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量价齐升,才会进入真正的牛市
揭秘牛市真谛:量价齐升的信号
在投资的海洋中,交易者往往倾向于寻找那股推动行情的真正力量。有人可能认为,选择一支喜爱的股票就像选择一段情感,但对我来说,交易系统才是关键。今天,让我们深入探讨交易量在牛市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上一轮牛市的成交量对比,揭示量价齐升的真正含义。
交易量:行情的无声指挥
市场语言的首席翻译官非交易量莫属。它如同市场的脉搏,记录着资金的进出,驱动着市场的步伐。没有量能的支撑,任何价格上涨都如同无源之水,难以持久。只有当价格与交易量同步攀升,行情才显得稳健,具备长远潜力。
上一轮牛市的成交量回顾
让我们通过图表来解读历史。这张比特币从上一轮牛市的起点到现在的走势图,价格波动的曲线犹如潮起潮落,而成交量的柱状图则是其坚实的基础。在那一轮牛市中,价格从4000美元迅速飙升至8000美元,但对比起2017年5月1日的成交量,此时的量能明显不足,甚至还不如牛市初期的起点。
在牛市渐入佳境后,成交量开始显著增加,特别是在2017年10月至12月,每日成交量翻倍甚至三倍,推动比特币从4600美元飙升至19000美元,达到了巅峰。这样的量价齐升,才真正定义了牛市的狂热。
量价齐升:牛市的入场券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牛市的初期,如2017年5月1日之前的熊市反弹,其成交量也远超当前。那些试图在短暂的波动中捕捉牛市的人,往往会在真正的牛市到来之前尝到苦果。牛市的真正启动,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少则一年,多则两年。
因此,量价齐升不仅仅是一个信号,更是牛市来临的标志。只有当价格与交易量携手并进,投资者才能在市场的浩瀚海洋中找到那片真正的牛市之地。
总结:在投资的征途上,量价齐升如同灯塔,照亮了牛市的路径。每一次的量能爆发,都是行情走向繁荣的前奏。只有当投资者理解并把握住这一关键,才能在牛市的浪潮中稳坐钓鱼台,赢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⑵ 币圈人士必看!美联储降息会让比特币大暴跌吗(附上近7次降息周期美股走势图)
美联储降息不一定会让比特币大暴跌。以下是具体分析:
历史数据参考:从提供的信息来看,美联储降息对风险资产的影响存在争议。回顾2000年以来的三次降息情况,以及附上的7次降息的美股市场走势图,可以看出降息前美股三大指数往往达到顶峰,而降息后指数通常会下跌并逐步修复。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次降息都会导致风险资产大幅下跌。
市场反应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降息周期后风险市场反而表现为上涨。这可能与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增加、市场预期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美联储降息对比特币走势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综合分析:美联储降息对比特币走势的影响需要综合分析经济环境、市场情绪、流动性状况等多因素。例如,如果降息伴随着经济衰退的预期,那么市场情绪可能趋于悲观,导致比特币等风险资产下跌。但如果降息能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长,那么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反而可能上涨。
保持乐观:鉴于风险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个人投资者应保持乐观态度,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经济环境变化。通过综合分析和理性判断来制定投资策略,而不是单纯依赖美联储降息这一单一因素来预测比特币走势。
综上所述,美联储降息不一定会导致比特币大暴跌,其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投资者应谨慎对待市场波动,保持理性投资。
⑶ 中国发行的稳定币叫什么
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稳定币恰如其名,指价格波动性较低的加密货币。这里的稳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货币的波动性相比,法币与黄金无疑是两种价格稳定的通货。法币发行量基于国家经济体量而定,并由国家信用背书,在政府不作恶、经济稳定时期的法币便可以保持其价值稳定。黄金因为其储量有限、化学性质稳定、易分割等原因,在历史上始终具有保值特性,被称为天然的货币,如果可以将数字货币的价值与某种认可度高的法币或黄金相锚定,此种数字货币便可以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认为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是货币认可度的关键因素,只有货币的购买力稳定,也就是对于商品总体的支配力基本保持平稳,日常支付和很多金融市场功能才可以实现。而现有的主流数字货币波动性较大,并不适合用来日常支付。为了创造一种稳定的数字货币,通常需要确定以下两个要素:
锚定利率
稳定货币与锚定物维持的稳定比率,现有数字货币的模型当中大多首先选择以1:1的汇率锚定美元或其他货币资产,以黄金为锚定物的Digix以1DGX=1g黄金的价格与黄金挂钩。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稳定币
从现实层面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禁止法币交易对,投资者需要一种能够替代法币进行价值锚定的媒介进行交易,衡量持有数字货币的价值。此时稳定数字货币的概念更偏重于与某个法币或者现实资产进行锚定。
