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標簽和備注填反了,提現eos一直沒到賬,OKEX提幣一定要注意
今天鬼使神差想把okex上的eos轉到gate上,我知道交易所之間eos轉賬需要填寫memo,否則到不了個人賬戶,一直以為memo是備注的意思,在改鄭棚網路上查也是「備忘錄」的意思,以前也沒出差錯,但這次出問題了。
把gate上eos充值地址復制到okex提現地址上,gate上的memo復制到「地址備注」上了,等了好長時間都沒到賬,感覺奇怪,就去問客服,查了哈希,才知道原因,原來標簽memo和備注填反了。
大家看看okex的提幣是怎樣的,見下圖,它「地址備注」黑體,而「標簽」是陰影字,稍不注意就搞錯了。其實備注可以不要,不影響提幣,而gate,火幣,fcoin平台提現eos都只有地址和memo兩項。所以這里大家一定注意了,以免犯我這樣的錯誤。
最後,只有問gate客服,客服讓我提交工單,提供gate 賬戶,充值幣種,充值數量,充值時間,充值地址,交易ID(文本形式),和應該備注的Memo,以及轉幣截圖。他們核實後給我處理,大約1個半小時核對無誤後,充錯的eos返到我賬戶了。
幸虧是中心化交易所還有人幫忙處理,如果是去中心叢攔化交易所,錯了就錯了,沒有商量的餘地。所以以後大家轉幣一定要注意。
今天就這核則事,我向OKEX客服反應:希望平台技術方把「地址備注」項去掉,她已向技術中心反饋,希望盡快改善。
以前轉yoyow的時候丟過七千多個幣,最終是沒找回,那是因為之前轉幣用過的地址,yoyow後來升級,地址換了,我卻還以為是以前的地址可以到賬。想當然的事情往往出差錯。
比如IOTA的地址就只能使用一次,IOTA幣種特性:IOTA的地址使用過1次後,將無法再次使用,否則會有資產被盜的風險。因此充值IOTA的地址只能支持1次充幣,無法重復使用;相應的提幣地址也不能重復使用。所以最後提幣按確認前一定多核對兩次。
各平台天天都有許多人轉錯地址,主要還是意識層面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資產安全也要加深學習,希望看到此文的夥伴以後不會發生丟幣的現象。
本人往期文章:
搬了一次磚,拉了一回盤
幣圈交易平台點卡搬磚
「極好機會」,搬磚卻砸了腳
方圖的1分鍾期權交易,建議不要玩
做場外交易商家選哪個平台好?
又有人把另一個項目代幣key充值到幣乎app上,新人需知
購買礦機挖礦和雲算力挖礦,適合我們個人嗎?
不要陷入生活方式通貨膨脹,如何讓投資更快樂?
細胞可以培育出豬肉,還需要區塊鏈技術干什麼?
你登錄的交易所是不是釣魚網站?
手把手教學:將文章寫進區塊鏈
寫作太消耗意志力,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幣安推出信用卡購幣,國內不能用,我有辦法
像他們一樣,每天做好6件小事
『貳』 2023最有可能暴漲的數字貨幣
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比特現金、?EOS6、萊特幣、恆星幣、艾達幣、泰達幣、IOTA
一、比特幣是2008年11月1日由日本人中本聰推出的,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勢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以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既然是虛擬的貨幣,那肯定不是由特定機構發行,而是通過一種特定的方式,大量的計算產生!由於總量比較少,所以其稀缺性就很大,如今數量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左右!
二、以太坊:以太坊是一種開源的有隻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也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合約!是2013年由程序員Vitalik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後提出的,於2014年得以發展,如今是僅次於比特幣的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
三、瑞波幣:瑞波幣是瑞波網路的基礎貨幣,流通於整個瑞波網路,總量大概在1000億,並且隨著交易越多數量就會逐漸減少!在去年的時候,瑞波幣曾在短時間內超過以太幣成為全球第二市值的虛擬貨幣!
四、?比特現金:是由挖礦巨頭比特幣大陸旗下的礦池ViaBTC基於BitcoinABC方案而推出的新的加密數字資產,可以視作是比特幣BTC的分叉比或者是競爭幣!其用途是緩解了比特幣的網路擁堵問題!
五、?EOS:是一種商用分布式應用設計的一款區塊鏈操作系統,類似於Winds操作系統,可以支持多個應用同時運作,旨在實現分布式應用的新能擴展!但是它又不像比特幣以及以太坊那樣的貨幣,而是基於EOS軟體項目之上發布的代幣,並且沒有手續費,所以受眾更為廣泛!
六、?萊特幣:同時是受比特幣啟發而發展出來的一中虛擬貨幣,其創造以及轉讓是基於一種開源加密的協議,並不受任何中央機構管理,其旨在改進比特幣,發行量是比特幣的四倍還要多!
