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是勒索软件真正的攻击目标
据悉,这个在国内被大家简称为“比特币病毒”的恶意软件,目前攻陷的国家已经达到99个,并且大型机构、组织是头号目标。
在英国NHS中招之后,紧接着位于桑德兰的尼桑造车厂也宣告“沦陷”。西班牙除了最早被黑的通讯巨头Telefonica,能源公司Iberdrola和燃气公司Gas Natural也没能幸免于难。德国干脆直接被搞得在火车站“示众”。这个被大家称之为“比特币病毒”的勒索蠕虫,英文大名叫做WannaCry,另外还有俩比较常见的小名,分别是WanaCrypt0r和WCry。
它是今年三月底就已经出现过的一种勒索程序的最新变种,而追根溯源的话是来自于微软操作系统一个叫做“永恒之蓝”(Eternal Blue)的漏洞。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经根据它开发了一种网络武器,上个月刚刚由于微软发布了新补丁而被“抛弃”。
三月底那次勒索程序就叫WannaCry,所以如果你在外媒看到WannaCry 2.0或者WanaCrypt0r 2.0的说法,所指也是本次爆发的勒索程序。
随后,微软在3月发布的补丁编号为MS17-010,结果众多大企业们和一部分个人用户没能及时安装它,才让不知道从什么途径获取并改造了NSA网络武器的WannaCry有机可乘。
而且这回的勒索软件目标并非只有英国NHS,而是遍布全球,总觉得有种“人家不是只针对英国医疗系统”一样、奇怪的“有人跟我一样糟就放心”了的潜台词。虽然最后事实证明确实全球遭殃。
但WannaCry最早从英国NHS开始爆发,真的只是巧合吗?
对于任何勒索病毒而言,都是最有可能被攻击的“肥肉”:医护人员很可能遇到紧急状况,需要通过电脑系统获取信息(例如病人记录、过敏史等)来完成急救任务,这种时候是最有可能被逼无奈支付“赎金”的。
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的隐私和安全总监Lee
Kim也解释说,出于信息储备过于庞大以及隐私考虑,“在医疗和其他一些行业,我们在处理这些(系统)漏洞方面确实会不那么及时”。这也是为什么科技领域普遍认为WannaCry幕后黑手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巧妙,毕竟微软更新MS17-010补丁还不到两个月。从开发并释放WannaCry人士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具体要把哪个行业作为攻击目标,因为他们的逻辑就是任何有利可图的领域都是“肥肉”,都要上手捞一笔。所以他们确实并不是非要跟英国NHS过不去,只不过是好下手罢了。
个人电脑用户被攻击的比例比企业和大型机构低很多,这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电脑打补丁比较方便快捷,也因为这样攻击不仅效率不高、获利的可能也更小。WannaCry的运作机制,根本就是为局域网大规模攻击而设计的。
这样看来,前面提到的全世界其他受攻击大型企业和组织,无论交通、制造、通讯行业,还是国内比较惨烈的学校,确实都是典型存在需要及时从数据库调取信息的领域。
至于敲诈信息的语言问题,Wired在多方搜集信息后发现,WannaCry其实能以总共27种语言运行并勒索赎金,每一种语言也都相当流利,绝对不是简单机器翻译的结果。截至发稿前,WannaCry病毒的发源地都还没能确认下来。
与其说WannaCry幕后是某种单兵作战的“黑客”,倒不如说更有可能是招募了多国人手的大型团伙,并且很有可能“醉温之意不在酒”。毕竟想要简单捞一笔的人,根本没有理由做出如此周全的全球性敲诈方案。
WannaCry在隐藏操作者真实身份这方面,提前完成的工作相当缜密。不仅仅在语言系统上声东击西,利用比特币来索取赎金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杜绝现实货币转账后被通过汇入账户“顺藤摸瓜”的可能。而且WannaCry的开发者早就有了一个范围宽广、长期作战的策划:“在情况好转之前,它会先变糟糕的——相当糟糕。”(This’ll get worse—a lot worse—before it gets better.)
