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特币真的只有2100万个吗
回答是,虽然不是一直发发发直到20999999.97690000个就直接停止那么简单粗暴(顺便,引用小数点后那么多位是因为比特币的划分单位为聪,就是中本聪的聪,1聪是0.00000001个比特币),但大体上就是这样。
比特币的产生方式是挖矿,也就是矿工通过解答加密学问题争夺记账权,完成记账的矿工将得到系统给予的比特币奖励。
格林尼治时间2009年1月3日18点15分05秒,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网络的第一个区块,也就是编号为0的创世区块。
从创世区块到第20999个区块为阶段1,在这个阶段里矿工每完成一个区块的记账,可以得到50个比特币的奖励,也就是比特币网络中每生成一个新区快,比特币的数量就增加50。
出于某些原因,中本聪认为比特币产生的速度应该递减。于是从第21000个区块(该区块产生于2012年)开始,称为阶段2,每生成一个新区块只增加25个比特币。
这样继续下去,每生成21000个区块,比特币就进入下一个阶段,每个新区块带来的新比特币数量减半。直到第33次减半时,每个块产生的新比特币从0.0021个直接减为0个。
这样算一下,总共产生的比特币就是20999999.97690000个。
说某个超智慧文明终于造出了一部超级电脑 Deep Thought(深思)——按现在的说法应该叫超级AI。这个AI刚启动就宣布,我是宇宙所有时间里第二强大的电脑。于是这些智慧生物兴奋啊,就问了它,请告诉我们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生命、宇宙和一切的答案)吧。AI 听了,思考了一会,回答说,这个问题太复杂,我需要用800万年才能计算出结果。
于是经过准备,AI 进入了漫长的计算中,仿佛冬眠一般。智慧生物们一直等待着它,并准备了盛大的庆祝典礼来欢迎这个终极答案。当时间终于到来的时候,三个当年问问题的生物的后人带着紧张和兴奋来见AI,发现 AI 已经醒了。于是他们立刻问,答案是什么?
AI 却奇怪地犹豫了一下,问,你们确定真的要知道答案吗?他们说,当然啊!于是 AI 叹了口气,说好吧,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s ... 42.
智慧生物们目瞪口呆。后续我们这里先不谈。这个经典的段落后来成为科幻史上的一个梗,曾经Google搜索有个彩蛋(大家还记得大明湖畔的 Google 吧),如果你搜索上面那段英文,Google就会告诉你,答案是42~
然后回到我们的正题,21 million的21是什么?回答:是42的一半。
② 涓鍥芥瘮鐗瑰竵鍥涘ぇ棣栧瘜
1銆佹潕绗戞潵锛氭潕绗戞潵鏄涓鍥芥瘮鐗瑰竵棰嗗煙鐨勭煡鍚嶄汉鐗╀箣涓锛屼篃鏄姣旂壒甯佺殑鏃╂湡鎶曡祫鑰呬箣涓锛屾浘缁忔槸鏂颁笢鏂圭殑鑻辫鏁欏笀锛屽悗鏉ヨ浆琛岃繘鍏ユ瘮鐗瑰竵棰嗗煙锛屽苟閫氳繃鑷宸辩殑鎶曡祫鍜屽垱涓氱Н绱浜嗗ぇ閲忕殑璐㈠瘜锛屽湪姣旂壒甯侀嗗煙鐨勬姇璧勬敹鐩婂凡缁忚揪鍒颁簡鏁颁嚎浜烘皯甯併
2銆佸惔蹇屽瘨锛氬惔蹇屽瘨鏄鍙︿竴浣嶄腑鍥芥瘮鐗瑰竵棰嗗煙鐨勭煡鍚嶄汉鐗╋紝鏄姣旂壒甯佸ぇ闄嗙殑鍒涘嬩汉涔嬩竴锛屼篃鏄姣旂壒甯佺熆鏈虹殑鍒堕犲拰閿鍞鍟嗭紝姣旂壒甯佸ぇ闄嗘槸鍏ㄧ悆鏈澶х殑姣旂壒甯佺熆鏈哄埗閫犲晢涔嬩竴锛屽惔蹇屽瘨涔熷洜姝ゆ垚涓轰簡姣旂壒甯佷嚎涓囧瘜缈佷箣涓銆
3銆佹矆娉锛氫腑鍥芥瘮鐗瑰竵鍥涘ぇ棣栧瘜鍏朵腑涓涓鏄娌堟尝锛屾槸鍒嗗竷寮忚祫鏈鐨勫悎浼欎汉锛屼篃鏄涓鍥芥瘮鐗瑰竵棰嗗煙鐨勯噸瑕佹姇璧勮呭拰鍒涗笟鑰呫傚垎甯冨紡璧勬湰鏄涓鍥芥渶澶х殑鍖哄潡閾炬姇璧勬満鏋勪箣涓锛屼笓娉ㄤ簬鎶曡祫鍖哄潡閾炬妧鏈鍜屾暟瀛楄揣甯佺浉鍏崇殑鍒濆垱浼佷笟锛屾矆娉㈠湪鍖哄潡閾鹃嗗煙鎷ユ湁娣卞帤鐨勬妧鏈鑳屾櫙鍜屼赴瀵岀殑鎶曡祫缁忛獙锛屾浘缁忔姇璧勪簡澶氫釜鎴愬姛鐨勫尯鍧楅摼椤圭洰锛屾瘮濡備互澶鍧娿乪os绛夛紝涔熷洜姝ゆ垚涓轰簡涓鍥芥瘮鐗瑰竵浜夸竾瀵岀縼涔嬩竴銆
4銆佽┕鍏嬪洟锛氳┕鍏嬪洟鏄姣旂壒甯佸ぇ闄嗙殑鑱斿悎鍒涘嬩汉涔嬩竴锛屼篃鏄姣旂壒甯佺熆鏈哄埗閫犻嗗煙鐨勯噸瑕佷汉鐗╋紝涓庡惔蹇屽瘨涓璧峰垱寤轰簡姣旂壒甯佸ぇ闄嗭紝骞跺皢鍏跺彂灞曟垚涓轰簡鍏ㄧ悆鏈澶х殑姣旂壒甯佺熆鏈哄埗閫犲晢涔嬩竴锛岃┕鍏嬪洟鍦ㄦ瘮鐗瑰竵鐭挎満鍒堕犻嗗煙鎷ユ湁娣卞帤鐨勬妧鏈鑳屾櫙鍜屼赴瀵岀殑缁忛獙锛屼篃鍥犳ゆ垚涓轰簡涓鍥芥瘮鐗瑰竵浜夸竾瀵岀縼涔嬩竴銆
5銆佹瘮鐗瑰竵鏄涓绉嶅熀浜庡幓涓蹇冨寲銆佺偣瀵圭偣浼犺緭鐨勬暟瀛楄揣甯侊紝鐢变腑鏈鑱鍦2008骞存彁鍑猴紝骞朵簬2009骞存e紡璇炵敓锛屾瘮鐗瑰竵鐨勪氦鏄撹板綍鍏寮閫忔槑锛屼笖涓嶄緷璧栦簬鐗瑰畾鐨勮揣甯佹満鏋勫彂琛岋紝鑰屾槸渚濇嵁鐗瑰畾鐨勭畻娉曪紝閫氳繃澶ч噺鐨勮$畻浜х敓銆
③ 区块链第一大咖有哪些名单(区块链大神)
中国挖pi币的十大名人1、李笑来,“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2001年~2008年就职新东方教育集团,08年8月创立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的一次契机,李笑来从网络上获知关于比特币的消息,自此凭借其卓越的投资大脑,于2013年创立比特基金,专注用互联网、比特币相关领域的天使投资。
