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以太坊区 > 以太坊中采用的分布式共识

以太坊中采用的分布式共识

发布时间:2023-05-25 18:54:22

⑴ 简析Colony:一个DAO基础设施平台框架

随着元宇宙、DAO等概念兴起,除政治、艺术、开发、品牌和社区等众多细分主题的DAO之外,旨在为DAO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项目也不在少数,比如常见的协作平台Coordinape、Boardroom、DAOhaus,以及主打操作系统概念的Colony、Syndicate和Orca,甚至尚处于非常早期阶段的Orange Protocol和SuperDAO等等。

这类项目,既有从较为成功的DeFi协议团队衍生出来,在使用中逐渐完善功能的类型,也有基于组织理论原生构建的操作系统**。由于后者功能具备较灵活的可组合性,**本文将以其中的代表项目Colony为例,简述去中心化治理及DAO操作系统框架。

Colony的(简要)历史

在进入加密行业前,Colony联合创始人Jack Rose在伦敦经营的是珠宝生意,在与世界各地供货商合作过程中,他发现整个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根本无法有效协调所有的利益相关体。参与某次线下活动时,一位客户提出让Jack Rose帮助创办一家类似的公司,虽然这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也他陷入了沉思,世界各地公司运作差异巨大,有没有一种具备了激励机制的自组织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并协调一致?

这是Colony最初概念的源头。2015年11月12日,Jack Rose带着Colony参与了以太坊上线以来的首次开发者大会Devcon 1,第一次向以太坊社区布道去中心化公司和组织的运作模式。这个概念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后续搭建Colony社区过程中他还结识了另一位Colony的联合创始人Collin Vine(如今已在YouTube任职)。

直到现在,DAO都还不是一个有了既定标准或内涵的概念,早期的Colony成员间更是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他们对此有一致的方向,那就是Colony要尽可能适应更广泛的社区,帮助紧密合作的团队完成更多的工作。

在这样的方向指引下,团队对公司理论、组织架构、声誉系统等理论知识展开研究。2017年加密融资泡沫到达顶点,因担忧证券合规的Colony减少对外发声,直到2019年12月,在目睹越来越多的DAO涌现后,团队决定重启Discord,社区也开始出现认可Colony的声音与志同道合的人。

2020年3月,团队对外公布技术白皮书V.11,新版白皮书重塑了Colony Network的思想和原则,并明确了DAO各种组件、设计和交互规则,确认Colony作为DAO操作系统的定位。

作为Colony灵魂人物,Jack Rose认为DAO之于公司制,就像电子游戏之于棋盘游戏,前者只需要玩家在平台既定的游戏系统内就可以畅玩,而棋盘游戏既需要玩家熟悉复杂规则,还需要遵循既定的规则,否则无法进行。

虽然大方向上,DAO这种新的组织模式会被人们逐渐采用,但它最大的挑战在于模式过于复杂,Colony希望能提供一个具备灵活的可组合性,并让DAO组织运行的简易框架。

Colony的核心思想与组件

随着区块链项目转向去中心化,DAO也越来越成为替代传统公司的主要叙事方式。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DAO的作用:1、为组织吸纳新成员,让团队和社区完成扩展目标;2、确保治理在决策中发挥效用。3、找到基础代币应用的市场,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作为一个DAO操作系统,Colony的基本框架围绕着域(domains)和账号权限展开,内嵌了包括融资、扩展、内部代币、收入/激励、质押功能,以及荣誉系统和安全等多个组件。这意味着,Colony对目前加密行业常用的以太坊多签解决方案Gnosis Safe、投票治理平台Snapshot和社交管理工具CollabLand/Guild,甚至Web3内容平台Mirror都有可能集成合作。

注:11月4日,据Decrypt报道,Colony已经与Snapshot达成合作,后者将集成Colony的荣誉系统,让投票治理更公平。

https://decrypt.co/85171/defi-tool-snapshot-using-colony-rebalance-power--voting

在区块链世界,链上身份和声誉系统至关重要,它们足以决定一个组织的决策方向。现阶段,大部分DeFi协议评估的标准大多基于治理代币的持有数量,而协议政治家(Protocol politicians)群里的崛起虽然让整个决策过程加快了,但不免也让去中心化治理变得“乏味”,甚至对现实公司治理映射,“模仿多于创新”。

与其他项目为避免“巨鲸”操控提案结果而试图引入二次方投票不同,Colony尽量避免通过投票方式左右决策。它将链上声誉归入“共识相关(consensus relevant)”范畴,将成员获得资金的能力以及在某一细分领域的非正式声誉(包括组织中其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软技能等要素)进行综合,共同组成个人的链上声誉,必要时可以作为决策层级依据。

除了声誉系统,Colony还设计了Coin Machine机制,它允许项目方以固定的价格批量销售有限数量的代币,并依据供需在一定时间内自动调整价格,避免价格操纵、波动和抢跑等问题。

这种融资机制也给Colony Network产生了现金流的机会。作为控制Colony Network一系列子域的核心合约,Metacolony将从网络费用中分配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则分配给Colony用户。根据官方给出的公示,如果使用Colony网络的DAO为100个(目前活跃的DAO数量远超该数字),即便每个DAO年度支出为,按照2%的费率,Colony Network的年收入将在

虽然这与以太坊除Gas费用之外不寻求租金有所不同,但Colony认为最终Metacolony的收入还是归于用户,Colony生态更广泛的组件更多是以服务为导向,而非利润。

CLNY 代币分配

作为Colony Network原生代币,CLNY总量2亿枚,社区销售后首日,CLNY的流通量为2700万枚,所有代币具体分配如下:

1、社区销售:2000万枚(10%),Coin Machine结束后很快解锁,具体查看官方公告。

2、2015-2020年的私募融资:9600万枚(48%),这部分包括很多以太坊社区OG,这部分参与者CLNY成本约3~15美金,社区销售后单个参与者将解锁10万枚CLNY,随后按区块产出,2年内线性解锁。

3、战略销售:2500万枚(12.5%),此部分将用于Colony的市场、治理等用途。

4、团队:2900万枚(14.5%),2年内解锁。

5、Metacolony:1000万枚(5%),用于Colony开发、生态搭建等,不进行交易。

6、社区激励:500万枚(2.5%)

7、战略储备金:1500万枚(7.5%),由基金会管理,此部分明确不分配给团队个人,若超出需求将进行销毁。

2015年11月,Colony应当是以太坊社区中最早提出分布式协作的项目之一,并涉及了今日依然在热议的自治、声誉系统等重要概念。通过为社区成员创造持续价值的文化空间,Colony致力于为即将到来的DAO浪潮提供可扩展的组织协作方案,它将推动更多区块链项目朝着社区驱动的方向演进。

Colony WebSite: https://colony.io/

Colony Twitter: https://twitter.com/joincolony

Colony Blog: https://blog.colony.io/

Colony WhitePaper: https://colony.io/whitepaper.pdf

Colony in Devcon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iTZZW0_YE

⑵ 共识算法(分布式下的一致性算法)

共识算法(分布式下的一致性算法)

业务场景:

达到的效果:可以保证在过半节点正常的情况下,所有的写入操作不会丢失。

Zab协议并不保证强一致性,也不是弱一致性,而是在一定限度内的强一致性。

缺点:

缺点:

