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個礦池還能挖
國內的神魚礦池和比特幣中國的礦池都可以的,當然國外也有許多知名的礦池可以挖礦。你說的那個現在軟體的是在很早很早以前了,那時候還是配置高一點的電腦或顯卡挖礦,比較麻煩。現在你要是挖礦還是那些設備的話,建議你還去做點其它有意義的事情吧。現在挖礦需要購買專業的asic礦機。即使是這樣散戶也很難回本。當然你也可以購買雲算力挖礦。
現在挖礦拼的是電價和耗能,這兩點有優勢,那挖礦還行,這兩一點如果都做不到,那就沒戲了。當然也不排除你加的電費是免費的,這個也可以挖礦。你需要下載一個比特幣錢包,而後備份一下。把比特幣存在錢包里就行了。但是,如果你不懂技術,我建議你把比特幣存放在在線錢包里,現在在線錢包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如果還是不懂,那你就去比特幣之家看看一些網友的建議。
拓展資料
一、礦池
由於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斷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路上獲取到比特幣網路提供的區塊獎勵。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 Pool)。
在此機制中,不論個人礦工所能使用的運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無論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資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少量比特幣獎勵,亦即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依照貢獻度分享。
截止2019年1月,全球算力排名前五的比特幣礦池有:BTC.com 、Poolin、AntPool、slush pool、、F2Pool,全球約70%的算力在中國礦工手中。
二、產生背景
在中本聰論文描述的比特幣世界中,全網平均每10分鍾產出一個區塊,每區塊包含50(現在是12.5,比特幣每四年左右減半一次)個比特幣,而一個區塊只可能被某個幸運兒挖走,直接擁有裡面的50(現在是12.5,比特幣每四年左右減半一次)比特幣,其他人則顆粒無收,挖到的概率與礦工投入的設備算力大小成正比。這就註定了如果比特幣挖礦參與人數龐大且分散到一定程度後,挖到比特幣的概率將無限接近於零,跟中彩票差不多。或許投入一台礦機挖礦,按照概率,要5~10年才能開採到一個區塊,這使比特幣挖礦陷入尷尬境地,讓普通人幾乎沒有參與的可能。
㈡ 什麼是礦池 礦場
比特幣也是「挖」出來的,只不過它是由計算機我們一般稱之為「礦機」)在虛擬網路世界中開采出來的。所以,要挖幣,同樣需要選擇一片合適的區域,搭建起廠房,把成百上千台礦機連接起來一起挖礦,這就是礦場。
一個礦場的成本包括建設成本、設備成本、維護成本、網路成本等。其中維護成本包括電力成本和人力成本,這也是我們會把礦場選建在電費相對比較便宜的地方的原因。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回本周期,和政策、技術、幣價、算力、維護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需要200-300天回本。但隨著市場波動,回本周期也會變化。
說完礦場,我們來說說礦池。由於現在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加入的礦機和礦場也起來越多、總算力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單個礦機挖到比特幣的概率越來越小。於是,人們想出了個辦法、既然礦機單槍匹馬不行,那我們把礦機聯合起來去和全球其他礦機競爭——這種礦機算力的集合就是所謂的礦池。這樣就能大大增加挖到礦的概率,挖到比特幣後,再根據每台礦機對總算力的貢獻,給予其相應的獎勵。
