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礦池算力 > 揮戈愈力斬首無算

揮戈愈力斬首無算

發布時間:2023-02-18 20:34:32

1. 李白的名詩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李白: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的詩創作,多激昂慷慨之歌,少悲凄愁怨之曲,大起大落,大開大闔,恣肆汪洋,瀟灑奔放,富於極為濃郁的浪漫色彩與獨特的藝術風格。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對李白詩歌的藝術風格,杜甫作如是說。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對李白詩歌的藝術風格,皮日休作如是說。

「如張樂於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槧人所可擬議」。對李白詩歌的藝術風格,陳師道亦作如是說。

在對李白詩歌藝術風格的眾多探討里,或許以嚴羽的概括最為准確恰當,他命之曰飄逸。嚴羽還特意在《滄浪詩話》中以「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標舉李杜詩學不同的藝術風格。而所謂飄逸者,誠如袁行霈先生所詮釋的那樣:「如春煙,如秋溟,如天外之鵬飛,如海上之浪翻,無拘無束,舒捲自如,才情豪邁,無跡可求」。

具有飄逸風格的李白,由於性格上不受拘束,藝術上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自雕飾」的審美,因此,很少寫格律謹嚴的律詩。然而,天才畢竟是天才,盡管李白很少寫作律詩,但他的《登金陵鳳凰台》卻膾炙人口,並且還被尊為七律中的極品。

這首詩寫於唐玄宗天寶年間,為李白奉命「賜金還山」、南遊金陵時所作。全詩以登臨鳳凰台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

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台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復,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鳳凰台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江南通志》載:「鳳凰台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台於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李白用「鳳凰台」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抒懷,而是別有機杼。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便一直被認為有祥瑞的意義,並且與社會的發展有關:美好的時代,鳳凰鳥則從天而降,一片天籟之聲。因此,鳳凰鳥的出現,多半顯示著稱頌的意義。然而李白在這里首先點出鳳凰,卻恰恰相反:他所抒發則是由繁華易逝,聖時難在,惟有山水長存所生發出的無限感慨。引來鳳凰的元嘉時代已經永遠的過去了,繁華的六朝也已經永遠的過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長江之水與巍峨的鳳凰之山依舊生生不息。

三四句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從「鳳去台空」的變化時空入手,繼續深入開掘其中的啟示意義。「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吳大帝,風流倜儻的六朝人物,以及眾多的統治者,他們都已經被埋入墳墓,成為歷史的陳跡;就連那巍峨的宮殿如今也已經荒蕪破敗,一片斷壁殘垣。煊赫與繁華究竟留給歷史什麼可以值得紀念的東西呢?這里含蘊著李白獨特的歷史感喟。那些「投汩笑古人,臨濠得天和」與「功高不受賞,長揖歸故園」的高士、哲人,獲得了李白特殊的尊敬。同時,李白敢於藐視封建秩序,打破傳統偶像的精神束縛,以至於輕堯舜,笑孔丘,平交諸侯,長揖萬乘。所以,李白對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引起一些感慨之外,沒有絲毫惋惜。那麼,當他把歷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的時候,蔑視的態度是顯而易見。花草蓬勃,天地依舊,一切都按照規律變化發展著。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千古的興亡!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接下二句表現出李白沒有讓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當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懷。三山亦為地點,舊說在金陵西南的江邊。據《景定建康志》載:「其山積石森郁,濱於大江,三峰並列,南北相連,故號三山」。又據陸游的《入蜀記》載:「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台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則距金陵才五十餘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恰好箋注說明了「三山半落」那若隱若現的景象描寫。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鷺洲」,橫亘於金陵西長江里,竟把長江分割成為兩半。於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闊,賦予人以強健的氣勢,寬廣的胸懷,也把人從歷史的遐想中拉回現實,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恆無限。

李白雖然具有超脫塵俗的理想願望,但他的心卻始終關切著現實政治與社會生活,於是當他對歷史與自然進行親切的光顧之後,又把自己的眼睛轉向現實政治。他極目遠眺,試圖從六朝的帝都放眼到當時的權力中心,亦即自己的心之所向的首都長安。然而他的努力失敗了,原因是「總為浮雲能蔽日」,只好「長安不見使人愁」。於是,浮雲悠悠,愁思無限,壯志難酬,哀怨如縷。在這里李白化用了陸賈《新論·慎微篇》中的「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的說法,用來寄予自己的內心懷抱。他的痛苦,他的疾惡如仇,他的「與爾同消萬古愁」的情結,彷彿也就容易理解。特別是其中的「長安不見」又內含遠望之「登」字義,既與題目遙相呼應,更把無限的情思塗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崢嶸的青山與澄澈無際的天空當中。這樣心中情與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織在一起,於是山光水色,發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載;江水滔滔,吟傷今之離恨,流韻無窮。

李白是天才詩人,並且是屬於那種充滿創造天才的大詩人。然而,惟獨李白臨黃鶴樓時,沒能盡情盡意,「馳志」千里。原因也很簡單,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因而,「謫仙詩人」難受、不甘心,要與崔顥一比高低;於是他「至金陵,乃作鳳凰台詩以擬之」,直到寫出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等量齊觀的《登金陵鳳凰台》時,才肯罷休。

這雖然是傳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鳳凰台》博得了「與崔顥黃鶴樓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的贊揚。其實,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崔顥的《黃鶴樓詩》,它們同為登臨懷古的雙璧!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的藝術特點,首先在於其中所回盪著的那種充沛、渾厚之氣。氣原本是一個哲學上的概念,從先秦時代起就被廣泛運用。隨著魏晉時期的曹丕以氣論文,氣也就被當做一個重要的內容而在許多的藝術門類里加以運用。雖然,論者對氣的理解、認識不完全相同,但對所含蘊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與藝術情調,又都一致認同。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中明顯地充溢著一股渾厚博大之氣,它使李白觀古閱今,統攬四海於一瞬之間,且超然物外,揮灑自如。渾厚博大之氣使李白淵深的思想,高妙的見解,闊大的心胸,成為編織巨大藝術境界的核心與精神內含。就像透過「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的巨大立體時空,可以感受到歷史的脈搏跳動與詩人的呼吸一樣,通過李白的舉重若輕,從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氣充塞整個詩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進一步感受到他整個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點。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的藝術特點,又在於對時空觀念的完美表達。這既體現在對歷史與自然的認識上,也體現在他構造時空藝術境界的表達方法上。李白強調的自然永恆不朽,一方面是宣傳他的以自然為中心的「物我為一」的世界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揭露歷史上的統治神話。因為從古而來,幾乎所有的統治者他們都宣揚自己的世代永存與精神不滅,並且還把這樣一種模式灌輸到人們的意識形態當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則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即或是極為強有力的統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然而他終歸也要「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風其三),煙消雲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來,宇宙萬物之中,能夠獲得永恆存在的只有自然。

