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货币 > 罗胖精选数字货币

罗胖精选数字货币

发布时间:2023-05-30 02:09:21

『壹』 罗胖精选|成长要经历哪三次跃升

责任跃升、沟通跃升、关系跃升。“成长,指长大、空简哗长成成人。咐搭在成长历程中,有三次极其重要的跃升。分别是责任跃升、沟通跃升、关系跃升,这是成长中斗行必须经历的跃升。另一个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稳重的一个变化过程。

『贰』 《罗胖精选‖怎样做好向上沟通》摘抄

向上沟通——跟上级领导的沟通

向上沟通的三个大“坑”:

第一个坑——叫作“聪明一休”式的沟通。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默认,你正在做的这件事跟别人没有关系,自己一个人像聪明的一休一样,开始开动脑筋。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在最短时间内一个人找到最佳方案,更可怕的是,我们经常自以为找到了最佳方案。

不要表演努力,而要解决问题。要穷尽一切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个观点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认可,但你为什么不认为,你的领导也是你团结的对象呢?为什么你不认为他就是你可以优先利用起来的资源呢?

第二个坑——“昭君出塞”式沟通。 没有困难,我就不沟通。领导派你一个活,你跟昭君出塞似的,一脸悲壮,自冲卜生自灭,从此杳无音信。你就说,如果你是领导,你着不着急?

向上沟通,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则——保持透明度,有困难要及时求助,没困难也要定期同步,这样才能方便我们彼此协作。

第三个坑——“无效传球”式沟通。 问题反映上去之后撒手不管,被动的等待领导指示。

沟通之前一锋拦定要先解决情绪问题。不管跟谁,带着情绪去沟通,这是大忌。明智的做法是带着方案去。

好的向上沟通的标准:

不是很客气,也不是花言巧银判胡语,更不是所谓的溜须拍马、歌功颂德,而是你 让领导有掌控感。不仅要让他对困难有掌控感,还要对进度有掌控感,更要对结果有掌控感。

我的感悟:

向上沟通的三个大“坑”我已经踩过无数次!正所谓屡教不改,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汗颜!现在的自己尽管已经比之前进步很多。可沟通方面还是初入门,后续需要刻意练习。

『叁』 罗胖精选 顾衡好书榜 为什么医患关系变了

2020年10月18日

罗胖精选 顾衡好书榜 为什么医患关系变了?

《病床边的陌生人》

➡️医疗技术的进步

以前是以人为本,现在是以病为本。

➡️人体试验

我觉得现在的医患关系的确不尽如人意。

举个例子:

      我想到我们单位每年会有健康体检(女性多一份妇科体检)。我就觉得对于年轻人,完全走形式。

        因为我看过薄世宁医生的健康体检课,上面说到一些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体检项目,因为我当时已经做了单位普通体检项目只是想额外增加一些,于是我就顺带在医院和医生询问这些项目是否可以做,当然是重新挂号挂的内科。医生当时只问我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情况,我说目前没有,他就说你年纪轻轻又没有不舒服地方,觉得我是杞人忧天。在旁边等待的其他咨询者一脸茫然看着我,我那时候挺尴尬的。

        可能我当时只是口头跟医生说也并未完全说清楚,并且那时候医院人很多,医生还以为我只做搜是随口说说,如果我打开得到课程可能效果不一样,但医生也不一定愿意看。我犹豫笑旅了一会,就放弃了之前的决定,和医生说自己血压属于偏低型,之前测心电图心律不齐觉得需不需要检查其他什么?他就要我做了心脏彩超,我也照做了。我感觉医生有一点点应付,也可能是开始的交流有些不顺畅,或者是碰胡凳我想多了,这也需要反思,以后去医院和医生沟通需要注意什么等等。

      虽然说建议40岁以上的人进行筛查,如果有时间且刚好想检查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吧。

      那么大家去医院体检看病或者看望患者时候,和医生护士沟通情况都怎样呢?

『肆』 根据亚当.斯密的著作,薛兆丰老师总结四句话讲透人性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一位启发了我们200多年的经济学家。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作品,都是开山之作,奠定了经济学的理论根基。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亚当和桥·斯密对人性的洞察。

这个洞察为什么重要?薛兆丰老师用四句话就给我们讲清楚了。

人理性和不理性跟经济学没关系,经济学关心的,不是人理性不理性的问题,而是人们要怎样才能存活下来的问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人比较容易存活,什么样的行为比较容易存活。这样经济学就找到了一个稳固的基础,它跟人具体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没有关系。

人到底是自私的还是不是自私的?

有一种说法,说经济学是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前提之下,但实际上,人经常又是不自私的,所以经济学不一定对。当人自私的时候经济理论说对了,但是当人不自私的时候,经济理论就错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人有时候可以自私自利,但人也要讲道德。特别是商人,一方面他在商场上要拼搏,要厮杀,但是同时商人的血管里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很多人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Wealth of Nation,1776 ),主张人是自私的。

斯密的名言我们都记得:“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共事业的推明棚橡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但是,人们还会同时指出,其实亚当·斯密还写过另外一本著作,叫做《道德情操论》(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1759 )。这本《道德情操论》你看标题就知道,它讲的是人应该有道德,所以人应该有两面性,一方面是自私的,但另外一方面要讲道德。

到底亚当·斯密的看法是不是这样自我对立的呢?有时候要自私,有时候要讲道德?那什么时候自私,什么时候讲道德呢?我们来看看亚当·斯密到底是怎么说的。

首先,亚当·斯密在1759年发表了《道德情操论》,隔了17年,也就是到了1776年才发表《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整个理论框架的一个总和,一个总的体现,《国富论》是当中的一部分。

当然,这本17年后才发表的《国富论》篇幅要更长,也更出名。这是后话。那么,人到底是不是自私的呢?亚当·斯密是怎么回答的呢?

