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比特币区 > 比特币for

比特币for

发布时间:2025-02-22 02:58:43

『壹』 比特币的英文是什么

1. Bitcoin is the English name for the virtual cryptocurrency known as 比特币.
2. It is a decentralized digital currency that operates on a peer-to-peer network and utilizes consensus mechanisms, with its underlying technology being the blockchain.
3. Bitcoin is open-source, and it was introced by Satoshi Nakamoto in 2008, coming into existence in 2009.
4. Unlike traditional currencies, Bitcoin lacks a central issuing authority. It is generated through the computational efforts of network nodes and can be bought and sold on any computer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5. Bitcoin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scarcity, which is a fundamental attribute that contributes to its value.

『贰』 怎么解决区块链分叉

POW、POS、如何规避分叉的思考

POW即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即整个旷工节点去计算数学题,最先运用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的项目是比特币,比特币是目前世界最成功的区块链项目,从08年诞生到现在,系统基本上没有遇到大的事件,说明他的系统还是有独特的优势的,不然怎么在一个没有中心化公司或者个人去运作的情况下能够持续运作这么久,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究竟有什么样的优点:

在比特币的网络系统里,整个系统的交易记录都是旷工通过哈希碰撞将区块写入链中的,在哈希碰撞的过程就是整个网络旷工争抢记账权的过程,谁的脑袋聪明,就先破解了系统里面的这个难题,从而获得记账权,然后向全网公布,得到6个节点确认之后,这个区块写入系统的大涨本上,如果有人要想去篡改自己的数据,他就得在最快的时间修改之前形成的所有区块数据,因为每一个区块的哈希都是由上一个哈希计算出来的,所以如果要想篡改数据不但需要强大的算力和很短的时间完成,如果时间太慢,超过10分钟,下一个区块就会形成,篡改起来将会更加的难,所以黑客要想攻击整个网络,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这也是比特币系统如此问的原因。

因为系统为了维护这个公共账本,旷工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算力去算这到哈希函数的难题,在一定的时间只能有少部分节点旷工可以获得记账权,对于没有获得记账权的旷工来说,他之前所花费的的电力基本都白费了,所以工作量证明最大的问题就是会浪费大量的算力,算力背后的支撑就是我们的电能。

在我们币精英商学院群里,如果我们发行一个Token叫精英币在本群内部交易流通,如果我们内部的交易就会形成账本,大家为了维护这个账本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去维护,比如说我和涛涛发生了一笔交易,如果我们群内有有15名旷工去争夺记账权,结果阿雷获得了记账权,阿雷记录完之后向全网广播,说我已经把账记录完毕,然后14名旷工中的6个旷工去确认阿里的账记录得是否真实,核实通过通过后阿雷的记录的账单才能并入到我们币精英商学院的大账本中,其实大家回头来看这个过程,不仅浪费了大家很多时间,而且整个打包到确认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如果我们币精英以后的学员越来越多,有几十万,那么每天发生的交易就有好几万笔,这将需要耗费多少的人力和时间啊。

即拥有的币越多,有记账权的概率越大,这里的越多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持有币的时间期限,第二一个就是持有代币的数量,所以这里的币指的是币龄,即持币数量持币天数。比如

币精英商学院的袁叔叔持有精英币1000个持有周期是30天,那么他的币龄是100030=30000,即每个币每天产生一个币龄,并且每产生一个区块币龄就会被清0,假如每被清空365个币龄,就会从区块中获得0.05个精英币的利息,那么袁叔叔开启了一个区块,他将得到的利息是【《1000*30》X5%】/365=4.1个精英币。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知道他的优点是:省略掉了竞争记账造成的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达成共识的时间。他的缺点就是容易形成贫富两极分化,有币的人越来越有币,还有个问题就是没有专业化,拥有权益的人未必希望参与记账,

