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区块链存在哪些风险(区块链带来的风险是指哪些)
区块链面临哪些风险需要解决的?虽然在资本和人才涌入的推动下,区块链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安全漏洞频繁示警的状况引发了人们对区块链风险的担忧。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指出,对于隐私暴露、数据泄露、信息篡改、网络诈骗等问题,区块链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期望。但区块链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诸多的挑战。
俞克群表示,目前区块链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协议安全性、使用安全性、系统安全性等诸多的挑战。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部主任严寒冰也指出,区块链如果要在全球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必须首先解决其面临的安全问题。
严寒冰指出,区块链安全问题包含多个方面。比如说传统的安全问题,包括私钥的保护,包括应用层软件传统的漏洞等。另外,新的协议层面也有一些新的协议带来的漏洞。
去中心化漏洞平台(DVP)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区块链安全问题的严峻性。DVP负责人吴家志透露,自7月24日来的一周内,DVP就已经收到白帽子所提供的312个漏洞,涉及175个项目方。其中包括智能合约、知名公链,交易所等一系列项目。高危漏洞达122个,占所有漏洞的39.1%,中危漏洞53个,占所有漏洞的17%。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助理李斌分析说,当前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三种,无论哪一类在算法、协议、使用、时限和系统等多个方面都面临安全挑战。尤为关键的是,目前区块链还面临的是51%的攻击问题,即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的算例就有能力成功的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部恶意攻击风险,区块链也面临其内生风险的威胁。俞克群提醒说,如何围绕着整个区块链的应用系统的设备、数据、应用、加密、认证以及权限等等方面构筑一个完整的安全应用体系,是各方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吴家志也分析说,作为新兴产业,区块链产业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为缺乏,导致目前的区块链相关软硬件的安全系数不高,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此外,整个区块链生态环节众多,相较之下,相关的安全从业人员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来解决问题。迎接上述挑战需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内容来源中新网
区块链ICO/私募是什么?ICO风险在哪里?如何百倍收益?ICO:initialcoinoffering,也叫代币的公开发行销售,对应于股市的IPO。就像区块链技术本身一样,ICO是一种区块链全新的融资模式,让所有人都能成为项目的“股东”,持有代币就相当于持有股权。代币销售完毕,一般就会上交易所开启交易。ETH是第一个用BTC成功ICO的项目,ICO一般的参与方式是ETH或者BTC,早期BTC融资比较多,但是现在基本都是ETH了,ETH是ICO的硬通货。
私募:一般不参与公开发售的区块链项目,只有少部分机构或者基金有额度。
糖糖从去年3月就开始参与区块链ICO,那时候被大家戏称为“云币娱乐城”,“聚币大赌场”天天上新币,几乎个个都5-100倍,每天的波动都几倍几十倍。9.4国家关于ICO的风险,很多ICO都被清退退币,各大交易所被迫关闭甚至出海,一些项目方甚至被警告。很多ICO的币价格都几乎腰斩再腰斩,到ICO的成本价。
但实事证明,那些被退了币的很多项目,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的大牛市中都基本10-20倍,很多人无疑拍断了大腿。总体来讲,投项目比炒币要稳很多,因为市场的波动,炒币很难拿住,比如94,糖糖的很多朋友都割肉,亏损离场了。
迄今为止,糖糖和我的小伙伴们投过几十个项目至少,经历了类似于英雄链跑路,Mondo骗子,也有Fcoin百倍币,总体来说踏过很多很多的坑,也获得过很多很多的回报。2017年整体回报是大概10倍。从2018年1月以来,投资的项目基本零破发,全部取得了至少3倍以上的好成绩。
糖糖觉得区块链ICO的主要风险:
1.团队跑路:很多团队都是小作坊,知名度很低,甚至根本不存在,白皮书也是东拼西凑,甚至几百块就能淘宝代写
2.代投跑路:很多黑心代投,看这个币上交易所翻很多倍了就告诉你没有投上,破发了就给你代币。一些代投甚至直接拿着ETH跑路的也有,败坏了行业风气。
3.白皮书不能兑现:白皮书里面的路线图决定了团队的未来发展方向,很多项目方根本没有把项目做好的打算,里面的路线图基本都是乱写。另外直接指明上哪个交易所的基本都是骗子项目,很多交易所和项目方有协定,不到上币公告出来,不许泄露,不然取消上币资格。
4.区块链技术:普通人不懂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懂得这个项目有没有用区块链的必要性,也无法鉴别项目的技术水平,比如GitHub不会看。
如何百倍收益:
糖糖发现一级市场(ICO/私募)和二级市场(炒币)是相互转化的。当一级市场破发严重,大家就会去二级市场炒币,当二级市场变得越来越难玩,大家也就会回到一级市场来淘金。去年9月以后基本没有项目在ICO过,大家都在炒币,结果牛市来以后,这些极少数ICO的项目大都10-20倍以上。去年12月ICO非常火爆,结果1月上线,很多币破发,很多人又去二级市场炒币。
所以,其实熊市是投项目的好时机,等到项目上线,大约是小牛市,基本能取得不小的收益。
但是火爆的项目基本都被大机构给包场了,散户只能能接触到的一般的项目,而一般的项目风险稍大。所以大部分人只能和机构一起来参与投资。
为此,糖糖和小伙伴们开辟了ICO板块,为大家鉴别和筛选好的区块链项目让大家一起来参与投资。我们有专业的区块链技术团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也会去实地考察区块链项目,如果有区块链币圈大佬站台的我们也会向他们求证。让骗子项目无所遁形。对于优质的火爆区块链项目,我们机构会直接和区块链项目方联系,拿到最好的比例和最多的额度。
现在挖矿炒币这么火爆,有什么风险吗?现在币圈儿是比较火爆因为火爆,因为比特币的操作会让币圈火一把,至于其他的狗狗币呀等等等等的必因为炒币只要投入少量资金,可能会收到大收益,这就是一个贪心人的一个贪心思维。
现在炒币其实是非常风险的,因为炒的币他不是法定货币,随之而来的就是随着不是法定货币为背书就会破产,更会一夜之间消失掉。
所以投资其他货币其实就是一个陷阱,其实就是一个深坑,我劝大家千万不要玩儿这种货币。
挖矿炒币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细分领域,具体有以下几个风险需要注意的:
1、专业矿机的资金投入风险大。数字加密货币,大多都是基于算法和硬盘存储的生产方式来获取收益,所以对机器(矿机)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处理器,像IPFS分布式存储则是对硬盘要求很高,这些资金投入想当大,一台高端的矿机动则十几万呢!
2、所选币种爆矿率的风险。每个币种爆矿率是不一样的,这个和挖矿的竞争业态很有关系,假如你挖矿是比特币,现在比特币矿机非常多本来竞争力就大,加之比特币每四年都在递减出矿率,如果你的矿机算力不足将很难挖到比特币。
3、能耗投入的风险。挖矿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通常矿机都是要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对电能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果没有合理的电价支持,前期挖矿基本上都是亏损的状态。
4、政策变化的风险,目前世界各国对待数字加密货币的态度各不相同,像中国就是严厉禁止的,私自挖矿一经发现一律取缔。而有些国家态度经常变化,比如伊朗和俄罗斯等国,当政策默认的时候你可能就爆赚了,当控制和打击的时候可能就会有风险。
5、挖矿所需质押币的投入风险。很多矿币一旦接入主网,就可以参与挖矿了,假如你的算力和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即使你挖到了矿,你也不可以立刻将挖到的币拿出去卖的。因为主网基本上都有一个规则就是要部分质押币,主网也怕你突然无故断线呀!只有等你挖的币远远大于质押币时,才会逐步释放一部分币给你交易。而这些质押币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呀!就算银行利息就也是风险呀!
6、币市行情对挖矿的风险。币圈的行情是上下波动的,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你所挖的币行情不好,或者崩盘了,那自然你挖出来的币也就不值钱了,风险自然就存在。
当然,以上仅仅分析只是挖币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风险。但如果只要你挖到的加密货币,市场价格足够的高,一切将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虽然火爆,也正因为火爆,危机风险非常多在币圈!
往大里讲,目前虚拟币不受法律保护,和国家监管,政策因素风险
小里说就是大家目前基本都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说白了人家是开赌场的,人家说了算,不高兴了割你一下很正常,交易所风险!
在就是币的种类多如牛毛,真假难以分辨!有直接被割的风险!就不讲了,要谈风险很多很多…
挖矿炒币都有风险,但是总体来说,挖矿的风险小于炒币。
显卡对一些人来说毕竟属于刚需产品,你最后总能找到接盘侠,但是炒币就不一定了。
玩现货,正常涨跌盈亏,跟股票一样。
玩合约,小投入高回报易爆仓。
高杠杆遇上猛涨猛跌的情况还得面临平台拔网线的骚操作风险。
最后就是提现风险,易冻卡。
首先说一下虚拟货币挖矿的风险。以最典型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挖矿为例,比特币挖矿需要购买专业的矿机,每台矿机售价都在1万元左右,以太坊挖矿需要购买显卡进行挖矿,目前每张显卡价格在7000左右。就最基础的挖矿设备来说,对于一般人来说一次购买几台比特币矿机或者显卡都会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在挖矿过程中,矿机会消耗大量的电力,所以电费成本如果过高,极大可能造成亏损。居民用电的收费标准来挖矿,亏损的可能很大。挖矿期间还要考虑矿机的损坏,维护等。
接着是炒币的风险。虚拟货币市场是每时每刻都在交易的,缺乏监管,所以虚拟货币的价格操控非常明显和疯狂。
第一个炒币的风险在于虚拟货币的价格操控。很多虚拟货币的发行成本很低,几万块就可以发行。这种山寨币一旦上架虚拟货币交易所,项目方可能疯狂出售手中的虚拟货币,直至虚拟货币价格无限趋于0,最后被交易所下架,无法交易。
第二个炒币的风险在于虚拟货币的交易所卷走用户的虚拟货币资产跑路。所以选择交易所一定要慎重。
第三个炒币的风险在于虚拟货币的合约交易。虚拟货币市场进入门槛低,可以通过合约交易和杠杆交易,达到小资金撬动大资金的效果。收益非常的大,但是风险更大。随时可能亏掉账户里所有资金。
以上就是挖矿和炒币的主要风险,还有类似于炒币盈利后,将虚拟货币兑换人民币过程中遇到黑钱的风险。这些风险相对可控一些。
暴涨暴跌,肯定是大风险了。挖坑的话要投资设备,你小散没成本优势,管理优势,电费都不一定能赚回来。
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假如说没有风险话大家早就发财了。炒币的风险在于你的成本价,就比如一枚比特币39万,你炒币买一枚的价格就是39万,他要是跌破39万你内心不慌吗?有的人恐怕在35万就赶紧卖掉,尽量让自己少亏一点。挖矿的风险在于会不会遇到矿难,熊市的时候,你挖一天的币还不够扣你电费呢。其次就是云算力挖矿,你得了解清楚平台的可靠性以及真实性,毕竟现在币圈的资金盘较多,稍不留意就踩坑了。
炒币肯定有风险的,
刚了解比特币的时候十几万一枚。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降到两三万了,
如果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受得了吗,
如果是借来的扛得住吗?
