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御马监是个什么地方是放马的吗
御马监的军事职能是以提督养马勇士及四卫禁军为基础,那么它的财政职能则是以管理御马草场为起点
2. 历史课的预习~~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社会状况是什么
3.明治维新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 孙友宁 江苏省南京市秣陵中学 张远龙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废除旧体制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发展新经济
币制改革
土地改革
殖产兴业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分析图表
历史比较
倡导文明开化
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生活西化
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情境再现
分析图表
建立新军队
改革军制
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本课引言引用了明治维新前夕天皇的“五条誓文”,这段誓词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一个条件:推翻幕府封建统治后确立的明治政府的统治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建议教师设问:“倒幕运动成功最重要的意义何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废除封建旧体制,确立新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史称明治维新。由此导入新课。
第一目“废除旧体制”
教材阐述了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对日本封建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废藩置县”
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这样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二是明治政府用公债的形式逐步收回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建议本目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第一课的有关内容思考“封建幕府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阻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再根据具体改革内容探究改革的影响,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注意比较改革前后日本武士和平民地位的变化。
第二目“发展新经济”
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同时也为了解决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明治政府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初期主要精力集中在土地改革上。
(1)土地改革
建议在此设问“为什么明治政府首先进行土地改革?”原因有二:一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发达的情况下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不能不在土地上打主意。
改革进程:①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②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③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关于改革的影响,建议设问“土地制度的改革有何影响?”“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取代实物有何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2)“殖产兴业”政策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引文,了解“殖产兴业”政策提出的背景。“殖产兴业”政策是大久保利通1874年在考察欧美国家后提出的。其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同时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建议投影日本近代第一列火车机车和近代纺织厂的投影片以加深认识。
第二,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在几乎所有的生产领域,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得到明治政府鼎立扶持是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团等,奠定了他们后来发展为“财阀”的基础。随着规模的扩大,财富的增加,这些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明治政府在初步实现富国强兵之后,作为日益崛起的东方强国,日本开始效仿欧美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具体内容下一课时进行详细阐述。对国内市场,明治政府采取撤销国内各地关卡,禁止对商人任意抽税加捐等措施大力发展。到19世纪末日本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开始出口海外。
建议本目教学时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进行比较,以加深对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过程及其特点的理解。
第三目“倡导‘文明开化’”
明治政府在推广“殖产兴业”政策时特别注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日本的生产力水平。但只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和掌握这些技术,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
建议投影1871年日本政府使节团出访的影像资料,加深对日本人迫切了解西方文明愿望的理解。
“文明开化”政策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
(2)为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于教育改革的评价,可利用【学思之窗】中的问题:如何评价“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概括: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3)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但随着学习西方高潮的到来,也出现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有的人甚至主张取消日语,改用“文明”的英语。关于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中有关“鹿鸣馆”的文字图片资料,加深认识和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第四目“建立新军队”
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的最终目标,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国家军事国防力量。而为增强这个力量就必须取消旧的军制,建立新的军制。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为了确保这支常备军的实力,明治政府一方面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并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以作保障;另一方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新组建的这支日本军队与英、美等国不同之处在于: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1878年发布的“军人训诫”第一条就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②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武士道”本来是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它强调“忠君”、 “尚武”等精神。这一切都决定这支军队从开始就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建议设问“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新’在哪里?与英美等国军队有何不同?”在学生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完成本目教学。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切来自于明治政府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在教学最后,请学生做【本课测评】第一题“用最简洁的名词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作为本课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导入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探索的方法。设问“幕藩体制对日本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有何阻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废除旧体制的必要性。再设问“倒幕运动成功的意义何在?”得出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可能性。随后,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旧的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称“明治维新”,由此导入新课。
第一目“废除旧体制”的教学。首先结合导入中的设问让学生明确废除幕藩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必要性,然后由学生从教材中归纳出明治政府的具体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最后探讨“这些措施有何影响?”关于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是一难点:其一废除武士特权,用公债补偿的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俸禄和禄米,这样做有何意义?其二,平民获得更多自由又有何意义?
