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比特币区 > 加拿大通过btc

加拿大通过btc

发布时间:2024-12-21 00:45:02

比特币的经济学意义

最近比特币实在是太热太热了,热到出门不跟别人聊起比特币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关心时事。但是大家说的很多东西却都是老生常谈的,读多了难免觉得千篇一律。我想这大多是因为真正在乎比特币的三种人:经济学家,GEEK,投机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经济学家们不懂技术,GEEK们不明白经济,投机者呢,他们只在乎有没有接盘侠。
所以无怪乎经济学家们写的比特币文章GEEK们不爱看,GEEK们欢呼比特币的时候经济学家们看不懂,而投机者呢,他们应该喜欢问别人要不要来两个BTC玩玩~
我第一次了解到比特币大约是在李笑来老师刚开始向国内宣传比特币概念的时候,我也是那个时候挖到自己第一个比特币。对了,世界上第一笔比特币支付交易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Laszlo Hanyecz花了10,000个BTC通过网络买了一块披萨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1]。我在大学里学习金融专业,毕业后也在金融行业工作,现在在加拿大学习。
我想,我也许可以跟大家说说我眼里的BTC,和我对BTC经济学上的意义的理解。

货币是什么?我想大家在中学一定都学过,货币是 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一种用来充当两种商品价值比较单位的物质。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都愿意,路边的砖头也可以是货币。在人类历史的某一个时期,黄金站在了这个位置上,成为了大家最认可的一般等价物。这个时期,我们称作 金本位
黄金作为货币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黄金具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属性优势:
黄金化学性质稳定。黄金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也很难氧化,这使得黄金很容易开采,精炼和储存。战国时代古人用青铜做货币,可是青铜会氧化,氧化之后同一种货币质量甚至大小都会变化,无疑使得青铜货币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黄金很软。黄金不比玉石铁器,纯度越高的黄金越软,这让黄金可以随意切割。假如我买一件衣服,需要黄金十两,但是我手上只有一块一百两的金砖,我完全可以找工匠切十两下来用来交易。如果用钻石当货币,这种场景就可能没机会发生了。
黄金能拿来当货币,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黄金这种东西是有价值的。所以当世界上某一国家的人发现他们并不孤独,世界上原来还存在无数其他的国家的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易成为了可能。其关键就在于,大家都觉得黄金是好东西。黄金可以拿来做物品交换时的价值单位。
再后来,大家开始觉得如果经常买别人的东西也要花掉很多自己的黄金储备,全世界未开采的黄金又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不是划不来了嘛?
于是A国找B国商量说:你看我家总共就100两黄金,我家的人平时在自己家也不用黄金,我们用一种叫纸币A的钱来交易,1纸币A大约等于1两黄金。B说我们家也是啊,我家一共就50两,所以我们平时也只用纸币B来交易而不是用黄金,1纸币B大约等于0.5两黄金。A这时摸摸B的脑袋说,这不是正好,以后我们大家都用各自家里的纸币交易,纸币A和纸币B的汇率就是黄金的比例1:2。这样我买你的东西,给你纸币A,你买我家东西就直接给我纸币B,年底再统一结算黄金,这样平时就不会真的动用我们双方的黄金了,你说我是不是天才?[2]
后来大家觉得年底结算也太麻烦了,生意年年要做嘛~这时有一个叫美国的同学家里黄金最多,那就让美元和黄金挂钩,那我们交易的时候就只用看我们各自的钱值多少美元就行了。这就是后来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3]
到了这个时期的货币,大家可以发现货币开始不仅仅只是用来做标尺的等价物,它开始体现出类似“契约”的特性。黄金跟美元挂钩,是因为美元代表着:美国政府做出的可以拿来兑换黄金的承诺函。
虽然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崩溃了,黄金跟货币价值没有了关系,黄金也不再作为货币使用。这使得现在的货币,成为了一种更为隐性的契约,它代表着各国政府对本国货币可以用来支付的承诺。也就是说,只要我国家存在一天,我就担保我们国家的货币是有价值的。这就是货币契约论的主要观点。
所以,我们说,货币有两种,一种是黄金,另一种是一个国家对自己发行的某种特殊印刷品可以拿来支付的承诺。