区块链1.0时代:比特币,作用就是去中心化的货币,无国界的货币,并且可以匿名性的洗钱
区块链2.0时代:代表以太坊,引入了智能合约的概念,发挥其 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实现类似于 追溯、拍卖、投票等业务场景。

区块链技术的实用价值:
无国界虚拟货币:比如比特币

模拟一个拍卖(盲拍)的业务场景(发布一个智能合约):
https://solidity.readthedocs.io/en/latest/solidity-by-example.html#simple-open-auction

普通拍卖可能存在的问题:

商家A对一件商品公开自己要拍卖,智能合约在规定的时间会开始接收竞拍(参与竞拍的人需要支付保证金(以太币)),在竞拍结束之后,价格最高的人会完成支付,其它的买家的保证金会全额退回。
然后成功竞拍者可以线下去找卖家,证明自己的身份,然后获得竞拍品

优点:

工作量证明( PoW )通过计算一个数值( nonce ),使得拼揍上交易数据后内容的 Hash 值满足规定的上限。在节点成功找到满足的Hash值之后,会马上对全网进行广播打包区块,网络的节点收到广播打包区块,会立刻对其进行验证

举个例子,给定的一个基本的字符串”Hello, world!”,我们给出的工作量要求是,可以在这个字符串后面添加一个叫做nonce的整数值,对变更后(添加nonce)的字符串进行SHA256哈希运算,
如果得到的哈希结果(以16进制的形式表示)是以”0000”开头的,则验证通过。为了达到这个工作量证明的目标。我们需要不停的递增nonce值,对得到的新字符串进行SHA256哈希运算。
按照这个规则,我们需要经过4251次计算才能找到恰好前4位为0的哈希散列。计算完之后,然后广播到临近的节点,临近的节点会先验算交易是否合法(金额是否异常),再验证hash值是否满足要求,都满足的话,就会把这个数据块添加到自己的账本中。

优点:

缺点:

计算难度值会因为 股东持有的 币龄而降低,为挖矿无形之中提升了壁垒,股东更容易算出结果值(难度更低),从而避免过度的算力竞争,节省电力,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股东更不愿意让不安全的现象发生(比如攻击主链),因为会造成信用降低,从而自己的矿币贬值。让股东拥有更多的记账权,让主链更安全。

扩展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zab专栏博客
https://www.jianshu.com/nb/32551354

⑶ 一文了解以太坊挖矿算法及算力规模2020-09-09

以太坊网络中,想要获得以太坊,也要通过挖矿来实现。当前以太坊也是采用POW共识机制,但是与比特币的POW挖矿有点不一样,以太坊挖矿难度是可以调节的。以太坊系统有一个特殊的公式用来计算之后的每个块的难度。如果某个区块比前一个区块验证的更快,以太坊协议就会增加区块的难度。通过调整区块难度,就可以调整验证区块所需的时间。

以太坊采用的是Ethash 加密算法,在挖矿的过程中,需要读取内存并存储 DAG 文件。由于每一次读取内寸的带宽都是有限的,而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又很难在这个问题上有质的突破,所以无论如何提高计算机的运算效率,内存读取效率仍然不会有很大的改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太坊的Ethash加密算法具有“抗ASIC性”。

加密算法的不同,导致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挖矿设备、算力规模差异很大。

目前,比特币挖矿设备主要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ASIC 矿机,单台矿机的算力最高达到了 112T/s(神马M30S++矿机),全网算力的规模达到139.92EH/s。

以太坊的挖矿设备主要是显卡矿机和定制GPU矿机,专业化的ASIC矿机非常少,一方面是因为以太坊挖矿算法的“抗 ASIC 性”提高了研发ASIC矿机的门槛,另一方面是因为以太坊升级到2.0之后共识机制会转型为PoS,矿机无法继续挖。

和ASIC矿机相比,显卡矿机在算力上相差了2个量级。目前,主流的显卡矿机(8卡)算力约为420MH/s,比较领先的定制GPU矿机算力约在500M~750M,以太坊全网算力约为235.39TH/s。

从过去两年的时间维度上看,以太坊的全网算力增长相对缓慢。

以太坊协议规定,难度的动态调整方式是使全网创建新区块的时间间隔为15秒,网络用15秒时间创建区块链,这样一来,因为时间太快,系统的同步性就大大提升,恶意参与者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发动51%(也就是半数以上)的算力去修改历史数据。

⑷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

一、区块链共识机制的目标

区块链是什么?简单而言,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或可以叫作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 ledger)。传统上所有的数据库都是中心化的,例如一间银行的账本就储存在银行的中心服务器里。中心化数据库的弊端是数据的安全及正确性全系于数据库运营方(即银行),因为任何能够访问中心化数据库的人(如银行职员或黑客)都可以破坏或修改其中的数据。


而区块链技术则容许数据库存放在全球成千上万的电脑上,每个人的账本通过点对点网络进行同步,网络中任何用户一旦增加一笔交易,交易信息将通过网络通知其他用户验证,记录到各自的账本中。区块链之所以得其名是因为它是由一个个包含交易信息的区块(block)从后向前有序链接起来的数据结构。


很多人对区块链的疑问是,如果每一个用户都拥有一个独立的账本,那么是否意味着可以在自己的账本上添加任意的交易信息,而成千上万个账本又如何保证记账的一致性? 解决记账一致性问题正是区块链共识机制的目标 。区块链共识机制旨在保证分布式系统里所有节点中的数据完全相同并且能够对某个提案(proposal)(例如是一项交易纪录)达成一致。然而分布式系统由于引入了多个节点,所以系统中会出现各种非常复杂的情况;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节点失效或故障、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受到干扰甚至阻断等就变成了常见的问题,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各种边界条件和意外情况也增加了解决分布式一致性问题的难度。


区块链又可分为三种:


公有链: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入系统中读取数据、发送可确认交易、竞争记账的区块链。公有链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因为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控制或篡改其中数据的读写。公有链一般会通过代币机制鼓励参与者竞争记账,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联盟链:联盟链是指有若干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机构都运行着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的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交易,并且共同来记录交易数据。这类区块链被认为是“部分去中心化”。


私有链:指其写入权限是由某个组织和机构控制的区块链。参与节点的资格会被严格的限制,由于参与的节点是有限和可控的,因此私有链往往可以有极快的交易速度、更好的隐私保护、更低的交易成本、不容易被恶意攻击、并且能够做到身份认证等金融行业必须的要求。相比中心化数据库,私有链能够防止机构内单节点故意隐瞒或篡改数据。即使发生错误,也能够迅速发现来源,因此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在目前更加倾向于使用私有链技术。

二、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分类

解决分布式一致性问题的难度催生了数种共识机制,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亦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及问题。被众人常识的共识机制有:


l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机制

l PoS(Proof of Stake)股权/权益证明机制

l 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权证明机制

l 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

l DBFT(Delegated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授权拜占庭容错算法

l SCP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 恒星共识协议

l RPCA(Ripple Protocol Consensus Algorithm)Ripple共识算法

l Pool验证池共识机制


(一)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机制


1. 基本介绍


在该机制中,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在使用SHA256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 运算一个不断变化的区块头的哈希值 (hash sum)。 共识要求算出的值必须等于或小于某个给定的值。 在分布式网络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需要使用不同的随机数来持续计算该哈希值,直至达到目标为止。当一个节点的算出确切的值,其他所有的节点必须相互确认该值的正确性。之后新区块中的交易将被验证以防欺诈。


