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比特币区 > 比特币创造背后的哲学是什么

比特币创造背后的哲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3-27 16:40:44

❶ 为什么比特币虚拟货币屡遭打压却未能消亡且会继续生存

首先用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合理`来开头,同时用因果法则来讨论说事,世界上任何事都离不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自2008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诞生以来,屡遭打压但未能消亡,为什么?

1,全球的法定货币,尤其是美元跟黄金脱钓后,法定纸币可以随心所欲的超印,只要对本国有利,美元作为全球唯一的通用货币不断的剪着全球人的羊毛,通货膨胀欲演越烈,人们也对美元失去信心,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一种可以抗通胀的货币(也可叫虚拟商品),便有了存在的基础和土壤。

2,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产和交易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上有了众多的从业者,从业者做为利益的获取者,没有人希望这个行业消亡,平台想通过交易继续获取管理费,机构通过交易获利,获利者想继续获利,亏钱者希望扭亏回本并且获利。君不见,十几年来,比特币等主流虚拟币,无论怎么打压,怎么利空都跌不到零,为什么?是人们不愿意让她跌到零,因为跌到零会让人们失去信心,行业消失了,即便是有人得到短期利益,也会影响人们的长期利益,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于是,便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BTC等跌到一定程度,不管是技术指标如何难看,她仍然会涨上来并且振荡,不是吗?(不信看看19号暴跌后的价格和指标)。

3,虚拟货币的交易特性,没有T十几的限制、也没有涨跌幅度的限制,且可买涨又买跌,满足了人们骨子里的赌性(心理需求)。

4,虚拟币已经形成了自身的金融体系,内部已经形成了币本位格局,币生币再生币,只要变现的通道未堵死,币就是真金白银。

5,比特币等虚拟币是全球币,除非全世界一起封杀,否则能封杀吗?现实是好多国家是态度不明,而俄罗斯和日本还定为合法,虚拟币能被灭了吗?

历史 不是简单的重复,但却极其相似,比特币等虚拟币还将继续她的性格和命运,这也就是我给出的她为什么会继续生存的答案。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做为投资建议。

❷ 比特币:通往小目标之道

这篇文章很简单,就是对一个现实问题的务实思考:如何一辈子赚到1个亿?

“1个亿”被定义为1个小目标,这应该是来自于当年王首富著名采访语录。“如何”,就是方法、办法,或者叫做途径、道路。

对有些人来说,1个亿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大多数读者朋友而言,循规蹈矩的话,即便是日夜劳作,一辈子都未必见得能赚到1个小目标。

所以1个小目标还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目标了——如果不是特别贪心的话。而且其实现难度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并不低。

要做到这个困难的事,就需要借力时间杠杆进行放大。

借力时间杠杆的最好方法,眼下我们这代人能看到的,也许就是囤大饼。

大饼,就是那个通往小目标之道。

在刚刚举行的2022迈阿密比特币大会上,著名硅谷投资人Peter Thiel预言说大饼将来还能再涨100倍。

如果我们相信大饼未来还能再涨100倍,那么只要现在囤够价值100万的大饼,将来就可以值1个亿,实现开头的小目标。

按照今天4万刀的价格水平,100倍就是400万刀。

我在2020年9月12号(当时比特币价格仅1万刀出头)写《比特币史话》时写到(链接),如果按照SWIFT/CHIPS今天carry的价值量来对标未来的比特币,那么一枚比特币至少要价值300万刀才能满足需求。

至少在比特币价格仅仅1万刀的时候,我就相信大饼若成功,应该可以至少达到300万刀这个水平。这和Peter Thiel的400万刀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问题是很多人不相信大饼未来还能再有100倍。

只能说,太多人被山寨币的舆论攻势洗了脑。告诉你大饼不可能再有百倍涨幅,不过是为了忽悠你放弃大饼买它山寨币的伎俩罢了。

如果坚信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大饼百倍,那么攒够1个小目标这个不可能就转化成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尽快囤够价值100万的大饼。

