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针对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出现的涉稳新风险
新科技势必会带来更高的飞跃。
“发展数字经济,势必依托网络生态的构建。所谓网络生态,即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沟通、交流与共享。
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工厂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工业设备终端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以史为鉴,针对工控系统的各类新型攻击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例如,震网病毒、火焰病毒、BlackEnergy等病毒已具有明确靶向攻击特征,对企业生产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等产生了严重影响。5G结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助力构造一个面向未来的、更智能、更安全、可信的智能工厂。
② 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对现有的电子商务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变革
区块链的作用可以让互联网去中心化、实现个人化、智能化。而当vr和ar广泛应用的时候,很有可能我们的通讯终端都被各种智能穿戴设备所取代,所以大胆猜想下有可能以后我们的服务可以类似回在一个vr全景空间内实现。
其实之前已经有这样类似的做法,大型商城或是企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实全景空间,但是好像只停留在浏览观看的层面上,当时区块链还没答有那么被广泛熟知,而vr+区块链或许能让vr不仅仅停留在游览观看,商家可以在里面实现商品与服务的释放,实现各种交互或管理等。
③ 5G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特征和发展路径
4G技术孕育了举世瞩目的消费互联网经济,电商、社交、文娱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迅速崛起。而具有高速率、广连接、高可靠、低延时特点的5G的全面运用,推动面向大众的消费互联网时代转向万物互联的产业互联网时代 。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之下,金融科技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未来,符合科学、契合规律的金融科技应当具备哪些特征,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值得探讨。
(一)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互联网
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有什么样形态的产业链,就会有什么类型的供应链金融,相伴随的也会有相应的金融科技发展生态。传统产业规模巨大,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空间也非常巨大。全国目前有60余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根据测算,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如果引入数字化支持,假设只提高1%的效率,那么在未来15年中预计可节约近3000亿元;如果数字化转型能拓展10%的产业价值空间,每年就可以多创造2000亿元以上的价值。 所以,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只能够容纳几家万亿元级的企业,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国内C端流量增量即将耗尽,行业主动求变。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增速持续下降,互联网增量红利消退,市场出现互联网下半场的声音。一方面,行业向上游拓展或国际化需求迫切。另一方面,头部互联网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需求迫切,因此提出产业互联网概念,这也是产业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中美互联网行业对比,国内尚未出现产业互联网巨头。 中美对比,美国产业互联网公司占据美股科技TOP20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中国GDP约为美国的70%,但美国产业互联网科技股市值为中国的30倍,国内尚无领先的产业互联网巨头企业。
产业互联网是通过产业内各个参与者的互联互通,改变了产业内数据采集和流通的方式,并运用区块链等技术保障产业内数据、交易的可信性,进而改变产业价值链,提升每个参与者的价值。产业互联网充分体现了数据要素在产业内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提升产业价值。具体上,可以认为产业互联网综合运用互联网、AI、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手段,深入到企业生产、研发、销售等内外各个环节,力图将每家企业都变成信息驱动型企业,并进行互联,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率。
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有明显的区别:比如,产业互联网是产业链集群中多方协作共赢,消费互联网是赢者通吃;产业互联网的价值链更复杂、链条更长,消费互联网集中度较高;产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为产业创造价值、提高效率、节省开支,消费互联网盈利通常先烧钱补贴再通过规模经济或增值业务赚钱,等等。构建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数字化升级,产业生态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把原材料变成产品,还要加工“数据”要素、把数据变成产品的一部分,并进而通过数据产品和服务拓展产业链的价值空间。在发展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传统产业要进行大胆的变革,敢于抛弃落后的商业模式,对组织架构、组织能力进行升级迭代,提高组织内部协同效率,更好更快地为数字化转型服务。产业互联网的这些特点,正是金融科技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方向。可以这么说,消费互联网金融只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基于产业互联网金融才是科技金融的高级阶段主战场。