有人说,比特币是“人造黄金”,这话说对了一半。
现有的货币的价值除了制造和印刷的成本,就是国家实力担保的附加价值。大家用货币来进行交易,参考的也是不同货币背后的国家实力所体现的附加价值。只有清楚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才能开始讨论比特币。
比特币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比特币是一种电子货币,但是,凡是货币,就一定要有价值的体现。大家都觉得黄金最稳定,所以大家才觉得黄金是货币。大家都觉得国家不会随意违约,所以大家才觉得纸币是货币。
那么比特币的价值是什么?我看了很多的文章,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
比特币是一种互联网P2P协议。这份协议的特点之一是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货币支付结算体系的瓶颈。
现在的货币支付结算技术是随着电报技术发展起来的。在古时候,远期和异地结算并不频繁,结算的验证程序靠的是熟人当面交易和掌柜签字画押。要想在结算上做文章,除非买通交易结算的那个人,还要能伪造文书。
后来,大航海时代,蒸汽时代,人们走得越来越远,贸易自然也越做越远。有的交易甚至要跨越大半个地球,这个时候,结算就成为了大问题。当时的人们不管是“先货后款”还是“先款后货”都有钱货两空的风险。网络游戏还没有玩家交易功能的时代,大家对此一定深有体会(是的,我说的就是石器时代!)。要么就是拿着货跑了,那么就是拿着钱跑了。关键是跑了还没地方追,人家在地球另一边呢!难道要我喊GM?
GM“哦”了一声,发明了金融业。
当时的人们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把合同或者收据折价抵押给银行,由银行来收款。银行又联系到地球另一边的银行,通过当地的银行来收款。当地的银行收到款项之后,再汇款至这边的银行。而这中间的沟通和验证都是通过电报完成的,不幸的是,这种沟通至今仍然使用的是旧时代的电报体系。这些验证和沟通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成本可想而知。
在这个过程中,两边的银行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首先,汇票和提货单可以让两边银行进行担保。我在地球这一边,我发没发货,发给谁,你汇没汇款,汇给谁,这些都是除了当事人谁也不知道的事情。这叫人怎么相信?所以可以找第三方的银行做担保,找了第三方银行作担保还不保险还可以让银行找对方的银行再做担保,这一来二去手续费银行赚得可高兴了。这就是信用证。[4]
其次,银行汇款使用的又还是旧时代的电报体系,所以国际汇款效率非常低。银行间汇付结算非常复杂,稍有差错,一笔款项就会消失在茫茫大海里。银行也不想做冤大头,吃力不讨好的事是不做的,所以国际汇款的手续费非常高昂,还不管到账,到不了基本都是客户的错。
最后,你们银行结算都这么低效率了,我们公司资金流动可是要命的啊。这时候银行就跳出来了,没关系啊!要钱啊?我们借你啊!你所有结算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张单据,我们都可以拿来做抵押。怎么样,够意思吧?就这样,银行又赚一笔利息费。
知道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比特币能做什么。
比特币解决了结算过程中的验证风险。比特币是一份P2P协议,比特币的账本并不归某个人或某个集体管理,而是分布在整个互联网中,每一笔交易,都需要通过全体成员对“账单链”的真伪进行投票才能被记录在账本上。成员通过挖矿(消耗自然资源)来完成全网络账本和交易验证(创造价值)。这就使得 交易无法伪造 账本无法伪造 ,从而在结算的环节上大大减低了成本和风险。
我们可以想象,比特币的交易结算,只需要输入对方提供的地址,并确认金额就可以完成交易。再不需要通过金融机构验证担保,也没有高昂的手续费用,更不用花长久的时间去等待。这样的工具,是不是很有价值呢?
