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区块链数据如何被认证(区块链安全认证)
区块链如何进行数字确权?区块链借助密码学、共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能够促成全新的信任机制,有助于数据、信息等生产要素更合理地流动和配置,每一份在区块链网络上生成的数据都可以被定义权属关系,数据确权后便具有了真正的价值,并且在区块链网络上可以实现数据资产的流转和交易。
谁知道在区块链上认证视频和图片的版权原理是什么?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系统,新的交易数据产生时,需要区块链中所有的节点审核,同时,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技术,通过私钥进行数字签名,并通过私钥产生的公钥对前面进行认证,任意单一节点都不能修改已有记录。
这就为我们证明数字资产的存证提供了依据,每个原创者用区块链认证的视频和图片,都具有防篡改性,极大可能的保护了原创作品。
优化营商环境解密区块链证据存证、核验的技术原理区块链证据
存证、核验
电子数据的存证技术原理,简而言之就是把某一电子数据予以保存,用以证明该电子数据在某一时间点的存在。区块链存证方式就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哈希值运算后,将所形成的哈希值摘要上传区块链加密保存,而不上传原始数据本身。
原始数据仍存储在本地具有被修改的可能,法官如何确认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与原始数据一致未被篡改呢?链上数据又有没有可能被篡改呢?
这就要从区块链存证的技术原理说起。
加密存储
区块链存证证据并不是存储电子数据本身,而是将电子数据对应的哈希值存储于区块链,又称哈希值上链。哈希算法是单向加密函数,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很难被破译,任何一个原始数据(及其完全等同的复制件)有且只对应一个哈希值,哈希值也因此被称为“数据指纹”。对原始数据的任何修改都会导致其哈希值的变动,从而无法通过后续的核验比对。
多节点分布式存储
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即在一个分布有多个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独立保存和更新数据,没有维护各节点的中央机构,各节点通过共识机制对数据更新进行确认,由此保证链上数据不被篡改。
举个例子:
有个村子原来由村会计记账,村长保管账本(中心化记账),但会计和村长为私利串通做假账,村民无可奈何。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去中心化)后,改为公共账本,全村人手一份账本,村中每发生一笔账目,都要广播给全村人知道,村民再将该笔账目计入自己的账本中。
若51%以上的村民确认这笔账目有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达成共识,该笔账目就会被计入公共账本中,同时全村人都会将该笔账目添加到自己保管的那份账本中。
若该笔账目有假,则无法通过全村的共识确认,将会被作废。公共账本以多数村民手中一致的版本为准。
链式数据结构
区块链上的数据单元是“区块”,后一个区块除了记载一般数据,还包裹了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如此传递、环环相扣成“链”,而且电子数据存储于区块链附有时间记录,具有时序性,这使得任何一个区块无法被单独修改,且随着时间经过,修改链上数据的难度和成本也直线提升。
聚焦案例
该技术被应用到我院首例“区块链证据核验”案件中。
银行与贷款人签订电子合同后,银行业务系统使用区块链存证平台提供的哈希计算程序对电子合同文件等相关电子数据自动进行哈希运算,形成相应哈希值后将哈希值上传至区块链电子存证平台存证。双方发生纠纷后线上立案时,银行在线提交了经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
此后在庭审举证、质证环节,法院当场对银行所提交的电子证据再次进行哈希值运算后,将所得出哈希值与区块链存证平台上的哈希值进行比对,得出“该证据自上链之日起未被篡改”的核验结果,由此辅助法官快速判断该证据自上链后是否被篡改,进而对其真实性做进一步认证。
区块链存证及其核验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在线诉讼中电子证据真实性认定的难题,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存证、举证和质证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同时大幅提高了法院的认证效率,审判质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法条速递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
第十六条【区块链技术存储数据的效力】当事人作为证据提交的电子数据系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并经技术核验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电子数据上链后未经篡改,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十七条【区块链技术存储数据的审核规则】当事人对区块链技术存储的电子数据上链后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并有合理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下列因素作出判断:
(一)存证平台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提供区块链存证服务的相关规定;
(二)当事人与存证平台是否存在利害关系,并利用技术手段不当干预取证、存证过程;
(三)存证平台的信息系统是否符合清洁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四)存证平台的信息系统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关于系统环境、技术安全、加密方式、数据传输、信息验证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八条【上链前数据的真实性审查】当事人提出电子数据上链存储前已不具备真实性,并提供证据证明或者说明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审查。
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要求提交区块链技术存储电子数据的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上链存储前数据的真实性,并结合上链存储前数据的具体来源、生成机制、存储过程、公证机构公证、第三方见证、关联印证数据等情况作出综合判断。当事人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或者作出合理说明,该电子数据也无法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其真实性。
第十九条【区块链存储数据真实性补强认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区块链技术存储电子数据相关技术问题提出意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委托鉴定区块链技术存储电子数据的真实性,或者调取其他相关证据进行核对。
致谢:在此特别感谢腾讯集团法务综合部法律创新中心产品总监蒋鸿铭先生对本文撰写的指导和支持。
易保全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数据安全?易保全是国内率先将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数据固化存证,并被司法机关认可的电子数据存证保全机构,从2013年就开始致力于区块链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创新“区块链+司法+应用”模式,打造4大可信区块链基础应用和联盟区块链“保全链开放平台”。
