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礦池算力 > 平均算力怎麼得出的

平均算力怎麼得出的

發布時間:2023-08-10 06:21:31

① 平均沖力怎麼求 在物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平均沖力

平均沖力就是平均張力的意思。 因為彈性鋼索有質量,所以動量守恆,動能不守恆。 如果質量分布均勻的話,可以用兩端的力去算數平均值。 如果質量分布是某種函數關系,就要用到積分運算了,而這道題應該不用考慮,所以用動量守恆輕松可解。 (1)0.5gt^2=5,t=1s,所以自由下落的時間應該是1秒。 (2)根據動量守恆,ft=mv-mv0,v0=0,即f=600n 所以t1=mg,t2=mg+f=1200n,1/2(t1+t2)=900n 這道題的條件不是很明確,也許解答不夠完善希望能幫上忙。

② 數據中心的林業與算力的公式有哪些

數據中心的林業與算力的公式包括能源消耗、計算能力等多個方面。
1、能源消耗公式:能源消耗=伺服器數量×平均功率×運行時掘核間。其中,平均功率指伺服器在運行時的平均功率,運行時間指伺服器的運行時間。
2、計算能力公式:計算能力=伺服器數量×CPU核數×CPU主頻×CPU利用率。其中,判盯掘CPU核數指伺服器上的CPU核心數量,CPU主頻指CPU的主頻,CPU利用率指CPU的利用率。
此外還有熱效率公式:熱效率=伺服器數量×熱量產生率÷冷卻能力則啟。其中,熱量產生率指伺服器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冷卻能力指數據中心的冷卻能力。

③ 實時算力和本地算力差距大嗎

實時算力和本地算力一般差距較大。一般來說,顯卡礦機的本地算力一直都很穩定,而礦池上顯示的實時算力卻經常波動。有的時候,這台礦機在礦池的實際算力會高於本地算力,有的時候,這台礦機在礦池的實際算力會低於本地算力。

理論上,礦池其實只需要按照有效share的數量,向每一個礦機(綁定的地址)發放獎勵就可以了。不過,實際過程中,礦池是需要給礦機主提供一個數據,來幫助礦工判斷礦機是否在正常工作。

因此,礦池需要把有效share的數量按照每一個任務的權重,反推計算出來一個算力值,來供礦機主參考,辨別礦機是否在正常工作。礦池算力其實並不是你本地的算力數據,而是通過你提交的有效share反推出來的一個幫助判斷機器是否正常運行的數據指標。

本地算力與實時算力的關系

一般礦池算力會顯示成兩個數據:

一個是短時間的算力,或者叫瞬時算力(不同礦池會顯示5分鍾、10分鍾、15分鍾算力);另一個則是長時間的算力,一般會選擇24小時算力。

短時間算力,比如15分鍾算力,就是統計15分鍾提交的有效share然後按照權重反推出來的平均算力值。而長期算力,則是24小時內提交的有效share然後按照權重反推出來的平均算力值。那麼兩個數據的關系,則取決於統計時間內有效share提交的數量。

如果礦機的運算效率高,在此統計周期內(比如15分鍾內),提交的有效share特別多,則這時候的15分鍾算力數據會特別高,甚至比本地算力還要高很多。

(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機器在超負荷運算。例如,機器的能力只有310M水平,卻在這15分鍾完成了400M水平的運算工作。)正常來說,一個機器當然不可能持續的超負荷工作。

所以我們會看到礦池反應的算力曲線是實時波動的,並且同一地址下的礦機數量越少,算力波動會越明顯,若多台礦機一起顯示的總算力會平穩些。而礦池顯示的24小時平均算力,由於統計周期比較長,所以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數據。一般會比本地算力略低一些。

因此,也會出現很多時候,在此統計周期內(比如15分鍾內),提交的有效share比較少。那麼這個時候的15分鍾算力數據就會比較低,低於本地算力。

閱讀全文

與平均算力怎麼得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特幣幾個平台的區別 瀏覽:65
30m算力一天多少錢 瀏覽:652
比特幣錢包下載app 瀏覽:221
傳銷和比特幣 瀏覽:213
比特幣挖礦一個月多少電費 瀏覽:944
礦工工作算力為零 瀏覽:184
btc賣出平多 瀏覽:502
博鰲區塊鏈視頻 瀏覽:952
比特幣的公鑰就是地址嗎 瀏覽:194
力再高充電器怎麼才算充滿 瀏覽:623
國家區塊鏈交易政策 瀏覽:277
比特幣的金融特徵包括什麼 瀏覽:97
給比特幣加入標簽 瀏覽:682
insur實時算力 瀏覽:952
Tib算力是多少 瀏覽:642
開發比特幣礦機 瀏覽:172
如何大量創建以太坊錢包 瀏覽:506
解釋虛擬貨幣騙局 瀏覽:408
btc減產對價格影響 瀏覽:618
1月1號比特幣大漲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