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基建股票有哪些龍頭股份
新建嘰嘰咕咕票有好多龍頭股。
2. 新基建 新消費 新經濟丨朱克力:新基建帶來了哪些新機遇
作者:朱克力博士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CiNE)首席研究員、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
一、新基建位居「兩新一重」之首
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新基建」這一概念。
作為「兩新一重」的重要內容,「新基建」與「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並舉,成為政府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了解並讀懂新基建,成為一項富有意義的工作。
(一) 如何理解新基建
首先,新基建不是對傳統基建的簡單補充,而是國家級統籌安排的新經濟運行必需基本建設。新基建的新力量是「新經濟基礎設施」,具體行業包括但不限於5G、AI、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以及城際高鐵、軌道交通等。
其次,新基建不是應對疫情和復甦經濟的權宜之計,而應著眼於高新 科技 進入新階段的戰略性布局。從短期看,新基建的「新」在於,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基礎設施轉向信息設施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從中期看,則是為建立高壁壘的 科技 行業矩陣布局打基礎,畢竟 科技 才是21世紀的大國競爭主戰場;從長期來看,是綜合現階段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向未來構建強有力的經濟體發展轉變,對一帶一路和新型全球化銜接作用也應起到不容低估的作用。
再者,新基建不應採取傳統基建那種政府主導的投資模式,而應以企業為投資主力。也就是說,新基建的本質不是投資屬性而是產業屬性,尊重市場的邏輯是其第一要義。
(二) 新基建加速哪些行業迎來需求大爆發
最近幾年,信息技術的迭代一直是牽連行業降本增效、消費場景升級、互聯網商業模式革新的關鍵。2020年是中國進入5G正式商用的關鍵一年,新基建將是5G進入高速發展期的強力支撐,相關5G基站、5G傳輸設備、5G核心網、5G晶元與其他相關電子元器件的生產製造商有望迎來井噴式增長。
而隨著5G的大規模商用,雲數據中心及相關產品、邊緣數據中心及相關產品也將隨之投入市場,到2022年,50%以上的企業數據會在數據中心或雲之外產生且處理。
與此同時,已在近幾年跑熱的AI行業,也將在以上二者的算力、演算法和數據的協同之下突破近30年來的瓶頸,目前來看,與此相關的晶元、伺服器、雲計算基設,機器學習、VR/AR、語義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應用也將駛入快車道,加上AI向下應用化與通用化,將在產業應用和場景應用融合下成為下一個發展期的新風口。
新基建的真正爆發,在於通過新技術重塑傳統行業價值鏈,帶動新一輪高質量增長。以金融領域為例,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推動下,金融 科技 行業噴薄發展,如金融壹賬通就推出了覆蓋銀行業前中後台的智能辦公、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智能運營、智能產品,即使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其所有線上運營類產品收入同比上升148%,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
(三) 新基建加速為哪類企業帶來利好機會
與新經濟行業對應,新基建的加速將為晶元研發及製造、雲處理服務、邊緣計算相關、AI相關等創新企業帶來政策機遇與投資利好,對基站建造、軌道交通類企業將帶來較大業務漲幅,也為具備創新性、具備完善技術與高商業認知的創業團隊帶來難得的市場機會。
以醫療行業為例。疫情期間,武漢雷神山醫院和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依託5G技術,將病人CT等醫療影像及其他醫療相關治療信息等實時傳回至北京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再通過雲端調取對應專業的專家完成對疑難病例的影像學及其他問題的綜合研判,為前線積極救治病人提供了實時協助。5G具備的高帶寬、低延時、廣聯接等優勢,有效解決了遠程診療實時性差、清晰度低和卡頓等問題。因此,通過5G實現大量醫療設備互聯,大力推動專家在線會診,優化醫療資源使用,也被認為是「醫學界質的飛躍」。而從醫療陣地,到車聯網、無人駕駛、工業互聯網、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等新應用場景,5G開啟的「新聯接」,正在激盪起人們對未來發展的無盡想像。
(四) 新基建將給城市發展帶來什麼機會
城市之間的地區差距和數字鴻溝等問題,能否由於新基建的建設而有所改變?