亚当·斯密首先说,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自暴自弃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上是不受尊重的。

但亚当·斯密紧接着说,人不仅仅是自私的,他们同时也具有同情心,也就是有设身处地的一种能力。他把他认为的别人幸不幸福,当作自己幸不幸福的一部分:你幸福,我幸福;你痛苦,我也感到痛苦。这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这叫“同情心”,人人都有的。

当然,今天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同情心都一样强。有些人强一点,有些人弱一点;正常人强一些,自闭症患者可能弱一点;女人强一点,男人可能弱一点。

但不管怎么样,人是能够同情激旁的,有同情心,也就是有爱心的,也就是有爱的能力。这是亚当·斯密说的第二句话,人是自私的,但人有同情心。    

紧接着,亚当·斯密又说了第三句话:“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下降的。”

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自己手机里面的通讯录,里面有多少人呢?微信里面的联系人有多少啊?几十人是至少的,很多人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那我问你,这几百人上千人的朋友里面,有多少人是真正爱你的?有多少个是你拿起电话来,对方就放下手上所有的东西,听你倾诉的?有多少人是说我要借钱,我需要帮助,对方就不顾一切不顾成本的去帮你的?

有20个吗?有10个吗?有5个吗?很少的。这是说,我们只能爱很少的人。爱心是不能扩展到很大的范围里面去的。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面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我们假设伦敦有一位非常得体的绅士,这位绅士听说,远在东方中国发生了一场地震,这场地震让中国人全死了。这个消息传到伦敦,传到了这位得体的绅士的耳边,这位得体的绅士会做什么?你猜他会做什么?

他会首先拿出地图来查一下,中国离伦敦有多远,先看看这场地震会不会波及到伦敦。一看,半个地球呢,很远,伦敦是安全的。

然后他会做什么?他会哀悼一下死难的中国人,他会到微博上面发一个蜡烛,概叹一下人的脆弱,大自然的强大。

然后他再干什么?该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会回到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起居饮食。这时候,如果他自己的手指头被刀割了一下,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就远远比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更重要了。

你要注意,这是一个得体的英国绅士,他的爱心也就这么一点。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应有的反应,也就这样了。

所以,亚当·斯密非常睿智的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终我们的一生,花一辈子的时间,都很难赢得和维持几个人对我们的友情和爱情,但我们无时不刻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帮助。我们看看自己吃的穿的住的,有多少人涉及其中,有多少人在帮助我们,但他们都不爱我们,他们都不认识我们。这怎么办?这么大的一个空隙怎么填补?

答案就是市场。市场是一个陌生人跟陌生人之间打交道的地方,是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

所以这是一种二分法:

人是自私的,他有同情心,他能够爱,但是爱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人与人的距离的拉开,爱就会下降。我们不能靠爱,爱是不够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市场。市场是陌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

所以,亚当·斯密有另外一句名言:

我们每天之所以能够吃上晚饭,不是因为面包师,不是因为屠夫,不是因为酿酒商,他们爱我们,他们的慈善,而是因为他们要自私自利,他们要追求他们的利益。每当我们跟他们做生意的时候,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什么,而是说他们需要什么。

我上课的时候,我总是跟同学说,你们为什么应该学点经济学,经济学为什么对你们会有帮助。而我从来不会告诉同学们我家里还缺钱,要买一个洗衣机,要买一个微波炉。

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连续的光谱:

人是自私的 —> 他有爱心 —> 爱心有限,爱心不能扩张 —> 于是我们需要一个陌生人互助的平台,那就是市场。

我们不会把陌生人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规则,用到我们的小圈子里去,不会把市场的规则用到家庭、用到朋友圈里去。同样,我们也不会用家庭里面的要求和标准,去要求社会上其他的陌生人。

这几天,听完这一期《得到》的罗胖精选,感觉非常有触动,便摘录相关内容,希望也对你有帮助。

声明:本文摘自《得到》罗胖精选。

『伍』 运营知识体系/五个步骤教你如何构建APP内容运营框架 上!

内容运营应确保提供的内容能够被用户消费,能够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黏着并促进用户的转化。直白一点说,就是不要自嗨,要确枝瞎保你的内容是符合用户口味的,其次不要漫无目的,内容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要能使用户留存、活跃。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转化。

而完善而有效的内容运营框架都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清晰的内容序列;二是无处不在的内容;三是以内容传递价值。 (可以用这三句话来验证自己的成果哦~)

那么接下来,我就会用五个步骤说明如何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啦~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受众喜欢什么和可能喜欢什么,他们才可能喜欢上你的产品。

内容消费者定位包括了产品定位和受众定位。产品定位不用多说,产品经理已经给定好了,例如“得到”的产品定位就是提供给用户一个碎片化的终身学习平台。

而受众定位则需要四个步骤才能完成, 第一步:制定用户画像 ,用户画拿简像指的是用户的客观属性,与用户分层和用户分群是不一样的概念。在制定用户画像上,To B产品和To C产品是不相同的,钉钉和微信的用户画像自然不同。

To C 产品在用户本身的特征上,会从用户的性别、年龄、工种、收入、区域、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进行划分;在用户猛敏空的行为上,会从注册时间、留存率、使用频率、有无分享、付费金额等进行划分;

而To B产品呢,会从行业、规模、开业时间、产品线、实体店还包括地段、人流量、坪效等等进行划分。To B产品的运营和To C 有些差别,而且目前来说,都没有很完善的理论体系,之后我会留出一篇专门来聊聊To B产品的运营。

受众定位第二步:挖掘这些用户常遇见的问题。 这也就是用户的需求。用户在某方面的核心需求就只有一个,但是会根据场景细分成很多个小需求。例如,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就是核心需求,但会分为读什么(选择决策)、购书、书评(分享)等细分需求。

