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計算eth算力收益
可以用相關的eth計算器計算,也可以按如下思路自行計算:
以太坊一天挖礦的高低受到很大因素的影響,假設一天以太坊礦機收益,可以用以太坊計算進行實際分析,一天的總收益減去電費,再合理計算未來收益,看看投資以太坊礦機多久時間回本,一台礦機一天可以賺多少錢。
由於市面上的以太坊專業礦機型號較多,筆者經過對比挑選出彼進顯卡礦機,它可以產生:以太坊(ETH)、以太經典(ETC)、零幣(ZEC)、門羅幣(XMR)、Pirl、ETP,額定算力230MH/S(ETH),售價1.65萬元人民幣。這款顯卡礦機適合專業挖以太幣,擁有8張RX 570 4G顯卡,功耗是1200W,下面我們就計算這款專業礦機一天可以挖多少以太幣。
本次計算不包括挖礦難度增加,僅為理論計算,不考慮後期的價格下跌或上漲,僅供大家參考。
提示:本次以太坊(ETH)挖礦收益計算是基於用戶所提供參數,以及理論收益每 MB/s = 7.0E-5ETH ,幣價1ETH=3166.41 元計算所得,不考慮難度增長跟算力變化情況,月收益跟年收益在難度增加算力變化的情況下會有很大出入只做參考! 以太坊(ETH)挖礦收益計算器,為您精確計算當前難度下以太坊(ETH)一天的挖礦收益,以太坊(ETH)一周的挖礦收益,以太坊(ETH)一年的挖礦收益,同時還能計算以太坊(ETH)挖礦回本時間。
參考當前以太坊挖礦難度,自信以太幣價格行情,這台以太幣專業礦機一天的凈利潤為36.58元。
所以說,以太坊算力收益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打個比方,如果你所在的地區電費更便宜,則獲得更高凈利潤,如果電費高於本次計算值,則凈收益低於本次計算值。
㈡ 算力可貴,效率價高:智算中心憑啥是築基新基建的最優解
在「新基建」浪潮下,人工智慧正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各行各業開啟智能化升級轉型。算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但事實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高速增長的海量數據與更加復雜的模型,正在為算力帶來更大的挑戰,主要體現為算力不足,效率不高。
算力誠可貴:數據、演算法需要更多算力支撐
眾所周知,在人工智慧發展的三要素中,無論是數據還是演算法,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撐,算力已成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要素。
IDC發布的《數據時代2025》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產生的數據量為33ZB (1ZB=1萬億GB),到2025年將增長到175ZB,其中,中國將在2025年以48.6ZB的數據量及27.8%的佔比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匯集地。
另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到2030年數據原生產業規模量占整體經濟總量的15%,中國數據總量將超過4YB,佔全球數據量30%。數據資源已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更多的產業通過利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電商等結構或非結構化數據資源來提取有價值信息,而海量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對於算力的需求將十分龐大。
演算法上,先進模型的參數量和復雜程度正呈現指數級的增長趨勢。此前 Open AI 發表的一項研究就顯示,每三到四個月,訓練這些大型模型所需的計算資源就會翻一番(相比之下,摩爾定律有 18 個月的倍增周期)。2012 至 2018 年間,深度學習前沿研究所需的計算資源更是增加了 30 萬倍。
到2020年,深度學習模型對算力的需求達到了每天百億億次的計算需求。2020年2月,微軟發布了最新的智能感知計算模型Turing-NLG,參數量高達到175億,使用125POPS AI計算力完成單次訓練就需要一天以上。隨後,OpenAI又提出了GPT-3模型,參數量更達到1750億,對算力的消耗達到3640 PetaFLOPS/s-day。而距離GPT-3問世不到一年,更大更復雜的語言模型,即超過一萬億參數的語言模型SwitchTransformer即已問世。
