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莱特币区 > 莱特币狂人公众号

莱特币狂人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07-19 17:40:47

㈠ 请问:足球运动员的球衣号码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足球运动员的球衣号码都有特别的意义:

1号:守门员的号码,基本上所有正式大赛中,门将都穿1号球衣。从当年的八爪章鱼、前苏联的传奇门神列夫·雅辛开始,到意大利链式防守最关键人物——迪诺·佐夫,再到南美三大疯子门将狂人奇拉维特、花蝴蝶坎波斯、疯子伊吉塔,

再到当今的”门线前的五虎上将“卡西利亚斯、布冯、雷纳、切赫、诺伊尔,包括现在年轻一代的德赫亚、特尔施特根、库尔图瓦等等,无一例外地将这1号的光荣与梦想延递下去。1号球衣直接代表一支球队防守的稳定水平。

2号:右后卫的号码,典型的像巴西名将卡福,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都穿着那件代表传奇的2号球衣。还有曼联的著名右后卫加里·内维尔、巴萨魔翼丹尼尔·阿尔维斯、切尔西后防大将布拉尼斯拉夫·伊万诺维奇也是2号。

由于现代足球的发展,边后卫助攻已经成为必备战术之一,2号身影也经常在对方半场看到,代表勤奋。

3号:左后卫的号码,不过欧洲和南美略有不同,在欧洲,很多球队的3号往往是左后卫,最著名的有刚刚退役的意大利常青树小马哥保罗·马尔蒂尼,包括切尔西的阿什利·科尔等等。按照欧洲的传统,3号是左后卫,2号是右后卫。

而在南美,6号才是正宗的左后卫,比如巴西人卡洛斯,以前在皇马穿3号,铁打的左路主力,回到国家队,还得老老实实穿6号,因为南美是2号右后卫,6号左后卫,3号一般是中后卫。不过,现在很多欧洲球员作为中后卫也偏爱3号,比如尤文队长基耶利尼,巴萨的杰拉德·皮克等。

4号:5锋5卫时代的中路防守队员偏右者,442时代的后腰或中前卫,。不过根据传统,4号是清道夫一类的球员所穿,一般来说位置是在后卫线之后小禁区之前的。

在场上干的一般都是粗活、累活和脏活,像什么贴身逼抢那是分内事儿,铲球纯粹是吃饭家伙,颇有点拼命三郎的味道,象意大利的詹蒂莱就是典型的4号,曾经在比赛中凶狠拼抢把马拉多纳的球衣都撕坏了,赛后阿根廷球王抱怨说“那家伙简直就是杀猪的……”。

法国前国脚帕特里克·维埃拉,是打后腰位置的,防守能力超强,穿的也是4号,干的基本上也是粗活。所以,4号代表勇猛,场上的铁汉,一般4号球员往往能兼任队长,比如国米老队长哈维尔·萨内蒂。但是如今也有组织型后腰穿4号,如瓜迪奥拉和切尔西的法布雷加斯。

5号:5锋5卫时代的中路防守队员居中者,442时代的中后卫,与6号是中后卫搭档,5号代表优雅,一般都是经验老到的防守球员所穿,比如英格兰后防中坚里奥·费迪南德,西班牙的普约尔,加纳水牛埃辛都是。

在场上能一眼看破对方前锋心事和下一步动作的,如果说4号是身体去防守,5号就是用大脑来防守。而在国家队中的后卫,有资格穿5号球衣的,都是成了精的防守球员。最有名的5号当属足球皇帝贝肯鲍尔,

还有80年代皇马“五虎上将”之一的曼努埃尔·桑切斯穿的也是5号。但是在桑切斯之后,加盟皇马的齐达内为了纪念他也选择了5号。

6号:5锋5卫时代的中路防守队员偏左者,442时代的中后卫,与5号是中后卫搭档,也有一些中场防守者穿6号,作为后腰的有艺术型后腰的开山始祖,阿根廷大师级球星费尔南多·雷东多,和意大利最著名的后卫佛朗哥·巴雷西,

还有贝肯鲍尔最完美的继任者马蒂亚斯·萨默尔,英格兰队后防线上的擎天巨柱约翰·特里,巴西左脚球星罗伯托·卡洛斯、巴萨和西班牙中场的灵魂哈维等等。这几位的履历相信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了。总之,6号也是防守型球员所穿,但场上位置开始靠前了。

7号:右前卫/右边锋的号码,有时也出现在前锋身上,这个号码是从劳尔和贝克汉姆之后才真正走红的,可以说是王子的代名词。位置上可能是边锋或前锋,

但更多的是右前卫所穿,包括走到哪都会让无数女生尖叫连连的贝大帅哥,皇马的王子劳尔,葡萄牙的魔鬼边翼路易斯·菲戈和他的接班人,世界级天王巨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还有乔治·贝斯特,凯文·基冈,舍甫琴科等等。一

