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首个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在丰台落地,数字货币能全国推行吗
我们先明确一下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是个什么东西。
一,它是一个“概念”。其实,通过各大商业银行的手机app,或者通过银联的app,也都完全能够实现完全相同的功能。但眼见商业银行跟银联在支付市场中“节节败退”,于是央行才总算坐不住了,直接推出面向消费者、用户的app。并且,以一个先进的概念重新命名,名正言顺的同时,也能吸引到用户广泛关注。
通观以上四点可知,数字货币的能否“全国推广”主要取决于它能够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充分契合用户需求;
但与目前主流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相似的,其他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的形形色色支付工具的表现来看,要获得最广大用户的认可、使用,非常困难。
2. 数字货币现在还能做嘛怎么代理
目前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均非法定数字货币。同时,某些机构和企业推出的所谓“数字货币”以及所谓推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行为可能涉及传销和诈骗。提醒大家不要在一些来历不明的网络平台和APP上投资,一旦陷入,很难全身而退。
3. 数字货币是当小偷,防腐败的,但是要是用纸质货币,那该怎么追踪呢
数字货币和纸质货币在追踪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
对于数字货币,由于其交易记录被存储在区块链上,每个交易都是公开的、不可篡改的,因此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追踪。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来源、去向、时间等信息,使得任何一笔交易都无法被删除或修改。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合约,使得交易双方可以在不依赖第三方的情况下完成交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对于纸质货币,由于其交易记录只存在于银行系统中,因此可以通过银行系统进行追踪。银行系统可以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时间、金额、收款人等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查询交易记录来确定交易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此外,银行系统还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模型来识别潜在的风险客户,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交易的风险。
总之,无论是数字货币还是纸质货币,都有其独特的追踪方式。数字货币更加注重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而纸质货币则更加注重银行系统的运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技术手段,以确保交易的安全和透明度。
4. 央行数字货币是不是合法的
加密数字货币在国内是合法存在的。央行在2013年年底释出的比特币风险通知中明确把比特币定义为成了一种特殊的网际网路商品,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买卖,但否定了其货币属性。比特币、瑞泰币、莱特币、活力币这些都是数字货币,在国内都是合法存在的。
MGC算不上是合法的,模式就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这类跑路的币种多如牛毛。数字货币在国内处于一个灰色地带,相关的法律监管是欠缺的,不完善的。国内对数字货币的唯一官方定义是央行对比特币的定义,把比特币定义为成了一种特殊的网际网路商品,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买卖。在国内只要不利用数字货币做违法的事情就是合法的,比特币、瑞泰币、微盟币、莱特币、狗狗币这些诶正常的数字货币也是经常被不发份子利用的。
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执行,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
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的优势在于,不仅能节省发行、流通带来的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的效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还保证了金融政策的连贯性和货币政策的完整性,对货币交易安全也有保障。
虽然数字货币的发行方式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但是纸币已被一些专业人士看成“上一代的货币”,被新技术、新产品取代是大势所趋。由于中国人口太多、体量太大,发行数字货币的时间表依然没有确定。
但是,国内的普银集团却率先推出了茶本位数字货币普银。
具体时间没有确定,但3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
人民银行在3年多以前就开始组织了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的动作是和业界共同组织分散式研发,与市场合作共同研发。
央行用的研发的名字是DCEP,实际是电子支付,支付的东西是数字的东西不是纸面的货币,数字货币也有货币属性。研究数字货币不是说让货币实现某种技术方案的应用,本质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和低成本,同时也考虑安全性和保护隐私。
以比特币、维基链、以太坊的数字货币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区块链尤其受追捧。
还没有研发出来呢,所以,现在买不到
任何新型专案都是走在法律前沿,DGC是网际网路专案,我国是网际网路公约国,只要不参与黄,毒,赌,不危害人民利益,国家是不限制的!法无禁止即可为!何况DGC不属于任何国家,它产生于网际网路。
央行没有推出数字货币,跟谈不上PPP全民合伙人模式。这很明显是在进行虚假宣传,是一个传销骗局,这个专案和之前的MMM互助金融社群差不多。
建议原理这个专案,也可以去报警。如果不懂数字货币最好不要去玩,如果对数字货币感兴趣可以去关注比特币、瑞泰币、莱特币等主流的数字货币。
3月9日讯息 在今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回答“中国央行如何对待中国数字货币的发展”问题时表示,中国应当慎重发展数字货币,研发数字货币要经过充分测试,区域性测试,可靠后再进行推广。他还表明,我国目前不接受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零售支付工具,也不认可相关服务。
央行官网发文称,当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进一步明确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做好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5. 首个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落户丰台丽泽,数字货币有什么优势呢
苏州相城区公函要求相城区各区属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管委会,要与工资代发银行签订数字货币代发协议,为全体工作人员安装数字钱包(退休人员除外),并将每月工资中交通补贴的50%通过数字货币形式发放。
这是央行数字货币自传出研发消息以来的首次实际落地应用,这是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历史时刻。
让我们回顾一下DCEP的发展历程:
2014年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
2016年在原小组基础上设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6月,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8月,中央发文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和移动支付试点
2019年10月29日,在 “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目前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这是DCEP的首次亮相。
2020年4月3日,在“全国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央行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
4月10日,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在“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指出,“关于数字货币,央行正按照原定计划,有序推进。”
4月14日,央行数字货币 DCEP 率先在农行内测。
4月16日,苏州相城区实现央行数字货币 DCEP首个应用场景的落地,将“数字钱包”作为支付通道,以交通补贴形式发放。
从各种动作来看,央行数字货币的计划可谓是早有准备,并且在有条不紊的持续推进中。
为什么要发行DCEP?