运用区块链、数字签名、时间戳、加密算法、共识算法等技术,从技术防护、管理运行和应用实践上,牢筑数据安全底座,让数据存证和交互更安全。
易保全对接国内多家权威CA机构,让平台与CA系统直连,为用户提供“可信数字身份服务”,利用“人脸识别、手机号、银行卡三要素”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为每一个虚拟账号ID提供数字可信身份证明。
同时结合“签署密码、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等多种意愿认证方式,确保组织及个人在系统内的所有操作都有真实身份支撑,都出于真实意愿,更好地避免了账号ID泄露、数据泄露、信息冒用等风险,保障每一份数据信息真实可信。
易保全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对用户数据安全性、隐私性的管理和保护,上链时,易保全采用时间戳、加密算法、共识算法等技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原始性;上链后,利用“保全链”,将电子数据从产生那刻起,即固化存证到各个司法节点,多方备份证据,确保普通的电子数据升级为司法认可的电子证据,并且可实时在权威机构进行官方查验,守护上链的每一份数据,让权益不受侵害。
易保全基于安全、合规、隐私等原则,在工信部、网信办等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为用户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且安全可信的区块链电子数据存证保全服务,可以与电子合同、版权保护、司法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保障用户每一份电子数据全过程可记录、全流程可追溯、全数据可核验、全链路可信举证。
在资质认定上,易保全获得了公安部等保三级认证、ISO27001认证、ISO9001认证,四获国家网信办信息服务备案,并且是2018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唯一区块链入选企业),区块链技术和资质备受国家认可。
区块链的身份证书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现身份认证的过程?用户在其官网上通过区块链获得Bitnation"...的身份认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中记录要经历哪些验证环节?会经历三个验证环节,分别是:
1.账本验证问题实际上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容易想到解决方法,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某个节点的账本数据被篡改了,那么只需要和全网其他节点的数据比对,就必然能发现异常。但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的累积,数据量会越来越庞大,记得在13年的时候,笔者下载的比特币钱包,从网络同步下载下来的交易账本数据就已经多达几十GB,如果说要对这么大的数据进行逐一传输、比对,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2.账户所有权的证明如果我要通过某个账户给另一个账户转账,必然需要证明我对此账户的所有权。对于中心化的货币系统,我们只需要向银行出示密码即可,但是对于去中心化的系统,如果我们也通过出示密码给其他节点,来证明我们对账户的所有权,那么我们的密码也就泄露给了其他节点(即用户)。
3.事实上这是一个现代密码学中比较基础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私钥的前提下,自证身份,也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法: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关于算法的细节,计划在后面单独说说现代密码学的一些基础算法,这里我们就用类比的方法描述一下。
4.记账问题:去中心化的前提就是,时刻需要有节点在线,否则就没有人处理记账、验证交易等工作,那么,比特币有什么机制,让人们心甘情愿的时刻保持在线呢?我们之前说过,比特币_10分钟,会将这10分钟内的交易数据打包记录成一个区块,也就是记账。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去记账的,全网的每个节点,都会去计算一个问题,只有第一个解出符合要求的答案的节点,才有记账权,而作为奖励,该节点会得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5.随着比特币的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种解题竞赛中去,并将这一过程戏称为“挖矿”,也正是这些“矿工”,维持着整个比特币网络的运转。而这也就是比特币的发行过程:_10分钟,通过奖励矿工的形式,产生新的比特币。
⑵ 区块链怎么批量实名
《链信》实名认证方法教程要想正常的使用链信,那么用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先通过实名认证,这样才能进行更多的操作。那么链信怎么实名认证呢?有些刚开始用这款APP的小伙伴可能还不太清楚。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链信实名认证的方法教程。
链信怎么实名认证?
1、打开链信APP后,在点击我的”,进入后在界面下方找到账户安全中的“实名认证”;
2、点击“身份证认证”,输入身份证信息之后缴纳1.5元的认证费用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3、通过人脸识别,通过之后就完成实名认证了。
注意事项,如下图所示:
链信APP注册之后是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才可以领取CCT的,如果在10天之内没有进行实名认证话是无法领取CCT的,在客户端中最有价值的就是经过社交互动产生的糖果CCT,链信是基于区块链开发的一款软件,用户进行实名认证也是很安全的,是直接保存在云端服务器里面的,是重庆仓舟可以寄全新打造的区块链级别的客户端,所以用户们可以放心的进行实名认证。
旅游联盟链怎么实名认证啊?旅游联盟链实名认证的方法步骤如下:
1、扫描推荐人二维码
2、填写手机号,验证码,注册成功下载app
3、登录app,点击右上角实名认证
4、点击身份认证
5、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
旅游联盟链是由《区块链旅游行业研究中心》发起,倾力打造的新型旅游模式旅游和区块链,将国内外旅游相关产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进行链改,打造旅游相关产业的联盟链,让游客充分参与进来,带动我国旅游产业消费升级,一站式解决旅游痛点。其商业模式与运营思路,独具创新性,更具颠覆性。
区块链入门(一)——大家一起来记账小时候,我对许多新奇的事物都很好奇,充满渴望想去了解学习,那时自己的脑回路里经常会出现无数的惊叹号。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经历的丰富,这种体验越来越少,也对很多人云亦云的新东西见怪不惊。当“区块链”第一次出现时候,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之后像小时候一样,本能般地被驱动着去深入学习与了解,发现“区块链”就是一个新世界,是即将到来的未来。
第一次听到“区块链(Blockchain)”三个字,是在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上,之后多次在专栏文章里看到这个词汇的出现。出于好奇,关注并阅读了了老猫的公众账号《猫说》上的文章,逐渐对区块链有了从0到1的认识。block-块,chain-链,blockchain-把一个一个的块连成链,想象一下DNA在面前无限延伸的样子.....