七、恆星幣:是流通於恆星網路的一種基礎貨幣,而恆星網路是基於瑞波網路開發的,不過恆星網路以及瑞博網路在中國被定性為傳銷,是不允許發行的!
八、艾達幣:於2015年誕生的一種虛擬貨幣,其總量在45億,這種數字先進代表了未來的貨幣,通過加密的技術,可以更為快速,直接的轉賬保證其安全性!
九、泰達幣:是Tether公司推出的一種將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美元掛鉤的虛擬貨幣,一種保存在外匯儲備賬戶、獲得法定貨幣支持的虛擬貨幣!1泰達幣等於1美元!
十、10.?IOTA:是一種新型的數字加密貨幣,專注於解決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交易問題,其更加高效、安全、實時的微交易,而且並不產生任何交易費用!
『叄』 第三代區塊鏈DAG的物聯網有哪些應用范圍
DAG也就是有向無環圖,在這裡面沒有區塊的概念,整個流程圖是由一筆筆的交易組成,好處是它可以省去出塊以及打包的流程。優勢在於速度更快、無交易費用同時也無需挖礦。
IOTA採用DAG技術,以打造區塊鏈租房平台的居住星球也將利用IOTA基礎上進行開發。在理想情況下,網路越大,IOTA的交易確認速度越快,網路也越安全。居住星球以此來實現智能門鎖、路由器、攝像頭等等租房所需智能終端的物物互聯。
『肆』 LBTC有人了解過嗎
作為基於比特幣的一個非常大膽和有想像力的實驗,LBTC則可以被看成是改變更為徹底的比特幣試驗田。LBTC比LTC更加大膽創新,通過採用DPoS共識演算法和鏈上治理的方式來運行網路。LBTC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試圖取代比特幣,而是在技術上探求更多更廣的可能性,對比特幣生態形成有益的補充。
LBTC的誕生是為了破除大礦工和Bitcoin Core對比特幣的權力壟斷,為比特幣引入更多的新特性和功能,並大幅度提升性能。閃電比特幣(Lightning Bitcoin, LBTC)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是基於比特幣的創新實驗,它使用基於UTXO的DPoS共識機制,將投票權和記帳權分開,使代幣不再被任一方綁架,是一種極高速度、低手續費、高擴展性的全球價值互聯網傳輸協議。由於採用了DPoS共識機制,用戶不用專業礦機也能夠參與,達到真正的去中心化
比特幣的擴容歷史由以下兩個階段構成:由Bitcoin分裂——Bitcoin Core、Bitcoin Cash(2015.5-2017.8),繼而Bitcoin Cash繼續分裂為Bitcoin Cash ABC和Bitcoin SV(2017.8-2018.11)。此文中作者對比特幣擴容歷史中的前半段——Bitcoin分裂為Bitcoin core和Bitcoin cash這個過程有了詳盡的講述。
作者:太陽谷 此文由作者於2017年12月17日首發於知乎
—下面開始是按時間順序更新的內容—
摘要:
Bitcoin Cash是「激進擴容」一方勢力,對紐約共識的回應。
擴容之爭編年史:
2010年10月:
中本聰提出1MB區塊上限以抵禦粉塵攻擊,此時1MB上限是平均區塊大小的700倍,他表示此上限可以在將來某個設定的高度移出(https://bitcointalk.org/index.php?topic=1347.msg15366#msg15366)。
2015年5月:
Gavin Andreesen提出在2016年3月進行20MB擴容(Gavin Andresen : 提高塊大小上限迫在眉睫)
2015年6月:
中國礦業開會,發布8MB擴容的聲明(中國礦池建議將區塊上限提高至8MB)
一系列擴容方案提出:
BIP100:Jeff Garzik提出, 礦池在區塊鏈上投票,每個難度周期根據投票結果取75%算力同意的區塊大小擴容或縮容,每次最多改5%)
BIP101:Gavin Andreesen 提出,先擴到2MB,然後每兩年翻倍
BIP102:Jeff Garzik提出,直接擴容到2MB
BIP103:Pieter Wuille提出,每97天擴容4.4%
2015年8月:
Gavin Andreesen 和 Mike Hearn 創立基於BIP101 的BitcoinXT
2015年12月:
香港會議:Core提出隔離見證(Segwit)方案,牽扯到的BIP有:
BIP9: Version Bit 投票規則
BIP141:隔離見證,由Eric Lombrozo,Johnson Lau ,Pieter Wuille提出
BIP143,BIP144,BIP145,BIP147:隔離見證的一些其他功能
BitcoinUnlimited創立,Peter Rizun基於Jeff Garzik的BIP100提出了BUIP005(使用EB,AD,MG信號的動態區塊上限)
2016年1月:
Gavin提出BIP109:75% 算力支持下擴容到2MB
2016年2月:
中國礦業達成「92共識」,在90%算力支持下進行2MB擴容(幣圈聚會達成九二共識)
Gavin創立BitcoinClassic,基於BIP109(75% 算力支持下擴容到2MB)
Mike Hearn發文說比特幣實驗已經失敗,社區被少部分人控制(Mike Hearn:比特幣實驗已經失敗)
Segwit上線測試網Segnet
中國礦業在香港與Core達成「香港共識」:計劃4月發布Segwit,7月發布非見證部分擴容到2MB的硬分叉代碼,見到硬分叉代碼後礦業激活Segwit軟分叉,並在2017年7月前激活2MB硬分叉。並約定只在生產環境內運行與共識協議系統兼容的軟體(這個系統包含Segwit和2MB硬分叉)(比特幣圓桌會議達成關於擴容的共識) 。
2016年4月:
區塊堵塞問題開始顯現。
2016年5月:
Craig Wright 露面並自稱中本聰,Gavin稱Craig曾在私下向他展示了創世區塊的簽名。最終Craig Wright沒有向公眾展示可信的簽名。
2016年10月:
新礦池ViaBTC(10%算力)部署BitcoinUnlimited
2016年11月:
BitcoinCore發布Segwit代碼,並在11月19日開始區塊投票
http://Bitcoin.com部署BitcoinUnlimited
BTC.top部署BitcoinUnlimited
CANOE部署BitcoinUnlimited
2017年3月:
AntPool開始支持BitcoinUnlimited
匿名作者Shaolinfry提出UASF,基於的BIP148(8月1日後孤立不支持Segwit的區塊)
Sergio Demian Lerner提出Segwit2mb(後改名為Segwit2x。主張合並激活Segwit軟分叉和2MB硬分叉)
2017年4月:
AntPool的AsicBoost引發爭論
2017年5月:
持有83%算力的礦池在紐約達成協議,開始准備Segwit2x
2017年6月:
Segwit2x按時發布alpha版 (項目由Jeff Garzik 主持)
AntPool發布UAHF方案(如果Segwit2x未能及時激活,AntPool在8月1日UASF時進行不公開的BU硬分叉)
85%以上的算力在鏈上寫NYA表示支持紐約協議
2017年7月:
Craig Wright 再次高調露面,表示支持BU路線,反對Segwit技術。並稱將籌措20%的算力做non-Segwit礦池,用於在主鏈干擾Segwit或硬分叉一條沒有Segwit的鏈。
UAHF方案轉化為bitcoinABC方案,在8月1日進行8M上限的硬分叉,分叉出來的新鏈幣以Bitcoin Cash為名,簡稱BCC或BCH。
2018年12月,來自瑞典的Lightning 開發團隊提出了新的擴容方案,就是對比特幣改變共識機制,學習BTS、EOS的DPoS共識機制,再以鏈上治理的方式實現擴容,去除礦工壟斷和Bitcoin Core的壟斷。
2008年10月31日,一名(也可能是一群人)化名為「中本聰」密碼學專家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這份白皮書向用戶描述了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點對點和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
過去三個月後,也就是北京時間對2009年1月3日,白皮書的作者「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親手創建了第一個區塊——即比特幣的創世區塊(GenesisBlock),並獲得了第一筆50枚比特幣的獎勵,第一個比特幣就此問世!
自此,比特幣也逐漸進入主流視野。不知不覺,比特幣已經伴隨我們走過第10個年頭。
在比特幣10周年來臨之際,讓我們一同回顧下比特幣這十年的發展歷程。
2008年
8月18日 bitcoin.org域名被「中本聰」注冊
10月31日 比特幣白皮書發布
2009年
1月3日 「中本聰」創建了第一個區塊——即比特幣創世區塊(GenesisBlock),獲得了50枚比特幣的獎勵。
1月9日 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發布。
1月12日 「中本聰」發出第一筆比特幣交易,轉賬給了向哈爾芬尼,交易總額為10個BTC。
2010年
5月22日 美國弗羅里達程序員 Laszlo在BitcoinTalk發帖用10000btc購買到2個披薩。於是出現了第一個公允匯率1個比特幣等值0.008美元。
7月11日 比特幣首次被科技媒體Slashdot報道,為比特幣帶來了大量的用戶。
7月16日 首個比特幣交易所MT.Gox創立,人們有了可以兌換比特幣的交易 平台。
11月27日 第一個比特幣「礦池」Sluch Pool問世。
2011年
2月13日 比特幣和美元同價,達到1美元。
3月,全網速度達到1T,迎來GPU挖礦時代。價格跌至0.6美元。
2012年
9月27日 比特幣基金創立,實行邀請制。
11月28日 產量減半,挖出數量已經占總量2100萬的一半。
2013年
1月16日 阿瓦隆生產出第一台商用比特幣ASIC礦機。
11月22日 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近期不可能承認比特幣合法性。
12月01日 比特幣月漲521%,價格首次超越1盎司黃金價格。
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致比特幣價格當日暴跌。
2014年
2月28日 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MTGOX,聲稱遭到黑客攻擊,80萬比特幣被盜,申請破產清算。
2015年
12月07日 隔離見證方案(Segwit)被首次提出。
2016年
1月14日 閃電網路白皮書首次發布。
2017年
1月2日 比特幣開年大漲 國內價格再度突破1000美元。
1月6日 中國人民銀行及其上海總部分別在北京和上海約談了三家比特幣交易所。
9月4日 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帀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要求國內交易所於10月底全部關門。
10月31日 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所均發布公告,宣布停止人民幣和比特幣交易,中國境內比特幣交易所全面謝幕。
2018年
10月31日 比特幣白皮書發布十周年!