如果是卖房来的钱,你如何面对家人?
总之不能影响生活吧。
巴菲特说不要用借来的钱去投资。
长期持有比较好一点。
没钱的话不要投这么多,
要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
要相信一句话: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所谓币圈一天,股市一年,没有强大的心脏,是受不了炒币一天内大起大落的,特别是资金量大的时候,心态崩溃那都是常态。
所以,你说风险大不大。
首先,挖矿相对专业性较高,需要对项目有较深的研究,找到你的信仰,给自己一个坚持投入成本、持续挖矿的理由。从现在大环境看,挖矿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短期难以看到明显收益,适合有信仰能长期坚持的人,财富自由也不是梦。
其次,对于大多数韭菜来说,挖矿过于高深,大部分人可能连什么是去中心化、区块链都不是很了解,只是看着虚拟币疯狂的涨涨涨,就抑制不住冲进去的冲动。有一句话说的很好,靠运气挣来的钱,往往最后都会靠实力又亏出去,可能亏得还会更多。
币圈是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最大的风险在于涨跌幅无边,可以一天翻几倍,也可以一分钟腰斩,甚至归零,灰飞烟灭。
所以,我觉得炒币适合以小博大,少量资金博一个奇迹。但是,人性贪婪,决定了大部分人最终的结局是先得小利,后输底裤,会被割得很惨。
两个案例,同样是十万入圈,一个人凭借运气+实力,一年赚到两千万,全身而退,财富自由。一个人翻倍赚到七十万,然后亏损90%,白干一场。
你觉得你会是哪种?
区块链的红火让币圈焕发新生,炒币尤其是投资数字货币成为主流,有不少人为了一夜暴富不禁铤而走险,越过灰色地带,虽央行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整治,但只能限制始终无法达到根治目的,那么炒币风险到底大不大?可能存在哪些风险?请看下文分析。
一、个人风险
在数字货币的投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不是其他,而是你自己!
我们的存款,投资的股票,证券等等。都会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帮我们防御攻击,帮我们处理纠纷,还能帮我们找回密码。
但是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这些这些安全措施全部交到了我们自己的手里。
如果没有把控好个人风险,可能会遇到:
1.密码,私钥被盗,钱包和交易所里的所有数字资产丢失(无法找回)
2.你的信息会被地下黑产卖来卖去,几乎没有隐私
3.如果你在其他地方(银行,证券交易所)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密码,其他地方的资产也会被盗
建议
1.增加密码强度,不要重复使用密码,不要在网上发送密码
2.电脑不要裸奔(不装安全杀毒软件),不要上乱七八糟的网站(“黄赌毒”的网站是木马病毒的重灾区)
3.所有需要输入重要信息(账号,密码,个人信息)的地方,都留意一下网址是否是官网,避免被钓鱼
4.任何人(家人、亲戚或朋友)通过网络找你借钱,要密码,要账号…都打电话验证一下,是否是本人操作。
总结一下:投资比特币的时候,最大的风险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多学习和了解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样能有效避免手里升值的币不翼而飞!
二、平台风险
平台风险其实就是交易所的风险。大家放在交易所的币,其实是存在了交易所中心化的钱包里。
如果交易所的被黑客攻击,那么交易所就有巨大的损失,轻则交易所自己承担损失,重则交易所倒闭。
建议
1.选择交易量大,历史较长,口碑较好的交易所
2.如果打算长期持有,就不要将大量数字资产放在交易所,将不打算交易的币存在自己的钱包
3.一定要注意钱包的使用安全
4.可以同时使用多个交易所,平摊风险
三、政策风险
对区块链保持积极态度,政府和很多公司都在研究和应用区块链技术。但是对数字资产的投资做了一定限制。目前数字资产的体量还不大,如果快速增长可能对金融行业有一定影响。
另外由于全球性和去中心化,还涉及到资产外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汇限制。
我现在交易有政策风险吗?
场内交易完全符合国内的法律法规,所以场内交易是比较安全的。场外交易在法律角度并不完全合规,有可能会收到政策影响,所以不建议大家长期把币存在场外交易所里。
建议
四、法律风险
高收益的背后不仅伴随着极高的投资风险,还有不容忽视的法律风险。和收到赃款风险冻卡。
区块链技术现存问题有哪些?
1.性能问题
体积问题
区块链对数据备份的要求对存储空间提出挑战。区块链要求在一笔交易达成后向全网广播,系统内每个节点都要进行数据备份。
以比特币为例,自创世区块至今的区块数据已经超过60GB,并且区块链数据量还在不断增加,这将给比特币核心客户端的运行带来很大挑战。
处理速度问题
比特币区块链目前最高每秒处理6.67笔交易,一次确认时间大约为10分钟,容易造成大量交易的堵塞延迟,可能会限制小额多次交易和对时间敏感度较高交易的应用。
尽管目前有了一些克服手段,但全面解决交易效率的方法仍然亟待发掘。
耗能过高
第三,挖矿过程中的算力并不产生额外的实际社会价值,还会浪费大量的电子资源,随着比特币的日益普及,区块链逐渐成为高耗能的资本密集型行业。
2.中心化问题
节点的不平等
第一,理论上,分布式网络中每个节点应当被平等对待,但是为了挖矿获得回报,各节点可能会增加算力进行硬件竞赛,从而导致节点的不平等,破坏区块链记账权的随机性。
产业化、规模化挖矿产生了矿池
理论上如果矿池通过共谋掌握51%以上的算力进行系统供给,就可以实现双重支付,实际过程中尽管其成本远超收益,但不能否认合谋供给存在的可能性。
3.隐私安全问题
私钥容易被窃取
第一,目前区块链采用的是非对称密钥机制,尽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私钥保存在用户本地,容易被黑客窃取。
区块链数据的透明性容易造成隐私泄露
公有链中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整个系统是公开透明的,比特币通过隔断交易地址和持有人真实身份的关联保护隐私。
当区块链需要承载更多的业务时,节点如何验证信息执行命令就需要更多的考虑。
4.升级和激励问题
公有链中参与节点的数量庞大
无论是升级还是修复错误都无法关闭系统集中进行,可能需要考虑放松去中心化的问题。
各个节点之间存在着竞争博弈
要求激励相容机制的完善,如何使去中心化系统中的自利节点能够自发开展区块数据验证及记账工作,并设计合理的惩罚函数抑制非理性竞争,是区块链面临的另一挑战。
区块链是骗人的吗?区块链技术本身不是骗局,但也不排除有人以区块链为幌子进行诈骗的可能性。
区块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区块链容量过大的问题。
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节点存储的区块链数据量会越来越大,存储和计算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其完整数据目前已达到约71GB。如果用户使用比特币核心客户端进行数据同步,可能三天三夜都无法同步,而区块链中的数据量仍在增加,这给比特币核心客户端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门槛。
区块链数据的确认时间。
目前的区块链系统,尤其是在金融区块链系统中,存在数据确认时间长的问题。
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当前比特币交易的确认时间约为10分钟,6次确认的情况下需要等待约1个小时。当然,对于2-3天的信用卡确认时间来说,比特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离理想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拓展资料:
处理交易频率问题。
区块链系统面临着交易频率过低的问题。
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每笔交易的平均大小约为250字节(Byte)。如果块大小被限制为1MB,那么可以持有的事务数是4000。
按照每10分钟生成一个块的速度,它每天可以生成144个块,可以容纳576000个事务。除以每天86400秒,比特币区块链每秒可以处理6.67笔交易。
目前,比特币区块链的实际日交易量已接近系统瓶颈(图)。如果扩容问题不解决,可能会造成大量的事务拥塞延迟。
比特币区块的平均交易数量(来源:区块美元)与Paypal在2013年第三季度的7.29亿笔交易相比,平均每秒93.75笔交易。
根据世界上最大的支付款卡VISA的官方网站,VisaNet在2013年的测试中每秒处理47000笔交易。
与支付宝等主要支付网络相比,比特币区块链在交易处理频率上更像是一个新生婴儿。
当然,这也是中本聪早期精心设计的。比特币块大小被限制在1MB,以避免流氓矿工的恶意行为,对人们造成负面影响。比特币区块链支付网络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数十亿美元的规模,就是因为它的去中心化。
区块链的发展受到现有体系的制约。
一方面,区块链去中心化和自治的特点淡化了国家监管的概念,对现行体系产生了冲击。
例如,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不仅对国家货币发行权构成了挑战,而且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削弱了央行调控经济的能力,这使得货币当局对数字货币的发展持谨慎态度。
另一方面,监管当局对区块链新技术也缺乏充分的理解和期望,法律制度的建立可能滞后,导致对使用区块链的经济活动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护。实际上增加了市场主体的风险。
将区块链技术与现有系统集成的成本相对较高。
㈡ 区块链pow解决了什么(区块链pocc合法吗)
两种共识机制对比(PoWvsPoS)区块链中最核心的架构就是共识机制,可以说是区块链的驱动引擎,发展这么多年,目前主流比较明确经得住考验的就只剩下PoW(ProofofWork)与PoS(ProofofStake)两种机制。简单概述下,PoW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消耗大量算力来计算特定算法的解(典型如哈希),第一个算出结果的有权生成区块,同时也会得到coin作为奖励(这也是coin的生产与分发过程,形象地称为Mining),采用PoW的典型区块链有Bitcoin和Ethereum,目前PoW也是运行时间最长,被公认为是最可靠安全的共识机制;其本质是通过消耗大量算力来实现系统内的逆熵过程,保证系统的长期安全与稳定。但PoW被广为诟病的也是其消耗太多的能源资源,这方面PoS就被认为是更为绿色的解决方案,顾名思义PoS是通过质押系统中的资产即coin来成为一个质押者(staker),这样就有权产出区块,质押份额越多,获得产出区块权的概率就越高,也代表着奖励越多。