在比特币中,以上运算哈希值的节点被称作“矿工”,而PoW的过程被称为“挖矿”。挖矿是一个耗时的过程,所以也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向矿工授予一小部分比特币)。PoW的优点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其缺点是消耗大量算力造成了的资源浪费,达成共识的周期也比较长,共识效率低下,因此其不是很适合商业使用。



2. 加密货币的应用实例


比特币(Bitcoin) 及莱特币(Litecoin)。以太坊(Ethereum) 的前三个阶段(Frontier前沿、Homestead家园、Metropolis大都会)皆采用PoW机制,其第四个阶段 (Serenity宁静) 将采用权益证明机制。PoW适用于公有链。


PoW机制虽然已经成功证明了其长期稳定和相对公平,但在现有框架下,采用PoW的“挖矿”形式,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消耗的能源只是不停的去做SHA256的运算来保证工作量公平,并没有其他的存在意义。而目前BTC所能达到的交易效率为约5TPS(5笔/秒),以太坊目前受到单区块GAS总额的上限,所能达到的交易频率大约是25TPS,与平均千次每秒、峰值能达到万次每秒处理效率的VISA和MASTERCARD相差甚远。


3. 简图理解模式



(ps:其中A、B、C、D计算哈希值的过程即为“挖矿”,为了犒劳时间成本的付出,机制会以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作为激励。)


(Ps:PoS模式下,你的“挖矿”收益正比于你的币龄(币的数量*天数),而与电脑的计算性能无关。我们可以认为任何具有概率性事件的累计都是工作量证明,如淘金。假设矿石含金量为p% 质量, 当你得到一定量黄金时,我们可以认为你一定挖掘了1/p 质量的矿石。而且得到的黄金数量越多,这个证明越可靠。)


(二)PoS(Proof of Stake)股权/权益证明机制


1.基本介绍


PoS要求人们证明货币数量的所有权,其相信拥有货币数量多的人攻击网络的可能性低。基于账户余额的选择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单一最富有的人势必在网络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在股权证明机制中,每当创建一个区块时,矿工需要创建一个称为“币权”的交易,这个交易会按照一定比例预先将一些币发给矿工。然后股权证明机制根据每个节点持有代币的比例和时间(币龄), 依据算法等比例地降低节点的挖矿难度,以加快节点寻找随机数的速度,缩短达成共识所需的时间。


与PoW相比,PoS可以节省更多的能源,更有效率。但是由于挖矿成本接近于0,因此可能会遭受攻击。且PoS在本质上仍然需要网络中的节点进行挖矿运算,所以它同样难以应用于商业领域。



2.数字货币的应用实例


PoS机制下较为成熟的数字货币是点点币(Peercoin)和未来币(NXT),相比于PoW,PoS机制节省了能源,引入了" 币天 "这个概念来参与随机运算。PoS机制能够让更多的持币人参与到记账这个工作中去,而不需要额外购买设备(矿机、显卡等)。每个单位代币的运算能力与其持有的时间长成正相关,即持有人持有的代币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其所能签署、生产下一个区块的概率越大。一旦其签署了下一个区块,持币人持有的币天即清零,重新进入新的循环。


PoS适用于公有链。


3.区块签署人的产生方式


在PoS机制下,因为区块的签署人由随机产生,则一些持币人会长期、大额持有代币以获得更大概率地产生区块,尽可能多的去清零他的"币天"。因此整个网络中的流通代币会减少,从而不利于代币在链上的流通,价格也更容易受到波动。由于可能会存在少量大户持有整个网络中大多数代币的情况,整个网络有可能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化。相对于PoW而言,PoS机制下作恶的成本很低,因此对于分叉或是双重支付的攻击,需要更多的机制来保证共识。稳定情况下,每秒大约能产生12笔交易,但因为网络延迟及共识问题,需要约60秒才能完整广播共识区块。长期来看,生成区块(即清零"币天")的速度远低于网络传播和广播的速度,因此在PoS机制下需要对生成区块进行"限速",来保证主网的稳定运行。


4.简图理解模式




(PS:拥有越多“股份”权益的人越容易获取账权。是指获得多少货币,取决于你挖矿贡献的工作量,电脑性能越好,分给你的矿就会越多。)


(在纯POS体系中,如NXT,没有挖矿过程,初始的股权分配已经固定,之后只是股权在交易者之中流转,非常类似于现实世界的股票。)


(三)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股份授权证明机制


1.基本介绍


由于PoS的种种弊端,由此比特股首创的权益代表证明机制 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应运而生。DPoS 机制中的核心的要素是选举,每个系统原生代币的持有者在区块链里面都可以参与选举,所持有的代币余额即为投票权重。通过投票,股东可以选举出理事会成员,也可以就关系平台发展方向的议题表明态度,这一切构成了社区自治的基础。股东除了自己投票参与选举外,还可以通过将自己的选举票数授权给自己信任的其它账户来代表自己投票。


具体来说, DPoS由比特股(Bitshares)项目组发明。股权拥有着选举他们的代表来进行区块的生成和验证。DPoS类似于现代企业董事会制度,比特股系统将代币持有者称为股东,由股东投票选出101名代表, 然后由这些代表负责生成和验证区块。 持币者若想称为一名代表,需先用自己的公钥去区块链注册,获得一个长度为32位的特有身份标识符,股东可以对这个标识符以交易的形式进行投票,得票数前101位被选为代表。

代表们轮流产生区块,收益(交易手续费)平分。DPoS的优点在于大幅减少了参与区块验证和记账的节点数量,从而缩短了共识验证所需要的时间,大幅提高了交易效率。从某种角度来说,DPoS可以理解为多中心系统,兼具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优势。优点:大幅缩小参与验证和记账节点的数量,可以达到秒级的共识验证。缺点:投票积极性不高,绝大部分代币持有者未参与投票;另整个共识机制还是依赖于代币,很多商业应用是不需要代币存在的。


DPoS机制要求在产生下一个区块之前,必须验证上一个区块已经被受信任节点所签署。相比于PoS的" 全民挖矿 ",DPoS则是利用类似" 代表大会 "的制度来直接选取可信任节点,由这些可信任节点(即见证人)来代替其他持币人行使权力,见证人节点要求长期在线,从而解决了因为PoS签署区块人不是经常在线而可能导致的产块延误等一系列问题。 DPoS机制通常能达到万次每秒的交易速度,在网络延迟低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十万秒级别,非常适合企业级的应用。 因为公信宝数据交易所对于数据交易频率要求高,更要求长期稳定性,因此DPoS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 股份授权证明机制下的机构与系统


理事会是区块链网络的权力机构,理事会的人选由系统股东(即持币人)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有权发起议案和对议案进行投票表决。


理事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根据需要调整系统的可变参数,这些参数包括:


l 费用相关:各种交易类型的费率。

l 授权相关:对接入网络的第三方平台收费及补贴相关参数。

l 区块生产相关:区块生产间隔时间,区块奖励。

l 身份审核相关:审核验证异常机构账户的信息情况。

l 同时,关系到理事会利益的事项将不通过理事会设定。


在Finchain系统中,见证人负责收集网络运行时广播出来的各种交易并打包到区块中,其工作类似于比特币网络中的矿工,在采用 PoW(工作量证明)的比特币网络中,由一种获奖概率取决于哈希算力的抽彩票方式来决定哪个矿工节点产生下一个区块。而在采用 DPoS 机制的金融链网络中,通过理事会投票决定见证人的数量,由持币人投票来决定见证人人选。入选的活跃见证人按顺序打包交易并生产区块,在每一轮区块生产之后,见证人会在随机洗牌决定新的顺序后进入下一轮的区块生产。


