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整體產能利用率如何計算
整體產能利用率有時也叫設備利用率,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簡單的理解,就是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運轉發揮生產作用。它是美國聯邦儲備局量度工業設備的使用情況,這項數字由三組系列數字組成,包括製造業系列(十六個主要製造業的工業產量與設備空間的比率)、物料系列和公用設施及礦產系列。
整體產能利用率的公式:實際產能/設計產能*100%
整體產能利用率的過低,造成人員、生產設備的閑置及成本的浪費;另外,產能利用率亦可評估產能擴充的需求程度,若產能利用率過高,可能表示產能有擴充的必要性,擬定擴充計劃,以免受限於固定產能而影響交期。
Ⅱ 生產能力利用率的計算公式
生產能力利用率= 實際產量 X 100% 生產能力 該指標越接近百分之百,說明生產能力利用越充分,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之差越小,經濟發展質量越高;反之,說明有部分生產能力被閑置,實際經濟發展速度小於潛在經濟發展速度,經濟發展質量有待提高。生產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遺憾的是目前我國沒有該項指標的統計,要正確評價經濟發展質量,必須完善該指標的統計和考核辦法。
生產能力的度量是困擾學術界的一個主要問題。由於沒有產能利用的直接統計數據,所以產能利用狀態必須依靠間接的度量方法才能實現。到目前為止,生產能力的度量方法大致上可以分為峰值分析法、隨機參數生產前沿面方法(SPF)、非參數生產前沿面(DEA)的數據包絡分析方法以及在第三種方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要素擁擠度方法四大類,這四類方法的共同原理都是以實際生產狀態和最好或者有效生產狀態的比較作為過剩狀態的度量。隨機參數生產前沿面方法和非參數生產前沿面的數據包絡分析方法都是以生產前沿面方法為基礎的效率度量來刻畫產能利用狀態的,不同之處是生產前沿面的刻畫用的是參數方法還是非參數方法。DEA可以分析單產出和多產出,但是它沒有考慮數據的隨機變動,因而對過剩產能的測度會比剔除有利的隨機成分時要小一些。較DEA方法而言,SPF方法的優點是將產出的隨機變化考慮進來,缺點是計算起來非常復雜,需要多產出的距離函數,而且在產出為零的時候不好處理。峰值法的優勢是只需要有單投入和單產出的數據就可以,因而在用數學手段估計產能利用率的方法中,它是最廣泛適用的和對數據要求最低的。
Ⅲ 理論工時和實際工,怎麼計算產能利用率
產能利用率=實際產出/設計產能*100%
產能利用率,是指企業的實際產出與生產能力之比,即測算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運轉且發揮生產作用的指標。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高,則生產資源利用較為充分,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相對較低;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低,則意味著生產人員、生產設備等生產資源存在較大的閑置及浪費可能性,影響企業整體效益。
Ⅳ 利用率如何計算
利用率計算公式:
設備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AIX分區負載管理工具可以提高設備利用率式計算:
公式一:設備利用率=每小時實際產量/ 每小時理論產量×100%。
公式二:設備利用率=每班次(天)實際開機時數/ 每班次(天)應開機時數×100%。
公式三:設備利用率=某抽樣時刻的開機台數/ 設備總台數×100%。
利用率的意義:
在一般的企業當中,設備投資常常在總投資中占較大的比例。因此,設備能否充分利用,直接關繫到投資效益,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等於相對降低了產品成本。所以,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進行生產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一般包括:
設備數量利用指標―實有設備安裝率,已安裝設備利用率;設備時間利用指標―設備制度台時利用率,設備計劃台時利用率;設備能力利用指標―設備負荷率;設備綜合利用指標―設備綜合利用率。過去,設備利用率一般僅指設備制度台時利用率。
Ⅳ 平均產能利用率計算公式
名義產能即為該產能的期望值,所以計算如下:
E=100*0.1+110*0.2+120*0.3+130*0.3+140*0.3=134加侖
由產能利用率公式得平均利用率m=130/13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