2、吴忌寒,中国币圈最有权势的人,他创建了比特币大陆,其产品是比特币挖矿矿机,风靡全球。他拥有三个矿池:BTC.com,ConnectBTC和AntPool,占据全球算力约30%(要知道51%的算力攻击就可以颠覆比特币系统,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宝剑高悬,泰山压顶),对于比特币走向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2011年底,吴忌寒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把中本聪的比特币创世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翻译成了中文,因此被称为是“比特币的布道者。2018年11月13日,吴忌寒入选《2018胡稿唯润区块链富豪榜》,以165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2
3、沈波,国内首家专注投资区块链技术相关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中国规模最大的区块链投资基金——分布式资本的合伙人,2017年11月份,分布式资本已经在全球投资了近50家区块链初创公司,投资总额达5000万美元。而这家机构的顾问(前合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才创业者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Buterin。最初身为的创始人(比特股的创始团队),背靠万象集团,实力雄厚。此人行事低调,属于区块链投资圈的顶尖人物。2018年11月13日,沈波入选《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以70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5。(与李笑来并列第5)
4、詹克团,比特币大陆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晌敬帆院,被称为比特大陆的“技术大脑”,拥有近15年集成电路行业的管理及营运经验。他在2001年获得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他曾在6个月时间就开发出比特宴雹币第一代矿机,能效远超同行,打下了比特大陆的业界基础。2018年11月13日,李笑来入选《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以295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1。
大数据“点将”,这些世界级大咖牛在哪国际大咖全能王:柯克·伯尔尼(KirkBorne)25位全球顶尖大数据科学家之一、博思艾伦高级数据科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空间科学家柯克·伯尔尼现担任博思艾伦(BoozAllenHamwuilton)公司高级数据科学家。被媒体评为25位全球顶尖大数据科学家之一,并在2014年被评为IBM大数据与分析英雄。除了任职于博思艾伦,他还是很多其它公司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和空间科学家,不愧为一个全能王。塔尖人物:马克·范·雷蒙南(MarkvanRijmenam)全球十大顶尖大数据影响人物之一、知名大数据网站Datafloq创始人马克·范·雷蒙南,全球十大顶尖大数据影响人物之一、著名演讲家、博士。在大数据、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和颠覆性创新方面有很高的建树:知名大数据网站Datafloq创始人、数字化领导力实验室创建合伙人、荷兰DataDonderdag大数据论坛联合创始人,著有《ThinkBigger:》。前瞻:杰克·肖(JackShaw)美国BBT公司总裁,美国数据区块链委员会高级负责人、全球区块链委员会高级顾问、高级战略咨询专家杰克·肖,作为当今世界极具前瞻性的世界著名未来学专家,杰克?肖致力于通过定量、定时、定性和其他科学方法,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拥有超过30年探索未来社会发展预测的研究经验,专注领域包括新生技术,如大数据、AI、物联网、3D打印技术、移动商务、数据分析等等,是世界5大顶尖科技未来学专家之一。
福布斯公布区块链50强,度小满金融上榜
近日,福布斯公布了全球区块链50强名单,蚂蚁金服、度小满金融、腾讯、建设银行、富士康等5家中国企业上榜。此外,亚马逊、谷歌、微软、三星、IBM等也入选该榜单.