第二目“发展新经济”。教材展示了三张历史照片《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明治时期大阪纺织厂》,这三张照片反映日本经济改革的历史阶段:土地改革→国营示范工业→民间兴办工业。其中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制度改革,在此可以设问“土地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何作用?”关于地税改革,特别注意启发学生注意:土地税以货币代替实物对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于“殖产兴业”政策,设问“明治政府如何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有何特点?”“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明治政府在兴办工业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目“倡导文明开化”。首先用实物投影或影像资料,再现以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的历史瞬间。引导学生观察:使节团的规模如此之大说明了什么?主要成员着装有什么变化等问题。得出结论:明治政府如此大张旗鼓,反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迫切愿望。除了学习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甚至生活方式也大力提倡“西化”。同时为了提高日本国民素质,明治政府如何大兴教育的?对于教育改革的评价可利用【学思之窗】的问题进行。
对于日本文明开化政策,我们要充分肯定其进步作用,但在这样过程出现的“全盘西化”、崇洋媚外等不良倾向一定要清醒认识。可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现象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辨别分析能力。
第四目“建立新军队”。建议通过图片或影视资料,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探讨“明治政府创办新式军队与旧军队有何不同?与欧美军队又有何不同?”让学生明确新式军队的建立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但其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也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最后由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作为本课小结。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等”这一问题时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
首先投影《幕府时代的等级制度示意图》幻灯片,说明这一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利因素,然后比较身份制度改革后武士阶层和平民地位的变化,及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由此加深对明治政府废旧立新的意图的认识。
案例二 在学习“发展新经济”时,用实物投影或幻灯片展示三幅图片:
图片1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地契:土地所有权的凭证。说明幕府时代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所有权得到法律的承认,大大激发了他们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推动了日本农业的发展。
图片2.《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
明治政府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初期,充分利用国家的力量建设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图片3.《明治时期的大阪纺织厂》
这是19世纪80年代,由一些华族投资成立的日本最早的民营的采用蒸汽动力的机器纺织工厂,说明日本工业开始由国营示范向民间兴办转变。
案例三 介绍日本“文明开化”时用实物投影或播放影像资料《日本使节团出访欧美》。 时间:1871年12月,地点:横滨港。让学生注意观察了解以下几个细节:
①使节团主要成员在明治政府中的地位?②他们的着装。③送行人群的热烈场景。④港口外的大型蒸汽轮船。通过观察这些细节让学生理解当时明治政府了解学习西方文明的迫切愿望,以及对文明开化政策实质的理解。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为什么大久保利通坚持“诱导奖励”政策?
解题思路:大久保利通认为富国强兵的关键在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思路引领:日本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依赖于政府的诱导奖励。
答案提示: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日本当时民智未开,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资金等。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2.你对“和魂洋才”教育原则有何评价?
