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礦機挖礦 > 峨眉礦機廠歷史

峨眉礦機廠歷史

發布時間:2024-06-15 16:53:55

1. 如何挑選比特幣礦機

礦機由晶元、散熱風扇、電池等等多個部件構成,「晶元」是核心部件,決定了這台礦機能否更容易的挖出更多數字貨幣。礦機晶元需要廠商具有非常強的研發實力,需要和全球不斷上漲的算力賽跑,考驗和科技接軌的能力。所以選擇礦機,很重要一條就是挑選實力強大的品牌和團隊。
現在全球最知名的比特幣礦機廠商有兩家,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張楠賡的阿瓦隆礦機。後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台ASIC晶元礦機的發明者。
選擇礦機一看算力,二看功耗,三看歷史口碑。
算力就是一台機器進行運算的能力,也就是這台機器能夠每秒進行多少次哈希運算。目前主流比特幣礦機的算力為14T,也就是每秒進行14*10^13c次哈希碰撞。
功耗是這礦機運轉時要消耗電量的一個指標,直接關繫到挖礦的成本。一般情況下,礦機會24小時不間斷的運轉挖礦,所以不同型號的礦機,即便功耗相差很小,一年下來所耗費的電力成本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歷史口碑代表了礦機廠商經營的穩定性,你可以從不同購買渠道了解該廠商的用戶整體評價、售後服務,以及預付款礦機能否按時交貨。
要說最簡單的選礦機的方法,就是直接選擇最新的現貨礦機型號。因為最新的礦機功耗會比較小,算力比較高,投入產出比最劃算。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礦機的噪音比較大,這也是礦機的硬傷。

2. 想知道: 樂山市 四川樂山峨眉山原峨眉礦山機械廠 在哪

峨眉有兩個礦機廠
1、一個叫:四川樂山礦山機械廠,現在的名字為:樂山宇強電機車廠,地址在:樂峨路符溪段以前的符溪鎮小對面。
2、另一個叫:興德機械廠,這邊的人俗叫:礦機廠,在峨九路上,具體位置我不知道怎麼說,反正每天要從旁邊過。
我覺得樓主要找的應該是第二個礦機廠,峨九路上的,你可以去問問 都在大路邊上很好找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比特幣分叉往事補遺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最近比特幣屢創新高,華爾街機構紛紛入場囤幣,連馬斯克都忍不住公開喊單,得到了主流媒體和金融機構的認可,大家都對比特幣系統的安全性沒有任何質疑。


不過,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就在三年前,比特幣還面臨過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差點被 BCH 集團奪權篡位,甚至連「比特幣」這個名字都差點不保。


比特幣分叉都是上一個牛市的陳年舊事了,本來不想多說,但是最近又有一些無聊的人,抹黑中傷幣信,我們不說話,讓一些不明真相的朋友還真以為幣信十惡不赦,成了反派的代名詞,還是簡單說一說當年的幣信為保護比特幣網路做的一些事情吧。


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好多年,這些年來一直沒對外提,也不求什麼名利,只求大家知曉真相,去偽存真,同時也在茶餘飯後,多一些談資。


BCH 分叉黨為什麼仇視幣信?


很多人覺得當年「比特幣分叉」這件事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這種現象現在在加密數字貨幣社區很常見,可能一個程序員用不了幾天就能成功將一個幣種分叉。


但是在當年,分叉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牽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牽扯到諸多信仰和利益,簡直和「佛道之爭」不遑多讓,簡直已經達到你死我活,兵戎相見的地步。


這並不誇張說辭,而是事實。


現實中很多關系非常好的朋友,合作夥伴,因為比特幣分叉這件事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 BCH 分叉集團對比特幣支持者、對幣信恨之入骨?天天懟天懟地各種造謠?而且有時候為了讓自己的謠言看上去邏輯完備,往往不惜花大量時間去搜集各種資料,然後移花接木,張冠李戴,讓眾多不明群眾看了覺得「資料詳實」,大呼過癮。


原因就在於,幣信斷了 BCH 分叉集團的財路。


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幣信在瓦解 BCH 集團分叉s行動的過程中,做了許多工作,甚至在關鍵時期守護了比特幣兩周時間,成功瓦解了BCH(之前叫 BCC ) 篡權奪位的陰謀。


不得不說,BCH 集團真的是知行合一,他們也有信仰,他們真的相信 BCH 肯定會成功,能夠打敗比特幣,所以他們把手頭的比特幣基本上都換成了 BCH ,要是被他們篡權成功,其回報之豐厚絕對難以想像。


結果這一切都被幣信在關鍵時刻給毀了,你說他們恨不恨?


