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区块链币就是虚拟币吗还是虚拟币就是区块链币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的,但是区块链币和虚拟币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可以认为以实体痛点开发的区块链项目,有具体的落地应用和实体支撑,来发行的区块链代币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支撑的;而虚拟币如果没有具体的实体和应用来支撑,只是空气币,没有任何的价值,那风险就比较大了。
『贰』 区块链元宇宙什么意思
“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元宇宙国内概念股有哪些
根据元宇宙的特点,国内的证券行业也不断将符合元宇宙特点的股票加入到概念板块中去,目前出现的行业龙头包括但不限于:数码视讯(300079)、宝通科技(300031)、超图软件(300036)、万兴科技(300624)、完美世界(002624)。
1.数码视讯(300079),人气龙头-2021年8月31日回复称公司在视频、压缩及编解码上的积累,可以提供超高清视频高倍率无损压缩及编解码为核心的底层基础技术可以为元宇宙实现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基石;另一方面,元宇宙领域所形成的大量以NFT为代表的核心数字资产需要流转公司有能力与平台公司合作、打造平台级应用开发,为元宇宙数字资产交易提供基础设施。公司是继微软之后全球第二家具有体感技术全套方案的厂商,拥有多项国内首创技术与专利,所有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知识产权方案。国内领先的数字电视软件及系统设备提供商,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实时360度全景4K解析度的VR视频直播技术,为央视5G网络4K电视传输测试提供设备支撑。公司作为华为战略合作伙伴,负责编码侧设备开发,目前已完成 AVS2,HEVC 格式 8K编码器开发,与华为 8K芯片进行唯一对接适配,并将在 CCBN 展会上公开进行编码效果展示。 公司数字版权目前主要与海思主力芯片做预集成。
2.宝通科技(300031),人气龙头-2021年8月30日公告显示在新技术的布局上公司积极拓展VR、AR、MR领域的新业务,以及结合云计算和元宇宙等创新游戏业务的新模式,围绕着新技术,推进新兴技术在游戏场景的落地。
3.超图软件(300036),人气龙头-2021年8月19日回复称元宇宙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孪生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需要把真实的地理空间映射到虚拟空间里边,这需要三维GIS实现地理空间映射。超图三维 GIS和游戏引擎(Unity和Unreal)的打通是元宇宙的地理空间映射的一个抓手。
4.万兴科技(300624),2021年8月31日回复称公司建设AI数字创意研发中心加强与视频创意相关的前沿技术研发:对外投资国内3D云平台领先提供商引力波内外合力积极提升公司在创新领域方面的技术实力。未来公司也将持续深耕数字创意不断完善AR/VR领域业务布局,拓展数字创意元宇宙和全新的创意领域。
5.完美世界(002624),2021年8月31日回复称公司在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形成的竞争优势、深厚的在线娱乐内容产出能力、引擎、VR、AR、AI等领域扎实的技术积累以及深刻的用户认知,都为元宇宙等下一代娱乐方式的突破构筑了很好的先发优势。
『叁』 什么是灵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由一组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协调工作的计算机节点组成的系统。
分布式系统的出现是为了用廉价的、普通的机器完成单个计算机无法完成的计算、存储任务。其目的是利用更多的机器,处理更多的数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当单个节点的处理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存储任务的时候,且硬件的提升(加内存、加磁盘、使用更好的CPU)高昂到得不偿失的时候,应用程序也不能进一步优化的时候,我们才需要考虑分布式系统。
因为,分布式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和单机系统一样的,而由于分布式系统多节点、通过网络通信的拓扑结构,会引入很多单机系统没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会引入更多的机制、协议,带来更多的问题。
在很多文章中,主要讲分布式系统分为分布式计算(computation)与分布式存储(storage)。
计算与存储是相辅相成的,计算需要数据,要么来自实时数据(流数据),要么来自存储的数据;而计算的结果也是需要存储的。
在操作系统中,对计算与存储有非常详尽的讨论,分布式系统只不过将这些理论推广到多个节点罢了。
那么分布式系统怎么将任务分发到这些计算机节点呢,很简单的思想,分而治之,即分片(partition)。
对于计算,那么就是对计算任务进行切换,每个节点算一些,最终汇总就行了,这就是MapRece的思想;对于存储,更好理解一下,每个节点存一部分数据就行了。当数据规模变大的时候,Partition是唯一的选择,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
