透明板的黑白部分隐约难分时,便停止下沉。这时,浸入水中的绳子长度即为塘水的透明度。简易的测定法是:将手掌与手臂垂直,掌心向上平放于水中,向下沉至刚看不清掌心时的这个深度,即为透明度。
透明度能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瘦程度。一般以透明度25~40厘米称为肥水,塘水较浓,不太浑浊,无腥味,呈油绿色或黄褐色,给人以嫩翠之感,在这样的水中,清晨鱼浮头,日出后即消失。透明度经常为60厘米以上,称为瘦水,塘水清淡,呈浅绿色或淡黄色,清晨鱼不浮头。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称为老水,塘水过浓,很浑浊,常有腥味,呈灰蓝色、暗绿色或棕色带黑,给人以老、浓之感,清晨鱼浮头严重,日出许久鱼浮头仍不消失。高产鱼塘要求在鱼生长季节即4~10月池水透明度为18~30厘米,5~9月应在18~25厘米范围内。
(2)溶解氧
氧气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鱼、虾、贝、藻类的呼吸都要消耗氧气,水中有机质、底泥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故鱼塘水中溶解氧量少且多变。高产鱼塘内饲养密度大,鱼类往往面临缺氧,造成大量浮头或窒息死亡。因而高产精养鱼塘对溶解氧的变动有特殊要求。通常高产鱼塘表层水体下午在5.5~18毫克/升范围内变动,底层则在4~8毫克/升范围内变动,凌晨6时塘水溶氧量最低,已接近鱼浮头的临界值(2毫克/升)。上述溶解氧的变动范围不至于影响鱼类正常生长,但要鱼增加产量,还需采取增氧措施。
(3)耗氧量
高产鱼塘的耗氧量变动较大,波动范围在10~25毫克/升之间,其平均值为12~15毫克/升。因此,12~15毫克/升已成为肥水的标志。
(4)酸碱度
养鱼水体适宜的pH值范围为7~8.5。高产鱼塘的水质一般呈弱碱性,pH值稳定在8左右,水质的缓冲性较好,有利于鱼类生长。
(5)氮、磷营养元素
高产鱼塘的三种无机氮总量为1~3毫克/升,其平均值为1.5毫克/升。可溶性磷酸盐含量为0.1~1毫克/升,平均值为0.2~0.4毫克/升。氮、磷比为7∶2。“三氮”中铵氮占60%~75%,硝酸盐氮占20%~24%,亚硝酸盐氮占1%~2%,氮、磷比例较为合理。
(6)浮游生物
鱼塘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有隐藻、蓝隐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小球藻、栅藻、小环藻、直链藻、平列藻、裸藻等10多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主要种类为晶囊轮虫、裂足轮虫、疣毛轮虫、萼花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等。枝角类、桡足类很少,其生物量不超过1毫克/升。浮游植物个数在10 000万~20 000万个/升之间变动,生物量在30~110毫克/升之间波动,平均为60~80毫克/升。浮游动物量约占浮游植物的1/4~1/3。浮游生物量与鱼产量成正相关。养鱼高产关键之一就是“看水养鱼”,故渔民通常根据水色来鉴定水质,而鱼塘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决定。
2.高产鱼塘改善水质的措施
(1)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调节水质
若塘水透明度过低(20厘米以下),表示水质过肥,浮游生物繁殖过盛,遇天气不正常时容易大量死亡和腐败,使水质突变,继而转清、发臭,渔民称为“臭清水”。这时水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塘水缺氧严重,极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当发现水质将要突变时,必须及时冲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水质恶化。当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时,表明水质过瘦,浮游生物数量偏少,应该及时施肥。速效方法是追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每667平方米水面各施用10千克。施肥后5天内若透明度未能恢复到35厘米以下,应再次施肥。此后每15~20天施肥1次,并适当施用人畜粪等有机肥,塘水透明度就能保持20~40厘米。
(2)适时注水并提高鱼塘水位
在鱼类生长旺季的4~6月,每月注水1~3次,每次使鱼塘水深增加10厘米,既可补充池水溶氧量的不足,又改善了水质条件。
(3)适时启动增氧机
每667平方米水面产鱼500千克以上的鱼塘,原则上每0.67公顷水面配备1台功率2.5千瓦的增氧机。4~6月每天启动1~3小时,7~11月每天启动4~8小时。
(4)翻动底泥改善水质
5~9月,每月用泥耙翻动鱼塘底泥1~2次,使底泥营养成分在水中溶解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施肥、减少底泥耗氧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5)施放化肥改善水质
在鱼类生长旺季的5~9月,施用氮、磷比为1∶1的化肥。每667平方米水面每次施用4~5千克,每3~4天施用1次,既可增加塘水生物量,又能达到生物增氧目的。
(6)施放石灰改善水质
5~8月,每月用生石灰水溶液全塘泼洒1~2次,使每立方米水体含药量为25~30克,有助于改善水质。
(7)清污保洁
经常清除塘水中的污物、死鱼、废渣、残饵及杂草,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措施,高产鱼塘就能保持“肥、活、爽”的最佳水质。“肥”,指水中溶解营养盐分丰富,浮游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活”,指水中营养物质循环快,上午水色较淡,下午较浓;“爽”,指塘水肥而不浊。鱼类在这样良好的水质中,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