幣信和比特大陸的恩怨


有關比特幣分叉的文章有很多,我這里就不再多說,感興趣的朋友看一下虎撲的文章《比特幣分叉往事》或者搜索其他文章了解。


這里主要說說在分叉大戰整個過程中,幣信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因為這個事情遭受了怎樣的損失。


可能很多朋友在 2018 年的時候,看到過比特大陸因專利的事情狀告幣信礦業公司的新聞,其中的被告還有深圳比特微(神馬礦機)和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礦場方)。


當時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其實挺震驚的,因為幣信星空和比特大陸吳忌寒兩人的關系其實一向都非常好,私底下經常一起約飯。


他們怎麼突然就對簿公堂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那個官司中,涉及到的專利叫做串聯供電技術。


說起串聯供電技術,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技術宅男——瓦西里。


瓦西里早年是俄羅斯的 Bitfury 公司(2013 年就已經開始做比特幣礦機公司)的工程師。從 Bitfury 出來之後,2014 年,瓦西里被一個名叫 Yuri 的俄羅斯人忽悠到了中國,因為 Yuri 跟他說他聯繫到了中國的烤貓,能夠拿到他們的晶元做礦機,可以發大財。


那個時候,烤貓公司剛剛宣布,他們不再自己做礦機,而是直接轉型成為晶元提供商,歡迎大家采購晶元。

Yuri 是個典型的商人,由於當時烤貓最新晶元礦機方案不成熟,在嘗試幾次做礦機方案不成功之後,他轉而向烤貓兜售他的「串聯供電」技術。


這項技術早就存在,但是瓦西里受其啟發,第一次成果將其用在礦機主板上。


有了這項技術,礦機可以不用昂貴的電源控制晶元,直接對挖礦晶元供電,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大量成本,還可以不受電源晶元貨源的制約。(當時比特大陸將市場上的電源晶元一掃而空,不但沒貨還抬升了價格)


這項技術說起來簡單,實現也簡單,但研發卻非常困難,因為沒有電源晶元控制,電流無法穩定輸出,很容易造成電流均衡而燒毀晶元。


烤貓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於是和 Yuri 談了很多次,但是 Yuri 的條件太苛刻,後來烤貓得知這項技術的實際擁有者並不是 Yuri 而是瓦西里,於是直接找到瓦西里,購買了他的技術,並且還將瓦西里招到了公司當硬體開發工程師。


後來,楊作興從 RockMiner 離開,加入了烤貓礦機( ASICMiner )研發團隊,和瓦西里成為同事,一起研發礦機和晶元。


2015 年,烤貓突然人間蒸發,烤貓公司也原地解散,所有技術封存。後來道楊作興在比特大陸兼職了一段時間,順便將串聯電源技術帶到了比特大陸。


到了 2016 年 ,楊作興有了創業的想法,首先是找吳忌寒聊,得到了吳忌寒的單方面的支持,然後吳讓他去找詹聊一下,卻遭到了詹克團的當面否決,甚至詹還當面將楊作興的商業計劃書直接用碎紙機碎成碎片。


於是,楊作興創辦了神馬礦機,從此和比特大陸打擂台。


自然,神馬礦機也順理成章地用上了串聯電源技術。


值得說一下的是,楊作興創業之前曾多次找到星空聊創業的事情,在詹之後,楊再次找到星空,確認楊下決心要做礦機晶元後,星空聯合其他幾位朋友一起投了,成為了神馬礦機的大股東之一。


星空投資神馬礦機的邏輯很簡單——由於烤貓失蹤,烤貓礦機徹底退出 歷史 舞台,當時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一家獨大,基本處於壟斷地位,這對比特幣網路並不好,很容易出大問題。(事實證明這個判斷是非常正確的)