一切的繁華與驕奢淫逸都會煙消雲散;如果說它們還存在,似乎也只是作為自然的反襯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現自然力量的雄大與變化的時空觀時,則選取了最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與「一水中分」之遼闊,從而構造出闊大的境界,並且把歷史的變遷,即時間的改變與地點的依舊,即空間的不改整體地表現出來,啟發人們作更深的思考。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的藝術特點,還在於別致自然的遣詞造句。由於詩以寓目山河為線索,於是追求情隨景生,意象諧成也就顯得特別重要。「鳳凰」的高飛與「鳳凰台」的「空」,潔凈、疏郎,顯然與詩人瀟灑的氣質和略帶感傷的情懷相一致,且意到筆到,詞義契合,起到了內外呼應的作用。另外,整首「登臨」的內在精神,與「埋幽徑」「成古丘」的冷落清涼,與「三山」「一水」的自然境界,與憂讒畏忌的「浮雲」惆悵和不見「長安」無奈凄涼,都被恰切的語詞鏈條緊緊地鉤連在一起,從而當得起「古今題詠,惟謫仙為絕唱」的贊譽。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一詩,以其曠達高遠與略帶黯淡色彩的吟詠,成為文學史上獨特的鳳凰詠嘆調。

《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神奇的誇張和比喻,非凡的氣魄與筆力。
《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一幅瑰偉壯觀的秋夜冶煉圖,且為描寫勞動場面,實在難能可貴。
《哭宣城善釀紀叟》,「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以質朴的語言表述動人的感情,看似平常小事,實則傷感難忘。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個人的孤獨寂寞與「含情」的自然景物高度融合,創造出平淡恬靜的情趣與境界。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曾在香港被列為最受歡迎的十大古典詩歌之首,典型的觸景生情,且信口而來,妙絕古今。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文筆自然而又情真意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情中有景,景中寓情,正所謂具有了創作中的高難境界——意境。
《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遇赦回歸,驚喜交加,豪情歡悅,空靈飛動,快船快意,使人神往,精妙絕倫,百誦不厭。
《客中作》,「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面對美酒,愉悅興奮,留連忘返,樂在客中,充分展現了李白豪放的個性,亦不同於一般的鄉愁之作。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誇張自然,新奇真切,既包含詩人對大自然神奇偉力的贊嘆,又體現出李白萬里一泄、末勢猶存的藝術風格。
再來欣賞一些所謂的「詩眼」,共20句。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質朴自然,比喻貼切,看似平淡,卻也奇警。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胸襟博大,下筆不凡,雄渾磅礴,意境深遠。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想像豐富,新穎有趣,看似信手寫來,實則情采俱佳。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生死來去匆匆,人生苦短;天地猶如旅舍,萬古一嘆。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心懷豁達,想像奇特,善於捕捉樂趣,解脫孤寂憂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對仗工整,情景交融,感情真摯熱誠且樂觀豁達,一掃纏綿悱惻之哀傷情調。
「登高望蓬嬴,想像金銀台。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雖為登臨泰山南天門的一般體驗,卻也道出了所謂常人心中有而筆下無的心理感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詩語雄渾,氣象博大。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追仙求道、縱情山水的生動描述。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悲而不傷、悲而能壯的憂憤與自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現李白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強烈的自信心。
「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以學識濟天下的志士才人不為所用,人微言輕。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充分運用文學創作中的誇張手法,增強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神態得意,躊躇滿志,感情流露真摯鮮明,形象表現淋漓盡致。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雖有消極成分,卻也飽含著詩人對人生幾多失意和宦海沉浮的感慨。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向東流」。筆力雄健無敵,極其自信,胸襟高曠不群,藐視一切。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比喻奇特,自然貼切而富於生活氣息,生不得志,內心抑鬱而意欲擺脫苦悶。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懷才不遇,蔑視權貴,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語言平易,功力深厚,詩如其人,豪情狂放。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不肯苟從,捍衛人的尊嚴,傲視權貴,一吐郁悶之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巧妙地運用藝術錯覺去烘托形象,釀造氛圍,極寫黃河的雄偉氣勢,以增強作品的藝術魅力。
李白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胡應麟語),就像杜甫所言:「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獨步詩壇,無與倫比,清新俊逸,文思敏捷。一般認為王昌齡七絕成就最高,號稱「七絕聖手」,大內第一,然明人王世懋獨有高見,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在王之上」。既聞此言,正所謂「於我心有戚戚焉」,不知君以為然否?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

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

有「將進酒,乘大白」雲。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贇《分類補注

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

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

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

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

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贇)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

,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抒。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

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藉以起

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

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誇張。

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

舒捲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

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

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誇張。悲嘆

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一種搔首顧影、

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

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

反向」的誇張。於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

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恆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

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

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

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

可見其頗具創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於篇首或篇

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

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

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

「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由「悲」

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命豈

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

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

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

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

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

,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

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

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

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贊嘆的句子。「有用」而

「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

大寫的。於此,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

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為什麼不為這樣的

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

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

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

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裡的豪情,絕非裝腔作

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

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

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麼豪壯的詩句!