从理想层面来说,目前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体系是决策中心化的,货币的发行完全掌握在国家手中,一个国家的政治不稳定、经济危机、政府政策错误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法币价值的不稳定。此时,去中心化货币给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维持购买力的选择,避免因为货币问题产生连环效应,进一步造成经济和社会问题。届时,稳定数字货币的概念将更类似于当前货币体系,锚定于某个物价水平、经济体量以及货币需求。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给规避中心化的法币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主流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率阻碍了数字货币的大规模市场应用及其他场景的实现。
金融市场交易也需要数字货币的价格保持稳定。货币是金融的基础,金融市场中,对冲风险、衍生品、杠杆交易、期权等金融交易本身是对市场风险的预测与平衡,如果数字货币本身要对未来承担极端的价格风险,信贷和债务市场便很难基于价格不稳定的数字货币形成。如果有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去实现将变得更加安全快捷,因此赋予货币稳定价值对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稳定币家族史
稳定币1.0:USDT和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们
稳定币1.0,即中心化资产抵押模式,用现实世界中的资产进行抵押,创造出数字世界中的稳定货币,第一个也是最典型的案例便是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
USDT,中文名称为泰达币。每一个发行流通的Tethers都与美元一比一挂钩,相对应的美元总量存储在香港Tether有限公司,在以美元为计量单位时,抵押品的价值不存在任何波动风险。
USDT的优点在于其原理简单,直接以足额的美金作为抵押资产,使其成为目前数字交易受用最广泛的稳定货币。然而USDT的缺点在于其过于中心化,市场对USDT透明度和缺乏监管的质疑声从未停止,面对美元储备是否足额,是否发行空气货币造成泡沫,美元储备银行的安全性如何,抵押美元是否被挪用,法币提现的实现困难等质疑,Tether公司始终声称自己拥有足额的准备金,但至今也没有公开自己的准备金账户审计数据。虽然有币圈大佬、Bitfinex的股东赵东和Big.one的首席执行官老猫声称看到了Bitfinex和Tether的银行账户有超额储备,但二人的口头承诺显然无法替代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更无法证明资金用途。
此外,USDT的发行公司Tether与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之一Bitfinex的管理团队高度重合,二者不清不楚的关系也一直为人诟病。2018年8月,Tether累计发行4.15亿美元的USDT,其市值已经高达到28亿美元,位列第八。USDT从2015年2月25日开始启动,价格波动区间在$0.92-$1.05,在2017年年中出现过较大的偏离。现每日交易量在30亿美金左右。
在USDT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传统的稳定币1.0阵营又多出了几个新的竞争对手。这些机构同样采用了中心化的1:1美元抵押,在监管和透明度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2018年3月,针对USDT信息化不透明性,TrustCoin推出的TUSD通过定期监管来减少风险。TrueUSD选择了多个第三方信托和银行账户来存放抵押保证金,个人可以直接看到抵押金在第三方账户的存放情况,抵押金的存放账户定期接受审计,并增加KYC(客户背景调查)和反洗钱审查(AML)等方式,客户的资金在银行账户中受到法律保护。
2018年9月,美国交易所Gemini和另外一个区块链创业公司Paxos同时获得了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的批准并接受其监管,发行锚定美元的数字加密货币GUSD和PAX,每月都要进行账户审计。每一笔增发都在在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下确认有资金入账,这无疑为投资者增加了更可靠的数字货币入场和避险渠道。
作为稳定货币,足额的法币抵押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抵押品价格变化的带来风险,除非发行方不维持足额的资金储备。虽然USDT依然一家独大,新出现的竞品很难在短时间动摇其地位,但后起之秀确实凭着更高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得到了认可,也为担心USDT不透明风险的人提供了更可靠的选择。但高度的透明化也伴随着更加严格的KYC监管,隐私性也会因此弱化。对于注重隐私性需求的人,去中心化的稳定货币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稳定币2.0:去中心化的保证金制度
稳定币2.0使用加密货币作为超额抵押,当抵押品的价格下跌时,用户可以及时补仓,否则将对抵押品进行强制清算用来保证稳定币价格。典型的案例有Bitshares,MakerDAO,Havven等。
Bitshares使用平台本身的代币作为抵押品,,而MakerDAO以ETH为抵押品,ETH作为仅次于BTC的第二大数字货币,价格基本反映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体风险,而Bitshare的价格相对ETH风险更大。因此,出现时间不到一年的DAI在价格和市值上都已经超过了同类型的Bitshares。
根据上图,BitUSD从2014年9月23日开始启用,基本在$0.7-$1.6之间波动,在2015年及2016年初的整体偏离度较大。现每日交易量在150万美金左右。
Dai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启用,价格区间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较大的偏离情况出现。现每日交易量在1000万美金左右。