不过,在晚些时候,一位22岁的英国程序猿小哥就似乎“误打误撞”阻止了WannaCry的进一步扩散。
这位小哥在社交网络上的昵称是MalwareTech(中文意思大概是“恶意软件技术”,听起来反而更像个黑客),阻止了WannaCry的进一步全球肆虐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全过程,甚至英国情报机关GCHQ都在官网转po了这篇博文。
MalwareTech本来应该在度假中,不过他还是迅速反应,找到了一份WannaCry软件的样本。阅读代码时,他发现了一个没有被注册过的域名,下面的代码意思就是WannaCry在黑点电脑前的运行中会先试图访问该域名,如果访问失败就黑掉系统,如果成功则自动退出。
于是MalwareTech就把这个域名给注册了。
在后来一些中文媒体的报道中,小哥的这一举动被强调成是“突发奇想”或者“下意识”之举。正是因为无效域名被注册,后来被WannaCry感染的电脑都在访问该域名时得到了肯定的返回值,于是没有再锁定信息、展开敲诈。
不过MalwareTech自己解释却不是这样的。他在博客中写道,注册这个域名是他作为网络安全工作人员的“标准做法”(standard practice)。过去一年里,遇到所有这样短时间访问量激增的无效域名,他都会将其注册后扔进前面图里提到的“天坑”(sinkhole)里,而这个“天坑”的作用就是“捕获恶意流量”。
WannaCry样本中域名,在昨天全球范围攻击开始后访问量瞬间激增,此前却没有任何被访迹象。
然而MalwareTech职业灵敏度,让他开始考虑WannaCry是否会定期或在特请情况下修改程序中的无效域名,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仅仅注册他所发现的这个域名就无法阻止未来袭击。
即使软件里没有这样的部分,开发者依然能够手动升级WannaCry后再度把它传播开来,所需要做的也就仅仅是替换一个新的无效域名而已。
还有一种更糟糕的情况:如果WannaCry程序中还有另一层自我保护机制,那么无效域名的注册很有可能导致目前所有被感染电脑自动为所有信息加密,无法复原。
为了排除后一种情况,MalwareTech干脆修改了自己一台电脑的主机文件,让它无法连接那个已经被注册了的前无效域名。
电脑成功蓝屏了。
MalwareTech写道:“你可能无法想象一个成年男人在屋里兴奋得跳来跳去,原因竟然是自己电脑被勒索软件搞失灵了。但我当时确实就那样了。”测试结果表明,他的“标准做法”确实阻止了WannaCry的进一步传播。
但是小哥亲自警告:“这事没完”
和某些信息平台热炒MalwareTech“拯救了全世界”的梗不同,英国《卫报》和《英国电讯报》都在标题里明确告诉大家,小哥自己都已经作出警告:“这事没完!”
域名被注册后WannaCry的停止扩散,在他看来只是病毒制造者一个不够成熟的自我保护机制。对方的真正意图并非通过域名是否能连接上来“指挥”病毒的运行,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判断病毒是否被电脑安全高手捕获。
一旦WannaCry运行时发现域名有反应,真实反应并不是“好心”地停止攻击,而是避免自己被扔进“沙盒”(sandbox)安全机制被人全面分析,干脆退出获得域名响应的电脑系统。
MalwareTech虽然功不可没,但他只是阻止了“比特币病毒”现行样本的扩散,但开发者也已经意识到了这项弱点,随时可能用升级版勒索程序卷土重来。
当然,也不排除,此次勒索软件的最终目的,不是真的想勒索,而是想展现给一些有不法分子查看这个病毒的威力,从而出售这个病毒给他们。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日子,网络安全,将会面临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此次勒索软件威胁的不仅是个人用户,还有众多机构和企业。
因此提醒,所有网络用户今后都应加强安全意识,注意更新安全补丁和使用各种杀毒工具。
2. 鍥藉唴瓒2.8涓囧舵満鏋勯伃鍕掔储鐥呮瘨鏀诲嚮锛屼腑鎷涘悗鑳藉惁鎭㈠嶆枃浠讹紵