至此,狂放之情趨於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躍然紙

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了,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

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於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

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

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

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鍾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鍾列鼎,食物精美如玉)

,可詩人以為「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

由狂放轉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後吐狂言,而且是酒後吐真言了。以「我

」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

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以下「古來聖賢皆

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

」,也表現出自己「寂寞」。因此才願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

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

表。並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

,何以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

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系較多。這樣寫便有

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於丕、睿兩朝備受

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聖賢」,二提「陳王」曹

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

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

源於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

,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

宕,引出最後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

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

。這結尾之妙,不僅在於「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

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

,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

。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

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

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合,而「萬

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雲從空,隨風變滅」的結尾,顯見詩人奔涌

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

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

誇張手法不無關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

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

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

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

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

,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

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

2. 水滸好漢每一人都身負重罪,為啥無一人被斬首

提起梁山好漢我們大都不陌生,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就是以他們為原形來寫的,《水滸傳》里說一共有108個好漢,其實當時跟著宋江起義的只有36人,書中所述稍有一絲誇張。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殺人越貨,最後卻依然能被法律保護周全,說明當時的世道並不黑暗,還是好人多。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其實還跟宋朝的一條慣例有關系,那就是:赦降。

宋朝是出了名的喜歡天下大赦的王朝,皇帝登基要大赦,立了太子也要大赦,太後大病初癒也要大赦,據歷史記載,整個北宋王朝一共大赦了446次,這使得當時很難給人判處死罪。宋江殺人以後就對自己的父親說了一句話:倘若遇到大赦之恩,我便再回來見父親。現在對於他說的這句話我們就不難理解了吧。

3. 《揮戈》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揮戈》(楊虛白)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Q0UnZKsL-x1TusTGSSi_Ww

提取碼:ejnt

書名:揮戈

作者:楊虛白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6

頁數:332

內容簡介:

《揮戈》取「魯陽揮戈」典,寓意一人之力挽狂瀾於既倒,雖不見得能達成,但也要奮力揮出那一戈。

書中主角吳戈是山陽縣吳老捕頭收養的孤兒,曾為報吳捕頭血仇,隻身斬殺江南大盜,並在此役中頓悟刀法真諦。他武藝高超,才思敏捷,但行事低調,多年來恪守原則,因此連個捕頭也沒有當上。

土木堡之變後,朝廷局勢波雲詭譎,但廟堂易手,仍是權貴坐莊。風神鎮一行,吳戈發現自己曾奉為圭臬的《大明律》並非普適真理,找不到心中出路的他,決意離開公門,浪跡江湖。在他行游的幾年中,他的兩個發小分別成為朝中名臣、江南巨富,而他仍是個不合時宜的小人物,甚至懷揣一身武藝,到碼頭上賣藝,在米行里做挑夫,這一切都源於他的固執。吳戈的老上司曾評價道:他永遠不會有出路,他對抗的不是區區幾個奸商貪官,而是芸芸眾生心頭的泥濘。發小的淪落讓吳戈心灰意冷,無力抗爭又不願順從的他最終選擇自我放逐。

與此同時,吳戈的內心豐富而細膩,他的感情洶涌澎湃,卻仍舊形單影只。不是沒有女人愛他,更不是他不愛女人,商行明珠、首輔千金、秦淮名妓,都曾為他的勇武俠義傾心;奈何他的固執和貧窮,讓身邊的女人們漸行漸遠,或死或傷……

他的其中一個文弱的同伴曾朝他吐了一口唾沫,不屑道:去他媽的行俠仗義。

這是一個不堪又浪漫的故事,在人心上猛潑冷水,卻又在無望時留住一絲溫熱,這裡面的壞人不絕對壞,好人更血肉健全,男人們壯志凌雲,女人也不讓須眉。

這里有成人世界的污濁,亦有殘存的赤子天真。讀之酣暢淋漓,不忍掩卷。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楊虛白,生於新疆長於武漢讀於成都,旅居深圳、多倫多、辛辛那提、北京、廣州。資深金融民工,菜鳥文學中年;苟全性命於盛世,不求聞達於鉛字。為國為民力有不逮,為夫為父甚覺虧愆。所以竭力進取,以期有所為於不惑殘年。故曰:

人生皆夢寐,歷歷輒成客。客子思彈鋏,虛室幽生白。生飲長江水,負笈蜀山碧。也居粵國南,也旅美洲北。南國濤愈沸,五湖冰盈尺。飲冰思故國,我心已久蟄。大夢摶不得,噓為筆底墨。墨痕如潮痕,江湖遂無跡。城市已明日,一瞬成永憶。

1993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經管系,2000年辭職移居加拿大,在多倫多York University取得MBA學位,後定居美國數載,近年回國就職,在某上市公司任高管。早年曾於《今古傳奇》發表武俠小說,被譽為「回歸古典意向,上朔武俠傳統」的代表。楊虛白還擅長舊體詩詞創作,尤擅七律,在詩詞圈、武俠圈頗負盛名。

4. 《明史 袁崇煥傳》的譯文

譯文:

袁崇煥,字元素,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官邵武知縣。為人正氣凜然有膽略,喜歡談論軍事。遇到老兵和退伍的士卒,就與他們談論邊塞上的事,通曉那裡要塞的情形,以有處理邊防事務的才能自許。

天啟二年正月,御史侯恂請求破格任用他,於是提升為兵部職方主事。沒有多久,廣寧的軍隊潰敗,朝廷商議扼守山海關,崇煥就單騎出朝巡視關內外。

部中失去袁主事,很驚訝,家中人也不知他到什麽地方去了。不久,回到朝廷,詳細陳說關上的形勢。說:「給我軍馬錢糧,我一個人就足以守住這個地方。」朝廷官員更加稱贊他的才能,就越級提升為僉事,監督關內外的軍隊,調發官庫金錢二十萬,讓他招募士兵。

十三山有難民十餘萬,長久遭圍困不能出來。大學士孫承宗巡視邊防,崇煥請求:「帶領五千人駐扎寧遠,以此壯大十三山的聲勢,另外派驍勇的將領去援救。寧遠離山二百里,方便就進兵占據錦州,否則就退守寧遠,為什麼不把十萬人放在心上。」

承宗與總督王象乾商議。象乾認為關上的軍隊正喪失士氣,建議調動插漢部保護關口的三千人前往。承宗認為是對的,告訴在晉。在晉竟然不能援救,眾人於是被消滅,逃脫歸來的僅六千人而已。等到承宗駁回修築城牆的建議,召集將吏商量駐守的地方。