关于对待分叉来说那个共识机制有效目前来说没有正确的答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比特币分叉的原因是他的的容量小,每个区块只有2M,就相当于我们的城市道路只有两车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车子越来越多,两车道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于是出现了4次道或者形成专用车道,即自行车道和汽车专用道、公交车专用车道。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侧链机制,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尚未取得明显的成功和进步,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闪电网络技术,闪电网络技术就是区块系统的小笔交易放到最后统一处理,就像在我们币精英商学院的同学麻将桌上打麻将一样,每次都结算很麻烦,于是阿雷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一局阿雷输了200个精英币给文涛,第二局是文涛输了200个精英币给魏刚第三局则是魏刚输给了东城200个精英币,然后打完三局阿雷说我想回家写作业了,不玩了,开始算账,阿雷直接给东城200个精英币就OK,是不是很快啊,这只是我举的理想例子,在区块链的交易不是这么简单,所以闪电网络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探索期,还不能算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关于为什么还是分叉了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认为90%是人为原因,跟要想解决比特币交易速度没有一点关系,很多人分叉就是为了赚点钱,分叉之后很多私生子都没有爸妈管了,所以我是不喜欢分叉币的。

区块链为什么有分叉?分叉会发生什么情况?

????区块链的分叉(fork)的形成原因可能有多种。

????当两个结点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挖到了矿并同时发布区块,此时就出现临时性的的分叉(statefork),

????本质上是对比特币这个区块链当前的状态产生了意见分歧,

????当人为的发起分叉攻击(forkingattack),也就是故意造成这类分叉(deliberatefork)还有一类分叉是,当比特币的协议发生了改变的时候,软件需要升级。而在分布式系统中不能保证所有节点同时升级软件,假设存在部分节点未升级,会导致协议分叉(protocolfork)。对协议修改的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将分叉分为硬分叉(hardfork)和软分叉(softfork);

????比特币协议增加新协议,扩展新功能,未升级软件的旧节点会不认可这些修改,会认为这些特性是非法的。这也就是对比特币协议内容产生分歧,从而导致的分叉叫硬分叉。此时,就出现了新节点永远沿着新节点产生的链挖矿,旧节点永远沿着旧节点链挖矿,由于新节点算力足够强,所以形成两条永远都在延伸且平行的链。只要这部分旧节点永远不更新,则旧链将一直延续,可见这种分叉是持久性的。

出现hardfork后,便变成了两条平行的链,也就造成了社区分裂。社区中有一部分人,会认为下面的链才是根正苗红,各个链上的货币独立。以太坊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硬分叉事件。以太坊称为ETH,但目前看到的ETH已经不是最初的ETH了,以太坊在历史上发生过硬分叉,另一个链称为ETC。实际上,ETC才是以太坊设计原本的协议,而ETH是黑客攻击ETH上一个智能合约THEDAO后,进行回滚的协议链(将黑客攻击偷取的以太币采用硬分叉方式回滚回到另一智能合约,然后退还给真正拥有者)。

????分叉之初,由于两个链分叉造成了互相影响,产生了很多麻烦。比如:在ETH链上有一笔转账B-C,有人便在ETC链上回放,将ETC链上的货币页转给了C(C收到两笔钱)。后来,对两条链各添加了一个chainID,将两个链区分开,才使得这两条链真正分开。

如果对BTC协议添加限制,使得原本合法交易在新交易中不合法,便会形成软分叉。

当大多数节点已经更新完毕之后,旧节点认可新节点挖出的区块,因此发布自己挖出的区块,但新节点不认可旧结点挖出的区块,便沿着上一个新节点发布的区块继续挖矿,当新节点拥有大部分算力的时候,新链会越来越长,从而旧节点挖出并发布的区块一直被抛弃,无法获得出块奖励,最终倒逼旧节点升级软件,实现所有节点认可新协议并进行升级。可见,只要系统中拥有半数以上算力节点更新软件,此类分叉不会出现永久性分叉。比特币脚本中的P2SH就是通过软分叉方法加进去的。

?