2020年
五月,比特幣產量減半
『伍』 閃電比特幣是什麼
閃電比特幣還沒有被大家所熟知,那是因為他是一個比特幣的分叉幣,幣圈的許多的用戶都本能對這類的通證產生厭惡情緒。分叉幣現在已經儼然成為了圈錢,跑路的代名詞。但是有一點各位可能不知道,所有比特幣的分叉幣在國外的監管者眼裡都可以叫做是貨幣。美國SEC只承認比特幣和以太坊稱做為貨幣,因為他們沒有在公開渠道進行過ICO。相應的這些分叉幣算是貨幣。而且閃電比特幣是唯一在分叉幣中沒有進行預挖的。大家可以想像成比特幣是一家銀行發行的100紙鈔,而各類分叉幣就相當於這家銀行發行的不同面額的紙鈔。各位可能不能理解這裡面有什麼寶貴的價值,當要進入實體的流通環節,如果你是比特幣的分叉幣就很容易通過政府合規。簡單的說,大皇子BCH為什麼能這么快打通日本的實體流通環節,恰恰佔了是比特幣分叉幣的光。
那我為什麼要說閃電比特幣是一場偉大的貨幣實驗?因為閃電比特幣推行的鏈上治理機制,將現實問題通過代碼進行票選進行民主的決策.我們把閃電比特幣比作一個自由的經濟體,有三大利益方:開發人員,礦工,持幣者。
至今沒有一個區塊鏈項目可以對此三者進行有效的治理,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往往一個ico項目,開發者,持幣者量最多,甚至礦工都是同一批人,這個很好理解吧,那他為什麼要把最大的利益去讓給通過ico的持有者呢,這個明顯不符合人性。而閃電比特幣為什麼敢於做鏈上治理,因為和閃電比特幣的發行方式有關。LBTC此次的「鏈上治理」即是對「去中心化」的再次嘗試,也很吸睛。DPOS機制決定了網路中有101個節點,同時和POW不同,選擇權是掌握在持幣用戶的手中的,這些節點將由持幣用戶投票選出,當節點不作為,用戶也可以投票踢出網路。根據上周周報內容顯示,目前LBTC的區塊瀏覽器也新增了這一項功能,可實時查看節點運作情況。也為LBTC的「鏈上治理」做出了鋪墊。在LBTC的體系中,所有持幣人可以通過投票決定項目發展提案的去留,所有組織成員都能參與組織的決策和運作,另外,本次閃電節點競選後的鎖倉5000的標准,又保證了節點既是礦池又是持幣用戶的身份。這樣較好地平衡了礦工、開發人員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自治組織的基礎。
『陸』 和標准鏈兩位博士一起聊天是什麼感覺
其實,和兩位名校博士一起聊天的感覺(兩位博士都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就像和兩位小哥哥聊天的感覺一樣,哈哈。
和兩位博士的采訪就在標准鏈杭州分部舉行,從照片來看有種高級會所的感覺,一個優雅幽靜的喝茶聊天的地方。其實杭州分部真的是辦公場地,且租金比杭州大部分寫字樓都要低。
兩位博士在采訪中透露,標准鏈完整配套的主網,以及挖礦(共享計算)的功能都即將在近期上線,可以期待一下!
采訪完,張磊博士就去辦公室接著搞研究了。兩位博士都在全職為標准鏈工作。真的,團隊在做事!
小龜:張博士是什麼時候回國的?
張磊: 上個月18號。
小龜:李博士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李崇: 我是上個月28號到的上海。
小龜:我看你們最近辦了好多高校活動。
張磊: 對,還要繼續。
小龜:你們之前來中國辦過這種活動嗎?
李崇: 沒有,這是第一次。
張磊: 這是我第一次來杭州。
小龜:李博士、張博士和金總是怎麼認識的?
張磊: 通過楊博士認識的,楊博士是我們以前在高通的同事。
李崇:楊博士給我們洗的腦。
張磊: 培植信仰。
小龜:對,你們這次回國覺得國內的區塊鏈跟國外區塊鏈有什麼區別?