閻鳴泰主張守覺華,崇煥主張守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反對的意見,承宗最終主張採用崇煥的建議。不久,承宗鎮守關門,更加倚重崇煥。

崇煥對內安撫軍民,對外整頓邊防守備,功績卓著。崇煥曾查核到虛報名額的隊伍,立刻斬殺一個校官。承宗發怒說:「監軍可以擅自殺人嗎?」崇煥叩頭認罪,他敢於執法就像這樣。

崇煥起初議和,朝中不知道,等到上奏報告,皇上下優旨表示准許,後來認為不是辦法,頻頻降旨勸阻禁止。崇煥想藉議和興復原來的疆域,堅持更為有力。而朝鮮及文龍遭大清兵進攻,諫議官因此說是和議所招致的。

文龍既已死去,才過了三個月,我大清兵數十萬人分路進入龍井關、大安口,而崇煥剛聽到變故就奔赴千里救援,自認為有功無罪。然而京城的人突然遭到敵人進攻,埋怨誹謗紛紜而起,說崇煥縱容敵人擁兵自重。

朝中人士因為以前崇煥提過通和的建議,誣蔑他勾引敵人脅迫議和,將在敵軍臨城時簽訂盟約。皇上聽到很多,不能沒有疑惑。適逢我大清設離間計,說與崇煥秘密訂有條約,讓被抓獲的宦官知道,暗地放他逃走。那個人奔回告訴皇上,皇上毫不懷疑地相信了。

十二月初一再次召對,於是捆綁起來關入大牢。司法部門判崇煥圖謀叛逆。三年八月就在鬧市把崇煥凌遲處死。兄弟妻兒流放三千里,抄沒他的家產。崇煥沒有兒子,家裡也沒有多餘的財產,天下人都為他感到冤枉。

《明史 袁崇煥傳》原文:

袁崇煥,字元素,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遇老校退卒,輒與論塞上事,曉其厄塞情形,以邊才自許。

天啟二年正月,御史侯恂請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職方主事。無何,廣寧師潰,廷議扼山海關,崇煥即單騎出閱關內外。部中失袁主事,訝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還朝,具言關上形勢。曰:「予我軍馬錢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稱其才,遂超擢僉事,監關外軍,發帑金二十萬,俾招募。

尋令赴前屯安置遼人之失業者,崇煥即夜行荊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將士莫不壯其膽。在晉深倚重之,然崇煥薄在晉無遠略,不盡遵其令。

十三山難民十餘萬,久困不能出。大學士孫承宗行邊,崇煥請:「將五千人駐寧遠,以壯十三山勢,別遣驍將救之。寧遠去山二百里,便則進據錦州,否則退守寧遠,奈何委十萬人置度外?」承宗謀於總督王象乾。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

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駁重城議,集將吏謀所守。閻鳴泰主覺華,崇煥主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煥議。

已,承宗鎮關門,益倚崇煥。崇煥內拊軍民,外飭邊備,勞績大著。崇煥嘗核虛伍,立斬一校。承宗怒曰:「監軍可專殺耶?」崇煥頓首謝,其果於用法類此。

崇煥初議和,中朝不知。及奏報,優旨許之,後以為非計,頻旨戒諭。崇煥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鮮及文龍被兵,言官因謂和議所致。文龍既死,甫逾三月,大清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

崇煥甫聞變即千里赴救,自謂有功無罪,然都人驟遭兵怨,謗紛起,謂崇煥縱敵擁兵。朝士因前通和議,誣其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帝頗聞之,不能無惑。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

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法司坐崇煥謀叛,三年八月。遂磔崇煥於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余貲,天下冤之。

《明史 袁崇煥傳》節選自《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

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設立明史館,纂修明史,因國家初創,諸事叢雜,未能全面開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開明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停止。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纂修明史。於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張廷玉最後定稿,進呈刊刻。從第一次開館至最後定稿刊刻,前後經過九十多年,是官修史書歷時最長的一部。

(4)揮戈愈力斬首無算擴展閱讀:

袁崇煥袁崇煥生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卒於崇禎三年(1630年),享年46歲。

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魏忠賢余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余財。

袁崇煥雖為抗清名將,但也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有《袁督師遺集》存世,今人輯有《袁崇煥集》。

5. 用揮戈造句(大約30個左右)