上榜企业拥有像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基础技术,并将其运用于加速商业流程、提高透明度中,可实现节约数十亿美元的成本。同时该榜单还要求上榜企业每年的营收不低于10亿美元,或者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对于上榜企业来说,区块链技术已经实实在在体现在了收入和成本节约之上。
度小满金融探索和落地了多个区块链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允许数百万中国普通用户领养、交易可爱的数字化小狗宠物“莱茨狗”——这些宠物各不相同,在区块链上“生活”。其还有一个提供教育贷款的服务“安心付”,使用区块链技术保证学员消费教学服务后才拨付资金。度小满使用多种区块链实现方案,包括由IBM开发的HyperledgerFabric等。
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同时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
2019年10月,国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顶层对区块链的全新定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度小满金融在区块链技术上的积累和落地应用走在了前列。
除了上榜项目外,度小满金融还在分布式金融等领域进行积极创新,19年发布的分布式金融白皮书,在行业内首个提出针对分布式金融的参考技术架构。在消费金融领域,度小满金融作为先行者,推出的区块链ABS(资产证券化)项目解决了交易各方底层资产真实性的信任问题。
度小满金融在2017年与佰仟租赁、华能信托等合作方联合发行了国内首单区块链技术支持的ABS项目,发行规模4.24亿元,这是国内首单以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支持,实现ABS“真资产”的项目;同年还发布了“网络-长安新生-天风2017年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意味着中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产品落地,也是当期发行利率最低的产品。
上述项目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学院派肯定,入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案例库,成为该院首个以区块链技术为蓝本的课堂教学案例;获得了《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度“卓越实践奖”。
“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大品牌、靠谱、利率低值得信赖,提供面向大众的个人消费信贷服务,打造创新消费信贷模式,延承网络的技术基因,有钱花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
④ 〈挖矿系列3〉比特币矿机发展史
比特币从发明诞生出来后,比特币挖矿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现在的矿池是挖矿的方式,非矿机技术)
CPU→GPU→ASIC专业矿机
一、CPU挖矿
说起CPU挖矿,谁是第一个呢?前面文章也说了,就是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无明确的证据,按逻辑应该是正确的)。
CPU挖矿是第一代的挖矿。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用电脑CPU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挖出了第一个创始区块,区块里包含50个比特币。
随后一些极客、程序员、游戏挖机纷纷加入CPU挖矿,但当时的CPU挖矿,仅仅是一种尝试和好玩,并没有现在的商业化。
二、GPU挖矿
GPU(图形处理单元,即显卡)挖矿是第二代的挖矿。
从CPU换到GPU挖矿,是因为CPU中央处理器是通用性计算单元,里面设计了计算机很多的分析处理需求,其综合能力强但单项能力较弱,而比特币的SHA256 hash运算,是非常单一的无脑重复计算,而且CPU的并行运算能力不强,后来,有人发现GPU的高吞吐率和高并行处理能力,其运算效率比CPU高10倍以上,并且GPU可以超频使用以提升性能,适用于大规模的并发运算,比如密码破解,于是人们纷纷转向GPU挖矿。
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比特币历史上最贵的吃货、比特币Pizza的故事了。没错,这个人叫Laszlo Hanyecz,他是个程序员,他在2010年5月22日,用1万枚比特币购买了两个披萨,当时这两个披萨只值不到50美元,但是这一万枚比特币拿到现在值几个亿了。
大家都在说Laszlo Hanyecz肯定肠子都悔青了,但是也未必,因为Laszlo Hanyecz是第一个使用GPU挖比特币的人,他挖到了非常多的比特币,当时的1万枚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了。
图片来源于网上
但是GPU也存在缺陷,就是原本是做图像处理的,内置的这些硬件非常好电,散热也是个问题。
三、ASIC专业矿机挖矿
ASIC专业矿机是属于第三代的挖矿。
ASIC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缩写,是一种专门为某种特定用途设计的电子电路(芯片)。用于挖矿的芯片,就是矿机ASIC芯片了。因为被设计为只进行某一挖矿需要的特定算法,所以ASIC芯片的设计可以简单的多,成本也低的多。不过最重要的是,就挖矿算力来说,ASIC可以比同时代的CPU、GPU高出几万倍甚至更多。
ASIC矿机的出现,是随着参与挖矿的人越来越多,算力不段上升,而GPU的算力也达到了极限,为了突破这个局限,就有人开始研发专门的矿机。
世界上第一台ASIC芯片的矿机是谁发明的呢?对,就是人称“南瓜张”的张楠赓的阿瓦隆矿机。
矿机的芯片,需要非常强的研发技术实力,比如通讯领域,最强的芯片研发企业是高通、华为海思,因此矿机的芯片研发是一场高科技的竞赛,最早的矿机厂商有龙矿矿机、闪电矿机、瑞典的KNC Minner,都已经从市场上消失,现在市场上最大的矿机厂商包括比特币大陆(蚂蚁矿机)、嘉楠耘智(阿瓦隆矿机)、Bitfury、Watts Miners等,
