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萬達靠什麼賺錢
萬達廣場是靠什麼賺錢的?
2月5日傍晚,阿里巴巴集團、文投控股與萬達集團簽訂戰略投資協議,以每股51.96元收購萬達集團持有的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出資46.8億元、文投控股出資31.2億元,分別成為萬達電影第二、第三大股東,萬達集團仍為萬達電影控股股東,持有48.09%的股份。
而在1月份的時候,由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人,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人民幣,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對於萬達,這一系列交易當然是城下之盟,讓深陷資金泥淖的王健林有了喘息之機,甚至有人稱之為「互聯網巨頭瓜分萬達」。但長遠來看,王健林的這些舉措,畢竟將萬達這家龐大的企業引向開放,而王健林娛樂帝國構想,也可能在這一次阿里和文投入局之後重拾。
錢不是萬能的,錢是萬達的。
一句看似玩笑的,透露出萬達有多麼賺錢。那麼,萬達廣場到底如何盈利呢?
眾所周知,萬達商業地產的主要產品是城市綜合體,這種產品模式其實說白了就是建設一個大型萬達廣場,旁邊配套建設一些寫字樓、商鋪、住宅等等社會需要的火熱項目,然後把這些進行銷售,用銷售產生的現金流投資持有的萬達廣場。這種「售」養「租」的方式,讓萬達廣場建成後自己持有經營,全部租金收益歸萬達,被稱為「重資產模式」。
而這種商業模式恰恰符合現在中國城市發展需要,很多二線城市都有了萬達廣場的身影,有人說,有萬達廣場地方就是一個城市新的商業區。就我本人去過的幾個萬達廣場而言,確實是這樣,有萬達廣場的地方確實成了商業聚集區,這種狀態在二線城市尤為明顯。
王健林適應時代潮流的運作能力是首屈一指的。去年,萬達集團將北京萬達嘉華等77個酒店以199.0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富力地產;將13個文化旅遊城項目91%股權以438.44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融創房地產集團,還有一些其他的類似動向,這意味著,王健林開始賣出旗下最具知名度和最賺錢的萬達廣場項目。 對此我們不難看出, 王健林此番正打算用「品牌」力量大做文章。 從重資產到輕資產,靠品牌賺錢。
通過王健林的轉變動作,能看出他的才智,也看出環境的無奈。萬達發展到如今,已成為全國甚至是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地產品牌。所以,投資商看中的是萬達背後的品牌價值,而王健林也明白,走到如今的萬達,依靠「品牌」賺錢正是極具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
萬達廣場你首先要理解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模式。對於拿地有兩種拿法,第一種萬達廣場首先在商圈附近會根據數據和市場情況拿下一片地,之後建好基礎的商鋪以及樓層,同時間進行招商活動,招商活動分為幾個板塊。
首先第一個肯定是商家的入駐,也就是傳統的門店商家,付出一定的租金進行入駐,門店地理位置越好,曝光率越高的店鋪,價格越高,因為本身萬達商圈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對於很多希望打響品牌形象以及希望實現品牌轉化的店鋪,基本都會選擇在萬達廣場拿下一片地域,實現高的人群曝光和贏利。
第二個是材料商的入駐,萬達廣場的很多材料以及裝修都是需要符合統一裝修風格的,萬達廣場和部分的材料商以及建築公司都有合作,更多的都是萬達廣場同一集團旗下的業務,一家門店買的只是店鋪使用權,但是裝修和一些服務費都是萬達賺大頭。
第三個萬達影視,一般萬達都會自己在萬達廣場上有玩大的影城,這時候萬達因為商戶吸引來的客戶,自然同樣有著對於電影的消費需求,那麼萬達廣場的電影播放收到的利潤也非常可觀。
第二種盈利模式,這個模式不同於前面一種,多見於三四線城市,很多店面都是空的情況,但是依舊贏利,那是因為什麼獲得盈利呢?想想萬達最大的業務你就明白了,如果萬達拿下了一片地,那片地的房價不算高,因為本身周圍沒有太多商圈,他就去製造商圈,這點使萬達廣場最大的贏利模式!一個小區周圍有萬達,房價自然會高漲,建房子賣房子實現的盈利轉化,遠遠可以填補製造出一個萬達廣場的成本!內里門道很多這里不多說。
第三種模式,周邊商鋪買斷,這可以建立在第一種和第二種模式上,一般商圈周圍的地塊,都會因為地皮不斷地操作實現升值,但是一般其實都是萬達自己的商鋪,在建立萬達之前就被低價收購了,後面又轉租售賣出去賺取中間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