这段是网络上面对区块链的一个解释,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区块链是一种公开、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共同维护的账务系统。
先来看看传统的中心化的银行商业模式。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为什么需要银行、阿里巴巴、腾讯等第三方中心化公司?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信任的。A今天借给B100块,明天B不承认这笔借款,A怎么办?银行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人在银行里创建一个实名认证的户头,借助这个中心化公司,A借给银行100元(存),B从银行拿出100元(取/借),那么银行负责对这笔交易进行记录,A的账户就会多100元,而B则少100元。这样的依靠第三方中心化公司记账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网购我们需要阿里巴巴的淘宝城和京东;贷款我们需要找靠谱的小贷公司;发行新书要通过某个出版社……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或者说要维持信任的风险太大,成本太高,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中心化的强大的第三方公司来给交易进行信任背书,让它们来承担这些风险,当然,它们也赚足了我们的钱。可是倚靠第三方中心化的商业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低效的服务、繁琐的程序以及价值的分流,例如银行排队办理业务,小贷公司的放贷流程,淘宝、京东对商家的收租,出版社对作家稿费的分羹等等。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处的中心化的,第三方信任化的世界。
而区块链世界,则是一种新的世界,这里不需要第三方,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公开的,并且所有人都参与记账!比特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实证可行的区块链应用,就是运用自动记账且账务公开,信息不可篡改,随时可查询的技术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绕开了第三方中心化,买卖方直接进行交易。这样的交易模式一定是高效的,低成本的,并且公开化的。试想一下如果区块链技术未来普及,当你要转账一笔大数额的金钱给国外的朋友,略过冗长的环节,瞬间到账;如果你写了一本书发表,不用担心被人盗版,也不用被出版社赚取属于你的稿费;人与人之间直接搭建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保险公司将变成咨询公司等等。(事实上,比特币与Press.one正在实现这样的颠覆)
当下互联网蓬勃发展,外勤我们有滴滴打车或共享单车,叫餐我们选择饿了么,餐厅就餐有大众点评,到处都是微信、支付宝的便捷支付。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支付的时候,需要倚靠一个买卖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平台公司来替我们完成这笔交易。这些第三方公司拥有大量的交易数据以及交易双方的信息,那么,如果发生黑客入侵造成信息丢失,我们将为我们的“信任风险”承担后果;且不提在审核、清算交易数据带来的拖延不便,以及管理这样庞大的数据所要耗费的巨大成本。
那么区块链技术是怎么实现的呢?打个比方,假如有一支军队要去抢占敌方的堡垒,而每一个士兵都带有一个特殊的头盔,头盔有一个红色按钮,每占领一个堡垒,本军总部给予勋章奖励。首先,有一位士兵A率先占领了第一个堡垒1,他通过头盔对其他战友宣布自己已经占领堡垒1,这时候头盔就会把堡垒1的坐标信息记录下来,连同A的喊话一起传递给其他所有士兵,其他人通过头盔听到A的喊话并按下后按下红色按钮表示已经同步记录了这条信息。那么所有人都知道堡垒1已经被A占领,并且A获得勋章奖励。于是其他人就会立马去攻占其他的堡垒,并且按同样的方式广播自己的战功。这样,这场战役中不同堡垒被不同士兵攻占的信息就全部保存在每一个人的头盔中。在这里,头盔就是这个公共账本(严格来说是头盔的程序),所有人都参与记账;每个攻占信息都构成一个区块,所有的信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个区块链;参与者除了记账(按下红色按钮),还要争先恐后去抢夺新数据的打包权(攻占堡垒)。
那么来看看这种共同记账方式的优势。1,去中心化。账本是大家共同记录维护的,到底是谁首先记录无所谓,因为有激励(勋章),就会有人去做,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不需要将军或是作战部的指挥,减少军队开支与指挥者牺牲的风险)。2,数据不可篡改。已经记账的数据如果要修改,必须修改超过51%的节点信息才能成功。试想一下,这个军队如果有百万人(实际上区块链节点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要修改超过一半军队的头盔,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信息公开透明。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账本中查询到这条交易信息(所有堡垒攻占信息都已记录在所有人头盔里)。
这是我开始迈向写作的第一篇文章,上一次写这么多字应该是在高考场上了。第一篇文章写的是从来没接触过的新的领域,文字有点混乱平庸,也不知道自己做的类比正确与否,不过终究开始去做了。写作确实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技能,并且是可刻意练习而提高的技能,督促自己维持下去。
区块链为什么要实名制?
一、实名制是保障价值的基本手段在区块链领域,数字资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里,都需要实名制,这是大势所趋。通过实名制,选择出热情的参与者,将“刷子”挡在了门外,避免了虚假大数据的产生,必将大幅提升价值。如果没有实名制,批量虚假注册会层出不穷,整个项目将会因为缺乏价值而逐渐消失,最后无法兑现。从保障项目价值角度看,实名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笔者参与的OK节点社区,也正在努力提高价值、创造价值的,逐步打造第一生态社区。
二、实名制是应对监管层面的必要方式现在的区块链领域比较混乱,监管部门不会一直漠视不理,必然会制定规则进行监管。而实名制,是监管部门便捷地监管数字资产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正规合法的,拥有区块链基因的项目。为了更健康地发展,在需要接受监管时,要全力配合。因此,进行实名制也是应对未来监管层面而采取地必要的手段。三、实名制是保护个人资产的重要途经区块链技术未来会被用来承载实体世界的财产,实体世界的财产权利必然受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同理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采取实名制,才能保证资产不受侵犯,才能合规地对接实体世界的财产。
一个人怎么实名6个支付宝1张身份证可以注册并认证1个支付宝账号,但是可以关联认证5个其他支付宝账号这6个账号中只有一个账号可以用来申请开通淘宝店铺,关联认证的账号可以使用主认证账号的所有功能。
拓展资料
1、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简单、安全、快速、便捷”的支付解决方案。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建立开始,始终以“信任”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宝”与“支付宝钱包”两个独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支付宝与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MasterCard国际组织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2020年2月,尼泊尔央行向支付宝颁发牌照。