(二)金融科技发展的主体是产业互联网金融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目前没有行业标准定义,我认为产业互联网金融具体指的是机构基于产业互联网发展,通过金融科技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统称,当前主要为基于产业互联网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产品(如微业贷)、助贷超市等形式,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形式。
产业互联网金融与消费金融的联系与区别主要为:产业互联网金融是消费金融向上游产业端渗透,产业互联网金融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经营为场景提供贷款服务,消费金融以个人为用户,以日常生活消费为应用场景提供贷款服务。
产业互联网金融的现实意义在于有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的专利发明,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在经济发展中意义重大。截至2018年中国小微企业有9318万家,占比88%。小微贷款余额33.5万亿元,占企业贷款37.6%,金融资源分配不够合理,产业互联网金融的现实意义在于有望改变这种状况。
供给上,我国传统银行业不能完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134家城商行及1427家农商行,提供了13.22万亿的小微企业贷款,且贷款规模发展迅速,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11.67万亿,是小微企业贷款的主力。但与此同时,行业不良率也在持续走高,农商行行业不良率最高触及4.29%,高企的不良率迫使银行收缩信用,放缓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农商行及城商行不能完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需求上,2018年起实体经济企业金融需求分层,呼唤新金融供给解决痛点。 2019年12月,我国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帐款达17.4万亿,同比增长4.5%,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同时由于信用分层,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益严重。小微企业属于金融业长尾客户,由于存在抵押品不足、信用资质差、信息不对称、生命周期短等问题,银行通过传统手段进行风控成本很高,造成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需的不匹配,这是产业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基础。
各类因素叠加金融科技技术储备迭代,产业互联网金融产生。 2016年前后,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应用到金融行业,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当前市场上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供应链金融平台、产业互联网服务商等机构试水C端风控技术在B端的有效性,诸多因素叠加导致了产业互联网金融产生,并且在快速发展,不断丰富。
产业互联网金融依托产业互联网,价值来源于金融赋能产业能力提升。 产业互联网金融依托产业互联网服务,基于B端经营融资需求,行业价值来源于金融赋能产业能力提升,这一点与C端消费金融满足个人超前消费需求的价值逻辑不同。产业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供给体系的优势在于将企业服务数据与金融服务紧密的结合起来,以信息流转带动信用流转,从而解决传统金融供给无法解决的问题。
产业互联网金融有五类基本构成要素。 产业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构成要素分别为产业链、中小微企业、产业互联网应用、金融科技及金融服务机构。我认为未来产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重要节点在产业互联网应用与金融科技两个部分,这一点类似C端的消费金融。
产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商相比传统金融机构有四方面优势。 中小微企业天然具有生命周期短、业务规模小、抵押资产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过去我国采用城商行及农商行服务当地的做法,效率并不够高,不能完全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产业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可以有效解决获客成本、信息孤岛、智能风控、审批效率等问题。
产业互联网金融的服务目标将专注于中小微企业金融市场。 一是产业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不足;二是大型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一般采用本地化策略,产业互联网提供商提供定制化服务,产业大数据不好采集;三是中小微企业预算有限,偏好低价甚至是免费软件,一般愿意接受标准化服务,服务商可以获取大数据;四是大型企业信用好,融资手段多且成本低,已经被银行服务覆盖,中小微企业则因为风控原因,仍为蓝海市场。
金融科技能力是产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亟待验证解决的问题。 由于B端企业法人和C端自然人的巨大差异,同时中小微企业固有的生命周期短、抵押品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目前行业最成熟的解决方案是用核心企业弥补中小微企业信用的供应链金融;脱离核心企业信用,仅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大数据风控,目前行业正在进行可行性验证,部分龙头企业已取得了初步的发展(如微业贷),未来完全依靠金融科技的产业互联网金融模式,还有待时间验证。
区块链是解决资金方信任中小微企业底层信用的新桥梁。 过去,中小微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是行业的主要问题。区块链的产生,可以为中小微企业底层信用与金融机构添加一座新桥梁(如解决票据流转、仓单重复质押等问题),有效解决资金供需双方的矛盾,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各类基于区块链的跨境金融平台、贸易融资平台发展迅速。