張磊: 最大的印象是這邊炒幣的比國外更多一些。
小龜:你們在哥倫比亞大學還有開區塊鏈的課程?
張磊: 對,我們一起教這門課程。一年兩學期,一學期教人工智慧,另外一學期教區塊鏈。 去年9月份剛開設的,哥倫比亞大學第一門區塊鏈的課程。
小龜:在學校受歡迎程度高嗎?
張磊: 人還是蠻多的,我們這個課大概將近90個人。這在一般的研究生課程里邊算是很多了。
李崇: 一般美國的研究生課程,二三十個人的算比較正常,還有一些可能十幾個人,甚至還有個位數。
張磊: 我們主要還是從理論出發,把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及技術本質,傳授給學生。
小龜:張博士擅長的領域是共識機制?
張磊: 在我們標准里邊,我主要負責共識機制這一塊。
小龜:共識機制是包括?
張磊: 我們常說的區塊鏈,其實就是分布式賬本技術。分布式系統的靈魂就是共識。這么多人在系統里邊,本來互不信任的。但最後,大家可以互相協作,把這個系統變成一個相互信任的系統。這個就需要靠共識。
PoW、PoS、DPoS這些都是共識。 我們標准鏈用的是基於DAG結構的共識的演算法。
小龜:李博士擅長的是哪塊?我看介紹是分布式,我不懂是什麼。
李崇: 分布式計算或者共享計算,也是我們現在基於標准鏈底層結構做的偏應用的產品,再過一兩個月就要上線了。
你可以理解它為像共享單車一樣的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核心,就是把大家閑置的資源進一步優化給需要的人用。我們想把這個概念拓展到計算領域。
我們家裡都有電腦或者是筆記本,它們大部分時候是閑置的。現在很多人需要計算算力的時候都會去使用如阿里雲、亞馬遜這樣的雲服務,但是這個成本非常高。
一方面是大家對大算力有需求,以及昂貴的雲計算服務,但另一方面是,全球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的算力資源都是閑置的。
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這樣的平台,把全球范圍內所有閑置的計算算力都匯聚在一起,把幾千萬甚至是上億的機器放在一起,但是成本可以做到很低很低。
把這個平台搭建起來就需要用到分布式計算技術。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可以解決系統安全問題以及跨境轉賬等問題。 而在標准鏈這個平台上,大家可以租任何電腦,支付給提供計算能力的人CZR。
小龜:你們好像還有另外一個博士。
李崇: 楊博士還在美國堅守陣地。
小龜:大家好像都是做不同的方向,但是怎麼配合呢?
張磊: 我們大概的分工是,我負責底層的共識,共識是區塊鏈的靈魂。標准鏈最後的核心是構造一個虛擬的超級計算機。
李博士現在做的是超級計算機里最大的應用,就是計算,怎麼把一個人的計算分配給其他人使用。
楊博士應該就算提綱掣領吧,從生態的角度,從項目的進度,來管理標准鏈。
小龜:哦,楊博士是領導。
李崇+張磊: 對,楊博士是領導。
小龜:兩位博士好像都不怎麼關心外界幣價的變化,但真的是這樣嗎?
李崇: 我要天天關心幣價的變化,我變成炒幣的了。首先炒幣不是我的人生追求。
小龜:那你的人生追求是什麼?
李崇: 做點好東西出來,不是賺錢。 我要想賺錢,也不會去搞學術了。搞學術的人都不賺錢,搞學術的人就追求一些自己覺得比較有意義的東西。當然前提要解決溫飽。
第二個,我覺得現在關注幣價太早了,因為現在它沒有支撐,大家都在畫大餅,炒來炒去,完全沒有意義。
我覺得踏踏實實先做技術,有了技術支撐了,幣價自然而然就起來了。
小龜:現在市場漸漸有點起色了,再往前幾個月的熊市對你們真的沒有影響嗎?
李崇: 沒有,對金總有點影響。
小龜:你們為什麼會選擇標准鏈呢?
李崇: 你得問楊博士,楊博士天天給我們洗腦。
小龜:楊博士洗腦成功了。
李崇: 光看數字貨幣,我們一點興趣都沒有。我們想研究技術,標准鏈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所以我們就跟著楊博士一起,三個人從高通一起退出來做這個事情。
張磊: 當時楊博士也給我們介紹了國內杭州團隊的情況。我覺得我們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就是把事情做好。道同了就可以一起安心地做點事情。
小龜:你們現在美國團隊有多少人?
李崇: 加在一起六七個,有一些做運營做市場。
小龜:技術主要是你們三個嗎?
張磊: 對,技術除了我們三個之外,還有杭州的同事。我們也會和一些大學合作,特別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和學生,暑期也會有學生來實習。
小龜:我想跟張博士聊一下共識的問題。先講一下,標准鏈到底是做什麼的?