我在金融行业工作时,对国际结算业务沿袭电报技术体系的做法就感到十分费解,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了,为什么验证的工作仍然要用这么复杂的思路去解决呢?
恰好比特币的P2P加密协议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个特点,是比特币的货币发行问题。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的发行规则:总共发行21,000,000枚比特币,发行速度每四年递减。
这让我想起了黄金。是的,黄金总储备量是固定,随着开采,流通的黄金变多。我们曾经把黄金当作货币,为什么不能把比特币当货币呢?
同时,很多人忽略了一点, 黄金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稳定的货币系统
黄金之所以成为最稳定的货币系统,是因为黄金有天然的稳定器属性。任何人都可以开采黄金,当通货膨胀发生时,黄金贬值,人们会把黄金制作成设备、首饰收藏起来,由于流通的黄金减少,通货膨胀得到缓解。反之,通货紧缩时,人们把家里储藏的黄金再融化制成货币,流通的黄金增加,紧缩得到缓解。
这些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在金本位下,国家货币政策和平衡预算再无存在必要。
回过头来看比特币,比特币不也正是 去中心化 货币吗?黄金能实现的功能,比特币同样能实现。所以绝大部分比特币讨论都提到过比特币抗通胀的特点。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决定了它的稳定性。
在货币发行问题上,还有一个案例被经常提起,《货币理论和大国会山托儿合作社危机(Monetary Theory and the Great Capitol Hill Baby Sitting Co-op Crisis)》[5],讲的是由于通缩引发的货币系统崩溃问题。
但是我想说的是作者忽略了比特币发行的另一个特点, 可以无限分割
比特币是可以被分割到无限小的,但是传统纸币做不到这一点。这也就使得当通缩发生时,不能无线分割的纸币容易失去支付功能,从而引发货币系统崩溃。这点很容易理解,假如我手上的纸币最小面额是1元,但是我下楼买个冰棒老板却问我要0.0001元,这可怎么办?只好使用其他货币代替或者直接以物易物了……
但是比特币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理论上来说,这种供需不对等的关系是可以通过单位的分割来缓解的。
因此我认为由通缩引发崩溃的可能性在比特币上不够充分。
最后,比特币的依托价值。一个国家的法币背后依托的是该国的实力,法币因国家存在而存在。那比特币背后依托的是什么呢?
我想跟大家说个故事。
在我父亲读大学的时代,人们主要从书本获取知识,所以我家每次搬家时,光搬书就需要一台车。但是如今还是有许多书遗失了。
后来我读书的时代,我们有了计算机,硬盘成为了知识储存的主流。我可以把我感兴趣的电影、歌曲和书籍全部保存在硬盘上。因为硬盘可以保存一百年。
到了现在,我们保存知识的方式变成了互联网。时代变化了,以前一个雅虎邮箱只有100MB的空间,而现在Gmail每天增加容量已经不能作为卖点了。互联网已经让一切都不同了,信息爆发式的增长,互联网正在一步一步成为人类社会的中心。如果互联网在人类灭亡时才毁灭,那么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将保存到人类灭亡的那一天。
比特币的依托就是互联网本身。只要互联网本身不被毁灭,比特币的货币价值也不会被毁灭。这与一个国家被毁灭后,一国的货币将肯定被毁灭有着天壤之别。国家是存在货币契约违约风险的,但互联网的违约风险远远要小于它。
比特币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回归到GEEK之间的小玩具,但要毁灭,除非先毁灭互联网。互联网本身就是比特币存在的最大保障。
简单来说,比特币作为货币,代表的是 一份互联网协议对支付结果和账本真伪性,去中心化,自然调节和未来存在的承诺 。这是比特币的契约性,也是比特币的价值所在。

