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礦池算力 > R雲算力

R雲算力

發布時間:2024-02-29 22:22:03

⑴ 邊緣計算有哪些應用場景

根據咨詢公司STL Partners的研究發現,邊緣計算能夠在許多場景大展身手,這里選擇了以下9個重要的應用場景:
1、自主汽車
卡車車隊的自動組隊可能是自動車輛的首批使用案例之一。在這里,一群卡車在車隊中彼此緊跟著行駛,節省了燃料成本,減少了擁堵。有了邊緣計算,除了前面的卡車,所有卡車都將不再需要司機,因為卡車將能夠以超低延遲相互通信。
2、油氣行業資產的遠程監控
石油和天然氣的失敗可能是災難性的。因此,他們的資產需要仔細監控。
然而,石油和天然氣工廠往往位於偏遠地區。邊緣計算使得實時分析與處理更接近資產,這意味著更少地依賴於與集中式雲的高質量連接。
3、智能電網
邊緣計算將成為更廣泛採用智能電網的核心技術,有助於企業更好地管理其能源消耗。
連接到工廠、工廠和辦公室邊緣平台的感測器和物聯網設備正在被用於實時監測能源使用並分析其消耗。有了實時可見性,企業和能源公司就可以達成新的交易,例如在電力需求的非高峰時段運行大功率機械。這可以增加企業對綠色能源,如風能的消耗。
4、預測性維護
製造商希望能夠在故障發生之前分析和檢測生產線的變化。
邊緣計算有助於使數據的處理和存儲更接近設備。這使物聯網感測器能夠以低延遲監控機器健康狀況,並實時執行分析。
5、住院病人監護
醫療保健包含幾個優勢機會。目前,監測設備,如血糖監測儀、健康工具和其他感測器等,要麼未連接,要麼需要將來自設備的大量未處理數據存儲在第三方雲上。這給醫療保健提供者帶來了安全問題。

醫院網站上的邊緣可以在本地處理數據,以保護數據隱私。邊緣計算還可以向從業者及時通知患者的異常趨勢或行為。

6、雲游戲
雲游戲是一種新型的游戲,它可以將游戲的實時內容直接傳輸到設備上,這種游戲高度依賴於延遲。
雲游戲公司正在尋找盡可能接近玩家的邊緣伺服器,以減少延遲,提供完全響應和沉浸式游戲體驗。
7、內容交付
通過在邊緣緩存內容,如音樂、視頻流、網頁等,可以極大地改善內容傳播。延遲可以顯著降低。內容提供商正在尋求更廣泛的分發CDN,從而根據用戶流量需求保證網路的靈活性和定製性。
8、交通管理
邊緣計算可以使城市交通管理更加有效。這方面的例子包括在需求波動的情況下優化公交頻率,管理額外車道的開啟和關閉,以及未來管理自動駕駛汽車流量。
通過邊緣計算,使處理和存儲距離智能家居更近,減少了回程和往返時間,並在邊緣處理敏感信息。例如,亞馬遜的Alexa等語音助手設備的響應時間會快得多。
有了邊緣計算,就不需要將大量的流量數據傳輸到集中式雲,從而降低了帶寬和延遲的成本。
9、智能家居
智能家庭依賴於物聯網設備從房子周圍收集和處理數據。通常,這些數據被發送到一個中央遠程伺服器,在那裡進行處理和存儲。然而,這種現有體系結構存在回程成本、延遲和安全性方面的問題。
通過邊緣計算,使處理和存儲距離智能家居更近,減少了往返時間,並在邊緣處理敏感信息。
這些只是邊緣計算跨多個行業支持的許多用例中的一小部分。以諧雲邊緣計算應用實例來說,通信領域,諧雲為行業巨頭某在線服務公司業務場景定製開發、打造了雲邊協同平台,助力其輕松應對流量洪峰;交通領域,聯合上汽集團商用車技術中心打造了「基於容器的下一代車雲協同架構」,是汽車行業的首款「雲、邊、端」一體化架構,可實現百萬級車聯網大規模接入;為某跨海大橋打造了一體化協同的產品,積累了豐富的「邊-端」設備協議對接經驗,交付了行業頂尖的「軟硬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其中,某在線服務公司和上汽集團案例分別榮獲《2020年分布式雲與雲邊協同十佳實踐案例》獎項和《2021年分布式雲與雲邊協同十佳實踐案例》獎項。旗下邊緣計算產品通過「2021雲邊協同類能力評估」、「邊緣一體機、可信物聯網雲平台(通用/安全要求)」多項能力評估,獲浙江CCF2021優秀產品獎,在業內擁有極佳口碑,並獲得行業權威認可。
目前,諧雲邊緣計算已實踐於分布式雲、物聯網、車雲協同、邊緣智能金融等多場景,為邊緣計算領域樹立了實踐標桿和經典案例。並在一些典型行業如通信、交通、金融、軍工等多個行業領域中得到大規模的落地驗證。