當時一起投資神馬礦機的,還有魚池的神魚和王純,大家的想法都非常一致,不能讓比特大陸再這樣搞下去。


要知道,為了能夠成功分叉比特幣,比特大陸很早就開始布局,他們在那段時間,將大量礦機優先賣給支持分叉的人,支持比特幣的人反而很難拿到貨。


並且,大區塊的支持者甚至只需要支付 10% 的貨款,這相當於是給他們做了一個五倍杠桿,只需要支付一份算力的錢,就能獲得五份算力。


很多人因此而發家致富,因此也對比特大陸更加忠心耿耿,在支持分叉的岐途上一路走到黑。


幸運地是,神馬礦機研發順利,並且迅速成長成為能夠和比特大陸一較高下的礦機廠商。


幣信礦業當時是比特大陸的超級客戶,為了支持神馬礦機的發展,也采購了大量的神馬礦機。


在分叉大戰期間,當 BCH 集團意識到是幣信在暗中保護比特幣網路的時候,他們採用了圍魏救趙的方式,將神馬公司和幣信礦業公司,以侵犯專利為由,一起告上了法庭。


雖然最終這個官司比特大陸輸了,但是他們卻達到了預期目的——礦場場地方為了避免風險,要求幣信的礦機限時從礦場中搬離,幣信算力因此暫時消失,這場較量才告一段落。


經此一戰,幣信損失慘重。


一方面,幣信用自有算力去阻止 BCH 算力暴擊(後文有解釋),每天就有將近 100 個比特幣的損失(持續了一個難度周期,即 14 日)。


另外一方面,因為礦場被迫搬離,這其中又耽誤了很長時間無法挖礦,中間也有不小的損耗,幣信也遭受了巨大虧損。


不過,這個時候,BCH 集團針對比特幣精心策劃地採用的緊急難度調整演算法(EDA)已經失去了最佳作用時間,他們原本想用這個方式來偷襲比特幣網路的陰謀也徹底破產。


如果當時沒有幣信算力的狙擊,BCH 真的有可能已經成功篡位,不但算力超過比特幣,可能連比特幣這個名字都被其搶走,比特幣可能成長到今天的規模和地位。


因為這件事情,星空和吳忌寒這兩個原來的好兄弟,也因此反目成仇,斷了往來。幣信從此也成為了 BCH 利益相關者的肉中刺,眼中釘,欲處之而後快。


幣信為什麼不支持 BCH ?


眾所周知,其實無論是幣信也好,還是魚池也好,當年和比特大陸的關系其實都不錯,包括香港共識和紐約共識大會,大家都坐在一起談,一起討論。


目的當然是共贏,希望比特幣發展得更好。


但是,這一切在 2017 年之後事情開始有了變化,吳忌寒逐漸有了要分叉的想法,並且他在 2017 年 8 月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BCH 陣營的做法一直相當具有攻擊性,一副我就要乾死你的架勢。其實分叉就分叉吧,各自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 BCH 從一開始就打算好了,要踩比特幣上位。


其實說來很諷刺,原來的比特幣佈道者,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比特幣最堅定的反對力量,攻訐比特幣也最賣力。

他們說「BCH 才是真正的比特幣」,號召大家把比特幣賣了買 BCH。不知道多少人信了他們的謊言,將自己幸苦囤的比特幣換成了 BCH,因此而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徹底離開了這個行業。請問,這種行為和詐騙有什麼區別?


他們說比特幣區塊小,無法處理太多交易,鏈上非常堵。結果大家發現比特幣沒他們說的那麼堵,於是他們就發起「粉塵攻擊」,短時間內發送大量的小額垃圾交易,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的假象。然後他們鼓吹大區塊,造謠說比特幣最終會因擁堵而消亡。(事實上,比特幣至今還活得很好,並且越來越健壯。)


記得當年殺毒軟體是如何作惡的嗎?為了賣出他們的軟體,有些無良公司會自己炮製病毒,等用戶中毒之後,再去兜售產品。他們的行為簡直如出一轍。


當時澳本聰站出來支持分叉,於是他們與其一拍即合,請來了澳本聰為 BCH 站台,寫文章,開發布會,一頓騷操作猛如虎,風光得不可一世。


當時他們萬萬沒想到,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澳本聰這個詐騙犯可不是易與之輩。僅僅是三個月之後,澳本聰就反手給了 BCH 致命 一刀,掀起了差點將 BCH 徹底毀滅的分叉大戰。


沒錯,BCH 分叉比特幣,澳本聰又來分叉 BCH,另外分出個 BSV,真是一出好戲!


