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商和能力有什麼區別
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區別:
(1)活動對象不同。動作技能屬於實際操作活動范疇,活動對象是物質的、具體的、表現為外顯而易見的骨骼和肌肉操作,可以被觀察、被感知。智力技能的活動對象是頭腦中的映像,不是客體本身,具有主觀性和抽象性,屬於觀念范疇,不具有相應的物質形式,看不見、摸不著。智力技能只能在大腦內藉助於內部言語內隱地進行,只能通過難以覺察的映像變化來判斷其存在,具有隱藏性。
(2)活動結構不同。動作技能是系列動作連鎖,不能省略。智力技能藉助於內部語言實現,可以高度省略、高度減縮,甚至難以覺察到其活動全部過程。
(3)活動要求不同。動作技能要求學習者必須掌握一套刺激——反應聯結,智力技能要求學習者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
㈡ 智商就是記憶力,理解力,運用力對嗎
不全
㈢ 智力包括什麼
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等。這個能力包括以下幾點:理解、計劃、解決問題, 抽象思維, 表達意念 以及語言和學習的能力。當考慮到動物智力時, 「智力」的定義也可以概括為:通過改變自身、改變環境或找到一個新的環境去有效地適應環境的能力。
構成智力的五種因素
1、觀察力
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在學習訓練中增加一些訓練內容如觀察和想像項目,通過訓練來提高學員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2、注意力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如我們好的學員能全神貫注地長時間地看書和研究課題等,而對其他無關游戲、活動等的興趣大大降低,這就是注意力強的體現。
3、記憶力
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如我們到老時也還記得父親母親年輕時的形象,少年時家庭的環境等一些場景,那就是人的記憶在起作用。
4、思維力
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當人們在學會觀察事物之後,他逐漸會把各種不同的物品、事件、經驗分類歸納,不同的類型他都能通過思維進行概括。
5、想像力
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當你說起汽車,我馬上就想像出各種各樣的汽車形象來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想像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
[編輯本段]智力的影響因素
1.遺傳與營養
遺傳素質是智力發展的生物前提。良好的遺傳素質,是智力發展的基礎和自然條件。有研究發現:遺傳關系越密切,個體之間的智力越相似。但是遺傳只為智力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發展的可能性變成現實性,還需要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許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2.早期經驗
人的智力發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階段獲得的經驗越多,智力發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學齡前稱為智力發展的一個關鍵期。美國布魯姆提出了一個重要假設,把5歲前視為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如果17歲的智力水平為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就獲得50%的智力,其餘30%是4-7歲獲得的,另外20%是8--17歲獲得的。
3.教育與教學
智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學對智力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教育和教學不但使兒童獲得前人的知識經驗,而且促進兒童心理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師在運用分析和概括的方法講授課程內容時,不僅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還掌握了把這種方法作為思維的手段,如果把這種外部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逐漸轉化為內部概括的思維操作,這方面的能力便形成了。
4.社會實踐