礦池的概念比礦場抽象。礦池可以是若干礦機的集合,也可以是若干礦場中礦機算力的集合。比如談到現實中一個在中國的礦池,接入這個礦池的礦機既有中國礦機,也有來自國外的礦機,不分區域、大家按勞分配。
㈢ 全球第四大礦池幣印暫停提現,有用戶2000萬元虛擬幣被困
全球第四大礦池幣印在近期遭遇流動性危機,發布公告暫停提現服務。此消息引發幣印用戶恐慌情緒,尤其是當得知有用戶價值2000萬元的虛擬幣無法提現時,許多人感到震驚。用戶吳晶表示,自2017年投資虛擬貨幣以來,她從幣印錢包提取資金的計劃未能實現,這讓她意識到幣印的提現困難並非偶然現象。吳晶從2020年開始從事挖礦,貸款50萬元購買了超過50台礦機,但遇到幣價大跌,ETH價值縮水一半以上,加之礦機貶值,直至現在仍未回本。另一名用戶鄔儷則表示,自己超過13個比特幣在幣印無法提現,價值約170萬元人民幣。據礦機中間商透露,當前市場價約為1500元/台,對比吳晶的購買價,礦機價值已大幅下降。幣印礦池發布公告表示,9月6日前存放礦池余額的BTC、ETH暫停提現,並稱將完善細節後通知新的提現方案。對此,幣印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制定解決方案,並強調資產安全與企業凈資產為正。幣印礦池的創始人兼CEO潘志彪曾在朋友圈表示,提現困難因缺乏流動性,但企業資產安全。潘志彪透露,幣印成立於2017年11月,由BTC.com原核心團隊建立,創始人兼CTO李天昭也曾是比特大陸BTC.com技術團隊的負責人。潘志彪表示,幣印是數字貨幣挖礦一站式服務平台,也是礦池和錢包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其錢包基於高性能、分布式的去中心化區塊鏈網路Mixin Network構建,具有頂級安全、靈活多元等特點。幣印錢包提供存幣增值、一站式交易、幣幣借貸、礦工特色金融等功能。多名用戶表示,幣印錢包不同於其他加密貨幣錢包,用戶並不真正掌握秘鑰,資金實際掌握在幣印錢包平台方手中。幣印礦池暫停提現服務的消息,無疑加劇了加密貨幣市場的不確定性,用戶需密切關注幣印的後續發展與解決方案。
㈣ 新手不可不知的免入坑礦機回本周期計算
挖礦從最初的野蠻生長,到現在已經逐步形成一個業態豐富,分工明確的千億級市場。
基於PoW共識機制的加密資產的挖礦,是一門變電為「金」的手藝。而這聽起來頗具誘惑力的手藝,也曾讓不少懷揣希望,投資挖礦的朋友血本無歸,慘淡退場。
如果挖礦是一個赤裸裸的謊言,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確實從中獲益,甚至持續投資?
那麼,這其中問題出在哪裡?
因資本的逐利性和人性中的惡性,在實施過程中,其實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陷阱」,導致收益不及預期。如果沒有合理的風險規避措施,確實很容易導致虧損。
還是以比特幣挖礦為例,針對一個常見的營銷陷阱——「礦機回本周期」做一個分享,希望讀者能在接下來十幾分鍾的閱讀里獲益。
01 「有毒」的營銷口號
在礦機的宣傳和買賣過程中,有一個即關鍵又雞肋的參數,叫做「回本周期」。如果是比較負責任的商家或渠道商,會註明這是「靜態回本周期」。
這個數據是參照礦機的理論算力和功耗,發布數據時刻的挖礦難度,區塊獎勵,實時幣價以及一個特定的電價計算所得。根據上述數據,先計算出當天挖礦的凈收益。然後用礦機成本價格除以這個凈收益,就可以得到靜態的回本周期。
這個數值一般不大,大部分礦機靜態回本周期在300天以內,而部分性能遠超當下同類的礦機(如礦機性能提升2-4倍,或者某幣種首次出現的FPGA礦機或ASIC礦機),靜態回本周期甚至可以達到150天以內。
這么快速的回本時間,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簡直是暴利,就像一顆色彩艷麗的毒蘋果吸引投資者吞噬!