⑵ 元宇宙是由哪些構成的

構築元宇宙的技術賽道歸納為「BAND」,即區塊鏈(Blockchain)、游戲(Game)、網路算力(Network)和展示方式(Display),分別從價值交互、內容承載、數據網路傳輸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構建元宇宙。

(1)區塊鏈技術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清結算平台和價值傳遞機制,能夠保障元宇宙的價值歸屬與流轉,從而保障經濟系統的穩定、高效,保障規則的透明和確定性執行。去中心化的虛擬資產能夠跨平台、脫離內容本身進行流通,變得更加「真實」。

(2)電子游戲為元宇宙提供交互內容,是元宇宙內容發展與用戶流量的關鍵賽道。用戶創作成為元宇宙游戲發展的趨勢,用戶創作能夠為元宇宙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玩家並非像傳統游戲一樣成為游戲主策、主程手中的提線木偶,也改變著人們對虛擬資產的觀念。

(3)網路與算力技術的升級保障了信息的傳輸與計算能力,5G、AIoT、算力為次時代應用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雲游戲近年來也實現了高速發展,雲計算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科技領域之一,伴隨通信速率和雲算力的持續升級,雲端游戲已經成為現實。

(4)顯示技術提供交互方式,超高清及AR/VR設備也實現了持續迭代升級,用戶已經可以獲得較好的沉浸式體驗。

「BAND」四大賽道近年來均發生了邊際變化,目前從技術的供需層面都逐步支撐元宇宙的降臨。具體而言,區塊鏈DeFi、NFT賽道快速迭代,從早先的幣圈與鏈圈之爭進化為逐步鏈接真實世界,且通過DeFi構築金融模型,使更多的人和機構開始接受這種虛擬資產範式;游戲行業探索出了以用戶創作主導,經濟系統為核心的Roblox模式,游戲UGC模式廣受市場認可;5G基站、AIoT大規模建設,大規模IDC數據中心的落成以及「東數西算」的推進,在網路數據傳輸、算力上為元宇宙新時代提供了基礎;新一代VR設備實現使用體驗廣受好評,銷量迎來增長,顯示技術從3D向全真演進。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⑶ 對於AR來說,5G的大帶寬到底有什麼作用

5G來了,VR/AR概念似乎回暖了。投資、咨詢、市場分析等領域里關注5G+VR/AR的人又多了起來。然而也有不少從業者認為5G+VR/AR純屬概念炒作,認為兩者之間並沒有一毛線關系,甚至大有談5G就踢群的架勢。



只有等到對3D模型的精度需求極高、對3D模型實時載入的需求很強的情況下,5G才有其發揮的價值。目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就是VR/AR Telepresence(又稱VR/AR Holoportation),即將人體進行3D重建或體量捕捉(Volumetric Capture)後,遠程進行近似於面對面一般的VR/AR通信。不過這樣的技術還處於實驗室階段,距離消費市場還很遙遠。