人的智力是人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社會實踐不僅是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智力發展的重要基礎。愛迪生的啟蒙教師是自己的母親,但實驗是他創造發明的基礎,是他才智形成的重要條件。
5.主觀努力
環境和教育的決定作用,只能機械、被動地影響能力的發展。如果沒有主觀努力和個人的勤奮,要想獲得事業的成功和能力的發展是根本不可能的。世界上許多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無論他們所從事的事業多麼不同,但他們都具有共同點,即醉心於自己的事業,長期堅持不懈,刻苦努力,頑強與困難作斗爭。如果沒有這些,他們也只能是平庸的人,既不可能取得成就,能力的提高也無從談起。
[編輯本段]智力的理論
1、心智量度理論
心智量度建立在智力有著先天的差異,也即高低之分。為了量化這一高低之別,人們提出用測試的方法去實現,這就是我們說的智力商數測試(智商測試)。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IQ。 智力在狹窄的定義中是以智力測驗來衡量(見智商)。這些測驗是最准確的(可靠及有效的)心智量度測驗,但是它們不是用來量度創造力、個性、性格或智慧。智力測驗有很多方式,但全都是量度相同的智力。g因素一直被認為是智力測驗中的一個主要測量因素。(見g因素理論)。 一些研究員曾經建議智力不是一個單一的數量或概念而是包含著一組相對獨立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論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過去對智力的定義過於狹窄,未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他在《心智的架構》(Frames of Mind)這本書里提出,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個范疇(後來增加至八個): 1. 邏輯 (logical) 2. 語文 (linguistic) 3. 空間 (spatial) 4. 音樂 (musical) 5. 肢體運作 (kinesthetic) 6. 內省 (intra-personal) 7. 人際 (inter-personal) 8. 自然探索 (naturalist)
3、成功智力智力理論
美國耶魯大學的斯騰伯格長期從事智力的研究,提出了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的理論,讓人認識到,人生的成功,主要不是靠智商(IQ),而是取決於成功智力。斯騰伯格不僅從事成功智力的理論研究,而且也進行應用實踐的實驗。他出版的《成功智力》(1996)頗有影響,這本書已有中文譯本。 關於成功智力的概念,斯騰伯格(1998)認為,我們應當少關注一些傳統的智力觀念,尤其是智商的概念,而多關注一些他所說的成功智力。他在《成功智力》一書的序里有趣地談到,他曾在小學時考砸了智商測驗,他下決心要表明,如果將來成功了,那也不是其智商的作用。為此,他最終走上探索智力的道路,並努力尋找能夠真正預測今後成功的智力。所謂成功智力,就是為了完成個人的以及自己群體或者文化的目標,從而去適應環境、改變環境和選擇環境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具有成功智力,那麼,他就懂得什麼時候該適應環境,什麼時候可以改變環境,什麼時候應當選擇環境,能夠在三者之間進行平衡。具有成功智力的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然後能夠想方設法地利用自己的優勢,同時,能夠補償自己的劣勢或者不足。這是人們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珀金斯的「真」智力 美國哈佛大學另一位心理學家珀金斯(D.Perkins)於1996年提出「真智力」(true intelligence)。他核查了大量關於智商測驗和促進智商的研究,進而提出:智商包括三種主要的成分或者維度: [1]一是神經智力(Neural intelligence):這是指神經系統的有效性和准確度。神經智力具有「非用即失(use it or lose it)」的特點。顯然,神經智力是可以通過運用先天因素而得到保持和加強的。神經智力同卡特爾(R.B.Cattell)所說的流體智力有些相似。 二是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這是指個人積累的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這可以看作是個人所有專長的積累。經驗智力的基礎是積累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可以使人們在一個或者多個領域中具有高水平的技能。生長於刺激環境較為貧乏的人,較之一個生長在學習環境豐富的人,其智力顯著地表現出差異來。豐富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經驗智力。經驗智力和卡特爾所說的晶體智力有些相似。 三是反省智力(Reflective intelligence):這是指解決問題、學習和完成挑戰智力任務的廣泛的策略。它包括支持堅持性、系統性和想像力的各種態度。它包括自我監視和自我管理。反省智力可以看成是有助於有效地運用神經智力和經驗智力的控制系統。人們是可以學會更有效地利用神經智力和經驗智力的種種策略的。反省智力類似於元認知(metacognition)和認知監視(cognitive monitoring)等概念。