在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个CAP定理,是指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着三元悖论,即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三个特性: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tolerance),而只能满足其中两个。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网络,这个定理也逐渐演变成了区块链的三元悖论,即安全性(Security)、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可扩展性(Scalability),也是同时只能满足两个特性。
整体上看PoW系统更注重的是安全性(Security)与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放弃可扩展性(Scalability),这也是Bitcoin网络的吞吐量非常慢的原因。而PoS系统更关注的是可扩展性(Scalability)与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但就PoS能否真的实现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我是比较持怀疑态度的。从保守主义与系统的更长期稳定的角度出发,我个人是坚定地站在PoW这边的,可能跟自身保守的性格有关,并不是特别看好PoS作为基础层能比较稳定。特别是像这次5月份的Luna事件,事件大概的过程是Luna链上的算法稳定币UST缺乏价值支撑最终脱锚,其核心问题在于UST的锚定设计试图用一个PoS股权系统去支撑其锚定美元,而且还超发了太多UST,再加上UST与Luna的兑换设计缺陷最终导致Luna自身的死亡螺旋。但这个事件更大的意义应该是敲响了一个警钟,PoS机制在面对空头资本砸盘时真的还能维持稳定、维持所谓的去中心化吗?可能到时节点数量萎缩的速度会很快,逐渐趋于中心化。
所有系统设计都需要根据自身定位来折中,以下从价值锚定的角度,简单分析下为什么长期来看PoW会更有优势。
在PoW系统中三股主要的参与者分别是研发人员,投资者(或者叫用户)与Miner,这三者的相互制衡,使得这个系统达到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而PoS系统中,将Miner这个重要的制衡力量移除了,投资者和Miner变成了同一群体质押者(stakers),因此该群体滥用权力的行为会变得相对不受限制,并且该链随后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更加不平衡,更容易倾向有利于质押者(stakers)群体的方向。
PoW系统很好的阐述了什么是被普遍认可的价值,抽象上来看就是高代价的稀缺性,高代价与稀缺性两者缺一不可。PoS最多只能实现其中一个稀缺性。
Miner为了在链上生产区块赚取coin,不仅需要持续支付高额电力成本,还必须不断投入研发、升级硬件、优化基础设施和运营规模来保持其竞争力。最终结果是,能够长期持续盈利的Miner并不会是一个一层不变的群体,而是总在竞争中淘汰掉效率太低的Miner,使高效率的Miner能存活下来。这也更有利于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因为不断变化的Miner群体意味着没有一个Miner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网络的大部分算力,除非他们通过严酷的竞争考验,不断优化自身来提供更多的算力。
而PoS系统中的质押者实际上并多少真正的风险投入,也没有优胜劣汰的严酷竞争机制,他们只需要简单地运行一个staker节点就可以躺着赚利息,本质上只是将自己在银行系统里的钱简单的转化为链上资本,就可以坐地收割后进入这个系统的新人。这种行为并没有太多难度,只是简单地赚取“无风险”利息,他们并没有将资本转化为任何形式的需要面临风险考验的投资。
而且当发生硬分叉时,PoW的Miner选择支持哪条链时会更为谨慎,因为他们需要投入高昂的电力成本来为他们的选择背书,一旦选错了将损失所有投入成本。PoS系统如果发生硬分叉,质押的coin作为系统内部状态的一部分,硬分叉后质押者将在两条不同链上都拥有相同数量的资产,由于没有什么沉默成本,导致质押者更愿意两边都支持,从而使硬分叉更容易且更频繁地出现,这被称为nothingatstake问题。
PoW是真正能做到无准入限制的(Permissionless),就是说已经在这个系统中的老人无法限制新人加入,只要你有能力提供算力,就能直接接入网络中产出coin。而PoS系统中,新人要进入,都不得不先从老人手中买coin。
而且PoW中Miner为了支付各种高昂成本(电力,设备,基础设施等),产出coin后也不得不卖出一些以弥补成本,这同时也是一种把coin分发给更多人的过程;特别是在熊市,Miner为了维持开销也不得不低价贱卖coin,这样新人才有机会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筹码入场,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扩张过程。而PoS中由于质押者并没有什么运行成本,也不需要面对太多竞争,质押者出块得到coin后不需要急着卖出,更容易哄抬价格,其实会变相激励场内老人剥削新入场者,不给后来人更多机会;整个系统会趋向于更封闭,逐渐演变成一个有限游戏,长期运行下去只会越来越中心化;系统中财富越来越集中,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从而更不可能实现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由于PoW系统中是以提供工作量的方式产出区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工作量都会被累积起来并使链不断向前延伸,这也是为什么叫区块链;这些累积的工作量也给攻击者造成了巨大障碍,如果想要反转整条链,不仅需要非常高的算力,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也为应对攻击提供了足够长的时间缓冲。
而PoS系统其实只是维护一个分布式账本,并没有工作量累积的概念,一旦攻击成功,要反转整条链就是相当容易的,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严格来说由PoW算力支撑的BTC不应归为高科技类,由于它整个系统架构更保守更稳定,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物化价值(objectivecostliness),更能作为价值之锚,所以数字黄金这个称号很贴切。而像ETH(目前还是PoW,2.0升级后为PoS)这些更接近科技类创新平台,PoS本质上更像是一种股权系统,其实PoS系统反而是需要中心化,偏向更依靠整个社区的生命力,需要依靠核心团队的创新与开拓能力往前走;而PoW则需要去中心化,更偏向稳定与提供物化价值(objectivecostliness)。
区块链作为一个价值分配系统,算力是它的价值之锚,如果没有算力,就会退化为一个股权系统。算力在哪,资金就会跟去哪。目前的发展趋势也是逐渐往多层网络的方向发展,类似TCP/IP的多层协议栈。从作为基础层(BaseLayer)的角度看,更需要的是长期稳定与提供价值支撑,因此PoW系统更合适;而PoS可能更多的是可以作为Layer2以实现可扩展性(Scalability),弥补PoW基础层的吞吐量不足,并通过锚定在PoW基础层上来获取算力安全性与价值支撑。
最后顺带说下最近市场行情,5,6月份以来的瀑布令很多人很恐慌,恐慌指数一度长时间停留在个位数;其实我觉得也没必要那么恐慌,要在这个圈子长期活下去,面对这种大波动的心理预期还是要有的。想起之前红杉资本的沈南鹏经常提到一个词Grit,沙砾,它是砾石在千万次打磨后留下来的细小颗粒;Grit代表了勇气和持之以恒的一种坚持,有种经常被按地上摩擦但依然勇往直前的感觉。这个和塔勒布讲的反脆弱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承载价值的东西就应该具有这种品质,PoW系统肯定是有反脆弱性的。
回望2017年入圈后经历过的各种事件,其实像这样的大波动近乎每年都有(除了2019年一年比较顺利外);像2017年国内的94事件,2018年一整年的大熊市,2020的312事件,2021的519事件,再到2022今年的5,6月份市场转熊,每次经历大波动后,市场都会淘汰掉该淘汰的,出清掉该出清的风险,对整个行业发展也是好事。眼光还是应该放远一点,至少看5到10年后的变化,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波动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日光之下无新鲜事,每次科技革命过程中总会夹杂着众多的反对、质疑,还有众多的投机、骗局;这个过程也总是通过各种暴雷、回归,清除泡沫后价值重估,夯实了基础后积蓄能量再次进入跃升到新的发展阶段。价值互联网的到来是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情,当理解和看清了这种趋势后,规避掉各种坑和市场噪音,远离合约杠杆和各种山寨的诱惑,握住核心资产,时间本身就会带来回报。
在公链项目早期,为什么PoW是一个更好选择?在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或金融机构中,如果一家公司,在一年之内,被委托的交易结算的总量为万亿美元的话,这家公司要么拥有可靠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要么就是其它大公司及政府为其信用来做背书。而比特币却在没有政府或公司背书的情况下,在过去一年内支持了相当于一万亿美元的交易。这是因为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确保了全世界的比特币矿工以点对点的方式去分布式地维护账本,且保证了其正确性和不可篡改性。
实际上,PoW?协议并不完美,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计算哈希函数的结果,以保护区块链系统不被攻击。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无用的能源消耗”。为了避免这种消耗,股权证明协议(PoS)便作为替代方案被提出。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几个著名的项目也开始探索股权证明协议(PoS),?甚至有人认为,PoS协议在未来将完全取代PoW协议。