SaaS、PaaS/IaaS是辅助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 产业互联网金融在风控问题验证得到有效解决后,获客问题会逐渐出现,由于B端客户使用产业互联网应用具有排他性,所以行业前期的优质客户积累很重要。产业互联网金融将产业互联网服务融合到产业链中,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产业大数据,能有效解决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而精准找到中小微企业中“合格的借款人”。
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升级的产业互联网金融基础最好。 金融的底层逻辑是信用,传统供应链金融本质是通过核心企业信用弥补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信用,但现实情况中四流合一很困难(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制约行业发展。
由于供应链金融行业存在时间较早,行业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已经较为成熟,已有不少核心企业、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平台在探索金融科技,因此发展基础最好。
上图以供应链金融为例。近三十年供应链金融发展经历了 三个阶段:
供应链金融 1.0 是主办银行模式, 银行和企业是点对点的连接关系,只是主办银行将供应链上下游作为整个链条来开展业务,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供应链运营中;
供应链金融 2.0 是核心企业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仓单等信息进行有效掌控,银行再依据这些信息对供应链各类主体服务,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供应链金融 3.0 是数字金融模式,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取每个产业链上企业的动态、每时每刻的数字信用。此时,供应链生态圈将相互打通,交易完全透明可信,资金流动清晰可见,在这个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将是智能化的、数字化的、效率极高的,大大提高了融资便利性与风控水平。供应链金融 3.0 才是这一领域金融科技的新生态。
供应链金融 4.0 是以产业互联网生态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金融 ,是今后最具备想象空间的发展趋势。以产业互联网服务生态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金融最诱人之处在于未来有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将企业法人、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像自然人一样建立画像,提供金融服务,最终形成了供应链金融的 4.0 版本。
供应链金融升级产业互联网金融的标志在于风控方式的转变。 供应链金融在风控中一般关注三个点,分别是贸易的真实性、资金的自偿性及交易的可控性。根据机构调研,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方式仍以传统风控手段为主,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风控技术应用仍然较少,我认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标志在于风控手段的转型。
④ 比特币的预言:5G+区块链将改变生产关系
2021年3月11日, 币圈传来重磅消息:3大交易所微博被封!
比特币就此打住?!
又或许,区块链技术正在走来?
01 为什么不直接封禁交易所?
答案是有的,因为封禁不了。
这些交易所在中国境内的交易已经被禁,现在的交易平台在境外一些国家已经获得注册,是国外正式合法的交易机构。
当然,微博是在中国境内的互联网平台,封禁“3所”的微博是中国自己的事。
有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 国内禁止给在境外的交易所引流的政策其实一直都没变 。之前也有微博号被封,但火币和欧易一直没事,这回都封了,说明监管的口子收紧了。
经查询, 截至发稿,火币创始人杜均、欧易CEO JayHao以及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的微博号并未遭到封禁。
02 3个被封禁的交易所是谁?
如果不封禁,好多人并不知道3家交易所。
至少,不知道全部。
火币——
北京火币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数字货币交易的公司,由李林于2013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创立。2014年4月4日,火币网获得华尔街顶级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A轮数千万人民币投资。同年8月,火币网并购比特币钱包“快钱包”和比特币区块查询网站QuKuai.com。
2018年9月火币集团获得日本交易所牌照。
欧易——
欧易交易所,是一家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交易所,之前是叫OKEx交易所,后来改成了欧易交易所,用户可以在里面交易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等数字资产。创始人是徐明星。
欧易公司最早在马耳他注册。香港上市公司美图在2014年投资了欧易。近一段时间美图购买了大量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货币,应该是放到了欧易交易所的矿池或者货币池中——最近比特币大涨,显然是买比特币的人太多了,交易所总不能说自己没有货吧?
币安——
币安是一家全球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由赵长鹏创立,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区块链资产兑换服务,聚合全球优质区块链资产,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区块链资产交易平台,已为超过100种加密货币提供交易平台。2019年9月,币安美国合规交易平台上线。
2021年1月29日,币安推出Binance Pay,用户可直接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和官方新闻媒体发布的消息)
03 这3个微博干了什么?
这3家交易所的微博能干的事,也就是为他们自己的平台吸引流量。
然后,被吸引的网民,或许就会下载、注册、登录他们的平台从事交易。这种行为是政府近两年来开始禁止的。最先被禁止的是波场微博,当时孙宇晨请巴菲特吃饭,宣传力度比较大,就被封了。但是火币和欧易一直没事,孙宇晨的个人微博也没有被封。
当然,没封个人的,只能说暂时是这样。说不定哪天就也封了呢?
