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既然区块链技术有信任机制,那么哪些地方能应用得到呢
金窝窝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弱信任关系、无信任关系、多信任关系的地方;
②需要的大规模共识的地方,也就是多方协作,这需要分布式账本建立规模共识;
③中低频交易的地方,因为当前技术阶段不支持大规模高频并发;
④能形成多赢机制的领域,因为这样大家才有动力使用;
⑤有网络效应的市场,规模越大(用的人越多),效益越高,包括社交、滴滴出行。
② 区块链技术能为个人征信带来哪些改变
区块链技术可以给全球个人征信领域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
首先,区块链是去中心化信用背书的。区块链技术特有的共识机制,可以让任何交易的记录和确认都基于一种大家一致认同的共识,无需中心化机构。比如银行、政府背书的环节,通过推演算法编程、自动执行需求匹配、履约和违约的处理,实现全流程的高效自动化。
其次,用户拥有个人信用数据自主权。在区块链架构中,个人用户信息产生的数据上链后,是可以溯源并不可篡改的。任何机构、个人都不能对征信数据进行篡改。如果发生纠纷,大家通过区块链浏览器就能透明的回溯交易。
最后,区块链可以构建一个健康的个人信用与金融关系体系。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就是解决信任关系,围绕个人征信数据,可以把区块链核心的元素可视化出来,比如智能合约、时间戳,使用大数据进行信用评级,并管控信用风险,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个人信用生态。
区块链和个人征信无论是在基因上还是技术上,都是相当吻合的。
而Trust Union信用联盟链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特点,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个人信用与金融关系联盟公链,希望让全球真正实现个人信用资产的有效管理。
③ 区块链有哪些安全软肋
区块链有哪些安全软肋
区块链是比特币中的核心技术,在无法建立信任关系的互联网上,区块链技术依靠密码学和巧妙的分布式算法,无需借助任何第三方中心机构的介入,用数学的方法使参与者达成共识,保证交易记录的存在性、合约的有效性以及身份的不可抵赖性。
区块链技术常被人们提及的特性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等,由区块链引申出来的虚拟数字货币是目前全球最火爆的项目之一,正在成就出新的一批亿万级富豪。像币安交易平台,成立短短几个月,就被国际知名机构评级市值达400亿美金,成为了最富有的一批数字货币创业先驱者。但是自从有数字货币交易所至今,交易所被攻击、资金被盗事件层出不穷,且部分数字货币交易所被黑客攻击损失惨重,甚至倒闭。
一、 令人震惊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被攻击事件
从最早的比特币,到后来的莱特币、以太币,目前已有几百种数字货币。随着价格的攀升,各种数字货币系统被攻击、数字货币被盗事件不断增加,被盗金额也是一路飙升。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令人震惊的数字货币被攻击、被盗事件。
2014年2月24日,当时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运营商Mt.Gox宣布其交易平台的85万个比特币已经被盗一空,承担着超过80%的比特币交易所的Mt.Gox由于无法弥补客户损失而申请破产保护。
经分析,原因大致为Mt.Gox存在单点故障结构这种严重的错误,被黑客用于发起DDoS攻击:
比特币提现环节的签名被黑客篡改并先于正常的请求进入比特币网络,结果伪造的请求可以提现成功,而正常的提现请求在交易平台中出现异常并显示为失败,此时黑客实际上已经拿到提现的比特币了,但是他继续在Mt.Gox平台请求重复提现,Mt.Gox在没有进行事务一致性校验(对账)的情况下,重复支付了等额的比特币,导致交易平台的比特币被窃取。
2016年8月4日,最大的美元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nex发布公告称,网站发现安全漏洞,导致近12万枚比特币被盗,总价值约为7500万美元。
2018年1月26日,日本的一家大型数字货币交易平台Coincheck系统遭遇黑客攻击,导致时价580亿日元、约合5.3亿美元的数字货币“新经币”被盗,这是史上最大的数字货币盗窃案。
2018年3月7日,世界第二大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被黑客攻击的消息让币圈彻夜难眠,黑客竟然玩起了经济学,买空卖空“炒币”割韭菜。根据币安公告,黑客的攻击过程包括:
1) 在长时间里,利用第三方钓鱼网站偷盗用户的账号登录信息。黑客通过使用Unicode字符冒充正规Binance网址域名里的部分字母对用户实施网页钓鱼攻击。
2) 黑客获得账号后,自动创建交易API,之后便静默潜伏。
3) 3月7日黑客通过盗取的API Key,利用买空卖空的方式,将VIA币值直接拉暴100多倍,比特币大跌10%,以全球总计1700万个比特币计算,比特币一夜丢了170亿美元。
二、黑客攻击为什么能屡屡得手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其火热行情让黑客们垂涎不已,被盗金额不断刷新纪录,盗窃事件的发生也引发了人们对数字货币安全的担忧,人们不禁要问:区块链技术安全吗?