比特币会成功吗?
比特币现在过热了吗?
比特币市场形成泡沫了吗?

我想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三个问题。从我的观察,我只能做出以下回答。我反过来一个个说。

1、比特币市场形成泡沫了吗?
泡沫的概念指的是名义价值超过了实体的实际价值。比特币最近很火,因为人民币汇率破8000,美元破1000。这个价格是泡沫吗?我前面说了比特币的价值,这个价格和这些价值比较,是过高了吗?
很可惜的是,几乎不用比较也可以知道,是过高了。因为比特币的使用量摆在那里,过高的价格波动,使得支付变得困难,使用量过低。没有人使用的东西,再好的理念也转化不成实际价值。
这就好像火药被发明后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直到被运用到战争上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特币现在是一个 很大的泡沫

2、比特币现在过热了吗?
不,比特币现在非但不热,还太冷。关注他的人大多数还只停留在投机的层面,但是比特币终究是一种货币,功能的实现才是最应该被关注的。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使用比特币,才能让比特币在泡沫破裂之后依然能得到发展。
泡沫破裂不可怕,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难道就不发展房地产了?
可怕的是没有关注度,可怕的是没有人使用。

3、比特币会成功吗?
这也是我的问题。不知道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目的是什么,假如是一个实验,我想已经成功一半了,假如是建立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金融体系嘛……故事才刚开始~

[1]This Pizza Cost $750,000
http://motherboard.vice.com/blog/this-pizza-is-worth-750000
[2]国际金本位制度
http://b..com/view/1079045.htm
[3]布雷顿森林体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3%E9%9B%B7%E9%A1%BF%E6%A3%AE%E6%9E%97%E4%BD%93%E7%B3%BB
[4]信用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A1%E7%94%A8%E8%AF%81
[5]Busch,经济学界是如何看待比特币的?
http://www.hu.com/question/22036280

本文不足或错误之处,还烦请指出,谢谢。 我的微博

Ⅱ 那些年,比特币套利的时光

比特币在过去两三年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尽管灰狗体育团队没有参与到比特币的投机当中,但Jason在伯克利的好朋友Roy却是此中好手,在欧洲杯结束之际,Jason好不容易说服Roy,将他过去几年在比特币套利的经验分享出来。

Roy和灰狗体育保证故事真实,但对于各位有志于通过本故事的启发从而开展相关投资投机行为,我们概不对损失负责。

(以下是Roy的第一人称叙述:)

关注比特币大概是2011年前后,当时在学校的酒吧遇到了喝高的同学Michael,Michael告诉我他此前花了一万美金买了1000比特币,如今已经赚了10倍。并大谈比特币对于通缩和通胀的意义,以及他看涨比特币的投资机会。

我的兴趣来源于比特币价格变化的数据统计,于是我在闲余时光写了一些爬虫抓数据,正当我在屋里爬数据的时候,好基友罗曼来拜访我,罗曼很喜欢自己做交易,于是我跟他说起了手上比特币的事情。结果罗曼比我还来劲,几天之后他给我来电,说这东西交易所之间价差太大了,为何没有人套利?我漠不关心的说,可能是某些交易限制导致的。于是,我们两个开始研究怎么套利,也发现了,价差如此之大的真实原因:

1. 大部分的交易所因为法律问题关闭了注册;
2. 比特币的转账链(两个交易所之间)需要 5 到 60 分钟(这个耗时跟比特币的原理有关)——这段时间的价格波动足以消磨掉大部分的利润;
3. 当时最大的价差在中美交易所之间,但是人民币管制,导致资金不能回流,市场之间流动性差。

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当时想出了对策:
1. 争取找到可以注册的交易所,当时比特币交易所多入牛毛,总有继续让人注册的。
2. 如果交易所之间价差够大,就不怕这 5-60 分钟的波动了——大概率我们会有盈利。
3. 有很多办法可以找到换汇渠道,这一点应该有希望解决。

于是我们进入了实操阶段。

当时找不到可以直接美元买入的网站,但是人民币有很多交易所,最大的是比特币中国(btcchina)。我们搜索了很久,发现了一个网站叫做 Local BTC,大概思路就是你可以预定比特币,然后形成潜在交易后,网站帮你冻结卖家一部分比特币,等你转账后,这部分比特币就归你了。相当于 Local BTC 承担了一个支付宝的功能。