由此可見,高速增長的海量數據與更加復雜的模型,正在給算力帶來更大的挑戰。如果算力不能快速增長,我們將不得不面臨一個糟糕的局面:當規模龐大的數據用於人工智慧的訓練學習時,數據量將超出內存和處理器的承載上限,整個深度學習訓練過程將變得無比漫長,甚至完全無法實現最基本的人工智慧。
效率價更高:環境與實際成本高企,提升效率迫在眉睫
在計算工業行業,有個假設是「數字處理會變得越來越便宜」。但斯坦福人工智慧研究所副所長克里斯托弗•曼寧表示,對於現有的AI應用來說卻不是這樣,特別是因為不斷增加的研究復雜性和競爭性,使得最前沿模型的訓練成本還在不斷上升。
根據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校區研究人員公布的研究論文顯示,以常見的幾種大型 AI 模型的訓練周期為例,發現該過程可排放超過 626000 磅二氧化碳,幾乎是普通 汽車 壽命周期排放量的五倍(其中包括 汽車 本身的製造過程)。
例如自然語言處理中,研究人員研究了該領域中性能取得最大進步的四種模型:Transformer、ELMo、BERT和 GPT-2。研究人員在單個 GPU 上訓練了至少一天,以測量其功耗。然後,使用模型原始論文中列出的幾項指標來計算整個過程消耗的總能量。
結果顯示,訓練的計算環境成本與模型大小成正比,然後在使用附加的調整步驟以提高模型的最終精度時呈爆炸式增長,尤其是調整神經網路體系結構以盡可能完成詳盡的試驗,並優化模型的過程,相關成本非常高,幾乎沒有性能收益。BERT 模型的碳足跡約為1400 磅二氧化碳,這與一個人來回坐飛機穿越美洲的排放量相當。
此外,研究人員指出,這些數字僅僅是基礎,因為培訓單一模型所需要的工作還是比較少的,大部分研究人員實踐中會從頭開發新模型或者為現有模型更改數據集,這都需要更多時間培訓和調整,換言之,這會產生更高的能耗。根據測算,構建和測試最終具有價值的模型至少需要在六個月的時間內訓練 4789 個模型,換算成碳排放量,超過 78000 磅。而隨著 AI 算力的提升,這一問題會更加嚴重。
另據 Synced 最近的一份報告,華盛頓大學的 Grover 專門用於生成和檢測虛假新聞,訓練較大的Grover Mega模型的總費用為2.5萬美元;OpenAI 花費了1200萬美元來訓練它的 GPT-3語言模型;谷歌花費了大約6912美元來訓練 BERT,而Facebook針對當前最大的模型進行一輪訓練光是電費可能就耗費數百萬美元。
對此,Facebook人工智慧副總裁傑羅姆•佩森蒂在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時認為,AI科研成本的持續上漲,或導致我們在該領域的研究碰壁,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需要從成本效益等方面考慮的地步,我們需要清楚如何從現有的計算力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在我們看來,AI計算系統正在面臨計算平台優化設計、復雜異構環境下計算效率、計算框架的高度並行與擴展、AI應用計算性能等挑戰。算力的發展對整個計算需求所造成的挑戰會變得更大,提高整個AI計算系統的效率迫在眉睫。
最優解:智算中心大勢所趨,應從國家公共設施屬性做起
正是基於上述算力需求不斷增加及所面臨的效率提升的需要,作為建設承載巨大AI計算需求的算力中心(數據中心)成為重中之重。
據市場調研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20年第二季度末,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數量增長至541個,相比2015年同期增長一倍有餘。另外,還有176個數據中心處於計劃或建設階段,但作為傳統的數據中心,隨之而來的就是能耗和成本的大幅增加。
這里我們僅以國內的數據中心建設為例,現在的數據中心已經有了驚人的耗電量。據《中國數據中心能耗現狀白皮書》顯示,在中國有 40 萬個數據中心,每個數據中心平均耗電 25 萬度,總體超過 1000 億度,這相當於三峽和葛洲壩水電站 1 年發電量的總和。如果折算成碳排放則大概是 9600 萬噸,這個數字接近目前中國民航年碳排放量的 3 倍。