鍕掔储鐥呮瘨鍏ㄧ悆鑲嗚檺锛屽悗鏋滀弗閲5鏈12鏃ユ櫄锛屾瘮鐗瑰竵鍕掔储鐥呮瘨浠ユ儕浜虹殑閫熷害鍦ㄥ叏鐞冭寖鍥村唴鐖嗗彂锛屽叾鏀诲嚮鎵嬫典护浜鸿︽儠銆備竴鏃︾數鑴戞枃浠朵笉骞歌惤鍏ラ粦瀹涔嬫墜锛屽畠浠灏嗚鍔犲瘑閿佸畾锛屽彧鏈夋敮浠橀珮棰濊祹閲戯紝榛戝㈡墠浼氶噴鏀炬帶鍒舵潈锛屽惁鍒欐暟鎹灏嗘棤娉曟仮澶锛屽挨鍏舵槸瀵逛簬浼佷笟銆侀珮鏍$瓑鍐呯綉鐜澧冧笅鐨勫叧閿鏁版嵁锛屽傚疄楠屽ゆ暟鎹鍜屾瘯涓氳捐★紝鎹熷け鍙鑳芥棤娉曚及閲銆
鎹缁熻★紝鍥藉唴瓒呰繃2.8涓囧舵満鏋勫凡缁忛伃鍙楀叾褰卞搷锛岃繛鍔犳补绔欍侀搧璺鍞绁ㄧ郴缁熺瓑鍏鍏辨湇鍔¤炬柦涔熸棤娉曞垢鍏嶃傞仐鎲剧殑鏄锛屽畨鍏ㄤ笓瀹舵槑纭鎸囧嚭锛屼竴鏃︿腑姣掞紝鐩鍓嶉櫎浜よ祹閲戝栵紝鍑犱箮鏃犺В銆傚逛簬閭d簺鏂囦欢鑷冲叧閲嶈佺殑鐢ㄦ埛锛屼笓瀹跺缓璁灏界″瓨鍦ㄩ庨櫓锛屼絾鍙浠ヨ冭檻灏藉揩鏀浠樿祹閲戜互閬垮厤鏁版嵁姘镐箙涓㈠け锛屼絾骞朵笉鑳界‘淇濅竴瀹氳兘鎭㈠嶃
闃茶寖鍜屾竻闄よ繖绉嶇梾姣掞紝鍞涓鐨勪繚闄╂帾鏂芥槸褰诲簳閲嶈呰$畻鏈虹郴缁熴傚湪閲嶈呭悗锛屽姟蹇呰繀閫熷畨瑁呭井杞鍙戝竷鐨勭揣鎬ュ畨鍏ㄤ慨澶嶈ˉ涓侊紝浠ラ槻姝㈢梾姣掑啀娆″叆渚点傚嫆绱㈢梾姣掔殑濞佽儊涓嶅瑰皬瑙戯紝姣忎竴涓鐢ㄦ埛閮介渶瑕佹彁楂樿︽儠骞跺姞寮洪槻鎶ゃ
3. 制造勒索病毒的黑客会有什么刑罚
近日,“比特币勒索病毒”肆虐互联网,使全球多个国家、多家机构及个人电脑遭受此种病毒软件的攻击。据互联网相关安全专家分析,此种病毒可进行远程攻击,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只要开机联网,就能在电脑里执行任意代码、植入恶意程序进行控制勒索。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严重,犹如“网络瘟疫”,给整个互联网生态和电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极其严重的损失。
警示:做好预防工作
不过,同时也应该看到,此次病毒勒索事件给我们最大的警示不是刑法如何适用,而是如何预防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截至目前,我们仍然没有发现真正的病毒制造者,也没有有效的破解加密文件的方法去挽回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
事实上,在规制网络犯罪中,事前的预防比事后的打击更为重要。因互联网无国界,跨区域的特点,网络犯罪行为的实施和所产生的后果已经突破了传统国家地域之间的界限,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探讨综合治理模式,共同打击网络犯罪也显得愈发重要。
4. 中招比特币病毒后,如何解密防止文件被锁
勒索病毒全球肆虐,无论是否中招,务必谨记防范2017年5月12日,比特币病毒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网络风暴,英国医院、中国高校校园网,甚至超过30万台电脑受到严重冲击,这场攻击事件让全球多地陷入混乱。尽管黑客身份尚不明朗,但关于如何应对勒索病毒的攻击,我们不能忽视。
WannaCry勒索病毒详解
WannaCry,名副其实的"想哭",通过NSA泄露的EternalBlue漏洞进行蠕虫式传播,一旦感染,它会扫描电脑的TCP445端口,加密存储文件后,要求受害者以比特币支付赎金,赎金金额在300至600美元之间。然而,5月13日,一名英国研究员意外发现的隐藏开关域名曾短暂阻止了病毒的快速扩散。
然而,黑客并未就此罢休。5月14日,WannaCry变种WannaCry2.0出现,取消了KillSwitch,攻击速度更快。到5月15日,WannaCry已影响金融、能源、医疗等多个行业,中国校园网尤其受影响,实验室数据和毕业设计遭到加密,形势严峻。
无论你是否曾遭遇攻击,都应加强防护措施,因为网络安全威胁无处不在,及时备份数据,保持系统更新,使用防病毒软件,都是防范勒索病毒的重要手段。
5. 为什么“比特币勒索病毒”比“熊猫烧香”危害大
比特币病毒席卷全球网络,其肆虐程度不禁让人联想到2006年的著名病毒“熊猫烧香”。不过两者区别显著,熊猫烧香作者为名气,比特币病毒则主为求财。而这次的病毒是利用了美国的一个漏洞,进行的有目标的攻击。
6. 比特币敲诈者的危害是什么