加密的数字资产抵押的方式有几点好处,一是去中心化,信用风险下降,由完全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执行,每个人都可以实时看到抵押货币的价格波动情况和合约执行机制,无需担心服务器关闭、企业不兑付等第三方信任风险,同时智能合约的执行方式也保证了抵押品直接被锁定,不会被用于多次质押,降低了抵押资产的信用风险。二能让存量的数字资产释放出流动性。在稳定币的价格低于锚定价格时,任何人都可以买入并赎回高于买入价的ETH来进行套利,从而让价格回归其锚定价格。
然而,使用虚拟数字货币作为抵押品的缺点也很明显,在解决了信用风险的同时,由于抵押品本身具有高波动性的特点,市场风险加剧,抵押数字货币资产的波动性要求数字货币在智能合约上存入数倍的价格超额抵押,在兑换时将抵押物赎回。对于BitUSD等比特资产来说,会受到Bitshares本身的风险影响,DAI以ETH为抵押品,虽然稳定性稍好,但是依然暴露在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体风险之下,抵押品的稳定性比起与法币与黄金较差。虽然有强行平仓价格来保证比特资产价格稳定,但是平仓过程会造成稳定货币供给量的波动,人们手中的大量稳定货币被强行以平仓价卖出,给持有者造成损失。以加密货币作为抵押的稳定币2.0虽然维持了代币价格的稳定,却极易造成代币量的瞬间大幅下降,给实际应用造成不便。
稳定币3.0算法银行:经济学乌托邦何去何从
2018年初,大量基于算法银行机制的稳定币构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打响了稳定币3.0的名号,这些项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然而就在各方在稳定机制的设计上各显神通之时,鲜有人注意到的是,2018年3月,市场上唯一的算法银行实践Nubits遭受了自2014年上市后的第二次崩盘,但这一次它没能像2016一样重塑价值。
在2016年5月,因为比特币价格上涨,大量Nubits稳定币被转手买入比特币。Nubits因需求的大幅下降发生了第一次崩盘。这次崩盘花了约三个月的时间才恢复,此后币价虽然也因买卖单的瞬时增加或减少出现短时间偏离,但总体依然维持着1美元的信任共识,直到2018年3月20日。从那以后,Nubit陷入了币价下跌引发的死亡循环,币价与市值呈现一路崩塌趋势。截至9月26日,Nubits的价格已经跌至锚定价格的十分之一。而且从团队态度、价格走势和社区信心来看,这次很难东山再起。
至此,算法银行稳定币在热度期退去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项目Basis,Carbon等进度延期,唯一低调的实践项目Nubits崩盘,又正逢熊市来临,人们对手中代币的高度风险厌恶,这一切使得这个天然高风险的理论派在落地上遭遇了困境。
算法银行,又称SeigniorageShares,无需任何公司或资产作为背书,而是基于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根据货币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给量,算法银行控制的货币发行方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手段类似发行法币的政府或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算法来代替中央银行实现这一过程。
总之,稳定币3.0的落地情况较为艰难,市面上还没有现存的成功项目可以参考。在年初的设想中,2018年应该是算法银行机制各显神通的时候,但因为技术水平受限、市场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现了落地困难。反而中心化但价格风险更小的稳定币1.0家族出现了很多新成员。但无论是稳定币2.0和3.0的去中心化稳定机制,还是USDT的一系列竞争者们对于抵押资产的监管正规化,都体现出了对公正透明机制的不懈追求和对区块链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四、稳定币数据分析
稳定货币市值
截至2018年10月9日,市场上现有的稳定币中,可以看出USDT市值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达到了28亿美元,约占据稳定币总市值的92%。而除USDT,TUSD,DAI和Bitshares外的其他稳定币市值仅占1%,在稳定币市场,USDT的地位短期内很难被撼动。
TUSD在2018年3月推出后,市值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USDT的第二大稳定币,市值突破了一亿美元,Bitshares和DAI的市值也达到了千万美元级别。
稳定币的稳定性究竟如何
为了探究稳定币究竟有多稳定,我们参考了证券中跟踪误差(TrackingError)的计算方式来衡量稳定货币的价格相对于一美元产生的偏差。跟踪误差的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TEi表示基金i的跟踪误差;n为样本数,TDTI为基金i在时间t内的净值增长率与基准组合在时间t内的收益率之差。跟踪误差的数学意义即一段时间内的样本数据与基准值的偏离度的标准差。应用这个概念可以衡量出稳定币价格偏离1美元的程度。我们选取了锚定1美元、现有价格数据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五种稳定币来进行分析。在计算了所有历史数据的跟踪误差后,我们得到以下对比:
由图可以看出,基于所有历史数据得到的结果,稳定性最好的稳定币为TUSD与DAI,USDT次之。但因为几种稳定货币的出现时间不同,USDT与Bitshares早在2014年就已经出现,经历了多次市场的巨大波动,而最晚的TUSD在2018年3月才上市。
为了排除早期市场波动对稳定币价格造成的影响,我们选取了自2018年4月以来几种稳定币的价格跟踪误差加以观察。
从跨度一致的近半年的时间轴来看,USDT不仅在市值上遥遥领先,也是是锚定误差最小的稳定币。其次是后来居上的TUSD与DAI,二者的稳定程度不相上下,而Nubits已经难以维持其锚定价格。