張磊: 我們的想法是把具有一定智能的物聯網設備連接起來,構成一個龐大的超級計算機。比如,算力分享平台就是其中的一個應用。這也是我們當時做標准鏈的初衷,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小龜:你們一開始做的標准鏈和現在標准鏈有什麼變化嗎?
張磊: 變化肯定有,但是初衷沒有變,初衷是通過更有效更安全的方式實現萬物互聯。
小龜:張博士認為DAG不是區塊鏈?
張磊: DAG是區塊鏈,我不認同這樣的說法。DAG它叫有向無環圖,本質就是一種數據結構。
李崇: 區塊鏈本身也是一個數據結構。它們兩個是不同的數據結構,是並列的關系,並不是誰屬於誰,完全是A和B 的關系。
小龜:好像做DAG的還有IOTA等。
張磊: IOTA是針對物聯網的第一個項目,我覺得它蠻成功的,不管從想法還是從實現方法來看,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項目。
但是它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在哥倫比亞大學跟學生上課的時候也講過這個項目。
小龜:它有什麼局限性?
張磊: 現在這個系統它是一種基於PoW的共識......
小龜:為什麼它是基於PoW的?
張磊: 它每發一個交易,都需要引用前面兩筆交易,發送的時候還是需要做工作量證明,才能把交易放到DAG結構中去。但是它的PoW跟比特幣的區塊鏈相比,工作量沒那麼大。
小龜:它要非同步傳輸和確認,是嗎?
張磊: 非同步傳輸和確認?
小龜:不是像比特幣一樣,十分鍾打包,然後一起再確認。
李崇: 沒有,它是隨時的,來了就連上。
張磊: 它是無區塊的DAG,它把交易連起來,沒有區塊的概念。
小龜:標准鏈的DAG是什麼?
張磊: 我們也是無區塊的DAG,我們也把交易連起來,但是我們的交易不是像IOTA這么做的。共識演算法是有區別的,IOTA它相當於是把區塊鏈裡面的區塊變成交易,然後把所有的量級變小。IOTA是一個基於交易的DAG,沒有區塊的概念。
但它的局限性是,難度很難設置。 如果難度設置得太難,一個很小的感測器如果想發交易,電池一會兒就用光了。但如果設置得太小,安全性就有問題。
有人通過計算和分析,現在購買七台螞蟻礦機就可以攻擊IOTA網路。
小龜:現在就可以?
張磊: 現在就可以。因為它網路里沒有那麼多設備,所以它的算力不是很強。如果你有7台螞蟻礦機,你的算力就比它強。
小龜:我想起來了,好像使用它的人越多,安全性才越高,所以起點的時候,如果比較少人用就比較容易被攻擊。
張磊: 你說的很准確。
POW的機制,它有一定的問題,因為它沒有交易費,純靠PoW來發交易。作惡的人可以無成本地發無數的交易,把你網路堵塞掉。PoW的難度很難設置,不能設太難,也不能太簡單。
第二個問題,網路在增長的過程中,怎麼讓網路用戶越來越多。在開始,安全性會有隱患,IOTA現在有網路協調員,這被很多人詬病。我認為也是它局限性之一。
網路協調員認為是對的東西,它就永遠是對的,不可能把它撤掉。別人就覺得你是中心化的。當然IOTA,它們現在也想把這個東西拿掉。
這是我認為它兩個比較大的局限性。
李崇:再一個它現在不支持智能合約,是吧?
張磊: 它現在暫時還不支持智能合約,但是他們的研究方向里包含對智能合約的研究。
李崇: 標准鏈上線之後支持智能合約的。
張磊: 對,我們是支持智能合約的。
小龜:標准鏈的DAG結構跟他們有什麼區別?
張磊: 我們是屬於同一類的,是基於交易的DAG結構。
對於物聯網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選擇。因為如果有區塊,就需要打包收交易費。物聯網設備,不管是數據的傳輸,還是交易的傳輸,可能額度都很小,多屬高頻小額交易。
一旦你付不起交易費,就沒人會把你的交易打包進去,這就很存在很多問題了。
所以最好不要有礦工這樣的概念出現。沒有礦工,支付少額甚至0交易費,你的交易發到網路里可以被其他節點收到且確認。
我們不是通過挖礦這種機制來確認交易的,我們的共識方法是一種叫R-DAG的結構。我們的DAG結構有一定的規則的,不像IOTA從每個交易出發,看上去都是一樣的,每個交易連兩個交易。我們的整個DAG結構是有一定的規則的。
小龜:有一定規則的隨機的?
張磊: 有隨機在里邊,但是它有一定的規則。
李崇: 不是完全隨機的,給你一定的規則,你要按照那個規則去做一些隨機,你可以大概這么理解。
張磊: 具體而言就是我們把網路給整個分層了,一是交易層,一是共識層。在共識層,EOS及很多項目都有見證人的概念。比如我們有一批見證人,通過這些見證人在共識層進行虛擬的協商達成一種共識,然後共識可以應用到下面的數據層或者叫交易層。
那麼,你在裡面的交易也會一筆一筆的確認,見證人也可以不停地輪換。
小龜:好像聽說你們也可以挖礦,還有礦機?
