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問一個混凝土框架結構計算中的問題
水平地震力計算和柱子軸力有些關系,但不是直接的關系。地震力是和兩個因素有關系,一個是剛度,一個是質量,其中質量是自重和荷載,中柱,邊柱軸力只是質量一個方面。柱子的軸力分布大小取決於板恆活荷載,樓板的從屬面積,還有樑上牆體荷載,自重,這些因素,你很難控制柱子軸力大小分布,這一般由建築來定。然而柱子軸力顯然是不分邊柱和中柱誰大誰小。更不存在要滿足誰比誰大
Ⅱ 柱軸向壓力設計值怎麼算
柱組合的軸壓力設計值:
N=βFgn
註:β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後柱軸壓力增大系數(邊柱取1.3。中柱取1.25)。
F按簡支狀態計算柱的負載面積。
g 折算在單位建築面積上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4KN/m2。
n為驗算截面以上的樓層層數。
(2)梯柱的軸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設計壓力
當容器上裝有安全閥時
考慮到安全閥開啟動作的滯後,容器不能及時泄壓,設計壓力不得低於安全閥的開啟壓力[開啟壓力是指閥瓣在運行條件下開始升起,介質連續排出的瞬時壓力,其值小於等於(1.05~1.1)倍容器的工作壓力]。
當容器上裝有爆破片時
設計壓力不得低於爆破片的爆破壓力。其值可以根據爆破片的類型確定,取爆破片的設計爆破壓力加上所選爆破片製造范圍的上限,通常可取(1.15~1.3)倍最高工作壓力。
當容器出口側管線上裝有安全閥時其設計壓力應不低於安全閥的開啟壓力加上容器至安全閥處的壓力降。當容器進口管線上裝有安全閥出口側裝有截止閥或其它截斷裝置時,其設計壓力取以下兩種情況之大者。
a、安全閥的開啟壓力。
b、按容器工作壓力增加適當的裕度。
當容器位於泵進口側且無安全控制裝置時取無安全泄放裝置時的設計壓力,且以0.1MPa外壓進行校核。
其設計壓力取以下三者中的大值。
a、泵正常入口壓力加1.2倍的泵正常工作揚程。
b、泵最大入口壓力加泵正常工作揚程。
c、泵正常入口壓力加關閉揚程(即泵出口全關閉揚程)。
當容器系統中有控制裝置而單個容器沒有時且各容器之間的壓力降難以確定時,其設計壓力可按下表確定。
Ⅲ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中樓梯間設計有什麼要求
一、樓梯抗震設計原則: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3.6.6條第1款:計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簡化計算與處理,應符合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況,計算中應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條文說明中進一步指出:針對具體結構的不同,「考慮」的結果,樓梯構件的可能影響很大或不大,然後區別對待。樓梯構件自身應計算抗震,但並不要求一律參加整體結構的計算。
這條規定是從汶川地震後,2008年修訂版增加的要求,新抗規進一步明確了根據樓梯對主體抗震性能的影響大小來決定是否參與整體計算,並增加了以下規定:
GB50011-2010第6.1.15條第2款:對於框架結構,樓梯間的布置不應導致結構平面特別不規則;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宜採取構造措施,減少樓梯構件對主體結構剛度的影響。條文說明中進一步指出:對於框架結構,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梯板起到斜支撐的作用,對結構剛度、承載力、規則性的影響比較大,應參與抗震計算;當採取措施,如梯板滑動支承於平台板,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等的影響較小,是否參與整體抗震計算差別不大。對於樓梯間設置剛度足夠大的抗震牆的結構,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的影響較小,也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結合新抗規培訓教材和新出的國家標准圖集11G101-2,可以歸納出:
1、樓梯與主體結構整澆的框架結構(包括梯間四周未用剪力牆和連梁圍合的框-剪結構):
(1)樓梯布置應避免特別不規則,樓梯應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2)樓梯構件應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並與正常使用荷載基本組合進行包絡設計;
(3)樓梯構件應採取如下抗震構造措施:
①縱向麵筋拉通且不小於最小配筋率,底、面縱筋均按充分考慮鋼筋抗拉強度的要求錨固;
②梯板按斜支撐構件設計,板厚不宜小於140mm,不應小於120mm【參照GB50010-2010第9.4.1、9.4.5條】;