但根據國家的標准,到2022年,數據中心平均能耗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 PUE(電能使用效率值,越低代表越節能)達到 1.4 以下。而且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對於能耗指標控制還非常嚴格,這與一二線城市集中的數據中心需求形成矛盾,除了降低 PUE,同等計算能力提升伺服器,尤其是數據中心的的計算效率應是正解。
但眾所周知的事實是,面對前述龐大的AI計算需求和提升效率的挑戰,傳統數據中心已經越來越難以承載這樣的需求,為此,AI伺服器和智算中心應運而生。
與傳統的伺服器採用單一的CPU不同,AI伺服器通常搭載GPU、FPGA、ASIC等加速晶元,利用CPU與加速晶元的組合可以滿足高吞吐量互聯的需求,為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語音交互等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已經成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AI伺服器領域,我們已經處於領先的地位。
近日,IDC發布了2020HI《全球人工智慧市場半年度追蹤報告》,對2020年上半年全球人工智慧伺服器市場進行數據洞察顯示,目前全球半年度人工智慧伺服器市場規模達55.9億美元(約326.6億人民幣),其中浪潮以16.4%的市佔率位居全球第一,成為全球AI伺服器頭號玩家,華為、聯想也殺入前5(分別排在第四和第五)。
這里業內也許會好奇,緣何中國會在AI伺服器方面領跑全球?
以浪潮為例,自1993年,浪潮成功研製出中國首台小型機伺服器以來,經過30年的積累,浪潮已經攻克了高速互聯晶元,關鍵應用主機、核心資料庫、雲數據中心操作系統等一系列核心技術,在全球伺服器高端俱樂部里佔有了重要一席。在AI伺服器領域,從全球最高密度AGX-2到最高性能的AGX-5,浪潮不斷刷新業界最強的人工智慧超級伺服器的紀錄,這是為了滿足行業用戶對人工智慧計算的高性能要求而創造的。浪潮一直認為,行業客戶希望獲得人工智慧的能力,但需要掌握了人工智慧落地能力的和技術的公司進行賦能,浪潮就可以很好地扮演這一角色。加快人工智慧落地速度,幫助企業用戶打開了人工智慧應用的大門。
由此看,長期的技術創新積淀、核心技術的掌握以及對於產業和技術的准確判斷、研發是領跑的根本。
至於智算中心,去年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公布了智能計算中心技術架構,基於最新人工智慧理論,採用領先的人工智慧計算架構,通過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四大作業環節,支撐和引領數字經濟、智能產業、智慧城市和智慧 社會 應用與生態 健康 發展。
通俗地講,智慧時代的智算中心就像工業時代的電廠一樣,電廠是對外生產電力、配置電力、輸送電力、使用電力;同理智算中心是在承載AI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過程,讓數據進去讓智慧出來,這就是智能計算中心的理想目標。
需要說明的是,與傳統數據中心不同,「智算中心」不僅把算力高密度地集中在一起,而且要解決調度和有效利用計算資源、數據、演算法等問題,更像是從計算器進化到了大腦。此外,其所具有的開放標准,集約高效、普適普惠的特徵,不僅能夠涵蓋融合更多的軟硬體技術和產品,而且也極大降低了產業AI化的進入和應用門檻,直至普惠所有人。
其實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智算中心包含的算力的生產、聚合、調度和釋放,可謂集AI能力之大成,具備全棧AI能力。
這里我們不妨再次以浪潮為例,看看何謂全棧AI能力?
比如在算力生產層面,浪潮打造了業內最強最全的AI計算產品陣列。其中,浪潮自研的新一代人工智慧伺服器NF5488A5在2020年一舉打破MLPerf AI推理&訓練基準測試19項世界紀錄(保證充足的算力,解決了算力提升的需求);在算力調度層面,浪潮AIStation人工智慧開發平台能夠為AI模型開發訓練與推理部署提供從底層資源到上層業務的全平台全流程管理支持,幫助企業提升資源使用率與開發效率90%以上,加快AI開發應用創新(解決了算力的效率問題);在聚合算力方面,浪潮持續打造更高效率更低延遲硬體加速設備與優化軟體棧;在算力釋放上,浪潮AutoML Suite為人工智慧客戶與開發者提供快速高效開發AI模型的能力,開啟AI全自動建模新方式,加速產業化應用。
那麼接下來的是,智算中心該遵循怎樣的發展路徑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物盡其用?