但實際情況總會跟預期有巨大差別,隨著礦機大量出貨,每台礦機的收益會被快速攤薄,因為大部分加密資產的單位時間產量是固定的。
試想一下,在你買了礦機幾個月後,因為廠商大量出貨,導致算力暴漲30%,而因」各種原因「電價被礦場提高了10%,市場動盪又引起幣價暴跌,屋漏偏逢連夜雨,偏偏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區塊獎勵減半,你會突然發現礦機此時的靜態回本周期是無限長,因為此時挖礦收益已經不抵電費支出。你也只能無語望蒼天,心裡來一句「你大爺,我挖個毛線啊」。
02 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
靜態回本周期是一個不能用來充飢的畫餅,但我們在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又不能不考慮投資回報率的問題,那如何評估礦機的回本周期,使它盡可能得更接近實際情況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有哪些,為什麼靜態回本周期不值得參考。
以比特幣為例,目前絕大部分礦池採用基於PPS的收益模式(如PPS+,FPPS等)。而根據「挖礦收益的計算方法」,可以得到:
括弧部分為單位算力日理論收益,計算時,也可直接從第三方網站獲取
我們發現實際 影響比特幣挖礦收益的要素 有以下幾個:
礦機算力 :正常行情下,礦工並不會太早選擇給礦機超降頻處理,可視為固定參數;
挖礦難度 :從比特幣的發展歷程來看,比特幣挖礦按難度持續增長,當前挖礦難度,為2019年同時期的 2倍 ,為2018年同時期的 3倍 , 變化劇烈 ;
圖1 比特幣挖礦難度變化曲線
區塊獎勵 :比特幣目前區塊獎勵為6.25BTC,這個數值將保持近4年(下次減半在2024年5月份),可以視為固定參數;
交易費獎勵 : 在較長周期內,交易費平均值穩定在一個固定的區間。如果市場沒有出現劇烈波動(如2017年底大牛市,導致大量BTC交易產生,引起網路擁堵,交易費獎勵大幅度提高),變化不大,可以視為固定參數;
圖2 比特幣交易費獎勵在挖礦收益中的佔比變化情況
幣價 :如果將挖礦收益兌換為現金時的幣價不同,挖礦收益也會大有不同。但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將挖礦收益提前鎖定在預期幣價。也為了盡量減少變數,計算挖礦收益時,可將幣價視為固定參數。
此外, 電價 對挖礦的影響也比較直接,電價影響挖礦成本,電價越高,挖礦收益越低。一般情況下, 靠譜的礦場 不會頻繁修改電價,電費成本可以視為固定參數。
綜上, 挖礦難度的劇烈波動 ,是導致靜態挖礦回本周期與挖礦實際回本周期產生巨大差異的主要原因 。因此,想要更為准確的預測挖礦回本周期,需要把挖礦難度的變化考慮在內。
因此,在計算投資回報的過程中要 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 ,下面列幾種其他的可能情況,以供參考:
如果有 更優勢電力資源 ,數據還會有所不同,比如如果電價達到 0.21元/度 ,那麼礦機將在第55次難度調整時(大約2022年8月),達到挖礦凈收益 最大值13900元 ;
鑒於目前最新一代礦機使用的晶元製程已經達到很高水準,樂觀估計, 接下來2-3年內礦機的更新迭代速度會大幅度降低 。全網算力的變化,會持續圍繞S19為代表的新一代礦機替代之前所有老礦機進行, 全網算力緩慢增長 。因此,未來三年內, 平均每次挖礦難度增幅可以設定低一些 。如此,結果也會大有不同;
幣價 對挖礦收益有劇烈影響。投資挖礦時,可以通過套期保值,提前將未來的挖礦收益以某個幣價售出,來鎖定幣價(筆者對未來兩年行情持樂觀態度,投資者可以 留足現金流 , 等待在一個較高的幣價進行套期保值 ),降低幣價波動對挖礦收益可能帶來的影響,獲取穩定收益。
整體而言,隨著加密資產受眾越來越多,挖礦行業也逐漸合規,挖礦利潤也必定從暴利回歸薄利,挖礦投資風險也會越來越大,未來需要整合優質資源,使用必要的金融手段來規避風險,鎖定收益。
各位老鐵還有什麼好的想法可以留言,大家共同討論哦(#^.^#)
㈤ 挖礦究竟是怎麼賺錢的(上)