????这一部分我并没有查到太多的资料,但是在绝大多数共识协议之中我们都假设需要过半算力;

????在理论上,如果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就拥有了获得记账权的绝对优势,可以更快地生成区块,也拥有了篡改区块链数据的权利。因此,当具有过半的算力,也就是51%都是诚实可靠的,能保证整一个区块链在合法有序的进行运行。

????但是为什么选择过半的算力,而不是过半的用户?比特币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且创建账户及其简单,只需要本地产生公私钥对即可。只有转账(交易)时候,比特币系统才能知道该账户的存在。这样,黑客可以使用计算机专门生成大量公私钥对,当其产生大量公私钥对超过系统中一半数目,就可以获得支配地位(女巫攻击)。因此,比特币系统中很巧妙的使用算力作为投票的依据。

到底啥是区块链分叉?

分叉,是区块链世界中一个神奇的名词。区块链网络从此一分为二,不同共识的人们从此分道扬镳。这究竟是一次动荡的分裂,还是一次新的共识的形成?

区块链的分叉,可以说是区块链网络中独有的一种版本升级方式,就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互联网软件一样,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自然而然就需要进行优化升级,从而去解决一些用户的使用问题。区块链也是这样,只不过它的升级比较特别,升级的时候会由参与的矿工共同来决定,甚至还能产生多种版本,不像互联网一样一家独裁、没有选择的余地。

它的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区块链是一个由数据块组成的链式结构。所以,当他要升级的时候,实际上会从某一个数据块开始,连到两个不同的数据块上,从而分成了两条链;就好像树枝一样,大家共用同一个树干,共享会分开前的数据,但是又有很多条树枝属于多条链,而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叉。

之前我们也说了,区块链的升级是由矿工们一起来决定,既然参与的人多了,就会有不同的意见,当大家能达成共识的时候,分叉出来的两条链相当于一个是老的版本,一个是新的版本,两者兼容;老链上的矿工升级后,逐渐向新链过渡,最终大家升级完成只剩新链,这叫做软分叉。具体来说软分叉属于系统内的短暂现象,并不会分叉出一个新的区块链。区块链系统升级,一部分节点并哪怕没有及时升级,也仍旧可以工作。比特币软分叉之后不会像硬分叉一样产生两条链,而是还会保持在一条链上,软分叉会进行一些升级,但是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旧节点会兼容新节点,只是新节点不兼容旧节点而已,二者依然可以共存在一条链上。

当矿工们不能达成共识的时候,大家虽然共用之前的数据,但是形成了两条新的链,就好比物种进化一样,一部分猴子进化成了人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了猩猩,两种物种都发生了改变,互不兼容,这叫做硬分叉。也就是说区块链发生永久性分歧,在新共识规则发布后,部分没有升级的节点无法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生产的区块,通常硬分叉就会发生。代码出现一个硬分叉,会改变算法的难度级别。

实质意义上的分叉之所以产生,是因为项目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原社区内部理念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区块链背后的社区作为去中心化组织,主张非暴力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这意味着在向未知的将来迈进的过程中,当遇到的新问题超出了原有既定游戏规则之时,分歧一旦产生将很难达成一致,这是由区块链基因里去中心化的属性决定的。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很初期的状态,分叉对于区块链来说,就相当于一个技术迭代的过程,随着人们不断发现区块链技术现有的限制,只有不断升级和扩展这项技术,才能让区块链技术走向成熟。当然,这种分叉跟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正在背道而驰,但没有天生完美的技术,区块链也不例外,技术的发展如果在发生错误时都不可控,那这种技术就无法做到普世,人们对它的信任度也无法提升。且分叉的结果是由社区成员投票决定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依旧遵守着去中心化的原则。

人们对区块链分叉各执己见,但在区块链发展的历史进程里,分叉无疑让区块链变得更有故事性和可能性了。总的来说,分叉这种升级方式虽然麻烦很多。但是,他却给了每个人更多选择的权利。也许,区块链就在这样的求同存异之中孕更多的可能性。

区块链鼻祖比特币之8:分叉带来的双花支付、51%攻击与解决办法

分叉

前面讲到了比特币通过区块链+工作量证明的独特设计来解决了时间顺序,但是不能保证在同一时刻有两个节点算出了正确的解,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很低。这就带来了区块的分叉。

虽然说几乎同时有两个节点计算出这一数学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仍然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所以分叉就以为着同一个区块的后面可能会跟上两个不同的区块。