幣信一直都是比特幣的信徒,或許 BCH 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後續的推進過程中,幣信自然非常不認可他們所採取的各種作惡手段。


也許這些手段在政治斗爭中非常常見,摸黑陷害競爭對手都是常用伎倆,但這是比特幣社區,寄託了無數人的期望和信仰,最初的信仰者就是一小撮理想主義者,變成這個樣子,肯定是大家所不願看到的。


並且,BCH 背後主要推手是比特大陸,無論是開發人員,還是社區中的意見領袖,大部分都是比特大陸資助的,BCH 儼然就是一個公司幣,過於中心化,想要取比特幣而代之,顯然是不合適的。


並不是說公司幣不行,例如 BNB 這樣的平台幣就做得非常好,但是如果這個公司幣想要干翻比特幣自己上位,那就有點定位不清了。


總之,BCH 集團的很多行為都透露出他們的極其不靠譜,要是將比特幣的未來寄希望在這樣一群人身上,那比特幣遲早玩完,這是所有比特幣社區的人不願看到的。


於是,在關鍵時刻,幣信決定出手干預。


幣信是如何保護比特幣網路的?


不得不承認,BCH 為了贏得這場分叉之戰,的確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准備,在很久之前就開始聘請社區內的一些意見領袖開始造勢,不停地寫文章,有些文章寫得還挺有深度,看上去有理有據,邏輯完備。(後來澳本聰也採用了同樣的套路,忽悠了一大批死忠粉)


除了輿論戰,在技術和未來願景方面,BCH 集團也畫了很多大餅,看上去讓人神往,由於大區塊的特性,的確有很多比特幣無法實現的功能,這讓很多人對其充滿了期待。


如果這些還只是常規操作,那麼有一點不得不讓人驚艷,那就是—— BCH 的緊急難度調整機制(EDA)。

因為 BCH 使用和比特幣同樣的演算法,按正常的思路,BCH 要想分叉成功,並且持續保持出塊,就必須擁有龐大的算力支撐,因為分叉的時候,比特幣網路的難度已經非常大了,小算力根本爆不出塊。


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緊急難度調整機制:如果當前區塊的前6個區塊出塊時間大於12小時,則難度自動下調20%,如果當前區塊的 MTP 時間和從當前塊往前數第6個塊的 MTP 時間相差大於12個小時,就應急降低20%難度。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定時間內不出塊,就會自動下調20%難度,再不出塊就繼續下調 20%,直到出塊為止。這樣就算只有很小的算力,也能保證能夠出塊。


這個機制乍一看像是防守機制,純粹是為了自保,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而已,但是各位別被其表象所迷惑了,這實際上是一個極具有攻擊性的機制,因為難度只有下調,沒有上調。


設計這套機制的人,深諳人性之道,他們懂得,礦工其實是趨利的,只要哪裡有錢賺,就會用腳投票,直接把算力切到哪裡。


當 BCH 的難度降低了,擁有同樣的算力,那礦工就能夠挖到更多的幣,只要所得到的利潤大於比特幣,那麼礦工的算力就會被吸引過來。


這樣,就算 BCH 的價格比比特幣低,只要難度夠低,礦工就能賺更多錢,算力就會過來。


而 BCH 的算力和比特幣的算力是互斥的,挖 BCH 就不能挖 BTC,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一旦比特幣算力都遷移到 BCH 網路,再配合拉漲幣價,在當時的環境下,還真有可能會被 BCH 篡位成功。


要知道,當時很多中立方都表示過,哪個網路的算力大就支持哪個幣是真正的比特幣。


不得不承認,緊急難度調整機制的設計的確非常天才,所以,這種機制也被人稱為針對比特幣的「算力暴擊」。


BCH 集團醞釀多時,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籌備分叉,他們准備在分叉之後,立刻對比特幣展開「算力暴擊」,即分叉完成之後,就把自己的算力從 BCH 網路撤出,讓難度大幅下降,同時大幅度拉漲幣價,這樣就可以吸引大部分的礦工算力過來,比特幣網路的算力就會暴降,讓比特幣網路因擁堵不出塊而無法運轉,最終一舉奠定勝局。