现在最火爆的矿机当属比特大陆的蚂蚁系列了,后续再详细介绍如何挑选和购买矿机。
本文只简单结束了比特币矿机从CPU、GPU到ASIC的技术发展历程,而现在的ASIC矿机尤其比特币大陆的矿机占据了市场70%以上的算力和市场份额,被质疑为“算力霸权”和跟“去中心化”违背,潜在的“51%”攻击和不公平等。而现在的矿机已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无论如何发展,也是基于市场和追求利益的行为。后续继续分析。
⑤ 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是谁
中本聪,比特币的神秘发明者,是区块链领域中最令人好奇的人物。关于他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如同秦始皇陵园,我们知道他的存在,却无法一窥其真容。唯一可确定的是,中本聪是比特币的第一个矿工,据估算,他拥有近百万个比特币。
中本聪如何做到如此“隐身”?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行动轨迹。在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首次向世界宣告比特币的诞生。紧接着,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并获得了50个比特币的奖励。同年2月11日,中本聪注册了P2P Foundation,宣布了他开发比特币电子现金系统,并提供了开源代码。在2010年,中本聪在维基解密泄露事件中,出于对比特币的保护,他坚决反对接受捐款,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对比特币的坚定信念。
然而,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聪在比特币论坛上发表最后一篇文章后,他选择与核心开发团队保持私下的电子邮件联系,不再公开发表言论。2011年4月26日,中本聪通过一封电子邮件透露,他已经转向其他事务,此后关闭了电子邮件账户。2014年,Newsweek声称找到了中本聪,但很快就被否认。2018年,中本聪的神秘账号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再次引发了社区的热烈讨论。
中本聪的隐身之术令人称奇。他使用了Tor浏览器和PGP加密技术,确保了与他人的交流不会被追踪。他还采用了伪装英式拼写、使用日本名字和模仿他人写作风格等障眼法,使得他的真实身份难以被发现。尽管各路人马都在努力寻找中本聪,但他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
坊间流传的中本聪版本多种多样,包括外星人、未来穿越者、已离世者、团队成员和英国人等。然而,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仍然是一个谜团。有人猜测,中本聪隐藏自己是为了维护比特币系统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如果中本聪仍然存在,比特币基金会将由他领导,如果他受到政府的逮捕,这将对比特币社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中本聪的成就和财富并没有让他公开露面,他的神秘身份成为了币圈最大的迷案。每一个为比特币做出贡献的人,无论是过去的贡献者还是现在的参与者,都可以说是在为中本聪的愿景贡献力量。因此,你是否拥有比特币呢?
⑥ 最初的比特币怎么样分
最初的比特币怎么分配
比特币最初是在2009年由匿名人士SatoshiNakamoto创造的,创始时总共发行了50个区块,每个区块包含50个比特币。这些50个区块被称为“创世区块”。
在最初的比特币分配中,SatoshiNakamoto自己挖出了大约一百万个比特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早期比特币挖矿者,他们通过参与挖矿获得了比特币。这些挖矿者中包括了GavinAndresen、HalFinney、MarttiMalmi和其他早期的比特币开发者和支持者。
此外,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比特币社区还进行了一些自愿的分发活动,这些活动通常被称为“水龙头”,它们为新加入的用户提供了少量的比特币,以便他们能够开始使用这种新型的数字货币。
总体来说,在比特币最初的几年中,比特币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挖矿来实现的,同时也有一些自愿的分发活动。由于比特币早期的社区规模相对较小,因此这些比特币的分配相对较为公平。但是随着比特币的流行和价格的上涨,比特币的分配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⑦ 比特币这把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2009年1月3日,一名自称中本聪的密码学爱好者,开发出了一套加密金融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人人都可以通过“挖矿”发现数字货币。
这一天,中本聪自己还挖出了50个比特币。
11年后,这50个比特币市值接近300万美元。加上其他比特币,美团王兴推测,理论上,中本聪已是世界首富了。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没人知道中本聪到底是谁,但他开创的比特币,开始被大众所熟知并悄悄影响世界经济:这个数字货币的价值不断上升,成为越来越多投资客所热爱的交易资产;实践层面它如同中本聪当初的设计初衷一样,正在成为部分交易活动的一般等价物。
比如,特斯拉不仅把比特币视为货币(支持比特币支付车款),也把它视为投资标的。在2月8日,特斯拉投资了总计 15 亿美元的比特币,这部分投资额占到了特斯拉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的 7.7%。
从价格来看,确实“要比持有现金好”(马斯克语)。粗略计算,仅仅不到两周时间,特斯拉买入的这部分比特币收益已经高达10亿美金以上,超过了2020年特斯拉的净利润。
炒币收益大于造车收益,特斯拉已经从一家造车公司成为炒币公司。
比特币的大涨从去年美股熔断开始,从最低点的4000美元一路飙升,截至发稿日已经涨幅超过1000%,最高价格达到58318美元。在最高峰时,比特币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这一市值高于国内所有 科技 公司的市值。
那么,比特币的这把火是如何烧起来的?