受众定位第三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场景。 在内容运营上,解决问题的场景就涉及到选择什么内容、选择在什么时间推送、在什么事件过后推送等。例如“得到”的推送时间一般都是在午间或者晚上等上班族休息的时间。

受众定位第四步:找到用户群体的特色。 主要为用户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这个决定了你的内容所采用的风格和排版等。例如商业资讯APP好奇心日报采用的语言风格就较为简练和有趣。

确定了内容消费者定位,你即可以确定你的运营目标,从而开始了运营策略。内容无非来自内部和外部,包括了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渠道又包含了自产生、UGC和PGC。

在里,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可以点赞、评论,甚至关注作者、打赏。这是最直接的评价准则和激励机制。你还可以进行投稿至专题,如写得好入选,可以得到更高的曝光,如不符合标准,则会被拒绝。

这就是你需要确立的内容标准,包括评价准则和激励机制。 其实还不算典型,知乎更为典型,除了激励还有惩罚,“评价里的毫无帮助和反对”。不过,私以为这需要平台已经够成熟,用户已经够稳定才可以使用。

内容呈现方式其实就是推送和推荐机制。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新消息提醒 ,关于APP的消息推送其实也是需要技巧的,之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来介绍这个。

其次就是运营干预 ,以得到为例,通过运营人员对优质内容的整理,放至“主编推荐”、Banner位和通告栏进行内容展示。

再者就是我们在文首说的无处不在的内容联动 。得到在双休日增加了“罗胖精选”栏目,从其他各个订阅专栏中精选出一篇内容,由罗振宇加上引导语,再照搬原文,作用就是为其他专栏导流。包括Banner位的“接招”活动也是相同的作用。

最后一步就是技术干预。 技术干预说的就是算法推荐,根据用户喜欢什么就推什么已经不够了!“你不知道,但我们猜你喜欢”,以拓宽“宽度”而非“深度”为导向,也增大了用户消费不同内容的可能性,将不同领域内容进一步盘活。

内容初始化一般都需要由运营人员自产生,这样才可以确定产品的调性,同样如社交APP起步时,也需要运营人员通过大量的小号来构建社区的基调。

就像“知乎”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采用了邀请机制,邀请了李开复、和菜头等KOL来背书、产生内容,2011年一个邀请码,在淘宝上甚至能炒到百元。这就奠定了知乎的基调和价值向。

好啦!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我想去追剧惹==),剩下的等更咯!

『陆』 新“官”上任如何烧好3把火

《哈佛商业评论》和另外两个机构联合做的针对580名企业领导者的职场调查数据显示:

这些领导者的职场经历平均长达18.2年,

在此期间,每一位领导者平均要经历13.5次岗位角色转变,平均一年多就要转变一次。

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经常面临成为“新官”的情况。而新上任的第一个90天是履新的一个重要时期。

面对升职岩键拍、岗位调动或职业变化时,我们该如何坐稳新的位置,烧好三把火平稳度过第一个90天呢?

做到如下三点:

任何一次岗位变化都有可能是五种情形之一,《创始人》中提到STARS模型:

即“初创启动”(Start-up)、“整顿转向”(Turnaround)、“加速增长”(Accelerated growth)、“重新组合”(Realignment)、“维持成功”(Sustraining success)。

不同情形需求有如下特点:

初创启动期:需要英雄角色,勇担眼前的一切。

整顿转向期:先做“管家”再做“英雄”,先收拾局面再冲锋陷阵。

加速增长期:需要加速扩张,需要统筹资源。

重新组合期:需要使组织重现活力,“英雄”成分大一些。

维持成功:需要维持成长和繁荣,“管家”角色多一些。

新到一个岗位通过STARS模型判所在组织断属于那个状态或者几个状态的组合,再行动。

然后要做好3件事,避开3个坑。

来到一个新岗位时,需要对项目或所在岗位所面临的基本亮桥情况做SWOT分析,确定现状;

然后跟直属领导、相关关联部门做好沟通;

对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包括组织的优势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

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形成判断依据。

与直属领导做好沟通,了解清楚他理解的当前工作中的最大挑战和希望你做到些什么。

与关联部门做好沟通,确认协同机制和资源支持情况。

与相关领导及关联部门做好工作习惯沟通,便于协同一致。

根据所在岗位职责要求通过SWOT分析及相关领导和协同单位的要求,制定阶段性KPI。

KPI制定过程依照SMART原则实施:

S-specific 具体可执行;

M-measurable 可量化,有具体量化指标;

A-achievable 可达成的,具有较高的达成机粗羡率;

R-relevant  和你有相关性;也就是在你和团队的能力圈内;

T-time 有明确的截至期限。

进入工作状态后,需要按时间周期,结合工作特性做好阶段性总结;定时不定时与直属领导做汇报;逐步打造自己的精英团队。

根据工作特性,制定合适的模板,每周做一次小结,每月做一次系统回顾,总结KPI的完成情况。

总结过程需注意 :

提前和直属领导约定好汇报节奏和时间;

自我总结要记住“情境反馈”的原则:

      要具体说明: 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对组织和他人的影响是什么;

汇报过程要带着自己的思考汇报工作或者征求建议,要体现出自己的见解。

每一项工作都是计划、实施、检查结果、进一步改进再进入下一个循环的过程。

所以要善用PDCA(戴明环)

P(Planning)——计划职能包括三小部分:目标(goal)、实施计划(plan)、收支预算(budget)。

D(design)——展开任务组织实施。

C(4C)——4C管理:Check(检查)、Communicate(沟通)、Clean (清理)、Control(控制),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做好过程沟通、清理障碍和管控。

A(2A)——Act(执行,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Aim(按照目标要求行事,如改善、提高)。