解题关键:对“和魂洋才”教育原则的理解。
思路引领:“和魂”指培养学生忠君、爱国思想;“洋才”是指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答案提示:“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用最简洁的名词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对明治维新内容理解基础上的高度概括。
思路引领: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概括。
答案提示: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2.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解题关键:对日本工业发展的过程及英国工业革命过程的认识。
思路引领: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而英国工业革命是手工工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
答案提示: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而且,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具体表现为:①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业。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②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③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等等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并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经验。
3. 明朝的一文钱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1两白银=350元人民币=1000文钱
【与人民币换算】1文钱=人民币0.35元
4. 请介绍一下世界上的一个名城。
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长安(今西安)
音乐之都一维也纳
冰雕城—日本札幌
鼓城—西班牙卡莱达
桥城—德国汉堡
玫瑰城—保加利亚加布罗沃
书城—德国莱比锡
电影城—法国戛纳;美国好莱坞;长春
科学城—日本筑波
花都—法国巴黎
无烟城、艺术城—冰岛首府雷克雅未克
狮城—新加坡新加坡市
春城—中国昆明
邮票城、假牙城—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
汽车城—美国底特律市
噪音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绿化城—波兰首都华沙
铜城—赞比亚卢萨卡
椰城—海口
暖城—伊朗德黑兰
酒城—德国慕尼黑
鞋城—捷克哥德瓦尔多夫
表城—瑞士首都伯尔尼
塔城—缅甸文化古城蒲甘
赌城—美国大西洋域拉斯维加斯
火柴城—瑞典延彻平市
雷城—印度尼西亚茂物
热城—苏丹首都喀土穆
旱城—秘鲁首都利马
水城—意大利威尼斯
雨城—印度乞拉朋齐
冰城—俄罗斯雅库茨克、中国哈尔滨
雪城—美国首都华盛顿
雾都、图书馆城—英国首都伦敦
日光城—中国拉萨
博物馆城—意大利首都罗马
大学城—英国牛津
古迹城—叙利亚大马士革
足球城—巴西里约热内卢
葡萄酒城—阿根廷门多萨
不夜城—中国黑龙江漠河
扑克城—德国的切布尔克
蛇城—意大利哥酋洛城
鸡蛋城—美国洛杉矶
动物城—埃及首都开罗
蝙蝠城—印度的瓦丹索朋镇
乌鸦城—尼泊尔加德满都
鸟城—印度新德里;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风城—新西兰惠灵顿
壁画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
茉莉花城—希腊雅典
圣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巧克力城—美国赫尔希
金融城—英国伦敦
医学城—美国休斯顿
甜城——内江
蓉城——成都
锡都——个旧
瓷都——景德镇
雨都、雨港——基隆
雪城——美国华盛顿
陶都——宜兴
石堡城——西宁
盐城——自贡
足球城——大连
羊城——广州
钟城——瑞士伯尔尼
酒城——德国慕尼黑
塔城——缅甸蒲甘
旱城——智利伊基克市(沙漠)
洁城——伦敦、波恩
欧洲之门——马德里
泉城——济南
冰城——哈尔滨、俄罗斯雅库茨克
江城——武汉
林城——伊春
青城——呼和浩特
煤城——抚顺、铜川
文化城——桂林
雾都、山城——重庆
千古诗城——重庆奉节
花城——广州花都、法国巴黎
鞋城——捷克哥特瓦尔德夫
桥城——德国汉堡
热城——苏丹喀士穆
笑城——保加利亚卡尔洛沃市
脏都——马德里、雅典
低地、堤坝、青鱼、风车、花卉之国——荷兰
石头城——南京
榕城——福州
水都、水城威尼斯
沙漠古都--开罗
立体都市--东京
七丘之城--罗马
机形新都--巴西利亚
绿色首都--莫斯科
圣城--耶路撒冷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东方威尼斯--苏州
北方威尼斯--斯德哥尔摩
博览会之城--莱比锡
禁酒城—瑞典斯德哥尔摩
浴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世界之都一纽约
牡丹城一洛阳
山城一重庆
石油城一大庆
足球城一大连
冰城一哈尔滨
盐城一自贡
北国江城一吉林
水城一苏州
石堡城一西宁
北国春城 汽车城 电影城 森林城一长春
皮都一张家口
钢都一鞍山
林城一伊春
月亮城一杨州
对称的古都-北京
5. 为什么三国中的人物名字几乎都是两个字,诸如 张飞,赵云,孙策,董卓......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从东汉到晋初,大多人的名字是单字,原因是因为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掌握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当然也涉及到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等到爷爷和爹爹死了以后,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能力有限,事情暴露了。
尽管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原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他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范围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名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举例:但是还是有一些人的名字是两个字,例如三国袁绍手下有两大将吕威璜和蒋义渠,孔融手下大将武安国,曹操很早期的一位谋士戏志才(正史才有记载,演义并无此人)黄巾军一将领程远志;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文官尹大目,深受曹爽的信任;还有三国张绣手下偷走典韦武器的胡车儿和诸葛亮他老婆黄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