這個計劃近乎完美。


這簡直就是針對比特幣的陽謀,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就是沒辦法去破解,因為當時 BCH 集團控制了一半以上的比特幣算力,只要吸引 10%左右的算力過來,比特幣網路就可能運轉不了了。


當時除了 BCH 集團控制的算力和礦池,就只有三個礦池佔比比較大,分別是魚池魚池、國池(比特幣中國礦池)、和幣信礦池。


礦池就算想要支持比特幣,那也得礦工答應,礦池是無法控制用戶的算力的,不然礦工肯定會用腳投票直接走人。


所以,BCH 集團當時覺得勝券在握了,估計他們連慶祝酒會都已經准備好了。


但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等分叉完畢,BCH 出了幾個塊,當他們將自有算力從 BCH 網路撤出,靜靜等待不出塊而難度自動下降之時,意外卻出現了——有神秘算力突然接入了 BCH 網路,爆塊繼續。


由於有持續爆塊,BCH 的緊急難度調整機制就無法生效,因為這樣難度一直降不下來(出塊間隔時間小於 12 小時)。


並且,為了防止神秘算力針對 BCH 網路發動 51%攻擊,他們又不得不很尷尬地重新將自己的算力切回來,持續挖著。


這些神秘算力隱藏了 Coinbase 和地址,一時間所有人都搞不清其來路。


突然出現的神秘算力打亂了「算力暴擊計劃」的節奏,本來等難度降低後,他們准備了大量的資金要配合拉盤,一時間拉盤計劃也無法繼續推進,生生卡住了。


這種情形,就彷彿一個刺客,針對刺殺目標發動了致命一擊,然後突然出現了一股神秘力量,將這致命一擊給擋住了,並且持續守護著目標,導致刺客後續的一系列攻擊都無法實施。


BCH集團非常費解:這股神秘力量到底從哪裡來的?


前面說過,除了 BCH 集團自己控制的算力,另外擁有比較大的算力的,就只剩下魚池、國池和幣信礦池這三方。


魚池和國池都是散戶的算力,他們根本無法動用,只有幣信礦池基本都是自己的算力,也就是說只有幣信有這個條件做這件事。


答案呼之欲出:幣信!


是的,這股神秘算力就是幣信的自有算力。


幣信在 BCH 集團准備針對比特幣發動第一次也是最強的一次算力暴擊的時候,出手了。


其他人沒辦法做這件事情,只有幣信有這個條件,只有幣信能做,那就由幣信來做!


為了比特幣的未來,舍我其誰?


要知道,當時難度沒降下來,礦工挖 BCH 肯定是不劃算的,幣信礦業頂著每天幾十甚至上百比特幣的巨額虧損,硬生生守護了比特幣一個難度周期!(即兩周時間)


BCH 集團也很快反應過來,知道這肯定是幣信乾的好事,但是沒辦法,在技術上他們是無法拒絕幣信的算力的,只能乾瞪眼。



通過這個方式,他們終於將幣信算力趕出了 BCH 網路,這才得以對比特幣實施算力暴擊。


幣信礦場剛停機,他們就迫不及待開始拉盤了,BCH 開始大漲,但那個時候已經他們無力回天了,因為最佳狙擊時機已過,他們已經失去了「天時」,效果大打折扣。


盡管後面 BCH 針對比特幣多次算力暴擊,導致比特幣網路算力經常不穩定,但勝負已定,已經無關緊要,不影響大局。


經此一役,幣信損失慘重,不但損失了十幾天的比特幣挖礦收益,礦場也不得不搬離,損失的比特幣在現在看來,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幣信為守護了比特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幫比特幣擋住了致命一擊,做了比特幣信仰者該做的事情。


雖然幣信因為這件事幾乎將以前所有挖礦賺到的利潤都一次性虧了出去,但長期來看,幣信肯是受益的。


後記


這些往事封存已久,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其中的細節,也不知道幣信當年做的事情,這其實也沒什麼,幣信一直都活得很好。