3. DPoS的应用实例


比特股(bitshares) 采用DPoS。DPoS主要适用于联盟链。


4.简图理解模式





(四)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


1. 基本介绍


PBFT是一种基于严格数学证明的算法,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信息交互和局部共识来达成最终的一致输出。三个阶段分别为预备 (pre-prepare)、准备 (prepare)、落实 (commit)。PBFT算法证明系统中只要有2/3比例以上的正常节点,就能保证最终一定可以输出一致的共识结果。换言之,在使用PBFT算法的系统中,至多可以容忍不超过系统全部节点数量1/3的失效节点 (包括有意误导、故意破坏系统、超时、重复发送消息、伪造签名等的节点,又称为”拜占庭”节点)。



2. PBFT的应用实例


著名联盟链Hyperledger Fabric v0.6采用的是PBFT,v1.0又推出PBFT的改进版本SBFT。PBFT主要适用于私有链和联盟链。


3. 简图理解模式




上图显示了一个简化的PBFT的协议通信模式,其中C为客户端,0 – 3表示服务节点,其中0为主节点,3为故障节点。整个协议的基本过程如下:


(1) 客户端发送请求,激活主节点的服务操作;

(2) 当主节点接收请求后,启动三阶段的协议以向各从节点广播请求;

(a) 序号分配阶段,主节点给请求赋值一个序号n,广播序号分配消息和客户端的请求消息m,并将构造pre-prepare消息给各从节点;

(b) 交互阶段,从节点接收pre-prepare消息,向其他服务节点广播prepare消息;

(c) 序号确认阶段,各节点对视图内的请求和次序进行验证后,广播commit消息,执行收到的客户端的请求并给客户端响应。

(3) 客户端等待来自不同节点的响应,若有m+1个响应相同,则该响应即为运算的结果;



(五)DBFT(Delegated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授权拜占庭容错算法


1. 基本介绍


DBFT建基于PBFT的基础上,在这个机制当中,存在两种参与者,一种是专业记账的“超级节点”,一种是系统当中不参与记账的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基于持有权益的比例来投票选出超级节点,当需要通过一项共识(记账)时,在这些超级节点中随机推选出一名发言人拟定方案,然后由其他超级节点根据拜占庭容错算法(见上文),即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态。如果超过2/3的超级节点表示同意发言人方案,则共识达成。这个提案就成为最终发布的区块,并且该区块是不可逆的,所有里面的交易都是百分之百确认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还未达成一致的提案,或者发现有非法交易的话,可以由其他超级节点重新发起提案,重复投票过程,直至达成共识。



2. DBFT的应用实例


国内加密货币及区块链平台NEO是 DBFT算法的研发者及采用者。


3. 简图理解模式




假设系统中只有四个由普通用户投票选出的超级节点,当需要通过一项共识时,系统就会从代表中随机选出一名发言人拟定方案。发言人会将拟好的方案交给每位代表,每位代表先判断发言人的计算结果与它们自身纪录的是否一致,再与其它代表商讨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果2/3的代表一致表示发言人方案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那么方案就此通过。


如果只有不到2/3的代表达成共识,将随机选出一名新的发言人,再重复上述流程。这个体系旨在保护系统不受无法行使职能的领袖影响。


上图假设全体节点都是诚实的,达成100%共识,将对方案A(区块)进行验证。



鉴于发言人是随机选出的一名代表,因此他可能会不诚实或出现故障。上图假设发言人给3名代表中的2名发送了恶意信息(方案B),同时给1名代表发送了正确信息(方案A)。


在这种情况下该恶意信息(方案B)无法通过。中间与右边的代表自身的计算结果与发言人发送的不一致,因此就不能验证发言人拟定的方案,导致2人拒绝通过方案。左边的代表因接收了正确信息,与自身的计算结果相符,因此能确认方案,继而成功完成1次验证。但本方案仍无法通过,因为不足2/3的代表达成共识。接着将随机选出一名新发言人,重新开始共识流程。




上图假设发言人是诚实的,但其中1名代表出现了异常;右边的代表向其他代表发送了不正确的信息(B)。


在这种情况下发言人拟定的正确信息(A)依然可以获得验证,因为左边与中间诚实的代表都可以验证由诚实的发言人拟定的方案,达成2/3的共识。代表也可以判断到底是发言人向右边的节点说谎还是右边的节点不诚实。


(六)SCP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 恒星共识协议


1. 基本介绍


SCP 是 Stellar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全球支付协议) 研发及使用的共识算法,其建基于联邦拜占庭协议 (Federated Byzantine Agreement) 。传统的非联邦拜占庭协议(如上文的PBFT和DBFT)虽然确保可以通过分布式的方法达成共识,并达到拜占庭容错 (至多可以容忍不超过系统全部节点数量1/3的失效节点),它是一个中心化的系统 — 网络中节点的数量和身份必须提前知晓且验证过。而联邦拜占庭协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去中心化的同时,又可以做到拜占庭容错。


[…]


(七)RPCA(Ripple Protocol Consensus Algorithm)Ripple共识算法


1. 基本介绍


RPCA是Ripple(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开源支付协议,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货币兑换、支付与清算功能)研发及使用的共识算法。在 Ripple 的网络中,交易由客户端(应用)发起,经过追踪节点(tracking node)或验证节点(validating node)把交易广播到整个网络中。追踪节点的主要功能是分发交易信息以及响应客户端的账本请求。验证节点除包含追踪节点的所有功能外,还能够通过共识协议,在账本中增加新的账本实例数据。


Ripple 的共识达成发生在验证节点之间,每个验证节点都预先配置了一份可信任节点名单,称为 UNL(Unique Node List)。在名单上的节点可对交易达成进行投票。共识过程如下:


(1) 每个验证节点会不断收到从网络发送过来的交易,通过与本地账本数据验证后,不合法的交易直接丢弃,合法的交易将汇总成交易候选集(candidate set)。交易候选集里面还包括之前共识过程无法确认而遗留下来的交易。

(2) 每个验证节点把自己的交易候选集作为提案发送给其他验证节点。

(3) 验证节点在收到其他节点发来的提案后,如果不是来自UNL上的节点,则忽略该提案;如果是来自UNL上的节点,就会对比提案中的交易和本地的交易候选集,如果有相同的交易,该交易就获得一票。在一定时间内,当交易获得超过50%的票数时,则该交易进入下一轮。没有超过50%的交易,将留待下一次共识过程去确认。

(4) 验证节点把超过50%票数的交易作为提案发给其他节点,同时提高所需票数的阈值到60%,重复步骤(3)、步骤(4),直到阈值达到80%。

(5) 验证节点把经过80%UNL节点确认的交易正式写入本地的账本数据中,称为最后关闭账本(last closed ledger),即账本最后(最新)的状态。


在Ripple的共识算法中,参与投票节点的身份是事先知道的,因此,算法的效率比PoW等匿名共识算法要高效,交易的确认时间只需几秒钟。这点也决定了该共识算法只适合于联盟链或私有链。Ripple共识算法的拜占庭容错(BFT)能力为(n-1)/5,即可以容忍整个网络中20%的节点出现拜占庭错误而不影响正确的共识。