从国家层面上看
众所周知,主权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好像目前全球因为疫情缺乏流动性,我国通过降息和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但是,资金通过逐层传导,真正用于目标范围的资金却很少。
如果是利用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就可以对大量的交易进行分析并追踪,可以用最直接和高效的手段将资金用于所需的地方,从而释放流动性,造福于民。
从国际层面上来看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国家信用的审查,增加国家的货币系统的信用,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信用也一定是递增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会更加迅速。
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区块链技术让资产证明无法造假,让信用可审查,自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数字经济时代是大势所趋
去年,世界银行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发布报告指出,迄今为止,有近70%的央行都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看出数字化浪潮是大势所趋。就目前来看,央行数字货币DCEP很可能领先于全球其它国家开始大规模地使用,货币数字化时代将要到来。
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近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和数字化经济的全面兴起,让科技由最初的工具角色转变成驱动金融变革的中坚力量。数字化的五全基因(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全价值)与金融业不断碰撞融合,不仅改变了个人间、企业间、国家间的结清算方式及主权货币发行机制,还大幅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如果说区块链技术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数字货币就将对金融行业进行彻底的”基因改造“。展望未来,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深入融合与改造,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
总之,数字经济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势必将对现有的金融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孕育出巨大的财富机遇。未来已来,风口已至,紧跟行业大咖脚步,精准把握未来趋势,快人一步抢占财富商业蓝海。
6. 央行数字货币有哪些功能使用方便吗
由中央银行开发的数字货币称为DCEP,既是数字货币又是支付工具。未来,DCEP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方式,即商业银行等运营机构将100%的准备金支付给央行,商业银行将与公众的现金进行数字货币兑换。
相关人士指出,这种新的数字货币将类似于Facebook提出的Libra加密货币。它可以像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一样安全,可以在一些支付平台上使用,甚至不需要互联网连接。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民币的国际化。DCEP有望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法宝。将区块链和比特币的民主化和利益共享精神融入到主权货币的设计中,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有效的法宝和最实用的途径。
7. 央行数字货币测试加速,应用场景值得期待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正计划在美团点评运营的平台上测试其数字货币。据悉,美团近来在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探讨这一名为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的虚拟法币在现实世界的使用。滴滴官网公告上也显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 探索 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促进数字人民币在多元化出行的场景中的平台生态建设。
央行近期在推广数字货币测试方面操作频繁,这预示着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启动的数字货币研究正式进入打开C端流量入口的步骤,并且开始在特定银行以及应用中小范围流通。
今年年初,农行、中行等国有银行已经开始小范围试点开通央行数字货币,移动等三大运营商也已经加入其中,除了金融机构方面,从试点地域上来看,数字货币在雄安麦当劳等19家公司也已经开始数字货币试点,苏州甚至已经有地区开始将数字货币用于发放一定比例的交通补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数字货币很快就会正式发行。
我们的数字货币将会在2022年冬奥会迎来一次更大范围的封闭测试,大量的跨境交易会进一步测评我们数字货币的能力和风险。央行行长易小川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数字货币目前还没有既定的时间表,笔者推测,全面正式发行至少应该要到2025年左右,因为2022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封闭测试时间点,再加上对测试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改进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完善,数字货币正式与广大群众见面应该至少要等这个测试完毕三年以后。
不过,虽然我们的数字货币大范围面市还有待时日,这也不妨碍我们了解它所能带来的一系列令人期待的应用场景。
在这些场景里,与我们普通民众关系最大的两个就是现金数字化和银行账户松耦合化。
