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區塊鏈共識機制之一: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可以理解為一個不可篡改的公共賬本,所有參與者都能驗證交易並進行記賬,即為分布式賬本。那到底由誰來記賬?又如何保證賬本的一致性、准確性呢?也就是區塊鏈的共識機制是如何的?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是解決由誰來記賬(構造區塊),以及如何維護區塊鏈的一致性問題。目前區塊鏈項目採用的共識機制有多種,如:POW工作量證明機制,POS權益證明機制,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等等。本文說明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應用比特幣系統採用的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即以比特幣系統為例說明POW機制,首先比特幣系統有一套激勵機制讓所有參與者競爭記賬的權利,即誰擁有記賬權誰將獲取構造新區塊的比特幣獎勵(目前獎勵為12.5比特幣),同時獲取新區塊內所有交易的手續費作為獎勵。
參與者如何競爭記賬權利呢?參與者通過自己的算力計算一道數學難題,誰先計算的結果,誰就擁有了記賬的權利,也就可獲得構造新區塊的獎勵。這道數學難題就是尋找一個隨機數Nonce,使得對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的結果小於目標值,Nonce本身是區塊頭中的一個欄位,所以通過不斷的嘗試Nonce的值,以滿足區塊頭的哈希計算結果小於目標值。通過動態調整目標值,即可調整計算的Nonce值的難度。
關於哈希計算Nonce的過程通常類比為擲篩子游戲,基於參與游戲的篩子的個數通過調整擲得篩子的點數可調整游戲的難度。例如:100個人參與擲篩子,總共有100個篩子,要求擲得點數為100為贏,則100個人誰先擲得點數100即為勝利者,即擁有了記賬權。如果發現大家擲出100點的時間太快,則可增加難度,要求擲得點數為80為贏。如果又有100個人參與游戲,則游戲中增加了篩子數,如:篩子數增加為200個,同樣通過設置擲得點數來調整游戲的難度。
篩子類似於比特幣網路的算力,擲得點數類似於比特幣網路可動態調整的目標值。
區塊鏈以最長的鏈條視為正確的鏈條,如果存在同時出現兩個區塊,會暫時並行記錄兩個區塊,後續再生成的區塊基於其中的某一個區塊,將會形成的最長的鏈條作為一致性的鏈條,另外一個區塊將會被丟棄,比特幣是基於6個區塊的確認,所以被丟棄的區塊將不會獲得比特幣系統的獎勵,也就是白白將競爭記賬權的算力(電費)浪費了。基於工作量的激勵,參與者必然盡最大能力構造正確的區塊,也就是滿足區塊鏈的一致性。即全網的所有用戶可以達成唯一的一致性的公共賬本。
目前比特幣系統全網算力已達到驚人的24.75EH/s,其中1E=1000P,1P=1000T,1T=1000G,1G=1000M,1M=1000K,1K=1000,H/s為每秒一次哈希計算(哈希碰撞),也就是每秒進行24.75E次哈希計算,且仍有持續的算力加入比特幣系統。比特幣記賬權的競爭,提供算力的硬體從CPU,GPU,專業礦機,礦池。目前單機版的專業礦機已無法競爭到記賬權,必須由多台礦機組合為礦池才能競爭到記賬權。
❷ 關於「比特幣」,你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識
08年的金融危機,全球的經濟受到嚴重的打擊。中心化的弊端開始展現,基於去中心化的思想,比特幣的概念被中本聰提出,並在2009年正式落地。比特幣的獨特性在於他的去中心化機制,可以不依靠特定金融機構發行,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傳輸, 又 網路中眾多的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賬本記錄了所有的交易行為。運用密碼學等知識建立的信任機制,確保了比特幣在各個流通環節中的安全性;同時比特幣的嚴重稀缺的,總量只有2100萬個。
比特幣具有獨特的「挖礦」機制,這里的挖礦不是你傳統思想中所認為的背著工具,去到礦洞中挖煤、銅、金銀那種的原始挖礦。而是運用計算機來計算解決一道極難的數學題,所有的礦工同時來做一道題,先計算出哈希值,也就是數學題的答案的人,就能夠獲得相應的挖礦獎勵。這里的礦工當然是指所有運用計算機來計算數學題的人。
挖礦的獎勵當然就是比特幣了,但是挖礦獎勵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區塊獎勵,礦工挖礦的同時需要負責把用戶的交易行為打包封裝成為區塊並連接在比特幣的網路上。區塊獎勵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比特幣設計了一個減半機制,最初的區塊獎勵為50個比特幣,每四年發生一次減半,目前已經發生了三個減半,最近的一次發生在今年的五月份,目前區塊獎勵已經降低至6.25個了; 令一 部分是所封裝的交易行為中,用戶會支付一定的比特幣作為給礦工的記錄小費,但這個費用不是固定的,而是用戶自行設置的,就像點外賣需要配送費一樣,當然現在是商家設定好的,如果可以用戶可以自行設定的話,自然是配送費出的越高,越有人願意接單為你配送,送的就會快一些,但如果配送費低,願意接單的就會少,送的也會慢。比特幣交易也是同樣的 到底 ,手續費出的高,礦工會優先處理你的交易,手續費低,就會相對靠後一些。
回到前面所有的用戶挖礦解數學題的問題上,為什麼有的計算的快,有的計算的慢呢?這就要談到「算力」的概念了,算力就好比計算能力,算力高,計算能力高,算出的答案會又快有準,既然是計算機在計算數學題,算力就是指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專門用來提供算力的被稱為「礦機」。順便提一句,最開始的挖礦,可沒有復雜到需要礦機哦,簡單的家庭電腦就能挖。想想最高價達到19000美元的比特幣,是不是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億了呢。
說了那麼多的比特幣交易,這個點對點的系統又是如何進行交易的呢?這一點可以類比一下我們現實中的銀行轉賬,從一個銀行卡賬號通過輸入金額,輸入密碼轉到目標銀行卡賬號上去。在比特幣的世界裡,有公鑰和私鑰兩種密碼,公鑰類比銀行卡號,私鑰類比銀行卡密碼。轉賬時需要用到「錢包」,就好比網銀APP,輸入私鑰登錄自己的賬戶,輸入對方的公鑰並輸入轉賬金額和設置一定的手續費,就可以將自己賬戶中的比特幣轉到對方賬戶中去了。
( 歐科雲鏈鯤鵬計劃 第二天 打卡)
❸ 區塊鏈怎麼賺錢
區塊鏈技術是最終會走向一個「去中心化」的「需求對接鏈網」,能與需求產生聯系的東西,就必定能賺錢。
且不談一些電商巨頭的參入、就連中小企業、個體投資者、創業者都紛紛深入區塊鏈技術中,因為大家都知道,在這樣一個未被分割的領域,人人都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公司,實現步入財富之路的發展潛力!而猶豫者,就是在給別人「捷足先登」的機會。
❹ 什麼是區塊紅包,挖礦
區塊鏈挖礦是什麼?