2. 简图理解模式


共识过程节点交互示意图:



共识算法流程:



(八)POOL验证池共识机制


Pool验证池共识机制是基于传统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Paxos和Raft)的基础上开发的机制。Paxos算法是1990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消息传递且具有高度容错特性的一致性算法。过去, Paxos一直是分布式协议的标准,但是Paxos难于理解,更难以实现。Raft则是在2013年发布的一个比Paxos简单又能实现Paxos所解决问题的一致性算法。Paxos和Raft达成共识的过程皆如同选举一样,参选者需要说服大多数选民(服务器)投票给他,一旦选定后就跟随其操作。Paxos和Raft的区别在于选举的具体过程不同。而Pool验证池共识机制即是在这两种成熟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基础上,辅之以数据验证的机制。






⑸ Quorum介绍(二):Quorum共识

我们知道,公共区块链是一个开放的社区,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一个节点加入网络,在网络中计算,提交交易到链上等,因此公链是没有信任基础的,所以公链的共识第一要义就是证明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防止恶意成员的捣乱,效率不是第一要义。

与公链的环境不同,有准入门槛的企业链或者联盟链链上的所有成员在加入时实际上是已经获得了某些认可和许可的,因此企业链/联盟链上的成员是有一定信任基础的。在企业级链上我们没有必要使用POW或者POS这种浪费算力或者低效的交易共识。

Quorum提供了多种共识供用户采用:

在讲Raft前,有必要提一下Paxos算法,Paxos算法是Leslie Lamport于1990年提出的基于消息传递的一致性算法。然而,由于算法难以理解,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重视。其后,作者在八年后,也就是1998年在ACM上正式发表,然而由于算法难以理解还是没有得到重视。而作者之后用更容易接受的方法重新发表了一篇论文《Paxos Made Simple》。

可见,Paxos算法是有多难理解,即便现在放到很多高校,依然很多学生、教授都反馈Paxos算法难以理解。同时,Paxos算法在实际应用实现的时候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后来Raft算法的提出。

Raft是实现分布式共识的一种算法,主要用来管理日志复制的一致性。它和Paxos的功能是一样,但是相比于Paxos,Raft算法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应用到实际的系统当中。而Raft算法也是联盟链采用比较多的共识算法。

Raft一共有三种角色状态:

每个节点上都有一个倒计时器 (Election Timeout),时间随机在 150ms 到 300ms 之间。有几种情况会重设 Timeout:

在分布式系统中,“时间同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每个机器可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机器环境等因素会不同程度造成时钟不一致,但是为了识别“过期信息”,时间信息必不可少。

Raft算法中就采用任期(Term)的概念,将时间切分为一个个的Term(同时每个节点自身也会本地维护currentTerm),可以认为是逻辑上的时间,如下图。

每一任期的开始都是一次领导人选举,一个或多个候选人(Candidate)会尝试成为领导(Leader)。如果一个人赢得选举,就会在该任期(Term)内剩余的时间担任领导人。在某些情况下,选票可能会被评分,有可能没有选出领导人(如t3),那么,将会开始另一任期,并且立刻开始下一次选举。Raft 算法保证在给定的一个任期最少要有一个领导人。

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以太坊中节点本身并没有角色,因此在使用Raft共识时,我们称leader节点为挖矿节点:

Raft共识机制本身保证了同一时间点最多只有一个leader,因此用在以太坊模型下也只会有一个出块者,避免了同时出块或者算力浪费的情况。

在单笔交易(transaction)层级Quorum依然沿用了Ethereum的p2p传输机制,只有在块(block)层级才会使用Raft的传输机制。

其中需要注意到一点,在以太坊中一个节点收到块以后就会立刻记账,而在Quorum模型中,一个块的记录必须遵从Raft协议,每个节点从leader处收到块以后必须报告给leader确认收到以后,再由leader通知各个节点进行数据提交(记录)

在Quorum模型中新块的信息是很有可能和已有块的header信息不符的,最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就是选举人更替(挖矿节点更替),具体描述如下:

假设有两个节点,node1和node2,node1是现有的leader,现有链的最新区块是0xbeda,它的父区块是0xacaa

对块“Extends”或者“No-op”的标记是在更上层完成的,并不由raft本身log记录机制实现。因为在raft内部,信息并不分为有效或无效,只有在区块链层面才会有有效区块和无效区块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Quorum的这种记账机制和本身Ethereum的LVC(最长链机制)是完全不一样的

Quorum的出块频率默认是50ms一个块,可以通过 --raftblocktime 参数进行设置

投机性出块并不是以太坊Raft共识严格必须的核心机制之一,但是是提高出块效率的有效方式。

一个块从产生到实际被记录账本,走完整个raft流程实际上是需要耗费一定时间的。如果我们在上一个块被计入账本之后才开始产生下一个块,那么一笔交易想要成功被记录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

而在投机性(speculative minting)出块中,我们允许一个新块在它的父块被记录之前就产生。依次类推,在一段时间内,实际上会产生“投机链(speculative chain)”,在祖先块没有被记录进账本之前,一个一个新块已经依据先后关系组成了一条临时链片段,等待被记录。

对于已经被记录进投机块的交易,我们会在交易池中标记为“proposed transaction”

在之前我们说过,raft机制中是存在两个挖矿节点比赛出块和记账的可能的,因此,一条 speculative chain 中间的某一个块很有可能不会被记录到账本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会把交易池中的交易状态修改回来。( InvalidRaftOrdering event)

目前,Quorum并没有对speculative chain的长度做限制,但在它的未来规划中有讲这一点作为一个性能优化项加入开发进程,最后能够让一个挖矿节点即使在raft共识层没有连接上,它也可以离线一直出块,产生自己的speculative chain。

一条speculative chain有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在块传输上我们使用etcd Raft默认的http传输,当然使用Ethereum的p2p传输也是可以的,但是Quorum团队在测试阶段发现,高负载的状态下,ETH p2p的性能没有raft p2p性能好。

Quorum使用50400端口作为Raft 传输层的默认监听端口,也可以通过 --raftport 参数自行设置。

一个集群默认的最大节点个数是25,可以通过 --maxpeers N 来设置,N是你的最大节点个数。

Quorum的IBFT其实就是PBFT,只不过摩根大通把它自己实现的PBFT叫做IBFT,所以IBFT的基本原理与PBFT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IBFT中把出块和共识的三阶段结合在了一起。

Istanbul BFT修改自PBFT算法,包括三个阶段: PRE-PREPARE 、 PREPARE 以及 COMMIT 。在 N 个节点的网络中,这个算法可以最多容忍 F 个出错节点,其中 N=3F+1 。

Istanbul BFT算法中的区块是确定的,意味着链没有分叉并且合法的区块一定是在链中。为了防止一个恶意节点生成不同的链,在把区块插入进链 之前 ,每一个validator必须把 2F + 1 个 COMMIT 签名放进区块头的 extraData 字段。因此,区块是可以自我验证的(因为有签名)并且轻客户端也支持。

然而动态的 extraData 也会造成区块的hash计算问题。因为一个区块可以被不同的validator验证,所以会有不同的签名,所以同一个区块会有不同的hash。解决的方案是,计算区块hash的时候把 COMMIT 签名排除在外。因此我们任然可以在保证block hash一致性的同时进行共识验证。