2、7月,支付宝入选区块链战“疫”优秀方案名单。10月,支付宝上线“晚点付”功能。2021年12月,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全国范围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支付宝借呗改成信用贷。12月2日,支付宝发布公告表示,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2020年开始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展开密切沟通和探索,并陆续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截至2013年底,支付宝实名认证的用户数超过3亿。2013年,支付宝单日交易笔数的峰值达到1.88亿笔。其中,移动支付单日交易笔数峰值达到4518万笔,移动支付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113亿元人民币
3、支付宝钱包8.5版,在钱包“探索”二级页面下,多了一个“我的朋友”选项卡,在进入转账界面后,就可以和对方直接发送文字、语音、图片等信息。
⑶ 区块链协议如何验证
区块链常见的三大共识机制区块链是建立在P2P网络,由节点参与的分布式账本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也就是说在区块链系统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机构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无需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只需依靠区块链协议系统就能实现交易。
可是,要如何保证账本的准确性,权威性,以及可靠性?区块链网络上的节点为什么要参与记账?节点如果造假怎么办?如何防止账本被篡改?如何保证节点间的数据一致性?……这些都是区块链在建立“去中心化”交易时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共识机制。
所谓“共识机制”,就是通过特殊节点的投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交易的验证和确认;当出现意见不一致时,在没有中心控制的情况下,若干个节点参与决策达成共识,即在互相没有信任基础的个体之间如何建立信任关系。
区块链技术正是运用一套基于共识的数学算法,在机器之间建立“信任”网络,从而通过技术背书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来进行全新的信用创造。
不同的区块链种类需要不同的共识算法来确保区块链上最后的区块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反应出全网的状态。
目前为止,区块链共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POW工作量证明、POS股权证明、DPOS授权股权证明、Paxos、PBFT(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dBFT、DAG(有向无环图)
接下来我们主要说说常见的POW、POS、DPOS共识机制的原理及应用场景
概念:
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ofwork),最早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系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设置的度量方法。简单理解就是一份证明,用来确认你做过一定量的工作,通过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认证来证明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
工作量证明机制具有完全去中心化的优点,在以工作量证明机制为共识的区块链中,节点可以自由进出,并通过计算随机哈希散列的数值解争夺记账权,求得正确的数值解以生成区块的能力是节点算力的具体表现。
应用:
POW最著名的应用当属比特币。在比特币网络中,在Block的生成过程中,矿工需要解决复杂的密码数学难题,寻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BlockHash由N个前导零构成,零的个数取决于网络的难度值。这期间需要经过大量尝试计算(工作量),计算时间取决于机器的哈希运算速度。
而寻找合理hash是一个概率事件,当节点拥有占全网n%的算力时,该节点即有n/100的概率找到BlockHash。在节点成功找到满足的Hash值之后,会马上对全网进行广播打包区块,网络的节点收到广播打包区块,会立刻对其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通过,则表明已经有节点成功解迷,自己就不再竞争当前区块,而是选择接受这个区块,记录到自己的账本中,然后进行下一个区块的竞争猜谜。网络中只有最快解谜的区块,才会添加的账本中,其他的节点进行复制,以此保证了整个账本的唯一性。
假如节点有任何的作弊行为,都会导致网络的节点验证不通过,直接丢弃其打包的区块,这个区块就无法记录到总账本中,作弊的节点耗费的成本就白费了,因此在巨大的挖矿成本下,也使得矿工自觉自愿的遵守比特币系统的共识协议,也就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
优缺点
优点:结果能被快速验证,系统承担的节点量大,作恶成本高进而保证矿工的自觉遵守性。
缺点:需要消耗大量的算法,达成共识的周期较长
概念:
权益证明机制(ProofofStake),要求证明人提供一定数量加密货币的所有权。
权益证明机制的运作方式是,当创造一个新区块时,矿工需要创建一个“币权”交易,交易会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把一些币发送给矿工本身。权益证明机制根据每个节点拥有代币的比例和时间,依据算法等比例地降低节点的挖矿难度,从而加快了寻找随机数的速度。
应用:
2012年,化名SunnyKing的网友推出了Peercoin(点点币),是权益证明机制在加密电子货币中的首次应用。PPC最大创新是其采矿方式混合了POW及POS两种方式,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发行新币,采用权益证明机制维护网络安全。
为了实现POS,SunnyKing借鉴于中本聪的Coinbase,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类型交易,叫Coinstake。
上图为Coinstake工作原理,其中币龄指的是货币的持有时间段,假如你拥有10个币,并且持有10天,那你就收集到了100天的币龄。如果你使用了这10个币,币龄被消耗(销毁)了。
优缺点:
优点:缩短达成共识所需的时间,比工作量证明更加节约能源。
缺点:本质上仍然需要网络中的节点进行挖矿运算,转账真实性较难保证
概念:
授权股权证明机制(DelegatedProofofStake),与董事会投票类似,该机制拥有一个内置的实时股权人投票系统,就像系统随时都在召开一个永不散场的股东大会,所有股东都在这里投票决定公司决策。
授权股权证明在尝试解决传统的PoW机制和PoS机制问题的同时,还能通过实施科技式的民主抵消中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DPoS机制建立的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依赖于一定数量的代表,而非全体用户。在这样的区块链中,全体节点投票选举出一定数量的节点代表,由他们来代理全体节点确认区块、维持系统有序运行。
同时,区块链中的全体节点具有随时罢免和任命代表的权力。如果必要,全体节点可以通过投票让现任节点代表失去代表资格,重新选举新的代表,实现实时的民主。
应用:
比特股(Bitshare)是一类采用DPOS机制的密码货币。通过引入了见证人这个概念,见证人可以生成区块,每一个持有比特股的人都可以投票选举见证人。得到总同意票数中的前N个(N通常定义为101)候选者可以当选为见证人,当选见证人的个数(N)需满足:至少一半的参与投票者相信N已经充分地去中心化。
见证人的候选名单每个维护周期(1天)更新一次。见证人然后随机排列,每个见证人按序有2秒的权限时间生成区块,若见证人在给定的时间片不能生成区块,区块生成权限交给下一个时间片对应的见证人。DPoS的这种设计使得区块的生成更为快速,也更加节能。
DPOS充分利用了持股人的投票,以公平民主的方式达成共识,他们投票选出的N个见证人,可以视为N个矿池,而这N个矿池彼此的权利是完全相等的。持股人可以随时通过投票更换这些见证人(矿池),只要他们提供的算力不稳定,计算机宕机,或者试图利用手中的权力作恶。
优缺点:
优点:缩小参与验证和记账节点的数量,从而达到秒级的共识验证
缺点:中心程度较弱,安全性相比POW较弱,同时节点代理是人为选出的,公平性相比POS较低,同时整个共识机制还是依赖于代币的增发来维持代理节点的稳定性。
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中记录要经历哪些验证环节?