(1)提升性能和并发,操作被分发到不同的分片,相互独立
(2)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即使部分分片不能用,其他分片不会受到影响
理想的情况下,有分片就行了,但事实的情况却不大理想。原因在于,分布式系统中有大量的节点,且通过网络通信。
单个节点的故障(进程crash、断电、磁盘损坏)是个小概率事件,但整个系统的故障率会随节点的增加而指数级增加,网络通信也可能出现断网、高延迟的情况。
在这种一定会出现的“异常”情况下,分布式系统还是需要继续稳定的对外提供服务,即需要较强的容错性。
『肆』 什么是区块链多点镜像技术
区块链的优势强大到可能改变世界,但是广泛应用却受两个方面影响,第一个就是可能的51%危机,即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就可以修改信息。第二个就是资源消耗高,为了部署这样的网络降低了参与者的带宽,让参与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更慢了,因为所有参与者都要把它备份一遍。
伦敦的区块链论坛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艾伦·戈登伯格 Aaron·Goldenberg(生于1965年,戈登伯格原则创始人,在格林多大学(Glyndwr University)时被称为商业异类)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块链理论:区块链多点镜像技术,这是一个基于共同体区块链的理念。共同体区块链是指其共识过程受到预选节点控制的区块链;比如,有10个金融机构组建一个共同体,每个机构都控制运行着一个节点,而且为了使每个区块生效需要获得其中至少6个机构的确认。区块链可以允许每个人都可读取,或者只限于参与者读取,或者走混合型的路线,将区块的根哈希及其API(应用程序接口)对外公开,API可允许外界用来作规定次数的查询和获取区块链状态的信息。共同体区块链可视为“部分去中心化”。之后建立多点镜像,镜像分为两种,映射镜像与储存镜像。两种镜像随机生成,映射镜像供所有参与者查看区块链信息,储存镜像用于备份区块链信息。储存镜像采用碎片式,每个节点拥有一部分,如果要修改信息必须同时控制所有储存镜像,这是理论上都难以做到的!网络根据所有节点算力维持一定数量的储存镜像和映射镜像,不需要所有参与者都备份信息!就算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也不能修改信息!Candid Norm公司经过测试,镜像生成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信息鼓舞人心。不过,Gamewheel公司的Laura Power指出:镜像技术只是集成技术的一种,更多用于备份,纯粹访问式镜像需要实际应用支持。TeachPich公司的Norah McCloy 认为,实际算力如果要求很高,有可能出现算力维持中心,这样的话,收益的高低直接决定网络的区块链信息确认速度,可能违背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区块链专家Valabhaneni则认为,区块链的发展总趋势是费用无限降低,最终实现用户免费,任何对资源要求低的探索都值得肯定。 Khan Saleem律师提出,第三方公证单位如果有可能保留储存镜像,对公众的信任值会得到提高。
众所周知,对一个新理论的实际运用,需要实体的开发,艾伦·戈登伯格 Aaron·Goldenberg希望有具备条件的公司评估一下实现的可能。
『伍』 区块链可被定义
2018年3月12日,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杭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萧山区人民政府、和让纳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杭州银行承办的第二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新闻发布厅举办,巴比特、比原链创始人长铗做了《未来可被预言,区块链可被定义》的主题演讲。
以下是演讲内容: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被邀请来做这样一个分享。我分享的主题是“未来可被预言,区块链可被定义”。
我曾经是一个科幻作家,大学期间写过一些科幻小说,当时科幻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读科幻小说的人很少。后来我有一个如今很火的帖子,在2011年的时候有一个大学生在知乎上提问:如果有六千块钱做投资理财的话,你有什么建议?当时我给他的建议就是买比特币。现在看这是一条价值两千万的建议,当然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这个题主最终没有买比特币,对我来说也是唤没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我写的小说大家很多人没有读过,但是这条建议却经常被人提起,而且最近几年不断有人发私信给我买什么币好,但是我个人并不是投资理财的专家,我们公司是做区块链。
巴比特建立网站是在2011年,成立公司是2014年,所以我们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做区块链的公司。我们是基于什么判断区块链这项技术将来可能会被普及,或者是存活的呢?