但是這么多年來,幣信一直被一些別有用心者抹黑造謠,實在心累,想想還是寫點文字,將事實公布,免得無辜吃瓜群眾被其誤導。


分叉風波已經過去多年,比特幣依然還是那個比特幣,比特幣社區也比以前更加健壯,這是我們這些比特幣信仰者最大的幸福。


Long Bitcoin, Short the world!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4. 礦機是什麼

5. 數字貨幣挖礦風雲如何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如果說炒幣是一條不歸路,那麼投資礦機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回收成本只是時間問題。」深圳愛播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熙算了一筆賬,一台礦機每天200元收益,120天可以回本,之後就是利潤了。

2017年10月,鍾熙在主業之餘,加入了挖礦大軍,並迅速成為礦圈大佬,他在江西、四川、貴州等地運營著多個大礦場。

其實這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仍然依賴於幣價的持續高漲。過去兩個月時間,比特幣幣價從15000美元跌到了10000美元左右,甚至一度跌破6000美元,使得礦機回本周期延長,如果一直跌下去,盈利也就遙遙無期了。

在比特幣問世4年之後,也就是2012年,可以量產的礦機才出現。在此之前,挖礦主要是私人行為,家用電腦就可完成。「那時,家用電腦就是印鈔機,每天都能挖出不少比特幣。」資深數字貨幣玩家、早年賣過礦機的黃世亮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礦機出現後,挖礦開始「社會化」,出現了礦場和礦池,挖礦成為一件集體工作。單獨的礦機被礦場託管,就像生產線上的工人,只要擺在那裡,就可以每天領薪水。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中國則成為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地。從2012年開始,在中國誕生了一批礦機生產商,如生產烤貓礦機的深圳比特泉有限公司,還有現在赫赫有名的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通信。在深圳華強北,到處也都可以看到外國人帶著翻譯詢問礦機價格。

近期,比特大陸CEO詹克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個成立僅4年的創業公司,2017年的營收規模約25億美元。比特大陸號稱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商,他們的螞蟻礦機一直都是幣圈和礦工世界的硬通貨。

與幣圈一樣,礦圈也需要信仰——要堅信礦機每天機械地數學運算能夠創造巨大財富。

不過,與比特幣所宣揚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工的世界正在走向「中心化」。礦機銷售商自己建礦場,投資者買完礦機之後,又被銷售商託管;而生產商則自己建礦池,又將礦場給管起來。

這種「中心化」的過程,使得礦圈的財富被少數人攫取,鍾熙要想進入到核心圈子,也並不容易。

算力「中心化」

礦場的主要作用,是給分散的礦機提供一個運轉的地方。但真正起到整合作用的則是「礦池」。

所謂「礦池」,可以簡單理解為「合作挖礦」。礦工和礦場們,把算力交給礦池,由礦池作為唯一的地址,來接入數字貨幣網路進行挖礦,再按照礦機的算力,給礦工分發紅利。

礦池的歷史要比礦機更悠久。2010年11月,名為Slush的礦池出現,它的官網在今天還寫著是「世界上首個礦池「,這個稱號也被幣圈所公認。與礦場相比,礦池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相對更高。

國內一家知名礦池的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礦池的原理。他把挖礦比作買彩票,一個人挖,中獎的概率很不穩定,可能今天中了10萬,以後半年都不中。

「把買彩票的人聚到一起,統一買,無論誰中,根據出錢比例來分成。在幣圈,礦池就發揮這個作用。」該負責人說。

礦機連接礦池並不復雜,根據各大礦池的操作指南,一般只要幾步就可完成,然後就根據自己提供的算力,從礦池獲得收益。礦機就像一個站在生產線上的工人,每天領取固定的薪水。

掌握巨大算力和眾多礦機的礦池,在幣圈和礦圈都有著絕對的發言權。比如,如果要發行新的數字貨幣,或者要主導比特幣分叉,一般要獲得礦池的支持,沒有礦池的支持,新幣種沒人挖,也就沒有了意義。

此外,當一個搶手的新幣面世時,礦池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礦工,快速打包,在這些新幣的搶購中佔得先機。