另外,由於AR眼鏡並不適合觀看全景視頻,因此5G的大帶寬也無用武之地。

⑷ 「元宇宙」火了,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12]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23]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23]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1]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⑸ 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技術是「5G+雲+AI」

傳統的以生產為主導的商業經濟模式已無法支撐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數據驅動企業運營模式發生變革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隨 著數字經濟新時代的到來,傳統技術並不能很好地滿足產業在網路化、平台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如:4G 時代網路的帶寬和延遲不足以支撐終端和中央無縫的聯接;私有部署的傳統計算無法實現算力資源規模化的整合;簡單人工神經網路有限的准確率不能滿足產業內對 智能應用的高精度要求。而以 5G、雲計算、AI 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傳統企業由電子化到信息化再到數字化搭建階梯,通 過其技術上的優勢幫助企業在傳統業態下的設計、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商業等領域進行變革與重構,進而推動企業重新定位和改進當前的核心業務模式,完成數字化轉型。

「5G+雲+AI」成為數字經濟新時代的重要引擎

隨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對傳統產業沖擊的不斷加強,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全球企業的共識,面對著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新興數字技術的支撐作用體現的愈發明顯:5G 技術以低時延、大帶寬、廣連接的優勢,結合行業各種場景,為體驗和應用帶來質的飛躍,將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雲計算作為其中重要的力量,將匯聚更多樣化的算力和應用,讓政府與企業進入上雲的快車道,加速產業的智能升級;基於優秀的演算法,海量的數據,以及雲端豐富的算力, AI 將為各個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

在 5G、雲計算、AI 的引領下,行業越來越豐富、數據量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多元新架構的支撐,5G、雲計算、AI 的融合創新發展已成為必然。「5G+雲+AI」技術融合將加速數字溢出,並成為數字經濟新時代的重要引擎。

(一)5G 讓聯接無處不在

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升級,加速了社會數字化發展的進程。 1G 時代,採用模擬信號傳輸,通信時面臨安全性差和易受干擾等問題, 且各個國家的 1G 通信標准不一致不能全球通信。2G 從模擬調制進入到數字調制,手機具備了上網功能,但是傳輸速率很慢每秒 10-15kb。隨著圖片和視頻的傳輸需求的誕生,人們對於通信傳輸速率的要求也 日趨高漲,於是 3G、4G 相繼而生。3G的通信標准將信息的傳輸速率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上網成為了手機的主要功能。4G 相對於 3G 速率進一步提升,可以快速地傳輸高質量的圖像、音頻和視頻等,滿足用戶對於無線網路服務的要求。但是,隨著用戶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以及智能化設備的登場,未來數據流量必然會爆發式增長。目前 每個4G用戶每人每月大約需要 3G 左右流量,如果運營商全面開放4G 上網套餐,則至少需要 20G 才能滿足用戶需求,以4G的網路能力肯定是無法承受的,從根本上解決用戶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與運營商網路提供能力不足的矛盾,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 5G。

通信發展歷程

5G   有三大特性: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高可靠和海量連接。 網路速度提升,用戶體驗與感受才會有較大的提高。 5G 速率較 4G 全方位提升,下行峰值速率可達 20Gbps,上行峰值速率可能超過 10Gbps。 對網路速度要求很高的業務能在 5G 時代被推廣,例如,雲VR 的呼聲一直很高,但是目前 4G 速度不足以支撐雲 VR 對視頻傳輸和即時 交互的要求,用戶還是需要依靠昂貴的本地設備進行處理。依託於5G 的高速率,雲 VR 將能夠獲得長足發展。 5G 支持單向空口時延最低 1ms 級別、高速移動場景下可靠性 99.999 的連接。 5G 超低時延的特性可以支持敏感業務的調度,為車聯網、工業控制、智能電網等 垂直行業,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網路連接。同時,使得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應用場景走向現實。 5G   網路每平方公里百萬級的連接數使萬物互聯成為可能。 5G 網路面向的不僅僅是個人用戶,還有企業用戶和工業智能設備,5G 將為C 端和B 端的用戶或智能設備提供網路切片、邊緣計算等服務。5G 每平方公里百萬級數量的連接能力和多種連接方式,拉近了萬物的距離,實現了人與萬物的智能互聯。