由于Ethereum POA共识在网上已经有大量介绍,笔者这里就不多做详细介绍,只对重要特点和POA的工作流程做大致梳理和介绍

⑹ 以太坊是如何挖矿的

以太坊的代币是通过采矿过程中产生的,每块采矿率为 5 个以太币。以太坊的采矿过程几乎与比特币相同,对于每一笔交易,矿工都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散列函数运行该块的唯一标题元数据,反复,快速地猜出答案,直到其中一人获胜。

许多新用户认为,采矿的唯一目的是以不需要中央发行人的方式生成醚(参见我们的指南“ 什么是以太? ”)。这是真的。以太坊的代币是通过采矿过程中产生的,每块采矿率为 5 个以太币。但是,采矿还有至少同样重要的作用。通常,银行负责保持交易的准确记录。他们确保资金不是凭空创造的,用户不会多次欺骗和花钱。不过,区块链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记录保存方式,整个网络而不是中介,验证交易并将其添加到公共分类账。

Ethereum Mining

尽管“无信任”或“信任最小化”货币体系是目标,但仍有人需要确保财务记录的安全,确保没有人作弊。采矿是使分散记录成为可能的创新之一。矿工们在防止欺诈行为(特别是醚的双重支出)方面达成了关于交易历史的共识 –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分散化的货币未在工作区块链之前解决。虽然以太坊正在研究其他方法来就交易的有效性达成共识,但采矿目前将平台保持在一起。

挖矿如何工作
今天,以太坊的采矿过程几乎与比特币相同。对于每一笔交易,矿工都可以使用计算机反复,快速地猜出答案,直到其中一人获胜。更具体地说,矿工将通过散列函数(它将返回一个固定长度,乱序的数字和字母串,它看起来是随机的)运行该块的唯一标题元数据(包括时间戳和软件版本),只改变’nonce 值’ ,这会影响结果散列值。

如果矿工发现与当前目标相匹配的散列,矿工将被授予乙醚并在整个网络上广播该块,以便每个节点验证并添加到他们自己的分类账副本中。如果矿工 B 找到散列,矿工 A 将停止对当前块的工作,并为下一个块重复该过程。矿工很难在这场比赛中作弊。没有办法伪造这项工作,并拿出正确的谜题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解谜方法被称为“工作证明”。

另一方面,其他人几乎没有时间验证散列值是否正确,这正是每个节点所做的。大约每 12-15 秒,一名矿工发现一块石块。如果矿工开始比这更快或更慢地解决谜题,算法会自动重新调整问题的难度,以便矿工回弹到大约 12 秒钟的解决时间。

矿工们随机赚取这些乙醚,他们的盈利能力取决于运气和他们投入的计算能力。以太坊使用的具体工作量验证算法被称为’ethash’,旨在需要更多的内存,使得使用昂贵的 ASIC 难以开采 – 特殊的采矿芯片,现在是唯一可以盈利的比特币开采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ethash 可能已经成功实现了这一目的,因为专用 ASIC 不可用于以太坊(至少目前还没有)。此外,由于以太坊旨在从工作证明挖掘转变为“股权证明”(我们将在下面讨论),购买 ASIC 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它可能无法长久证明有用。

转移到股权证明
不过,以太坊可能永远不需要矿工。开发人员计划放弃工作证明,即网络当前使用的算法来确定哪些交易是有效的,并保护其免受篡改,以支持股权证明,网络由代币所有者担保。如果并且当该算法推出时,股权证明可以成为实现分布式共识的一种手段,而该共识使用更少的资源。

⑺ 以太坊架构是怎么样的

以太坊最上层的是DApp。它通过Web3.js和智能合约层进行交换。所有的智能合约都运行在EVM(以太坊虚拟机)上,并会用到RPC的调用。在EVM和RPC下面是以太坊的四大核心内容,包括:blockChain, 共识算法,挖矿以及网络层。除了DApp外,其他的所有部分都在以太坊的客户端里,目前最流行的以太坊客户端就是Geth(Go-Ethereum)

⑻ 区块链的层级结构(什么是区块链的Layer0/1/2)

分层结构是区块链处理数据和运行的基础。

为了寻找到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方案,学术研究领域(通常论文中)所指的区块链被分为三层:Layer0、Layer1和Layer2。

通常,区块链系统主要分为:应用层、激励层、共识层、网络层和数据层,共六层,主要体现在初期的比特币系统上。随着智能合约的产生,在应用层和激励层之间加入了合约层,主要体现在以太坊系统中。

对于每一层的内容如上图所示,但在具体的不同系统中所使用的技术可能并不相同,比如共识层主要完成节点之间的共识,除了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 of Work)还有权益证明机制(Proof of Stake)和拜占庭容错机制(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BFT)等方式。

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三者构成了区块链层级的底层基础,也是区块链必不可少的三个元素,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称之为真正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分层结构对应到OSI体系7层模型和TCP/IP 4层模型下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再聚焦TCP/IP的四层,特别是上面的「应用层」的话,我们会看到,有可能区块链是把原来只专注于信息传递的应用层,分出来一个专门用于价值转移的新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TCP/IP四层拆分成了五层,将区块链视为TCP/IP的一层:价值层。

一般认为比特币、以太坊、EOS是区块链1.0、2.0、3.0的代表,如果去看它们的分层也很有意思:

从比特币到以太坊,增加了合约层。从以太坊到EOS,因为采用DPOS,激励层实际上合并到了共识层。而EOS增加出来两层:①工具层,以让在其上更容易开发应用;②生态层,它自身的定位是一个开源软件,那么其他人可以用它的开源软件建立行业链、领域链。

徐忠、邹传伟写了一篇央行工作论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区块链,试图给出一种Token范式。其中,实际上他们给出了一个分层模型,这回是内外分层:里层是共识,又分:Token、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处在共识边界与区块链边界,是区块链内的其他信息;处在区块链边界之外,是互联网和实体世界。

一些系统为了提升性能,其实对它的分布式网络也进行了分层。也就是,不是所有的节点都是平等的。
比如,以下是EOS的分层。

为了让区块链变得有用,又有人从其他视角进行讨论。ENChain.Asia的朱峰在BAO白皮书中提出了「自组织商业体7层模型」,这个模型又被在《通证经济的模型与实践》(0.2)报告中引述,称之为「自商业七层模型」。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激励层」,和我们通常说区块链的激励层,有相似之处,又不一样。之前我们讨论激励层,往往是在公链原生代币的角度讨论的,而这里的激励层,则是通证层面讨论的。

火币研究院在2018年12月的一份报告《区块链四层应用模型的构建与解析》中,给出了一个四层的应用模型,很有意思:

参考文献:
1.区块链十年:各种各样的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11/10/53358875_800866301.shtml
2.区块链六大层级结构你知道多少? - 知乎
https://zhuanlan.hu.com/p/98126049
3.区块链的六个分层级结构介绍 - 区块链 - 电子发烧友网
http://www.elecfans.com/blockchain/1138839.html