随着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区块链系统除了其所属信息系统会面临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威胁及大规模DDoS攻击外,还将由于其特性而面临独有的安全挑战。
1. 算法实现安全
由于区块链大量应用了各种密码学技术,属于算法高度密集工程,在实现上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历史上有过此类先例,比如NSA对RSA算法实现埋入缺陷,使其能够轻松破解别人的加密信息。一旦爆发这种级别的漏洞,可以说构成区块链整个大厦的地基将不再安全,后果极其可怕。之前就发生过由于比特币随机数产生器出现问题所导致的比特币被盗事件,理论上,在签名过程中两次使用同一个随机数,就能推导出私钥。
2. 共识机制安全
当前的区块链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多种共识算法机制,最常见的有PoW、PoS、DPos。但这些共识机制是否能实现并保障真正的安全,需要更严格的证明和时间的考验。
3. 区块链使用安全
区块链技术一大特点就是不可逆、不可伪造,但前提是私钥是安全的。私钥是用户生成并保管的,理论上没有第三方参与。私钥一旦丢失,便无法对账户的资产做任何操作。一旦被黑客拿到,就能转移数字货币。
4. 系统设计安全
像Mt.Gox平台由于在业务设计上存在单点故障,所以其系统容易遭受DoS攻击。目前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而交易所是中心化的。中心化的交易所,除了要防止技术盗窃外,还得管理好人,防止人为盗窃。
总体来说,从安全性分析的角度,区块链面临着算法实现、共识机制、使用及设计上挑战,同时黑客通过利用系统安全漏洞、业务设计缺陷也可达成攻击目的。目前,黑客攻击已经在对区块链系统安全性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如何保证区块链的安全
为了保证区块链系统安全,建议参照NIST的网络安全框架,从战略层面、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构建识别、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5个核心组成部分,来感知、阻断区块链风险和威胁。
除此之外,根据区块链技术自身特点重点关注算法、共识机制、使用及设计上的安全。
针对算法实现安全性:一方面选择采用新的、本身经得起考验的密码技术,如国密公钥算法SM2等。另一方面对核心算法代码进行严格、完整测试的同时进行源码混淆,增加黑客逆向攻击的难度和成本。
针对共识算法安全性:PoW中使用防ASIC杂凑函数,使用更有效的共识算法和策略。
针对使用安全性:对私钥的生成、存储进行保护,敏感数据加密存储。
针对设计安全性:一方面要保证设计的功能尽量完善,如采用私钥白盒签名技术,防止病毒、木马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提取私钥;设计私钥泄露追踪功能,尽可能减少私钥泄露后的损失。另一方面,应对某些关键业务设计去中心化,防止单点故障攻击。
④ 区块链系统中不同节点之间是如何建立信任的
区块链是从零开始有序的链接在一起的,每个区块都指向前一个区块,称为前一个区块的子区块,前一区块称为父区块。
每个区块都有一个区块头,里边包含着父区块头通过算法生成的哈希值,通过这个哈希值可以找到父区块。当父区块有任何改动时,父区块的哈希值也发生变化。这将迫使子区块哈希值字段发生改变,以此类推,后边的子子区块,子子子区块都会受影响。一旦一个区块有很多后代以后,除非重新计算此区块所有后代的区块,但是这样重新计算需要耗费巨大的计算量,所以区块链越长区块历史越无法改变。
⑤ 在一些需要高度信任的地方,区块链的价值在哪里
用户在熟悉了互联网产品之后,会自然抗拒区块链应用。一方面,区块链产品的功能性非常差,能够满足的使用场景非常少,用户迁移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速度也非常慢。互联网即将迈入5G时代,对速度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快,而区块链似乎让我们回归到了2G-3G时代,现实中并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⑥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解决信任问题吗
据报道,区块链就是一个可信任、不能篡改、不可抵赖的公共账本,高度透明,因此能完全实现多边共信,解决信任问题,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部门正在准备在雄安新区用区块链改造房屋租赁产业,“房东的产权证明经过房管局认证后写入区块链,同样租客和房东的合同信息也分享到区块链上,那么虚假房源和黑中介就不能存在,通过监管、房东和房客的协同,现实的租赁事件被可验证地搬到数字世界中”。
分析人士表示,在溯源的下一步,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被当作生产资料,也会随之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区块链就是一个可信任、不能篡改、不可抵赖的公共账本,高度透明,因此能完全实现多边共信。