般来说,7号要么是右路中场,要么作为边锋,或者速度型前锋而存在。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是贝克汉姆这件7号球衣的前主人,老特拉福德的国王埃里克·坎通纳穿的也是7号,身兼攻击型前卫和前锋两项任务,应该穿10号。

8号:5锋5卫时代的右内锋,442时代的前腰或中前卫,与4号是中场中路搭档,经典的攻击中场号码,在以前,正式比赛中主力球员的球衣都是从1号-11号来分发(从克鲁伊夫时代都是如此的,从74年以后才开始慢慢出现11号以后的主力球员),8号是中场的指挥官,他的位置是多变的,可以从组织前卫(前腰)一直拉到后腰,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般身穿8号球衣在队中的地位是不低的,因为他是除10号外的场上第二个核心球员,更多地参与组织、协调重任,可以说,是场上真正的中场发动机,最经典的当然是荷兰三剑客之一的“黑天鹅”里杰卡尔德,还有英格兰的坏小子加斯科因,保加利亚“霹雳火”斯托伊奇科夫,巴萨中前场的巫师“小白”伊涅斯塔,

当然也不能忘了英格兰两大世界级中场兰帕德和杰拉德。比较例外的情况是有些8号作为前锋的号码。可以肯定的是,没两把刷子的球员是穿不了8号的。

9号:中路正印前锋的号码,锋线杀手的代表,9号中经典的球员太多了,世界第一前锋马尔科·范巴斯滕,战神巴蒂斯图塔,外星人罗纳尔多,越位线上的舞者因扎吉,西班牙“金童”费尔南多·托雷斯……可以说,9号就是代表了能够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无双猛将。作为前锋,没一个不愿意穿上9号的,

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身份的象征,任务除了进球还是进球,整个一进球机器。也有例外的,我们发现在国际级大赛中,很多主力前锋往往发挥不好,进不了太多球,因为穿上9号就意味着被更多的后卫队员重点照顾,进球变得异常困难,所以很多聪明的前锋宁愿选择其它号码。

10号:5锋5卫时代的左内锋,442时代属于前锋,80年代开始有一些著名前腰穿10号,队内头号核心人物,身份的象征,要么是中场发动机,要么是锋线主力,反正都是进攻的动力核心,甚至有可以不参与防守的特权。

从球王贝利开始,这个号码就星光四射,到白贝利济科,再到欧洲球王普拉蒂尼,再到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三剑客之一的“黑郁金香”路德·古利特,罗马王子“弗朗西斯科·托蒂”,”忧郁王子“罗伯特·巴乔、里瓦尔多、齐达内、里克尔梅、欧文、“斑马王子”皮耶罗、巴萨天王梅西……太多太多的经典的10号,让永远无法忘记。

他们是球场的主人,技术一流,大局观强,场上NO.1级的核心人物,是个受人尊重的号码。有个例外,98年世界杯时,德国队头号球星马特乌斯身穿10号球衣,但他打的是突前中卫,这个怎么说呢,马特乌斯作为1990年德国队夺得世界杯的功臣,那时他还是中场自由人,理所当然穿10号;到了98年,德国队也没什么象样的10号,

当时“虎王”埃芬博格退出国家队,巴拉克之流还只是愣头,加上马特乌斯在德国足坛也算德高望重,没人敢跟他争,外加他当时是足坛第一常青树,以37岁的高龄临危受命前来,教练还是批准他穿10号战袍。

11号:左前卫/左边锋的号码,有时也经常出现在前锋身上。11号球员作为奇兵而存在,通常是在左路活动,可以作为边锋,可以是左前卫,还可以是第二前锋,共同的特点是速度一般比较快,擅长偷袭得分的那类人。远的不说,近年来经典的11号有”独狼“罗马里奥,一大把年纪了,在哪都能进球;

曾经的世界第一边锋荷兰飞侠马克·奥维马斯(包括现任小飞侠罗本)、曼联永远的左路之王吉格斯和德国前国脚米洛斯拉夫.克洛泽,这些都是喜欢用技术和速度让防守方徒呼奈何的家伙。你可能看穿了他的心事,但跟不上他的步伐;或者你可能跟得上他的速度,但永远猜不透他下一步要做什么,是让对方头痛、总能给已方带来意外惊喜的麻烦人物。