1、我強大的人民解放軍揮戈南下
桀犬吠堯
革命形勢如風卷殘雲。
2、我強大的人民解放軍揮戈南下
捷報頻傳
革命形勢如風卷殘雲。
3、既同處厝火積薪之會,當愈勵揮戈返日之忠。
4、在公司進行改組之際
他來個揮戈返日
弄到了一筆不義之財。
5、但***運籌帷幄
出奇制勝
兩次出兵山西
都揮戈反日
大獲全勝。
6、就像「尺璧非寶」「駐景揮戈」「淪肌浹髓」等等。
7、趙匡胤黃袍加身
氣吞山河
大宋禁軍揮戈指天下;雁門關外
契丹遼國初露崢嶸
厲兵秣馬
以待天時;面對如此兵鋒
南唐儒家少年
投筆從戎
烏衣行天下。
8、大將揮戈
秦人兵馬如風至;奸臣當道
楚國江山似土崩。
9、所以依職愚見
我部當向揮戈南向
在與先期南下的三萬部隊後
先攻下奎松城附敵背後
以將日軍這十五萬人堵在馬尼拉城下
然後再會同美軍將其圍而殲之!
10、(揮戈退日):以10%的氣血打出300%的暴擊
不可避免。
10、zaojv盡量原創和收集優質句子
使您在造句的同時
更能學到有用的知識.
11、各路人馬齊備
我們要干什麼?明人不作暗事
我們要揮戈取長安
路線都告訴他了。
12、仇雲怡然不懼
大開大合
狂猛如虎
尖利雙爪縱橫揮戈。
13、那場鏖戰「魯陽揮戈、崆峒倚劍」
殺得 *** 四溢。
14、所謂長槍當揮戈
這是戰場之上極有勇氣
極有沖鋒之力的武器
但是在白藍手中
卻是顯得軟綿綿。
15、魯陽何德
駐景揮戈
逆道違天
矯誣實多。
16、男兒當揮戈四方
武動蒼穹
劍破長空
熱血染鎧甲
上臨九霄
下踏黃泉
揮手彈指逆陰陽
一縷戰魂不滅
追求巔峰的腳步永不停歇!
17、當一隊擐甲揮戈的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一左右的小矮個子
浩浩盪盪的跟在領主萊比特的身後開進星月谷的時候
所有的居民都給吸引了過來
無論他們正在幹些什麼。
18、「辭舊歲
將軍揮戈退日;慶新春
群眾吶喊捉豬」。
19、故為今之計
當宜提劍揮戈
舉兵故都
扶危救難
秉行大義
存繼公室
則三晉之人
莫不額手稱慶
感恩不盡也。
20、揮戈鐵騎踏天地
視死如歸戰蒼穹。
21、一次次受到誹謗,一次次受到威脅,一次次受到打擊,一次次揮戈還擊。一次次捍衛真理,一次次為正義而斗爭,一次次伸張冤屈,記者日,願你一生正氣凜然!
22、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魯陽公與韓國結仇交戰,戰斗正處難分難解、太陽西沉之時,魯陽公揮戈大喝,太陽竟為之退避三舍。)揮戈返日的出處。劉安
23、尹仕文不禁一呆
任停雲那並不高大的身軀
此刻竟讓人覺得無比的偉岸挺拔
充滿了心雄萬夫的英武氣概
暗自思忖道:「果然是仗劍從雲
揮戈挽日的真豪傑!」。
24、天下之大
而至於其興其亡
系於苞桑之際
正如一木何以支大廈
一葦何以障狂瀾
而究竟匹夫有責
所以風雨如晦
雞鳴不己
魯陽揮戈
落日為之徘徊。
25、曲中
似河流奔騰
狂暴肆虐
動人心魄
像是戰場上萬劍出鞘刀揮戈斬
無數英雄征戰於沙場之中卻又牽掛與兒女情長
熱血揮灑於刀劍之間卻是不能愛我所愛。
26、突然
一支僅百來人的騎士團推開沉重的暗紅色鐵門涌進來
高舉著閃亮的利劍
手握著厚重的盾牌
大喊著沖進烏塔軍隊里
擐甲揮戈。
27、蒙古人在大汗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次子拔都的率領下
兵分兩路
南北揮戈。
28、此旗一舉
天下多少胸懷報國之志的英雄豪傑
爭相而來
欲學得一番本事
有朝一日
縱馬揮戈
保家衛國。
29、王羲之乃仕林高人
所言甚是
朝廷難以依靠
只好是西涼自強
有朝一日
揮戈東進
以定中原亂象
未為不可!
30、22日
中原局和江北指揮部根據周駿鳴的請示報告
電示前線:「動員和組織一切力量堅守半塔
待西路主力揮戈東援
殲滅韓頑。

6. 揮戈反日是何意出自哪

【釋義】戈:古代兵器。將戈一揮,使太陽返回來。比喻無比的威力。
【出處】漢·劉安等《淮南子·覽冥訓》。
當年,周武王率領各路諸侯征討殷紂王的時候,大隊人馬從孟津(今河南省孟縣南)逆流而上,勇武的戰士赤膊握槳,齊力劃水,戰船破浪前進,船兒終於靠上岸,戰士們跳下船,勇猛地向岸上的敵軍沖殺。
戰場上,戰旗飛舞,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中,死傷敵兵無數。周武王的部下魯陽公率軍與敵兵交戰,雙方打得難解難分。魯陽公愈戰愈勇,獨自闖進敵群,東奔西突,敵人望風披靡,可眼看就要打垮敵人的時候,太陽落下西山,暮色降臨了。這對勝利的一方不利,因為敵軍可趁黑暗逃脫,於是,魯陽公舉起長戈,向日揮舞,吼聲如雷,太陽又躍回西山,大獲全勝。大地恢復了光明(揮戈反日),魯陽公也終於殲滅了敵軍,

7. 元史余闕卷的翻譯(從余闕,字廷心至五十六)

出處:《元史 · 列傳》

原文:
余闕,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父沙剌臧卜,官廬州,遂為廬州人。少喪父,授徒以養母,與吳澄弟子張恆游,文學日進。元統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為政嚴明,宿吏皆憚之。俄召入,應奉翰林文字,轉中書刑部主事。以不阿權貴,棄官歸。尋以修遼、金、宋三史召,復入翰林,為修撰。拜監察御史,改中書禮部員外郎,出為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會莫徭蠻反,右丞沙班當帥師,堅不往,無敢讓之者。闕曰:「右丞當往,受天子命為方岳重臣,不思執弓矢討賊,乃欲自逸邪!右丞當往。」沙班曰:「郎中語固是,如芻餉不足何?」闕曰:「右丞第往,此不難致也。」闕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復以集賢經歷召入。遷翰林待制。出僉浙東道廉訪司事。丁母憂,歸廬州。

盜起河南,陷郡縣。至正十二年,行中書於淮東,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治淮西,起闕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守安慶。於時南北音問隔絕,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卻之。乃集有司與諸將議屯田戰守計,環境築堡寨,選精甲外捍,而耕稼於中。屬縣灊山八社,土壤沃饒,悉以為屯。明年,春夏大飢,人相食,乃捐俸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眾。民失業者數萬,咸安集之。請於中書,得鈔三萬錠以賑民。升同知、副元帥。又明年秋,大旱,為文祈灊山神,三日雨,歲以不飢。盜方據石盪湖,出兵平之,令民取湖魚而輸魚租。十五年夏,大雨,江漲,屯田禾半沒,城下水涌,有物吼聲如雷,闕祠以少牢,水輒縮。秋稼登,得糧三萬斛。闕度軍有餘力,乃浚隍增陴,隍外環以大防,深塹三重,南引江水注之,環植木為柵,城上四面起飛樓,表裡完固。