5G特性

5G 關鍵特性對應的應用場景

隨著 5G 商用牌照的發放和 5G 網路建設的大范圍鋪開,我國 5G 商用開局良好。 截至今年 7 月,全國各省市共發布 5G 相關政策文件35 個,加速 5G 在工業互聯網、交通、醫療等多個行業創新應用場景,5G 時代已來。產業發展方面,5G 產業鏈上游設備廠商著手開發和生產 5G 設備、運營商密集建設 5G 網路、先行終端廠商接踵發布 5G 手機,同時,通信行業與垂直行業加緊開發 5G 應用。截至今年 7 月, 全國范圍內已建成 5G 基站 3.8 萬個,預計至 2019 年底,全國 5G 基站建設總數將進一步增加。5G 消費類終端仍將以智能手機為主要形式,同時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工業應用等終端正在逐漸豐富。標准方面,5G 技術標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2018 年 6 月 5G 第一個版本標准完成了增強移動寬頻場景,2020 年 3 月 5G 第二版本標准將完成低時延高可靠場景。在 5G 標准制定中,我國廠商做出了重要貢獻,並且掌握較高比例的核心標准,在 5G 標准推進速度、推進質量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

5G 將拉動產業鏈上下游高速持久的經濟增長,帶動我國實體經濟轉型為社會帶來價值。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預計 2020-2025 年期間,我國 5G 商用將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 10.6 萬億元,直接創造經濟增加值 3.3 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 24.8 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 8.4 萬億元;就業貢獻方面,預計到 2025 年,5G 將直接創造超過 300 萬個就業崗位。由此可見,5G 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潛力巨大,5G 技術在改變人民日常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甚至會給社會帶來根本性的變革。未來,5G 將成為全面構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5G 使得海量數據的有效傳輸成為可能,為垂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契機。 自動駕駛、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垂直應用已經走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暫時還沒有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其中關鍵問題就在於網路連接,在現有的網路下,雖然速度一直在提升,但由於功耗高、可用頻段少和高時延等限制,很難將所有硬體設備連接在一起,它們只是單獨獲得了連接能力,而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連動。5G 的多種連接技術可支持海量機器類通信,滿足機器類通信所需的低成本和低功耗要求。其次,在萬物具備互聯能力的基礎上,大連接、低時延的5G 網路可以實時傳輸前端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提升數據採集的及時性,為流程優化、能耗管理提供網路支撐。5G 具有媲美光纖的傳輸速度、萬物互聯的泛在連接和接近工業匯流排的實時能力,同時 5G 可以與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向垂直行業領域加強滲透, 為垂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契機,助推城市的智能升級和企業數字化轉型。

5G 賦能消費級和企業級應用

(二)雲讓計算觸手可及

如果從 2006 年IBM 和谷歌聯合推出雲計算這個概念開始算起,雲計算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十年,在第一個十年裡,雲計算從被質疑到成為新一代 IT 標准,從單純技術上的概念到影響到整個業務模式。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值得探索,但雲計算在第一個十年裡已經正式確立了它的地位,已經被廣泛接受並實踐。現如今, 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數據呈現爆炸性增長,人類對計算的需求大大增加,並且希望隨時隨地獲取,這將直接推動雲計算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並作為公共服務支撐下一波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人類走入數字化時代。

雲計算發展歷程

隨著雲計算的不斷發展,雲計算的服務模式也在不斷調整。 IT 基礎設施被要求更大規模的擴展、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以及更低的成本,同時要有靈活、彈性、直觀與深入的管理方式,並以標准化、通用化的形式將服務提供給客戶,這將很大程度上解決傳統計算的服務模式固化、資源整合能力不足、資源分配時間成本高、平台化效率低等問題。雲計算發展至今,其特點主要呈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虛擬化。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