但是现在从穿着11号球衣大红大紫的”魔兽“德罗巴和“瑞典神塔”伊布拉希莫维奇开始,越来越多的前锋也开始穿起11号球衣了如皇马的贝尔和巴萨的内马尔。

对于一个足球运动员来说,有终一天能穿上1-11号之间的任何一个号码,代表自己的国家征战,那将是他儿子甚至是他孙子的骄傲,这些人正常情况下都是主力,除了意大利外,在绝大多数国家队里,不同的号码都代表不同的场上位置和任务。之所以有这样的看似不成文的位置规定是因为最早的国际大赛中一个队只有11名球员,后来慢慢增加到18名,再到22名。

12号:除11个主力号码外的第一替补球员号码,一般是替补门将,但是这个号码是多变的,什么人都可以穿,没什么好说的。

13号:特殊号码,一些球队甚至没有13号球衣。因为耶稣当年就是被第13个门徒犹大给出卖,所以也被视为不吉利的号码。在西甲,13号甚至被规定为只有替补门将才能穿的号码。不过也有几个哥们偏不信邪,比如一个人就能扛起整条后防线的意大利顶级后卫内斯塔,德国战车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巴拉克等等,他们都是好样的,纯爷们。

14号:如果说1-11号球衣外还有哪个号码最闪亮,答案肯定是14号了,荷兰球圣约翰·克鲁伊夫的专用号码,据说是他为了纪念自己14岁开始正式踢球而选择这个号码的。14号球衣因克鲁伊夫而伟大,对于他,还有必要说太多吗?

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是从世界杯冠军队里产生的最佳球员(74年世界杯金球奖得主)、荷兰足坛教父、全攻全守最早也是最伟大的诠释人、当今足坛与贝肯鲍尔共同享有对现役球员品头论足特权的权威专家……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把他的头衔列举下去。

而在当今最出名的14号球员卢卡·莫德里奇自己也承认自己是因为崇拜克鲁伊夫而选择14号的。

15号:代表希望的号码,很多替补球员在打上主力前都穿这个。最著名的恐怕要算巴乔了,90年时,年轻的巴乔就穿的这个,几乎凭一已之力,硬是把意大利带到半决赛。到了94年,巴乔理所当然成为不二主力,球衣号码自然也从15号换到了象征球队头号猛将的10号。

16号:吉利的号码,很多球员都喜欢选择这个,位置大多为中场,比如曼联传奇队长罗伊·基恩就是穿着这件球衣率领曼联在全欧洲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还有荷兰”眼镜侠“戴维斯也喜欢这个号码,在国家队通常都穿它。

还有法国的光头门将巴特兹,虽说这哥们被称为是”黄油手“的祖师爷,但不得不承认,他运气确实也确实太好了。还有前任德国和现任拜仁慕尼黑的双料队长,世界第一边后卫菲利普·拉姆在国家队穿的也是16号。

17号:法国传奇射手方丹的战袍上背的就是这个号码,他在一届世界杯赛中攻入13个进球后,这个号码开始成为被人喜欢的号码,虽然在此之后方丹的表现江河日下,但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它。近年来意大利顶尖的后卫卡纳瓦罗、法国名将大卫·吉诺拉都穿它——这个号码好象前锋后卫中场都穿,比如切尔西后卫博辛瓦,那不勒斯天才中场马雷克·哈姆西克等等,场上位置不定。

18号:前锋和攻击型中场往往选择18号,最著名的要数德国的“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当年,克林斯曼作为德国黄金组合三驾马车中的强力前锋,一头金色长发风中乱舞,加上德意志人特有的帅气外貌,张扬的个性,端的是迷倒众生。

第二个有名气的要算智利“双萨组合”中的伊万·萨莫拉诺,他当年风头甚劲,从皇马加入国际米兰时按理来说有资格穿9号球衣的,但俱乐部高层否定了他的选择,因为,当时队内还有更好的9号——罗纳尔多,虽然那时罗纳尔多在养伤,缺席了差不多75%以上的比赛,但高层最终还是决定为外星人保留9号球衣。

萨莫拉诺无奈之下只有选择另一个代表前锋的号码18号。但他也表示了对大罗的不满,人为地在号码之间加上一个“+”,变成了1+8,被球迷们称为是天才的“发明”。多特蒙德天才球星拉尔斯里肯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18号。还有曼联传奇保罗斯科尔斯。这些都是传奇18号

19号:至少也是强力攻击型中场球员所穿,更多时候是前锋的选择,而且一般都是替补,在他们成名之前,都得老老实实穿这个。

20号:这个号码很有意思,在很多国家队里,20号代表的意义是第二个10号,或者是下一个10号。象98年世界杯英格兰队的”追风少年“欧文,那时他名气还不大,穿的就是这个,并在对阵阿根廷时打进被很多人称为那届杯赛最漂亮的一个进球后,就开始当仁不让地穿起10号了,成功转正。