拿孙宇晨的微博来说,虽然没有被封,但是上面什么都没有,只有在2月21日他生日那一天,发了一个“今天是我生日,来祝福我吧”的信息。
这次封禁“3所”的微博,只是重复了之前的做法:
——不支持通过互联网给国外的交易平台引流。
那些平台国内管不到,国内能管的,就是不给他们引流,何况,引流带来的交易在国内被明确为违规。哪能不管。
有人说,中国公民到那些国家的平台上去交易,不违反那些国家的法律;依据中国法律,在本国不被法规禁止,在外国被禁止的可不被处罚;所以,交易既不算违法,也算一种自由空间。
要知道,外管局都已经在计划放开5万美元个人便利换回额度内境外投资了。
04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币圈
币圈的人(交易区块链代币的人),所做的交易都是在境外完成的 ,虽然很多人的本尊身处中国境内,也算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公民个人在境外交易平台买卖股票证券或其他商品,由来已久,也算是普遍发生的事情,在绝大部分时候,不会被任何国家政府禁止——因为禁止不了,中国也没有明文禁止——毕竟是在外国合法的买卖(买卖野生动物倒是禁止了)。国内禁止的是引流。
据知情人介绍,一般这种交易,首先要把钱打入平台账户,然后下交易指令给平台,在平台内部买卖。别国政府在没有对等开放信息的情况下,没有可能调用一国交易平台内部信息查知交易内容(像美国那样全球执法的国家真的不多)。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交易平台信息与别国对等交换,所以也就不可能拿到一个主权国家的交易平台中的信息。
所以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只是禁止平台至中国开业,禁止向境外平台引流应该算一种禁止的延伸 。从公开的信息看,并未禁止中国公民参与境外交易股票、基金和比特币一类。
05 禁止交易和引流不是禁止区块链
中国禁止区块链代币交易,但并未禁止区块链技术 。在未来,区块链技术不仅定位在财富,融入 科技 的发展已是基本的共识。
潘峰把区块链目前已经发挥出来的作用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验证类,我国整个证照库达到了几十亿条,验证就是解决如何确保“证照”就是证照、“我”就是我的问题。原来线下的鉴别、验证转移到线上以后,就得变成智能合约。这种智能合约对政府的合约效力和后台区块链的算力会提出巨大的要求。
第二类是确权类。目前虽然还在疫情期间,但司法系统,尤其是北京法院领域并没有因为疫情延误对一些案件的判断,很多是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进行确权的。
第三类是溯源类。北京各种政务服务产品,包括 健康 码、北京市 健康 宝,这些产品并没有采集过使用者的位置,很多人会关心:既然没有采集过我的位置,你怎么知道我去过高风险地区?原因大概分为几种,第一种是使用者在高风险地区发生过交易行为;第二种是使用者的高风险地区的车票、飞机票提供了信息,北京 健康 宝前台只是获取了使用者的人脸,确定“你”是你、“我”是我。 健康 宝还有从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公安部门后台数据大概有1000多类,通过区块链把数据集中在一起,其中包括使用者的出入境、银行、铁路等信息,这些数据脱密以后,给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的只有身份证号,这是非常稳定、可靠的数据。溯源类是通过数据的存在和交易的发生找到源头。
06 5G为什么没起飞?因为区块链没落地
你有没有注意到,前些年火热的话题5G,这一年来温度明显下降了?
5G为什么没有持续火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区块链没落地 。
据媒体报道:
——“5G和区块链可以相互赋能。”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认为,5G指向的万物互联,只靠连接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盈利模式,“在万亿级的连接情况下,谁对谁做了服务?如何收费?这就需要区块链来做贡献,因为区块链给每个节点都有一个账本;但区块链目前的记账效率比较低,账本以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在若干服务器上,形成大规模的并发通信,信号吞吐量大,以前的通信网络能力是无法支撑的,存一次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5G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这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使得网络安全风险大增。区块链技术就是提升安全度的有效手段。此外, 5G最主要的用户将是以云计算云存储、点对点交易为特点的,换个说法叫做分布式应用 (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
而区块链是什么?分布式记账。
所以5G和区块链是天然的搭档。
目前,国内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尚未落地,所以5G网络和手机虽然有了不少,但是相关应用尚未密集出现。
是的,5G不仅意味着更快,而是意味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过,不是这篇文章要写的,以后谈。
07 区块链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如果说5G是通向未来的大门,那么区块链就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人尽皆知,近年来,中国巨大的变化始于2014年前后,微信支付宝带来的——手机支付、手机订房订餐、手机打车。
就是这么一点点日常小事,让我们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新世界——一个更 科技 化的未来世界。
而我们,目前只是进入了这个世界门前的草坪。
2021年的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未来世界真正的大门面前——5G就是这扇大门。
由于过去两年里,中国建设了大量5G基站,基本上所有手机品牌也都推出了5G手机,可以说这扇大门已经在我们面前显现了身形。
区块链,就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在这扇门的后面,是真正的未来 科技 世界。不夸张地说, 科技 真的能改变我们的生存状态。
或许,这种颠覆性的改变,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完成!