新時代的挖礦有2種,第一種是挖比特幣。每一筆交易發生後,並不算完成,交易數據必須寫入資料庫,才算成立,對方才能真正收到錢。首先,所有的交易數據都會傳送到礦工那裡,礦工負責把這些交易寫入區塊鏈,完成挖礦獲得收益。
第二種則是挖山寨。零幣、門羅幣、以太幣、萊特幣、比特股等各種「山寨幣」。組裝好一台礦機後,連接指定的礦池,根據特定的演算法,開始滿負荷運算,完成一個計算周期即可獲得「一枚」虛擬貨幣。然後再將「這枚」貨幣放在網上交易平台,套現。
區塊鏈如何挖礦?
最初的時候,用電腦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幣,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就是用他的電腦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創世區塊。然而,CPU挖礦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的比特幣挖礦是ASIC挖礦和大規模集群挖礦的時代。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礦工,其實也比較簡單,購買一台專用的挖礦設備,就可以開始挖礦了,挖礦不需要親自動手,實際是由電腦在執行特定的運算,對於礦工來說只要保證礦機電力供應和網路連接就可以了。
❺ 區塊鏈是怎麼挖礦賺錢的
挖礦賺錢的原理:PoW和挖礦。
最開始比特幣可以用顯卡挖出,但在 13 年時,已經無法用顯卡通用計算程序挖出比特幣 BTC,比特幣現在全部都是用 ASIC 礦機進行"挖礦"。
類似地,14 年萊特幣 ASIC 礦機上市也終結了顯卡挖萊特幣的挖礦歷史。目前顯卡能夠"挖礦"的數字貨幣是以太坊 ETH、以太經典 ETC、Zcash 零幣 ZEC。
顯卡"挖礦"並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事實上起步越早,收益越高,而且收益會隨著更多的礦工和顯卡的加入遞減。
直白說,現在買高價的顯卡入場"挖礦"絕對是虧死你,購置專業礦機才是更高性價比的選擇。如今個人挖礦的必備工具是礦池,礦池的作用是集合大量礦機算力,增大你挖到幣的幾率,同時你未來能挖到的幣提前平均分配到你的賬戶里。
以比特幣為例,假如現在比特幣全網每 10 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包含 25 個比特幣。假設全球有 1W 人參與挖礦,那麼在這 10 分鍾內,只有 1 個幸運兒拿走了這 25 個比特幣。
其它人則顆粒無收。而礦池的原理是大家組隊挖礦,並按約定的分配方式分配,使得礦工的挖幣回報趨於穩定,減少礦工的風險。
為增強性價比,還可選購一些類似玩客雲這樣的實用礦機,既能當普通硬體產品使用,也能挖礦,一舉兩得。
(5)區塊紅包固定算力怎麼來擴展閱讀
塊鏈交易和數字貨幣的運作核心有幾個:
去中心化資料庫連成的交易網路——稱為區塊鏈,大家所有的客戶端(包括礦機)一起記賬,確認轉賬交易;按時間發行一定量的數字貨幣。
因為贏家通吃,導致中小散戶礦工要聯合起來組成"礦池",以 Shares 記錄累積工作量,聯合算力越高,礦池聯合體先找到數字貨幣的概率就越大,增大找到新發數字貨幣的概率,瓜分挖到的數字貨幣。這就叫 PoW 工作量證明機制。
❻ 區塊鏈怎麼賺錢,有什麼經濟前景
傳銷。
❼ 區塊鏈怎麼賺錢,有什麼經濟前景
2017年區塊鏈突然就火了,還刷爆了我的朋友圈。有人說現在的區塊鏈就是2000年互聯網的前期,那麼區塊鏈是怎麼賺錢呢?又有什麼經濟前景呢?
其實區塊鏈本質是一種協議:通過價值傳輸的信任協議;它還是去中心化的資料庫:通過去中心化、加密演算法集體協議式維護數據的安全和可靠。
比特幣是一種數字貨幣,因為有交換介質、價值存儲、流通等功能,而區塊鏈就是被打上時間戳的比特幣。
而區塊鏈的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因為需要各國政府的支持和推動。
個人公眾號:吳麗婷Anita,兩地金融理財,關注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