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嘉诚以前是怎么赚钱的
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人"美誉与并购经历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
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生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李嘉诚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人们称之为"超人"。
而其企业发展壮大与其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有关。1974年4月,成功收购美资永高公司,接手经营香港希尔顿大酒店和印尼巴厘岛的凯悦酒店,并相继购入虎豹别墅及其他多项地皮、物业。1978年9月5日,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了"黄埔"公司9000万股股票,同年,还收购了英资青洲英坭有限公司,出任该公司董事局主席。1979年7月,"长实"与中资侨光公司联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取得沙田铁路维修站上盖发展权,并成立中国(香港)水泥厂(1982年投产)。是年9月25日,"长实"赢得和记黄埔公司控股权,并于10月15日出任"和黄"执行董事。1981年1月1日,李嘉诚出任"和黄"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与"首钢"联手收购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大酒店,拥有51%的股权。1985年,购入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商业中心,斥资百亿港元,兴建规模庞大的商住住宅群。
经过不断发展壮大,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在香港以至世界具有领导地位的地产、国际集装箱货柜码头业和投资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集团公司。市值已超过2700亿港元。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金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力、通讯、卫星广播、酒店业、零售业等。
李泽楷
香港电讯盈科主席
作为李嘉诚的二公子,李泽楷一直试图摆脱父亲的阴影,希望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近年来的几个震惊香江的大动作的确不同凡响,行内人士笑称:“他一天就赚了他老爹一
辈子的钱。”
1966年11月出生于香港。1987年获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学士;
1990年创建香港卫视StarTV,在2年后卖给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的时候,已经赚下4亿美元;
1998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的50名风云人物;
1999年5月,动用31500万美元购得了一个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的公司,改名为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即盈科动力;
2000年3月,在二板市场上筹集了10亿美元,并且动用盈科动力的高价股票从大东电信手中购买香港最主要的电信运营商香港电信。交易额估价为380亿美元,此乃亚洲最大的并购案之一。为此,盈科动力背上9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在大东电讯急于抛盘和纳斯达克的双重影响下,盈科的股价开始走低;
2000年10月,负债重压之下,盈科开始把香港电信最有价值的移动电话和IP骨干网的业务卖掉。李泽楷的威信开始大打折扣;
2001年1月,盈科动力的股价跌到了50美分以下,市值缩水到129亿美元,为原来香港电信市值的1/3;
2001年3月29日,香港电讯盈科公布自去年八月并购香港电讯后的首个综合财务业绩报告,盈科在2000年亏损逾八亿美元。盈科神话回落尘土。
❷ 马来西亚虚拟货币是骗人的吗
假的,国内上演的拆分币,虚拟币,很多是马来西亚的,只因为中国市场大,还有很多年轻人都想走捷径,不通过努力,想一夜暴富,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要是有你会说出来吗,李嘉诚他会把他赚钱的方式告诉你吗?想想吧!
❸ 谁清楚,李嘉诚蛇吞象,当初6亿是如何60亿和黄。我很想知道
和记黄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多亿港元。而长实只是一间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诚不但控得和黄,还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誉为“超人”。和黄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李嘉诚退出九龙仓角逐,将目标瞄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和黄集团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和记洋行;二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主要从事印度棉花、英产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本港零售业。初时规模名气不大,远不可与怡和、置地、邓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战前,和记有下属公司20间,初具规模。
黄埔船坞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长在铜锣湾怡和码头造木船。船坞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成为一间公众公司。到20世纪初,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船坞,形成维修、建造万吨级轮船的能力。除此,黄埔船坞还经营码头仓储业。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本港英资四大家族。20世纪60年代后期,祈德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大牛冲天,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祈德尊掐准了本港人多地少,地产必旺的产业大趋势,关闭九龙半岛东侧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去发展。腾出的地皮,用来发展黄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厦等。祈德尊满天开花大兴土木,地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
传媒说祈德尊是个“食欲过盛、消化不良”的商界“大鳖”。他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高达360间,其中有84间在海外。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肠胃功能”却太差,“腹泻不止”——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给他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幸得股市太旺,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以其暂获弥补财政黑洞。
1973年中股市大灾,接着是世界性石油危机,接着又是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速、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淖,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由此而脱离和记集团。
汇丰控得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的结束,和记成了一间非家族性集团公司。汇丰物色韦理主政。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韦理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一贯是做智囊高参辅政,而从未在一间巨型企业主政。又因为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太大,公司医生韦理上任,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的起色不如人们预想的好。
乘虚而入,是战场常见并有效的战术。李嘉诚在觊觎上九龙仓的同时,也垂青和记黄埔。 他放弃九仓,必然要把矛头对准和黄。 舆论皆说,和黄一役,足见李嘉诚是聪明绝顶的人。