会经历三个验证环节,分别是:
1.账本验证问题实际上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容易想到解决方法,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某个节点的账本数据被篡改了,那么只需要和全网其他节点的数据比对,就必然能发现异常。但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的累积,数据量会越来越庞大,记得在13年的时候,笔者下载的比特币钱包,从网络同步下载下来的交易账本数据就已经多达几十GB,如果说要对这么大的数据进行逐一传输、比对,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2.账户所有权的证明如果我要通过某个账户给另一个账户转账,必然需要证明我对此账户的所有权。对于中心化的货币系统,我们只需要向银行出示密码即可,但是对于去中心化的系统,如果我们也通过出示密码给其他节点,来证明我们对账户的所有权,那么我们的密码也就泄露给了其他节点(即用户)。
3.事实上这是一个现代密码学中比较基础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私钥的前提下,自证身份,也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法: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关于算法的细节,计划在后面单独说说现代密码学的一些基础算法,这里我们就用类比的方法描述一下。
4.记账问题:去中心化的前提就是,时刻需要有节点在线,否则就没有人处理记账、验证交易等工作,那么,比特币有什么机制,让人们心甘情愿的时刻保持在线呢?我们之前说过,比特币_10分钟,会将这10分钟内的交易数据打包记录成一个区块,也就是记账。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去记账的,全网的每个节点,都会去计算一个问题,只有第一个解出符合要求的答案的节点,才有记账权,而作为奖励,该节点会得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5.随着比特币的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种解题竞赛中去,并将这一过程戏称为“挖矿”,也正是这些“矿工”,维持着整个比特币网络的运转。而这也就是比特币的发行过程:_10分钟,通过奖励矿工的形式,产生新的比特币。
如何检测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风险等级高低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脚步的加快,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金融、物流、司法等众多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催生了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也产生了很多安全问题,因而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测评作为监管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很多区块链研发厂商和应用企业的关注热点。本文就大家关心的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谈谈我们做的一点探索和实践。
一、区块链技术测评
区块链技术测评一般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评。
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对底层区块链系统支持的基础功能的测试,目的是衡量底层区块链系统的能力范围。
区块链功能测试主要依据GB/T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GB/T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等标准,验证被测软件是否满足相关测试标准要求。
区块链功能测试具体包括组网方式和通信、数据存储和传输、加密模块可用性、共识功能和容错、智能合约功能、系统管理稳定性、链稳定性、隐私保护、互操作能力、账户和交易类型、私钥管理方案、审计管理等模块。
2、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是为描述测试对象与性能相关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而实施和执行的一类测试,大多在项目验收测评中,用来验证既定的技术指标是否完成。
区块链性能测试具体包括高并发压力测试场景、尖峰冲击测试场景、长时间稳定运行测试场景、查询测试场景等模块。
3、安全测评
区块链安全测评主要是对账户数据、密码学机制、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进行安全测试和评价。
区块链安全测评的主要依据是《DB31/T1331-2021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也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参考《JR/T0193-2020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JR/T0184—2020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等标准。
区块链安全测评具体包括存储、网络、计算、共识机制、密码学机制、时序机制、个人信息保护、组网机制、智能合约、服务与访问等内容。
二、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
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一般包括“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测评”三类。
1、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主要依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参考区块链国家标准《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
《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规定》第九条指出: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是由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牵头,浙江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一项建设和评估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能力的国家标准。《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规定了联盟链和私有链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满足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评估方法,适用于指导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和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建设。标准提出的安全技术要求、保障要求框架如下:
图1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要求模型
2、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主要依据包括《GB/T22239-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8448-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构建的应用系统同样属于等级保护对象,需要按照规定开展等级保护测评。等级保护安全测评通用要求适用于评估区块链的基础设施部分,但目前并没有提出区块链特有的安全要求。因此,区块链安全测评扩展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测评
根据市经信委有关规定,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在项目验收时需出具安全测评报告。区块链应用项目的验收测评将依据上海市最新发布的区块链地方标准《DB31/T1331-2021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开展。
三、区块链安全测评探索与实践
1、标准编制
上海测评中心积极参与区块链标准编制工作。由上海测评中心牵头,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七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墨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编写的区块链地方标准《DB31/T1331-2021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已于2021年12月正式发布,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测评中心参与编写的区块链国标《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同时,测评中心还参与编写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同济大学牵头编写的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初级和中级教材,负责编制“测试区块链系统”章节内容。
2、项目实践
近年来,上海测评中心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区块链安全测评实践,包括等级保护测评、信息服务安全评估、项目安全测评等。在测评实践中,发现的主要安全问题如下:
表1区块链主要是安全问题
序号
测评项
问题描述
1
共识算法
共识算法采用Kafka或Raft共识,不支持拜占庭容错,不支持容忍节点恶意行为。
2
上链数据
上链敏感信息未进行加密处理,通过查询接口或区块链浏览器可访问链上所有数据。
3
密码算法
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随机数不符合GB/T32915-2016对随机性的要求。
4
节点防护
对于联盟链,未能对节点服务器所在区域配置安全防护措施。
5
通信传输
节点间通信、区块链与上层应用之间通信时,未建立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
6
共识算法
系统部署节点数量较少,有时甚至没有达到共识算法要求的容错数量。
7
智能合约
未对智能合约的运行进行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处置智能合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
服务与访问
上层应用存在未授权、越权等访问控制缺陷,导致业务错乱、数据泄露。
9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编码不规范,当智能合约出现错误时,不提供智能合约冻结功能。
10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没有与外部隔离,存在外部攻击的风险。
3、工具应用
测评中心在组织编制《DB31/T1331-2021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时,已考虑与等级保护测评的衔接需求。DB31/T1331中的“基础设施层”安全与等级保护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等相关要求保持一致,“协议层安全”、“扩展层安全”则更多体现区块链特有的安全保护要求。
测评中心依据DB31/T1331相关安全要求,正在组织编写区块链测评扩展要求,相关成果将应用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具——测评能手。届时,使用“测评能手”软件的测评机构就能准确、规范、高效地开展区块链安全测评,发现区块链安全风险,并提出对应的整改建议
区块链如何更好的保证电子合同效力电子合同本身就是一种电子数据,具有易篡改与易删除等安全缺陷,不利于该服务的长期发展。为了保证用户在电子合同平台上签署的电子文件与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需要对电子合同签署的全过程进行存证。
在根据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的“法链”应用中,平台将对电子合同签署的关键环节进行存档,并将关键信息与数据分布存储到整个区块链当中,从而实现电子合同的全流程存证。
深究其实现原理,区块链通过深度使用密码学算法、特别设计的数据结构和多方参与的共识算法,由机器算法来解决多方交易记录的一致性、可靠存储和防篡改问题,与电子数据存证有着天然的强关联。
首先,电子合同签约记录存储在由多方共同维护的共享账本上,不可篡改,不可抵赖,当然也不会丢失。
其次,电子合同文本、电子合同要素加密存储,包括电子合同参与人也采取加密存储,只有参与人才可以解密查看,在数据上保护签约方隐私。
再次,机器按照预定义的规则(智能合约)严格执行,不再仅靠与第三方一纸协议保证。基于区块链的KYC服务自动检查验证证书有效性和身份,在保证隐私的基础上确保参与人身份有效真实。
目前,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上所签的电子合同都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电子文件数字指纹的分布式存证,进一步强化了平台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区块链使用安全如何来保证呢区块链本身解决的就是陌生人之间大规模协作问题,即陌生人在不需要彼此信任的情况下就可以相互协作。那么如何保证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来实现彼此的共识机制呢?中心化的系统利用的是可信的第三方背书,比如银行,银行在老百姓看来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机构,老百姓可以信赖银行,由银行解决现实中的纠纷问题。但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是如何保证信任的呢?