这就要提到我曾经在大学时写过的一个科幻小说,叫《屠龙之技》,这个计算机题材小说写于2007年,它讲的是黑客由于在云时代可以调用网上的巨量的计算资源,可以完成一些非常宏大的科学计算工程,这篇小说当时发表以后遭到了很多读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个小说看起来不真实,质疑黑客的能力大到超乎常人的想象。
但是现在看来其实这个小说一点都不夸张,为什么呢?因为在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能力会被不成比例的放大,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可能是一种正态分布,就像人的身高、体重一样的,但是在互联网上人的能力和影响力都会不成比例的放大,它是强者越强,是马太效应+长尾效应的复合体。
这个小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两点,第一点就是云计算会放大人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升会放大人的能力,第二个就是计算即权力。所以当比特币这样一个新事物出来以后,好像我小说中写的世界正在变成现实。当2008年到2010年比特币被介绍进中国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听说过比特币,但是没有引起注意,其实要理解区块链这样一个事物,需要一些知识的背景。
另外我要介绍一本书,就是凯文凯利写的《失控》,这本书是写于90年代,但是这本书有非常超前的预见性,其中有一章介绍了加密货币的先驱,但是这些先驱后来都成为先烈,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滑陪么?其实区块链是需要基于三项核心技术,这三项技术是逐渐成熟的。第一项技术就是非对称加密,在85年的时候椭圆曲线函数加密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很遗憾的是用一种中心化的方式来实现加密货币,中心化有什么风险呢?就是当发行货币的公司倒闭或者是创始人被抓,或者中央服务器被人攻击,都会造成系统的崩溃,所以后来失败了。在2000年时候,开始有人首次把点对点技术引进加密货币,率先实现分布式的加密货币,但是后来也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办法找到一种方式可以解决双重支付(同一笔钱被使用两次)。直到1997年亚当拜客提出工作量证明,在04年哈尔芬妮把这种技术拓展为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所以08年比特币白皮书得以很成功地发表。
而且在比特币中所精心设计的技术方案后来看来都是非常超前的。比如说在2014年时候,斯诺登曝料,椭圆曲线函数加密不安全,因为美国国安局在这条加密的标准里面设置了后门,使得国安局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办法可以弱化这条曲线,当时很多人惊呼比特币已死,这个系统可能会崩溃,但是后来中本聪没有使用国安局颁布的加密标准,而是使用了一条非常罕见的曲线。
再举一个例子,哈希两次以后量子计算机也威胁不到比特币地址,无法从地址破译出比特币的私钥。更有意思的是中本聪还采用了一个找零机制这样一个奇葩的交易方式,找零机制就是每一笔交易所剩下的余额都打到一个新的地址上去,现在看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量子计算机,因为比特币的交易只有在交易的时候它的公钥才会曝露在区块链上,你只要在每次交易的时候把剩下的钱都打到一个新的地址,其实你的公钥是不会曝光在区块链上的。
所以从这么多的细节来看,可以说中本聪有点像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人,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
刚刚提到为什么把工作量证明机制引入到区块链,引入到比特币,这个加密货币就成功了呢?因为工作量证明机制其实就是哈希计算,计算为什么对区块链这么重要?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表格来给出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证明。
这个表格表示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其实是呈一种镜像关系,现实世界也可以叫做原子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事物都是随机分布,都是随机性,在数字世界上一般东西都是伪随机的,现实世界中天底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互联网上一切东西都可以复制,在现实世界是正态分布的,在数字世界是幂律分布,是马太效应+长尾效应。在现实世界中事物都是竞争性资源,就是独占性资源,比如一个话筒、一杯水我拥有它,别人就不能拥有它。在数字世界所有的资源都是一种非竞争性的资源。比如一个文档我把这个文章传给了另外一个人,但其实这个文档是不能像现实中一本书转移一样的,因为这个文档有可能在我的电脑或者是其他的存储介质中保存了无穷多个副本,所以基于这样一个镜像关系,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现实世界中要复制一模一样的东西非常困难,这个问题可以转为你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制造出完美晶体,你可以制造出完美晶体,其实是可以复制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热力学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你要制造出完美晶体需要毕竟绝对零度,你就要投入巨量的能源消耗,反过来我们通过这种对称思维,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数字世界就是在互联网上,你要防止一样东西被复制,来实现这种竞争性资源也是非常困难的。要实现这样一个竞争性资源,就需要投入巨量的人员消耗,就是计算。投入的计算力越高,防止双重支付的壁垒就越高,这就是计算的重要性。
所以既然现实世界跟数字世界有这样一个镜像关系,其实区块链就可以理解为这个印刷机的逆向机,我喜欢用这样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定义,区块链就是印刷机的逆过程。