從短期來看,新基建會增大城市群對新設施的投資量,為相關行業帶來就業崗位的增長與補充,以市場化方式調節人力資本,並彌補基建與消費人群需求錯位的現象,進而為城市的下一步發展提供沃土。
從中長期來看,AI、5G、雲計算、軌道交通等一套組合拳,開始布局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發展的議題即智慧城市。而城市之間的差距與數字鴻溝,也會由於智慧城市與智慧城市群的推動進程不斷縮小乃至成為新型城市生態綜合體,可以將構築這種新型城市生態綜合體的數字化、社區化單元稱為「新都市產業社區」。
(五) 新基建環境下消費會產生什麼變化
對於企業而言,5G直接帶來的效用是帶寬與傳輸效率的大幅上升,比如目前很火的直播行業和短視頻社交,這類公司成本最高之處,是攤付越來越高的帶寬費用,而5G的普及會大幅降低網路延遲,同時相對帶寬成本也會大幅下降,為企業減輕成本壓力,同時提高效率。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新基建支撐的AI、5G、數據處理等在惠及普通生活服務的同時,會更懂消費者心理,根據消費者需求倒逼生產者生產符合C端需求的產品,然後繼續向上游逆向重塑供應鏈,這也是toB領域下一個十年的消費邏輯起點。
二、新基建為新經濟提供運行基礎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曾於2016年創建 「三破三立」新經濟法則 ,其中「三破」即重塑邊界先「破界」、重構介質先「破介」、重建規則先「破誡」,而「三立」即戰略創新需「立志」、戰術創新需「立智」、制度創新需「立制」,並以上述法則為底層邏輯提出「 新基礎設施、新生產要素、新市場主體、新協作方式、新治理體系,共同構成了新經濟發展的五大動力來源 」的新論斷。
圖1 「三破三立」新經濟法則 (朱克力,2016)
如何理解新基礎設施、新生產要素、新市場主體、新協作方式、新治理體系「五新」多輪驅動?
如果從新經濟發展的全生命周期出發,可以定位其中的新基礎設施是新經濟發展的運行基礎,新生產要素是新經濟發展的內在源泉,新市場主體是新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新協作方式是新經濟發展的組織保障,新治理體系則是新經濟發展的長效支撐。綜合貫穿新經濟全生命周期的以上五大動力來源,對數字時代的公共政策及其效能可以有更新的分析框架和更寬的評價視域。
圖2新經濟發展五大動力來源 (朱克力,2020)
以上是新經濟發展的五大動力來源,新基建居於其中的基礎位置,其主要建設內容就是新經濟基礎設施,尤其是面向「雲、網、端」即以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
三、新基建引導新消費 助力產業躍遷
(一) 企業在新基建中可以做些什麼
民營企業是發展新經濟的主體,尤其是領軍企業,企業在新基建中可以做些什麼?有別於上一輪「鐵公基」為代表的老基建往往由政府規劃和國企主導,新基建必須遵循市場邏輯,應當鼓勵 社會 資本和市場化 科技 公司作為新一輪數字新基建重要力量和新場景運營先鋒。
如果通過新基建能夠真正構建起中國版新一代「信息高速公路」,那麼基於所有制中性的基本原則,對於參與其中的民營企業在此意義上也一樣應當視為新國企即「國家企業」,無論作為新基建共同主導力量還是作為供應方和運營方,在這1.5萬億起的規模中、在整個價值鏈中的作用都很大。
以5G基建為例,產業鏈上中下游包括網路規劃、器件原材料、基站天線、小微基站、通信模塊、網路設備、光纖光纜、光模塊、系統集成與服務商、運營商等各細分產業鏈,可以發現除了運營商為三大央企之外,其他無線主設備、傳輸設備、終端設備很多都是民企供應商。可以預計的是,僅5G基建,十年內直接和間接的產出就會到達20萬億的量級,而中後期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互聯網企業與5G相關的信息服務收入就是直接產出的主要來源。
此外,從金融 科技 的視角來看,目前產業互聯網的成熟度,遠遠不能滿足金融機構發展小微金融對產業互聯網要求。而新基建的發展,為金融機構對公業務 科技 化轉型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
(二) 新基建與新消費能否形成閉環
「新基建」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簡稱,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定義,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
其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即數字基礎設施,又分成通信網路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分別覆蓋了數據的寬頻實時傳輸與分發、數據存儲計算與處理、數據的挖掘與分析決策,以及數據在產業鏈採集應用以及線上線下的聯動,包括了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等。
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有很長的產業鏈,構成數據從採集到決策以及應用的全過程,既是新基建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新型的信息消費市場,同時也是其它領域新基建的通用支撐技術,還是傳統產業數字化的新引擎,助力傳統基建領域提質增效。
「新基建」並非疫情下的權宜之計,盡管疫情影響客觀上加快了其前進步伐。事實上,十八大以來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正在加快釋放。互聯網平台以消費者和商戶為架構、以數字化為磚瓦,搭建新經濟服務大廈。