③梯板兩側設置縱向暗梁,暗梁縱筋一、二級不少於612,三、四級不少於412,箍筋不小於φ6@200【圖集11G101-2第8頁】;
④梯板雙層鋼筋網之間設置間距不小於φ6@600的拉筋;分布筋末端彎直鉤伸至對邊【圖集11G101-2第44頁】。
2、樓梯滑動支承於平台板的框架結構:
(1)樓梯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2)樓梯構件按正常使用荷載基本組合進行承載力計算;
(3)樓梯構件採取如下抗震構造措施:
①縱向麵筋拉通且不小於最小配筋率,底、面縱筋均按充分考慮鋼筋抗拉強度的要求錨固;
②梯板雙層鋼筋網之間設置間距不小於φ6@600的拉筋;分布筋末端彎直鉤伸至對邊【圖集11G101-2第40、42頁】;
③梯梁加強抗剪抗扭構造,箍筋不小於φ8@150,腰筋不小於N214;梯柱截面不小於牆厚×300,砼標號不低於C25,縱筋不小於414,箍筋不小於φ8@100;梯間框架柱(剪力牆端柱)配筋增大10~20%,箍筋加密。
3、剪力牆結構、筒體結構以及梯間四周用剪力牆和連梁圍合的框-剪結構:
(1)樓梯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2)樓梯構件按正常使用荷載基本組合進行承載力計算;
(3)樓梯構件採取如下抗震構造措施:
①縱向麵筋拉通且不小於最小配筋率【朱文建議不小於0.1%】,底、面縱筋均按充分考慮鋼筋抗拉強度的要求錨固【見第三條】;
②梯板厚h<150時分布筋末端可不彎鉤;h≥150時分布筋彎直鉤伸至對邊【GB
50010-2010第9.1.10條】,梯板雙層鋼筋網之間設置間距不小於φ6@600的拉筋;
③梯梁加強抗剪抗扭構造,箍筋不小於φ8@150,腰筋不小於N214;梯柱截面不小於牆厚×300,砼標號不低於C25,縱筋不小於414,箍筋不小於φ8@100;梯間框架柱(剪力牆端柱)配筋增大10~20%,箍筋加密。
二、樓梯構件抗震承載力驗算要求:
1.與樓梯構件相連的框架柱、框架梁,應計入樓梯構件附加的地震內力(尤其是軸力和剪力);
2.與樓梯構件不相連的框架柱、框架梁,可按不計入樓梯構件的情況設計;
3.梯板應計入地震軸力和面內彎矩的影響,按偏心受拉、偏心受壓構件計算,按雙層配筋設計;
4.連接梯板和框架的休息平台梁應計入地震軸力影響,按壓彎或拉彎構件設計;支承梯板的平台梁應按拉彎剪構件設計;
5.支承平台梁的梯柱應取平台梁的軸向力作為剪力進行設計。
Ⅳ 地梁是怎麼受力的
地梁縱向鋼筋應該在支座錨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縱筋的接頭位置、接頭百分率的控制,縱向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按抗震構件的構造要求執行受力。
基礎梁或者地基梁就是承擔地基反力的梁,例如柱下條形基礎,例如梁筏中的梁。它們的梁底都在持力層上。
拉梁僅僅是一種聯系梁或者構造梁。例如專門承擔上部填充牆的聯系梁,例如承台之間的梁,例如一些重要獨基之間的拉梁。它們的特徵就是,梁底一般都可以不在持力層上,因為它們不需要承擔地基反力。(反而要防止地梁受地基反力而破壞,所以地梁下經常要墊爐渣)
預應力錨索地梁是由預應力錨索和地梁共同構成的一種新型支護體系。錨索通過張拉產生預應力,把鋼絞線或高強鋼絲固定於深部的地層中,從而達到被加固體穩定和限制其變形的目的。地梁則能將錨索端頭的強大壓力進行擴散傳遞,並有調整淺層岩土應力的作用。
(4)梯柱的軸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當獨立基礎埋置不深,或者埋置雖深但採用了短柱方案時,由於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載差別較大,或根據抗震要求,可沿兩個主軸方向設置構造基礎拉梁。基礎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截面寬度可取1/20~1/30。
構造基礎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圍內的下限,縱向受力鋼筋可取上述所連接柱子的最大軸力設計值的10%作為拉力或壓力來計算,當為構造配筋時,除滿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於上下各2#14(二級鋼),箍筋不得小於Ф8@200。
當拉樑上作用有填充牆或樓梯柱等傳來荷載時,拉梁截面應適當增加,算出的配筋應和上述構造配筋疊加。構造基礎拉梁頂標高通常與基礎頂標高或短柱頂高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基礎可按偏心受壓構件計算。
當框架結構底層層高不大或埋置不深時,有時要把基礎拉梁設計得比較強大,以便用拉梁平衡柱底彎矩。這時,拉梁正彎矩鋼筋應全部拉通,負彎矩鋼筋至少應在1/2跨拉通。
拉梁正負彎矩在框架柱內的錨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關抗震構造要求與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時拉梁宜設置在基礎頂部,不宜設置在基礎頂面之上,基礎則可按中心受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