IDC調研發現,超過九成的企業正在使用或計劃在三年內使用人工智慧,其中74.5%的企業期望在未來可以採用具備公用設施意義的人工智慧專用基礎設施平台,以降低創新成本,提升算力資源的可獲得性。
由此看,智能計算中心建設的公共屬性原則在當下和未來就顯得尤為重要,即智能計算中心並非是盈利性的基礎設施,而是應該是類似於水利系統、水務系統、電力系統的公共性、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其將承載智能化的居民生活服務、政務服務智能化。因此,在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和建設過程中,要做好布局,它不應該通過市場競爭手段來實現,而要體現政府在推進整個 社會 智能化進程的規劃、節奏、布局。
總結: 當下,算力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的根基和我國「新基建「的底座已經成為共識,而如何理性看待其發展中遇到的挑戰,在不斷高升算力的前提下,提升效率,並採取最佳的發展策略和形式,找到最優解,將成為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的重中之重。
㈢ 算力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算力指計算能力,指的是在通過「挖礦」得到比特幣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其相應的解m,而對於任何一個六十四位的哈希值,要找到其解m,都沒有固定演算法,只能靠計算機隨機的hash碰撞,而一個挖礦機每秒鍾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單位寫成hash/s,這就是所謂工作量證明機制POW(Proof Of Work)。
㈣ 算力怎麼交易
如果要交易這個算力的話,是在網上交易的,可以在他們的APP上面都是可以交易的
㈤ 雲算力挖礦的收益如何推薦投資嗎
大家知道,比特幣本身作為區塊獎勵是免費的,只要你有礦機就有機會挖取比特幣,但是買礦機挖礦不僅投資成本高而且面臨的電力費用也是不菲的,比特幣還沒挖到,就要支付一筆高昂的電力費用。在共享經濟體制下,也出現了很多的專業的挖礦平台,用戶通過在這些平台上購買雲算力來獲得比特幣,那麼雲算力挖礦到底能不能賺錢呢?.png
比特幣在創世之初每10分鍾就會產生一個區塊,而挖礦的終極目的就是爭奪這個區塊的記賬權,誰搶到了記賬權就會有比特幣獎勵。所以挖取比特幣的數量和礦機的數量息息相關,只要礦機的數量足夠多,那麼挖取比特幣的數量也就越多。.png
如果在二級市場購買比特幣,投資回報率十分有限,除非比特幣出現2017年暴漲的情況,但是從長遠來看比特幣還是有非常大的投資前景的,所以在選擇挖礦平台是最好選擇大的平台,算力蜂就是我國最大的挖礦平台,目前在全國擁有八大礦場(四川、雲南、新疆、甘肅、貴州、內蒙等地),有30萬台礦機和60萬人用戶,均可實地考察,平台挖取的比特幣也是十分穩定的,而且現在注冊就送價值3000元的10T算力,隨時可以提現,投資回報率達400%以上,加入算力蜂,0元帶您輕松挖取比特幣。
㈥ 派幣是什麼合法嗎是不是騙局
派幣不合法,是騙局。派幣本質上就是一個傳銷幣,假區塊鏈,打著「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等概念的口號開始非法吸金,騙取投資人的錢。 所謂幣就是人家伺服器上的一個數字可以隨便改,想封你號就封你號(比如你在他們的討論群揭露騙局就會被封號),隨時可以關伺服器跑路。