當前,總需求中出口和製造業投資都在萎縮,房地產依然在調控中,只剩下消費和基建投資可以發力,其中消費正在恢復,基建可以由政府和 社會 資本共同發力,且它短期是需求、長期是供給。短期看,消費和基建是平行的需求端,二者可產生共振,暫時還不構成閉環。但中長期看,新型基礎設施建完後產生供給能力,「新消費」和「新基建」就能夠形成閉環。「新基建」當中服務生產者的工業互聯網等與終端消費者並不直接相關,而5G、人工智慧、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消費市場則是服務終端消費者的廣闊天地。
(三) 新基建聚合「數據+演算法+算力」新要素
新基建背景下,互聯網技術與數據已成為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牛津經濟研究院聯合研究表明,過去30年間,數字技術投資每增加1美元可撬動GDP增長20美元,而1美元非技術投入只能撬動GDP增長3美元。
2020年4月9日,國家出台要素市場化配置意見,首次把數據納入要素市場。隨著產業結構升級,數據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作為數字時代不可或缺的新要素,數據尤其是大數據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的新興力量,加速產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佔有率,是產業互聯關鍵生產資料。
1) 對企業而言,大規模運用大數據能夠放大生產力乘數,加速流程再造、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對政府來說,運用大數據構建信息共享和信用體系可改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和效率提升。
2) 大數據實現供需匹配,在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提供基礎性應用的同時,打通生產與服務全流程,提高產業鏈協同效率,催生產業組織變革。
3) 隨著大數據應用發日益深化,智能化生產、網路協同、個性化定製等多種服務化延伸模式日漸清晰,呈現研發協同化、生產集成化、經營平台化、服務網路化等態勢,帶動技術進步與效率提升,加快產業迭代興替。
從大數據的邏輯出發,數字化新基建平台可有效聚合互聯網技術以及數據、演算法、算力(平台驅動的「三駕馬車」)等新要素,通過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引致基於技術與市場的創新演化,促進消費回暖和經濟復甦。
圖3數字新基建平台驅動的「三駕馬車」
在平台大數據、雲計算、AI和區塊鏈技術群中,數據是最寶貴的資產和持續進化的源泉,演算法是有效分析和挖掘數據的方法和法則,算力則決定著數據和演算法發揮的潛力。可以說,數據、演算法、算力三者正在「協奏」出新經濟舞台下一個樂章最澎湃的新要素進行曲。
以銀行業數據治理帶來的成效為例。麥肯錫報告指出,通過對比做數字化轉型和不做數字化轉型的兩類銀行,可以發現,做好數字化轉型的銀行今後ROE的回報比提升40%到49%,不僅提升了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同時開拓了新的業務。這三個因素相乘就會形成指數級別的增長。
(四) 以市場的邏輯築就產業躍遷「源動力」
新基建的策略打法沿著整個經濟發展格局,尤其是貼合中國超級城市群地理格局和深度城市化展開,未來十年的基建方向是東部的相對降速、城市進入精細化運作階段,中部加速發展、產業轉移和創造新的增長引擎,而西部成為能源和地緣的中心。
新基建與新舊動能轉換相契合,將引爆真正的產業革命4.0。最近兩年我們一直唱「賦能與被賦能」的口號,最先收益、被賦能的行業是以「智能」和「互聯網」打頭的行業,真正地賦能由於行業差異縫隙較慢、較難向下滲透並下沉到其他一些行業,就是在新經濟行業被滋養成長後,遲遲得不到養分的傳統行業和節點。
新基建作為新產業革命的「打樁機」,在國家布局下動用市場力量把新能源、5G、IoT、晶元、算力等整合形成產業躍遷的「源動力」,將打穿互聯網「雲層」,直接滲透並夯實能源、服務、消費品和裝備行業代表的傳統行業「地基」,完成真正的系統性動能轉換。這正是避免走傳統基建粗放、政府包辦、產能過剩等老路最直接有效的戰略方案,也是大手筆穩扎穩打地構建國家競爭優勢的關鍵一步。
3. 國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圍:3大方面 7大領域全曝光
重磅!國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圍:3大方面,7大領域全曝光!信息量太大...4. 【汽車人】國產晶元「上車」路線圖
因此,在車載算力晶元領域,華為瞄準的是未來,而非眼下。而地平線、黑芝麻、寒武紀、深鑒科技、飛步科技等創業公司的產品,已經應用到自主整車產品當中。在車載算力領域,中企正取得局部突破。當然,博世等跨國一線Tier1,擁有完整的ADAS解決方案。從長遠看,華為「全向」解決方案,可能更適應未來對車聯網、車機、新能源和ADAS的綜合要求。
傳統力量
在算力晶元中的功能晶元,譬如MCU(微控單元,特別是燃油車動力系統控制),還有感測器晶元領域,傳統巨頭仍然牢牢把持,中企也有類似的產品,但參與度很低,大致只有4.5%左右。
這一塊暫時還看不到突破跡象,只能是從小單做起、從備胎做起,磨練車規級穩定性水平,逐漸積累向巨頭挑戰的資本。不過,是否還要繼續投資燃油車有關的功能MCU,中企其實左右為難。但有些技術儲備在新能源時代,照樣可以獲得長遠應用,譬如這次缺貨的ESP(車身穩定控制)晶元。認為傳統MCU晶元市場萎縮,看法未免過於粗糙。
從動態角度看,情況就不那麼令人憂慮,因為現在晶元中企參與度正在提升。「新四化」浪潮對新玩傢具備天生的友好度,中企不能浪費歷史機遇。(文/《汽車人》黃耀鵬)【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