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折彎系數,和哪些有關系
屬於鈑金加工范疇,例如折一個角鐵樣子的零件,兩邊尺寸為A和B,那麼實際加工時是要先通過沖床加工展開的,它的展開尺寸就是A+B-對應折彎系數=展開尺寸。鈑金有延展性嘛
折彎系數=(料厚)1.0*5/3
這是我們通常用的公式
拿1.0鐵板為例
1.0鐵板的折彎系數是1.67
要用1.0鐵板加工一件兩邊尺寸為10和30的角鐵那麼先加工展開為:
10+30-1.0*5/3=38.33
以上說的是我們實際加工通常這么算
理論上折彎系數和折彎半徑也是有關系的,如果你用SOLIDWORKS軟體畫鈑金圖希望做出得展開可以直接用的話,也可用我們以上算出來的那個系數,不過折彎半徑要相應變化,例如1.5鐵板的折彎系數是2.5把折彎半徑設置成1.0直接展開就是跟我們算出來的一樣的,這個折彎半徑不是簡單的遞加關系哦
② 折彎系數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如何計算折彎系數?
折彎系數的計算方法有多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是折彎扣除數法。該方法涉及展開尺寸的計算,其公式為:展開尺寸 = 直邊的外側長度 + 另一直邊的外側長度 - 折彎扣除數。在應用此公式時,需要注意:1)直邊的外角長度是指兩直邊外側交點間的距離,而非折彎圓角處的切點。2)折彎扣除數根據不同V槽尺寸的刀具而有所不同,一般V16的扣除數為4.8,V18為5.0,V20為5.3。例如,如果使用V18刀具折彎100mm的直邊,則展開長度為100 + 100 - 5.0 = 195mm。
問題二:折彎系數是什麼?
折彎系數是鈑金加工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用於描述在折彎過程中材料實際展開尺寸與理論展開尺寸之間的差值。通常,折彎系數可以通過料厚乘以一定系數來計算,例如,1.0mm厚度的材料折彎系數通常為1.67。在實際加工中,如果要用1.0mm厚的鐵板加工一個兩邊尺寸為10mm和30mm的角鐵,首先需要計算其展開尺寸,即10 + 30 - 1.0 * 5/3 = 38.33mm。
問題三:折彎系數是什麼概念?
折彎系數是在鈑金加工中用於計算材料在折彎後展開尺寸的一個系數。它通常與料厚和折彎半徑有關。例如,對於1.0mm厚的材料,其折彎系數可能是1.67。在實際加工中,通過計算得到的具體折彎系數可以用於展開計算,從而指導沖床加工。理論上,折彎系數和折彎半徑之間存在關系,實際應用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問題四:鈑金折彎的系數如何計算出來?
鈑金折彎系數是基於材料在折彎時中心線長度不變,但外側材料被拉伸、內側材料被壓縮的原理計算出來的。具體來說,折彎系數通常取板厚的0.5倍。例如,對於一個外徑為1010mm、厚度為10mm的園筒形零件,其展開長度為(1010 - 10)π = 3141.6mm;而對於一個內徑為1010mm、厚度為8mm的園筒形零件,其展開長度為(1010 + 8)π = 3198mm。
問題五:折彎系數和K因子是什麼關系?
折彎系數和K因子都與材料在折彎過程中的中性線位置有關。K因子是材料中性線位置的計算系數,其取值范圍通常為0到1,默認值為0.44。在計算折彎圓角部分的展開長度時,K因子會影響展開長度的計算結果。K因子與材料、鈑厚度和折彎半徑的比值有關,且可以根據具體的設計規則和材料特性進行調整,以確保展開後的長度更加准確。
問題六:鈑金折彎系數的具體定義和K因子的詳細解釋是什麼?
鈑金折彎系數是在鈑金折彎過程中用於計算材料展開尺寸的一個系數,它與材料的抗拉強度極限、毛料寬度和毛料厚度有關。具體來說,折彎系數K可以通過公式P = KBtσb來計算,其中P表示彎角彎曲作用力,B表示毛料寬度,σb表示抗拉強度極限,t表示毛料厚度。K因子是一個根據材料厚度確定的系數,用於鈑金設計中的折彎展開長度計算。
③ 沖壓黃銅材、鐵材的沖床噸位要如何去計算需要使用多少噸的機台呢
沖裁力:
P=L×t×K
L——剪切輪廓長度
t——材料厚度
K——材料抗剪強度
折彎力:
P=(0.33~0.67)×B×t×σb,系數與工件、模具的折彎圓角半徑有關,半徑小,系數取大值。
B——折彎寬度
t——材料厚度
σb——材料抗拉強度
按照上述概算,另外,考慮壓料力的影響,乘一個保險系數。
連續、復合模,要看沖裁、折彎兩個工步是先後完成還是同時完成。如果同時完成,力當然會更大。
④ 0.45mm厚的鐵板 900mm周長,需要多大的沖床怎麼算啊 有知道的嗎
周長*厚度*0.4=沖床需要的壓力,需要的壓力是16.2噸,用25T的沖床就可以了
⑤ 沖壓模具沖床噸位計算公式、實例分析,設計師值得一看
沖壓模具中壓力機、沖床噸位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選得太大會導致成本浪費,選得太小則會影響沖壓件的質量。合理選擇沖床需進行噸位計算。沖床噸位計算公式如下:沖床噸位=沖裁力+壓料力+脫料力+成型力。
沖裁力計算公式為:沖裁力=P=T*L*K,其中T為材料厚度,L為沖裁周長,K為抗剪強度,具體數值根據材料類型而定,如SECC、SPCC、SGCC的抗剪系數為330,SUS的抗剪系數為660。
若以1mm厚的冷軋板為例,沖裁一個長*寬為700*500規格的方孔,沖裁力計算為:P=1*2400*330=792000N=79.2t。
壓料力一般按沖裁力的30%來計算,脫料力通常取沖裁力的5%。成型力計算公式為:成型力=P1=0.43*T*L1*K1,其中L1為折彎長度,K1為抗拉強度,抗拉系數根據材料類型不同,SECC、SPCC、SGCC為300~350,SUS為350~400。
實際計算中,沖裁力為決定性因素,壓料力、脫料力、成型力等其他力幾乎可以忽略。沖裁力大小受材料、硬度、周長的影響,與沖裁間隙的大小、加工精度的高低也有關系。噸位計算得到的是一個近似值,無法做到非常准確,通常在計算結果上預留20%作為預留力,以確保沖壓件的質量。
因此,掌握模具噸位的計算與選擇技巧對於設計師來說至關重要。各位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一關鍵技能呢?
⑥ 冷沖模具的沖裁力計算有沒有簡便的方法
沖床沖壓力計算公式P=kltαbf
其中:k為系數,一般約等於1,
l沖壓後產品的周長,單位mm;
t為材料厚度,單位mm;
f為沖裁系數,一般設為1.3
αb為材料抗拉強度.單位MPa ,按照所沖壓材料的抗拉強度取。 .
算出的結果是單位是牛頓,在把結果除以9800N/T,得到的結果就是噸位。如果是復合模的話,把結果再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