⑼ 【Discover ETH】什么是权益证明PoS

本篇作为Discover系列文章的开篇,结合ETH2.0的目标,来谈谈权益证明PoS是什么。

在谈PoS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共识。共识,即达成了普遍协议。区块链实质上是一个全球性的状态机,达成共识意味着网络上至少有超过一半(51%)的节点同意网络的下一个全球状态。
共识机制 (也称为共识协议或共识算法)允许分布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协同工作并保持安全。当前主流的共识机制有两种,分别是 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PoW)和 权益证明 (Proof of Stake,PoS)。以太坊在设计之初就希望最终以太坊的共识机制能转变为PoS,而PoW只作为一个过渡阶段。但无论是PoW还是PoS,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实现分布式计算机的共识机制。下面先简单了解工作量证明(PoW)的工作机制。

工作量证明通过矿工们完成,矿工们需要竞争创建最新区块以处理和完成交易。 获胜者将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分享最新区块,并且获得最新的特定代币区块奖励(如以太坊的以太币)。由于用户需要拥有超过网络中 51% 的算力才能够欺骗整条链,因此网络安全得以保证。 这将需要巨大的设备和能源投入,所需的开支甚至可能超过收益。
工作量证明是08年在中本聪所创造的比特币中提出的,至今已经经过了充分的考验和测试,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矿工和矿池的加入,挖掘新的区块的难度指数爆发式上升,也面临的如下的问题:

PoS作为ETH2.0关键的建设目标,其作用不仅仅只是因为PoW带来的环境不友好的能源消耗,还有PoS的建设能更有力支持 分片链 (以太坊网络扩展的关键升级),更强的去中心化特性等等。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简单谈谈权益证明PoS的工作过程。

在以太坊中,工作量证明的过程参与的角色是矿工/矿池。其目的是通过算力试错来反复计算,以此生成一个低于目标随机数的混合哈希。这个计算难度依赖于区块所声明的 难度 ,难度越小,有效的哈希值的集合就越小。而在权益证明中,则没有矿工这一角色,与之对应的是称之为 验证者 的角色。
在ETH2.0中,用户需要质押 32ETH 来获得作为验证者的资格。验证者被 信标链 随机选择去创建区块,并且负责检查和确认那些不是由他们创造的区块。他们不需要开采区块,他们只需要在被选中的时候创建区块并且在没有被选中的时候验证他人提交的区块。此验证被称为证明。
验证者因提出新区块和证明他们已经看到的区块而获得奖励,对于一些恶意验证者节点,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机制使之失去质押。验证者质押的ETH越多,获得的奖励也越多。可以这样说,权益证明是一种用于激励验证者接受更多质押的机制。

前面提到了 分片链 这个名词, 分片 就是将区块链分成多条链。验证者将会在不同的分片上处理它们的分片数据,以此来提高区块链的工作效率。ETH2.0预计会有64个分片链。
验证者会被随机洗牌到不同的分片中,以防止验证者恶意操纵节点并提高链的安全性。处理不同分片之间的数据的关键角色就是 信标链 (Beacon Chain)。
信标链 是协调分片信息、管理验证者的连接不同分片的桥梁。
当用户在分片上提交交易时, 验证者 将负责将用户的交易添加到分片区块中。 信标链 通过算法选择验证器以提出新的块。如果一个验证者没有被选中提出一个新的分块,它们将会证明另一个验证者的提议,并确认一切都正常。
至少需要 128 个被称为 委员会 committee )的验证者来证明每个分片块。委员会有一个提出和验证分片区块的时限,这个时限被称为 插槽 Slot ),大约为12秒。 每个插槽只能创建一个有效区块,一个 周期 Epoch ,大约6.4分钟)有 32 个插槽。
每个周期过后,委员会都由不同的、随机的参与者解散与重组,重组过程由一个半随机算法 RANDAO 来选择,以此避免恶意节点的操纵。

ETH2.0使用 Cassper 终局协议来确认一个新的区块是否得到足够的证明,即只要2/3的插槽同意(即当前参与计算的2/3的验证者节点),该区块就会被最终确定。而推荐此区块的验证者将获得奖励。因此,在权益证明的机制下,每过6.4分钟就会创建一个新的区块。关于Cassper协议的详细说明后续再进行探索。

权益证明的建设以太坊在15年就已经提出,截止至今也才完成了Phase 0信标链的建设。而下一阶段的与主网合并,再下一阶段的分片链建设也一再推迟。虽然PoS的建设非常缓慢,但无论如何,权益证明作为主流的共识机制算法之一,也是值得我们探讨其设计原理。
后续将会针对信标链的详细设计、分片等ETH2.0内容进行探索。

⑽ 以太坊是什么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一个新的平台诞生了,它就是以太坊。以太坊不像比特币那样只是一种加密货币,它还存在其它特征,使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分布式计算机。


那么,到底什么是以太坊?


具体来说,以太坊(Ethereum)是一个可编程、可视化、更易用的区块链,它允许任何人编写智能合约和发行代币。就像比特币一样,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由全网共同记账,账本公开透明且不可窜改。


与比特币不同的是,以太坊是可编程的区块链,它提供了一套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因此,开发人员可以直接用C语言等高级语言编程,转换成汇编语言,大大降低了区块链应用的开发难度。


为了更易理解,打个比方,以太坊就像是区块链里的Android,它是一个开发平台,让我们可以像基于Android Framework一样基于区块链技术写应用。它上面提供各种模块让用户来搭建应用,如果将搭建应用比作造房子,那么以太坊就提供了墙面、屋顶、地板等模块,用户只需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搭起来,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应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


事实上,在没有以太坊之前,写区块链应用是这样的:拷贝一份比特币代码,然后去改底层代码如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网络协议等等(很多山寨币就是这样,改改就出来一个新币)。


至于以太坊如何运作?


与其它区块链一样,以太坊需要几千人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一个软件,为该网络提供动力。网络中的每个节点(计算机)运行一个叫做以太坊虚拟机(EVM)的软件。如果将以太坊虚拟机想象成一个操作系统,它能理解并执行通过以太坊特定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由以太坊虚拟机执行的软件/应用程序被称为“智能合约”。


不过,在这台计算机上操作并不是免费的,需要支付该网络自带的加密货币,叫做以太币(Ether)。以太币与比特币大致相同,除了一点,即以太币可以为在以太坊上执行智能合约而付费。


回到以太坊的发展史,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开始得以发展。



截至2018年2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对于许多程序工程师和投资人而言,2015年7月30号这一天是一个大日子,经过18个月的酝酿期后,以太坊区块链平台终于正式诞生了,当天在位于布鲁克林的办公室上午11:45左右,当以太坊区块链产生第一个创世区块,随即有很多狂热的矿工在后头想要赢得第一个区块,也就是以太坊专属电子货币,以太币的所有权。当时整个办公室掌声雷动,那一天天气很糟糕,纽约一带下了大雷雨,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不时传来嘈杂的洪水警告讯号。

根据该公司网站资料的说明,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以智能合约为例,设计师可以完全排除死机被监控,被诈骗或者是被第三方横加干预的可能,跟比特币一样,以太坊利用以太币吸引参加者,建立验证交易平台的网络架构,维持网络架构的运作,并且以共识决定哪些是真正发生过存在的事件,但是以太坊和比特币也有所不同,以太坊提供一些功能强大的工具,让投入开发的人创造出去,具有去中心化的软件服务,使用范围可以从线上 游戏 横跨到股票交易。