2017年6月份,SNT和EOS兩大代幣發行時,南方周末記者就見證了礦池搶購代幣的場景。由於投資者太多,很多個人投資者無法將資金打入到指定位置,但一家礦池的負責人,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這一操作。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2018年1月18日,康奈爾大學計算機教授埃敏·允·西拉什等5人合著一篇論文,直指兩大數字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存在隱性的權力結構,挖礦過於集中,其中比特幣50%的算力被四大礦池所控制。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存在。4年前,以太坊創始人Vtalik在寫以太坊白皮書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寫道:「這個問題可以說很嚴重,在本文寫作時,最大的兩個礦池,間接地控制了大約全網50%的算力。」

直到今天,這個問題也沒能解決。一位以太坊白皮書的早期翻譯者向南方周末記者無奈地表示:「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5

隱性的權力結構

在礦圈,食物鏈頂層就是礦機生產商。目前,公認的三大礦機生產商均位於中國。他們通過生產銷售礦機,獲得大量的利潤,同時也涉足礦場和礦池的建設,布局在整個幣圈的話語權。

螞蟻礦池是全球排名前二的大礦池,它的算力占據全網算力的17%,但根據工商資料,該礦池是由比特大陸一手創辦;嘉楠耘智的幾位投資人,同時也是杭州礦池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人,後者有自己的礦池Hash和挖礦平台,不過礦池已於2017年底停止運營。

億邦通信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海市,新疆准東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三家區塊鏈公司。億邦通信的一位銷售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們在這三地都有礦場和挖礦業務,但這些礦場也已全負荷運轉,沒有機位可以託管新的礦機了。

「我們正在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搭建新礦場,那裡電費低很多,新礦機可以在那裡託管。」該人士說。

在礦機廠商之上,則是晶元巨頭的收割。「礦機的核心技術在晶元上,誰有礦機晶元,誰就可以生產更多礦機。」丁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晶元主要掌握在幾家巨頭廠商手中,如台積電、英偉達、AMD等。

從2015年開始,台積電一直都是嘉楠耘智的最大晶元供應商。2015年,嘉楠耘智從台積電采購的晶元,占據嘉楠耘智所有采購量的69.62%,此後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在60%左右。嘉楠耘智的大部分利潤,均被台積電賺走。

2018年1月18日,在台積電第四季度財報的說明會上,董事長張忠謀就稱,雖然今年的移動業務前景較弱,但公司的營收依然會增長10%—15%,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持續穩健的加密貨幣開采對晶元的需求。

在礦機廠商之下,則隱藏著另外一種權力結構。嘉楠耘智2017年的招股書上,透露了這個秘密。2017年前4個月,嘉楠耘智的前五大客戶中,有四大客戶屬於「個人」。而根據公開資料,其中有三人均是幣圈鼎鼎大名的「腕兒」。

第一大客戶吳鋼是最早的一批礦工,後來創辦了Haobtc,該公司擁有一個全球前十的礦池;第二大客戶林志鵬是小強礦機的創始人,很早便從事礦機的生產銷售,其與第六大客戶謝維欽,一直是合作關系;第三大客戶王晉創辦了幣圈資訊網站比特幫。

這些大客戶均不是單純的礦工,他們都在幣圈擁有著自己的影響力。機械運轉的礦機給他們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話語權。

據比特大陸一位內部人士介紹,比特大陸的大客戶中,也多為幣圈的大佬。不過,比特大陸官方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該公司公關部回應稱,由於與客戶簽署了保密協議,該方面內容不方便透露。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新入局者,大多隻能做被收割的「韭菜」

6. 〈挖礦系列3〉比特幣礦機發展史

比特幣從發明誕生出來後,比特幣挖礦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現在的礦池是挖礦的方式,非礦機技術)

CPU→GPU→ASIC專業礦機

一、CPU挖礦

說起CPU挖礦,誰是第一個呢?前面文章也說了,就是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無明確的證據,按邏輯應該是正確的)。

CPU挖礦是第一代的挖礦。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用電腦CPU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挖出了第一個創始區塊,區塊里包含50個比特幣。