而在英格兰国家队里,10号是主力前锋的号码。第二个例子就是荷兰队的范尼,在以前,帕特里克·克鲁伊维特是锋线主力,范尼刚进国家队,穿的都是20号。等K9淡出国家队后,范尼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开始穿9号甚至10号。

对比前者,范尼更有说服力,一名大器晚成的神射手,如今已是33岁高龄,依然是强力前锋,高效杀手,名符其实的禁区之王,除了当年的战神巴蒂斯图塔,没人能有这等功力了。对他,我总是保持特殊的尊重。现在最出名的20号恐怕是皇马的当家射手伊瓜因了。

21号:低调核心的专属号码,如尤文图斯的21号齐达内,米兰的21号皮尔洛,拜仁队长拉姆等等。

22号:第三替补门将,很多国家队的第三门将都穿这个。一般来说第一门将都会在比赛里把风头抢光,作为第二门将和第三门将来说,能把第一门将击败是他们永远的目标,但也有例外,最经典并被全世界铭记的22号是A.C.米兰的攻击型中场卡卡。

23号:在2002年后,国际足联允许一支国家队最多可同时拥有23名球员(即11名首发+12个替补),所以出现了23号球衣,这个号码什么位置的人都有可能选择,反正他也差不多是最后一个进国家队的。

但到目前为止,最出名的23号是英格兰队的大卫贝克汉姆,在足球场上似乎还没有像乔丹那样穿着23号球衣的上帝,但足球是圆的,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说不定哪天就会有一个穿着23号球衣的上帝就此诞生……

(1)莱特币狂人公众号扩展阅读

足球传统号码与位置的关系

早期5锋5卫(MW/WM)的时代1号守门员2号右后卫、3号左后卫中间三名防守队员从右到左分别是4、5、6号五个进攻队员从右到左分别是7、8、9、10、11号9号正中突前,8号、10号是平行双内锋,7号右边锋,11号左边锋。

442阵型时代守门员1号右后卫2号、左后卫3号中后卫偏右和偏左者分别是5号、6号两个中前卫,如果平行,4号偏右,8号偏左,如果前后,4号拖后,8号突前。右前卫/右边锋7号,左前卫/左边锋11号。两个中前卫,如果平行,9号偏右,10号偏左,如果前后,10号拖后,9号突前。

其余阵型以此为原则,稍作变化,433阵型中,9是中锋,7号右边锋、11号左边锋,中场是4、7、8号为指不定。传统的足球号码制以英格兰为准,主流足球国家也大同小异。

㈡ 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提高英语口语平时可以练练口语,看看英语电影的,记一些字幕,并反复背诵。平时可以在手机软件上练练口语。具体如下:

1、大胆开口说英语。

首先要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开口说。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如果发音不准,别人就听不懂,因此要想学好英语,一定要大胆开口,开口读、开口说。

2、学会认真听。

“说”的习惯是在“听”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听”“说”的结合能使词句的音形义在记忆中迅速结合起来。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其实还是很局限的,这就使得他们的语言学习主要环境只是课堂.而在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还是那种教师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一本磁带的形式,缺少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氛围和场合,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

4、多阅读。

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肌,提高灵活程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把握语感,使自己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学习英语的技巧:

选择一次性记忆大量单词,并且及时复习。大家一般说的是:每天背10个单词,一年就记住了3000多个单词。对不起,真这样做,到时候可能连100个单词都记不住。

花在一个单词上的时间要少,然后尽可能多背单词,再反复记忆,这样比你每天固定花大量时间在那几十个单词身上效果好得多。

要相信人类的大脑,背了单词肯定会快速遗忘的,必须要每天复习单词,让单词每天在你眼前重现,或者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来巩固单词。

㈢ 鲁迅的作品人物评价

近些年来,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在不少有关当代文化人影响力以及受喜爱的中国作家评选中,鲁迅多次以最高票数位居首位;但另一方面,也有人不断叫嚣,要从政治、思想、作品、人格方面粉碎鲁迅的神话。究竟今天该如何评价鲁迅的地位?我们还应从哪些角度更好地研究鲁迅的价值?