俄升都元帥。廣西貓軍五萬從元帥阿思蘭沿江下抵廬州,闕移文謂苗蠻不當使之窺中國,詔阿思蘭還軍。貓軍有暴於境者,即收殺之,凜凜莫敢犯。時群盜環布四外,闕居其中,左提右挈,屹為淮一保障。論功,拜江淮行省參知政事,仍守安慶,通道於江右,商旅四集。池州趙普勝帥眾攻城,連戰三日敗去。未幾又至,相拒二旬始退,懷寧縣達魯花赤伯家奴戰死。十七年,趙普勝同青軍兩道攻我,拒戰一月余,竟敗而走。

秋,拜淮南行省左丞。安慶倚小孤山為藩蔽,命義兵元帥胡伯顏統水軍戍焉。十月,沔陽陳友諒自上游直搗小孤山,伯顏與戰四日夜不勝,急趣安慶。賊追至山口鎮,明日癸亥,遂薄城下。闕遣兵扼於觀音橋。俄饒州祝寇攻西門,闕斬卻之。乙巳,賊乘東門,紅旗登城,闕簡死士力擊,賊復敗去。戊申,賊並軍攻東西二門,又卻之。賊恚甚,乃樹柵起飛樓。庚戌,復來攻我,金鼓聲震地。闕分諸將各以兵捍賊,晝夜不得息。癸卯,賊益生兵攻東門。丙午,普勝軍東門,友諒軍西門,祝寇軍南門,群盜四面蟻集,外無一甲之援。西門勢尤急,闕身當之,徒步提戈為士卒先。士卒號哭止之,揮戈愈力,仍分麾下將督三門之兵,自以孤軍血戰,斬首無算,而闕亦被十餘創。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闕知不可為,引刀自剄,墮清水塘中。闕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同時死者,守臣韓建一家被害,建方卧疾,罵賊不屈,賊執之以去,不知所終。城中民相率登城樓,自捐其梯曰:「寧俱死此,誓不從賊。」焚死者以千計。其知名者,萬戶李宗可、紀守仁、陳彬、金承宗,元帥府都事帖木補化,萬戶府經歷段桂芳,千戶火失不花、新李、盧廷玉、葛延齡、丘巹、許元琰,奏差兀都蠻,百戶黃寅孫,安慶推官黃禿倫歹,經歷楊恆,知事余中,懷寧尹陳巨濟,凡十八人。其城陷之日,則至正十八年正月丙午也。

闕號令嚴信,與下同甘苦,然稍有違令,即斬以徇。闕嘗病不視事,將士皆籲天求以身代,闕聞,強衣冠而出。當出戰,矢石亂下如雨,士以盾蔽闕,闕卻之曰:「汝輩亦有命,何蔽我為!」故人爭用命。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或欲挽闕入翰林,闕以國步危蹙,辭不往,其忠國之心,蓋素定也。卒時年五十六。


翻譯:
余闕,字廷心,又字天心,唐兀族人,先世居河西武威。父沙剌臧卜,在廬州為官,因而成為廬州人。

余闕年少就喪父,以收授門徒來贍養母親,平時與吳澄弟子張恆交遊,文學造詣日進。元統二年(1335),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

余闕在任職期間,為政嚴明,新舊官吏都謹慎從事。在泗州不久,奉詔回京,授翰林文字,後又轉任中書刑部主事,因不阿諛權貴而棄官歸家。不久朝廷修遼、金、宋三史,余闕奉詔再入翰林院為修撰,後拜監察御史,改中書禮部員外郎,出任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莫徭蠻反元,朝廷命右丞沙班率軍去鎮壓,但他堅持不肯去,無人敢責備他。余闕說:「右丞應當去,你受天子之命為方面重臣,不願出兵討賊,是想圖安逸嗎?右丞當往。」沙班說:「郎中的話固然是對的,但糧草不足怎麼辦?」闕曰「:右丞放心地去,糧草的事並不難。」他下令三日備齊,沙班出師。接著召余闕為集賢經歷,又調任翰林待制,出任僉浙東道廉訪司事。因母親去世,回廬州服喪。

河南反元勢力興起,攻陷郡縣。至正十二年(1352),行中書省設於淮東,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治理淮西,起任闕為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守安慶。當時南北音信隔絕,乏兵乏食,余闕赴任僅十日反元義軍就來進攻,被擊退。為解決乏兵乏食之憂,他召集官吏和諸將商議屯田與戰守之計,決定在周圍建立堡寨,選精兵御敵於城外,屯田於轄區之內。所屬飅山縣八社,土地肥沃,均用來屯田。第二年,大鬧春荒,人相食,余闕將其俸祿用來買米施粥,賑濟災民。有數萬百姓失業,均得到安置。他請求中書省撥鈔三萬錠,賑濟災民。升為同知副都元帥。至正十四年秋天旱,反元義軍占據石盪湖,余闕出兵討平,命百姓於該湖中捕魚而交納魚租。十五年夏大雨,江水上漲,屯田被淹,經搶救才使秋糧有收,得糧三萬斛。闕在治軍之餘,注意興修水利。不久升為都元帥。

廣西貓軍五萬人隨元帥阿思蘭沿長江至廬州,余闕認為不應當讓貓軍入內地,朝廷詔令阿思蘭退回原地。當時反元勢力四面興起,余闕提調各路軍馬,確保江淮,論功,拜江淮行省參知政事,仍鎮安慶。池州反元義軍趙普勝率眾來攻城,連戰三日敗走,不久又來攻,兩軍相持二十天才退走,懷寧縣達魯花赤伯家奴戰死。