或者换句话说,如何现在攒够100万投入大饼。

挣100万,对很多的普通人、普通朋友而言,就不应该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一个努力可及范围之内的问题了。

如果100万还有困难,那么还可以退而求其次,等比例缩小目标嘛。比如,主动把1个亿小目标缩小为5000万,那就只需要投50万;缩小为2000万,那就只需要投20万。

如果你场外挣钱能力更强,也可以等比例放大小目标。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句话:挣点儿小钱,人人努力皆可为之;要赚大钱,还得靠命。

20万、50万、100万,这属于挣小钱。1个亿,甚至几个亿,那就属于赚大钱。

而什么是命呢?我们这代人的命,就是当我们恰逢青壮年能挣钱的时候,比特币诞生了,正处于早期红利阶段。

所谓的命,其实就是时代的重叠,或者说,时间的同时性。

攒100万,囤大饼,然后静静的看着它变成1个亿。100万 x 100 = 1亿,这就是通往小目标之道。这个道,就是比特币。

我经常引老子哲学说比特币近于道。这个道,不是哲学空谈。这个道,就是财富之道。非常务实。

这可能也是我们目前眼下能够看到的、大多数人有机会把握住的、为数不多的、比较靠谱的财富翻身机会了。

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独特命运。

❸ 比特币数量为什么是有限的

比特币数量有限的原因,源于其设计哲学。简单来说,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货币,它的发行不受任何单一实体控制。比特币的发行总量被设定为2100万个,这一设计旨在确保货币供应的稳定性,防止通货膨胀。通过限制比特币的总量,开发者希望建立一种稀缺性货币,使其价值与稀缺性成正比。

比特币的供应机制通过“挖矿”实现。矿工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来验证交易并创建新区块。随着比特币的逐步发行,挖矿难度也相应增加,这保证了在达到2100万个比特币上限后,不再有新的比特币被创造出来。这意味着比特币的供应量是固定且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稀缺性将增加,可能促使比特币价值上升。

比特币的这种设计不仅旨在控制货币供应,还体现了对个人财富保护的理念。在比特币的世界里,私有财产不受通胀影响,富人也不仅凭资本优势而免于价值付出。持有比特币意味着拥有一个不受任何国家或机构控制的资产,这个资产具有全球可接受性,并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值。

在理解比特币时,无需过分纠结于其背后的技术细节,如挖矿时间或比特币本身的具体构成。比特币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它挑战了传统的货币观念,提出了货币无国界、私产属于个人的概念。比特币的存在,是对自由、平等和价值交换的重新定义。

对于比特币是否能作为价值存储和结算单位,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比特币的价值取决于市场供需、技术革新、政策影响以及公众接受度等多个因素。比特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❹ 为什么说比特币是一场泡沫

不久前,全世界比特币总值首次突破了十亿美元。对于一种没有中央银行或其他权威机构支持的纯虚拟货币来说,这是项了不起的成就。但这也是暂时的: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比特币泡沫,而泡沫的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说泡沫注定破裂有几个原因。头一条就是:因为它是泡沫,不管什么图表,要是长成了上图这样,必将在某一刻迎来以泪洗面的结局。但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比特币是由商品和货币形成的诡异混合体。比特币的商品价值是由其货币价值产生的,但随着它的商品属性愈发显著,它作为货币的用途也就越小。

包括中本聪在内的这些人对现有金融机构的不信任绝非特例。而使中本聪与众不同的是,他把这种不信任化为哲学理念,而这正是比特币项目背后最重要的驱力。当他于2009年2月将比特币介绍给世人时,中本聪夸口说他的新货币实现了“完全分权化,不存在任何可信赖方”。并且,他非常详细地说明了在他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货币的根本问题是使其运转所需要的信任。我们必须信任央行不会使货币贬值,可是法定货币的历史充斥着对这种信任的背弃。我们必须信任银行会保存好我们的钱并以电子方式转移,可是他们在日渐高涨的信贷泡沫中仍毫无保留的把钱贷出。我们不得不把我们的隐私托付给他们,并信任他们不会让冒名顶替者从我们的账户把钱卷走。”