想了解挖礦在區塊鏈產業中的地位,就必須對區塊鏈整個產業的上中下游有個大致的了解。
上游,比如比特幣等幣的生產以及與挖礦相關的企業。這其中有礦機的設計、生產等企業,還有礦場和發電設備的建設、礦池的運營等,這些都屬於區塊鏈的上游企業。
中游,區塊鏈的中游指交易環節和存儲環節。很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以及各個幣種的錢包開發都屬於區塊鏈的中游企業。
下游,依託區塊鏈技術的各類應用,不管是底層協議、基礎鏈還是應用鏈都屬於下游企業。
在上中下游的產業中,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賺錢邏輯,風險大小也自然很不相同。下面我們分類介紹。
第一類賺錢門道,簡單的投資或投機,具體來說就是在二級市場買入區塊鏈資產。門檻最低,入門資金要求很低,只要會使用交易所進行買幣即可。風險大,收益與否嚴重依賴個人對市場的判斷。
第二類賺錢門道,項目早期風險投入,也就是ICO。門檻不高,但是風險極大。有爆賺幾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也有血本無歸的。一是因為本身項目就在早期,距離成功落地還有很長的距離,項目成敗風險很大。二是很多無良項目肯本就是騙錢的,就沒有打算把項目落地。
第三類賺錢門道,跨市場對沖套利,簡稱搬磚。風險很小,但是門檻現在已經比較高了。搬磚的收益來源於多個市場的價格不平衡,現在手工搬磚已經逐漸被淘汰了,程序化的搬磚交易以及越來越專業化的運作,技術門檻較高。
第四類賺錢門道,高頻量化交易,這是一種單市場的套利方式。和搬磚類似,風險小,技術門檻高,需要同時對開發和交易系統都非常熟悉才能盈利。
第五類賺錢門道,開交易所。門檻主要來自資金和技術,以及運營。風險主要是監管和政策的不確定性。
第六類賺錢門道,場外交易。隨著帶OTC功能的交易所逐漸增多,個人做這一塊獲利空間逐漸減小。
第七類賺錢門道,生產礦機及晶元等硬體。行業內做的比較好的有比特大陸、阿瓦隆、BITFURY等公司。從事這個行業必須有專業的開發技能。
第八類賺錢門道,經營礦池。礦池的門檻主要是技術和礦工的算力支持。
第九類賺錢門道,程序開發,比如應用、量化交易程序、自動交易工具、礦機礦池程序開發等等。
第十類賺錢門道,挖礦。如果把比特幣比作貨幣的話,挖礦就是發行貨幣的過程。屬於低風險,中等收益的投資品類。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回本周期,根據幣價不同,大概為100到300天。下篇我們會就挖礦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講解。
㈥ 買個筆記本挖礦合算嗎 - 知乎
使用外星人筆記本挖礦是否合算,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從硬體配置來看,移動端3070和3080的算力大致相同。外星人RTX3080在超頻後,以ETH算力大約在60-65MH/s,不過需要三星顆粒顯存支持。按照當前幣價,每日收益大約37元,但考慮電費、礦池抽水、挖礦軟體抽水及超頻穩定性等因素後,凈收益約35元。然而,一台搭載RTX3080的外星人筆記本價格至少三萬元,回本周期約為兩三年。
接著,筆記本是否能支撐三年的挖礦過程?ETH牛市是否能持續三年?能否堅持三年不打游戲而持續挖礦?更重要的是,筆記本挖礦對硬體的損耗較大。游戲本的散熱系統有限,CPU和GPU散熱串聯,挖礦不僅影響GPU溫度,還會波及CPU、固態、內存、主板VRM和各種晶元,形成「全家火葬場」的效應。因此,合上蓋子挖礦的用戶可能會面臨失去屏幕的風險。
最後,ETH在7月的硬分叉後,單位算力產出減少,使用外星人筆記本挖礦的回本周期將更為漫長。綜上所述,使用外星人筆記本挖礦是否合算,需謹慎考慮成本、收益、硬體損耗及市場前景等多重因素。
㈦ 回本周期喜人,FPGA礦機或將再度引爆市場