共识的形成:从无价值到有价值
早在春节前,马斯克就在美国社交媒体 Clubhouse 中发表观点称,比特币是一件好事,所以,自己是比特币的支持者。
超级网红的振臂一呼,多位商界大佬也随着跟风发表对比特币的认知。
在A股散户心中有重要分量的但斌是坊间最出名的“茅台吹”,他声称旗下基金也开始投资比特币。
相比往常诸年,今年具有舆论影响力的商界名人对比特币的看法出奇的一致, 即使是商界的”保守势力“态度也开始转变。
以“老成持重”的印象著称的瑞.达利欧和比尔盖茨,更能代表保守势力对于比特币的看法。
瑞.达利欧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他被视为对冲基金之王。
他在今年1月时发文谈论对比特币的看法:“比特币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人震惊,整个一过程就像创建一条以信用为基础的传统货币体系。”
达利欧这一看法稍显中立,更多的商业大佬表现出更具有倾向性的态度:比尔盖茨在2月18日时谈了自己对比特币的新认知:“我确实认为,将资金转换成更数字化的形式,降低交易成本。”而在三年前,他曾经对比特币不屑一顾:“如果有简单的方法做空,我会做空。”
除了商界名流,主要机构也开始对比特币的进行背书和认可。
今年 1 月 20 日,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黑石旗下的两支基金向美国 SEC 提交了投资说明书。说明书中提到,旗下的某些基金或将参与基于比特币的期货合约交易。
几天后,更为激进的投资机构ARK 发布了2021 Big Ideas,在报告中被散户捧为女版巴菲特的ARK创始人凯瑟琳伍德女士在15个章节中用2个章节阐述了比特币的基本面以及机构配置比特币的分析,根据ARK的预期,未来比特币将成为众多机构和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迎接比特币的将会是星辰大海。
鼓吹上市公司去把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当然是投资机构的一种策略,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提前“埋伏”会有接盘侠。
截至2月19日,ARK旗下的ARKW持有876.98万股灰度基金,根据区块链媒体区块律动的测算,ARK仅仅是在今年的浮盈就有2.47亿美元。
这就像A股中抱团买茅台股票的公募基金一样,华尔街的机构也开始对持有比特币进行抱团。持有比特币的交易员开始被人“尊敬”,如同A股中持有茅台的基金经理不再被散户鄙视。
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资产和另类资产,在早期没有供机构持仓的基础设施,17年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比特币经纪人和托管商服务于机构,金融基建的完善支持了机构们对比特币的投资。
投资之后再进行呐喊和宣传,是华尔街的一贯策略。
资产的形成,源于共识。
古代的贝壳以及黄金白银成为一般等价物时源于大家都愿意承认它是稀缺的、以及不具备功能性的。钻石成为众人推崇的求婚必备品,源于大家相信它是稀缺的,能够代表爱情,随着不断实践,“钻石等于爱情”从故事变为事实。
在《人类简史》中,作者传递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是相信故事的,相信皇帝的“君权神授”,就有了上千年的封建 社会 存续。
从这种意义上,上市公司的定价其实也是故事:人类相信商业组织永续存在,所以才发明了DCF(现金流折算法)对上市公司进行定价。这些资产定价公式通过商学院的普及不断传递,让公募基金和散户都获得共识。
在原始 社会 ,人们相信大祭司讲的神话故事,开始有了社群和族裔的概念。 当商界名人和机构开始对大众说“我相信比特币故事”,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种“无价值”的数字货币开始“有价值”。
稀缺、FOMO情绪以及供需
商界名人和机构的空前一致的看多情绪,已经加速传染给散户群体。
从今年1月份开始,刚开始接触比特币的高明轩就开始在好友圈打听谁有熟悉的USDT购买渠道。
USDT在圈子里被简称为“U”,是用法币(美元或者人民币)购买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的中介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交易所里只支持币币交易(即用数字货币A去购买数字货币B),如果想在数字货币交易所里购买比特币,首先要在场外买入USDT。
USDT通常会被戏称为电子美元,和美元的兑换关系是1:1,但在兑换的时候由于是在场外交易,通常会出现溢价和折价。 如果投资者情绪高涨,要高于美元价格。
2月22日晚,比特币从最高的5.8万美元跌到4.7万美元并没有阻拦市场投资者的热度,在某交易所软件中,USDT的价格从短短一周内从6.45元涨到了6.56元。
实际上,交易所往往会提供很多售卖U的卖家信息,直接转账给对方的银行卡即可兑换,但没有见过面且没有担保的交易总是令人不安心。
由于找到合适的卖家,自称“性格谨慎”的高明轩只好放弃了这次比特币的购入。
高明轩仍然想要去找熟人去购买USDT,但随着比特币的行情持续新高,很多手持USDT的比特币炒家已经不愿意转手给他人,他们更愿意持有以便随时进行比特币交易。
他最终用6.50元的价格兑换了USDT,即使比特币恢复到1月29日的价格,他手里可以买的数量也要比之前减少了。
他担心踏空。
高明轩的这种情绪被币圈市场称之为FOMO情绪。FOMO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缩写, 在市场呈现上涨趋势时,投资者往往担心踏空而不断加仓,继而造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FOMO情绪进一步扩大。
散户的FOMO情绪助长了比特币市场的火热,但从2020年疫情开始的比特币牛市的主要原因最开始来源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大放水”以及灰度基金不断在市场中吸筹。
主要经济体的大放水,让“持有现金”和其他固收资产变得不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在2020年3月,被视为全球流动性重要指标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最低达到0.5%,全球范围内的核心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在疫情期间出现了全球范围的机构抱团现象:A股的白酒股、美股五大 科技 股(Facebook、Amazon等)。