隨後一些極客、程序員、游戲挖機紛紛加入CPU挖礦,但當時的CPU挖礦,僅僅是一種嘗試和好玩,並沒有現在的商業化。

二、GPU挖礦

GPU(圖形處理單元,即顯卡)挖礦是第二代的挖礦。

從CPU換到GPU挖礦,是因為CPU中央處理器是通用性計算單元,裡面設計了計算機很多的分析處理需求,其綜合能力強但單項能力較弱,而比特幣的SHA256 hash運算,是非常單一的無腦重復計算,而且CPU的並行運算能力不強,後來,有人發現GPU的高吞吐率和高並行處理能力,其運算效率比CPU高10倍以上,並且GPU可以超頻使用以提升性能,適用於大規模的並發運算,比如密碼破解,於是人們紛紛轉向GPU挖礦。

大家肯定都聽說過比特幣歷史上最貴的吃貨、比特幣Pizza的故事了。沒錯,這個人叫Laszlo Hanyecz,他是個程序員,他在2010年5月22日,用1萬枚比特幣購買了兩個披薩,當時這兩個披薩只值不到50美元,但是這一萬枚比特幣拿到現在值幾個億了。

大家都在說Laszlo Hanyecz肯定腸子都悔青了,但是也未必,因為Laszlo Hanyecz是第一個使用GPU挖比特幣的人,他挖到了非常多的比特幣,當時的1萬枚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了。

圖片來源於網上

但是GPU也存在缺陷,就是原本是做圖像處理的,內置的這些硬體非常好電,散熱也是個問題。

三、ASIC專業礦機挖礦

ASIC專業礦機是屬於第三代的挖礦。

ASIC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縮寫,是一種專門為某種特定用途設計的電子電路(晶元)。用於挖礦的晶元,就是礦機ASIC晶元了。因為被設計為只進行某一挖礦需要的特定演算法,所以ASIC晶元的設計可以簡單的多,成本也低的多。不過最重要的是,就挖礦算力來說,ASIC可以比同時代的CPU、GPU高出幾萬倍甚至更多。

ASIC礦機的出現,是隨著參與挖礦的人越來越多,算力不段上升,而GPU的算力也達到了極限,為了突破這個局限,就有人開始研發專門的礦機。

世界上第一台ASIC晶元的礦機是誰發明的呢?對,就是人稱「南瓜張」的張楠賡的阿瓦隆礦機。

礦機的晶元,需要非常強的研發技術實力,比如通訊領域,最強的晶元研發企業是高通、華為海思,因此礦機的晶元研發是一場高科技的競賽,最早的礦機廠商有龍礦礦機、閃電礦機、瑞典的KNC Minner,都已經從市場上消失,現在市場上最大的礦機廠商包括比特幣大陸(螞蟻礦機)、嘉楠耘智(阿瓦隆礦機)、Bitfury、Watts Miners等,

現在最火爆的礦機當屬比特大陸的螞蟻系列了,後續再詳細介紹如何挑選和購買礦機。

本文只簡單結束了比特幣礦機從CPU、GPU到ASIC的技術發展歷程,而現在的ASIC礦機尤其比特幣大陸的礦機占據了市場70%以上的算力和市場份額,被質疑為「算力霸權」和跟「去中心化」違背,潛在的「51%」攻擊和不公平等。而現在的礦機已經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無論如何發展,也是基於市場和追求利益的行為。後續繼續分析。

閱讀全文

與峨眉礦機廠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啄木鳥電影番號 瀏覽:56
最好看的電影免費大全 瀏覽:9
日本經典推理電影免費在線觀看 瀏覽:143
可以搶先看劇的網站 瀏覽:22
比特幣可以換錢包嘛 瀏覽:500
到哪去購買比特幣 瀏覽:826
比特幣日本中本聰 瀏覽:85
370最好看的電影最好看的電視 瀏覽:774
以太坊幣獎金制度 瀏覽:372
百度用你電腦挖礦 瀏覽:816
啄木鳥電影法國 瀏覽:307
二戰德國慰安所電影 瀏覽:401
君島君緒作品在線觀看 瀏覽:617
冒險與挖礦輔助蘋果 瀏覽:910
BIB數字貨幣市值 瀏覽:622
以太坊收款地址有必要弄嗎 瀏覽:533
誰的電影網 瀏覽:849
比特幣現在全網算力是多少錢 瀏覽:876
徐錦江電影作品 瀏覽:311
數字貨幣馬克平台九九社區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