張磊: 不,我們的挖礦最後是想把所有的設備都連起來,變成一個大的計算機。變成大的計算機之後,挖礦就可以理解為提供服務。
李崇: 生態搭起來之後,相當於一個社會一樣,人類社會有需求,就有提供服務的。提供服務的那些人,我們就可以把他稱為礦工,因為他提供了服務,就會收到CZR。
小龜:你們挖礦是怎麼玩的?是專門設計有礦機嗎?還是任意設備都可以?
李崇: 基於不同的應用和服務。假設你現在把你的筆記本算力提供出來,你就可以被認為是我們生態里的一個礦工,假如有人使用你的筆記本算力,就可以會收到對應的CZR作為獎勵。
小龜:目前標准鏈的網路可以提供哪些服務?
李崇: 現在我們自己在做的服務是共享算力,之後我們還要做分布式存儲,整個生態做大了之後,萬物互聯的場景比如智能家居等都可以成為標准鏈的應用場景。
張磊: 比如車聯網中的司機,可以把他的駕駛行為以及所有的數據都集中起來,放到區塊鏈上。如果有人對司機的數據感興趣,他可以從區塊鏈上把司機的數據買過去,而司機作為數據提供方,可以得到相應的報酬。這其實也是挖礦,通過提供的服務,得到對應鏈上代幣的回報,這就是廣義的挖礦概念。
小龜:可以給標准鏈挖礦的設備,不是專有的設備。
張磊: 對,不是專有設備。
李崇: 你的筆記本就可以作為礦機貢獻出來。
小龜:它不會像比特幣一樣發展成軍備競賽。
李崇: 不會。我們這個嚴格來說不叫挖礦,只不過因為大家都知道礦工挖礦這個概念,我們就沿用這個概念而已,但本質已經不是挖礦了。
小龜:普通人可以通過這個賺錢嗎?
張磊: 可以啊。
李崇: 就像我剛才說的,你把你家裡閑置的電腦貢獻出來,如果有人用你的電腦,你就會收到對應的獎勵。
小龜:比如一台普通性能的電腦,它可以一天挖多少幣?
李崇: 這個現在不好說,由市場決定。
小龜:這個功能已經推出了嗎?
李崇: 現在demo已經有了,再過一兩個月就能正式上線了,到時候也歡迎你把你的電腦貢獻出來,賺一些CZR。
小龜:我看到有一個說是PoP共識演算法,這個是什麼意思?
李崇: Proof of Participation.
張磊: 就參與度。嚴格上來說不能叫共識演算法,應該叫激勵機制。
我們主要看貢獻度,我可以貢獻我的計算能力幫別人解決計算上的問題。你也可以把你的硬碟貢獻出來幫別人做分布式存儲。
PoP就是看你貢獻了多少,貢獻了多少就拿到多少回報。它是一種基於參與度,基於貢獻度的激勵機制。
小龜:我理解了,那標准鏈在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在開發方面的計劃。
張磊: 我們的主鏈一直在內測。
小龜:主鏈還沒上線。
張磊: 我們其實已經上了,但是沒有公開。
李崇: 我們年初的時候上的,但它不是一個whole package。所謂的whole package,就是對應的錢包、瀏覽器、API、SDK等都有。有人要在我們上面開發東西,你得給他提供開發環境。大概再過個把月可以上線。
張磊: 就這個月底好像。
小龜:接下來呢?
李崇: 不斷完善技術,把配套的基礎設施建好,激發Developer參與生態。
小龜:那你們在公鏈的架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李崇: 我們不想做一個one solution for all。我們主要集中intelligent IOT,智能硬體這個領域,在這個領域我們要做到最好!
小龜:物聯網本身發展的進展是什麼狀態?
李崇: 它也處於一個發展的早期。
張磊: 其實物聯網這個概念提出......
李崇: 有年頭了,但技術上發展……
小龜: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候就有這個概念。
李崇: 對,它概念很早,但這個體系太大了,它不是一項技術就能解決的,要好多技術堆在一起才能建立起物聯網。5G也是為了建立這樣的物聯網,但5G 只是所有物聯網裡面其中一項技術。
小龜:那感覺標准鏈還要再做很久啊。
李崇: 就是要一直做下去的啊,蘋果做智能手機做了十幾二十年了,不還在做嗎?
張磊: 這個東西不可能現在提出就完了。
李崇: 一直是一種進化,要越做越好,就像你現在用的蘋果手機,第一個蘋果手機最早十年前出來的,你現在看看第一代蘋果手機和現在的蘋果手機差距有多大!其實標准鏈也是一樣的。
小龜:在應用的拓展方面是不是還挺難的?