对于Nubits反常的偏离度,我们可以由几种稳定币的价格走势中一探究竟。
于2014年面世的Nubits是算法银行的稳定币机制在市场上的唯一实践项目,2018年3月20日起Nubit陷入了币价下跌引发的死亡循环,币价与市值呈现一路崩塌趋势。截至10月8日,Nubits的价格已经跌至锚定价格的十分之一。
Nubits采用的算法银行是基于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根据货币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给量,类似发行法币的政府或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算法来代替中央银行实现这一过程。但是在没有充足抵押物的前提下,很难让使用者认同其锚定的是1美元或者其他法币。2018年初,大量基于算法银行机制的稳定币构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打响了稳定币3.0的名号,这些项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它们采取不同的机制来解决算法银行的信任与稳定问题,但因为技术水平受限、市场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现了落地困难,但无论如何,算法银行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值得进一步探究。
在剔除Nubit后,可以更清晰的看出USDT,TUSD,DAI,BitUSD四种稳定币的波动,其中BitUSD从2014年9月23日开始启用,波动率较大,频繁出现偏离锚定价格10%以上的情况,最高时已经超出了20%。DAI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启用,价格区间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较大的偏离情况出现。现每日交易量在1000万美金左右。
从数据和走势图总都可以看出,USDT、TUSD、DAI在稳定性上表现最好,价格在近一年来只有少数情况下会浮动至5%以上,例如2018年5月,币安交易所公布TUSD上币消息后,市场因部分人群不了解TUSD性质大量买入造成了暴力拉升。这也侧面证明了稳定币的价值有很大程度依赖于人们对于其价值的共识。
从市值和稳定性来看,USDT,TUSD与DAI是稳定币毫无争议的TOP3,然而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还在不断尝试和探索阶段,无论是稳定币2.0和3.0的去中心化稳定机制,还是USDT的一系列竞争者们对于抵押资产的监管正规化,都体现出了对公正透明机制的不懈追求和对区块链更多可能性的探索,我们期待着更多稳定货币在市场上的精彩表现。
五、稳定数字货币的风险
1.各国央行的数字货币计划的竞争风险
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引起了各国央行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数字货币表现出了积极态度,并将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计划提上日程。委内瑞拉拟推出数字货币Petro,英格兰银行(BoE)研究部门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研究数字货币,可能会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2017年10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将发行官方数字货币CryptoRuble(“数字卢布”),瑞典在研究发行电子克朗,韩国央行于2018年1月也将组建一个专门从事加密货币研究的团队。
中国监管层反复提示虚拟货币及CROWDSALE存在风险,7部门在《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并于2017年9月叫停CROWDSALE、关停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然而201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并于2015年初进一步充实力量,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环境等展开了深入研究。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数字货币研讨会,明确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
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现有法币的改良,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受限,而且它依然是一种中心化货币,无法保证隐私性,也无法规避经济危机或货币政策错误造成的风险。
但国家推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背书并强制使用,这一过程极有可能伴随着对数字货币监管政策的收紧。此外,法定数字货币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数字货币用于日常支付的需求,因此会对加密稳定货币造成一定的冲击。
2.锚定物价值不稳定
现有稳定货币锚定物包括美元、其他稳定货币、黄金等,但锚定货币的价值在复杂的经济当中也存在风险,当锚定物价值发生大幅度波动时,各稳定货币若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将加剧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
针对各类风险,代币在白皮书中也提出了很多应对措施。例如DAI提出了目标价变化率反馈机制,当市场出现不稳定的时候此机制会根据敏感度参数被启动,使得DAI保持美元的标价,但是脱离与美元的固定比率。敏感度参数由MKR持有者设置,但是目标价和目标价格变化率一旦启动,就直接由市场决定。当出现严重紧急情况时,全局清算步骤被触发,保证DAI和CDP持有者都会收到可兑换的资产净值。