通过这个模型不断改进完善每一项工作,才会实现质的飞跃。

对现有团队成员进行工作能力、判断力、专注度、人际关系、责任意识等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断要不要调整或补充人员。

接下来就该提升团队战斗力了,《创始人》的作者沃特金斯建议用“推拉工具”。

“推”,就是用薪酬物质等激励措施去推动团队产生积极性,

“拉”,是用有说服力的愿景,去激发团队产生工作激情。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组合使用“推”和“拉”这两种工具来保持团队动力。

再有设计系统的针对性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岗位技能及生产力,保障团队有动力,有成绩。

在日常沟通和工作汇报中要体现出你的性格特质和能力优势阶,展示你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职场人品。

聚焦完成KPI里新直属领导最看重的一项,来展示你的工作能力。

通常会解决你所在组织的业务挑战,也可能会和你直属领导的KPI挂钩。

如果是大项目,能够做出阶段性的推进,也不错。

总之,你需要用事实和能力证明你是胜任目前这份工作的。

一定要通过上述SWOT法则“诊脉”后再出“药方”,方可取得良好效果。万不可做拿锤子的人,到了新的岗位就一味的去找钉子。

工作环境是一个纵向隶属关系和横向协同关系的功能性网络,跟直属领导做好沟通的同时也要和协同部门做好沟通互动,

保障得到充分理解、更多助力和良好口碑。

有限时间,有限精力,以全面掌握情况,全面铺开工作的前提下在核心挑战上做突破,赢得认可为准则。切不可贪多求全,在关键指标上不见进展。

万事开头难,用好133法则助你快速上手,平稳度过新岗位的第一个90天。

参考文献:

1、《创始人》 美 迈克尔-沃特金斯

2、2020年2月26日,罗胖精选课程:跳槽后想迅速被老板认可,怎么办?

『柒』 什么是信息量大(信息论)

信息说到底是用于降低或是消除不确定性的。如果讲的事情大部分大家都知道,信息量就很少。

         信息的价值如何衡量?

一是信息的重要性很高,这个信息对你很重要,知道了就能帮你解决问题

二是信息量大,你暂时不知道这些新信息有什么用,但是给你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那什么是信息量大呢?

对于一条信息,重要的是找出其中有多少信息量,要搞清楚“信息量”,就要对信息进行量化的度量,所以首先要引入一个对信息进行量化的量度单位 “比特”

“比特”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黑盒子中有A和B两种可能性,它们出现的概率相同,那么要搞清楚到底是A还好游迹是B,所需要的信息量就是一比特 。 如果我们对这个黑盒子有一点知识,知道A的概率比B大,那么解密它们所磨睁需要的信息就不到一比特。

那么如果是多于A、B这两种可能性,更复杂的黑盒子,要消除它的不确定性需要多少信息呢?友并

使用二分法,第一步先确认我们的想法对不对,然后在对我们的可能选择进行归类判断,而不是我们每一个选择都逐个进行判断。

Reference: 罗胖精选 | 世界上有稳赚不赔的生意吗?

『捌』 幸运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从这周开始,为了让大伙能享用更多优质的内容,咱们罗辑思维节目新增一个周末的板块——罗胖精选。因为我们节目,周末本来是不更新的嘛。

每个周六,我们会更新一篇「得到」App里的付费专栏的内容,免费放送给大家。其实「得到」各大专栏中的内容,每一篇都非常精彩。如果你觉得受益,不妨订阅一下这个专栏,绝对物超所值。

好了,我们第一次的周末放送,选自《万维钢·精英日课》里的一篇文章,《幸运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光听这个题目就觉得很有意思哈,读了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埋局芦是十亿分之一的幸运者!话不多说,来听万维钢老师的这篇精彩文章。

幸运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摘自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

今天开始,我们来说一本新书:《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

作者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但他更著名的身份则是科普达人,有个拍得特别漂亮的系列纪录片叫《宇宙》就是他主持的,他就是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天体物理学”似乎是个有点不明觉厉的题目,但是这本书目前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排名第二!它是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看的天体物理学。你整天忙着要成功,还要平衡工作和家庭!但是忙归忙,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想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宇宙是完全不可知的吗?我们可能是生活在一个电子游戏之中吗?物理学家对这个宇宙到底知道多少呢?

答案是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对宇宙的了解,跟一百年之前、甚至几十年之前都非常不一样。我们已经有很大的把握知道这个宇宙是怎么回事,而你也有权知道。

偶尔仰望天空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呢?你可能觉得理科生没有什么情趣,看见天空无非就是想想“光谱”之类的物理学知识。文艺青年却可能想到宇宙之博大和个人之渺小,想到真理,想到公平和正义……

但事实上,现代天体物理学比文艺青年想象的东西要丰富很多很多倍,也精彩很多很多倍。读了这本书,下次仰望天空的时候,你会是个更有内涵的人。

比如说,当你看太阳的时候,你应该想什么呢?

你首先应该想……光谱。

1.哪里都好使

牛顿之前的人一般认为天上有天上的法则,跟地球上是完全不同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历史上第一个宣称不仅仅适用于地球,而且适用于整个宇宙的理论。他的理论还真的解释了天体运行!天上和地上在这个定律眼中是平等的!你可以想象,对当时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震撼的知识。

这个震撼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每个化学元素的光谱都有自己唯一的特征。随便给一堆气体,物理学家拿光一照,看看吸收光谱,就能准确判断这里面都有些什么元素。

这个工具可太厉害了,物理学家马上就分析了太阳的光谱。

到这时候物理学家才知道,原来太阳里的各种元素基本都是地球上也有的,无非是氢、碳、氧、氮、钙等等。只有一个元素地球上没有,那就是“氦”(He)—— 不过元素周期表里已经给它留了位置,而且现在我们也可以在地球上制造氦。