至正十七年,趙普勝同青軍兩路進攻,余闕與他們相持月余,趙等敗走。是年秋,拜余闕為淮南行省左丞。安慶以小孤山為屏障,余闕命義軍元帥胡伯顏統水軍戍守。十月,沔陽陳友諒自上游直搗小孤山,胡伯顏抗戰四天四夜不能勝,陳友諒軍直趨安慶。追至山口鎮,十一月三日至安慶城下。余闕派兵扼守觀音橋。忽然饒州祝寇攻西門,為闕擊退。十一月五日,陳友諒等由東門登城,余闕拼力抵抗,敵退去。八日,陳、祝兩軍合力攻東西二門,又被擊退。十日,又攻,金鼓聲震天地,闕分兵把守,晝夜不息。十八年正月初四,敵增兵攻東門。初七,反元義軍四集,普勝攻東門,友諒攻西門,祝寇攻南門,安慶城外,余闕無一援兵,西門形勢尤其危急。闕身先士卒提戈抗敵,士卒並拚死力戰。戰爭激烈,余闕身受創十餘。日中城陷,余闕知大勢已去,便引刀自殺。闕之妻耶卜氏,子德生、女福童皆投井死。同殉難諸將守臣共十八人。

余闕治軍號令森嚴,與下級同甘共苦,如軍士稍有違令者即處斬。闕每因病不能視事,將士皆為他祈禱,甚至願以身代他病死。闕聞知勉強而出。每次出戰,當箭石亂下如雨時,軍士們執盾牌為他擋蔽,余闕說:「你們也有命,為何為我擋箭。」平時有空閑,即注《周易》,率諸生到郡學會講,令軍士立門外聽講,使他們也知尊君親上之義,確有古良將之風度。有人拉他入翰林院,他以國難當頭,不肯去,素有忠心報國之志。他甚留意於儒家學說,傳注《五經》。其文有氣魄,詩體崇尚江右風格,推崇鮑照、謝靈運、徐陵、庾信等大文學家。其篆書、隸書亦古雅可傳於世。

余闕死時年方五十六歲。

求採納,謝謝!

8. 《元史 · 列傳》文言文閱讀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1~4題。

余闕,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少喪父,授徒以養母,與吳澄弟子張恆游,文學日進。元統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為政嚴明,宿吏皆憚之。俄召入,應奉翰林文字。以不阿權貴,棄官歸。尋以修遼、金、宋三史召,復入翰林,為修撰。出為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會莫徭蠻反,右丞沙班當帥師,堅不往,無敢讓之者。闕曰:「右丞當往,受天子命為重臣,不思執弓矢討賊,乃欲自逸邪!」沙班曰:「郎中語固是,如芻餉不足何?」闕曰:「右丞第往,此不難致也。」闕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至正十二年,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治淮西,起闕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分兵守安慶。於時南北音問隔絕,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卻之。乃集有司與諸將議屯田戰守計,環境築堡寨,選精甲外捍,而耕稼於中。明年,春夏大飢,人相食,乃捐俸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眾。民失業者數萬,咸安集之。升副元帥。十五年夏,大雨,江漲,屯田禾半沒,城下水涌,有物吼聲如雷,闕祠以少牢,水輒縮。秋稼登,得糧三萬斛。俄升都元帥,守安慶。十月,賊薄城下。戊申,賊並軍攻東西二門,西門勢尤急,闕身當之,徒步提戈為士卒先。士卒號哭止之,揮戈愈力,斬首無算,而闕亦被十餘創。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闕知不可為,引刀自剄,墮清水塘中。闕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城中民相率登城樓,自捐其梯曰:「寧俱死此,誓不從賊。」焚死者以千計。闕號令嚴信,與下同甘苦,然稍有違令,即斬以徇。當出戰,矢石亂下如雨,士以盾蔽闕,闕卻之曰:「汝輩亦有命,何蔽我為!」。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卒時年五十六。(節選自《元史·列傳》,有刪改)

1.對文中加點詞相關內容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例如貞觀、靖康、元統、至正、康熙等。

B.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後來泛指官吏。

C.古代祭祀、宴會時,牛、羊、豕(豬) 三牲具備為太牢,只有羊、豕(豬)則為少牢。

D.古代人們用天乾地支來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如文中的戊申就指至正十五年十月。

2.下面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B.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C.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D.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余闕正直敢言。莫徭蠻反叛之時,右丞沙班以糧草不足為借口,不願征討叛軍,官員們都讓著他,只有餘闕敢站出來,直言右丞應當出征。

B.余闕體恤民情。百姓遭遇飢荒,甚至人吃人的時候,余闕捐出俸祿賑濟災民;洪水淹沒了屯田,他祭祀祈求洪水退去,當年秋天取得豐收。

C.余闕與下屬同甘苦。在戰場上,余闕不理會士兵們的阻止,身先士卒,殺敵無數;余闕還拒絕士兵們用盾牌為自己遮擋落下的箭矢和壘石。

D.余闕政令嚴明。余闕執政泗州時,即使是經驗閱歷豐富的.官吏們都很怕他。余闕治軍也很嚴明,如果有人違背軍令,他就會將其斬首示眾。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闕曰:「右丞第往,此不難致也。」闕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5分)

(2)城中民相率登城樓,自捐其梯曰:「寧俱死此,誓不從賊。」(5分)

答案:

1.D.(「戊申就是至正十五年十月」錯誤。原文是「十月,賊薄城下。戊申,賊並軍攻東西二門」,根據上下文推斷,這里的「戊申」應是用來紀日的。)

2.A.(原文是「稍暇,即注《周易》,帥諸生謁郡學會講,立軍士門外以聽,使知尊君親上之義,有古良將風烈。」)

3.A.(「官員們都讓著他」錯誤,原文「無敢讓之」的意思是「無人敢責備他」。)

4.(1)余闕說:「右丞只管放心地出征,糧草的事是不難達成的。」他下令催促糧餉,三日後全都齊備,沙班出師。

(5分。譯出大意給2分;「第」「致」「趣」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城中的百姓相繼登上城樓,然後自己撤掉了登樓的梯子,並說:「寧願全部死在這里,也誓不投降敵人。」