第一笔交易我们买了 0.94 比特币,这数字太难忘了。这一单交易赚了30%,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解决了实际操作问题,我们就需要找在美国可以大量购买比特币的地方。Local BTC 上面都是零售商,数量太小,而美国最大的几个交易所,比如 Mt. Gox 都关闭了注册。这时候我们发现加拿大的交易所 Virt Ex 有可能注册,但是要注册公司,正当我们准备去加拿大注册公司的时候,我们发现国内的比特币玩家用已经在疯狂地挤压现有的利润空间。当时两地的比特币价差长期维持在 30%-50%,于是很多国内有美国交易所账户的比特币玩家,大量买入比特币,在中国卖掉后在淘宝用 8:1 的汇率换回美金(当时中美汇率已经是 6.2X 了),继续套利,这让两边价差迅速缩减。我们感觉等不到我们办好加拿大账户利润空间就不会存在了。

这件事在没有出路的时候,我们的数据告诉了一个转机。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人民币的几个交易所:BTC China、火币网、Okcoin 之间经常也有不小的价差,而且三个开户都很方便。同时国内的交易所率先开始提供借入比特币的功能,这让我们开始设想是否可以就做人民币交易所之间的套利。

那么是直接在价格低的交易所买入,然后直接转账去价格高的交易所,再卖出吗?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同样你需要承受那个 5-60 分钟的转账价格波动,因为你没有对冲。

这时罗曼想出了一个新的套利方法。就是在两个不同市场分别买入和卖出相同数量的比特币,一旦价差拉大的时候,就同时卖出和买入相同数量的比特币,完成套利。然后等待两个交易所的价差收窄即可。可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有时候两个交易所价格不会真的逆转,比如 BTC China 长期比火币网价格高,这时候怎么办?这时候你要算出两边价差的平均水平了,在价差浮动的时候来回买入卖出。这个买入卖出的过程有可能是亏损的,但总体是盈利的。


全免费的爆料尽在球商APP,登录www.ballq.cn 下载球商APP

球商作家突破1000人,大小联赛全网罗

Ⅲ 术语库世界各国术语库


根据国际术语情报中心1989年的统计,世界各国已建成和正在建立的术语数据库共有74个,分布在3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中。这些术语库类型多样,包括综合性、专业性、国家级、地区或集团性、多语言与双语、规范化乃至具有法律效力等。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个比较著名的术语库:




1.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术语库(EURODICAuToM):1963年在卢森堡建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术语库之一。到1976年,库内词数达到40万条,支持法、德、意、英、荷、丹麦等6种语言,主要服务于翻译工作,这些语言在各会员国中被广泛认可甚至具有法律效力。




2. 魁北克术语库(BTQ):建于1969年,是一个能起规范化作用的术语库。到1979年,库内词数达到34万条,支持英、法两种语言,通过屏幕显示终端、卡片打印和电话或书信等方式进行传播。由于加拿大政府的重视,该术语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 法国标准化协会术语库(NORMATERM):1972年开始建设,1976年初步建成,收词15000条,可用于进行英文与法文对译,并可按字序或专题排列词典。




4. 加拿大术语库(BTC):主要负责核实和标准化联邦政府和加拿大议会公共团体所使用的英语和法语术语。建于1970年,到1979年收词达80万条,并建有60多个术语网点,设有电传打字机终端,可直接为用户服务,也可通过电话和信件咨询。




5. 西门子公司术语库(TEAM):1967年在慕尼黑建立,主要储存术语数据,也包含成语、网络和文献数据,支持英、法、西、俄、意、葡、荷、德等语言。功能多样,可自由输入、输出和互译,为翻译、编辑、专业语言和文献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到1976年,库内术语数达到75万条,近几年进一步扩大,达到200万条,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术语库之一。




