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計算屈服強度
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可以按以下公式來計算:
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Fe/So;Fe為屈服時的恆定力。
上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h=Feh/So;Feh為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
下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L=FeL/So;FeL為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FeL。
試驗時,當測力度盤的指針首次停止轉動的恆定力或者指針首次回轉前的最大力或者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分別對應亮判著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
(1)上屈服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金屬材料發生並鏈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敬蔽改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
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於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大於屈服強度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於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Ⅱ 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與屈服強度有什麼關系
當外力超過材料的彈性極限之後,此時材料會發生塑性變形,即卸載之後材料後保留部分殘余變形。當外力繼續增加達到一定值之後,就會出現外力不增加或者減少而試樣仍然繼續伸長,表現在應力-應變曲線上就是出現平台或者鋸齒狀的峰谷,這種現象就稱之為屈服現象。
處於平台階段的力就是屈服力,試樣屈服時首次下降前的力稱為上屈服力,不計瞬時效應的屈服階段的最小力稱為下屈服力。相應的強度即為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
試驗時用自動記錄裝置繪制力-夾頭位移圖。要求力軸比例為每mm所代表的應力一般小於10N/mm2,曲線至少要繪制到屈服階段結束點。在曲線上確定屈服平台恆定的力Fe、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Feh或者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FeL。
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可以按以下公式來計算:
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Fe/So;Fe為屈服時的恆定力。
上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h=Feh/So;Feh為屈服階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
下屈服強度計算公式:ReL=FeL/So;FeL為不到初始瞬時效應的最小力FeL。
(2)上屈服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影響屈服強度的內在因素有:結合鍵、組織、結構、原子本性。如將金屬的屈服強度與陶瓷、高分子材料比較可看出結合鍵的影響是根本性的。從組織結構的影響來看,可以有四種強化機制影響金屬材料的屈服強度,即固溶強化、形變強化、沉澱強化和彌散強化、晶界 和亞晶強化。
其中沉澱強化和細晶強化是工業合金中提高材料屈服強度的最常用的手段。在這幾種強化機制中,前三種機制在提高材料強度的同時,也降低了塑性,只有細化晶粒和亞晶,既能提高強度又能增加塑性。
影響屈服強度的外在因素有:溫度、應變速率、應力狀態。隨著溫度的降低與應變速率的增高,材料的屈服強度升高,尤其是體心立方金屬對溫度和應變速率特別敏感,這導致了鋼的低溫脆化。
應力狀態的影響也很重要。雖然屈服強度是反映材料的內在性能的一個本質指標,但應力狀態不同,屈服強度值也不同。我們通常所說的材料的屈服強度一般是指在單向拉伸時的屈服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