现金数字化,就是数字货币将会一定程度上替代我们的现金。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随着电子支付的繁荣发展,支付宝和微信等平台明明已经完成了货币数字化的工作,为什么还需要发行数字货币呢?实际上,电子支付是需要应用平台的,我们的所有交易流水都是在平台上面完成的,同时这一系列步骤也都需要网络的支持,而现金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当没有任何网络、没有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实现手机碰手机完成资金转账的工作,就好像我们线下进行真实现金交易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现金数字化。
银行账户松耦合化,则可以说是现金数字化的一个基础,也是数字货币真正可以脱离第三方应用平台的关键。
目前,即便是支付宝、微信,还是网银等等依然还是依赖于银行账户存款体系,一切交易也都是建立在银行账户之上,而且,这个银行账户的开立还需要人们提交一系列的个人信息,而在数字货币时代,任何能够代表个人的信息均可以作为数字账户钱包的依据,这个数字钱包就如同我们手里所买的实体钱包一样,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钱包而不受到限制,每个人都可以不在任何金融机构的干预下完成与他人数字钱包的交易结算,就像线下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纸币一样简单。
而且,从国家层面来看,数字货币也能够替代一部分纸币的功能,极大的降低央行印刷货币发行的成本。除此以外,从监管上面来看,数字货币的所有交易行为都可以被央行等监管机构查询和追溯,这将可以有效的剥开恶意洗钱和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外衣。
综上,窃以为,数字货币已经到了打开流量端测试的阶段,这预示着我国的数字货币已经并不遥远,只是这还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测试不断完善的过程之后,才能正式与广大群众见面。数字货币将会改变我们的支付体系,更会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美好的应用场景值得我们共同期待。(作者系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8. 数字人民币试点即将开启,背后多重法律问题待解
◎ 文《法人》全媒体记者 银昕
“央行这次是有点着急了。”一位供职于某商业银行的知情人士对《法人》记者说。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以下“方案”),其中对数字货币提出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此前,央行对数字货币设置的试点范围是“4+1”,即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新区和冬奥场景下试点,方案将此规模扩大到了四大城市群。
所谓法定数字货币,不同于用于 游戏 厂商的“虚拟货币”,也不同于比特币,而是“真金白银”,可按照1:1比例兑换法币,并且与法定货币有同等效力的数字形式的人民币。 数字货币的功能是替代M0,即正在流通中的现金,但不替代M1(流通中的现金+企业定期存款),更不替代M2(流通中现金+企业定期存款+其他存款和债券)。
法定数字货币在央行系统的布局始于2014年。这一年央行设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以研究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2017年末,在国务院批准下,央行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及其他有关机构开展了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2018年2月,上海票据交易所数字票据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上线试运营;2019年下半年,央行在工作电话会议时,要求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
“ 央行一直希望法定数字货币能在冬奥场景内广泛使用,这是展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最佳窗口。 所以,才有了方案里对数字货币试点的这几句话。这几句话为下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和速度提供了政策依据。”上述人士表示,方案虽然没有具体规定数字货币大规模铺开的时间表,但也透露了央行迫切的愿望。“我估计离最终落地只剩一两年时间了。”
《法人》记者了解到, 距离法定数字货币实现广泛应用,在技术上只剩下很短一段路程,但在法律法规上,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据悉,数字货币最终在普通用户身上的实现形式是一个手机APP。由央行发行,其中嵌有各大商业银行的电子钱包,普通用户可在电子钱包中进行普通货币和数字货币的双向兑换。不久前深圳、苏州等试点城市已有内测人员被央行发放了数字货币形式的消费券,还有内测人员领到了数字货币形式的工资。
《法人》记者了解到, 法定数字货币不同于支付宝中的余额,也不同于余额宝和微信零钱通中的货币基金。 “法定数字货币可以理解为数字版的人民币,它是有具体金额的一串数字符号。它和第三方平台中的货币基金完全不同,但如果未来第三方支付平台会给数字货币留有接口,我们就有可能使用数字货币购买货币基金。”
一位央行数字货币团队的知情人士告诉《法人》记者,目前该团队的人员构成中就有“蚂蚁金服”和“微信支付”的相关人员。未来数字货币与第三方平台的无缝对接已经十分可期,“他们之间的联通是必然选择,这样对用户而言最方便。”
有消息称,一些此前没有参加“支付大战”的平台也参与了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以“滴滴出行”和“美团外卖”为例,这类平台也有很多小额支付的场景。“滴滴出行”一位市场部负责人对《法人》记者表示,目前不便透露太多试点细节,但她向记者证实,数字货币将能在滴滴出行的多种支付场景中使用。
这样一来, 未来可以使用数字货币的不仅有支付宝、微信和“央行APP”,还有其他一系列平台经济的运营主体,不同APP之间难免会有一番竞争。
上述央行数字货币团队成员对《法人》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支付场景的推广是商业利益驱动。央行与他们的身份并不一致,利益诉求也不一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前期做了大量抢夺市场的工作,最终导致了线下几乎全覆盖的结果。央行能否实现相同的覆盖率,要看他们对自己的电子钱包推广力度能有多大了。”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央行之所以招募“蚂蚁金服”和“微信支付”的相关人员进入数字货币团队,除为保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对接之外,主观意图也是为了改善“央行APP”的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公司在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上特别有经验。”上述人士说。