实际上,区块链是利用现代密码学的基础原理来确保其安全机制的。密码学和安全领域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十分繁杂,我这里只介绍与区块链相关的密码学基础知识,包括Hash算法、加密算法、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零知识证明、量子密码学等。您可以通过这节课来了解运用密码学技术下的区块链如何保证其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不可抵赖性。
基础课程第七课区块链安全基础知识
一、哈希算法(Hash算法)
哈希函数(Hash),又称为散列函数。哈希函数:Hash(原始信息)=摘要信息,哈希函数能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明文串映射为较短的(一般是固定长度的)二进制串(Hash值)。
一个好的哈希算法具备以下4个特点:
1、一一对应:同样的明文输入和哈希算法,总能得到相同的摘要信息输出。
2、输入敏感:明文输入哪怕发生任何最微小的变化,新产生的摘要信息都会发生较大变化,与原来的输出差异巨大。
3、易于验证:明文输入和哈希算法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自行计算,输出的哈希值是否正确。
4、不可逆:如果只有输出的哈希值,由哈希算法是绝对无法反推出明文的。
5、冲突避免:很难找到两段内容不同的明文,而它们的Hash值一致(发生碰撞)。
举例说明:
Hash(张三借给李四10万,借期6个月)=123456789012
账本上记录了123456789012这样一条记录。
可以看出哈希函数有4个作用:
简化信息
很好理解,哈希后的信息变短了。
标识信息
可以使用123456789012来标识原始信息,摘要信息也称为原始信息的id。
隐匿信息
账本是123456789012这样一条记录,原始信息被隐匿。
验证信息
假如李四在还款时欺骗说,张三只借给李四5万,双方可以用哈希取值后与之前记录的哈希值123456789012来验证原始信息
Hash(张三借给李四5万,借期6个月)=987654321098
987654321098与123456789012完全不同,则证明李四说谎了,则成功的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篡改性。
常见的Hash算法包括MD4、MD5、SHA系列算法,现在主流领域使用的基本都是SHA系列算法。SHA(SecureHashAlgorithm)并非一个算法,而是一组hash算法。最初是SHA-1系列,现在主流应用的是SHA-224、SHA-256、SHA-384、SHA-512算法(通称SHA-2),最近也提出了SHA-3相关算法,如以太坊所使用的KECCAK-256就是属于这种算法。
MD5是一个非常经典的Hash算法,不过可惜的是它和SHA-1算法都已经被破解,被业内认为其安全性不足以应用于商业场景,一般推荐至少是SHA2-256或者更安全的算法。
哈希算法在区块链中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区块中,后一个区块均会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并且以后一个区块的内容+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共同计算后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保证了链的连续性和不可篡改性。
二、加解密算法
加解密算法是密码学的核心技术,从设计理念上可以分为两大基础类型: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根据加解密过程中所使用的密钥是否相同来加以区分,两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需求,恰好形成互补关系,有时也可以组合使用,形成混合加密机制。
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cryptography,又称公共密钥加密,common-keycryptography),加解密的密钥都是相同的,其优势是计算效率高,加密强度高;其缺点是需要提前共享密钥,容易泄露丢失密钥。常见的算法有DES、3DES、AES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asymmetriccryptography,又称公钥加密,public-keycryptography),与加解密的密钥是不同的,其优势是无需提前共享密钥;其缺点在于计算效率低,只能加密篇幅较短的内容。常见的算法有RSA、SM2、ElGamal和椭圆曲线系列算法等。对称加密算法,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加解密过程;不能用于签名场景:并且往往需要提前分发好密钥。非对称加密算法一般适用于签名场景或密钥协商,但是不适于大量数据的加解密。
三、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
顾名思义,信息摘要是对信息内容进行Hash运算,获取唯一的摘要值来替代原始完整的信息内容。信息摘要是Hash算法最重要的一个用途。利用Hash函数的抗碰撞性特点,信息摘要可以解决内容未被篡改过的问题。
数字签名与在纸质合同上签名确认合同内容和证明身份类似,数字签名基于非对称加密,既可以用于证明某数字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又可以确认来源(或不可抵赖)。
我们对数字签名有两个特性要求,使其与我们对手写签名的预期一致。第一,只有你自己可以制作本人的签名,但是任何看到它的人都可以验证其有效性;第二,我们希望签名只与某一特定文件有关,而不支持其他文件。这些都
⑷ 如何认证新区块链(如何认证新区块链平台)
区块链数字身份如何验证?应该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实名制,头像昵称,手机号,支付宝,扫脸,还需支付一元钱,即可身份验证
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中记录要经历哪些验证环节?
会经历三个验证环节,分别是:
1.账本验证问题实际上对于第一个问题,很容易想到解决方法,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某个节点的账本数据被篡改了,那么只需要和全网其他节点的数据比对,就必然能发现异常。但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的累积,数据量会越来越庞大,记得在13年的时候,笔者下载的比特币钱包,从网络同步下载下来的交易账本数据就已经多达几十GB,如果说要对这么大的数据进行逐一传输、比对,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2.账户所有权的证明如果我要通过某个账户给另一个账户转账,必然需要证明我对此账户的所有权。对于中心化的货币系统,我们只需要向银行出示密码即可,但是对于去中心化的系统,如果我们也通过出示密码给其他节点,来证明我们对账户的所有权,那么我们的密码也就泄露给了其他节点(即用户)。
3.事实上这是一个现代密码学中比较基础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如何在不暴露自己私钥的前提下,自证身份,也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法: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关于算法的细节,计划在后面单独说说现代密码学的一些基础算法,这里我们就用类比的方法描述一下。
4.记账问题:去中心化的前提就是,时刻需要有节点在线,否则就没有人处理记账、验证交易等工作,那么,比特币有什么机制,让人们心甘情愿的时刻保持在线呢?我们之前说过,比特币_10分钟,会将这10分钟内的交易数据打包记录成一个区块,也就是记账。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去记账的,全网的每个节点,都会去计算一个问题,只有第一个解出符合要求的答案的节点,才有记账权,而作为奖励,该节点会得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5.随着比特币的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种解题竞赛中去,并将这一过程戏称为“挖矿”,也正是这些“矿工”,维持着整个比特币网络的运转。而这也就是比特币的发行过程:_10分钟,通过奖励矿工的形式,产生新的比特币。
如何定义区块链?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现在很多人认为区块链是一种万能的技术,无所不能,多少有点把区块链技术神话了!