这是人类第一次得知,原来构成太阳的物质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就是我们地球上也能找到的普通元素!你再分析远处那些星星发光的光谱,结果也都是平常的元素。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我们并未离开地球,但是我们知道了,别处的物质跟我们这儿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如果真有外星人造访地球,他腊圆们乘坐的那个飞碟,也应该是用“普通”元素建造的。

而且别处的物理定律也跟我们这里是一样的。你考察太空深处的一个双星系统,他们的轨道在引力作用下互相影响 —— 你一算,轨道正好能用牛顿力学解释。

而且过去的物理定律也跟我们现在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光是有速度的,我们看几十亿光年以外的地方的星体,看到的其实是那些星体几十亿年以前的样子。这就让物理学家能观察到早期的宇宙。物理学家测量很远很远的地方发来的星光的光谱,发现它们跟地球上元素的谱线完全一样,纹丝不差。这就意味着早期宇宙的原子物理学跟我们现在完全一样!更进一步,考察太阳发光的情况,物理学家知道引力常数(G)也从来都没变过。

昨天、今天和明天,东方、南方和北方,这里、那里和所有地方,构成这个宇宙的物质和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

对想弯带要殖民太空的人来说这可能不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你走到哪也开采不到我们认知范围以外的元素。

可是对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 物理定律到处都管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物理定律计算……宇宙的起源。

2.宇宙的起源

物理学家的观测和计算结果是我们这个宇宙起源于137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

我们已知的物理定律只能从宇宙起源10^(-43)秒之后开始起作用 —— 这就是“普朗克时间”,也是咱们《精英日课》专栏的更新时间:晚上10:43分。物理学一共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在普朗克时间之前,四种相互作用是统一在一起的,描述那样的状态需要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在一起,而这个工作现在还没做好。

从10^(-43)秒开始,引力就脱离出来,单独起作用了。那时候宇宙还是个直径为10^(-35)米的一个小点,但温度无比的高。

到10^(-35)秒的时候,强相互作用和“弱电相互作用”分开了。到稍微更晚的时候,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分开了。

到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候,宇宙里有了粒子 —— 夸克和轻子已经出现了。电子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轻子”。这时候宇宙里有夸克和电子,还有反夸克和反电子。2012年的时候,物理学家知道,在当时那个高温条件下,夸克和电子都可以自由行动,宇宙就好像是一锅夸克轻子粥。

这锅粥里的主要活动是正反物质的产生和湮灭。夸克和反夸克,电子和反电子一旦相遇就会湮灭并且释放两个极高能量的光子,而在这个时候宇宙的高温之下,光子又会再产生正反夸克和电子。一个正电子刚刚产生之后,又马上跟另外一个电子相遇,又湮灭成光。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机制。如果正反物质总是成对产生、成对消失,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宇宙里都是正物质,没有反物质呢?出于某种还不为物理学家完全理解的原因,每十亿对夸克和反夸克湮灭,会留下一个正夸克作为幸存者 —— 我们今天的世界,都是这样的幸存者组成的。这些幸存者实在太幸运了,如果每个人都是早期宇宙中的一个正夸克,这就等于说今天活着的全体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能幸存!

到百万分之一秒的时候,整个宇宙已经膨胀到像太阳系这么大了,温度进一步下降, 夸克们会被三个一组束缚在一起,形成“重子” —— 也就是质子和中子。

但与此同时,质子和反质子,中子和反中子之间也要不停地发生碰撞湮灭变成光子,光子再生成正和反的质子和中子。正物质的质子和中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

到一秒的时候,宇宙已经膨胀到几光年这么大了。更低的温度使得质子和中子被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核,其中90%是氢原子核,剩下的10%是氦原子核,其他元素极少,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光子温度只够它产生正电子和反电子,但是电子和反电子之间也在不停地发生湮灭 —— 同样的道理,因为十亿分之一的幸存率,最后剩下的全是电子。

等到宇宙年龄是三十八万年的时候,温度低到让所有电子都被原子核捕获,变成氢原子和氦原子。

到十亿年的时候,这些原子在引力的作用下结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恒星,然后这些恒星又会组成星系。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里面会有几千亿个恒星。

其中有些比太阳大十倍的恒星,在高温高压之下,可以生产一些更重的元素,比如氧和碳之类。这些恒星最后会爆炸,重元素被传播出来,散布在整个宇宙之中。正因为这样,今天我们才会有这些重元素,否则宇宙中就几乎全是氢和氦。

又过了九十亿年,在宇宙中某个不起眼的地方产生了一个不起眼的恒星,这个恒星就是太阳。太阳所处的位置正好有很多重元素构成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引力作用下慢慢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行星。

其中某一颗行星,距离太阳不远不近,正好允许液态水的存在,这个行星就是地球。此后又经过无数机缘巧合,地球上有了生命,生命演化,最后终于有了你。

有个著名的说法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亿分之一的幸运者。这因为当初精子和卵子结合,是一亿个精子中只有一个最终能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在这场竞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打败了一亿个精子。

但是你想想宇宙的起源!我们的幸运度其实比这要严重得多 —— 构成你身体的、你周围环境的每一个原子,都是这么幸运。每一个原子身上的每一个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正反物质湮灭中十亿分之一的幸存者!

我们能有今天难道不是奇迹吗?