鲁迅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

新版《鲁迅全集》昨天在书店首次与公众见面,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随机采访了几位读者。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表示,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的马伟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他并非中文专业学生,但一直喜欢鲁迅,有同学甚至叫他“鲁迅迷”。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表面不乐于承认自己喜欢鲁迅,“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故做高深,但内心都很崇敬他,在图书馆里鲁迅的书比较抢手,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民族精神。”

年仅40岁的史晓航是搞收藏的,家中甚至收藏有大量鲁迅作品的小人书。“以前仅仅是喜欢看他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事情增多,我越发地感觉到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度,他的思想是没时代局限的。”

“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100年前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基础文明的一部分,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鲁迅是绕不开的。”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是阅读鲁迅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以后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经典作品总面临诸多挑战

“在社会文化潮流下,在东方文化保守主义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两面夹击下,鲁迅文化遭到了质疑、挑战乃至否定。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产生这种现象是可理解的。”学者陈漱渝认为,古今中外,经典作品都会面临挑战。在重新审视、重新选择过程中,有的作品被淘汰出局,而真正的经典,经过冲击将会发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学者林非则认为,对鲁迅的研究,既要总结出发挥出鲁迅思想光芒的见解,也得分析可能存在的片面观点,盲目地崇拜是愚昧的表现,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精神。“像当前少数并未认真阅读鲁迅作品的人,信口雌黄,甚至无端地进行谩骂,这样的行径实在是远离了科学与文明,是令人可笑的。如果在我们的民族中,有许多的人能够通过认真地读书和学习,理解像鲁迅这样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思想家,理解他作品对历史前进的启示,那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不断地走向真善美的辉煌前景。”

㈣ 古人起号的来历

古人起号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中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璜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号的形成:
一是使用者本人起的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
二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
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㈤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生平介绍

本杰明.富兰克林——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他的父亲原是英国漆匠,当时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生有十个孩子,富兰克林排行第八。富兰克林八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他到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十二岁时,他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自此他当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学习从未间断过,他从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买书。同时,利用工作之便,他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偷偷地借来,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便归还。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通俗读物到著名科学家的论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

就是在当学徒的这段时期里,富兰克林把在学校曾两度考试不及格的算术学了一遍,又读了赛勒和舍尔梅的关于航海的书,从这些航海的书里,他接触到了几何学知识。他还读了洛克的《人类的悟性》和波尔洛亚尔派的作者们写的《思维的艺术》。富兰克林的学习日渐深入。

1723年富兰克林离开了波士顿,到费城的基未尔印刷所和英国伦敦的帕尔未和瓦茨印刷厂当工人。1726年秋,富兰克林回到费城,这时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开始独立经营印刷所,印刷和发行《宾夕尼亚报》,并出版了《可怜的李查历书》,当时被译成十二种文字,销行于欧美各国。1727年秋,在费城他和几个青年创办了“共读社”,组织了小型图书馆,帮助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进行自学。每星期五晚上,论讨有关哲学、政治和自然科学等问题。这时富兰克林还不到三十岁,通过刻苦自修,已经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在北美的声誉日益提高。在富兰克林的领导下,“共读社”几乎存在了四十年之久,后来发展为美国哲学会,成为美国科学思想的中心。

1736年,富兰克林当选为宾夕尼亚州议会秘书。1737年,任费城副邮务长。虽然工作越来越繁重,可是富兰克林每天仍然坚持学习。为了进一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国语,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广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富兰克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用了不少时间去从事社会活动。富兰克林特别重视教育,他兴办图书馆、组织和创立多个协会都是为了提高各阶层人的文化素质。

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毅然放下了实验仪器,积极地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从1757到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七十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重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富兰克林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天是在亲人环护中度过的。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去。那时,他的孙子谭波尔和本杰明正陪在他的身边。4月21日,费城人民为他举行了葬礼,两万人参加了出殡队伍,为富兰克林的逝世服丧一个月以示哀悼。本杰明.富兰克林就这样走完了他人生路上的84度春秋,静静地躺在教堂院子里的墓穴中,他的墓碑上只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㈥ 古代诗人,或名人的字或号是怎么起的,有什么原则吗,根据什么