我可以在这里泄露一点秘密(用官方已经发布的语言说):比如价值、价格、交易和服务的方式……
有人说, 在5G技术的环境中,区块链必将以改变生产关系的方式推动生产力进步。我非常支持这个观点。
这,也是目前我们还看不到那些币圈交易所的原因……时候还不到。
⑤ 马静华:5G与区块链是提高影响力最好的工具
在本届峰会的论坛环节,现场嘉宾就《媒体的走向与趋势》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分别根据各自的企业特点、行业经验做出精彩的解读。原华晨宝马公关副总裁,大众汽车品牌总监、现大连天巳博物教育集团国际部副总裁马静华女士谈到:
我非常认同任何商业一定要有战略的目标。它的远景、使命、目标都要清楚,5G、区块链都是技术,这个主次一定要清楚。尤其是在未来,品牌传播是很重要的,品牌打造基本的原理、元素跟消费者的关系,怎么维护这个品牌的价值,怎么衡量这个品牌的价值,这个基本的商业规则不会变,希望大家沉下心来把这些规则搞明白,把这些东西学到手,存在脑子里,这时候你才不会在大浪打来的时候失去方向,更不会被五彩缤纷的技术搞的很晕。
具体来看,5G的特点是低延时,传播速度很高,这对传媒人员、公关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就是内容分发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5G带来的万物互联、万物皆媒、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包括每个人都成了媒体。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影响大众,怎么去传播你的信息?大家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上考虑,因为它的低延时、高速度,再加上短视频的兴起,客户体验感高了,要求也高了,作为公关、媒体怎么适应?
作为一个媒体公司,或者媒介传媒人员,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两种技术都交织的情况下,我的公司该怎么做。据我个人认为,无论是5G还是区块链,其实是提高影响力最好的工具。我们抓住这个机会,顺应这个潮流,顺势而为强大自己。这是一个机会,是建造影响力的时代,很难得。
针对区块链,我稍微学习了一下,因为我有一个同学写了中国第一本关于区块链技术普及的书。正如傅总刚才所说,区块链最核心的就是对原创者的保护,对原创者及作品的保护,给了原创人员自我价值、自我产品衡量的平台和标准。这就为媒体的创造,媒体从业者对内容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很大的保护。将来我们写的每个东西,只要是好的,独特的,便一定会有N多的人去买、给你点赞,这其实在美国已经很普及了。
区块链对分发渠道也是有帮助的。你任何粗制乱造的东西都会有痕迹,你写的好的东西也会得到印证,被广泛的引用,创造更高的价值,你有权力做自己。因此,媒体公司一定要尽早的制造区块链战略,趁势而上,抓住这个时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5g时代的利弊
5g时代的利弊
5g时代的利弊,5G,令我们充满期待,大量的科技企业正在不断探索5G的应用模式,很多人说5G是中国发展最积极也是最成功的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以下分享5g时代的利弊
首先我将话费从三四十提高到一两百。然而手机功能和以前没有两样,这是最大的消费陷阱。5g出来时我就疑惑它对我有什么用,如果是同等价钱它才对我有用 !