不过,如果你是天体物理学家的话,你会更幸运。

3.天体物理学家的礼物

比“存在”更幸运的是,我们不但存在,而且还可以回过头去*理解*这个宇宙。大爆炸不但创造了宇宙,而且还给天体物理学家留下一个礼物。

这个礼物就是“微波背景辐射”。

前面说了,原子是在宇宙年龄是38万年的时候形成。在此之前的宇宙你就算去了也看不远,因为温度太高,光子随时都会被电子碰撞,走不远。

从那个时候开始,光子终于自由了。它们在宇宙中飞翔,一直存在到今天。随着宇宙膨胀,这些光子的能量变得越来越低,到今天它们的能量已经降低了一千倍,变成了微波,遍布于整个宇宙。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48年的时候,几个美国物理学家使用三个理论,预言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这三个理论是 ——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1929年哈勃发现宇宙正在膨胀;

二战前后,美国为搞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一系列原子物理实验结果。

他们仅仅利用这个三个知识,就推算出来,“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应该是5K。

到1964年,两个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偶然测量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现在最精确的结果,这个温度应该是2.72K。

这是物理学的伟大胜利!你想想,当初我们用了三个在地球上发现的物理知识,只是用一个模型去推测宇宙应该起源于大爆炸,然后算出这个大爆炸有个温度是5K的遗迹。……然后你找了找,居然果然找到了这个遗迹,而且数值相差不到两倍?!

有个天文学家形容,这就好比你坐在房间里算卦,说某月某日将会有个直径50英尺的飞碟降落在白宫草坪 —— 而到了那一天,居然真有个飞碟降落在了白宫草坪,只不过飞碟的直径不是50英尺,而是27.2英尺 —— 飞碟能来就是奇迹了好吗?!

更庆幸的是,宇宙中遍布一种叫做“氰”(符号是CN,cyanogen)的气体分子,这个分子受到微波辐射会被激发。物理学家从它被激发的情况,就可以判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各处的温度有什么细微的差异。

现在借助卫星观测,天文学家可以精确绘制整个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地图 ——

我们看到,这张图并不是完全均匀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带来的,是宇宙刚刚产生38万年时候的信息。我们可以据此推测当时的物质在宇宙的分布情况。再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推测宇宙现在的物质是怎么分布的,宇宙的未来将会怎么演变。

泰森说,正因为有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个东西,天文学才变成真正的科学!现在你有任何理论模型,都可以计算一番去跟微波背景辐射信息做个比对,验证不了就只能淘汰。宇宙学成了精确科学!

| 由此得到

过去这一百多年间,物理学家做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们通过地球上得到的物理学,居然能精确了解这个宇宙的早期是怎么回事。以人类的生存偏见眼光去看,这个大历史的主题应该是幸运—— 我们经历的是动不动就十亿分之一的中奖机会。

今天说的是宇宙这么动人的故事,我想学学和菜头,来个“禅定时刻” ——

| 禅定时刻

因为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宇宙中哪怕最空旷的地方,也不是完全冷的绝对零度,至少有2.72K的温度。你知道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在哪吗?就在我家附近。

从我家开车走25分钟,就是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其中有个实验室,为了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理学家在里面制造了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还低的温度。

现代物理学就这么厉害。但这个厉害的背后是庆幸。

如果正反物质湮灭没有十亿分之一的幸存率,那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说完“要有光”……也就只能有光。如果没有大恒星生产重型元素,宇宙中就只能有氢和氦。如果没有后来的一系列“如果”,我们就不会站在这里仰望天空。

如果微波背景辐射在今天测不到,如果物理定律和物质在别处跟在我们这里不一样,如果元素光谱没有那么简洁漂亮的性质,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宇宙。

所以泰森有句名言:“这个宇宙根本没有义务让你理解。”

所幸的是宇宙还是给物理学家提供了“知识服务”。我们今天居然能在这么大程度上理解这个宇宙,而且还理解得如此精确,你说这生活是多么美好。

当然,物理学家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事儿。咱们下次再说。

天文学是一门塑造性格的学问。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这本书目前没有中文版,对这本书的解读,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专栏中还有3篇,分别讲了“暗物质”、“暗能量”,和一个让人震撼的宇宙学视角。

《万维钢·精英日课》专栏,每天为你带来英文世界中最前沿、最精英的内容,在它们还没有被翻译引进到中文世界之前,你就能收获它,强烈推荐你去订阅看一看。

『玖』 苏秦是怎样成为文化语码的

      有一个愿望,很多中国人都有,但是很多人也都没实现,那就是从头到尾读一遍《资治通鉴》。熊逸老师的《熊逸讲透资治通鉴》这门课,他带你逐章逐节,甚至是逐字逐句地把《资治通鉴》研读一遍。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几年的时间。熊逸老师讲史的风格,不是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那么简单,而是抓住一个有意思的点,由此延伸开去,帮你洞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比如苏秦这个人,在我们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个战国时代特别活跃的外交家。但是熊逸老师说,苏秦还是咱们中国文化里特别重要隐裤的一个文化密码。你要是对历史研究比较熟悉,也许听说过,近些年出土文物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里关于苏秦的记载,很可能是错的。广泛流传的关于苏秦的各种故事,很可能是假的。那这样一个假苏秦,对我们来说还有意义吗?熊逸老师说,有,而且意义还挺大的。

       其中的理由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看熊逸老师是怎么说的。

       《战国纵横家书》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传统版本截然不同的苏秦形象,但问题是,难道《战国纵横家书》真的就比《史记》和《战国策》的史料价值更高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史学界的激烈交锋,直到今天也没有尘埃落定。于是我们不妨重新看一下那个岩中花树的故事,有人问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那么,《战国纵横家书》在古墓里边“自开自落”的时候,和世界真的有什么相关吗?