[編輯本段]爭議
研究人類智力的學者面臨了許多輿論的批判—甚至多到一般科學家所無法忍受的地步。一些備受爭議的課題包括: * 從心智量度理論以及以常理方式看待這個主題的差異 * 智力在每日生活中的重要性 * 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對人類智力的影響(參閱Nature versus nurture) * 不同種族及性別的智力差異,以及這些差異的來源和意義(參閱種族與智力)
[編輯本段]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玩具,和寶寶一起做游戲,是這時期開發寶寶智力的好方法。可以通過以下3種游戲來增長寶寶的智力: 1、找玩具 方法:大人同寶寶玩耍,在興趣正濃時當著他的面將他的玩具放在大人的口袋裡或枕頭下、床單下。當玩具被找到時,大人應馬上抱起寶寶,稱贊他「真棒!真聰明!」。由此鼓勵寶寶發展敏銳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並為其樹立物體恆在的觀念。 2、發展視覺、聽覺和觸覺的游戲: 選擇色彩鮮艷的臉譜、各種五顏六色的塑料玩具、鏡子、圖片、小動物等,先做示範,把同種顏色的玩具擺在一塊,然後讓孩子跟著做; 能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的聽力玩具,如小搖鈴、撥浪鼓、八音盒、風鈴等,陪同孩子玩耍的時候,可以隨著玩具發出的聲音教他們念不同的發音; 3、培養認知和觸感能力的游戲: 首先,教孩子照鏡子,讓他逐步「認識」自己。比如,把寶寶抱在鏡前,拿著他的小手指他的鼻子說「鼻子」,然後再拿著他的小手,指大人的鼻子,如此反復直到他會指著鼻子說鼻子。 接著,可以教寶寶認識其他事物:取用不同手感不同質地的玩具,如絨毛娃娃、絲織品做的小玩具、積木、海灘玩的球等,教他認事物、培養感覺、辨大小、辨顏色,還有「撕紙」、「撿豆豆」、「扔東西」之類的動作。
[編輯本段]智商測定
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就制定出第一個測量智力的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22年傳入我國,1982年由北京吳天敏先生修訂,共51題,主要適合測量小學生和初中生的智力。1916年美國韋克斯勒編制了韋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兒童智力量表(WISC)、適用4-6.5 兒童的韋氏幼兒智力量表(WPPSZ),韋氏量表於80年代中後期引進我國經過修訂出版了中文版,因而應用較廣。 我們採用的是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編制的智力量表,由我國湖南醫科大龔耀先等人修訂,制定了中國常模。現在我們可以測查6-16歲的兒童和16歲以上的成人。通過心理測量可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潛能所在,鑒定交通事故導致智力損傷,為發揮自己的優勢,科學填報高考志願,優生優育等提供科學依據。
[編輯本段]智商測驗項目
智商測驗包括十一個項目,有常識、理解、算術、類同、記憶、字詞、圖像、積木、排列、拼圖、符號分別測驗,完成整個測驗大約需要一小時,匯總分析,寫出測驗報告約需要一個小時。 8個線索顯示寶寶智力 由於嬰兒的語言剛剛開始發展,所以不能用筆紙測驗來測試嬰兒的智力,也得不到書面答案,父母只能通過觀察嬰兒的動作,來估計嬰兒智力的開發情況。 大腦中最先發展的是控制脊椎、四肢的神經系統,因此,了解嬰兒大腦發育、智力開發的最佳途徑,就是觀察孩子的運動能力的發展狀況。運動能力發展涉及的是移動和運用身體、四肢的能力。 診斷智力開發的早期線索: 南希-貝萊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幾年來潛心研究、觀察了嬰兒的發育、發展,她在《幼兒發展研究》一書中列出了以下8個線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嬰兒智力的正常發展。 ·當小勺掉落到地板上時,6個月的嬰兒會順著下落的方向看去; ·6個半月的嬰兒當他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會發出表示滿意的聲音; ·7個多月時,會沖著鏡子中的影象微笑,以及能去尋找落地的小勺; ·8個半月時,會和人一起玩藏貓貓、拍拍手等游戲;也會傾聽熟悉的詞; ·9個多月時,會去拉系在環上的線,以便把環拉近;也能理解某些詞的含義; ·10個多月時,會模仿成人把積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別人把玩具包起來,就不會去拆開; ·11個多月時,會模仿詞的發音; ·12個多月時,會講幾個單詞。 父母可以試著與嬰兒玩一些與上述相似的活動,自己估計一下他們的智力發展。貝萊博士發現,嬰兒期的智力測驗成績不一定與日後的智力測驗成績有關。最機靈的嬰兒不一定永遠是最聰明的幼兒、小學生,發展遲緩的嬰兒常會趕上或超過發展迅速的夥伴。因此,在觀察中切忌對嬰兒做長期的預言。