6. 瑞典技术术语中心术语库(TERMDOK):1968年开始建立,从术语汇编自动化开始,到1978年建成第四代,具有高度自动化水平,可用于远程信息传输,具有归档、更新、排序和注释词典等功能。是一个官方性的术语库,储存术语有7万多条,还收集有通讯录和文献数据等。




7. 西德语言管理局术语库(LEXIs):19年建立时输入12000条术语,后来建起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广泛向翻译人员提供服务。能将英文、法文和俄文科技文章译成德文,到1976年收集术语达90万条,并有4万条电工术语。该术语库具有较高权威性,其语言用法在标准化过程中应居优先地位。




8. 丹麦术语库(DANTERM):1975年筹建,1980年投入使用,有一套先进的操作系统,专门供学者、教授在科研和教学中使用,并非常重视新术语的推广和应用。


(3)加拿大通过btc扩展阅读

术语数据库做为一种统一科技语言、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的重视,特别是近10多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

Ⅳ cbn是什么币

碳链(CBN)由btc123国际交易平台携手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俄罗斯,香港,澳门,中国环基金组织协会联合打造,八个国家同时启动。将于2020年在所有学校,医院,小区,商务写字楼,公园,公交车站等地建立人工智能碳排放站点,收集碳排放数据,发放碳链奖励,鼓励引导民众节能减排,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每天运动步数超过一万都会奖励0,01到0,1个不等的碳链,生活水电用量小于以往均量会奖励碳链,参与公益和建言献策等其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也会奖励碳链,热爱环保并相信碳链升值的人每天都愿意扫描二维码获取碳链,中国及海外八个国家的民众都会愿意持有。
最后,尼日利亚中央银行(CBN)数字货币 eNaira 的网站已上线,该网站显示 eNaira 具有促进经济增长、转账成本更低、限制欺诈行为、安全性强等特点。eNaira 将附带一个由 CBN 批准的钱包,用户将能把钱从银行账户转入 eNaira 钱包,扫描二维码进行店内支付,该钱包支持查看余额和查看交易历史记录并可通过关联的银行账户或卡进行相互转账。8月1日消息,尼日利亚加密货币交易所Naijacrypto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Chiagozie Iwu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尼日利亚中央银行(CBN)指示银行停止加密货币服务以来,黑市上的交易活动开始增加。事实上,政府对加密货币的交易应有适当的监管框架,而不是直接禁止其业务,与中心化交易所合作是防止诈骗和限制黑市交易的一种有效办法。

Ⅳ 比特币可以兑换人民币吗

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
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以人民币来比喻的话,比特币就是人民币的序列号,你知道了某张钞票上的序列号,你就拥有了这张钞票。操作时,比特币用户输入类似银行PIN码的密码,登录网络比特币账户。
通过提款机,用户可以从比特币账户中取出按比值对应的加拿大元现金,也可将现金存入比特币账户。
比特币用户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使用比特币,与网络购物形式相似。比特币地址是大约33位长的、由字母和数字构成的一串字符,总是由1或者3开头,例如""。比特币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地址,生成地址时也不需要联网交换信息,可以离线进行[2]。可用的比特币地址超过2个。形象地说,全世界约有2粒沙, 如果每一粒沙中有一个地球,那么比特币地址总数远远超过所有这些“地球”上的所有的沙子的数量。
比特币地址和私钥是成对出现的,他们的关系就像银行卡号和密码。比特币地址就像银行卡号一样用来记录你在该地址上存有多少比特币。你可以随意的生成比特币地址来存放比特币。每个比特币地址在生成时,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该地址的私钥被生成出来。这个私钥可以证明你对该地址上的比特币具有所有权。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比特币地址理解成为银行卡号,该地址的私钥理解成为所对应银行卡号的密码。只有你在知道银行密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银行卡号上的钱。所以,在使用比特币钱包时请保存好你的地址和私钥。

Ⅵ 数字货币在中国合法吗

不合法。

央行提示称,尚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企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无推广团队。目前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均非法定数字货币。