规则的打破一直要到下一个区块被人解开。则会立即转向最长的区块,而那些短的区块则会被抛弃。数学问题使得区块很难被同时拆解。要连续发生多次更是困难。最终区块链会稳定下来。也就是说所有人对最后几个区块顺序达成共识。分叉意味着,譬如,若你的交易出现在较短的支链,它就会失去进入区块链的位置。一般而言,只代表他会回到未确认交易池。然后被纳入到下一个区块。

比特币网络如何解决分叉带来的双花支付

可惜,交易失去区块位置的潜在可能,给了本来定序系统防范的重复支付攻击机会。考虑下面的一个攻击者A,其首先用自己的比特币交换B节点的货物,其立即又支付给自己。然后其通过努力的制造更长的链条来让自己的支付替代掉B节点的支付,从而实现了双重支付,B节点既得不到钱,还失去了货物。

这时交易会退回到未确认池中,因为A节点已经利用参照同样的input交易取而代之。节点就会认为Bob的交易无效。因为已使用掉。

你可能会猜测A节点会预先的计算出一支区块链,然后抓住时机发布到网络。但是每个区块的数学谜题阻挡了这个可能性。如前面所诉,解开区块是猜测出一个随机数的过程。一旦得出答案,解出的哈希值就会成为指纹一样的区块识别。只要区块内容有一丁点变化,下一个区块的参考值就会完全不同。此机制的结果就是无法在区块链中置换区块。在得到前一个区块之前,下位区块无法被解开。前一个区块的指纹也是杂凑函数的引数之一。

同时,该工作量证明机制还解决了在集体投票表决时,谁是大多数的问题。如果决定大多数的方式是基于IP地址的,一IP地址一票,那么如果有人拥有分配大量IP地址的权力,则该机制就被破坏了。而工作量证明机制的本质则是一CPU一票。“大多数”的决定表达为最长的链,因为最长的链包含了最大的工作量。如果大多数的CPU为诚实的节点控制,那么诚实的链条将以最快的速度延长,并超越其他的竞争链条。如果想要对业已出现的区块进行修改,攻击者必须重新完成该区块的工作量外加该区块之后所有区块的工作量,并最终赶上和超越诚实节点的工作量。我们将证明,设想一个较慢的攻击者试图赶上随后的区块,那么其成功概率将呈指数化递减。另一个问题是,硬件的运算速度在高速增长,而节点参与网络的程度则会有所起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作量证明的难度(theproof-of-workdifficulty)将采用移动平均目标的方法来确定,即令难度指向令每小时生成区块的速度为某一个预定的平均数。如果区块生成的速度过快,那么难度就会提高。

如果有一台超级电脑,能够在区块解题中获胜?

即便是一台超级电脑,或者时几百上千台电脑也很难赢得解一个区块的胜利,因为竞争对手不是任一台电脑,而是整个比特币网络。你可以用买彩票来比拟。操作千百台电脑,如同买了千百张彩票一样。

51%攻击是指的什么

根据前面的例子,我们知道,要想有50%的概率领先其他人解题得到胜利,就需要掌握全网50%以上的算力。要连续领先他人解出区块,掌握的运算能力还需要高得多。所以区块链中的交易是受到数学竞赛所保护。恶意用户必须和整个网络较量。区块连接建立的结果,使得在支链越前方的交易越安全。恶意的用户必须在更长的时间赢过全网络,来达成重复支付,替换前面的区块链。所以,系统只有支端末尾易受到重复支付攻击。这也是为什么系统建议多等几个区块,才能确认收款成功。

个人博客:

