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問題
化學式都是C
石墨的化學性質
石墨是碳質元素結晶礦物,它的結晶格架為六邊形層狀結構,見圖1—1。每一網層間的距離為3.40人,同一網層中碳原子的間距為1.42A。屬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層狀解理。解理面以分子鍵為主,對分子吸引力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
石墨質軟,黑灰色;有油膩感,可污染紙張。硬度為1~2,沿垂直方向隨雜質的增加其硬度可增至3~5。比重為1.9~2.3。在隔絕氧氣條件下,其熔點在3000℃以上,是最耐溫的礦物之一。
自然界中純凈的石墨是沒有的,其中往往含有Si02、A1203、Fe0、CaO、P2O5、Cu0等雜質。這些雜質常以石英、黃鐵礦、碳酸鹽等礦物形式出現。此外,還有水、瀝青、CO2、H2、CH4、N2等氣體部分。因此對石墨的分析,除測定固定碳含量外,還必須同時測定揮發分和灰分的含量。
石墨的工藝特性主要決定於它的結晶形態。結晶形態不同的石墨礦物,具有不同的工業價值和用途。工業上,根據結晶形態不同,將天然石墨分為三類。
1.緻密結晶狀石墨
緻密結晶狀石墨又叫塊狀石墨。此類石墨結晶明顯晶體肉眼可見。顆粒直徑大於0.1毫米。晶體排列雜亂無章,呈緻密塊狀構造。這
種:石墨的特點是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為60~
65%,有時達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膩性不
如鱗片石墨好。
2.鱗片石墨
石墨晶體呈鱗片狀;這是在高強度的壓力下變質
而成的,有大鱗片和細鱗片之分。此類石墨礦石的特
點是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0~25%之
間。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礦石之一,經過多磨多
選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礦。這類石墨的可浮性、潤滑性、
可塑性均比其他類型石墨優越;因此它的工業價值最
大。
3.隱晶質石墨
隱品質石墨又稱非晶質石墨或土狀石墨,這種石墨的晶體直徑一般小於1微米,是微晶石墨的集合體,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見到晶形。此類石墨的特點是表面呈土狀,缺乏光澤,潤滑性也差。品位較高。一般的60~80%。少數高達90%以上。礦石可選性較差。
石墨由於其特殊結構,而具有如下特殊性質:
1) 耐高溫型:石墨的熔點為3850±50℃,沸點為4250℃,即使經超高溫電弧灼燒,重量的損失很小,熱膨脹系數也很小。石墨強度隨溫度提高而加強,在2000℃時,石墨強度提高一倍。
2) 導電、導熱性:石墨的導電性比一般非金屬礦高一百倍。導熱性超過鋼、鐵、鉛等金屬材料。導熱系數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甚至在極高的溫度下,石墨成絕熱體。
3) 潤滑性:石墨的潤滑性能取決於石墨鱗片的大小,鱗片越大,摩擦系數越小,潤滑性能越好。
4) 化學穩定性:石墨在常溫下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能耐酸、耐鹼和耐有機溶劑的腐蝕。
5) 可塑性:石墨的韌性好,可年成很薄的薄片。
6) 抗熱震性:石墨在常溫下使用時能經受住溫度的劇烈變化而不致破壞,溫度突變時,石墨的體積變化不大,不會產生裂紋。
http://..com/question/1247151.html
金剛石物理化學性質
(1)化學成分:C。常含有Cr、Mn、Ti、Mg、Al、Ca、Si、N、B等。
(2)顏色:常見的為淺黃色、淺黃褐色、淺黃綠色、褐色,無色(淺黃白、白、優白)佔有一定數量,玫瑰色、粉紅色、淺藍色、綠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
(3)透明度:無色及淺色金剛石均成透明狀,在無色中的白、優白金剛石測定透過率達95%以上,深色金剛石及具毛玻璃蝕象的透明度減弱呈現半透明狀,當金剛石中包體含量增加亦影響透明度。
(4)硬度:摩氏硬度10,新摩氏硬度15,顯微硬度10000kg/mm2,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剛玉高150倍。金剛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體晶面硬度大於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大於六面體晶面硬度。
(5)密度:金剛石密度與金剛石晶體中的包含物密切相關,無色透明質純的金剛石密度為3.52g/cm3,當具有包含物時密度為3.44~3.53g/cm3。
(6)偏光性:絕大多數金剛石在偏光下顯示非均性,金剛石屬等軸晶系礦物,理論上應為均質性,但由金剛石形成於壓力變化的地質體中,由於應力作用使金剛石晶體內結構產生局部錯位,因而顯示不均勻的非均質性,表現在消光上的不一致性,干涉色很低的一級灰色,極少數還可測得一軸晶干涉圖像。
(7)折射率(N):2.4493(λ436μm)、2.4354(λ486μm)、2.4237(λ546μm)、2.4176(λ589μm)、2.4103(λ656μm)。
(8)反射率(R):油浸下5.308%,空氣中17.29%。
(9)親油疏水性:金剛石是一種親油疏水性礦物,在晶體表面擦上油質後可見暈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擴散,而滴上水珠則不擴散,因此在選礦中利用油選可將金剛石分離出來。
(10)電磁性:金剛石為無磁性重部分礦物(p>2.9)因此在選礦中不能採用電磁選(中磁性、弱磁性)方法。
(11)導電性:絕大多數金剛石是電介質,電阻率:5104Ω.cm,Ⅰ型及Ⅱ型(Ⅱa)金剛石為絕緣體,比電阻>1016Ω.cm,I型(H b)金剛石為P型半導體,比電阻10~103Ω.cm,溫度上升到600℃或下降到-150℃時,電阻提高。
(12)剛度、強度:金剛石具有極大的彈性模量,是自然界最高的磨削材料,彈性模量達90000kg/mm。摩擦系數小,有極高的抗磨能力,因此在金剛石選礦中利用這一特性,採用球磨機、錐形磨礦機來分離金剛石。但金剛石極脆,不能承受正向的外力撞擊。
(13)熔點:金剛石熔點達4000℃,在空氣中燃燒溫度為850~1000℃,在純氧中720~800℃燃燒,金剛石發出淺藍色火焰,並轉化成二氧化碳。
(14)發光性:在X射線下金剛石產生天藍色、淺綠色熒光,在長波、短波紫外線下產生淺黃、天藍熒光,但有相當一部分不發光。有的在日光下曝曬後發淺藍色磷光。陰極射線下顯藍、綠熒光。
(15)光澤:屬標准金剛光澤,由於熔蝕作用及毛玻璃蝕象等可出現油脂光澤或光澤減弱。
(16)色散:金剛石色散為0.044。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具備一定的入射角度在鑽石表面產生分解的光譜色,俗稱火彩(影響鑽石火彩強弱還與體色、凈度、刻面角度等有關)。
(17)熱導性:金剛石熱導性好,熱導率高達669.89~2009.66W/(m•℃),其中Ⅱ型(Ⅱa)金剛石熱導性極好,在液氮溫度下為銅的2.5倍,在室溫下為銅的5倍。
(18)熱膨脹:熱膨脹系數小。
(19)解理:|111|中等,|110|不完全。
(20)斷口:見殼狀。
(21)化學穩定性: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在酸、鹼中均不分解,在熔融的硝酸鈉、硝酸鉀、碳酸鈉中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