此外,某些机构和企业推出的所谓“数字货币”以及所谓推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行为可能涉及传销和诈骗。

(6)加拿大通过btc扩展阅读:

虚拟货币是非法币的电子化,其最初的发行者并不是央行。这类虚拟货币主要限于特定的虚拟环境里流通。而数字货币是可以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但只有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才是法定数字货币。

2013年央行联合五部委曾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将比特币等非法定数字货币定义为虚拟商品,它不是以货币和法币形式存在。

矿池排行

矿池排名:1.SparkPool(星火矿池)、2.Ethermine、3.F2Pool、4.FlexPool、5.Hiveon、6.Nanopoo
拓展资料:
①随着整个比特币网络的计算水平持续指数级提升,单个设备或少量计算能力都无法获得比特币网络在比特币网络上提供的区块奖励。全网算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获奖概率较低,促使《比特币谈话》上的一些极客想办法将少量算力结合在一起,这样搭建的网站被称为《矿池》。 在这一机制中,无论个别矿工能够使用多少算力,只要通过加入矿池参与挖掘活动,无论是否成功挖掘出有效数据块,都可以通过贡献矿池获得少量比特币奖励,即多人合作挖掘,比特币奖励也由多人根据贡献分享。
②在中本聪论文中描述的比特币世界中,整个网络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每个区块包含50个比特币(现在是12.5,比特币每四年左右减半),而一个区块只能被一些幸运的人挖走。直接拥有50个比特币(现在是12.5,比特币每四年左右减半),而其他人则一无所有。挖掘概率与矿工投入的设备计算能力成正比。这注定了,如果比特币挖掘参与者数量庞大且分散到一定程度,那么发现比特币的概率将无限接近于零,类似于中奖。也许一台矿机投入开采,开采一个区块需要5到10年的时间,这让比特币开采陷入尴尬境地,让普通人几乎无法参与。
③矿池的存在降低了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的挖矿难度,降低了挖矿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参与的比特币挖矿理念。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连接到矿池的计算能力,作为一个矿池,将拥有极其巨大的计算资源。在比特币世界,算力代表记账权,算力就是一切。
④如果单个矿池的计算能力达到50%以上,就很容易对比特币等类似虚拟数字货币发起51%的攻击,后果非常可怕: 垄断矿业权,可以使矿池颗粒剩余49%的计算能力无人收获,瞬间退出竞争和破产,矿池计算能力超过50%,如果发动51%的攻击,将轻易占据全网所有有效计算能力。 垄断记账权,通过51%的攻击可以进行双重支付,一笔钱可以多次使用,会直接破坏比特币等信用体系,让其信用化为乌有。 垄断分配权,由于单个(或可能是多个)矿池通过51%的攻击占用全网计算能力,会迅速挤占剩余矿池,导致其关闭。由于没有竞争,矿池可以自行分配收入,并向矿工收取过高的手续费等过高的税款和杂税。

阅读全文

与加拿大通过btc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比特币能用来购物吗 浏览:979
数字货币和新能源汽车 浏览:244
09年比特币丢了 浏览:725
5700xt算力以太坊 浏览:202
比特币价格大跌显卡降价吗 浏览:88
自有平台区块链模式 浏览:815
数字货币销售公司犯法吗 浏览:872
蚂蚁矿池挖矿怎么注册 浏览:252
区块链的未来技术 浏览:950
算力和收益计算公式 浏览:781
联轴器上的力怎么算 浏览:271
算力挖矿真的能挣钱吗 浏览:880
13年挖矿多久出一个比特币值多少人民币 浏览:498
以太坊矿机还能投资吗 浏览:406
虚拟货币矿机销售方案 浏览:611
以太坊私钥的字节数为128 浏览:243
1804枚比特币 浏览:278
虚拟货币交易的技术指标 浏览:607
以太坊挖币发展下线 浏览:652
plustoken比特币币交易所多 浏览: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