字”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㈦ 鲁迅关于文学作家作品评论的基本观点

鲁迅全集·影响——鲁迅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
近些年来,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在不少有关当代文化人影响力以及受喜爱的中国作家评选中,鲁迅多次以最高票数位居首位;但另一方面,也有人不断叫嚣,要从政治、思想、作品、人格方面粉碎鲁迅的神话.究竟今天该如何评价鲁迅的地位?我们还应从哪些角度更好地研究鲁迅的价值?
鲁迅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
新版《鲁迅全集》昨天在书店首次与公众见面,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随机采访了几位读者.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表示,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的马伟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他并非中文专业学生,但一直喜欢鲁迅,有同学甚至叫他“鲁迅迷”.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表面不乐于承认自己喜欢鲁迅,“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故做高深,但内心都很崇敬他,在图书馆里鲁迅的书比较抢手,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民族精神.”
年仅40岁的史晓航是搞收藏的,家中甚至收藏有大量鲁迅作品的小人书.“以前仅仅是喜欢看他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事情增多,我越发地感觉到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度,他的思想是没时代局限的.”
“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100年前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基础文明的一部分,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鲁迅是绕不开的.”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是阅读鲁迅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以后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经典作品总面临诸多挑战
“在社会文化潮流下,在东方文化保守主义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两面夹击下,鲁迅文化遭到了质疑、挑战乃至否定.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产生这种现象是可理解的.”学者陈漱渝认为,古今中外,经典作品都会面临挑战.在重新审视、重新选择过程中,有的作品被淘汰出局,而真正的经典,经过冲击将会发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学者林非则认为,对鲁迅的研究,既要总结出发挥出鲁迅思想光芒的见解,也得分析可能存在的片面观点,盲目地崇拜是愚昧的表现,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精神.“像当前少数并未认真阅读鲁迅作品的人,信口雌黄,甚至无端地进行谩骂,这样的行径实在是远离了科学与文明,是令人可笑的.如果在我们的民族中,有许多的人能够通过认真地读书和学习,理解像鲁迅这样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思想家,理解他作品对历史前进的启示,那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不断地走向真善美的辉煌前景.”
未来对鲁迅的评价将更高
“有人说,未来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天更高,我赞赏这种预言.因为鲁迅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优美和最核心的一部分,参与编译《鲁迅全集》的学者和出版家,是以圣徒般的虔诚从事这一工作的,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鲁迅的精神火炬,传播着鲁迅的思想.”林非说.
还有学者认为,鲁迅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的宝库,他的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思想史上不亚于古代的经,可以说是近代文化史上的经书.“说它是宝库,可以说鲁迅所处的时代脉搏、面貌都在他的作品里体现了.他本身就是一部那个时代的历史.同时,鲁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时时代精神结合的最好典型.在那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鲁迅在二者的结合上,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高峰.至于他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对世界,他的理念,它的信心,它的奋斗,它的牺牲,这种精神更值得中华民族子孙代代相传.”
现在尤应强调鲁迅精神
鲁迅的精神在当代有何意义?周海婴强调说:“鲁迅自己讲过,希望自己的文字慢慢消亡.但这是没办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同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出某个定律一样,鲁迅总结出的社会、文化、历史的思想也是一种定律,是文化定律,是社会现象的定律.”周海婴认为,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鲁迅的这个“定律”不太容易被改变,但一旦改变也就意味着社会有了更大进步.
还有学者认为,虽然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家,也在身后或生前就引起过争议,但眼下鲁迅所处的状况还是不正常的,这种状况是文化人的悲哀.这位学者说:“但我相信,这段时间不会长,因为违背规律,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是要强调鲁迅的精神.市场经济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如没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那就是口袋鼓了,灵魂空了.”
部分学者满足于自我欣赏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了近年来鲁迅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林非认为,尽管现在研究鲁迅的专家学者为数不少,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也长篇累牍,但真正优秀的好文章、好观点并不多,“这些研究者多数沉浸在对文本本身的分析,而没有深入到鲁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每个人生阶段的行为、思想中去,因此写出的论文肤浅.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者本身的素养问题.”
周海婴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我前几年到厦门大学,那里的老师跟我抱怨,说对学生讲鲁迅作品时很困难,缺乏一些辅导性质的图书.”他认为部分鲁迅研究者躲在书斋中做学问,对无关紧要的问题死钻牛角尖,写出的论文艰涩难懂,不考虑大众是否能看懂,只满足于几个人的自我欣赏.