因为老百姓4就够看小说视频了,现在是快餐时代,短视频不超过一分钟,谁4g一分钟视频还卡,老百姓需要这几秒钟吗不需要呀,只有医疗和军事这些不能等的领域才需要5g,我买菜我刷不出来二维码等三分钟我又不是等不起。 再说了5g现在有几个基站?覆盖率又低根本不是民用品。
5G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而不是消费互联网。 简单说就是5G是连接各产业的高速公路,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很难直接感受到5G。
并不想我们当年使用4G的时候,明显感觉比3G好。是一种应用环境,而不是应用。 简单说:它是我们使用很多产品和服务后台的支撑。 简单来说,5G就是路,而不是车。你能感受它是跑车还是非跑车,但是你获得这辆车最好驾驶体验必须依赖车。
5G的特点就是:会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却往往不太容易感受它。 它就好比当年的4G一样。4G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它会深刻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有一个很明显的地方大家每个人都在使用,就是移动支付。4G的带宽和时延已经符合移动支付所需要的一切,因此在4G时代就很容易应运而生啦。
而像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虽然我们也没有感觉到真的在使用它,但它却已经深刻的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最好的例子就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快速的发展。至于现在我们使用5G手机和网络,却很难感受到它的存在,其大体意思也是差不多的,需要与5G搭配的应用环境不断完善,我们才会能深刻的感受到它对生活的影响。
国家只有用国家银行和三大国有运营商推动5G,全面取代民企的互联网,才能有效遏制中国出现跟美国一样的贫富悬殊两极化,其实5G不是没人推崇,当一项技术实际运用后,大家就觉得很平常了,因为人们总是在追求未知的领域!5G当然是速度比较快,但是负面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比如手机发热也很快,电池消耗变得不耐用。之所以现在没有人推送5G。实在是前期某些组织和机构,把5G吹捧的上天了,让大家的期许值感觉特别的大。可是呢,真正用了下来,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所以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以前2G是文字时代,3G是图片时代,4G是流视频时代。5G已经发展两年之久,但是并未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看出5G真的是鸡肋产品。新一代的事物必须要比上一代的要更加可靠、稳定。5G,已有两年之久,但并没有4G信号覆盖广和稳定。所以与其说5G,不如说是一个新的时代,只是还没成熟罢了。
5g是最新一代的通讯技术,对于5g网速快这个特点和好处,不用说我想大家都知道了!那么除了快,5g还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挤不爆!特能抗! 现在4g网络的容量是每平方公里可连接2000台和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交互的设备!
这样的容量在当下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随便人一多的时候,我们大家同时刷网络可能就把网络给挤爆了!而5g网络,不仅在网速上更胜一筹,在承载能力上更是大大提升!
5g网络的容量在每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可以让一百万台设备同时上网! 这个特点给我们生活的好处显然是不容忽略的!5G是由国家明确提速的项目,从国家战略上看,必定有其非凡意义,这一点不容置疑。否则,美欧也不会如此费尽心机打压中企。国家的战略我们没能力谈,就谈谈它在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作用。
5G高速的传输,让网上内容,网上组织,网上直播等等更加普及。5G促进无人驾驶行业发展。 5G让工业自动化更加智能。包括手机,也会因为5G的普及,从现在智能向着智慧方向发展。5G与现行的区块链技术相得益彰。这些都是由5G具备的技术特点决定的,而4G技术是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系统运作。 5G也有自身短板,普及全国的.时间也不能一蹴而就,深入了解正当时。
5G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好处,要先看一看5G网络的3大特点:高带宽、低延时、大连接。 高带宽就是上行下行速度快,最高1000mbps的速度,消费、娱乐很适合;低延时可以到0.3ms
适合很多需要实时同步数据的应用场合,如直播采访、远程治疗、体育赛事、自动驾驶等,比如热门的自动驾驶就需要5G网络才可以实现,不然很容易就要交通事故了;2G实现了个人语音通话、短信的普及,3G实现了视频通话,4G实现了视频的大面积普及。
现在网络上下行速度很快,实现和个人消费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打车、外卖、追剧、订酒店、短视频、娱乐等无所不能,这个在2G、3G时代是不可能想象的。
对于个人来说,5G在个人消费互联网促进上几乎不会有革命性的突破了,随着带宽的扩大,短视频、VR等预计会更加促进,但是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改善,但是5G在2B的应用上,给全社会带来的将是革命性的,比如因为低延时,个人电脑未来可能不需要每台机器都配置主机等等了。