(5分。譯出大意給2分;「相率」「捐」「死此」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余闕,字廷心,先世居河西武威。余闕年少就喪父,以收授門徒來贍養母親,與吳澄弟子張恆交遊,文學造詣日進。元統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執政嚴明,經驗閱歷豐富的官吏都忌憚他。不久奉詔回京,授翰林文字。因不阿諛權貴而棄官歸家。不久因為朝廷修遼、金、宋三史,余闕奉詔再入翰林院為修撰。後又出京擔任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適逢莫徭蠻造反,朝廷右丞沙班應當率軍去鎮壓,但他堅持不肯去,無人敢責備他。余闕說:「右丞應當前去,你受天子之命為重臣,不想著出兵討賊,是想圖安逸嗎?」沙班說:「郎中的話固然是對的,但糧草不足怎麼辦?」余闕說:「右丞只管出征,這糧草的事是不難達成的。」他下令催促糧餉,三日後全都齊備,沙班出師。至正十二年,朝廷改宣慰司為都元帥府,治理淮西,起任余闕為副使、輔助簽批都元帥府事宜,分兵駐守安慶。當時南北音信隔絕,兵力糧草都很缺乏,余闕到任僅十日反元義軍就來進攻,余闕領兵回擊,敵人被擊退。他召集官吏和諸將商議屯田與戰守之計,(決定)環繞轄境周圍修建堡寨,選精兵對外御敵,在堡寨之內耕種糧食。第二年,大鬧春荒,人相食,余闕將其俸祿用來買米施粥,賑濟災民,得以存活的災民很多。有數萬失業的百姓,都得到安置。十五年夏天,天降大雨,江水上漲,屯田稻穀有一半被淹,城下江水湧入,有什麼東西吼聲像雷鳴一般,余闕用少牢祭祀,洪水就退去。秋糧(得以)豐收,得糧三萬斛。不久,余闕升任都元帥,駐守安慶。十月,叛軍逼至安慶城下。十一月八日,叛賊攻打安慶東西二門,西門形勢尤其危急,闕迎敵而上,提戈抗敵,身先士卒。士卒們哭喊著想阻止他,但他更加用力地揮動長戈,斬首了無數敵人。但是余闕身受十幾處創傷。中午時分,城池被攻陷,城中著起了大火,余闕知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便引刀自殺,倒落在一處清水池塘之中。余闕的妻子耶卜氏、兒子德生、女兒福童皆投井而死。城中的百姓相繼登上城樓,自己撤掉了登樓的梯子,並說:「寧願全部死在這里,也誓不投降敵人。」燒死的人以千計。余闕治軍號令嚴明,與下屬同甘共苦,但軍士稍有違反軍令的,就會馬上處斬示眾。當他出戰之時,箭矢壘石紛紛落下如同下雨一般,軍士們用盾牌為他擋遮,余闕回絕說:「你們也有命,為什麼要擋遮保護我呢?」平時稍有空閑,就註解《周易》,率領各位學生到郡學(郡國的最高學府)集中講授,令軍士站在門外聽講,也使他們明白尊君親上的義理,確有古代良將的遺風。余闕死的時候五十六歲。

9. 在真實的歷史上,將軍真的像影視劇中那樣率先沖鋒陷陣嗎

一些影視劇為顯示古代將軍的英武形象,總會出現於兩軍對陣中將軍一馬當先沖鋒陷陣的場景,看後確實讓人怒目圓睜,雙拳緊握,熱血奔涌,劇場充溢著一股英雄氣。然而,在看客高呼「快也!壯哉!」之餘,我卻心生疑竇:將軍是軍隊的指揮員、主心骨,軍隊安危系於一身,將軍身先士卒固然勇氣可嘉,但其若有閃失,軍隊豈能不敗?

10. 揮戈回日是什麼意思揮戈回日成語造句和典故

成語名稱: 揮戈回日 huī gē huí rì

歡迎您訪問本頁,本頁的主要內容為解釋成語【揮戈回日】的出處和來源,以及回答揮戈回日的意思是什麼,其中包含英語翻譯和造句,同時提供了網路和SOSO網路的鏈接地址,為您全方位的詮釋揮戈回日成語。如果本頁找不到內容,在頁尾點擊回網路搜索。

[成語解釋]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形容力挽危局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近義] 揮戈退日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網路解釋如下:

目錄 • 成語資料

• 成語出處

• 成語故事

• 成語示例

英漢詞典解釋
>>到愛詞霸英語查看詳解
成語資料[回目錄]
【成語】揮戈回日

【注音】huī gē huí rì

【解釋】揮舞兵器,趕回太陽。形容力挽危局。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結構】連動式

【年代】古代

【近義詞】揮戈退日

【押韻詞】無所事事、橫三豎四、神龍失勢、千秋萬世、前塵影事、罰不及嗣、瞋目裂眥、窮巷陋室、接踵而至、汪洋恣肆
成語出處[回目錄]
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
成語故事[回目錄]
傳說周武王率領諸侯討伐殷紂王,旌旗飄揚,殺聲四起,戰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魯陽公愈戰愈勇,敵人望風披靡,眼看天色已晚,魯陽公舉起長戈向日揮舞,吼聲如雷,太陽又倒退三個星座,恢復了光明,終於全殲了敵軍。
成語示例[回目錄]
卻羨魯陽功德盛,揮戈回日至今傳。明·劉基《次韻和石抹公悲紅樹》

網路地址:ke..com/view/1091512.htm

SOSO網路地址:

網路搜索:《 點擊此處 》

閱讀全文

與揮戈愈力斬首無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000比特幣兌人民幣 瀏覽:525
比特幣挖礦機電站旁邊 瀏覽:95
灰度基金到哪裡買BTC 瀏覽:166
區塊鏈調查表 瀏覽:374
國內封禁了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瀏覽:375
以太坊區塊鏈與比特幣 瀏覽:162
幾個億的比特幣 瀏覽:588
虛擬貨幣合約對手價是什麼 瀏覽:800
如何進入區塊鏈代碼 瀏覽:688
如何搭建比特幣區塊瀏覽器 瀏覽:574
比特幣tbc 瀏覽:12
體彩數字貨幣 瀏覽:973
股票今日行情比特幣 瀏覽:498
怎麼算抱緊力 瀏覽:146
怎麼買dpom數字貨幣 瀏覽:897
比特幣騙局680次 瀏覽:950
數字貨幣在商貿商業行業的應用 瀏覽:318
數字貨幣錢包咋往裡存錢 瀏覽:441
郵箱比特幣空投 瀏覽:221
比特幣區塊劃分大小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