       苏秦的形象真正在历史上发生影响,主要就是通过《史记·苏秦列传》。这就意味着,无论司马迁液行搞错了多少史实,但他笔下的苏秦已经在中国历史上变成了一个经典的文化语码。这就意味着,即便司马迁的记载通篇全错,这些错误也产生了极其真实且深远的影响力,比真相更值得我们去了解。

      对于司马迁的记载,司马光并不怀疑。司马光有一首七言律诗,题目叫《赠吴之才》,主人公吴之才人生不顺,相当落魄,司马光拿苏秦的事迹来勉励他。诗是这样写的:

               胜冠自立艰难里,大器由来贵晚成。

               松柏傥非生磊落,岩崖何易出峥嵘。

               苏秦游困羞妻嫂,主父居贫厌弟兄。

               六印佗年拥车骑,会须重过洛阳城。

       诗的首联,劝吴之才不要灰心,一时挫折没什么的,大器晚成嘛。颔联把他比作松柏,说人间正道自然充满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颈联的对仗,分别用到苏秦和汉朝名人主父偃的典故,说人不得志的时候,在亲人那里都只会得到嫌弃,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是,尾联继续用苏秦的典故,劝吴之才好好看看苏秦的榜样,当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荣归故里的时候,当初看不起他的人还不是跪得比谁都殷勤吗?

       更有励志色彩的是唐朝诗人薛令之的一首《草堂吟》: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闹携哗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诗句写得很通俗,说读书人在穷山僻壤的小茅屋里刻苦学习,生活太清苦了,也太寂寞了,偶尔弹弹琴,自娱自乐一下,琴声里的哀怨没人听得懂。明明家里很穷,但他就是不肯操持营生,偏要埋头读书,以至于受尽了人们的嘲讽。但没关系,鱼在跳上龙门之前,宝剑在剑气冲天之前,凡夫俗子哪里看得出来什么。您没看见苏秦和韩信吗,早年困顿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谁看得出他们是英雄坯子呢?而他们一旦抓住机会,遇到明主,马上就会飞黄腾达。所以啊,男人在给自己树立远大志向的时候,应该好好读读历史,看看古代那些榜样人物。有了榜样的激励,拼命读书学习就有动力了。自古以来,那么多达官显贵在发迹之前,还不都是在穷困的生活里发奋图强吗?

       薛令之把苏秦和韩信并列,其实苏秦的人生更有楷模意义,因为它充分说明了拼命读书,受到挫折之后再拼命复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扭转命运。

       薛令之本人是进士出身,应该是个很能读书的人,只不过当他进士及第以后,长期在太子身边做官,职位低,俸禄薄,前途黯淡,越做越没意思,有一天没忍住在墙上写诗发牢骚,偏巧被皇帝看到了,在他的诗底下续了两句,意思是说:嫌这里不好,没关系,您随便到哪里高就都好,我们大唐王朝不拦着您。

       这正是盛唐时代,天下一统,薛令之虽然学到了苏秦奋发读书的精神,却没法学苏秦到处应聘。没办法,薛令之只能辞官走了,默默度过极度清贫的后半生,一天都没能跳脱出“鱼未成龙剑未飞”的状态。

       形势比人强,大一统帝国就像垄断企业,保持垄断地位才是盈利的关键,看重的是稳定性而不是开拓性。而在苏秦生活的时代,不要说真用功,真有本事,就连滥竽充数、鸡鸣狗盗都能换来锦衣玉食,苏秦如果生在薛令之的时代,也未必能够出人头地呢。

       古人就算想透了这层道理,也不方便明说,而且,除了比苏秦更多几分努力之外,也找不出什么更好的人生轨道了。所以,历代追求功名的人,永远会对苏秦的人生感慨万千。

       再看晚唐诗人贾岛,他有一次途经苏秦墓,写下这样一首绝句:

              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

              今日凄凉无处说,乱山秋尽有寒云。

                                                            ——《经苏秦墓》

       贾岛生活的时代,正是晚唐藩镇割据的时代,所以贾岛触景生情,生出无限感慨,好希望当今天下能够再有一位苏秦这样的英雄出现,但偏偏没有,只有凄凉。

       将苏秦当作文化语码,也有和司马光、贾岛的诗歌相反的用法。李白受到朝廷征召,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从此可以大展拳脚,于是写诗告别老婆孩子,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傥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别内赴徵》三首之二

       诗句说的是,自己离家的时候,老婆孩子牵着自己的衣襟,舍不得自己远行,但这等无知妇孺哪里知道自己这次出山的意义呢。等自己回来的时候,老婆孩子可别学苏秦亲人的样子对自己不理不睬啊,因为,自己那时候应该已经功成名就,像极了苏秦发达的时候,佩戴着黄金相印,不可一世。

       以李白这种眼高于顶的人,也不介意拿苏秦自比,可见苏秦作为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个文化语码,到底有着怎样的分量了。

       但是,也不乏看不上苏秦的人,觉得苏秦的人生纯属功利主义的人生,就算成功也不值得羡慕。我们可以看看唐朝奇女子王韫秀的一首绝句:

             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这首诗的题目叫作《夫入相寄姨妹》,意思是说,丈夫元载刚刚升任宰相,所以自己写这首诗送给娘家人。这首诗等于直接扇了娘家姐妹们的耳光,可见王韫秀这口恶气憋了有多久。

       王韫秀并不是普通的富家女,而是节度使家的千金小姐。姐妹们的婚姻都有世俗意义上的大好归宿,偏偏自己,嫁了一个貌似潜力股的贫寒书生元载,而元载一连多年都没能考中功名,出人头地,以至于元载咽不下这口气,拿出了拼命的劲头,结果真的赢来了翻身之日,还一路高升,做到宰相。从此以后,老婆家里的女眷们对他从嘲讽变成了巴结,而王韫秀一点不留情面,写这首诗的意思是:虽然我老公发达了,但我们王家的家门传统难道是趋炎附势吗?当然不是,我们的传统是先辈王维传下来的诗人风骨,怎么就出了你们这些势利眼呢?就算我老公像苏秦一样从穷书生变成了六国总理,但在我王韫秀眼里,这些世俗功名不值一提。言下之意是:我当初看中元载,看中的是他的才华,是他这个人本身,而不是他的潜力。你们这些无知妇女只会以成败论英雄,当初对我们冷嘲热讽,现在对我们各种巴结,真让人恶心。