規模化整合。雲里的資源非常龐大,在一個公有雲中可以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台伺服器,在一個小型的私有雲中也可擁有幾百台甚至上千台伺服器。

高可靠性。雲計算使用了多副本容錯技術、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更加可靠。

高可擴展性。雲計算具有高效的運算能力,在原有伺服器基礎上增加雲計算功能能夠使計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終實現動態擴展虛擬化的層次達到對應用進行擴展的目的。

按需服務。雲計算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來進行購買。

全球雲市場規模及增速

雲計算進入成熟期,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總體呈穩定增長態勢。 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 為代表的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1363 億美元,增速 23.01%。未來幾年市場平均增長率在 20%左右, 預計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超過 2700 億美元。

我國公有雲市場保持高速增長,私有雲市場增速趨於穩定。 2018 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 962.8 億元,增速 39.2%。其中,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 437 億元,相比 2017 年增長 65.2%,預計 2019-2022年仍將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731 億元;私有雲市場規模達 525 億元,較 2017 年增長 23.1%,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172 億元。

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及增速

我國雲計算應用正從互聯網行業向政務、金融、工業、軌道交通等傳統行業加速滲透。 政務行業是雲計算應用最為成熟的領域,全國超九成省級行政區和七成地市級行政區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設政務雲平台;金融行業是雲計算深化應用的重要突破口,《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出,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聯網場景的主要信息系統盡可能遷移至雲計算架構平台;工業雲是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抓手, 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全國各地方政府紛紛進行工業雲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工業雲的發展;軌道交通是城市運轉的命脈,軌道交通信息化已經成為國家信息化重要布局,軌道交通雲正處於蓬勃發展、方興未艾的關鍵時期。

雲計算正成為政府和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 對於政府來說,一方面,雲計算助力政府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 享共治,通過電子政務雲平台,提高電子政務信息共享的效率,擴大 信息共享范圍;另一方面,依託雲平台有效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 建設,極大提升了政務服務的便捷性;對於企業來說,信息化成為不 少傳統企業的短板,雲計算能夠大幅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有效 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資源成本,逐漸顛覆傳統行業IT 部署的方式。除此之外,雲計算幫助企業優化運營管理流程,企業利用雲資源 可以實現彈性擴張,依託雲計算資源池的共享機制,有效解決了企業 業務量波動性強帶來的成本不可控問題,幫助企業實現降低運營支出。

(三)AI 讓智能無所不及

AI,即人工智慧,可以理解為用機器不斷感知、模擬人類的思維過程,使機器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智能。隨著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技術的成熟,人工智慧開始應用到數字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促進產業內價值創造方式的智能化變革。

自誕生至今 60 多年的歷史中,各行業專家學者們進行了大量探索與實踐,AI 的發展也經歷了多次起伏。 AI 最早於 1956 年夏天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的一場學術會議中提出並獲得肯定,標志著人工智慧科學正式誕生。1956 年到 20 世紀 60 年代初,機器定理證明、跳棋程序等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關注度。但在隨後的 10 年中,對人工智慧過高的期待使得人們設立了許多不切實際的研發目標,例如用機器證明函數問題、依靠機器進行翻譯等。這些挑戰不出意外地相繼落空,使人工智慧的發展步入了低谷。到了 70 年代末期, 專家系統的出現讓人工智慧成功從理論研究走向了實際應用。專家系統通過模擬人類專家的知識和經驗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讓人們開始在醫療、化學、地質等領域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價值。80 年代到 90 年代,隨著美國和日本立項支持人工智慧研究,人工智慧進入第二個發展高潮期。期間,人工智慧相關的數學模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如著名的多層神經網路、BP 反向傳播演算法等,使演算法模型准確度和專家系統獲得了進一步優化。