派幣是一種新型的加密貨幣,由斯坦福大學博士團隊打造,是給普通人的一次賺錢機會,幣友只需要在手機下載派幣App就能免費挖礦獲得派幣。據媒體報道,許多幣圈人士認為,派幣擴張的模式和傳銷很相似。不過,派幣是否是「空氣幣」暫無定論,但其美國官網並未備案是事實,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這種騙局的目的:
1.內部群忽悠人互相交易,把這種編造的虛擬貨幣換成現錢,基本上所有說高價收的都是機器人托,你賣根本沒有人收,只能忽悠接盤俠來收(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去知乎發廣告,找接盤俠啊)。(類似的騙局:英倫大廈 等虛擬養成游戲,相關可網路騙局詳情)
2.收集個人信息拿來賣錢。已知注冊此網站需要姓名 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等信息來實名認證,還恐嚇你提供虛假信息會被封號+公安處罰,美名其曰政府支持國家合作,傳銷的常見套路。
3.為後期的收費做准備。現在你當然不用出錢,但是等到項目方積累到足夠的人數,就會推出一些收費項目了。比如讓你花錢買更高算力的所謂「礦機」,這樣產幣速度更快。或者是提現設置障礙,交錢才能提現。最後也可能會發起眾籌,讓你過一把股東癮,反正想賺錢的方式不要太多。 大唐幣、五行幣,這些所謂的數字貨幣不知道坑害了多少人,投資人的錢血本無歸。如今傻子真是錢多,到處投資,可是要知道,錢一旦投進去了,只能成為「韭菜」,手續費高的嚇人,任人宰割。打著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概念招搖撞騙的數字貨幣不少,一波又一波,根本消除不完。
㈦ PI幣是騙局嗎
pi幣我覺得不是騙局,如果要是資金盤的話,最多二三個月,一般不會熬那麼久,pi維持了這么久。沒花別人一分錢,假設,你拉網線都要錢,而他們伺服器費用一年的服務費就是幾百萬,而沒上任何廣告去賺錢,也不存在拉人頭,因為只有上級和下級存在算力,下級的下級就和你沒有任何瓜葛。
㈧ 什麼是算力
舉個例子。在比特幣的世界,約每 10 分鍾可以產出 12.5 個比特幣,這么算下來一天的總產量約是 1800 枚。挖礦可以抽象理解為這 2000P 算力每天爭奪 1800 枚比特幣生產權的行為。現在每 P 每天的理論產量約是 1800/2000 = 0.9 枚比特幣。未來算力上漲,則挖礦難度增加,單位算力的產量將同比降低。這種算力增減記錄約隔 13.5 天更新一次,這就意味著每更新一次難度可以維持 13.5 天的固定理論日收入(指未扣除運維電費等成本的收入,關於當前算力的理論日收入及下一難度調整時間,有興趣可以通過相關工具輸入算力值查詢)。
總體來講,算力的漲跌趨勢與幣價的漲跌正相關,與礦機價格的漲跌負相關。
目前,比特幣挖礦行業遠遠優於早期,礦工們從使用 CPU、GPU、FPGA 到擁有 ASIC 比特幣挖礦機的巨型倉庫進行開采,算力提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哈希算力的增長迅猛。總有一天,會超過 exahash 時代(exabytes,艾位元組),可能達到每秒 zettahash 澤位元組,甚至 yottahash 堯位元組。這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因為 500 exahash 僅僅是 zettahash 的一半。
挖礦的每秒算力是以 Ghash/s 或 Thash/s 為單位計,礦機的 GHash (或 THash)值越高,能挖到的 BTC 就越多。
以今日持續增加的挖礦難度,每 1 Ghash 算力可以挖到多少 BTC?請注意,在現實的世界裡,挖掘的難度是與日俱增的。
通過使用挖礦收益的計算器,可以計算出在特定期間內,以當下的挖礦難度,每 1 Ghash 的算力(雲算力,或用自己的礦機挖礦的方式)可以產出多少比特幣。
㈨ 有人投資過雲算力嗎
雲算力是什麼?