但是,在对PoS?协议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剖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公链项目的早期阶段,PoS?协议会带来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PoW协议下是可以避免。首先,使用PoS协议启动主网的公链项目,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共识中心化的问题,因为主网上线的时候股权分布往往是相对集中的。此外,纯?PoS?协议还面临着远程攻击(LongRangeattack)的威胁。最严重的远程攻击会导致新加入的节点必须信任一些中心化的网站给出的信息,而这会导致?PoS?公链成为一个本质上中心化的网络。去使用PoW协议启动主网的区块链则可以实现分散的共识,从而避免这些问题。当PoW公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股权分布相对分散以后,还可以选择PoW/PoS复合机制。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误以为比特币的扩容问题是PoW机制的局限性造成的。我们经常在媒体网站或白皮书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比特币因为使用了PoW机制,所以只能处理每秒3-7笔交易”。而事实上,经过适当的设计,例如,GHOST,Conflux?这样的PoW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出块效率,达到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且每笔交易都能得到全网节点的验证。
PoWv.s.PoS:如何确定投票权
关于PoW和PoS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在于如何确定区块链共识中的投票权。?在PoW中,系统中的投票权与节点的计算能力成正比。每秒可以计算哈希函数次数越多,节点就越有可能赢得区块链中下一个区块的出块权。而在PoS中,系统的投票权与持有的股权比例成正比。节点拥有资金越多,能为确定的下一个区块投的票数就越多。
在公链早期阶段,股权中心化将导致共识中心化
对于一个公有链来说,其上线初期往往是股权最集中的时候。在主网上线伊始,创始块中分配的币绝大多数属于项目方和私募投资人,而这些人的数量往往非常有限。对于PoW共识机制,初始股权的集中不会带来安全性问题,因为它的出块和安全性不依赖于股权持有的分散,而是依赖于算力的分散。对于使用反?ASIC?矿机的挖矿算法的公有链来说,任何人只要拥有显卡和网络就可以成为矿工,这有助于促进更多人参与挖矿,实现早期算力的分散。只要超过50%的算力来自于诚实的矿工,区块链中的交易就是安全不可逆转的。
然而,在PoS共识机制下,股权集中会导致共识协议的参与者集中。区块链的出块权只能由少数在创世块中拥有股权的玩家决定。如果这些人合谋对区块链进行攻击,则完全可以成功的实现双花攻击(Doublespendingattack).?尽管开发者和投资人出于利益考虑不会进行这样的攻击来摧毁他们自己的公链,但PoS公链也无可避免的在主网上线后就被这些人垄断和支配。更糟的是,如果出块可以获得大量奖励和交易费用,这些垄断者就会将大量股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使得PoS公链成为一个本质上由巨头控制的网络。
我们不要忘了,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去中心化的共识协议,保证了区块链系统中每笔交易的正确性、不可篡改性。如果共识协议无法保证参与者的分散,区块链就无法做到无需信任的安全性,那么区块链和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了,甚至传统的分布式系统能做得更经济更高效。因此,公链项目在早期使用PoW,?是避免共识中心化,保护区块链核心价值的明智选择。
“长程攻击”与“主观依赖”问题
在一个公有链中,一个攻击者如果拥有当下足够多的算力或股权,无疑是可以打破公有链安全性完成攻击的。但是在PoS?公链中,如果攻击者获得了一些账户的私钥,这些私钥在历史上某一时刻控制了超过51%的股权,也可以完成攻击,这种攻击的方式被称为长程攻击(LongRangeAttack)。
在长程攻击中,攻击者首先获得一些私钥,只要这些私钥在历史上曾经获得了足够多的股权,便可以从这一时刻开始分叉进行51%?攻击,制造一条分叉链出来。而?PoS?的出块不需要进行工作量证明,攻击者可以短时间内让重写历史的分叉链追赶上原本的主链,从而造成PoS链的分叉和防篡改性被打破。
攻击者能够取得这些私钥不是天方夜谭。如果PoS公链的早期投资人在二级市场将持有的代币卖掉后,将账户私钥卖给攻击者,攻击者就可以从创世块进行长链攻击,从而可以打破一个链的安全性。如果一些投资者追求短期收益而非价值投资,攻击者从他们手里获得私钥就成为了一个可能的事情。
而为了应对长程攻击,则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被提出:例如使用密钥演化算法更新密钥,以避免密钥被盗。但是如果早期投资者一开始就决定通过出售私钥获利,那么他完全可以保留密钥种子以绕开这一限制。还有一些解决方案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攻击者挖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链,长期在系统中运行的节点或许有能力探测出这种异常。但是,这些方案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PoS?长程攻击造成的分叉与?PoW?的分叉有所不同。PoW?的分叉链难以获得比特币全网算力,比特币矿工很容易从总算力中辨别谁是真正的比特币。鉴于PoS共识协议在实际运行时,绝大多数股权持有者只是区块链的使用者,并不会一直运行一台服务器。攻击者只要在一个历史节点拥有了相当与PoS实际参与者的股权比例,就可以制造出一条难以辨别的分叉链出来。配合女巫攻击(SybilAttack),攻击者可以从区块历史和节点数量上都获得和被攻击主链接近的水平,令新加入的节点无法区分,只能通过人工指定的方式选择。这样新参与者必须咨询受信任节点来安全地加入系统,这一问题被称为“主观依赖”(WeakSubjectivity)
无利害攻击
无利害攻击(NothingatStake)是另一种PoS攻击方式。当一个?PoS?链因为网络延迟、长程攻击或其他原因出现分叉时,PoS?矿工可以选择在两个分叉的链上同时出块,以获取最大收益。而这违反了共识协议。
在PoW?链中,如果一个矿工想同时在多个分叉上挖矿,就必须将自己的算力分散在多个分叉上,所有分叉上分配的算力总和不会超过矿工拥有的总算力。对于多数矿工而言,将自己的全部算力投入到协议指定的链上是最优的选择。
然而,在PoS?多个分叉上同时出块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而选择同时出块可以保证无论哪一条分叉链最终胜出都可获得收益。如果矿工遵守共识协议,只在协议指定的链上挖矿。一旦这个链被丢弃,矿工将会失去挖矿奖励。只追求挖矿收益最大化的矿工会在两边同时参与,不惜因此打破协议——这会导致链长时间维持分叉的状态。
与长程攻击不同,精巧的激励机制设计可以避免这一攻击。但无利害攻击依然表明让PoS链正确地运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总结
虽然PoS?具有节省能源等优势,从而很多项目表示将采用PoS。但我们在分析区块链安全性假设后发现,避免了计算“无用的哈希”之后会引入很多攻击情形,而且目前没有很完美的解决方案。诚然PoS有能源效率的优势,但也带来了很多安全性威胁。在PoS很好地解决这些威胁之前,PoW消耗的能源,就像和平时期国家军队用掉的军费一样,阻挡了很多潜在的威胁。最重要的是,其中许多威胁在区块链项目早期显得尤其致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相信新的公链项目应该从PoW开始。
POW&POS,傻傻分不清楚的共识机制什么是共识机制?
我在开更的第一篇文章,就简单讲解了数字货币世界的16个最高频名词,其中一个就是共识机制,还记得吗?
为什么要有共识机制呢?
这就必须要解释一下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得不了解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了。
拜占庭将军问题(TheByzantineGeneralsProblem)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在古代,11位忠诚的、不同位置的将军,如何排除叛徒的影响,对进攻或撤退达成一致。
当然,拜占庭将军问题并不是如今才提出的,我们大中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虎符”这个神奇的方式来保障命令的正确执行。
在分布系数系统中,各个节点就是“拜占庭将军”,算法执行中的任意一个错误就是“叛徒”。
为了尽可能地排除错误、快速达成一致,来让系统有效地、正确地运行,便应运而生了各种“共识机制”。
————————————————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数字货币世界中常见的几种共识机制:
PoW,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
PoW是比特币所采用的共识机制,最早是由AdamBack为了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而开发的一个“哈希现金Hashcash”程序。
比特币采用的是SHA256的单向函数,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实在太专业,我们只需要理解到“SHA256的结果很容易验证,但是要将其计算出来,需要不断尝试运算,直到匹配到某个随机数;技术上而言,任何新增区块都需要经过232394亿运算才能得到”的程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SHA256去深入学习。
因此,只要矿工出示运算结果,那通过PoW,全网节点就认可了他所付出的成本,承认新的区块奖励属于他。
如此大量的运算相当浪费资源,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科学或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实践工作量证明机制、阻止攻击者伪装成节点来控制网络。
虽然在2009年时为了构建这种去中心化的、允许所有人可以免费参与的全球货币网络,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其他不需要大量浪费算力的证明机制,比如我们下面就要提到的,PoS权益证明。
————————————————
PoS,权益证明ProofofStake
主要思想是:节点记账权的获得难度与节点持有的权益成反比,也就是说,一个节点拥有的币越多、时间越久,越容易获取记账权,也就越容易获取区块奖励。
实际上,最初的PoS是PoW的一种升级,根据每个节点的币龄,来等比例地降低挖矿难度,从而加快找到随机数的速度。
什么是币龄呢?