人工智慧發展歷程

如今,得益於演算法、數據和算力三方面共同的進步,人工智慧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呈現出專業性、專用性和普惠性的特點。

專業性指的是人工智慧具有了等同甚至超越人類專業水平的能力。 隨著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成熟,人工智慧已不僅僅能夠進行簡單的重復性工作,還可以完成專業程度很高的任務。例如,阿爾法狗(AlphaGo)在圍棋比賽中戰勝了人類冠軍,人工智慧系統診斷皮膚癌達到了專業醫生水平,人工智慧程序在大規模圖像識別和人臉識別中有了超越人類的表現。

專用性指的是目前一種人工智慧應用通常僅能用於一個領域, 無法實現通用的人工智慧。 面向特定任務(比如下圍棋)的專用人工智慧系統由於任務單一、需求明確、應用邊界清晰等理由形成了人工智慧領域的單點突破。雖然在信息感知、機器學習等「淺層智能」方面進步顯著,但是在概念抽象和推理決策等「深層智能」方面的能力還很薄弱,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與真正通用的智能還相差甚遠。

普惠性指的是人工智慧技術能夠與不同的產業相結合產生新的應用,對各行各業都產生普惠效應。 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根據不同行業的需求,形成具體的應用,在各式各樣的場景中發揮作用。例如,圖像識別在製造行業的產品檢測應用能夠節省大量人力,在交通行業的車牌識別應用能夠簡化認證流程,在零售行業的刷臉支付應用則能夠優化購物體驗。

人工智慧應用特點

人工智慧應用的成熟,既催生了新的市場,也為傳統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據IDC 統計,2018 年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為161.9億元,預計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接近 7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

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

人工智慧的發展正驅動著產業內勞動力、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組織形式等多方面的變革。首先,人工智慧能夠通過輔助人類活動顯著降低工作門檻,實現工作方式的智能化變革。例如,通過在人機交互方式上應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不僅能夠大大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還使得交互效率大幅提升。其次,通過利用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能夠更穩定、甚至更高效的完成任務,實現勞動力的智能化變革。例如,在許多現代化工廠里,大量的工業機器人和機械臂已經取代了人工崗位。結合適當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甚至能夠實現全流程的自動化,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最後, 通過突破人類思維,人工智慧能夠創造新的流程、方法或產品,實現工作組織形式和應用方式的智能化變革。例如,通過使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工具,企業能夠使「機器人」與處理事務、數據以及與其他數字系統通信的應用進行交互,執行跨越多個應用的復雜嵌套流程。而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機器翻譯技術則促成了翻譯機產品的出現。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技術構成的翻譯軟體和專屬硬體相結合, 為消費者提供了快速對話翻譯能力,在出國旅遊等情景下得到了廣泛應用。

(四)「5G+雲+AI」技術融合加速數字溢出

不同經濟時代的發展依賴著不同的核心資源。從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和奴隸到工業經濟時代的石油、煤、天然氣,對核心資源的利用推動著經濟的發展。而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資源——數據,自然也需要與之相配套的生產工具。在數據產生、傳輸、存儲、計算、分析和應用的整個生命周期中,5G、雲和AI 相互融合,形成了數字經濟新時代從終端、邊緣到中央雲的一體化生產工具。

不同經濟時代核心資源及生產工具對比

5G 負責對數據進行高效地傳輸。 工業經濟時代的公路、鐵路使人們擺脫了依靠雙腿運輸燃料的局面。5G 大帶寬、低延遲的特性, 為數據提供了一條高速通道。一方面,5G 負責將海量的數據從客戶端傳送到雲端處理。另一方面,又能把處理的結果和生成的應用迅速分發到邊緣供人們使用。

雲負責對數據進行計算和存儲。 工業經濟時代的工廠負責對原材料進行集中加工,解決了零散小作坊的效率和成本問題。雲計算規模化的計算資源在對數據處理能力上同樣與獨立私有部署形成了天壤之別。依託於雲計算技術,人們總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計算資源, 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計算效率。