中本聪可不是偏执妄想狂:他在这里所说的与沃伦•巴菲特在2012年写给股东的信中所讲的并没很大区别。

在现有货币体系下,已知投资类型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债券、抵押贷款、银行储蓄,以及其他方式。这些基于货币的投资方式中的大多数都被看作‘安全的’。实际上它们属于最危险的资产形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些投资方式已经摧毁了许多国家的投资者的购买力,哪怕这些投资者还是能持续适时地收获本金与利息。此外,这一可怕的后果还会一再重现。政府决定了货币的最终价值,而体系因素偶尔会使他们偏向引发通货膨胀的政策。这样的政策时不时便会失控。

“即使是在美国这个强烈呼吁货币稳定的国家,美元自1965年我接手伯克希尔公司的管理工作以来贬值的幅度也高达惊人的86%。那时1美元能够购买的东西今天要花多达7美元才能买到。”

如果你持有美元,你就要信任美国政府不会摧毁你的财富。对比之下,比特币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上——它被特意设计成一种“人人为己”的货币。全枉然因为他的愚蠢受到了比特币界很多人的指责:把电子钱包存在一台联网的Windows机上,他是怎么想的?

但即便是在使用比特币时,人们最终还是免不了要信任别人——而他们所信任的对象结果往往并不可靠。MyBitcoin事后被发现是个骗局;Mt Gox遭遇黑客毒手。目前人气较高的新兴比特币公司是Coinlab,但是考虑到黑掉这些公司所能带来的收益,而且执法机关对这类犯罪分子毫无兴趣,他们始终要面临损失客户财产的风险。

零信任

特币所具有的如此程度的不信任既是特色也是漏洞——其实我们大多愿意把囤积财富的任务外包给一家信得过的大型机构,而不是把1千美元藏在老橡树根儿石墙里黑色的火山岩下头,或者是把一共9万美元的百元大钞用铝箔纸裹起来藏进冰箱。自己管理比特币的风险很大,而且需要较高的电脑技能。可是把自己的比特币托付给别人保管所需要的信任正是比特币旨在规避的。

比特币对财务机构与生俱来的怀疑不仅使其与法定货币泾渭分明,也使其与其它虚拟货币迥然不同,例如美国的Facebook币、中国的Q币以及全球最大的虚拟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里的林登币。所有这些虚拟货币都在发明该货币的公司的严格监控之下,并且在这些特定的经济体系外几乎毫无价值。

这些虚拟货币中,一部分在规模上和比特币大致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尽管很难对其进行同等意义上的比较。举例来说,Facebook币的年收入大约十亿美元,而2007年Q币的市场大到了让中国人民银行出面干预,号召各公司停止用Q币进行交易。在最近这场泡沫中,比特币一天的交易额曾超过3000万美元,而多数时间每日交易额也有500万美元以上。这样可得每年的交易额约为20亿美元,只要泡沫不破裂。



阅读全文

与比特币创造背后的哲学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以太坊如何发现网络 浏览:863
区块链的人民日报 浏览:853
以太坊大跌还会涨吗 浏览:965
加密货币虚拟世界 浏览:54
基于云计算的区块链 浏览:926
一个比特币地址 浏览:458
比特币2013年11月20 浏览:168
公务员可以买数字货币吗 浏览:121
区块链游戏ico 浏览:644
国外以太币交易以太坊 浏览:919
趣分类算力挖矿 浏览:524
拥有3个比特币 浏览:376
不思议迷宫狗的攻击力怎么算的 浏览:749
英文货币符号数字顺序 浏览:785
从0到1学透区块链 浏览:664
2018杭州区块链峰会 浏览:873
p2p比特币投资 浏览:319
怎样查看比特币钱包私钥 浏览:517
比特币是谁上市的 浏览:76
应变反算力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