当前除了5G受人关注之外,自动驾驶、无人机及远程医疗等也受万众瞩目,诸不知,这些场景必须要5G网络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因为5G网络具备超低的时延和更高的网络可靠性;在高速行驶的汽车、无人机或者是远程进行的医疗手术,对时延要求非常的高,从信息反馈到远程控制之间的时间要求非常短,才能保证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g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现在的通信网络集中在手机、PC等终端,未来随着设备的芯片化,越来越多的设备都将联网,而5G犹如水管一样将资源互联互通起来,如果没有一个够粗够远够丰富的水管,任凭再多的设备也会毫无生气,物联网无从谈起。那个时候5G就如今天的水、电,就如现在热火朝天的云计算、大数据一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
5G时代将是真正实现智能的时代,万物都能通过网络被发现和感知。高通并不是网络的搬运工,而将持续扮演那个“连接者”角色。除了我们熟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高通将5G的触角延伸至有连接蜂窝网络需求的众多行业领域,诸如汽车、可穿戴设备、云计算、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海量物联网”,这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万物互联”。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因为资费高而不安或者去质疑,想想十几年前,家里用电话拨号上网,每月电话费100多,但我们对着简陋的网页仍然兴奋的时候,谁又能想到今天的网络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当比尔盖茨在1981年预言640KB内存对任何用户都足够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现在动辄10多G的内存。5G也一样,但5G很特别,因为它不同于3G到4G的升级,它承载了更多的行业革新使命。
⑦ 数字货币+5G概念+区块链-中嘉博创
1.经营范围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通信网络信息咨询服务;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
2.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智能传输、通信网络维护,其他业务包括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及应用服务。
3核心题材
数字货币+区块链+雄安新区+5G概念+大数据+互联金融等强势概念
4.政策支持
“十四五”规划出台,带动数字经济,成为政策鼓励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经济,大数据,区块链,5G概念,网络安全等题材将受益。
5.不足点
公司业绩披露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16.03亿元~22.96亿元,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1.7142元~约2.46元。
6.个人分析
该股的核心题材数字货币+5G+区块链是十四五规划中不断提及的热门题材,而且两会也提及了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推进5G规模化应用,不足点是业绩出现亏损。从技术上来看该股在年初3块多涨到5.32,出现了一波行情。目前该股现价4.17,较前期的高点5.32出现了一定幅度回调,该股月线形态不错呈上升状态,最低位为3.02,高位5.32。数字经济是今年的主题,个人认为该股会突破5.32,大家拭目以待。
7.上述官方数据来自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探讨,不作为任何操作依据。
⑧ 区块链+电子合同+5G意味着什么
区块链+电子合同+5G,相辅相成,发挥各自优势,5G和区块链的有效融合,将提供电子合同更加高效、安全和快速的服务体验。
“区块链+电子合同”,基于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为用户提供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管理、区块链证据保全等服务。
相比4G,5G具有传输速率更高、通信延时更少、网络覆盖更广等特点,可有效提升区块链的运行效率,让链下数据在无线环境下传输更快。而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加密安全等特性,又可解决5G所存在的隐私、安全、信任等问题,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和服务效率。
我们将通过区块链、电子合同、5G技术,助力数字化社会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帮助企业建立起可信的智能合约平台。
⑨ 区块链是什么,在5G时代将会爆发
在5G开始全面普及和应用的情况下,区块链在提升数据要素价值的作用愈发明显。在5G时代将会爆发并拥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聚焦于区块链应用的行业教育机构火币大学目前推出了在线直播课,建议去进行学习。
⑩ 2019年的三个科技“潜力股”:5G、区块链、IAM
前段时间的深圳IT领袖峰会上,亿欧作为合作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在现场的亿欧采访中心,我们跟 科技 领域的多位大咖了解了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从中看到了三个“潜力股”,包括两个底层技术:5G和区块链,以及一个新兴的企业服务市场IAM(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