3.其他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常常指经济危机,或者极小概率发生、但是会产生系统性,重大负面连锁影响的事件。包括经济危机,抵押资产出现问题,政府出台监管政策等。黑天鹅事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旦出现,将对数字货币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冲击。
六、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
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如何依赖于人们对数字货币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如何。在现今阶段,大部分人对数字货币的认知还停留在价格波动大的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数字货币上,因此对数字货币作为投资品的认知超过了其作为交换工具的功能。稳定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利于人们逐渐接受数字货币,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来满足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从几种稳定货币的白皮书规划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中看,未来稳定货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锚定货币多样化
目前出现的几种稳定数字货币的计划发展路径,从锚定物上,先与某一种或几种世界性的货币锚定,最后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承认并使用,并寻求更加真实的反映人们的购买力的方式。也就是说,在锚定物上,先从单一货币开始实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锚定多种主流货币,最终实现与物价挂钩的可能性。而锚定比率也将根据法币与物价的关系,从硬锚定转化为软锚定。
⑷ 比特币诞生至今最全历史价格明细回顾
比特币历史价格走势,是众多加密货币投资者和爱好者关注焦点。通过回顾比特币价格变化,能更好地分析与预测其未来趋势。本文将为您梳理2010年至2024年比特币价格波动情况。
比特币,最小单位为“1聪”,为一亿分之一比特币。区块回报周期约四年减半一次,上一次于2024年4月完成。此种数列收敛特性,确保比特币流通便利。
比特币BTC价格(2024年3月10日):比特币市值接近1.16万亿美元,历史最高点为70083美元。2021年11月,比特币触及69000美元高位,而2010年7月,其价格仅为0.05美元。
比特币价格波动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全天24小时不间断交易。整理了2012年-2024年每年最低价与最高价,具体数据如下:
截至2024年3月,数据实时更新中。比特币价格大幅波动显著,包括2013年、2017年、2021年和2024年的暴涨,与2014年、2018年和2022年的暴跌。当前价格在73000美元左右,未来走势不确定性。
总结,比特币价格历史走势图是了解与分析比特币未来趋势的重要工具。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深入了解比特币,并找到符合您需求的信息来源与工具资源。
⑸ 2011-2021骞存瘮鐗瑰竵k绾垮浘鍗佸勾璧板娍涓瑙
鍗佸勾涔嬮棿姣旂壒甯佷环鏍煎彲璋撴槸鍙戠敓浜嗗ぉ鏋濅笡缈诲湴瑕嗙殑鍙樺寲锛岃偗瀹氭湁寰堝氫汉瀵规瘮鐗瑰竵鍗佸勾璧板娍鍥炬劅鍏磋叮銆
姣旂壒甯並绾垮浘鏄浠涔
姣旂壒甯乲绾垮浘鍙堣鍙鍋氳湣鐑涘浘锛屼粠涓鏍筀绾块噷锛屾垜浠鍙浠ョ洿瑙傝幏寰楁瘮鐗瑰竵鐗瑰畾鏃舵电殑浠锋牸璧板娍锛屼笖鍖呭惈鍥涗釜鍏抽敭淇℃伅锛屽竵绉嶇殑寮鐩樹环銆佹敹鐩樹环銆佹渶楂樹环銆佹渶浣庝环锛屽悓鏃禟绾垮浘杩樺彲瑙佽瘉澶氱┖浜ゆ垬鐨勬縺鐑堟垬鍐点
2011-2021骞存瘮鐗瑰竵k绾垮浘鍗佸勾璧板娍涓瑙
鍗佸勾姣旂壒甯佷环鏍兼枃瀛楁傝堬細
2011-02-09 姣旂壒甯佷环鏍奸栨¤揪1缇庡厓
2012-11-28 姣旂壒甯佽繋鏉ラ栨′骇閲忓噺鍗
2013-12-01 姣旂壒甯佷环鏍艰揪鍒板嘲鍊1150缇庡厓
2014-04-11 姣旂壒甯佸垱褰撳勾鏂颁綆314缇庡厓
2015-08-25 姣旂壒甯佷环鏍艰穼鐮200缇庡厓锛屽垱鍏涓鏈堜互鏉ユ柊浣
2016-07-09 姣旂壒甯佷骇閲忕浜屾″噺鍗婏紝浠锋牸娉㈠姩鍓х儓
2016-09-02 姣旂壒甯佷氦鏄撴婚濋栨$獊鐮1000浜跨編鍏
2017-01-02 姣旂壒甯佺獊鐮1000缇庡厓锛屽井杞瀹e竷鏀鎸佹瘮鐗瑰竵鏀浠
2017-10-13 姣旂壒甯佷环鏍肩獊鐮5000缇庡厓鍒涘巻鍙叉柊楂
2017-12-18 姣旂壒甯侀艰繎2涓囩編鍏冦丆ME姣旂壒甯佹湡璐т笂绾
2018-08-08 SEC灏嗗筕anEck姣旂壒甯丒TF鐨勫喅瀹氭帹杩熻嚦9鏈30鏃ワ紝BTC璺岀牬6700缇庡厓
2019-06-22 姣旂壒甯佸啀娆$獊鐮1涓囩編鍏
2021-01-08 姣旂壒甯侀栨$獊鐮40000缇庡厓锛岀画鍒涘巻鍙叉柊楂樸
姣旂壒甯乲绾垮浘鎵鍙嶆槧鐨勫唴瀹瑰叾瀹炴槸闈炲父澶氾紝鍖呮嫭浜嗙垮存瘮鐗瑰竵鐨勪环鏍笺佽祫閲戦噺銆佹椿璺冪▼搴︺佽秼鍔跨寷鏁妯卞彉鍖栫瓑绛夛紝鍥犳ゅ逛簬鍠滄浠庝簨鐭绾跨倰浣滅殑鎶曡祫鑰呮潵璇达紝閫氳繃瀵筴绾跨殑闀挎湡鍒嗘瀽瑙傚療锛岄潪甯告湁鍙鑳戒粠涓鍙戠幇涓浜涚泩鍒╃殑涔板崠鐐癸紝鑰屽逛簬闀挎湡鎶曡祫鑰呮潵璇达紝閫氳繃瀵筴绾垮浘鐨勫垎鏋愪篃鏈夊姪浜庡彂鐜版斂绛栨垨鑰呭競鍦虹殑鏌愪簺鍙樺寲锛屼粠鑰屾洿濂界殑涓哄悗缁鐨勬搷浣滄彁渚涘缓璁銆
⑹ 如果比特币成真,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成为巨富,这合理吗
肯定不合理也不可能成真。
你想一下,比特币只发行2100万枚,如果真成世界法定货币,你每拥有一枚,就是未来不吃不喝,永远不用干活,也相当于拥有这个世界2100万分之一的财富。
你觉得合理吗?