[編輯本段]增長孩子智力主要針對八大方面
一、言語——語言智力。是人們讀、寫和用詞語進行交流的能力。突出表現在作家、詩人、演說家、社會活動家、教師等身上。? 二、邏輯——數理智力。是人們進行數學思維、邏輯推理、科學分析及計算的能力。這種智力在科學家、數學家、計算機軟體工程師、律師、法官、哲學家、會計師等身上有著極大的發展。? 三、音樂——節奏智力。音樂節奏智力結構中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音高、旋律、節奏、音色。這種智力突出表現在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及舞台表演者身上。? 四、視覺——空間智力。是人們在頭腦中形成外部空間世界的模式並運用和操作這種模式的能力。優秀的建築設計師、畫家、航海家、雕塑家等都具有高度發達的視覺——空間智力。? 五、身體——動覺智力。是人們對身體運動的控制能力和熟練操作對象的能力。舞蹈家、外科醫生、體操運動員等都具有優良的身體——動覺智力。? 六、交往——交流智力。是善於理解他人、熟探他人心思、與人融洽相處、長於組織溝通的能力。交往——交流智力發達的人,都是溝通、談判的高手,能很好地勝任談判專家、咨詢人員、營銷人員、教師等職業。? 七、自知——自省智力。是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情緒情感、行為動機並能加以調節的能力。一般來說,文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音樂家、神職人員都具有高度發達的自知——自省智力。? (加德納後來又將自然觀察智力增加為第八種智力;據悉,存在智力作為第九種智力正在研究中)? 加德納關於智力本質和智力結構等問題的闡述為廣大家長展現了認識孩子的全新的視角,為家庭教育注入了新鮮能量。 ——家長應該以欣賞、欣慰、感恩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孩子,自始至終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和希望。?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力或九種智力!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智力發揮到淋漓盡致、出類拔萃!? ——家長應該重新認識「智力」,及時轉移開發孩子「智力」的重心。? 傳統的智力以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為核心,家長主要關注孩子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的培養和發展。加德納的研究結果表明:智力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面臨的真正難題和生產及創造出社會所需的有效產品的能力」。家長應該及時將開發孩子「智力」的重心轉移到培養和發展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生產及創造出社會需要的有效產品的能力」,注重孩子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素質的全面提升。(在某種意義上,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與加德納的多 元智力理論所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 ——家長應該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斷掌握「激活」孩子各種智力的有效方法。智力是一種潛能,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潛在發展能力。家長可以成為這種潛能的激活者,也有可能在無知中或無意間成為這種潛能的「終結者」。因此,激活孩子的「潛能」,不僅需要家長的愛心,更需要家長的智慧和技巧。家長應該積極主動地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汲取最新的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客觀地觀察孩子、公正地評估孩子、合理地引導孩子、科學地「開發」孩子……高效地激活孩子的「潛能」,使孩子的生命更加精彩!? ——家長不應該盲目「跟風」,更不能生搬硬套。家教模式及方法沒有最好的,只要最合適的。?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智力組成及結構,有著與眾不同的優勢智力領域和弱勢智力領域,有著自己個性化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方法。家長應該注重「因材施教」,「對症下葯」。決不能盲目「跟風」、生搬硬套。適合別的家庭、別的孩子的模式及方法,不一定適合你的家庭、你的孩子!?