近期,加密貨幣挖礦領域趨勢分析指出,隨著比特幣為首的多個ASIC挖礦幣種面臨減產,其回本周期顯著延長。與此同時,以太坊共識機制轉變為POS,這為FPGA礦機市場回暖提供了機會。挖礦產業自2011年比特幣價格攀升和交易需求增加起始,經歷從CPU、GPU、FPGA到ASIC的演變,挖礦效率大幅提升。FPGA礦機的出現解決了能耗產出比問題,與GPU和CPU相比,更專注於加密貨幣挖礦。FPGA作為ASIC領域半定製電路,兼具定製電路的靈活性與傳統可編程器件門電路的可編程性。FPGA礦機成本優勢明顯,支持多種演算法,如比特幣SHA256和GPU礦機Scrypt演算法。盡管算力不如當時的CPU及GPU礦機,但FPGA在能耗、產出等方面表現出色。隨著ASIC礦機的問世,FPGA礦機逐漸淡出市場舞台。然而,新項目的出現為FPGA礦機帶來了轉機。Nervos原生代幣CKB的發行與上線,成為FPGA礦機市場復甦的關鍵點。CKB的產量和挖礦收益引起市場關注,FPGA礦機在CKB挖礦中的成本效益成為焦點。
分析顯示,FPGA礦機在CKB挖礦的關機價(挖礦成本價)僅為0.0015 USDT,遠低於其公募價格的15%,即使CKB價格破發,只要不低於關機價,礦工仍有盈利空間。使用FPGA礦機挖礦CKB的最快回本周期僅為6個月。當前,CKB支持多種FPGA礦機型號進行挖礦,通過NervosDAO合約享受CKB分紅,成為當前挖礦投入產出比最高的幣種之一。隨著新幣項目的涌現,FPGA礦機市場潛力巨大。
在比特幣產量減半,顯卡市場萎縮的大環境下,FPGA礦機憑借其特定幣種高效挖礦、靈活添加和適應新發幣種的優勢,吸引了礦池、機構的高度關注。投資機構認為,CKB市場潛力巨大,與投資交易相比,其挖礦收益遠超預期,FPGA礦機有望重新奪回市場認同。對看好CKB的投資人而言,通過低成本挖礦並長期持有可能成為更優策略。除CKB外,包括KDA、RVN、DGB、Tellor和Pegnet在內的知名項目也支持FPGA挖礦,成本低於顯卡。
數據表明,FPGA礦機在CKB挖礦的回本周期領跑其他礦機,甚至超越螞蟻S17+、阿瓦隆1166和神馬M20S等主流機型。頭部礦池、礦業資本開始大規模部署FPGA礦機和礦場,預示著FPGA礦機強勢回歸市場的局面正在形成。隨著FPGA礦機晶元的升級與重量級項目的興起,FPGA礦機再次引爆市場的局面已近在眼前。
㈧ Aleo挖礦幾個關鍵維度的分析
在考慮ALEO的POW挖礦策略時,我們分析了市場上用於以太坊挖礦的GPU礦機。這類礦機的原始以太坊算力約為900TH,相當於大約960萬張3080顯卡的算力。為了方便計算和比較,我們將所有類型的顯卡折算為3080型號。每張3080顯卡的電力消耗約為320W,滿負荷運行下每天消耗約7.68千瓦時電力,按每千瓦時1元電費計算,每天電費成本約為7.68元人民幣。每套設備預估成本為800美元,摺合人民幣5600元,年產出估計為1.45億枚硬幣。
參與ALEO挖礦的潛在收益評估涉及不同參與度,從以太坊GPU總算力的10%到95%。基於這些參與度設定,我們計算每日產出量。具體計算公式為:產出量 = 年產出量 x 參與度。通過此方法,我們得出不同參與度下的具體產出。
在評估顯卡挖礦回本周期時,我們計算了成本為每100枚ALEO幣的回本周期。對於頭礦階段,預計約30%的顯卡加入挖礦。POS挖礦分析中,年度產出為2.2億枚ALEO幣,初期為6億枚供早期投資者使用,佔比35%。通過質押100枚ALEO幣,我們推導出產出公式:產出 = 年產出 x (質押量 / 總量)。
POW挖礦中,考慮到顯卡作為主要投資品,一年後預計價值減少10%,損壞率預計為10%,顯卡殘值約為原價的80%。若幣價低於$10,是否繼續挖礦取決於能否覆蓋運行成本。POS挖礦成本極低,即使在幣價低迷時,繼續挖礦仍可行,通過獲得更多ALEO幣並等待市場改善。購買現貨直接質押挖礦成本直接受市場波動影響。
系統提供轉讓礦池份額功能,允許礦工在需要時變現投資,降低風險,提高收益。這為挖礦操作在不穩定市場環境中提供額外保護。ALEO幣價的預判考慮了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生態發展、質押數量等因素。生態系統的成功直接影響幣價和投資回報。
南山四哥多年致力於加密圈投研,分享真實前沿的加密信息。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責任自負。請自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