“比特币敲诈者”病毒再次变种 可盗取个人隐私
今年一月份首次现身中国的“比特币敲诈者”病毒如今呈指数级爆发,腾讯反病毒实验室日前发现,该病毒疯狂变种,仅5月7日当天新变种数就已达13万,不仅敲诈勒索用户,甚至还能盗取个人隐私。腾讯反病毒实验室分析,从攻击源来看,这是由黑客控制的僵尸网络以网络邮件为传播载体发起的一场风暴。
“比特币敲诈者” 呈指数级爆发
比特币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虚拟货币,因可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而在全世界广受追捧。与此同时,一种名为“CTB-Locker”的“比特币敲诈者”病毒也肆虐全球,其通过远程加密用户电脑内的文档、图片等文件,向用户勒索赎金,否则这些加密的文档将在指定时间永久销毁。
僵尸网络助“比特币敲诈者”愈发猖狂
根据腾讯反病毒实验室监测,“比特币敲诈者”的攻击源大部分来自美国,其次是法国、土耳其等。从IP来看,这些攻击源来自一个黑客控制的僵尸网络,黑客利用这个僵尸网络发起邮件风暴。邮件内容大多是接收发票之类,诱导用户去点击下载附件。
“比特币敲诈者”攻击源分布
所谓僵尸网络 (Botnet) 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传播手段,将大量主机感染bot程序(僵尸程序)病毒,从而在控制者和被感染主机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可一对多控制的网络。攻击者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僵尸程序感染互联网上的大量主机,而被感染的主机将通过一个控制信道接收攻击者的指令,组成一个僵尸网络。
据了解,之所以用僵尸网络这个名字,是为了更形象地让人们认识到这类危害的特点:众多的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如同中国古老传说中的僵尸群一样被人驱赶和指挥着,成为被人利用的一种工具。
僵尸网络助“比特币敲诈者”愈发猖狂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仅2014年上半年,中国境内就有625万余台主机被黑客用作木马或僵尸网络受控端,1.5万个网站链接被用于传播恶意代码,2.5万余个网站被植入后门程序,捕获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3.6万余个,新出现信息系统高危漏洞1243个。
腾讯反病毒实验室安全专家表示,僵尸网络构成了一个攻击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地发起各种各样的攻击行为,可以导致整个基础信息网络或者重要应用系统瘫痪,也可以导致大量机密或个人隐私泄漏,还可以用来从事网络欺诈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无论是对整个网络还是对用户自身,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比特币敲诈者”便是利用僵尸网络发起邮件风暴,进行各种各样的攻击。
“比特币敲诈者”疯狂变种 可窃取隐私
据了解,“比特币敲诈者”病毒敲诈过程具有高隐蔽性、高技术犯罪、敲诈金额高、攻击高端人士、中招危害高的“五高”特点。用户一旦中招,病毒将浏览所有文档(后缀为.txt、.doc、.zip等文件)和图片(后缀为.jpg、.png等文件),并将这些文件进行加密让用户无法打开,用户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当做赎金才可以还原文件内容。
用户必须支付赎金才可解锁文件
腾讯反病毒实验室的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开始,“比特币敲诈者”疫情最为严重,为了持久有效的攻击,躲避静态特征码的查杀,病毒也在不断地演变,图标多选用文档图标(如doc,pdf等),而自身的壳不断地变形变异。其中,5月7日新变种达到最高值,单天就高达13万个!