稀缺的比特币成了“资本”的另一个流入之地。去年新冠疫情导致很多境外国家出现了短暂的动乱局面,而比特币拥有交易方便、打破资金跨境流通以及流动性高的特点,被全球买家视为”可以避险的资产“。
比特币的交易门槛稍微高,但优势却很多:365*24小时不间断交易,流动性甚至要高于股票。
相比不断开足马力的美元印钞机,比特币在数量上具有稀缺性,在理论上这种虚拟数字货币只有2100万个,目前已经有85%的被挖出。由于总量上存在上限,数字货币的价格更多取决于供需和相信它价值的人的多寡。
曾经在IDG等知名投资机构工作过的牛骏峰现在在数字货币交易所工作,他认为 :“股票资产在牛市来临时,其实也是投资者在用不同的资产定价公式来安慰自己,当所有定价公式都显示太高的时候,就不谈估值了,谈资产的供需。”
比特币供需因素主要被一家名为灰度基金的信托基金影响。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信托基金管理加密资产,它允许投资者把自己手里的比特币入金到信托里,但这个兑换是单向的,投资者不支持赎回,需要锁仓。形象地说,“灰度”在扮演一个只入不出的比特币“饕餮”的角色。
它并不需要动用自有资金就能不断拿到市场中的比特币,在上个月灰度基金持有高达60.68万枚比特币。
熟悉股市的朋友就可以看出来这件事的逻辑: 这是一个公开的庄家,市场上可流通的比特币由于它的存在而不断减少。
众所周知,庄家影响价格最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控制供给。
在区块链圈子里有句段子,比特币在市值低迷时被称为“比特币骗局”,在市值高涨时又被称为“区块链骗局”。
这句话常用来形容比特币的剧烈波动。
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但本身并没有具备像黄金一样的避险属性。恰恰相反, 比特币由于没有像股票一样有一个可以锚定的资产定价公式,反而呈现出大起大落的价格走势。
2月23日,比特币一度跌至45200美元左右,暴跌逾10000美元。
比特币价格暴跌导致杠杆交易者大面积爆仓。据比特币家园网实时统计数据,当天有48.67万人爆仓,爆仓资金达到296.44亿元。
从2016年至今,比特币累计下跌20%及以上的情况,总共出现了四次,跌幅超过48%的情况共有4次。在2018年底,比特币价格更是较高点下跌了90%,这样的波动并非每一个投资者可以承受。
由于比特币本身是非法定货币,是基于某种算法而产生的去中心化货币。相对其他资产,比特币的流通场景更为隐秘而小众,甚至是非法的。
这是人类 历史 上的荒谬事情:数字货币受人追捧正是源自于它的“自由”,不受监管,不实名,不受交易限制,24小时在交易。 但也正是它的“自由”属性,导致成为它为恐怖主义融资、洗钱以及逃税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在国内一些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仍然有一条提醒:“请勿备注任何信息BTC、USDT以及其他数字资产名称用于转账备注,防止造成您的汇款被拦截、银行卡冻结等问题。”
目前,市面上活跃的国内交易平台虽然其办公场所仍然在国内,但注册地却往往是海外,国内监管对非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仍然是采取限制的态度。
对于投资者而言, 比特币并非实名制的特点也导致了这一资产有被盗的风险。
被盗并非数字货币的专利,理论上所有账户都有被盗的风险,但实名制账户有追回的可能。而数字货币的规则是:谁掌握了私钥,谁就掌握了这笔资产。一旦私钥被盗,那么就和这笔资产说再见。
大多数中国投资者购买比特币选择用USDT等稳定币,在交易过程中投资者大多会选择持有USDT等稳定币来规避下跌风险。但这些稳定币并不具备如同比特币一样的稀缺性,也并没有如同比特币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
USDT所在的泰达公司一直声称自己发行多少币,就储备多少美元,但却无法提供相对应银行账户的担保。所以存在一个风险就是:或许有一天,即使比特币依旧涨势如虹,但持有的、本来用于购买比特币的USDT突然就会因为过度超发大幅贬值。
股票及其衍生品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现如今投资者们在股票交易所中自由出入只担心资产下跌,从未担心资产的丢失以及交易所跑路。
但比特币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相应的金融基建并没有完善,比如大多数人持有的比特币是存放在交易所提供的中心化虚拟账户,并非真实的比特币地址, 理论上交易所携币跑路的风险仍然存在。
对于习惯了股票账户的投资者而言,这恐怕是最大的风险了。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⑧ 挖矿的演变
从最早的比特币被发明出来,中本聪挖出第一个创世区块奖励50个BTC后,开创了挖矿的时代。
CPU挖矿:
CPU挖矿是比特币挖矿门槛最低的时期,也是用户最少的时期,也是奖励最多的时期,那时候一个块的奖励是50个BTC,不过这个时候的BTC毫无价值。这个时候用户只需要有电脑,并在电脑上安装一个叫bitcoin-miner的程序,就可以进行挖矿了。因为CPU挖矿现在无法考证,必要的地址填写,钱包注册依然是需要的。CPU的挖矿单位为KH/S,现在比特币的总算力已经达到了EH/S,这其中的差距已经到了10的15次方以上,CPU的算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越来越多的好事者开始研究比特币,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cpu只有一个,挖矿的话人越多你的可能性越低,而算力的提升在CPU上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大家开始尝试依靠其他设备来实现更高效的挖矿,一些极客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计算机的另外一个计算设备GPU上。
GPU显卡挖矿:
GPU挖矿把比特币挖矿带入到了以M为单位的算力时代,一M是一K的1024倍,相当于一个GPU挖矿者最起码需要几十个CPU才能相提并论,如此大的差距,大家自然把矿机的主力放到GPU挖矿上面。2010年年底开始比特币算力开始了第一次跨越。
GPU挖矿最知名的矿工就是披萨哥,也是我们每年5月22日“比特币披萨日”的始作俑者。比特币也从披萨开始变成了有价值的货币,这个时候也有人开始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有了交易产生。不过这个时候比特币的价格还是要按照1分来计算。