李崇: 起步肯定是很難的。
小龜:你們現在有合作夥伴了嗎?
張磊: 有一些。
小龜:那舉個例子唄!
李崇: 反正我們有一些合作夥伴,時機合適的時候可以說。
小龜:兩位博士有什麼特別想跟社區里的同學說的嗎?
張磊: 大家可以關注一下CZR。
小龜:那你們自己有囤嗎?
李崇: 有的啊,我的錢包現在只有一種幣,就是CZR。真的,你不信我可以給你看看。
張磊: 可以多關注一下標准鏈,這個項目還是很有前途的。
小龜:為什麼這么有信心呢?
李崇: 因為我們在做這個事情。
張磊: 我們對我們自己做的事情都沒有信心,那還做什麼。
小龜:你們平常花在標准鏈上的精力大概是多少?
李崇: 現在是百分百啊,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張磊: 我現在每天十六個小時工作。基本上從早上九點到凌晨兩點,除了吃飯睡覺外都在工作。
小龜:那你比我努力多了,我現在睡的晚,起的也稍微晚一點。
『柒』 IOTA 介紹
IOTA不是物聯網(IoT)的同義詞,而是「非常小」的意思。我們給他命名了一個中文名字:埃歐塔,既是諧音,同時「埃」也是非常小的意思。
2015年,四位創始人創立了IOTA: David Sonstebo, Sergey Ivancheglo, Dominik Schiener以及Serguei Popov。
2015年11-12月,IOTA進行了眾籌,至2015年12月22日,共計籌集到了1337個比特幣,大約50萬美元左右,用於項目的開發。目前2019.3.26 市值8.2 億美元。
在眾籌中,IOTA代幣全部發放給了投資者。
所有的IOTA代幣已經被創建出來了,不會通過挖礦的形式生成。IOTA的總數是: (3^33-1)/2 = 2,779,530,283,277,761 ~ 2.8 Peta IOTA。
IOTA的數量單位:i, Ki, Mi, Gi, Ti, Pi,目前交易所中的交易單位為Mi。
比特幣的數量: 2140年10月左右,比特幣的最大總量將會是 20,999,999.9769。而目前已經挖出 16,675,488個比特幣,是總量的~79%。
比特幣的總量轉化為最小單位為:2,099,999,997,690,000Satoshis, ~ 2.1 Peta Satoshis。這意味著到2140年,IOTA的數量相對於比特幣來說,要多~32%的數量。
IOTA團隊注冊成立了IOTA基金會,總部位於德國柏林,這是一個致力於分布式賬本技術研究開發和技術標准化的非盈利性基金會。
IOTA主要關於於物聯網,以及機器經濟,當然IOTA的技術也可用於人們之間的支付。
IOTA主網於2016年7月11日上線運行。
IOTA種子
IOTA種子是一個81個字元長的字元串,這些字元只包括26個拉丁字母和數字9
字元A-Z都是大寫的
通過種子,IOTA錢包可以生成對應的地址
每個種子所生成的所有地址都歸屬於這個種子
一個IOTA種子看起來是這樣的: FFVK9AWVDAUJRYYKHGWQIAWT
區塊鏈網路(以比特幣為例)中多筆交易打包存儲於區塊中,然後這些區塊順序相互鏈接。
IOTA是第三代公有分布式賬本,基於有向無環圖結構。IOTA中將這種DAG稱之為纏結Tangle。纏結與區塊鏈具有很大的差異。
纏結是基於DAG有向無環圖的數據結構。每一筆交易總是引用驗證之前沒有驗證過的兩筆交易。
可擴展性 ,隨著交易量的增加,IOTA網路會變得更為強大
交易免費 :IOTA沒有交易手續費,這意味著IOTA可以用於小額支付。你可以發送 1個 IOTA到一個地址上,而不需要支付手續費。
量子安全 :IOTA使用 Winternitz 一次性簽名演算法,WOTS演算法具有抵抗量子計算機的特點。參考: https://eprint.iacr.org/2011/191.pdf
應用1
機器經濟:M2M 機器到機器交易, 汽車錢包(accessec GmbH)
在我們的智能充電站解決方案中,原型電動車插入充電站。電動車輛和充電站都有自己的數字錢包。這些錢包之間的付款在車輛充滿電後自動發生。智能電表跟蹤計算付款的使用情況,這是通過IOTA的加密貨幣MIOTA進行的。我們的電動汽車還可以通過M2M交易支付維護和保險費用
應用2
物聯網數據交易平台 IOT data marketplace (data.iota.org)
通過IOTA購買獲得 1 萬個 空氣檢測的感測器設備實時數據。
• https://iota.org/
• https:// data.iota.org
• http://www.iotachina.com /
• https:// iota.org/IOTA_Whitepaper.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