客观地评价成就和不足
林非认为,20年来学者们对鲁迅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这20年来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大家可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鲁迅.学者们每人都有自己的鲁迅观,能够互相进行讨论.但这些对于鲁迅的研究还是不够.”
林非认为,鲁迅先生是位深刻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见解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研究,学界对鲁迅缺乏具有历史深度的分析和解剖.他分析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鲁迅学识渊博,而学者的知识素养还不能与他相提并论,不能站在同等的高度自然无法深刻地分析.
林非还表示,对鲁迅的研究要客观.“历史上任何杰出的思想家都有成就和不足,鲁迅不能例外.比如说,黄宗羲是鲁迅的同乡和前辈,但鲁迅在作品中从未很好地总结过这个人,这一点是鲁迅思想的不足.”他认为,今人不能苛求鲁迅,但要站在后辈的角度总结前贤.“这种总结不是单纯地褒贬鲁迅,而是提醒今人,应怎样更好地总结前贤思想,更好地前进
鲁迅一生著述很多,但是具体到小说上的数量却有限,《呐喊》、《彷徨》加上荒诞小说《故事新编》,不过是三部,二十来篇小说,而且都很薄,字数加起来还不如眼下的一部中等长度的长篇小说.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很不少.说到底,小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小说在艺术上成熟度.古今中外的好小说,一般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支撑.读者可以不注意一部小说的大段描写和议论,却可以印象深刻地记住某一个小说人物的特点.一个成功的小说人物,可以穿透时间的帷幕,从很远的地方走到我们面前.这样的人物,甚至会掩盖小说人物的原型.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因为塑造得生动成功,从而遮蔽了历史上的人物.《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属于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中的一个大门派“讲史”的一类,根据的母本就是我们熟知的陈寿撰写的《三国志》.“讲史”的特点不是凭空去杜撰一个人物,而是拿历史上真有的人来说事.小说的《三国演义》里,根据作者的某篇布局的需要和故事叙述的进展,把《三国志》里的人物都加以了发挥,最典型的是奸雄“曹操”.我个人认为,作者之所以要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奸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曹操来映衬“忠厚”的刘备.他们是一茅一盾,谁也离不开谁.鲁迅对这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很早就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也就是说,读史和读小说不是一个读法,但是,小说里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会掩盖历史上的真人.这样的例子很多了.讲史小说很喜欢拿古代的人说事,又安全,又方便,跟自己无关,可以随便乱讲.所以,中国古代的小说大体上来讲,都是“无我”的小说,是没有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作品.《红楼梦》也许是个例外,所以它特出于所有的古代小说之上,在现在的读者中还能够找到同感.鲁迅深通传统小说,想来对传统小说里面的优劣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所以,他做小说有一个特点,从“我”做起.
从“我”做起的意思,就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同时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判断.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一开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挖掘个人的内心,通过“我”来拉近读者和小说的距离.第一人称的叙述表明了一个信息,就是这个东西跟“我”是有关的,自然也跟“我们”有关了.作家从遥远的“古代”,从“讲史”、“传奇”、“才子佳人”这些跟“我们”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转向自己的身边,最基本的初衷,就是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身边的故事,跟我们的生活都有关的故事.在所有这些故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能够、也不应该置身事外.
我们看到鲁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现代白话文的第一篇奠基作品《狂人日记》,一上来,就是跟“我”有关的.第一个“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这句话要告诉人们的是,“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话说什么什么年间的才子佳人,也不是上古人士,他就是我们的熟人,朋友,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生活中现实的人——这里我们不说“真实的人”.第二个“我”,就是进入了“狂人”自述的“我”:“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狂人”认为“正常人”的自己的前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里开始了现代白话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颠倒: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正常.这里是对这个中国文化而生发的感叹.鲁迅一上来就下了胜负手,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一锅端了,就像下围棋一样,一子点掉了对方的大龙.
第一人称的叙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叙事技巧,就是要造成“我”就是作者本人的阅读错觉,从而让读者产生亲近感.同时,这个“我”的叙述,也可以很方便地引出作者的判断和议论.当然,在《狂人日记》本身,作者做了一个切除手术,写了一个引子,表明“狂人”不是我,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这里摆明了就是请君入瓮的态度,兼顾了各个层面的读者的趣味和偏好.所以这篇小说发表之后,能够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成了针对旧文学的一个颠覆性的文本.
《狂人日记》的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这标志着现代白话文写作的一开始,就把目光投注在个体的人的本身上.
这当然跟整个“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于源自西方的关于人的新观念的引入有很大的关系.周作人在《人的文学》里开头就说:“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这个“人”源自西方的观念:“欧洲关于这‘人’的真理的发见,第一次是在十五世纪,于是出了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两个结果.……女人与小儿的发见,却迟至十九世纪,才有萌芽.”