比特币本身是一个通缩货币,不符合正常的 社会 经济秩序,拥有比特币的人不会再去投资,消费。因为他们手上的货币只会越来越值钱。进而流通率降低, 社会 萧条,经济和物价一起崩溃。
我记得这个问题在某乎上面回答过,那我就再说一遍。
货币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张纸而已。他的价值来源于政府站台,来源于多少人认同他的标价。
比特币也是如此,他的价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币信徒的狂热。去年比特币涨疯,除了圈内本身人外,基本就是做多机构割投机者韭菜。
比特币虽然说是去中心化,但实则还是要靠中心化的交易机构交易。
各国政府不可能也不会抛弃自己的法定货币,去为比特币的信用背书。这行为不光蠢,也不符合人类发展。
说白了,比特币现在真正的应用市场还是黑市,暗网,X钱。而像真正的货币实力应用场景,在全世界都少之又少。
我觉得如果你如果想了解币圈,小额投机试试水就算了,如果真把他当成世界金融秩序的信仰,那就赶紧放弃这个想法。
我不知道区块链未来会不会真的颠覆世界货币,但肯定不是比特币。
就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来说,在10年前能看到数字货币将来的,那是先知,在5年前看到数字货币前途的,那也可能翻车。
我们先来看看数字货币们现在的样子。情况是这样的,BTC在5400美元附近,它的兄弟BCH在273美元的价格上,昨天竟然涨了13%,ETH价格是163美元,XRP的价格是0.3美元,但是它数量多。
在经历了2017年年底的2万美元高价位之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就走上了熊市,最低掉到了3000多美元,也就是跌去了85%的价值。这也使得像日本软银孙正义这样的投资老手翻车,据他自己说,在比特币里亏了1.2亿美元。都够我吃几辈子了。
在今天,你敢不敢投呢。在今天也同样不知道明天数字货币会不会成。在一件事情还没有成的时候就加入进去的,那就是风险,高风险就有高回报。同样高风险也会有大损失。有比特币信徒信誓旦旦的说比特币会到25万美元一个,另一个听了觉得不过瘾,100万一个,到不了这价位直播吃翔。说这个话的是McAfee,慢咖啡,就是搞杀毒软件起家的那位美国疯子。现在还因杀人案面临美国的引渡。他们说归说,反正没人会来为自己的言辞买保险,听了这些话,投进去钱,结果亏了,也不会有保险赔付。
就像题目讲的,如果的东西都是万一,这事情万一要是成了呢。万一的事情,也就是有9999个不成。如此的风险,有几个能顶得住。我们买理财的话,资管新规不再兜底保本了,就这个很多人都受不鸟,要是投比特币,9999的可能都是亏,那么赚9999倍,或者赚几倍几十倍,看来也就公平了不是。
就在刚刚,美国有一项调查出来了:11% o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owns the major cryptocurrency bitcoin (BTC), according to a new survey published by Spencer Bogart of venture capital firm Blockchain Capital on April 30.11%的美国人口有买了BTC了。
总的人口中2017年有77%的人听说过比特币,到2019年4月这个数字增加到了89%。年龄段上细分18-34岁的人中90%知道比特币。当然,拥有比特币的人群中,也是这个年龄段的最多,有20%,而人口平均持有比特币的才11%。
这是比特币市场比较真实的一个写照。
作者无意怂恿别人投资数字货币,因为这里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任何新的东西都一样,谨慎为好。如果成了看似不错,万一不成呢,钱就呵呵了。
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搞懂比特币,也不太想去搞懂,因为比特币违背了我所受教育的基本的货币常识!虽然比特币从我第一次听说的几块钱倒到最高的2万美金一个。但是,说比特币成真,或者比特币成为未来流通货币,或者成为各国货币当局认可,而具备合法流通权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懂货币学的基本常识的人才会这么想和说的出口的人。
所谓的比特币,尽管我不是很懂,大约知道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算法,基于算法的基础上,按照算法生成比特币,并且一度风行全球,却始终不被诸如巴菲特等人所认同其存在价值的说法。我简单地总结,比特币之所以有今天的价格,本质是炒作,尤其中国资本的炒作,且因为炒作的逻辑,持有者不怎么参与交易和流通导致了流通数量和炒作需求的巨大缺口而持续上涨和炒作。而这个逻辑一旦失效,则雪崩可期!
为什么说比特币注定不可能成为全球流通的支付货币?这要从货币的基本常识说起,实际上,货币是一种信用和政府公权力强制发行,即没有对应的兑换黄金义务和责任,纯粹以政府强制力和央行信用作为隐性担保而发行的强制性流通纸钞,其对比的是如果在金本位时代,货币的信用是绑定黄金,即多少货币兑换多少黄金是法定的央行义务和责任。即见票即付的责任,后来因为美国的黄金兑付机制没有足够的黄金作为保证之后,美国强制全球协议以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取代金本位之后,从此美元不再具有强制兑换黄金的责任和义务而脱钩黄金。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国黄金储备主要在美国保管的根本和 历史 原因,因为需要拿黄金兑换获得美元!
也就是说,连黄金,都是各国和全球央行货币当局的天然敌人,意思就是是各国货币的天敌,假设黄金真的按照实际价值具备流通权力,那么各国的货币就会一文不值,因为货币属于信用,其等价和购买力属于信用担保和国家权力强制流通而不是刚性以实际储备的等量于流通货币的黄金担保。如果黄金存在支付权力则没人会信任货币,一张纸而已。
这也就是我看到很多大咖说保值抗通胀买黄金我就想笑,如果央行给予黄金真实的价格,那么,买黄金肯定是最保值的,但是,黄金天然是央行的天敌,他使得央行信用下发行的货币容易存在无法兑换承诺含金量的黄金。
那么,黄金,尚且难以全球性流通(唯一例外的一种条件就是各国央行破产,或者世界大战,全球不再信任任何货币,包括美元)何况比特币?从黄金这个角度非常好理解,比特币必然受到各国央行的抵制,抵制,并非是抵制其存在,而是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存在,比如有限的规模,有限的炒作,但是要取代各国货币的存在,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取得流通权,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打一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如果黄金不是央行的天敌,那么随便按照哪国货币,就拿美元来说,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同等时期的黄金购买力和美元购买力来说,黄金现在至少价格应该是每盎司1-2万美元(可能不太准确,甚至应该达到20万美元,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同时期黄金购买力而言),而事实是价格为1100-1300美元,道理就在这里!