以太坊的构想源自于2013年,当时才19岁的俄裔加拿大人为例,维塔利克布特林,他当时跟比特币的核心开发者争论,区块链网络架构需要有更稳固的手稿语言才能发展其他的应用软件,不过他的想法没有被采纳,促成了他打定主意要开发一套符合自己理念的区块链网络架构共识,这家公司可以说是他跨出的第一步,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推出了应用软件,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回倒转几年,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对照。

有位大师托瓦兹推出Linux作业系统的举动,正如布特林推出以太坊一样如出一辙。共识系统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约瑟夫鲁宾谈到区块链以太坊的兴起时表示,我愈发觉得走上街头去贴海报诉求是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倒不如一起合作,在这个失衡的 社会 的经济体制带来要比较实际得改变。

跟许多创业者一样,鲁宾提出的愿望也很有企图心,他不只想要创立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也想借机克服这个世界上难解的问题。这个公司的应用程序会对十多个其他领域的产业带来震撼力十足的效果,他们的计划包括分布式的三重记账会计体系,针对原本广受好评,但是后来却因为集中管控儿而遭受争议的reddit论坛推出分布式的新版本,自动执行的文件格式进行管理,系统现在叫智能合约,涵盖商务 体育 和 娱乐 领域的预测市场、公开竞标的能源市场、足以和苹果电脑分庭抗礼的一整套可以供大规模协作集体创造,实现无管理阶层公司之共同管理机制的商务工具。

以太坊Ethereum由V神(Vitalik Buterin)在2014年创办,它是一个区块链底层系统,类似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基于它开发的DAPP(去中心化应用)类似于基于互联网操作系统开发的软件APP。

它的出现主要是弥补比特币的不足,比特币只能实现点对点的电子现金交易系统,但是区块链技术在其他场景的应用却无法实现。如果每用于一个场景,就搭建一个底层基础系统,再进行开发,太耗时间和精力,成本也很高。为此,以太坊就建了一个底层系统供开发者使用,开发者只需要在其基础上开发自己的DAPP应用就可以了。去年5月数据显示,全球就已有200多个以太坊应用。

此外,以太坊也是区块链比较优秀的公链之一。不过,它的交易速度太慢令众多开发者诟病,以太坊开发者正在不断尝试研发分片技术对此现象进行改变。

以太坊的本质是一个可编程可视化而且操作简单的区块链,允许任何人编写智能合约和发行代币(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各类空气币、传销币如此之多的一个原因之一)。和比特币一样,以太坊也是去中心化的,全网共同记录以太坊的所有情况,而且公开透明不可篡改。


那你想问,以太坊和比特币的不同之处在哪?通俗地讲,你可以把以太坊理解成为能够编程的区块链,它提供了一套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后续的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c语言等语言编程,之后转变成汇编语言,由此降低了区块链的应用的开发难度。就好像安卓系统上,准备好了api和接口,用户直接开发app就可以这样的逻辑。从以太坊诞生之初到现在,以太坊上已经诞生了几百个应用,俄罗斯政府甚至也与以太坊基金会合作。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在基础层面上,以太坊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软件平台。该平台允许构建和部署分散式应用程序。以太坊里的“以太”是什么?对Ethereum感兴趣的人们经常会问“以太是什么?”

了解以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以太坊功能的基础。就像所有机器使用某种燃料一样,区块链也是如此。以太坊使用以太网,这是一种独特的代码,可用作支付运行应用程序或程序的方式。就像老虎机需要硬币(或者现在的预付卡)来运行硬币一样,客户必须使用乙醚作为付款才能在以太坊运行他们所要求的操作。

大家其他人的答案真的都是太麻烦了

讲得太复杂了

以太坊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个结论:


以太坊等于 BTC+智能合约+合同自由+通缩资产+使用价值


这个结论其实不难理解的

官方定义更加诡诈:

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又称“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



以太坊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个结论:


以太坊等于 BTC+智能合约+合同自由+通缩资产+使用价值

我给大家简单地来说说吧


首先先来看下面这个视频:也就是以太坊创始人V神的视频 特别好的解释

以太坊简单来说就是这么一个结论:


以太坊等于 BTC+智能合约+合同自由+通缩资产+使用价值

官方定义更加诡诈:

以太坊是一个可编程,可视化的区块链平台。其操作功能非常多,计算汇总各类数据等等。

以太坊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质的飞跃!就好比http是互联网底层支撑技术而以太坊就是可以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做各种生态dapp

以太坊是什么?

以太坊是互联网新时代的基础:

内建货币与支付。

用户拥有个人数据主权,且不会被各类应用监听或窃取数据。

人人都有权使用开放金融系统。

基于中立且开源的基础架构,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控制。

以太坊的创建

以太坊主网于 2015 年上线,是世界领先的可编程区块链。

和其它区块链一样,以太坊也拥有原生加密货币,叫作 Ether (ETH)。 ETH 是一种数字货币, 和比特币有许多相同的功能。 它是一种纯数字货币,可以即时发送给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ETH 的供应不受任何政府或组织控制,它是去中心化且具稀缺性的。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使用 ETH 进行支付,或将其作为价值存储和抵押品。

但与其它区块链不同的是,以太坊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以太坊是可编程的,开发者可以用它来构建不同于以往的应用程序。

以太坊的作用

这些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或称“dapps”)基于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技术, 因而值得信任,也就是说 dapps 一旦被“上传”到以太坊,它们将始终按照编好的程序运行。 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控制数字资产,以便创造新的金融应用; 同时还是去中心化的,这意味着没有任何单一实体或个人可以控制它们。

目前,全世界有成千上万名开发者正在以太坊上构建应用程序、发明新的应用程序,其中有许多现在已经可以使用:

1.加密货币钱包:让你可以使用 ETH 或其他数字资产进行低成本的即时支付

2.金融应用程序:让你可以借贷、投资数字资产

3.去中心化市场:让你可以交易数字资产,甚至就现实世界事件的“预测”进行交易

4. 游戏 :你可以拥有 游戏 内的资产,甚至可以由此获得现实收益以及更多。

以太坊社区

以太坊社区是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区块链社区。它包括核心协议开发者、加密经济研究员、密码朋克、挖矿组织、ETH 持有者、应用开发者、普通用户、无政府主义者、财富 500 强公司。

没有公司或中心化的组织能够控制以太坊。 一直以来,以太坊由多元化的全球性社区贡献者来协同进行维护和改善,社区成员耕耘于以太坊的方方面面,从核心协议到应用程序。

以太坊拥堵的元凶找到了,竟然是它!

阅读全文

与以太坊中采用的分布式共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区块链坑 浏览:701
以太坊源码分析合约 浏览:248
挖比特币要多少成本 浏览:222
虚拟机耗费算力 浏览:740
大脑的算力是多少 浏览:702
比特币总量怎么算 浏览:21
比特币被骗走抓人 浏览:995
比特币挖矿可以挖多少钱 浏览:7
比特币平台app有哪些 浏览:268
虚拟货币牛市指标 浏览:628
虚拟货币的价值性 浏览:653
ltc是比特币吗 浏览:227
AE币全网算力 浏览:173
以太坊多久能收回成本 浏览:720
凤凰比特币 浏览:33
比特币对冲套利违法吗 浏览:881
亚马逊礼品卡买比特币网 浏览:291
生死狙击以太工坊交易 浏览:624
以太坊一分鐘挖多少個 浏览:669
以太坊获得区块id和gas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