GPU越来越普及,大家自然不满足于当下的算力,开始有人通过组装GPU的核心晶元来进行挖矿,这也是早期的FPGA矿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进行到了比特币挖矿的第三个阶段,GPU和FPGA共同存在,也是在2011年年底-2012年之间比特币的算力经历了第二次跨越。
专业矿机:
FPGA是一种集成电路的技术,也可以说是ASIC的前身,而ASIC是一种专门为挖矿设计的集成电路,特点也取决于比特币的不需要太多CPU资源的特性(这其中所说的是CPU的内存资源),这个时候比特币挖矿开始走向专业时代,芯片从110nm一直发展到现在7nm。
算力购买:
云挖矿云算力是2019年比较火热的行业,云挖矿指的是托管矿机,通过云挖矿平台购买矿机并托管,向托管平台缴付管理费和电费,获得挖矿收益。云算力简单说就是不需要你付电费和管理费,只需要你付出你购买算力的时间成本,如果你购买1年的时间,可以根据当下的价格算出未来一年你的算力收益,但是要注意的是你购买的只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算力,到期之后这些算力和你是没有关系的。
随着市面上更多其他虚拟货币的诞生,虚拟货币的产品形态和挖矿方式也随之慢慢进行改变,到如今,各种各样的挖矿概念层出不穷。
可以看出它的演变过程,从最初的CPU挖矿,到GPU挖矿,再到专业矿机,最后发展为每个人都能参加的云挖矿。
矿机发展从CPU到ASIC挖矿变得越来越专业,挖矿的商业从矿池、矿机再到云挖矿和云算力,经历了从易到难,再从难到易的全过程。
交易所的交易挖矿曾经几乎撼动了交易所的排名,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交易挖矿层出不穷;你看花时间看广告、玩游戏、写文章等,耗费时间的都可以被称为注意力挖矿,让每个人意识到注意力的耗费是值钱的;经过自己的思考、经验得出的内容分享,也可以被称为脑力挖矿经验挖矿;甚至跑步、睡觉都能挖矿,瞬间有一个人全天都在挖矿的感觉。
伴随着挖矿概念的滥用,更多的是出现各种各样的区块链项目,身处其中,希望每个项目真真实实的把产品做好、落地成功,而不是经常炒作概念割一把韭菜。
⑨ 终于知道中本聪是谁了|比特币BTC之父
中本聪究竟是谁?
他是否尚在人间?
让我们循着线索抽丝剥茧,
探寻重重迷雾后的真相。
1
线索梳理
想要找到中本聪,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中本聪在网络上留下的行踪: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在“metzdowd.com”网站的密码学邮件列表中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 历史 上的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实现了比特币算法的“挖掘”并获得了第一批50个比特币。
2010年12月5日,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为了保护尚在襁褓中的比特币,避免冲突和争议,中本聪现身反对比特币社区向维基解密捐款比特币的行为。
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聪在比特币论坛中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随后便不再公开露面,只通过电子邮件与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的少数人联系。
2011年4月26日,在与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领导人加文·安德烈森联系过后,中本聪随即关闭了电子邮件,再也没有与任何人来往过。
从上述信息中可以看出中本聪其人十分低调,在网络上可以追溯的行踪很少,他本人与任何人交流坚持使用PGP加密和Tor网络,租借的服务器线索也是都毫无价值地指向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家提供匿名服务的小型主机托管商。在那个网络通讯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这些谨慎缜密的做法让中本聪成功躲过了当局的追查。
中本聪技术上的小心谨慎还延续到了个人信息表达方面。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中本聪很可能为了弱化个人在白皮书和社区发言中无意表现出的个人特征,而刻意地去伪造一些身份信息与个性化特征。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中本聪于2009年2月11日在P2Pfoundation网站上的注册资料显示,他是一个 43 岁的日本男性,不过有点令人费解的是其电子邮箱却在德国的免费邮箱服务器上;再比如伪装英式拼读,格林威治时间的作息规律,日本名字,论文中“WE”的第一人称,使用生僻的 科技 术语,模仿密码学同仁的写作风格等等……中本聪的这些细致入微的操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今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光是大众根据其特征猜测出的候选人就多达数十位,那么中本聪是否就在这些候选人当中呢?我们接着来分析
2
候选人甄别
在上一节提到的候选人当中,相对来说有点知名度或者说靠谱的中本聪候选人是以下几位:
1.Dorian Prentice Satoshi Nakamoto:
2.望月新一
Hal Finney
Hal Finney可以说是比特币的先驱之一,他是继中本聪之后第二个使用BTC挖矿软件、提交bug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的人。此外,为了测试交易功能,Satoshi给他发了10枚比特币,所以他和中本聪成功地完成了首个比特币交易。在写作风格上,Hal和中本聪有诸多相似之处。比较可惜的是,Hal患上了渐冻症,并于2014年去世。对于自己中本聪候选人的身份,Hal在生前多次否认过他是中本聪。在我查到的一篇文章中,文章作者称与Hal的好友Phillip Zimmerman(两人是邮件加密算法PGP的两个发明者)聊过,他的回答是“Hal说过他不是,而我相信他。”
4.Nick Szabo
Nick Szabo,Global Financial Access 的联合创始人。他与Hal Finney一样,是比特币的先驱,也同为中本聪的候选人,曾经有人猜测他以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为笔名撰写了比特币论文。Nick Szabo还有一个称号:“智能合约之父”。早在1995 年,他发表了关于合同法在网络安全实现的论文,提出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的概念。