       苏秦的人生,作为文化语码的人生,集中了各种人情世故上的尖锐冲突,一幕幕戏剧化的场面足以让人看尽人情冷暖,也因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熊逸老师说,每一部书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应当被独立理解。正是用这种读书的方法,熊逸老师不但还原了历史上的真苏秦,更是带着我们读懂了假苏秦。理解了苏秦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从唐朝到宋朝,是怎么不断被贾岛、李白、司马光叙述、改写、抒怀的。

             (摘自知识服务平台得到App罗振宇的《罗胖精选》,介绍《熊逸讲透资治通鉴¹》)

『拾』 另类新"白左"

刚好听得到App的罗胖精选"大城市为何盛产白左,白左的出现,是社会精细分工的结果等等" 听着听着感觉非常好奇,于是马上去网络了一下白左的定义:

白左特指一些天真的西方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只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和同情心而提倡和平与平等,白左只关注诸如移民,少数族裔,同性恋和环境,保护动物等道德层面的问题,还非常迷恋政治正确,他们信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权主义 。

罗胖补充"心理学概念提过这是后分工社会的认知失调,在大城市长大的人,被隔绝在精细的社会分工之中,对于社会运行的真实状态和完整环节不了解,因为从小没见过,他们只能通过一些非常抽象的原则来了解比如穷人都要怜悯,野生动物都是要保护的等等...."

虽然白左是咱们伟大的中国网民们为国外的少数派的批判性及具有贬义的命名,网上较为流传的均为批评的声音,但西方人士是否认同却不得而知,但这都不应该在我们思考范围之内,也不需要我们过多的操心,我们需要做的应是反思,现在社会的中国新一代,细思部分的行为做法,似乎也能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另类的新"白左"的抬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化甚至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部分从农村走出来的像我辈的,能够享受这部分红利,从此在城市深耕扎营,尔辈的下一代也从此开始新城市的成长,对于他们来说,农村的耕作劳动已经变成他们根本不知道而且通过课文文字也无法想象出来的昨日黄花,一年有限次数的回乡探亲已经无法唤回关于乡村的任何记忆。只怕春耕播种,秋收冬至只会变成美好的教科文字,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高等教育下的模式和现有网络开放条件下与西方文化的渗入,部分性的模仿西方国家的做法,宣扬自由,民主的口号,追逐财富与权力,嚷嚷着并鼓吹着西方世界的完美生活,恨不得自己就应该生长在西方,而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另一边却是没有改善国家与社会的勇气和智慧。

就算是仍驻守在乡村的同辈们,也不舍下一代的辛苦,像培育温室里的鲜花一样栽培着下一代们,因为父辈的努力,宠坏了本该是负起社会责任的年轻的他们,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苦难的经历,甚至数局贺没有试过农耕把式导致五谷不分,待他们初涉社会,随之而来进入大城市后只让他们学会鞭侧与吐槽一个个落后的农村现状,甚至会与开发商一样期待大家全部洗脚进城,这薯派样才能体现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美好生活,他们已经不知道他们的根是什么了。

大城市的土著们为保护本地腊嫌居民的权益,包活新生代,受老一辈影响,天生的本地优越感,对外来人员有一定的歧视感,尽管外来人员的部分也有较为富裕的那部分,但土著们也会认为是外地人抢走了本地人的机会,占据了他们有限的资源,要保护本地人的生存利益就应该把外来人口赶回原来的生活与世界,他们可能已经忘记了他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权益全都来源于外来人口的辛勤劳作和奉献,他们需要的是如何更好的融合和互助。

还有,还有网上那么多的愤青们,喷子们,躲在网络的角落,不遗余力的落井下石,因为没有实名,所以他们可以尽情的将他们身上所遭受的不公和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释放的负能量,付诸于网络上的任意宣泄。

…………………

由此,担忧却又庆幸,担忧的是我们的孩子是否也会染上这类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白左"的思想,他们受过比父辈们更好的教育,却因为从小生长在城市里或其它虽农村但也被隔绝于精细的社会分工之外,对整个社会运行的真实和完整完全不了解,产生了认知失调之余,又通过发达的通讯网络感染了各种的社会现象,或会为了关心和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享受,从而得出的狭义上的和平与平等,只关注自己的经济生活,空泛的提倡社会平等,而未做筛选的西方文化的直接渗透和全盘吸收促使他们信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权主义…

又庆幸现在我们还能意识到存在的可能性,虽然说他们全部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有点过实,但谁又能否认我们未来的社会不是依赖大部分的他们,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开始思考应如何尽力的去避免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白左思想的繁殖。

在大城市的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与积极参与各种完整的社会社会化进程和生态流程,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拓宽认知范围,培养创新精神,明确社会责任与使命感,所以作为上一辈的我们更要具有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与我们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一起迎接将来的各种挑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盘骨,知生于忧患难与共,而死于安乐也。"

让我们共勉。

阅读全文

与罗胖精选数字货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太坊token地址生成 浏览:208
比特币2010年走势 浏览:694
鉴别力指数d怎么算 浏览:70
数字货币是q币么 浏览:743
比特币幂律 浏览:980
比特币历史最低价是多少钱一个 浏览:213
游戏虚拟货币的法律 浏览:601
央视曝光虚拟货币电话 浏览:59
区块链比特币底层 浏览:263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排位 浏览:332
虚拟货币混乱交易 浏览:306
中国会宣布比特币非法吗 浏览:220
智谷算力中心是什么 浏览:621
不用实名的比特币钱包 浏览:769
蚂蚁矿池发放 浏览:257
矿机不用矿池 浏览:824
比特币钱包能现金转移吗 浏览:970
区块链去中心图片 浏览:414
早期关注比特币的人 浏览:459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原理简介 浏览: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