币龄=数量*拥有天数。
由于区块链中的每笔交易记录都会被标记时间戳,这个时间戳就可以作为币龄的证明,因此币龄也不可能被轻易伪造。
比如A从B那里收到10个币,并且持有了90天,那么,A就拥有了900的币龄;如果A卖了这10个币,这900币龄就被消耗了;
后来,为了彻底摆脱PoW这种依靠算力的共识机制,PoS引入了“利息”的概念;年利率是在PoS机制最初确认时就设定的,一般不会变化。
利息=(币龄*年利率)/365,如果利率是1%,在上个例子中,A就可以得到0.02466个币的利息。
如此一来,PoS区块链的作用过程就可以这样描述:
在初期,通过PoW机制,产生创世币;
在创世币达到一定规模时,PoS机制开始作用,交易时消耗币龄、获得产生区块的优先权,并获取利息,同时PoW机制由于消耗太多资源、浪费算力而逐渐淡出;
最终系统中仅剩PoS来维持正常运作。
目前大家所熟悉的以太坊,主要还是采用PoW的机制,不过正在转向PoS。
————————————————
大家了解了PoW和PoS,在遇到其他共识机制的时候,相信也会比较快得就能理解。
比如:股份授权证明DPOS,类似于董事会投票;燃烧证明POB;沉淀证明POD;能力证明POC;消逝时间证明PODT,等等。
就不在这里为大家一一展开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网络或知乎一下~
区块链共识机制之一: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可篡改的公共账本,所有参与者都能验证交易并进行记账,即为分布式账本。那到底由谁来记账?又如何保证账本的一致性、准确性呢?也就是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如何的?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就是解决由谁来记账(构造区块),以及如何维护区块链的一致性问题。目前区块链项目采用的共识机制有多种,如:POW工作量证明机制,POS权益证明机制,D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等等。本文说明POW工作量证明机制。
区块链的第一个成功应用比特币系统采用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即以比特币系统为例说明POW机制,首先比特币系统有一套激励机制让所有参与者竞争记账的权利,即谁拥有记账权谁将获取构造新区块的比特币奖励(目前奖励为12.5比特币),同时获取新区块内所有交易的手续费作为奖励。
参与者如何竞争记账权利呢?参与者通过自己的算力计算一道数学难题,谁先计算的结果,谁就拥有了记账的权利,也就可获得构造新区块的奖励。这道数学难题就是寻找一个随机数Nonce,使得对区块头的哈希计算的结果小于目标值,Nonce本身是区块头中的一个字段,所以通过不断的尝试Nonce的值,以满足区块头的哈希计算结果小于目标值。通过动态调整目标值,即可调整计算的Nonce值的难度。
关于哈希计算Nonce的过程通常类比为掷筛子游戏,基于参与游戏的筛子的个数通过调整掷得筛子的点数可调整游戏的难度。例如:100个人参与掷筛子,总共有100个筛子,要求掷得点数为100为赢,则100个人谁先掷得点数100即为胜利者,即拥有了记账权。如果发现大家掷出100点的时间太快,则可增加难度,要求掷得点数为80为赢。如果又有100个人参与游戏,则游戏中增加了筛子数,如:筛子数增加为200个,同样通过设置掷得点数来调整游戏的难度。
筛子类似于比特币网络的算力,掷得点数类似于比特币网络可动态调整的目标值。
区块链以最长的链条视为正确的链条,如果存在同时出现两个区块,会暂时并行记录两个区块,后续再生成的区块基于其中的某一个
㈢ 两种共识机制对比(PoW vs PoS)
区块链中最核心的架构就是共识机制,可以说是区块链的驱动引擎,发展这么多年,目前主流比较明确经得住考验的就只剩下PoW(Proof of Work)与PoS(Proof of Stake)两种机制。简单概述下,PoW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消耗大量算力来计算特定算法的解(典型如哈希),第一个算出结果的有权生成区块,同时也会得到coin作为奖励(这也是coin的生产与分发过程,形象地称为Mining),采用PoW的典型区块链有Bitcoin和Ethereum,目前PoW也是运行时间最长,被公认为是最可靠安全的共识机制; 其本质是通过消耗大量算力来实现系统内的逆熵过程,保证系统的长期安全与稳定 。但PoW被广为诟病的也是其消耗太多的能源资源,这方面PoS就被认为是更为绿色的解决方案,顾名思义PoS是通过质押系统中的资产即coin来成为一个质押者(staker),这样就有权产出区块,质押份额越多,获得产出区块权的概率就越高,也代表着奖励越多。
在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个 CAP 定理,是指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着三元悖论,即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三个特性: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 (Partition tolerance),而只能满足其中两个。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网络,这个定理也逐渐演变成了区块链的三元悖论,即 安全性(Security) 、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和 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也是同时只能满足两个特性。
整体上看PoW系统更注重的是 安全性(Security) 与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放弃 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这也是Bitcoin网络的吞吐量非常慢的原因。而PoS系统更关注的是 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与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但就PoS能否真的 实现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我是比较持怀疑态度的。从保守主义与系统的更长期稳定的角度出发,我个人是坚定地站在PoW这边的,可能跟自身保守的性格有关,并不是特别看好PoS作为基础层能比较稳定。特别是像这次 5月份的Luna事件 ,事件大概的过程是Luna链上的算法稳定币UST缺乏价值支撑最终脱锚,其核心问题在于UST的锚定设计试图用一个PoS股权系统去支撑其锚定美元,而且还超发了太多UST,再加上UST与Luna的兑换设计缺陷最终导致Luna自身的死亡螺旋。但这个事件更大的意义应该是敲响了一个警钟,PoS机制在面对空头资本砸盘时真的还能维持稳定、维持所谓的去中心化吗?可能到时节点数量萎缩的速度会很快,逐渐趋于中心化。
所有系统设计都需要根据自身定位来折中,以下从价值锚定的角度,简单分析下为什么长期来看PoW会更有优势。
在PoW系统中三股主要的参与者分别是研发人员,投资者(或者叫用户)与Miner,这三者的相互制衡,使得这个系统达到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而PoS系统中,将Miner这个重要的制衡力量移除了,投资者和Miner变成了同一群体 质押者(stakers) ,因此该群体滥用权力的行为会变得相对不受限制,并且该链随后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更加不平衡,更容易倾向有利于 质押者(stakers) 群体的方向。
PoW系统很好的阐述了什么是被普遍认可的价值,抽象上来看就是高代价的稀缺性 ,高代价与稀缺性两者缺一不可。PoS最多只能实现其中一个稀缺性。
Miner为了在链上生产区块赚取coin,不仅需要持续支付高额电力成本,还必须不断投入研发、升级硬件、优化基础设施和运营规模来保持其竞争力。最终结果是,能够长期持续盈利的Miner并不会是一个一层不变的群体,而是总在竞争中淘汰掉效率太低的Miner,使高效率的Miner能存活下来。这也更有利于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因为不断变化的Miner群体意味着没有一个Miner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网络的大部分算力,除非他们通过严酷的竞争考验,不断优化自身来提供更多的算力。
而PoS系统中的质押者实际上并多少真正的风险投入,也没有优胜劣汰的严酷竞争机制,他们只需要简单地运行一个staker节点就可以躺着赚利息,本质上只是将自己在银行系统里的钱简单的转化为链上资本,就可以坐地收割后进入这个系统的新人。这种行为并没有太多难度,只是简单地赚取“无风险”利息,他们并没有将资本转化为任何形式的需要面临风险考验的投资。
而且当发生硬分叉时,PoW的Miner选择支持哪条链时会更为谨慎,因为他们需要投入高昂的电力成本来为他们的选择背书,一旦选错了将损失所有投入成本。PoS系统如果发生硬分叉,质押的coin作为系统内部状态的一部分,硬分叉后质押者将在两条不同链上都拥有相同数量的资产,由于没有什么沉默成本,导致质押者更愿意两边都支持,从而使硬分叉更容易且更频繁地出现,这被称为 nothing at stake 问题。
PoW是真正能做到无准入限制的(Permissionless),就是说已经在这个系统中的老人无法限制新人加入,只要你有能力提供算力,就能直接接入网络中产出coin。而PoS系统中,新人要进入,都不得不先从老人手中买coin。
而且PoW中Miner为了支付各种高昂成本(电力,设备,基础设施等),产出coin后也不得不卖出一些以弥补成本,这同时也是一种把coin分发给更多人的过程; 特别是在熊市,Miner为了维持开销也不得不低价贱卖coin,这样新人才有机会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筹码入场,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扩张过程 。而PoS中由于质押者并没有什么运行成本,也不需要面对太多竞争,质押者出块得到coin后不需要急着卖出,更容易哄抬价格,其实会变相激励场内老人剥削新入场者,不给后来人更多机会;整个系统会趋向于更封闭,逐渐演变成一个有限游戏,长期运行下去只会越来越中心化;系统中财富越来越集中,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从而更不可能实现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
由于PoW系统中是以提供工作量的方式产出区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工作量都会被累积起来并使链不断向前延伸,这也是为什么叫区块链;这些累积的工作量也给攻击者造成了巨大障碍,如果想要反转整条链,不仅需要非常高的算力,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也为应对攻击提供了足够长的时间缓冲。
而PoS系统其实只是维护一个分布式账本, 并没有工作量累积的概念,一旦攻击成功,要反转整条链就是相当容易的,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严格来说由PoW算力支撑的BTC不应归为高科技类,由于它整个系统架构更保守更稳定,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 物化价值(objective costliness) ,更能作为价值之锚,所以数字黄金这个称号很贴切。而像ETH(目前还是PoW,2.0升级后为PoS)这些更接近科技类创新平台,PoS本质上更像是一种股权系统,其实PoS系统反而是需要中心化,偏向更依靠整个社区的生命力,需要依靠核心团队的创新与开拓能力往前走;而PoW则需要去中心化,更偏向稳定与提供 物化价值(objective costliness) 。
区块链作为一个价值分配系统, 算力是它的价值之锚,如果没有算力,就会退化为一个股权系统 。算力在哪,资金就会跟去哪。目前的发展趋势也是逐渐往多层网络的方向发展,类似TCP/IP的多层协议栈。从作为基础层(Base Layer)的角度看,更需要的是长期稳定与提供价值支撑,因此PoW系统更合适;而PoS可能更多的是可以作为Layer2以实现 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弥补PoW基础层的吞吐量不足,并通过锚定在PoW基础层上来获取算力安全性与价值支撑。
最后顺带说下最近市场行情,5,6月份以来的瀑布令很多人很恐慌,恐慌指数一度长时间停留在个位数;其实我觉得也没必要那么恐慌,要在这个圈子长期活下去,面对这种大波动的心理预期还是要有的。想起之前红杉资本的沈南鹏经常提到一个词Grit,沙砾,它是砾石在千万次打磨后留下来的细小颗粒;Grit代表了勇气和持之以恒的一种坚持,有种经常被按地上摩擦但依然勇往直前的感觉。这个和塔勒布讲的反脆弱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承载价值的东西就应该具有这种品质,PoW系统肯定是有反脆弱性的。
回望2017年入圈后经历过的各种事件,其实像这样的大波动近乎每年都有(除了2019年一年比较顺利外);像2017年国内的94事件,2018年一整年的大熊市,2020的312事件,2021的519事件,再到2022今年的5,6月份市场转熊,每次经历大波动后,市场都会淘汰掉该淘汰的,出清掉该出清的风险,对整个行业发展也是好事。眼光还是应该放远一点,至少看5到10年后的变化,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波动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日光之下无新鲜事,每次科技革命过程中总会夹杂着众多的反对、质疑,还有众多的投机、骗局;这个过程也总是通过各种暴雷、回归,清除泡沫后价值重估,夯实了基础后积蓄能量再次进入跃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价值互联网的到来是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情 ,当理解和看清了这种趋势后,规避掉各种坑和市场噪音,远离合约杠杆和各种山寨的诱惑,握住核心资产,时间本身就会带来回报。
㈣ 币圈牛市:有人操盘盈利过亿,有人失望清空离场 |非凡“疫”年
编者按
在网络世界,我们自嘲是打工人,我们没有姓名,只有符号。
可在现实世界,我们是骑手、老师、空乘、编剧、金融人、 旅游 人……
过去的2020年,我们是芸芸众生之一粟,也是共同呼吸的一体。
当凡庸浮生,遇上不凡“疫”年,我们一同忧虑、迷惘,也一起感动、展望。
牛年春节,中国经营网特别推出“非凡‘疫’年”专题。这一段段看似庸常的凡人历程,折射出风云变幻的非凡“疫”年,也描摹着生生不息的职人之魂。
如果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么,我们每一个凡而不凡的人,都在让生命更加火热。
文/荀诗林
过去的2020年,一定会在 历史 上留下重重一笔。
自1月中旬开始,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蔓延全球。在这个资本流动全球化的时代,无论个体还是机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所有人都会担忧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财富该怎么办。
恐慌成为常态。2月3日,鼠年A股开市第一天,沪指跌幅8.73%,盘初两市超2900只个股跌停。海外市场也如是,3月,10天里美股经历4次熔断,美国国会甚至通过了2.3万亿美元的美国 历史 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与之相反的却是,数字货币迎来逆风翻盘的一年。从年初的大涨到312惨案,比特币一度跌至不到4000美元的价格,随着时间的修复,重新进入上升趋势,进入DeFi元年。年底,比特币更是迎来大爆发,到2021年初之时,价格冲上4万美元,将币圈推进一步,似乎连老韭菜们都开始高呼牛市已到。
那么,2020年,币圈人真的赚钱了吗?