区块链为什么会分叉

分叉是区块链体验的核心,类似于系统升级。“分叉”一条链,本质上就是要对运行区块链的软件做出改变。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叉所引发的问题也非常多,有的很快能够达成共识,有的则极具争议。在中心化系统中,软件升级极其简单,只需要打补丁或者对其某些功能的兼容性等迭代更新。而去中心化系统中,升级远没有那么简单轻松,它需要取得链上各节点或者交易方达成共识。在一些重大功能上的改善时,常会遭到社区某些人的反对,一旦有超过2/3的人不同意,那么他们就得选择其它途径,创造它们自己的协议和分支区块链,于是分叉也就随之发生。在比特币中,其通过比特币软件(也叫比特币协议)的形式实现,它确定了针对所有人的规则,包括区块大小、对矿工的奖励等。如果所有人使用比特币,那就得同意这份协议。类似于国家的法律,每个人必须遵守。然而,不仅仅是比特币,其它加密数字货币也是一样的,作为软件项目,总是不乏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技术更新和开发基本都是一往直前的,比特币开发者是通过更新软件(比特币协议)来解决问题或增强功能的。简单而言,区块链网络中只要发生意见分歧、协议改进(新增、升级)等就有可能产生分叉。其实,谈起分叉我们并不难理解,以比特币为例,可以将比特币分叉分为两大类:比特币协议和存储交易系统。比特币协议完全是开源的,如果要创建自己的分支区块链,那就要先把比特币软件源代码复制下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修改。最后,通过指定的区块编号让比特币开始分叉并生效,其实就是相当于中心化系统程序中的定时指令。比如可以规定区块编号在到达10000时分叉开始生效,当该区块编号传送的指令到社区时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支持原协议,一部分支持分叉协议,然后每个部分会再次添加新的区块到它们所支持的那一条链上。

【区块链知识】当我们遇到分叉问题时,该怎么办?

遇到分叉问题,该听谁的?

假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区块链中,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区块甲和区块乙同时把一条信息记录下来,并且做好编码和时间戳。

他们两个区块同时发布信息,说这个编码为4495662的信息是我记账的,它的报酬应该归我!

然后,大家就有的认为报酬应该归区块甲,有的则认为归区块乙,而报酬只有一份,只能给一个区块。这下好了,出现不同意见了,该怎么办?

更严重的是,有的区块会认为这件事是区块甲做的,也记下来,顺着编码继续往后记账;另外一些区块则认为这件事是区块乙做的,跟着在区块乙后边继续记账。

这样事情就大条了!原本严谨的唯一的一条信息链,到区块甲和区块乙这里,硬生生给分开了,它们各自后边分别跟着常常的链条。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辨别自己掌握的信息链,是否正确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区块链技术又出台了一个新的规则:每条记录都要顶格写,同时要保证中心离田字格上边缘要保持0.897?57毫米的位置上。

为了符合要求,每个人都得拿着尺子去量好位置,然后才能开始记录。这样记录每条信息时,增加了难度,延长了操作时间。

只要一个人做好了记录,大喊一声,我记录好了!

其他人就停笔不再记录这条信息,反而开始记录这条信息是某某记录的接着那个编码继续往下记录。

遇到分叉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

『叁』 比特币如何防止篡改

比特币网络主要会通过以下两种技术保证用户签发的交易和历史上发生的交易不会被攻击者篡改:

  • 非对称加密可以保证攻击者无法伪造账户所有者的签名;

  • 共识算法可以保证网络中的历史交易不会被攻击者替换;

  • 非对称加密


  • 非对称加密算法3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加密技术,TLS 证书和电子签名等场景都使用了非对称的加密算法保证安全。非对称加密算法同时包含一个公钥(Public Key)和一个私钥(Secret Key),使用私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公钥解密,而使用公钥解密的数据也只能用私钥解密。

  • 图 4 - 51% 攻击


  • 1使用如下所示的代码可以计算在无限长的时间中,攻击者持有 51% 算力时,改写历史 0 ~ 9 个区块的概率9:

  • #include

  • #include


  • double attackerSuccessProbability(double q, int z) {

  • double p = 1.0 - q;

  • double lambda = z * (q / p);

  • double sum = 1.0;

  • int i, k;

  • for (k = 0; k <= z; k++) {

  • double poisson = exp(-lambda);

  • for (i = 1; i <= k; i++)

  • poisson *= lambda / i;

  • sum -= poisson * (1 - pow(q / p, z - k));

  • }

  • return sum;