AI   負責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 工業經濟時代的蒸汽機和內燃機改變了燃料應用情況,將燃燒的熱效率從 3%提升到 40%以上。AI 對數據的分析挖掘能力,同樣帶來了不同於一般統計分析的成果。某些原本只有七成左右正確率的系統,依靠深度學習等技術能夠將精度提升至 95%以上,使應用的實用性獲得了顯著提升,進而提升了數據的價值。

5G、雲、AI 在數據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5G+雲+AI」技術融合創造更大價值。資源的價值大小,很多時候取決於開采工具的經濟性。5G、雲和AI 各自的發展和成熟讓它們的相互融合成為了可能。就像工業經濟時代公路、工廠和機器的協同 曾把石油等燃料的用途從照明拓展到動力世界,5G、雲和AI 的融合也正從數據中「精煉」出更多的應用價值,以數字溢出的形式加速企業、行業以及供應鏈等不同層面生產力的提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

「5G+雲+AI」帶來新體驗、新模式、新產業

5G、雲和 AI 技術的碰撞和融合將為社會帶來數字溢出效益。從微觀層面上看,「5G+雲+AI」技術是企業構建數字業務體驗平台、政府服務模式創新的重要保障;從宏觀層面上看,「5G+雲+AI」將加速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供應鏈的智能化,將數字產品和服務的理念從最初的生產者傳遞到最終的用戶。

(一)構建數字化業務體驗,推動企業生產方式變革

「5G+雲+AI」為企業構建數字化業務體驗提供了技術保障。 企業實現數字化業務體驗的關鍵是要完成企業各個要素之間的數字化打通與連接。企業各個要素之間不僅是一種串聯關系,而是需要通過數字化形成各個要素之間的價值發揮,構建數字化的業務體系。敏捷和創新是數字化業務能力的體現,5G、雲計算、AI 等技術可以打破企業以往的管理體制、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支撐業務創新和敏捷迭代,重構數字化的業務體系和運營體系,帶來全新的業務體驗。

雲計算與 AI 技術的協同應用成為企業構建數字化業務的重要選擇。 基於AI 晶元的雲將全面提升雲主機、容器、裸金屬等各種形態的服務性能,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在醫療、教育、商業、零售等諸多領域,對「雲計算+AI」的智能雲的需求不斷增加,應用越來越廣泛。Gartner 2019 CIO 調查顯示,過去四年中企業部署AI 的數量增長了 270%,並在 2018 年增長了兩倍。Gartner 預測,到 2021 年,70% 的企業將通過AI 來幫助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正在考慮如何加速部署AI 在企業整體運營和每一核心業務流程中。雲計算與 AI 的協同可以為企業減少成本和勞動力,提高企業 IT 系統的靈活性以及可擴展性,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5G 的到來為企業基於雲和AI 的轉型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5G 是高速度網路,峰值理論傳輸速度比 4G 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這意味著更加高速的數據傳輸。5G 的到來克服了過去限制企業用雲計算與AI 的問題,如數據來源、傳輸帶寬和時效性等問題。依託 5G 網路,雲計算和AI 會滲透到企業內部, 眾多應用將可以實現雲化和智能化。基於「5G+雲+AI」的合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全面的轉型,進入到由雲端的數據來制定決策的時期。

(二)創新數字政務新模式,提高城市資源整合效能

「5G+雲+AI」正在重塑政府的服務模式,助力數字政務進入智能階段。 基於雲平台和AI 策略建設的軟體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大型數字政務系統,可以融入人臉識別、個人智能助理等創新服務,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完善政務服務環境。同時,數字政府建設應充分應用 5G 等新一代通信技術,結合雲計算、AI 等信息技術共同構建新一代網路基礎設施,並以數據為驅動,強化政府數據能力建設,打造開放平台、匯聚社會資源,提升服務和監管能力。