1998年出生的交易员:操盘盈利过亿
“给你介绍一个牛掰的大佬,1998年出生。”一位资深的币圈从业者对笔者这样介绍。
他叫晴天(化名),1998年生,今年22岁,读完高一肄业。对晴天来说,2020年是重整河山、东山再起的一年。挥别币圈3年后,他重回币圈,再度出现在加密资产市场的交易平台。
幸运如他,恰好赶上牛市。这一年,晴天在加密资产期货市场操盘盈利1亿多元。“尽管这当中我的资产只有1000多万元,但对我来说,也算是实现作为一名交易员的价值所在了。”
但如今的他失眠很严重,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压力非常大。“你看,现在我们聊天基本都挑晚上的时间。”才22岁的他,多了谨小慎微的老成。“尽管当时我手里有了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资产,但因为有过曾经的失败,这一年我操作很谨慎。”
晴天回忆起刚进币圈的悲欢岁月。
2017年,他刚从股市转身投向加密资产市场,而2016年末,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才开始走进大众的视线。
2017年也堪称机密资产市场的第一轮牛市,然而不幸的是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萎靡,再到2020年末的又一轮牛市,晴天刚好走过一个周期。
“2018年初的时候,币市发生了很多大事,市场也很疯狂,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不幸的是,2018年2月的时候,晴天听信了朋友的话,觉得比特币会大跌,试图做空,结果爆仓了。五六天的时间,晴天损失了两三千万元人民币。
做空利润最高只有100%,而损失却是没有上限的。在2018年,晴天不仅仅遭遇了投资失败,还被自己的“合作伙伴”骗了,对方直接卷款跑路。
“那是我最崩溃的时候,我破产了,甚至想过自杀。”晴天说。
但是晴天没有放弃,他不断复盘自己过去的经历,并开了微博,讲述了自己的经验。“有一天,突然有人愿意给我启动资金,那是我心态的转折点。”
晴天开始组建自己的收费群,因为帮群里一个大户给出了一些好的投资建议。“他给了我一个比特币,再加上自己获得的其他收入,我有了翻盘的机会,靠着这一个比特币,后来我翻了几十倍。”
回望卷土重来的2020年,晴天说:“对我来说,2020年是证明自己的一年,也是魔幻的一年。展望2021年,币圈我认为还是会有一些机会,毕竟美联储依然在全力开动印钞机。给憧憬币圈人的忠告是,这个市场充满了风险和机遇,有时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坐看起落的新媒体人:大牛市却没挣钱
“很多事情不能站在上帝视角从事后再来想,这个世界没有如果。2018年的时候大家都很彷徨,当时甚至很多人想着,这个行业会不会以后就没了。同样,放到2020年的大牛市,也是如此。”小李子(化名)这样表达了这一年的感想。
按照小李子的描述,他也是在2017年就进入了这个圈子。“炒数字货币3年多,我是2017年12月通过进入一家区块链企业负责新媒体板块,从此接触到数字货币。”
小李子同样见证了币圈的火热,甚至疯狂。“2017年开始大火,那时候ICO(首次代币发行)很火热,说白了就是传统公司得把公司做到一定规模才能上市,而在币圈的ICO就是只要有个构想,写一份白皮书,就能在市场上募资。”
“到2018年大熊市一地鸡毛,很多项目最后都是归零。”
小李子说,在2020年他并没有挣到什么钱。“可能也是和我进这个行业来就是熊市有关,从来没经历过一次大牛市,思想比较保守。当大趋势来临时,我看到涨一点就认为涨不上去了,然后就开始逆势做空,亏损很严重。”
对于2021年数字货币的走势,小李子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是认为牛市不会那么快结束,因为过去牛市都是比特币的主力在推动。“他们纯粹是为了追求利益,建仓—拉盘—出货如此循环。”
在谈到数字货币到底具不具有收藏价值的问题上,小李子说:“我对数字货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信仰,我定位它就是一个投机品。不过我留了一些比特币,不论涨跌我都不会卖,就当一个收藏品以后留给我的孩子,说不定真的100万元一个了呢。”
决心离开的待业者:恰好错过所谓“牛市”
“嗐,没等到牛市,我就跑咯,如今想,可能要拍断大腿吧。”
对于小雪(化名)来说,2020年的币圈宛若一场梦。她今年25岁,原来是在一级市场做投资相关的工作。“后来呢,自己的领导带自己进了币圈,就感觉这东西真的很神奇。”
小雪接触数字货币是在2018年,当时进了一家 财经 媒体公司。“你恐怕真的难以想象2018年上半年的时候,这个圈子有多狂热,所有圈内的人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举手投足之间都会装一下X。”
根据小雪的描述,当时她刚入职,公司给员工FT(数字货币)的ICO额度,她拿到了4000块的额度。
她说:“没想到的是,FT在两周内涨了100倍,非常之疯狂。但因为ICO的额度是锁定的,需要每天挖矿去解锁,所以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卖掉。”
按照小雪的形容,当时的她因为这波凶猛的涨势已经有点“失去理智”了,后期又投入Fcoin发行的新数字货币。“但是新的盘,基本没人接,哈哈哈哈哈,赔了。”
小雪没有放弃币圈致富的想法,在之后又断断续续买了以太币、比特币。“但是看不到暴富的希望,尤其是去年上半年比特币大跌,我就全部清空逃离了。”
“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大跌之后迎来大牛市。也许,没有信仰,就赚不到币圈的钱吧。”她说。
在谈及对于2021年数字货币的看法时,小雪觉得自己可能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圈子了。“我不相信比特币了,我也不相信其他的什么,也许未来的走势会震荡一些,也许还会涨,不过我都不在乎了,我已经决定投入股市的怀抱了!”
币圈资深从业者阿鲲(化名)对笔者说,其实,币圈有故事的人太多了。“每个行业,都会有亏有赚,不能因为一两次牛市熊市,就去下什么定论。”
时间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停止,币圈的故事仍在继续,对阿鲲来说,尽管成败有时,但浪潮未止,数字货币是钱眼里的机遇,更是 科技 带给人类的命运,他的眼光不只投向已经到来的2021年。
阿鲲说:“数字货币是一个大趋势,就像秦朝统一货币的意义一样巨大,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全球都在使用同一种数字货币(BTC),全球流通,区块链技术也会是人类的未来,因为我坚信 科技 与技术是宇宙的最终奥秘。引用马斯克的话,人类会走出地球,定居火星,使用狗狗币(doge)。”
㈤ 区块链风险有哪些(区块链的市场风险)
区块链投资风险及焦虑在这个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资产?对常人而言,最好的选择大概就是投资了。一般来说,投资可以是买股票、买基金、买不动产。
插一句,个人创业或开个体店,也有点投资的意思,但这种投资风险极大、失败概率90%以上。创业和开店,更多的是投资个人,尝试个人发展方向,就资产投资而言,九死一生。
投资应该“生活+”,生活才是根本。“生活+投资”是为了让未来的更有希望,是把现有的资产投资未来,让未来有一个更好的资产回报预期。然而,因为风险承受、资产投入比例、投资知识等等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局限,投资常常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情绪跟着市场波动,甚至常常严重地影响到生活……
如何破解投资带来的焦虑感?自从参与区块链投资,在经历过多次巨大的波动行情,心力煎熬后,以下是个人的粗浅的认知。
1、坚守投资的两条铁律
投资,首先应该遵循两条铁律。
铁律一:拿闲钱投资,即便归零也可以承受。
这一条在平常情况下,看起来似乎不难做到,甚至毫无感觉。那是因为:盲目自信,以及刀还没有割到肉!