  • }


  • int main()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 printf("z=%d, p=%f\n", i, attackerSuccessProbability(0.51, i));

  • }

  • return 0;

  • }


  • 通过上述的计算我们会发现,在无限长的时间中,占有全网算力的节点能够发起 51% 攻击修改历史的概率是 100%;但是在有限长的时间中,因为比特币中的算力是相对动态的,比特币网络的节点也在避免出现单节点占有 51% 以上算力的情况,所以想要篡改比特币的历史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在一些小众的、算力没有保证的一些区块链网络中,51% 攻击还是极其常见的10。


  • 防范 51% 攻击方法也很简单,在多数的区块链网络中,刚刚加入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都是未确认的,只要这些区块后面追加了数量足够的区块,区块中的交易才会被确认。比特币中的交易确认数就是 6 个,而比特币平均 10 分钟生成一个块,所以一次交易的确认时间大概为 60 分钟,这也是为了保证安全性不得不做出的牺牲。不过,这种增加确认数的做法也不能保证 100% 的安全,我们也只能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攻击者的成本。

  • 总结


  • 研究比特币这样的区块链技术还是非常有趣的,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它也会遇到分布式系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例如节点不可靠等问题;同时作为一个金融系统和账本,它也会面对更加复杂的交易确认和验证场景。比特币网络的设计非常有趣,它是技术和金融两个交叉领域结合后的产物,非常值得我们花时间研究背后的原理。


  • 比特币并不能 100% 防止交易和数据的篡改,文中提到的两种技术都只能从一定概率上保证安全,而降低攻击者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安全领域需要面对的永恒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更严谨的方式阐述今天的问题 — 比特币使用了哪些技术来增加攻击者的成本、降低交易被篡改的概率:

  • 比特币使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保证攻击者在有限时间内无法伪造账户所有者的签名;

  • 比特币使用了工作量证明的共识算法并引入了记账的激励,保证网络中的历史交易不会被攻击者快速替换;