2008年,当还没有人听说过中本聪以及他所创造的比特币时,Nick在他的个人博客上提到了bit gold的想法。Nick提出的bit gold的描述与中本聪提出的比特币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包括类似的措辞,甚至写作的习惯。后来有人将他的写作风格与中本聪进行了比较,并声称在所有的候选人中,Nick Szabo与中本聪的相似度是最高的。尽管如此,Nick一直否认他是真正的中本聪。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写道:“只有 Hal Finney和中本聪,才有足够的意志力来真正实施该计划”。
Craig Steven Wright
Craig Steven Wright(简称CW),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澳本聪,是澳洲的一位企业家。与上述几位候选者不同,CW是自己蹦出来承认自己是中本聪的人。在我看来CW是一个善于炒作的资本家,BSV和BCH之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就这个性格而言就与之前中本聪的性格大相径庭。
Craig Wright提出了大量证明自己是“中本聪”的疑似证据,我觉得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只有两个:一是Craig Wright发送过一封给Dave Kleiman的邮件,另一个则是Craig Wright在声称自己是中本聪后,曾经与当时比特币的核心开发,Gavin Andresen会面。Craig Wright很容易就取得了Gavin Andresen的信任,让后者公开背书,承认自己是中本聪。
上述行为表明Craig Wright拥有关于比特币和中本聪的大量信息,正是这些信息赢得了Gavin Andresen的信任。但是想要证明自己,事情完全不用这么复杂,只要CW可以利用创世区块的密钥进行的签名,或登录中本聪的账号确认自己的身份,那这个中本聪的身份基本就能坐实了。至于CW是不是中本聪,这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答案。
Dave Kleiman
Dave在加密计算机方面算是自学成才,这与中本聪的经历是一致的。其军方背景也解释了中本聪为何可以在反政府部门侦查方面做得游刃有余。至于为什么中本聪会销声匿迹,对比时间节点来看,Dave Kleiman在2010年底因为感染一种超级细菌,并于2013年4月26日死于超级细菌的并发症,似乎也解释的通。可惜Dave已经去世,这看似最合理的人选却无从验证。
3
人人都是中本聪
那么中本聪到底是谁?上文这些看似有可能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自我否认或者说不可验证。我个人倾向于中本聪已经去世,就算他没有离开人间,按照他当初的愿景,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反观如今的BTC和加密货币圈,谁是中本聪已经不重要了,或者说人人都是中本聪。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⑩ 中本聪第一次挖比特币总花费多少
2009年1月3日,在位于芬兰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币50个。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币交易:程序员LaszloHanyecz用1万BTC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披萨优惠券。这项交易诞生了比特币第一个公允汇率.
中本聪(英语:Satoshi Nakamoto),自称日裔美国人,日本媒体常译为中本哲史,此人是比特币协议及其相关软件Bitcoin-Qt的创造者,但真实身份未知。中本聪于2008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Peer-to-Peer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论文,描述了一种被他称为“比特币”的电子货币及其算法。
2009年,他发布了首个比特币软件,并正式启动了比特币金融系统。2010年,他逐渐淡出并将项目移交给比特币社区的其他成员。中本聪据信持有约一百万个比特币。这些比特币在2013年底时的价值超过十亿美元。
从发表论文以来,中本聪的真实身份长期不为外界所知,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宣称中本聪是一位密码朋克(Cypherpunk)。另外,有人称“中本聪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他的初衷并不希望数字加密货币被某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而是希望其成为全球自由流动、不受政府监管和控制的货币。”
主条目:比特币历史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在“metzdowd.com”网站的密码学邮件列表中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创建一套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体系,且这种体系不需要创建在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很快,2009年1月3日,他开发出首个实现了比特币算法的客户端程序并进行了首次“采矿”(mining),获得了第一批的50个比特币。这也标志着比特币金融体系的正式诞生。
2010年12月5日,在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期间,比特币社区呼吁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款以打破金融封锁。中本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比特币还在摇篮中,禁不起冲突和争议。七天后的12月12日,他在比特币论坛中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提及了最新版本软件中的一些小问题,随后不再露面,电子邮件通讯也逐渐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