文章来源:比特110网
⑦ 为什么说区块链是制造信任的机器
在区块链系统中,根据一套竞争规则,选出记账人,参与竞争的人都有机会获胜当选记账人。我们假设这个规则是拼魔方竞赛,谁最先拼好魔方,谁就获得记账权。这体现了区块链记账的一个特点:非中心化记账。通过玩魔方游戏随机产生记账人,保证记账人不再是某个中心化机构。
⑧ 金窝窝的区块链技术该如何运用到传统行业的信任体系建设
传统商业领域的信任关系通常要依赖于正直、诚信的个人或组织才能建立起来。我们通常对自己的交易对手了解不足,所以逐渐线上交易对第三方形成依赖性。自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重庆金窝窝网络科技集团已经率先投入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大数据服务研究中去了,并且以区块链技术研究应用,从数据储存、数据分析、数据跟踪和数据安全四个方面来解决数据流通和力求促进互联网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⑨ 为什么说区块链是“去信任”的
维基网络中,从心理学角度对信任的解释如下:
Trust is believing that the person who is trusted will do what is expected.
信任是指,相信被信任的人会做出预期的事 。
结合我对信任的理解,信任包含几个关键点:
1. 信任是一个心理预判 。
2. 信任是有程度的。
3. 信任是单向的。比如我信任你,但你不一定信任我。
4. 信任是有维度的。
道德上的信任:我信任他不会干坏事。
能力上的信任:我信任他能搞定这个事。
心理预判一般来源于两个因素: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 。当然,这两个因素并不矛盾。事实上,我们大部分的预判,是同时建立在这两个因素之上的。
构建信任关系除了可以让彼此的信任的双方得到心理的上的愉悦感外,更重要的是, 信任可以提升合作效率 ,甚至完成一些单体无法完成的事情。对于历史经验形成的信任关系,需要 靠时间来积累 。如果双方合作,都要从0开始积累,显然是低效的。为了提升效率,我们常常会引入第三方,在双方无历史经验可供参考的情况下,来实现两者间的合作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个 第三方信任机构或工具称之为“信任中介”。
原子模型
信任传递 :A信任T,T信任B,A可以通过T间接的与B产生合作关系。比如B想借钱,T没钱,A有钱;此时A可以把钱先给T,T再把钱给B。当B违约时,T帮B把钱还给A。
去信任 :A信任T,B信任T。在A和B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A和B将各自需求提给T,由T来达成A和B各自的需求;或者A直接与B产生合作关系,但都是在T的监视下完成,由T来确保A和B都是按交易的要求完成的。
注:黄色箭头代表着信任的方向。
其中 “信任传递”和“去信任”的主要区别在于,信任传递中的T参与双方的交易,也承担责任;而去信任模型中的T,不参与交易,也不承担责任。
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平台工具,提供了一个不可篡改的记账服务。他无法促使交易双方彼此互相信任,也无法参与到双方的交易中;作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工具,当然也无法承担交易责任(比如A违约,B发假货啥的,都属于交易责任;至于记账的正确性,系统的安全性责任,当然还是由区块链保障)。因此 区块链所实现的是“去信任”模型,而非“信任传递”模型。
当然,在区块链记录大量交易数据后,则给人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经验数据。比如当A不信任B时,但在链上可以查阅B发生了大量的成功交易。此时A可以判断,B是一个可以相信的人。这是一个衍生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提的“增信”的由来。无论是否有历史交易数据,在区块链平台上的交易仍然是在去信任模型下完成的。
信任是一个泛概念,包含的场景非常丰富,比如合作信任、感情信任、交易信任……而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当前主要涉及的场景是 交易信任 。当然,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提供 存证服务,以解决其他场景的信任 问题。
至于区块链如何做到不可篡改的记账服务,请参见《区块链如何确保交易安全?》
⑩ 区块链真的能替代人之间的信任吗
区块链这种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信任问题,就看你想解决生活中哪方面的信任问题了,推荐你了解一下sec社交电商链,sec社交电商链,顾名思义,是以社交信任为基础的下一代社交电商领域的区块链协议,通过token奖励等机制,解决了社交电商的底层信任问题,我挺看好这个项目的,现在空气币遍地走,而sec社交电商链能够真正的落地,还是挺更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