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先進生產力是什麼
先進生產力是具有時代特徵和比較優勢、面向未來、對生產的發展最具推動力,同時也最有利於促進人類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生產力。
根據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先進生產力就是提高馭能水平,促進人的解放、自由和完善,改善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和永續發展的能力和成果。如果不同時具備先進生產力的這些規定性,那就是落後的或者畸形發展的生產力。
(1)什麼才算先進的生產力擴展閱讀:
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總的說,要求中國社會生產水平、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都要不斷優化升級,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
1、要求生產技術:由手工機械向電子智能轉變。
2、要求產業主體:由一產二產向三產四產轉變。
3、要求人口分布:由農村密集向城市密集轉變。
4、要求經濟組織:由國內公司向跨國公司轉變。
5、要求產權制度:由單一產權向多元產權轉變。
6、要求經濟形態: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
7、要求資源配置: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
8、要求增長方式: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
9、要求經濟時代:由物質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
B. 什麼是先進生產力,及如何實現先進生產力
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是隨著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第二,生產力的發展是建立在科技不斷進步的基礎上。
第三,生產力有一個社會化的規律,就是生產力的各種要素必須優勢組合,必須把本地區的優勢和其他地區的優勢結合起來,才能變成一流的生產力。
第四,生產力發展的快慢還會受到環境的制約。比如生態的破壞、人口的爆炸、環境的污染等都會制約生產力的發展。
C. 先進生產力指的是什麼樣的生產力先進文化呢
▲什麼是先進生產力
從總體上說,先進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整體狀態,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先導性的物質力量,是各種社會要素協同作用而發揮出來的不斷增長的主導性物質力量,是推動整個社會由低級形態走向高級形態的決定性的物質力量。社會先進生產力的這種整體性、先導性、主導性與決定性,決定了它是絕對的、不可戰勝的力量。這是絕對意義上的先進生產力。
從時空比較的角度分析,在各個行業、各個地區、各個企業、各個生產力系統或要素、各個國家不同空間之間,都有相對先進生產力和相對落後生產力。由於生產力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對人類文明發展起過極大作用的各種先進生產力:比如火的發現與應用、文字的發明與應用、骨制工具、石器、青銅器、鐵器、中國的四大發明,特別是蒸汽機、電氣、原子能、計算機等等,都曾經是非常先進的生產力。但隨著歷史的變遷,這當中的大部分都已先後退出了歷史舞台,有些也即將退出歷史舞台而代之以更先進的生產力,即今天的以知識化、數字化、信息化、網路化、系統集成化和時空一體化為特徵的生產力。這是相對意義上的先進生產力。
對於同一個國家來說,這兩種意義上的先進生產力本質是同一的。
從性質上說,先進生產力是最具活力與生命力的生產力,是一種最偉大的、不可戰勝的革命力量。從時間上說,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既是不斷變革與創新的,又是永無止境的。自距今8000-9000年前我國洞庭湖區域的古人掌握了人工種植水稻的技術起,先進生產力的變革與創新一天也沒有停止過。今後的發展將越來越快,永遠生機盎然。從空間上說,先進生產力能突破國界、球界的束縛。不論是在遠古時代,還是在今天,任何一種形態的先進生產力的變革與創新,從來沒有被束縛在一地或一國的范圍之內,不同的只是遠古時代的先進生產力的擴散與轉移速度十分緩慢,而今天則是十分迅速。即使像生物克隆和基因嫁接這樣當今最復雜、最頂尖的高科技技術在短短幾年內也能在許多國家傳播開來,為更多的人們所掌握。至於當今的航天器早在幾十年前就沖出了地球、沖出了太陽系。今天,不論是遠在太陽周圍散發的物質,還是深埋在地層內10000多米深的物質,依靠人的智慧和高科技工具,我們都可以把它拿到實驗室里來進行實驗與分析。
▲先進文化的涵義界定
文化,作為社會精神文明的表徵,人們對其含義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科學的認識畢竟不是常識,而是理性。真正對文化有確鑿概括也並非易事,至少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對文化各持異說,見仁見智。據悉,近代第一個在人類文化學中引用「文化」概念的是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初民文化》一書中,開宗明義地說:「文化乃是當代人為社會一分子時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及其他才能習慣等復雜的整體。」[1]據人類學家統計,至今,學者們為文化下的定義竟達164種,我們自然不必——羅列。但有兩個界限可以劃定:第一,文化是區別於物質活動的精神活動領域;第二,文化是區別於政治的觀念上層建築。在社會包括的經濟、政治、文化三個系統中,文化位於最頂部。
人類對社會的觀念反映不僅有不同的層面,而且有正誤。所以,文化歷來就有先進和落後、革命和反動之分。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在《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中指出:「解放區的文化已經有了它的進步的方面,但是還有它的落後的方面。解放區已有人民的新文化,但是還有廣大的封建遺跡。」[2]只有先進的文化,才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落後的文化向來都是歷史的墮性力量。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克服文化中的墮性因素,才可能成為先進文化的代表。
我們切不可忽視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按照歷史的慣性,應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光明來自東方,為什麼後來卻落後了?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中國後來的發展滯後,一不是資源問題;二不是人的基本素質問題,三不是發達太早的問題。歸根結蒂,是因為文化中墮性的因素太大。封建社會的周期太長,給人留下了封閉保守的觀念桎梏,只求維持現狀,不思進取,就是典型表現。文化不能完全背棄傳統,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但傳統既有精華,又有糟粕。一個民族要進步,首先就要革除一些舊的傳統。傳統的主要傾向是感情,改變的主要傾向是理智。如果我們保留所有傳統,那就不可能有社會進步。當今世界上有一個重要事實,就是傳統越少的國家越發達,傳統越多的國家越落後,這應該讓我們猛省。鄧小平同志曾一再強調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其偉大意義就在於此。
我們不應忘記「五四」的新文化運動,其宗旨就是革除制約社會發展的封建文化傳統;我們也不應忘記毛澤東同志倡導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其標志就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我們尤其不應忘記改革開放之後的思想解放運動,其要義就是觀念超前,為民族的興旺發達導航。文化不走在前面,社會就不會進步。
就此,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先進文化就是代表社會前進方向的文化,就是不斷更新原有觀念並且涌現新生觀念的文化,同時還是在知識經濟發展中體現時代精神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