从我国比特币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挖矿,还是炒作,我国央行始终非常警惕比特币,不仅仅是上述我论述的央行天敌,也更多的是跨境和洗钱的违法工具。
因此说,题主所说,比特币成真,不管是如何成真,都不可能。
尽管目前按照价格,或者账面来看,的确,拥有一个比特币的价值不菲,以前用比特币支付一杯咖啡的事,按照目前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来看不可思议,但是从货币常识角度来看,其未来法律的风险巨大,越是发展风险越大,越不发达越脱离央行的警戒视力范围。
最后,奉劝所有投资和炒作比特币的人远离比特币,假设某天,央行下令封杀比特币,立刻分文不值,因为黄金和比特币,是纸币货币条件下央行的天敌!
投资比特币不能看到有人笑就看不到有人哭
2011年前后作为投资比特币的最佳时间周期很多人是无法抓住这个风口的,当前已经流通于世的1700多万枚比特币陷入沉默账户永世不出的接近于500万枚。从这个数据中就可以看到当初是有很多人拥有比特币的,2010年前后淘宝上还有5元1枚出售的比特币,99%的投资者是无法想象的未来若干年后,比特币可以如此值钱甚至一度达到2万美元的高度。
所以说在任何的投资市场,先知先觉者吃肉后知后觉者喝汤盲目跟风者接盘。 不管是最新的挖矿还是投资比特币,在这个行业里边处于一夜暴富奇迹下的人群永远是最少的。绝大部分的人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那么有赢有亏也就十分的正常,无需眼红平常心去看待下一个风口就行。
非常合理。从财富分配,风险收益和贡献大小看。
财富分配是否合理?
问题中有个概念要澄清,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是指:
1)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
2)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
先讨论命题一,这一群体其实是不存在且无法成为巨富的,看下面这个图。
本文数据均来自btc区块链浏览器(19.1.11), 比特币的所有地址加起来也不过才2000万多一点,也就是说使用者只少不多。作为一个全球投资品而言,人数真的太少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只有2%左右的人拥有超过1BTC,我就不说比特币有一天涨到月亮上去的事儿了,就算是涨到一两百万美金,这些持币量不足1BTC的人能成为巨富?怕是连套北京的两居室都买不起吧。所以,不存在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成为巨富这一事实。
而且,能拿出几万闲钱投资虚拟货币的一般都是城市新中产,小额投资也许可以改善他们生活,但无法实现阶层跃迁,这是合理的。
再看命题二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呢?那这些人如果成为巨富,合理吗?合理。因为我们得看风险和收益的比例。
风险收益比例合理吗?
成为巨富不合理的逻辑是风险低,收益高,这些人赚了过于容易赚到的钱。但事实上比特币大户或者你所知的庄家都承担了对应的风险,可以看下面的图。
持币量第一名的地址是18年1月才逐步参与交易进来,这是币价大跌,市场都在喊比特币归零的阶段,在17年初陆续建仓13万个比特币,在大牛市里也没怎么出手,这是做好巨额亏损的准备才进场的比特币庄家,这个风险远远超过大多数有钱人能够承受的风险资本体量。
我们选择了排名第一到第十做个参考,前十名的地址里,只有一个是11年入场的,而近期交易频繁的第十名,是在18年底才进场的,就是大家哭爹喊娘,各大群里静悄悄的时候。
看到韭菜和庄家的差距了吗,这些人本来就是大富,如果比特币成真,他们的成为巨富也是理所应当的吧。不幸的是这些故事都并不属于你,只好假想出一群早期矿工,一群运气好的普通人,去完成自己的白日梦。
因为早期的矿工可以很轻易的挖出大量的比特币,只要拿到现在,就可以轻松的获得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相匹配的财富,于是有些人就得出结论,这不合理不公平。
早期矿工做了什么?
早期的矿工大多是极客或是懂金融,哲学,密码学,经济学, 社会 学这些各个学科的聪明人,这些人在早期参与的过程里,已经拥有了获得它的资格,而如果能拿到今天,那也是他应得的。但事实的真相是,早期的矿工可能早就退出了。试想一下,你从电脑里挖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东西有一天,突然值1美元了,你卖不卖?不卖,好,值100美元了,你卖不卖?你看了看,发现你电脑里有1万个,这个时候不卖的就会觉得自己是傻子了。
大家都在嘲笑1万比特币换比萨的故事,事实上,那个程序员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后悔,因为当时1万比特币不值钱啊,你的知识和能力既然无法驾驭这些未来的变化,为什么要后悔?能拿到今天的信仰者们都是真英雄,在比特币宣传,流通量的减少,和稳定币价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那个比特币系统不够安全稳定的早期阶段功不可没,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判断力和承受力都远超常人,这份财富当之无愧。而事实证明,这样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所以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总有些人光看到巨富的机会看不到巨富背后的风险,你以为10万比特币算多吗,不算多,跟你做交易对手的人比比皆是,庄家进场也是要相互博弈的,而且不能随进随出,尤其是熊市。这些大户的体量至少要经历1-2轮大牛才能达到自由进出的水平,现在都是扛着巨量的风险在冰上行走。
圈里很多人都等着正规军入场,正规军为什么不入场?风险大啊,入场也就是买10来万个,跟你博弈的人一大堆,本来自己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何必去一个到处都是对手,还不知道是谁的市场呢,风险和收益不匹配。
赵长鹏卖房抄底,套两年却有了世界第一的数字货币交易所。
贴吧48万哥卖房梭哈,套一年却痛失财富自由。
故事的开头何其相似,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而在我看来,48万哥成为巨富才是不合理。
空有暴富的心,却没有为自己热爱和相信的东西做一点事情的觉悟,一败涂地也没什么可说的。
所以终归只能闲钱投资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不敢的。
你如果敢,扛得住这种心理压力,我觉得没什么不合理,也许这个 社会 实验明天就失败了呢,是不是?怕不怕?