“比特币敲诈者”变异趋势
腾讯反病毒实验室安全专家表示,近期发现的“比特币敲诈者”病毒不仅敲诈用户,而且还新增了盗号的特性,会默默搜集用户电脑里的密码配置文件,如:电子邮箱、聊天工具、网银帐号、比特币钱包等等的密码,威胁用户财产安全。目前,腾讯安全团队已第一时间对该病毒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可完美查杀此类病毒以及所有变种。
赎回文件需数千元 安全专家支招防范技巧
据路透社报道,“比特币敲诈者”病毒出自俄罗斯的一名黑客,名字叫艾维盖尼耶·米哈伊洛维奇·波格契夫(Evgeniy Mikhailovich Bogachev),曾凭借这类勒索木马病毒令12个国家超过一百万计算机感染,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官网显示,波格契夫在FBI通缉十大黑客名单中排名第二,是某网络犯罪团体的头目。FBI悬赏300万美元通缉波格契夫,这也是美国在打击网络犯罪案件中所提供的最高悬赏金。
专家强调,正因为危害较大,FBI才会悬赏如此高的奖金缉拿病毒作者。用户一旦中招,意味着电子版的合同,多年老照片,刚刚写好的企划案,刚刚做成的设计图,统统在病毒的加密下无法打开。病毒制造者主要利用用户急切恢复文件的心理实施敲诈,成功率极高。据悉,比特币近期虽然行情低迷,但单个成交价也在1391元人民币左右(4月20日更新数据),所以,虽然是几个比特币的勒索,对于用户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专家提醒,不要轻易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尤其是后缀为.exe,.scr的可执行性文件,不要仅凭图标判断文件的安全性。另外,平时养成备份习惯,将一些重要文件备份到移动硬盘、网盘,一旦被木马感染,也可及时补救。
7. 什么是比特币勒索蠕虫病毒
这几天,大规模勒索蠕虫病毒袭击迅速波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病毒锁死用户数据和电脑文件,直到用户支付价值300-600美元的比特币赎金。黑客如此大规模公然向全球计算机用户直接勒索,史无前例,堪称向全世界发出恐吓。
具体的行为和防范方法
今天我们就再来深入了解一下,这款病毒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毒,如何传播,何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病毒源自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早期泄露的网络武器库
本次蔓延全球的“WannaCry”病毒属于蠕虫式勒索软件,通过利用编号为MS17-010的Windows漏洞(被称为“永恒之蓝”)主动传播感染受害者。之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通过“永恒之蓝”武器控制了几乎整个中东的银行和金融机构。
而因为这个漏洞信息被泄露,被黑客利用,导致了这一次的全球病毒蔓延事件。
勒索蠕虫病毒爆发四天已三次变种
0.1版:黑客通过网络武器传播,勒索用户,没有蠕虫功能;
1.0版:具备蠕虫功能,大规模传播,5月12日到5月14日主力传播;
2.0版:勒索病毒,更换及取消了“自杀开关”。所谓“自杀开关”,是病毒作者为了防止蠕虫爆发不可控制设置的一个“开关”,如果检查特定的域名被注册,就不再继续感染,5月14日,2.0版更换开关域名,很快也被注册
14日,勒索病毒2.0第二个变种,取消了自杀开关,继续传播。
关于目前病毒传播的情况,360安全产品负责人孙晓骏表示:从个人用户看,勒索蠕虫病毒的感染速度已经放缓。在360安全卫士的5亿用户中,绝大多数用户在3月修复漏洞,不受影响,约20万没有打补丁的用户电脑被病毒攻击,基本全部拦截。
通过本次勒索蠕虫病毒肆虐事件,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
网络安全专家称:这个病毒利用了微软的一个漏洞,而该漏洞微软在今年3月份已经发布补丁,对漏洞进行了修复。但是我们有的用户没有打补丁的习惯,没有及时修复这次漏洞,导致电脑中招。
这次勒索病毒攻击事件,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
建议大家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及时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的安全补丁,设置高安全强度口令并定期更换,不要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应用软件,对特别重要的数据采取备份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