在区块链技术的定义上,美国学者梅兰妮斯万在其著作《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定义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公开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
区块链定义:狭义VS广义
至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自然要结合区块链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技术体系的特点来说。
区块链技术特点包括: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在全球各地、能够协同运转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区别于传统数据库运作——读写权限掌握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集权手上(中心化的特征),区块链认为,任何有能力架设服务器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来自全球各地的掘金者在当地部署了自己的服务器,并连接到区块链网络中,成为这个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中的一个节点;一旦加入,该节点享有同其他所有节点完全一样的权利与义务(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特征)。
与此同时,对于在区块链上开展服务的人,可以往这个系统中的任意的节点进行读写操作,最后全世界所有节点会根据某种机制的完成一次又依次的同步,从而实现在区块链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完全一致。
今年初,区块链这一名词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中,上至国家领导,下至跳广场舞的大妈都知道这个名词,这一名词的广泛被知是由比特币带来的。
众所周知,比特币最初的几十个只能换一个披萨到巅峰时候的20000多美金一个,暴涨了何止千倍,由此也造福了一大批土豪,目前有区块链技术产生的虚拟货币日渐走入大家的生活,许多人都加入了炒币行列,经常听人说,买对百倍币,单车变跑车,一币一嫩模,可想而知,其中是多么的吸引人。
08年开始,各种应用于区块链技术的游戏也火爆了起来,诸如养成类(网络莱茨狗,360区块猫),挖矿类(网易星球,虚拟地球,公信宝),这些以区块链的名义吸引着大家的加入,当然也不乏一些确实靠谱的,这就需要大家仔细辨别了。
“区块链”这三个字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彻底被点燃,风头盖过了一切事物,有人说这是新时代的到来,过去的已成为古典的,还有人说一切都是炒作,终究是个泡沫。
其实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概念,早在过去两年就已经开始被应用到很多行业之中,比如电子签名。近日,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e签宝向新芽NewSeed透露了区块链应用的最新进展。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e签宝产品中主要应用于存证和出证两方面,应用的场景包括版权保护、在线签约、网页取证、电话录音、邮箱存证等方面。
以网络作品维权举例,由于网络维权一般采用事后取证的方式,并没有在证据产生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确权,所以整个确权过程耗时长,取证难度大、成本高,举证、溯源都异常困难,没办法满足网络作品传播快、数量多的特点。
e签宝的基于时间戳+区块链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方案,从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开始,就实时固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数据,并通过同步于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源服务,给网络作品加盖具有法律效力的时间戳,证明电子文件在某个时间段没有被篡改。而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在网络中建立点对点的信任,确保所有的区块链节点都能记录完整的版权确权和交易记录,并且可以溯源,真正实现防抵赖防篡改,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的信任基础设施。
创始人兼CEO金宏洲认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数据存证、出证的工作效率,以及当事人的身份可信度,降低了信任成本,但并不能取代原先的中心化的公钥加密技术,两者应是互为补充的状态,通过这两者的搭配,从而为用户提供实时、可靠的确权方案。
接下来,e签宝也将着重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平台,金宏洲表示,数据存证、出证只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较粗浅的应用,是实现区块链技术落地的第一步,而实现真正的智能合约则是第二步。“智能合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电子合同,它指的是一种过程,从合约的缔结到确认再到最后的执行。”金宏洲解释道。
通过以下有限的案例,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实际表现,从而激起对这类方案的兴趣。
1.行政服务
几个世纪以来,公共行政部门的作用与职责一直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更准确地说,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实际上是数据规模以及公共机构处理数据的具体方式。虽然目前已经存在各类有助于收集并处理数据的数字化技术,但匿名化、可移植性以及大量数据的不可变性等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
WavesPlatform公司与Vostok项目发起人、企业家兼CEOSashaIvanov表示,“目前公共行政部门所缺乏的,是更便捷的数据使用用户体验(简称UX)。要改善用户体验,我们应当向其中引入某种层——其充当一套可信的公共环境,具备透明性且能够以不可变更的方式匿名存储数据信息。”
各国政府正在通过启动美国联邦区块链计划等联邦机构与企业层面的方案,逐渐直面此类问题的存在。美国于2017年7月举办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区块链论坛,而美国总务管理局目前已经拥有200多个相关用例存储库。Ivanov解释称,“分布式系统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这样一套值得依赖的环境,改善我们的大数据工作,甚至将所有新兴技术融合在一起——包括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等。事实上,每当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技术时,其体现的总是其它某些技术的总和。”
现在,区块链支持下的系统已经能够实际起效——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全部专家的一致认同,并成为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换言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打造更多生产就绪型解决方案。
2.支付服务
政府需要处理交易,其中不少交易涉及与公民之间进行资金往来。区块链技术在降低资金转移成本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包括使用基于区块链的新型加密货币作为中间交易载体,或者利用区块链作为资金转移手段等等。一旦发现完善的解决方法,其中蕴藏的商机将无穷无尽——对于那些需要频繁进行跨国或互联网交易的群体而言更是如此。
Jasper项目由加拿大银行开发完成,旨在帮助其进一步思考中央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应该如何立足分布式分类账实现不同银行间的支付操作。加拿大银行还开发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变体“CAD币”,用于测试在区块链之上使用某种国家货币的可行性。
该项目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即应向工作证明型公链系统说不。在一篇题为《Jasper项目:分布式批量支付系统是否可行?》的论文当中,作者观察到“工作证明系统并不适合此类大额交易处理系统,因为其假设系统中的所有交易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公开性与可观察性。”
3.数字化与知识产权
政府有责任维护版权记录与数据库。这些记录证明着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允许各类艺术家、表演者以及作家对其作品添加时间戳,并在理论上借此发现对版权的侵犯行为,甚至保留永久的权利记录。事实上,已经有多国政府朝着这个方向迈出重要的探索性步伐。
伊朗最近就宣布将部署该项技术。《伊朗金融论坛报》援引MortezaMousavian的话,指出“文化部数字媒体部门已经与一家区块链企业达成协议,共同设计一套可用于保护在线版权的系统。”他同时补充称,“相关程序将很快以易于上手的方式面向用户发布。”
这项工作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但其为企业客户提供了通过复制技术保存记录的可能性。从理论层面来讲,企业能够利用区块链方案进行财会核算,并实时发现其中的错误之处。
4.福利分配
政府有责任为公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长期贫困或者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公民当然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以确保他们有能力维持自身生活并获得不断发展的能力。然而,福利分配工作既不简单、往往也不够直接。腐败与冒名顶替等问题一直严重破坏着政府计划内的各类分配渠道。
在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正在就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善国家福利向公民的交付进行早期研究。与此同时,印度方面也在采取行动,安得拉邦与特伦甘纳邦已经在利用区块链支持其民用资源供应制度。
据称,包括微软在内的不少企业也在考虑使用相同的技术。而这些将触及个别员工与职能角色的解决方案,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出现在小型企业当中。
5.招标活动
为了建立公共基础设施或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希望尽可能通过招标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收益。然而,招标过程往往并不公平或者透明。长期以来,公共采购工作一直是世界各地猖獗的腐败活动的主要肆虐场景。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指出,“很多政府会在缺少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将项目合约授予某家供应商。这使得那些具有更多政治资源的企业以不正当方式战胜竞争对手;或者同一行业内的各企业间会提前商议出价,从而确保每家公司都在招标中分得一杯羹。这将显著增加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成本——我们发现,腐败问题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增长50%。”
那么,区块链技术要如何解决招标问题呢?根据Ivanov的介绍,“与分散的集中式系统不同,由区块链驱动的各独立分类账将能够改进招标或者任何其它需要追踪的财务流程的透明度。区块链技术的介入,将有助于追踪资金的使用情况,并确保其按照预期方式在允许的时间之内进行支付。”
目前,日本内政与通信部已经公布了基于区块链的招标系统,这意味着在勾连问题严重的行业当中,中小型企业将有望迎来更透明的招标方式与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虽然之前提到的相当一部分案例都远未最终完成,但其确实为企业及政府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当然,其中的关键在于实施;而且我们也应当以乐观的情绪看待这一切,即虽然区块链技术经常被人们误解,但其正在也终将找到能够发挥自身能量的方向!