关于“大写的人”、“人道主义”等的观念,在这个时期大量地进入,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革命的内容.既然“旧文化”无人,那么新文学的一开始,首要的就是发现“人”的存在.
鲁迅的西学基础萌发于江南水师学堂,他在《朝花夕拾·琐记》里说他自从进了这个学校:“……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许寿裳的《鲁迅先生年谱》里也说鲁迅:“前十三年(廿五年己亥,一八九九年)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前十年(廿八年壬寅,一九零二年)二十二岁.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到了日本,鲁迅一开始决心学医,因为他父亲一直是“久病不治”,使得他们家由小康坠入困顿,其间遭受了多少的白眼和心灵的创伤,在鲁迅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进江南水师学堂之后,鲁迅看到了一些关于西医的书籍,“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所以,等到进入日本留学之后,鲁迅的最初愿望是要做一个医生:“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一开始都想当医生,治病救人,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业.因为看到中医的弊端,又感到西医的科学,鲁迅到日本的最初想法,就是学习医学——西方体系的医学.但是,他一九○四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之后,在读书和看电影中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对学医的理想产生了动摇.一九○六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 在鲁迅自己记述的这些事情里,有着很深的对于人的认识和理解.鲁迅非常不能忍受的是传统封建文化对于人性的扭曲和歪曲.他在文章里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就对此产生过很大的反感:“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鲁迅于是发现,健康的人包含了肉体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他认为当时首要的问题,是精神的问题.这后来成了他写作的一个中心的动力.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有着大量的西学内容,这些对于身处日本的鲁迅来说,必定有着非常深的影响.明治二十年之后,日本文学界兴起的“文言一致”运动,要求运用口语和白话文描写和表达身边的现实生活;接着是以二叶亭四迷的《浮云》、岛崎藤村的《破戒》和田山花袋的《蒲团》为代表的“自白文学”.这种自白,也是以发现“个人”“自我”为突破的.这种自我,相对于西方的基督教,而不是从汉文化而来的那种道德感.日本基督教的前锋人物内村鉴三在《我是怎样成为基督教信徒的》一书里剖析自己的内心说:“我称自己的日记为‘航海日记’,因为这日记记录了可怜的小船穿过罪恶、眼泪和无数的悲哀,驶向上苍而每天前行的历程.” 著名的学者柄谷行人对此评论说:“我们不能将此视为一种谦虚的态度.我没有隐瞒任何东西,这里有的是‘真实’……所谓自白就是这样的一种表白形式.它强调,你们在隐瞒真实,而我虽是不足一取的人,但我讲了‘真理’.” 柄谷行人的评论一针见血,也就是说,作家坚信自己讲述的乃是真理,它表达了真实的现状和真正的内心感受.就此,柄谷行人说:“可以说,日本的‘现代文学’是与自白形式一起诞生的.” 这种感受从“我”出发,具有坚实的基础.晚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在这里跟日本的现代文学的起源,从根源上具有一致性.
学者们很喜欢把鲁迅的《狂人日记》跟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相提并论,各种普及性的教材,也这样写,然而鲁迅的从果戈里那里得到的仅仅是形式上的灵感而已.对有着同样的现代化要求的中国和日本来说,先走一步的日本的变化,才跟我们具有本质的相似性.鲁迅在日本期间大量阅读了日本人的著作和日本人翻译的西方著作,这些日本文学的变化,他应该非常熟悉.
就这样,鲁迅从“自白”的自我剖析的形式开始,直截了当地切入了当时问题的最根本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断定,现代白话文小说一开始,就是“有我”的写作,同时,这样的写作也才可以称为“现实主义”的写作.对于现实和人生的关心,使得这个时期的中国作家暂时还无暇顾及西方开始兴起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小说的创作跟鲁迅的从事文学的初衷是一直的,那就是用文学来改造国民的精神,来揭示社会问题.小说一开始就是功利的,而不是审美的.是革命者写作而不是知识分子写作.
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已经注意到了小说可以用来帮助“改良”,甚至“启蒙”和“革命”了.梁启超于19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小说杂志《新小说》,接着其他的杂志相继出现,有《绣像小说》(1903)、《月月小说》(1906)、《小说林》(1907)等.清末这些开明的学者和新闻家对于通俗文学、特别是小说对社会所能够产生的影响,投注了很大的关注.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在面临着现代世界的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手足无措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传统小说;因此,这样的小说应该被那些能够激发爱国热情、传播新观念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来替代.梁启超不仅大力倡导新小说(相对于传统小说而言——在当时,尤其是“五四”时期,人们更喜欢使用的是“旧小说”一词.本文采用“传统小说”这样一个相对温文的用法),还身体力行,给《新小说》杂志写了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共四章,还写了西方很多爱国志士的传记,其中写马佐尼等人的《意大利建国三杰》影响很大.与此同时,其他忧国忧民的作家也日益以小说作为批评社会和政府的工具,把小说当作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力量和强烈的意识,认为从前的小说家没有能够尽到对普通民众进行教育的责任.鲁迅这一代的知识分子继续着他们的思想,在三十八岁的时候写出《狂人日记》,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㈧ 鲁迅的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生下了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阅读全文

与莱特币狂人公众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tc为什么涨得容易跌那么难 浏览:193
比特币属不属于区块链货币 浏览:227
以太坊以神 浏览:878
莓果区块链 浏览:658
蚂蚁区块链地址 浏览:320
投资虚拟货币怎么样 浏览:954
会算牌的记忆力大师 浏览:789
什么是比特币简单来讲 浏览:10
虚拟货币交易软件违法吗 浏览:313
挖比特币用多大光纤 浏览:640
现在以太坊还能挖吗 浏览:741
nba2k20虚拟货币码 浏览:64
比特币思潮 浏览:591
区块链创业团队 浏览:791
以太坊当日预测软件 浏览:411
印度数字货币失败的原因 浏览:325
以太坊用到显卡什么性能 浏览:522
比特币刚出的时候怎么挖 浏览:951
i7算力多少 浏览:923
数字虚拟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