在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你是相当自信的,你是认为自己能够赚钱的,否则你也不会冒这个风险。但当你对市场预期良好,认为必然会赚大钱的时候,你会很快忘记这条铁律,进而抛弃,投入更多的资产去投资,甚至借钱投资。
市场总是波动的,甚至常常是很大的波动。在有浮盈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一旦出现亏损,当刀真正割到肉时才会感觉疼。由于损失厌恶,心态立马会出现波动。即便投资的闲钱,都会有失落的情绪,进而影响生活。如果是借钱或者投资资产比例过重(比如70%以上),则更是没有办法心平气和的对待,更无法做到归零也可以接受。
所以,别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更别高估了自己的投资能力!否则,一旦亏损,必然会影响到生活。
铁律二:和时间做朋友,做长期价值投资。
投资向来都是一件长期的事情,1-3年算是短期,5-10年算是中期。你看好一个投资项目,一定要给它时间去“生长”,才会开花结果,最后才能有收获。
大部分刚踏入投资领域的人,都是急不可耐地想要马上看到“结果”。这不是投资,是投机,犹如上了赌桌,马上就可以看到胜负,体验到狂喜或失落。
参与投资这段时间内,我大概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从一开始都是带着投机心态的赌徒。这种赌徒心态,把投资当成了押注,就迫切地想有所收益,天天盯盘,打探各种消息,生怕错过几个亿……
那些在股市中频繁操作短线的人,其实就是把炒股当做赌博,想从每一个小波段中获益,结果被专业机构收割。
投资是否成功,应该是眼光(价值判断)+时间+运气的组合。投资之前的分析判断至关重要,是最终收获的前提;时间是等待价值成长的过程;运气,是无法预知或无法控制的结果。
如果,对自己投资的项目的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且做不到长期;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一天你的内心都会随着市场波动而波动,偶尔欢喜、偶尔失落,又或大喜又或大悲,你的情绪几乎被市场牵动。
2、见好就收,你的承受能力有限
面对亏损,一开始我们遵守铁律“归零也可以接受”,这是在心态上提前给自己打的预防针。如果没有这个预防针,你很能承受不了损失的痛苦而割肉,也就是从投资中提前出局。当然,如果你看清自己投资的产品有问题,可能存在归零,那么即便是割肉,也要及时地退出,争取最少的损失。
还有另一种常见情况,即便是盈利了,也常常让人焦虑,特别是当市场回落,浮盈减少的时候,更是令人焦虑不安。
浮盈,为什么还会让人焦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顶点。
在这个过程中,大概会有这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过早地卖出,第二种是恰当地时候卖出,第三种是因为犹豫不决错过最佳卖出机会,第四种是不为所动、坚决不卖。
可笑的是,至少90%的人都是第三种!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在喜悦中焦虑,在焦虑中盲目,人性的贪婪,把市场越托越高,最后泡沫破裂,一地鸡毛……
从结果上来看,第四种人和第三种人是一样的结果,都是没有卖出,错过最佳出货时机。但不同点在于第四种人是带有自愿的成分,在“长期价值投资”的信仰中摇摆、焦虑……
这里有必要把投资铁律二“和时间做朋友,做长期价值投资"拿出来说一说。既然是长期价值投资,那么面对市场行情好,大牛市的时候是不是不要操作,要做到第四种“不为所动,坚决不卖”?
可以说,很多人在上涨的行情中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信仰,在市场崩盘后,又彻底陷入迷惘、沮丧。我们以为自己可以承受这种压力,实际上面对市场下跌,大部分人都很难承受这种错过最佳时机的压力,焦虑到影响生活。
这里主要问题是:因为“长期而长期”,不懂得变通,不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适当调整。
对于专业投资人而言,不为市场波动所动,坚决长期投资是可以理解。但作为普通人,面对超出预期的收益,可以适当地变通。具体的做法是:达到预期收益,分批出货。在整个上行过程中,出货量控制在20%。
这种策略,一来可以变现收益,回收投入成本;二来保持大部分资产仍然在参与中;其三,一旦市场突变,保住了部分收益,且有资金可以抄底。
所以,在上涨的行情中,不要死板地遵守“长期投资”。要见好就收,把获得的利润部分及时变现,当行情突变时,你的内心也就可以承受这种焦虑且不至于影响生活。
3、场外赚钱能力更重要
投资有很多运气成分,有时即便你做对了很多,可能运气也不一定站在你这一边。如果把财务问题都押注在投资上,则在投资的过程中很难接受“归零”的结果,也很难做到“长期”。
现实中,最常见的往往是很多人把财富的希望寄托于投资,且期望过大,在区块链投资领域尤其如此。过大的期望,自然让人陷入一种“迷信”和疯狂的状态中,从而也忘记了投资的原则。
即便在一个技术变革,充满红利的新市场,也不可能让大部分人赚钱,反过来甚至往往是90%的人被收割。当然,能够遵守投资铁律的人,基本可以避免被收割的命运,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不赚钱都难。然而,绝大部分的人是做不到,其根本还是在于投机与投资的区别。
投资给我另一个较大的感触是:大部分人不适合投资(包括目前阶段的自己),不具备投资的能力(财力和智力),心力不足以应付投资带来的压力的焦虑感。
一个合格投资者,应该具备较好的场外赚钱能力,其次在心态上能够坦然面对投资带来的盈亏。当你不具备这种能力时,不是不可以投资,则应该投入自己内心真正可以承受归零的资金,至少这样你可以过好当前的生活。
别寄托于投资快速实现财富自由,这样你的心态会失衡。只有具备足够的场外赚钱能力,在面对投资的盈亏时,才会表现的淡然。盈利是对自己的嘉奖,亏损也可以承受。
4、区块链投资的疯狂与理性
历史上出现很多次新兴产业的投资泡沫,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互联网投资……每一次人们都以为找到了财富自由之路,很多人疯狂地参与其中,最终却一地鸡毛……
这一次区块链投资,更加疯狂,更加不理性,是不是意味着一次新的巨大泡沫正在形成?有意思的一点是,区块链泡沫已经反复破裂了几次,但每次又更加强势的反弹,更大泡沫形成……泡沫并非是没有价值,并非等同于旁氏骗局,而是指有太多不理性的投资人涌入,短期内高估了资产价值。
区块链的价值在于解决了信用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资产之间的转移成本,甚至为零。虽然目前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大量的应用,带来的实际社会价值也不高,但可以预见未来一定具备极大的社会价值。
就投资而言,无论区块链技术有多大的价值,最后获益的仍然是极少数人,而绝大部分人是被收割的韭菜!从人性的角度,绝大部分人永远是追高杀跌,非理性的投资,最终成分被收割者。这区块链价值无关,泡沫的形成,是人性的贪婪。
区块链投资,面临比传统投资大得多的变数,常常波动极大,这种情况极大地考验人的心力。更可怕的是,由于区块链投资目前缺乏监管和规范,大量不合格投资人涌入,更是极大地加重了泡沫的形成。
只有理性的看到其中的巨大风险,坚持做到:遵守投资铁律、见好就收、保持场外赚钱能力,才能够避免在这场泡沫中被收割,甚至获得超高的收益。
认知是一切成功的根本!单军强的数字签名:{"sig":"","msghash":""}
区块链面临哪些风险需要解决的?虽然在资本和人才涌入的推动下,区块链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安全漏洞频繁示警的状况引发了人们对区块链风险的担忧。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指出,对于隐私暴露、数据泄露、信息篡改、网络诈骗等问题,区块链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期望。但区块链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诸多的挑战。
俞克群表示,目前区块链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协议安全性、使用安全性、系统安全性等诸多的挑战。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运行部主任严寒冰也指出,区块链如果要在全球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必须首先解决其面临的安全问题。
严寒冰指出,区块链安全问题包含多个方面。比如说传统的安全问题,包括私钥的保护,包括应用层软件传统的漏洞等。另外,新的协议层面也有一些新的协议带来的漏洞。
去中心化漏洞平台(DVP)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区块链安全问题的严峻性。DVP负责人吴家志透露,自7月24日来的一周内,DVP就已经收到白帽子所提供的312个漏洞,涉及175个项目方。其中包括智能合约、知名公链,交易所等一系列项目。高危漏洞达122个,占所有漏洞的39.1%,中危漏洞53个,占所有漏洞的17%。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助理李斌分析说,当前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三种,无论哪一类在算法、协议、使用、时限和系统等多个方面都面临安全挑战。尤为关键的是,目前区块链还面临的是51%的攻击问题,即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的算例就有能力成功的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部恶意攻击风险,区块链也面临其内生风险的威胁。俞克群提醒说,如何围绕着整个区块链的应用系统的设备、数据、应用、加密、认证以及权限等等方面构筑一个完整的安全应用体系,是各方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吴家志也分析说,作为新兴产业,区块链产业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为缺乏,导致目前的区块链相关软硬件的安全系数不高,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此外,整个区块链生态环节众多,相较之下,相关的安全从业人员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来解决问题。迎接上述挑战需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内容来源中新网
区块链范式下的风险控制:降低战略风险,可预见型风险
马尔科·扬西蒂(MarcoIansiti)卡里姆·拉哈尼(KarimLakhani),《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7年1月,《区块链真相》一文