「5G+雲+AI」將在城市資源整合中發揮技術優勢。 智慧城市是一項涉及眾多技術的復雜工程,而 5G 能讓城市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城市的路燈、交通路口、景區、都將納入到智慧城市的數據平台中。但是,單純的搜集數據會讓數據成為孤島,並不能把實際獲取的數據利用到城市管理中,基於雲的算力和AI 的數據挖掘分析能力,可以對城市數據進行策略定製,進而進行城市資源的有效整合。

道路設施智能化整合

(三)促進要素配置智能化,加速釋放產業爆發力

「5G+雲+AI」將催生智能精細的生產要素配置方式,驅動產業全新變革。 「5G+雲+AI」以強大的技術能力為支撐,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優勢資源,助推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融合,支撐行業業態創新,並利用產業基地集群效應構築新的數字生產力,為產業發展提供協同創新服務。

產業轉型升級

「5G+雲+AI」可以實現農業生產要素的精準測量及精細管理,最終實現農業產業智能化。 例如,大量的農業感測器可以通過 5G 的邊緣計算特性進行實時的信息交互,獲取土壤、作物、空氣等農業基礎信息,然後上傳到雲端大數據中心,通過AI 系統和專家診斷,預測氣候模式並提供定向施肥策略。這些實時的海量數據產生的決策分析將驅動並引導農民在合適的時間做出最優決策,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以及農作物產量,最終實現農業的智能化。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 智慧農業作為在農民數量不斷減少情況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關鍵舉措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5G+雲+AI」將重構工業的生產模式,實現工業產業鏈中各要素的互聯互通,加速工業產業數字化轉型。 5G 實現產業鏈上各個價值要素的互聯互通,高帶寬、低延時的特性能夠滿足對工業領域實時性場景的需求,而聯接產生的大量數據匯聚到雲端,由雲為工業應用提供多元算力,最後由 AI 平台對工業數據進行訓練和推理。ICT 技術融入到工業產業發展中,可以實現工業互聯的全流程信息感知和事件決策,直接驅動智能終端和智能機器人從工具向助理的角色轉變,使工業產業擺脫以往「粗放、低效、高能耗」的生產模式,向著「高品質、高能效、智慧化」的方向發展。

「5G+雲+AI」的融合滲透進一步釋放了服務產業的爆發力。 我國第三產業服務業涉及行業點多面廣,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包括批發零售、交通運輸、住宿餐飲、信息服務、金融、房地產等 15 個門類。「5G+雲+AI」可以變革各行各業的服務模式,例如,「5G+雲+AI」使能無人駕駛、智慧物流等應用場景, 改變傳統的交通運輸方式。「5G+雲+AI」改善 AR/VR 等新興互動技術的體驗,雲游戲、VR 更衣室等應用場景加速了媒體和娛樂業的變革。未來,「5G+雲+AI」將驅動服務產業更多的應用場景走向現實, 釋放更大的產業價值。

閱讀全文

與R雲算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d白條虛擬貨幣 瀏覽:673
數字貨幣如何交易視頻 瀏覽:905
2020年奧運會用什麼數字貨幣 瀏覽:261
手機如何預防比特幣的攻擊 瀏覽:448
兩會亞元數字加密貨幣 瀏覽:789
GHT與BTC 瀏覽:641
比特幣交易可靠的國外平台 瀏覽:393
虛擬貨幣區塊鏈合法嗎 瀏覽:287
onechina區塊鏈創始人 瀏覽:231
BTC扣與BC扣的區別 瀏覽:637
btceth概念 瀏覽:645
那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可靠 瀏覽:707
ETF是以太坊和ETH是什麼意思 瀏覽:765
數字貨幣交易對的關系 瀏覽:816
以太坊移動錢包開發 瀏覽:343
比特幣密匙幾位數 瀏覽:974
手機免費獲取以太坊 瀏覽:79
從事比特幣合約交易工作違法嗎 瀏覽:820
虛擬貨幣在哪個平台玩 瀏覽:447
比特幣產生新的地址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