印刷机为什么这么伟大,其实在印刷机诞生之前人类的知识和信息都是竞争性资源,圣经也好,武林秘籍也好,都是竞争性资源,但是印刷机诞生之后,这个知识和信息变成可以大规模复制,或者复制的边际成本几乎等于0的非竞争性资源,所以才有后面的信息革命,有了互联网,互联网其实是印刷机的加强版。但是互联网问题就是在数字世界很难实现竞争性资源的转移,也是为什么90年代一些加密货币先驱都失败了原因,区块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率先在互联网上实现了竞争性资源,第一个竞争性资源当然就是比特币,是立起来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第一张牌倒下以后我们可以想象还会倒下第二张、第三张只要是价值属性的东西其实都是非常适合用区块链来做登记和流通的,因为互联网适合的是信息属性的事物,所以我们说互联网是信息传输协议,区块链是价值传输协议,凡是具有价值属性的资源其实都是非常适合跟区块链结合的。
所以我不认为区块链会取代互联网,区块链本身是互联网的平行世界,它是要做互联网做不了的一些事情,所以有可能提出了很多商业模式,在我看来其实并不现实,比如它把那些信息属性的东西、商业场景跟区块链结合,其实我认为不是那么恰当,因为信息属性的场景就适合用互联网来做,只有价值属性的场景才适合“区块链+”。
我们再进一步深化一下互联网和区块链的镜像关系。互联网的载体往往是软件,区块链的载体一般都是协议,软件是需要申请专利来建立自己的专利壁垒,区块链相反,大多数区块链项目都是开源,是非常欢迎你拷贝它的代码,不需要建立这种专利的壁垒,不需要护城河。软件的开发主体一般都是公司,区块链的开发主体往往是社区或者是基金会,非常松散的组织形态。软件是需要不断的迭代升级的,协议它的迭代升级却非常困难,所以一般都是非常稳定的,因为协议的升级是需要全网共识的通过,当然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比特币。软件是可以停止维护更新的,协议是启动后便不可停机,24小时不停地运转。基于这样的思维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心中的疑惑,比如说在10年的时候,当时很多专家或者投资界的大佬认为比特币虽然是个先行者,但是不一定笑到最后,怎么防止被后来者打败,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把比特币视为一个软件,通过技术的升级可能后来者居上,就像过去90年代的浏览器,后来早期的浏览器被新来的打败了。但其实比特币不能把它视为一种软件,是一种协议,实现这种区块链的方法已经是一种最小可行的方案,没有太多优化的空间。
很多人把区块链理解为第五次范式革命,因为它基于过去几十年对技术更新的总结,大概就是每两年就会完成这样一种范式革命,跳跃式的革命。70年代就是大型机,80年代就是PC,90年代就是互联网,00年代就是移动互联网,10年代区块链诞生了。这背后的趋势其实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大型机都是在科研院所或者是军事机构,PC走入家庭,互联网更加是走入千千万万的人群,移动互联网更是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度,区块链更去中心化了,连中央服务器都没有了。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区块链的时间从1970年1月1日开始计算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特征呢,其实是因为很多编程语言都是来源于Linux系统,Linux又来源于大型机,所以无形中有这么一个时代的烙印。
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演化规律,比如说资产演化的三阶段,资产的演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资产的确权,就是资产权益化,资产确权以后就可以整体转让了,所以有点像是资产的固态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资产证券化,证券化以后资产可拆分转让,它的流动性显然更强了,有点像资产的液态阶段了,液态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说业态是需要有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就是资产的平台,资产还是不能跨平台流动,只有资产区块链化以后,就是资产上链以后,真正进入一个气态阶段,因为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私钥来管理资产,不管是股权、收益权、债权还是知识产权等等,只要是这种价值属性的资产都适合用区块链来登记和流通,所以不再受限于平台,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钱包来完成资产转移的过程,所以也不需要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或者是一个中心化的交易场所,更宏观一点,很多人总结了一个区块链演化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2009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的阶段,来解决价值传递的事情,可以理解为区块链的1.0。在2017年的时候涌现了以以太坊为代表的通过智能合约来发行虚拟资产的时代,这样可以理解为区块链的2.0。我们认为在2020年的时候会进入到第三个阶段,通过智能合约来发行实体资产或者说来帮助现实中的真实资产上链,区块链最终还是要脱虚向实,服务于实体经济,所以巴比特就是做第三个阶段的事情,这是我们对区块链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预测。
『陆』 “元宇宙”火了,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2]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23]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23]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1]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柒』 (三)如何使用cello在fabric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区块链
进入cello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前的docker镜像
如图,如果您按照上一篇文章搭建好cello后,会看到这六个正在run的docer镜像,一切长长,下面让我们正式开始进入8080端口cello后台
注意如果提示创建失败,说明我们的docker并未开放外网IP访问,需要配置如下
修改
为
此操作是放开docker外网IP访问,然后我们重置docker
此时再去填写IP+端口2375即可
创建角色后我们登录8081端口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