区块链通俗的讲就像长城上的十几个烽火台,一处有敌人来就放狼烟,其它烽火台都知道了,共同进入防御状态。用技术语言讲,就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各个节点分别记账,某一两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全网。
这种分布式网络,跟谷歌网络的分布式服务器有啥不一样呢?谷歌网络他们的分布式服务器还是属于谷歌网络的,而且是受他们的中心调度算法来控制的。而区块链里面的分布式节点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也没有律属关系,你想下线关机了就行,但因为有币的奖励,所以总有人会开机作为新的节点支撑这个网络。
经过通俗和技术化的讲法之后,希望你已经明白了。那么应用场景第一个就是金融了,我把钱放在支付宝,万一支付宝哪天不承认你就没办法了。但是放在区块链上,一个节点不承认没用,因为其他节点还有我的记录呢。第二个就是合同上,现在签合同是纸质的,容易造假,放在区块链上就造不了假了。
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建议网络查一下top100的数字火币,了解一下他们背后对应的项目,就成为区块链专家了。
区块链技术最早用于比特币上。区块链是为跨主体的业务场景提供了可靠可信的组织数据的手段。京东本质上是一家供应链公司,区块链技术将首先运用在供应链的诸多场景上。
区块链是一项去中心化的技术,目前互联网所能覆盖的产品,区块链均可应用其中。
目前呼声较高的应用行业为金融行业。
已经落地的应用为商品溯源,阿里和京东已经在使用区块链技术,对所售的部分商品进行全程溯源,消费者可以对所购买的商品进行追踪溯源。数字广告行业的区块链应用也不在少数,由于数字广告的流量欺诈每年导致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金,所以目前已经出现了基于数字广告的区块链应用项目,比如DCAD,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广告应用,主要解决的是流量欺诈的问题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会在很多行业得到应用,打造一个基于技术信任的新型生态模式
区块链的特征是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但最终的目的是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平等。技术只有为人类价值服务才有意义,符合人类价值需求的技术才会发展起来,所以区块链符合人类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所以其成为主流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目前玩区块链噱头的很多,基本上都是用于发币。目前新推出的ono,是一款去中心化,自由的全球性的社交平台。由于去中心化,你的聊天通信信息都是点对点的,其余人不可看。也就是说,你的一言一行不再像现在在微信、qq、脸书一样被记录在案并被随时查阅,让你摆脱监视困扰。
其实任何一个领域都可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前需要第三方确认传递的信息都可在上完成,并在多个节点进行确认,很难(几乎不可能)删改。
目前区块链还属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同时也是较佳的进入时间。
区块链是什么
如果用非专业术语解释区块链,区块链就是一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只不过在区块链中存放的数据安全可靠还不用人管,所以在互联网这个数据爆炸,信息爆炸的地方,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将会是神仙宝地一般。
区块链能干什么
如果当你问道区块链能干什么的时候,不如说什么应用需要用到区块链。前面说区块链是一个安全的地方,那么,但凡是互联网上需要安全地保护数据的地方都需要用到区块链技术。例如:
因为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低保户数据,现在的互联网,数据就是价值就是财富,因此价值保护和价值传输是互联网今后发展的方向,而区块链技术恰好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如有不足,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参与交易的双方不需要知道对方是谁,也不需要第三方进行信任背书,只需要信任共同的算法就可以建立互信,直接交易。
它的特点就是去信任、去中心化,每个节点账本的毁坏对整个区块链没有影响,区块链运行点对点支付,没有一个可能会作弊的中心,安全性大大提高,整个交易网络从一个星型结构变成了点对点的P2P结构.
未来区块链会应用于很多领域,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影响。从数字货币到证券与金融合约、医疗、游戏、人工智能、智能合约、物联网、电子商务、文件储存等等领域都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一、云存储
这个是统计了目前互联网上云存储的数据量,google的数量最大,也就8000PB,那如果把互联网上大家的闲置的分享出来呢?
星光云通过星光链打造区块链数据计算和存储湖,总存储量未来目标为15000P(约157.2864亿G)。这将是阿里云1500PB的10倍以上!也是扩建后世界上最大存储湖泰州存储中心的4倍多。
二、医疗方面
用区块链技术对个人医疗记录进行保存,也就保留了个人医疗的历史数据,未来看病或对自己的健康做规划时可直接调用历史数据。这些数据有很强的隐私性,使用区块链技术也有助于保护患者隐私。
(区块链身份认证)ModelbasedonDaveBirch'sarticle:
User',suchasname,ageoraddressarehashed,..Duringtheverificationprocess,()toa3rdparty,,,.
Benefitsofusingthisapproach:
用户可验证的身份属性(如姓名,年龄或地址)经过哈希处理,然后由受信任的机构进行数字签名。将签名及哈希数据存储在区块链或DLT中,用户将其验证的身份信息存储在手机中加密并随身携带。在验证过程中,用户向第三方提供相关的原始信息和签名数据(例如区块链或DLT上的可检索地址),如果第三方可以从提供的身份信息经哈希处理后,能将其与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信息匹配并信任签名机构,那么用户的身份可以视为已验证。
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区块链项目如何认证,认证了又有啥好处?区块链项目认证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消费者挖掘、认证应用底层区块链技术;帮助区块链项目投资者正确识别;为区块链项目进行项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