其一,李嘉诚成全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实则是让出一块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块瘦肉。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殊死一搏反收购。包氏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大班打了个平手。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
反之,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抗反击。身为本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利益意见不合,他们正祈盼出现“明主”,力挽颓势,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
只要能照顾并为股东带来利益,股东不会反感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这便是李嘉诚最初的出发点。
其二,李嘉诚权衡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蛇吞大象,难以下咽。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本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本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均暂且按兵不动。
李嘉诚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太久。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在李嘉诚吸纳九仓股之时,他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这对李嘉诚来说,不啻是个福音。长实财力不足,若借助汇丰之力,收购算成功了一半。
其三,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为达到目的,李嘉诚停止收购九仓股的行动,以获汇丰的好感。
李嘉诚卖了汇丰一份人情,那么,信誉卓著的汇丰必会回报—还其人情。这份人情,是否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包玉刚,以出让1000万股九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一石三鸟,既获利五千九百多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的关系上,李嘉诚深知不如包玉刚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包氏与汇丰的交往史长达二十余年,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1980年还任汇丰银行副主席),与汇丰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诚频频与沈弼接触,他吃透汇丰的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自然马到成功。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持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在场的大部分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有记者发问:“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的仍是韦理。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飚升25.69点,成交额4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难以令人置信,难怪和黄前大班韦理,会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
“李嘉诚此举等于用美金2400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十多亿美元的资产。”
❹ 李嘉诚的虚拟货币是投资1500元吗
李嘉诚没有投资虚拟货币,而是李嘉诚旗下的投资公司维港投资了国际知名比特币支付公司BiPay。
《南华早报》12月27日报道指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入股BitPay,此举也被认为是“另辟蹊径”从虚拟货币生意中掘金的一个方式。
报道续指,BitPay发言人对包括维港投资在内的投资者的支持表示“深感荣幸”。
现在,好多国际巨头公司都已经接受比特币付款,例如微软、戴尔等等。在国内比特币支付功能还是行不通的,多为一种炒作的手段。但也有创新,例如瑞泰币主推资产打包,是一种资产的凭证,千金卡则主打海外奢侈品代购市场。
❺ 李嘉诚与虚拟货币80亿
李嘉诚和虚拟货币没有太大的关系,虚拟货币80亿和李嘉诚更是不存在任何的关系,发布这类信息的人一般都和直销圈子存在非常大的关系,直销圈子的人习惯于捏造虚假信息,肆意夸大已有信息忽悠消费者购买产品。
虚拟货币圈的直销币大多采用这种推广的模式,例如比特币之家网等众多媒体曝光的维卡币传销骗局、百川币传销骗局、摩根币传销骗局等等。
真正靠谱的虚拟货币的基本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一般都是公司化运营,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例如沙钱参与设计的瑞泰币,千风商城的千金卡等等。
❻ 为什么要利用群岛离岸公司搭建海外IPO架构
国内的区块链产业公司多属于技术型公司,着力于区块链产业的技术开发。而大多数朋友是从比特币认识到区块链的,其实区块链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炒币仅是冰山一角。做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基本都把运营主体放在海外,因为这方面在国内是禁止的。而很多朋友也想进入这个领域分一杯羹,但新朋友往往不太了解区块链项目的运作模式。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说到离岸公司,一般会选择注册在群岛。国内一些巨头,如阿里、腾讯、盛大网络、小米、海底捞等都是通过在群岛注册离岸公司来搭建海外IPO架构。
简单举例:用一家马绍尔群岛公司控股新加坡基金会,再用新加坡基金会作为项目主体去申请相应的牌照许可,就是最常见的双重离岸架构。既可以享受群岛的免税政策,保护投资人信息,又可以用非盈利基金会作为主体来开展业务,做法律合规。证明公司的经营是符合新加坡法律的。
用海外主体搭建,一些成功的区块链项目的主体选择非营利的新加坡基金会。
新加坡非营利基金会的形象更符合区块链的精神,新加坡作为亚洲区块链中心,政策开明。政府扶持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更容易让投资者信任。再加上近距离的地理优势,成为国内出海从事区块链项目安全与便捷的不二选择。有了先行者的经验,新加坡市场上已经包含了莱特币、火币、比特大陆等上百家与区块链业务相关的注册公司,覆盖了新加坡主要区块链公司。
从长远发展来看,各个国家的监管政策肯定会越来越完善,法律合规是大势所趋。未雨绸缪,希望大家能提前做好规划。
(1)这个基金会可由实际控制人直接控股
(2)也可以通过离岸公司架构来控股这个基金会
❼ 请问比特币是虚拟货币吗比特币九大推手有哪些
比特币作为未来总量固定存量逐渐增加的一种虚拟货币一定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符合货币工具的性能,比特币的九大推手主要有比特币的创始人或创始团队“中本聪”;投资了阿里巴巴和火币网的红杉资本;文克莱沃斯兄弟持有流通中的比特币的1%,现在的市值约为上亿美元;德国的一家叫做Unity Investment的公司;刘易斯牵头私募基金凤凰基金投资比特币;李嘉诚旗下的创投基金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投资美国比特币支付公司BitPay;BitcoinGrant的组织,它会不时向人们发放比特币;还有赫赫有名的中国大妈,各大名人及风投机构的影响力,包括曾任职Facebook的高级科学家的蒋长浩和曾任高盛分析师的王浩,Facebook前执行董事,创始人、合作伙伴ChamathPalihapitiya。
❽ 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有投资比特币吗
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有投资比特币。不过2013年底,李嘉诚已经通过旗下的风投公司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投资了BitPay,相当于虚拟货币领域的PayPal。维港投资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集团不会对投资的细节发表评论。
❾ 李嘉诚是pi币的金主吗
不是。
李嘉诚旗下的相关公司没有做虚拟货币的,不过李嘉诚旗下的风投公司投资过全球知名的比特币支付公司BitPay,但仅仅停留在投资上。
❿ 虚拟货币可以用toobi正规么
有没有听过这种虚拟货币,而且虚拟货币基本上都是不安全的。
连李嘉诚都说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是绝对不靠谱的,建议不要入坑,很容易上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