雲算力是一種遠程挖礦模式。通常由大型礦場提供算力租賃服務,用戶可以通過購買算力合約,賺取相應算力所挖的比特幣。
雲算力的模式在初出茅廬之時,理論上是一種雙贏的模式。於用戶而言,只需掏錢就能進行挖礦,類似於購買打包的理財產品,每日等待收益入賬即可;於平台而言,出售雲算力等於眾籌挖礦,提前轉移風險。
雲算力平台鑒別標准
目前市場上存在的雲算力平台大致分為兩種:自有型和平台型。
1.自有型(共享挖礦):平台商自建或者投資礦場,自己部署礦機並出售算力,這需要平台方擁有大規模挖礦機陣列以及多年挖礦經驗,典型代表是CEX.IO,這家老牌平台商除了雲算力服務,還提供礦機出售、礦機租賃以及礦機託管服務。
2. 平台型(眾籌挖礦):廠商搭建算力交易平台,通過招募礦場主,將算力注入平台出售,這類似於國內的天貓模式。
算力出售模式
傳統算力合約:產品大多以相對應的礦機型號命名,通常按T或按台銷售,用戶付款後留下錢包地址即可每日收到相應數量的比特幣。
我們再來看看購買礦機挖礦的相應支出:以阿瓦隆礦機A921(已售罄)為例,官方售價1450元,算力為14.5T,平均每T價格100元。而回本周期與購買1T雲算力相近,這意味著當回本之後:礦機產生的收益相較購買雲算力為,380/100=3.8倍,除此之外還有二手礦機本身的價值。
綜合而言,雲算力挖礦的模式降低了小白用戶門檻,但是卻隱藏著各種「套路」。 目前市面上的雲算力產品,價高利薄的不在少數,而真正靠譜、具備雄厚實力的大平台是鳳毛麟角。
但雲算力挖礦能吸引更多的初級用戶加入到挖礦行業中,對普及區塊鏈知識產生了一定的作用,若結合專業化、企業化的礦場管理和讓利,未來可期。
㈩ 數字貨幣不用投錢每天挖坑領幣可購物是騙局嗎
近年來,虛擬貨幣劇烈的價格波動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一夜暴富的傳說使不少人開始租買設備,投身「挖礦事業」。一些人卻假借售賣算力(挖礦設備挖出虛擬幣的能力),以「高收益、推薦返利」為誘餌引誘被害人投資、發展下線,打造傳銷網路,獲取非法暴利。2018年,家住蘇州的大學畢業生王生國,因創業經營的實業公司不景氣,將目光轉向虛擬貨幣。同年6月,王生國在區塊鏈論壇上認識了幾個人,他們對虛擬幣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於是一拍即合,王生國做公司法人,共同成立了一家米雲科技公司(化名)。
公司成立後,經營業務主要圍繞「礦機」展開。所謂「礦機」,特指用來「挖」虛擬貨幣的擁有大容量硬碟、高性能顯卡的計算機。通過售賣「礦機」,該公司進而收取售機利潤和客戶委託其代管的機器運維費用。
上海的杜子明(化名)是一種新型虛擬幣P幣的開發者,尤其需要擁有大算力的合作夥伴推廣P幣。2019年年初,杜子明帶領他的項目組與米雲公司展開合作。自此,米雲公司基本停止了對外銷售業務,一方面向杜子明團隊提供「算力」租賃服務,由他們向公眾二次轉售算力「挖」P幣,另一方面協助提供礦機展示、宣傳場地、設備維護等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業務接觸後,王生國發現,算力經杜子明轉售後,價格翻了5倍。為什麼不直接對外出售算力呢?王生國開始思考更多的「業務」內容。
經與其他股東商議,2019年7月,王生國正式在公司會議上向大家提出了對外售賣算力的業務模式:用戶注冊App賬戶後,需通過其他平台打款至王生國賬戶,獲得P幣的「挖礦」算力(如打款2000元人民幣,可在App中獲得1T算力同時質押300個P幣),同時承諾用戶可以獲得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靜態收益,即按每天1.1%的固定收益率以P幣形式返還至個人米雲賬戶,最多3個月可回本;動態收益,分為推薦獎、管理獎、平級獎,分別以直接發展用戶數、發展用戶總投資額、平級用戶總投資額為依據,從高到低分為3-6級不等的返利比例,以鼓勵已加入成員不斷發展新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