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肢體功能位的節功能喪失程度的計算方法
關節活動度正常值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事故損失工作日標准》(GB/15499-1995)。如系單側肢體功能障礙應以健側關節活動度作為參考,但雙側關節活動度均有減損時,應以國標所規定的正常值以低限為參考。評定關節功能障礙時,其關節活動度凡達到國標所規定的正常值低限時均不認為有關節功能障礙。根據損傷的不同計算方法也不一樣。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引起肢體部分肌肉肌力下降,不伴有關節運動活動度受限的,以肌力計分結果占肌力計分總分(40分)的比例作為關節功能喪失程度。
計算公式為:L=(1-S/40)×100%
L為關節功能喪失程度;S為計分結果。
例如,一傷者系單純性神經損傷所致膝關節功能障礙,肌力測試結果累計得分為25分,根據公式計算其膝關節功能喪失程度為L=(1-25/40)×100%=37.5%
2、骨、關節損傷,或伴有肌肉或肌腱的損傷,但不伴有神經損傷,或雖伴有神經性損傷,但損傷輕微,不伴有肌力下降的,以關節運動活動度計分結果作為關節功能喪失程度。
計算公式同上:L=(1-S/40)×100%
例如,一傷者系骨關節單純性損傷致肩關節功能障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事故損失工作日標准》中所規定的關節活動度與計分方法得分20分,則根據公式計算其肩關節功能喪失程度為L=(1-20/40)×100%=50%。
3、上述兩種類型的損傷兼而有之,既有關節運動活動度的受限,又有肌力的下降,則根據關節運動活動度和肌力計分結果占總分(80分)的比例作為關節功能喪失程度。
計算公式為:L=(1-S/80)×100%
L為關節功能喪失程度;S為關節運動活動度和肌力計分累計結果。如一傷者肘關節損傷,測得關節運動活動度30分,肌力測定為24分。累計為54分,則肘關節功能喪失程度為L=(1-54/80)×100%=32.5%。
當弄清上述四個問題後,在應用《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准進行鑒定時,就可以得心應手。所作出的鑒定結論就十分准確,就能充分體現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 肌力有0到4級之分,請問怎麼判斷
1、零、(Zero,0)、無可測知的肌肉收縮、相當正常肌力沒姿舉的0%、
2、微縮、(Trace,T)、有輕微收縮,但不能引起關節運動、相當正常肌力的10%。
3、差、(Poor,P)、在減重狀態下能作關節全范圍運動、相當正常肌力的25%。
4、可、(Fair,F)、能抗重力作關節全范圍運動,但不能抗阻力、相當正常肌力的50%。
5、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運動、枯碧相當正常肌力的75%。
0到4級的肌力檢查方法:
1、0級:完全癱瘓,測不到肌肉收縮。
2、1級:僅測到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
3、2級: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離床面。
4、3級: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5、4級: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但不完全。
(2)肌力計分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臨床意義
不同程度的肌力減退可以分為完全癱瘓和不完全癱瘓(冊慎輕癱)。
不同部位或不同組合的癱瘓可分別命名為:
①單癱:單一肢體癱瘓,多見於脊髓灰質炎;
②偏癱:為一側肢體(上、下肢癱瘓)常伴有一側顱神經損害,多見於顱內損害或腦卒中;
③交叉性偏癱:為一側肢體癱瘓及對側顱神經損害,多見於腦干病變;
④截癱:為雙下肢癱瘓,是脊髓橫貫性損傷的結果,多見於脊髓外傷,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