  • 通过上述的两种方式,比特币才能保证历史的交易不会被篡改和所有账户中资金的安全。

『肆』 Web3 人一定要知道的 30 个加密俚语

揭秘Web3世界中的俚语:HODL、WAGMI、NGMI、GM 等等。
常见的加密俚语
HODL HODL 源自比特币论坛帖子的一个错误拼写,原为“HOLD“。之后,HODL 有了全新的含义 – Hold On For Dear Life,为了可爱的生活而坚持,表达了投资者不应出售他们的比特币,无论市场怎么波动,要保持心态平静,长期持有。许多铁杆 HODLers 坚信加密货币是未来,许多 HODLers 遵循美元成本平均 (DCA) 策略,定期购买小到中等数量的加密货币,以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平衡整体购入价格。因为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成功把握市场低买高卖的时机,HODLing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贪婪或恐惧的反应,是一种更加佛系的持有态度。
WAGMI / GMI / WGMI WAGMI 是 We're All Going To Make It 的简写,表示“一定会成”,NFT 相关持有者用此表示能够对项目持有积极的态度。GMI - “Going to Make It”、WGMI - “We're Going It” 与 WAGMI 同义,表示对项目或个人成功充满信心。YGMI 指的是特定的个人或团体在 NFT 社区中未来会成功。
NGMI NGMI 是 Not Going To Make It 的简写,表示对个人投资者或项目发展不会成功的消极情绪。常用于自嘲或侮辱性表达。
FUD FUD 为 Fear, Uncertainty, Doubt 的缩写,代表“恐惧、不确定性和怀疑”。在批评加密和 NFT 社区之外的人时使用,特别是当一些圈外人或团体质疑整个 Web3 或 NFT 的未来和价值时。FUD 也可以用于其他社区成员对特定项目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传播有关项目 FUD 的人被称为 Fuddder。
LFG LFG 为 Let's F**king Go 的缩写,可用于表示对某项目或 NFT 趋势大涨的积极信号,或者在事态发生反转时,呼吁采取某种行动跟措施。
GM GM 为 Good Morning 的简写, 传统表示为早上好。在Web3社区中,因社区成员来自全球各地,早上是大家开始查看各个指数的时间,发送 GM 可以表达对新的一天以及整个加密行业的美好期待。
其他常见加密俚语
Whale 是拥有大量加密货币的个人或机构,对市场有巨大影响。Bearwhale 是熊和鲸的结合,是认为市场正朝着看跌方向发展的加密投资者或交易者。Flippening 是一个假设事件,特别指当以太坊的市值超过比特币的市值时,一跃成为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Bitcoin Maximalist 是认为比特币是最好的加密货币,持币者。
Sats 是 Satoshis 的缩写,是比特币最小单位,1Sat=0.00000001比特币。Maxi 源自比特币极简主义者,表示坚信自己所在的公链就是最好的公链。Shill 是为了个人利益宣传低质量产品的人,通常具有负面含义。DYOR 是 Do Your Own Research 的简称,鼓励投资者进行自己的研究。
FOMO 是 Fear of Missing Out 的简写,表示害怕错过,指的是有人担心没有在正确的时间购买而错过加密或 NFT 项目的价格大涨。
LAMBO 是兰博基尼的缩写,当加密社区的成员问“什么时候 LAMBO?”时,表示实现财富自由,购买兰博基尼。
No Coiner 是对区块链行业持高度批评态度并且不持有任何加密资产的人,通常具有负面含义。MOON 是“月亮”的缩写,询问特定加密货币的价值何时会飙升。
Moonboy 是看涨的交易者或投资者,相信他们可以预测加密货币的价格变化,尤其是相信加密货币何时“月亮”或价格迅速上涨。
REKT 是 Wrecked 的网络俚语,指加密货币遭受暴跌时损失惨重的心情。BTD 是 Buy the Dip 的简写,鼓励在价格下跌时购买特定的加密货币。
Pump and Dump 是暴涨暴跌现象,当交易者购买大量加密货币以抬高价格然后迅速出售以获取利润,给散户带来损失。
Shitcoin 是低质量的加密货币(有时是 meme 币),无实用性或技术创新。
Apeing 是不加思考直接进场的行为,通常发生在项目发行后直接购买,而没有进行任何尽职调查。
Bitshamed 是 HODLer 批评另一个 HODLer 只持有少量比特币时发生的现象,表示无法买入比特币的羞耻感。
Vaporware 是具有人为夸大价值的加密货币,最终会消失,常用于山寨币的礼貌性表达。
Diamond Hand 是指不会出售其加密货币或 NFT 的投资者或交易者,拥有 “钻石手” 的人不畏市场波动,在负面新闻和市场情绪低迷时坚持持有仓位。
纸手是来自股票交易界的术语,指交易者或投资者由于对自己交易或投资策略缺乏信心而亏本卖出。
Bagholders 是持包人,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固执地保留资产很长一段时间,导致最终投资价值为零,有一袋子它们不想要的币。
Szn 是 season 的简写,表示市场周期,周期可以持续数年或几天。
NFA 是 Not Financial Advice 的缩写,非财务建议,表示有人分享了一个想法,但最终决定需要你自己来做。
Web3 俚语是随市场发展而生的语言文化,未来会继续更替和增加。了解并使用一些俚语能帮助你融入不同项目的社区。

阅读全文

与比特币for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虚拟货币怎么充值现在 浏览:435
比特币k线图最新消息 浏览:602
以太坊2020年10月19日分析 浏览:866
比特币for 浏览:798
那个网站比特币杠杆 浏览:10
央行批准发行数字货币 浏览:271
以太坊购买01个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256
btc转账显示超时 浏览:312
比特币最初始的价格 浏览:890
发行数字货币原因 浏览:694
同种算法显卡算力是否相同 浏览:448
以太坊要怎么才卖得出去呢 浏览:295
虚拟货币平台转不出钱 浏览:30
虚拟经济和虚拟货币 浏览:136
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影响 浏览:49
日本航空积分换比特币 浏览:624
btc有哪些矿池 浏览:762
生死狙击以太工坊数字是什么意思 浏览:388
整数加法的算力 浏览:630
btc收益计算网站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