㈣ 理解能力差是不是智商低
1.不是智商低。人與人的智力相差無幾。
2.天生敏感心理素質不好是性格使然。與智商沒關系。
3.不思考不會導致智商低。
4.學習能力不強理解力不強學習差,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5.在沒有好的方法的情況下欠努力,也會導致學習差。
6.學習的奧秘在於,掌握一般性方法,解決特殊的問題。例如學數學,你必須掌握公式定理,公式定理就是一般性方法,那麼利用這些公式定理解數學題,就是解決特殊的問題。
7.無論學什麼,無論學哪一門課,都要遵循6的方法。
㈤ 一個人的理解能力越強,就表示他的智商越高,對嗎
(⊙o⊙)…很簡單啊。理解的意思就是懂了,明白,知道了。所以一個人的理解能力越強當然代表智商越高了。因為理解能力是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判斷力等的綜合體現。
所以呢,通常老師最清楚學生的智商,因為他在上面講課,一看下面學生的狀態就知道哪個聰明哪個笨了,有心不在焉的,有一臉懵逼的,還有似懂非懂的
㈥ 什麼是智力、智商
什麼是智力、智商
說到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如何,許多人可能認為智力就是聰明的程度,或著說是記憶力、理解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一些方面。其實,智力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是各種認識能力的總和,是獲得知識的能力,是認識、理解事物和運用知識與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智商是用來反映一個人智力水平的比值,它體現了一個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方面。1916年特曼首次推出了一個公式,他認為智商=智齡÷年齡×100。中國科技大學葉國華在1995年提出一種新的原則,把智力優勢表現在記憶和思維兩個方面,主要指記憶佔40分,觀察佔20分,思維佔60分。
以下對構成智力的五種因素作簡單介紹:
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家長可以適當地與孩子做一些游戲,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如找朋友等。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如孩子全神貫注地看動畫片,對做游戲、吃東西等的興趣大大降低,這就是注意力的體現。
記憶力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如幾個月的嬰兒就能記住媽媽的形象,一旦媽媽變換發型,就會出現嬰兒不認識媽媽的情況。
思維力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當寶寶學會觀察事物之後,他逐漸會把各種不同的物品分類歸納,如吃、穿、用、玩和大、小、長、短等,不同的類型他都能通過思維進行概括。0-3歲的孩子直觀動作思維佔主導地位,他的思考過程是靠行動來完成的,對於家長提出的總是,他還不會用語言來完整地回答,只能用動用來回答。而3-6歲的孩子主要採用的則是抽象邏輯思維了,這時孩子已經能用語言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了。
想像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當你給孩子講故事時,他可以聯象到小白兔吃蘿卜,雙腳跳著走等等,當然,這是在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
那麼構成智力的五種因素是怎樣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呢?我們可以用古代的天材少年曹沖來舉例,“曹沖稱象”的'故事就反映了智力結構的組合問題。當大象拉到曹沖眼前時,他的觀察力告訴他大象不能用一般的秤來稱的,而石頭就可以用秤稱。他的記憶能力告訴他,船可以承載大象和石頭的重量。他憑理解力知道,可以用石頭的重量得出象的重量。於是他果斷地作出判斷,把大象拉到船上,在船與水的交界處劃上標志,拉走大象,再把石頭一塊塊地放到船上,直到石頭重量與大象的重量一致。然後把一塊塊石頭的重量稱過記算出來,它的總和就是大象的重量。曹沖稱象的故事千古流傳,他是一個智力超常的典範。
;㈦ 思維能力強的人是不是智商就高
思維能力強一般說是智高要高些,但通過訓練提高智高也是可以的。
思維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綜合力、比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論證力、判斷力等能力。它是整個智慧的核心,參與、支配著一切智力活動。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
要使自己聰明起來,智慧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活動。對它的作用不可輕估。人的天性對思維能力具有影響力,但後天的教育與訓練對思維能力的影響更大、更深。許多研究成果表明,後天環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個新人。
研究證實,人類從一出生即開始累積龐大且復雜的資料庫,包括各種文字、數字、符碼、味道、食物、線條、顏色、公式、聲音等,大腦驚人的儲存能力使我們累積了海量的資料,這么多雜亂無章的信息如何提取出來呢?就像電腦一樣,如果沒有一個很科學的檢索系統,很容易導致數據無法讀取,甚至系統崩潰。
思維能力的訓練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只要在實際訓練中把握住思維品質,進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順利地卓有成效地堅持下去。思維並非神秘之物,盡管看不見,摸不著,來無影,去無蹤,但它卻是實實在在,有特點、有品質的普遍心理現象。
㈧ 智商和智力的區別
一、智力和智商的區別:
1、智力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洞察力、理解能力、邏輯能力、記憶力等的程度描述名詞,通常有些人的智力會在某方面比較突出。
2、智商是評價智力的指標,這種指標評價標准多種多樣,有不同的方法。
3、智力是本質,智商是對智力的評估。
㈨ IQ和理解力有關嗎
當然有關,IQ其實就是測試你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等等綜合的一種能力,你說有沒有關系~~
㈩ 理解力決定人的智商嗎
不是。
人的智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語言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短期記憶力。
不是理解力決定人的智商,而應該是理解能力同時受智商、經驗和思維方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