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消除在技术、政府管控、组织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障碍,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区块链革命。若不清楚区块链将如何占领高地,贸然开始区块链创新就是个错误。
系统性风险。说到系统性风险,就不得不提及像2008年到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的信贷紧缩这样的全球经济戏剧性衰退。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那是一个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的外部事件。全球监管者重塑了金融世界,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其战略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增强了中央对手方(CCP)的角色。CCP是在一项金融交易中插入交易双方中间的一个实体。在双方都同意进行交易之后,CCP就成为对任意买方的卖方和任意卖方的买方。在此过程中,CCP通过结网降低交易对手信用和流动性的风险暴露,减少了当一方违约时交易双方的直接接触的风险,但这么做的风险仍然集中。CCP的主要角色是:1.管理结算运行任务,降低结算风险;2.通过会员身份批准和实行保证金(最初的和变化的)监控个人的信用风险,提供透明的风险管理;3.处理违约方;4.监督市场上的系统风险。
在以区块链为基础管理的金融市场中,许多CCP的原则可能会被淘汰。可以设想到的是,CCP的功能1和2将会被智能合约替代。DAOs的设计使交易双方发生关系,一旦植入在智能合约中的某些条款被触及,应收款项就能自动从一方转到另一方。CCP的功能3和4也可以被区块链技术提高,但它不太可能完全实现自动化,因为其对定向性程度和大型场景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相关区块链创业公司如DigitalAssetHolding和D-Pactum正在与CCP展开合作,在不改变最近法律法规给予CCP的角色基础上,朝着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的方向重新设计他们的技术。这可能会发展成为增加金融系统复原力的根本性措施。在分布式账本上,可以设计出透明、标准化的交易流程,资本和保证金的相互关系可以自动发生,因此降低了中间管理者的风险负担。通过把各个参与方签订智能合约编码,管理危机事件的规则可以做到尽可能的确定性。
网络风险。这是我们要分析的最后一个外部风险,但并非最不重要。的确,对于网络风险或关键基础设施故障(如控制系统、能源、交通、电信和金融基础设施)相关风险的不理解或不重视,有可能对国家经济、多个经济部门和全球企业造成深远影响。进行风险评估和设置风险管理系统的责任现在落在了每个企业身上,但它们内部实践和流程千差万别,风险管理系统不成熟的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更易遭受网络攻击。
区块链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吗?毫无疑问。数字货币的发展延伸了密码学的安全使用,并且创造了一种商业模式,针对网络攻击有了新型的复原力。在分布式账本上的一套完整系统可以提供比公司标准防火墙技术更高级别的网络安全。因为分布式账本是自动化的,并且由于信息共享的原则和共识协议的鲁棒性,账本历史是无所不在且无法更改的。因此在该系统中,高科技网络攻击可以在发生之前被阻止。
然而,在分析外部风险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货币的出现第一次创造了一种与国家、跨国政府决策或是任何实体经济都不相关的流通货币。实际而言,数字货币价值的波动幅度巨大,但其方向和时间与市场不同,从而保持了与某国货币或股票市场非相关性。因此,比特币被称为“数字黄金”,和黄金一样,数字货币已被用作避险资产,限制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
总之,在深入挖掘区块链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惊人效用之前,要明白区块链不是万能解药。它应该被看作是构建下一代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众多技术之一。
区块链面临的潜在问题有哪些多选题区块链具有数据透明。区块链潜在问题可能会出关于区块链具有数据透明,防篡改等多选题题项。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
区块链ICO/私募是什么?ICO风险在哪里?如何百倍收益?ICO:initialcoinoffering,也叫代币的公开发行销售,对应于股市的IPO。就像区块链技术本身一样,ICO是一种区块链全新的融资模式,让所有人都能成为项目的“股东”,持有代币就相当于持有股权。代币销售完毕,一般就会上交易所开启交易。ETH是第一个用BTC成功ICO的项目,ICO一般的参与方式是ETH或者BTC,早期BTC融资比较多,但是现在基本都是ETH了,ETH是ICO的硬通货。
私募:一般不参与公开发售的区块链项目,只有少部分机构或者基金有额度。
糖糖从去年3月就开始参与区块链ICO,那时候被大家戏称为“云币娱乐城”,“聚币大赌场”天天上新币,几乎个个都5-100倍,每天的波动都几倍几十倍。9.4国家关于ICO的风险,很多ICO都被清退退币,各大交易所被迫关闭甚至出海,一些项目方甚至被警告。很多ICO的币价格都几乎腰斩再腰斩,到ICO的成本价。
但实事证明,那些被退了币的很多项目,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的大牛市中都基本10-20倍,很多人无疑拍断了大腿。总体来讲,投项目比炒币要稳很多,因为市场的波动,炒币很难拿住,比如94,糖糖的很多朋友都割肉,亏损离场了。
迄今为止,糖糖和我的小伙伴们投过几十个项目至少,经历了类似于英雄链跑路,Mondo骗子,也有Fcoin百倍币,总体来说踏过很多很多的坑,也获得过很多很多的回报。2017年整体回报是大概10倍。从2018年1月以来,投资的项目基本零破发,全部取得了至少3倍以上的好成绩。
糖糖觉得区块链ICO的主要风险:
1.团队跑路:很多团队都是小作坊,知名度很低,甚至根本不存在,白皮书也是东拼西凑,甚至几百块就能淘宝代写
2.代投跑路:很多黑心代投,看这个币上交易所翻很多倍了就告诉你没有投上,破发了就给你代币。一些代投甚至直接拿着ETH跑路的也有,败坏了行业风气。
3.白皮书不能兑现:白皮书里面的路线图决定了团队的未来发展方向,很多项目方根本没有把项目做好的打算,里面的路线图基本都是乱写。另外直接指明上哪个交易所的基本都是骗子项目,很多交易所和项目方有协定,不到上币公告出来,不许泄露,不然取消上币资格。
4.区块链技术:普通人不懂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懂得这个项目有没有用区块链的必要性,也无法鉴别项目的技术水平,比如GitHub不会看。
如何百倍收益:
糖糖发现一级市场(ICO/私募)和二级市场(炒币)是相互转化的。当一级市场破发严重,大家就会去二级市场炒币,当二级市场变得越来越难玩,大家也就会回到一级市场来淘金。去年9月以后基本没有项目在ICO过,大家都在炒币,结果牛市来以后,这些极少数ICO的项目大都10-20倍以上。去年12月ICO非常火爆,结果1月上线,很多币破发,很多人又去二级市场炒币。
所以,其实熊市是投项目的好时机,等到项目上线,大约是小牛市,基本能取得不小的收益。
但是火爆的项目基本都被大机构给包场了,散户只能能接触到的一般的项目,而一般的项目风险稍大。所以大部分人只能和机构一起来参与投资。
为此,糖糖和小伙伴们开辟了ICO板块,为大家鉴别和筛选好的区块链项目让大家一起来参与投资。我们有专业的区块链技术团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也会去实地考察区块链项目,如果有区块链币圈大佬站台的我们也会向他们求证。让骗子项目无所遁形。对于优质的火爆区块链项目,我们机构会直接和区块链项目方联系,拿到最好的比例和最多的额度。
区块链技术现存问题有哪些?1.性能问题
体积问题
区块链对数据备份的要求对存储空间提出挑战。区块链要求在一笔交易达成后向全网广播,系统内每个节点都要进行数据备份。
以比特币为例,自创世区块至今的区块数据已经超过60GB,并且区块链数据量还在不断增加,这将给比特币核心客户端的运行带来很大挑战。
处理速度问题
比特币区块链目前最高每秒处理6.67笔交易,一次确认时间大约为10分钟,容易造成大量交易的堵塞延迟,可能会限制小额多次交易和对时间敏感度较高交易的应用。
尽管目前有了一些克服手段,但全面解决交易效率的方法仍然亟待发掘。
耗能过高
第三,挖矿过程中的算力并不产生额外的实际社会价值,还会浪费大量的电子资源,随着比特币的日益普及,区块链逐渐成为高耗能的资本密集型行业。
2.中心化问题
节点的不平等
第一,理论上,分布式网络中每个节点应当被平等对待,但是为了挖矿获得回报,各节点可能会增加算力进行硬件竞赛,从而导致节点的不平等,破坏区块链记账权的随机性。
产业化、规模化挖矿产生了矿池
理论上如果矿池通过共谋掌握51%以上的算力进行系统供给,就可以实现双重支付,实际过程中尽管其成本远超收益,但不能否认合谋供给存在的可能性。
3.隐私安全问题
私钥容易被窃取
第一,目前区块链采用的是非对称密钥机制,尽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私钥保存在用户本地,容易被黑客窃取。
区块链数据的透明性容易造成隐私泄露
公有链中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整个系统是公开透明的,比特币通过隔断交易地址和持有人真实身份的关联保护隐私。
当区块链需要承载更多的业务时,节点如何验证信息执行命令就需要更多的考虑。
4.升级和激励问题
公有链中参与节点的数量庞大
无论是升级还是修复错误都无法关闭系统集中进行,可能需要考虑放松去中心化的问题。
各个节点之间存在着竞争博弈
要求激励相容机制的完善,如何使去中心化系统中的自利节点能够自发开展区块数据验证及记账工作,并设计合理的惩罚函数抑制非理性竞争,是区块链面临的另一挑战。
㈥ 数字货币在中国合法吗
不合法。
央行提示称,尚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企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无推广团队。目前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均非法定数字货币。
此外,某些机构和企业推出的所谓“数字货币”以及所谓推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行为可能涉及传销和诈骗。
(6)btc持有了一年在312扩展阅读:
虚拟货币是非法币的电子化,其最初的发行者并不是央行。这类虚拟货币主要限于特定的虚拟环境里流通。而数字货币是可以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但只有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才是法定数字货币。
2013年央行联合五部委曾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将比特币等非法定数字货币定义为虚拟商品,它不是以货币和法币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