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的一大贡献是避免了纸币的匿名化,导致每一分钱的来源和去处都能够追踪。若数字货币大面积流行,“送一冰箱现金给贪官行贿”的案例将会越来越少。据了解,个人的数字货币账户将被设置为半私密账户,在无特殊情况下依旧保持其私密性,遇到小额支付场景还能免密支付,但从技术角度上看,每一分钱的来源和去处都在央行的掌握之中,一旦获得法律授权,公安部门可以调取所有信息。
但在此之前,数字货币需要在合法性上过很多关。 早在数年前数字货币相关部门刚刚成立之时,就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数字货币要想大规模流通,需要解决其法理依据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第一款授予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人民币并管理人民币流通,行使“货币发行权”。而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条称,央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没有数字形式的法币。这意味着 按照现行法律,人民币的形态只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实物形态,不包括无形的数字货币。
再者,数字货币的法偿性也没有法理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和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这里所指的人民币依然只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形式,依然无法对数字货币提供法理地位。
由此,数字货币亟待被授予法定地位,否则难以推行。
此外,刚获通过不久的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问题也牵扯到了法定数字货币。民法典继承编对可继承遗产的范围有所调整,将此前继承法中规定的“公民收入、房屋、林木、文物和著作权等”改为“一揽子”提法——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有分析称,这种概括形式的立法方式使数字货币也被归为可继承的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 在发行方式上,央行对数字货币和实体货币采取的做法相同,都是“央行—商业银行—个人”的“二元模式”投放,即先由央行向商业银行发行,再由个人在商业银行的电子钱包中用等额的账户余额兑换数字货币。
上述某商业银行知情人士告诉《法人》记者:“央行种种做法背后的逻辑很清晰,就是 尽可能地赋予数字货币与实体货币相等的金融地位和法律地位,也尽可能地使个人用户在不超出现有的消费和支付习惯的前提下接受并使用数字货币。 ”他表示,在技术上,央行坚决不将超出现有成熟技术之外的技术使用在数字货币上,为的就是稳妥和安全;在时间上,也是等第三方平台在移动支付的 探索 中完全成熟后再试点;在用户体验上,尽可能不让用户被迫形成新的使用习惯,而是一切照旧就好。
“所以根据我的判断,在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修法和立法上,有关部门也会本着‘与实体货币同等对待’的原则来做。”上述人士说。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编审:崔晓林 |统筹:王茜
|责编:何睿 |版式:姚瑶
9.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应用落地确实是一个大新闻.但是,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很困惑.接下来,态陪金投小编介绍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是什么
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具有国家信用和法定货币等值.
中国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与其他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不同,其英语简称DC/EP.
DC=digitalcurrency是数字现金
EP=electronicpayment是电子支付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明确定义了其功能属性与纸币完全相同,只是数字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定位中,直流/EP不是M1(M0活期存款),而是M0替代(纸币和硬币),M2(M1定期存款).
具体来说,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不支付利息,应遵守可用帆唤蠢于小额、零售、高频业务场景的现行现金管理和反**、反恐融资等规定,向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大量和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是法律货币,具有法律偿还性,即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从法权来说,其效力和安全性最高.
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采用双重运营系统,首先链槐将数字货币交换给银行和其他运营机构,然后由这些机构交换给公众.
10. 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数字货币投资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如何
数字货币的发生和发展全是社会发展历史时间发展到必然趋势,做为一种具备创造性的事情,无论谁针对个人数字货币或是相应的法定数字货币而言,都有着相对的优势,也会必然的和在我国现现阶段具备的经济体系发生磨擦,比照下,必须客观性剖析掌握数字货币和实际货币的利与弊,保证扬长避短,让数字货币更强的发展和健全。
次之,针对国际贸易而言货运物流的费用较高,这就致使了物流行业必须将老模式的商业服务发展方式和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模式完成相对应的区别管理方法,不可以采用传统式商业服务货运物流管理机制开展针对电子商务物流的管理方法,物流行业还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公司资源,提升货运物流的高效率,全方位促进货运物流产业链的数字化和电子器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