以下是亿欧与三位嘉宾(CEG Ventures创始管理合伙人、苏州超块链创始人史兴国、竹云创始人董宁)在IT领袖峰会上的采访内容:
王维嘉曾在在美国硅谷创办美通无线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移动联网,目前为CEG Ventures创始管理合伙人,专注投资前沿技术。
作为无线通讯领域的老兵,王维嘉并不认同2019年是5G应用的元年。首先,判断一个技术是否到了元年有很多标准,看5G基站的数量是一个标准,但王维嘉更看重实际用户的数量,看是否达到了百万用户。
“具体来说,假如某个应用只能用5G来支持,并且离不开5G,才是5G元年。就像一开始使用iPhone的用户并不多,然而一旦你用上,你就会用下去,不会再换成诺基亚。当我们能发现这样一个东西时候就是它的元年。目前从成熟度来讲,5G还相对早期。” 王维嘉说到。
王维嘉回忆,当年在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之前,有两派说法,一派认为移动互联网只是把搜索框放到了手机上,而另一派认为移动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但还不清楚杀手级应用是什么。
到后来,大家才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核心区别就是:位置,手机定位催生出众多O2O应用,以及现在的多家独角兽公司。
在王维嘉看来,5G现在也是同样的情况,大家看到5G的速度更快,延时更低,预见5G对于自动驾驶和远程医疗的帮助。王维嘉认可这些应用场景,但他不认为低延时是哪个催生杀手级应用的关键,而杀手级的应用场景还未显现。以个人的角度来说,他看好高网速这个特性,因为一定有新的应用是必须要高速网络才能支持的。比如VR显示。
苏州超块链创始人史兴国曾开发了第一款Sparc64位Linux系统,对操作系统国产化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致力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
关于风口上的AI、5G、区块链三个技术,史兴国有他独到的理解:“现有技术里,人工智能解决现有产业的效率问题,从存量市场上解决问题,本质上是加深产业内涵。而5G和区块链是基础设施级别的技术,具有外延性,触及以前从来没有的应用范围。”在超块链创始人史国兴看来,区块链类似于5G,因为是基础设施级的技术,所以很多应用场景还看不到,但他相信区块链很可能比5G更早实现产业级应用。
史兴国表示,作为一项底层IT技术,区块链技术本身能表达价值和信用,这是区块链跟数据库的核心区别。从应用落地来看,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最早成熟的应用,只不过这种应用由于变得空心化,跟产业脱钩,也因此不被政府鼓励。史国兴认为,区块链目前还有两个方向的应用比较有潜力,一个是供应链金融,一个是互联网内容行业。
之所以是这个两个行业,是因为当传统业务以区块链方式支持时,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现实数据和链上数据统一起来。在这个问题不解决之前,最好的落地场景就是不需要线下实体数据上链的,比如互联网内容产业,本身整个产业就是在线上运作,最适合用区块链做支撑。而供应链金融通常是面向垂直领域,可以规避到区块链的弱点,追踪资金的流向。
史兴国也介绍了公司的定位,在产业链上,超块链作为一家底层技术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并行计算的区块链应用,史兴国透露,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愿意根据区块链的架构来挑战公司业务,跟实体产业结合的区块链应用预计最快今年下半年就会出现。
竹云创始人董宁是个具备投资眼光的创业者,在2009年公司成立前,董宁便看到IAM(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这个领域的前景,“当时无疑知道了这项技术,在分析全球市场后,发现IAM当年的全球市场累计超过250亿美金,并保持18%的年复合增长率。在国外,IAM市场被IBM、Oracle这类大公司占据,而国内却是空白,现在技术上还有几年的差距。”看到市场前景后,董宁决定投身于IAM领域。
IAM(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是融合多类信息安全技术对企业数据进行保护。在这个时代,企业除了网络安全、物理安全,还要确保人员权限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比如对于新入职员工的账号授权,以及对离职员工的账号回收,都属于IAM的范畴。
近两年,数据泄露问题日益严峻,数据保护条例也更加完善,于是很多公司意识到要把不同的组织、数据、流程整合到一起,打通信息孤岛,以管理好员工、供应商、C端用户等人员的权限,IAM市场顺势成长。
董宁介绍,国内IAM市场在2018年快速增长,原因就是2017年我国正式网络安全法,监管驱动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再加上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和组织都发现:IT系统的用户边界在扩大。除了权限和访问管理,IAM还可以帮组织把不同时期建设的系统快速打通,实现人员流程组织的有限整合。
关于IAM的门槛,董宁认为有两个:一是好产品,二是对业务场景的熟悉。场景和技术的融合,才能实现有效的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董宁认为,随着客户的积累,先发者的护城河会越挖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