突然看到有人举了拆迁做例子,说实话,这么一比,拆迁反而是更不合理的那个。
不是吗?
存在即为合理,认为不合理的只是一种酸葡萄的心里!
早十年买房的人,可以坐收房租,是否合理?
坐拥黄金地段,拆迁后瞬间实现财富暴涨,是否合理?
生与条件优渥家庭,出生既高起点,是否合理?
早十年第一批互联网人,现也已经万贯家产,是否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早已经功成名就,是否合理?
看似不合理的表象下,是有你看不到的胆识,魄力,以及智慧的积累和运气。这是无形财富和有形财富之间的转换。
楼主说的比特币成真,应该是指有越来越多人使用比特币,比特币得到各国的认可,比特币成为数字黄金。
从比特币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从最开始的加密圈慢慢走向普通大众,使用比特币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解比特币的人数一直在扩大。到目前为止,根据statista统计的数据,比特币钱包用户数一直在增长。截止2018年4季度,比特币钱包用户数达到3191万。离60亿人口,还有很大距离,但是用户数量一直保持增长,一直走在成真的道路上。
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定义比特币是非法的,区块链是非法的。
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成为巨富,是合理的。为什么说合理呢?这里有机会成本,比别人看的远还能坚定的执行,到收获成果时,凭什么就说不合理呢?有些人看不到这个机会,有人是看到了机会确做不到,看到又能做到,难到不该享受巨富吗。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大的风险,就是归零的可能性。看一张比特币的走势图:
比特币价格波动巨大,有多少人能拿住不放呢?能拿住,拿到比特币成真的时候,这过程中,已经经历了多少财富的暴涨暴跌,有多少人能承受资产缩水90%还不抛呢?
比特币一直没有成为法币,也不可能成为法币,但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产品,也是一种数字资产是受法律保护的。
比特币一直没成为法币,但是却可以在交易所流通,换成法币,比如国内比较大的火币和OKCOIN。所以只要你有比特币就可以换成法币,也可以用法币购买比特币。
在美国两大期货交易所已经把比特币作为标的,以后也会在证券交易所申请ETF。
通过挖矿和炒币资产大幅升值的人大有人在,但作为一个金融产品,风险依然很大,还是要学会控制风险。
比特币的定义是数字货币,或者说是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资产,既然是资产,无论是28定律也好,还是马太效应也好,都是少部分人占有大部分资源。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资产,房产等概念相同,然而不同的是,比特币属于虚拟货币。即使数量有限,现阶段也难以达到其他货币的效果。
再者,货币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张纸而已。它的价值来源于政府站台,来源于多少人认同他的标价。比特币也是如此,它的价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币信徒的狂热。去年比特币疯涨,除了圈内人外,基本就是机构割投机者韭菜。尽管比特币具有稀缺、易于分割、数量恒定、流通方便、不可造假、透明安全、去中心等等优势,但在我国是不被承认的。所以,通俗讲,仅仅比特币是虚拟货币这一点,就难以让广大群众所认同。你信,它就值,你不信,它就不值。不过如果真有一天世界变成完全数字化,比特币成为主流也不是不可能。
比特币不可能成真,尽管拥有比特币的人做梦都希望它是真的。这是由比特币的特点和现代法定货币的属性所决定的。
比特币用的是区块链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就去中心化,不受某一个中心控制,这种技术很先进,但用在货币上就成了它的致命弱点。再来看现代主权国家的法定货币,不管是美元、人民币、日元还是英镑、法朗、卢布,其发行的数量、方式与时间,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方式,不能多也不能少。发行多了,会导致通货膨胀,少了就会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都必须受主权国家完全掌控。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和政党,都不可能放弃对货币的掌控,因为货币在现代 社会 的作用不仅仅是购买这么简单,它可以达到用其它方式无法完成的政治目的。美元现在在全世界是硬通货,这是美国凭借其在二战的战果以及强大的 科技 、经济、军事实力确定的,多少国家的货币想取代美元,但都由于实力不够而望洋兴叹, 历史 上这种情况的改变往往只有通过战争,比特币凭借一个区块链技术就想取代全世界主权国家货币,大家觉得可能吗?
在不影响主权国家的金融体制、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给它一点小小的生存空间,让一群人自娱自乐,已经是很恩典了,还要幻想全世界人们都用它?
中国政府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全部轰走,因为比特币除了洗黑钱、转移资产、为恐怖分子提供便利之外,还涉嫌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一句话,现代法定货币是和国家主权分不开的。没有国家主权背书,任何货币都是自娱自乐的 游戏 。
如果比特币成真,那一天肯定是到了共产主义 社会 ,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按需分配,不过到那时,货币也没有了,留着比特币也没用。
不少人因为比特币赚钱了,但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赚钱是以无数人血本无归为代价的,你说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