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字人民幣的那些事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Bitcoin白皮書《Bitcoin: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Bitcoin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Bitcoin創世區塊誕生, 2009年1月5日,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 Bitcoin 誕生。此後,各種數字貨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隨著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金融創新層出不窮。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推出了數字貨幣Libra(現更名為Diem)計劃。 Libra成為全球首個大型企業發起的加密貨幣,並且創始機構包含Paypal、Uber、Visa等28個全球知名大企業,再加上Facebook擁有的24億社交網路基礎,Libra一經問世便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在此背景下,我國必須加快推進對數字貨幣的 探索 ,積極主動應對私人數字貨幣可能帶來的挑戰。2014年, 中國人民銀行 成立專門團隊,開始對 數字貨幣 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
有學者建議,推廣數字人民幣應當向以下幾點發力:一是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逐步完善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程序與功能;二是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技術的基礎上,與我國經濟關系密切的國家合作設計多國區域數字貨幣,形成數字貨幣聯盟,並優先使用區域數字貨幣;三是積極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等國際組織關於數字貨幣監管規則的制定,爭取在其中發揮更大作用。
2020年8月14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部關於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到,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從最初的4+1(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 到現在擴大到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等試點地區,數字人民幣的應用正在穩妥地推進當中。
目前,從網上綜合資料來看,數字人民幣錢包可分為五大類,從各試點銀行的協議,按照實名認證的強度, 七家機構有五家設置了四類錢包,其中一類錢包為強實名,無限額;四類錢包非實名(或弱實名),余額上限1萬元、單筆支付限額2000元、日累計支付限額5000元、年累計支付限額5萬元。
當前階段,數字人民幣錢包雖未大規模應用,類似於ETC用戶爭奪戰,銀行早已積極地搶占數字人民幣錢包這個未來的支付入口,一旦數字人民幣全面推廣,銀行對數字人民幣錢包用戶的爭奪會更加激烈。
② 中國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paypal等移動支付和facebook新推出的Libra有何區別與聯系
支付寶,微信,paypal是中心化的,是支付方式,是貨幣的數字形態,數字貨幣使用了區塊鏈技術。
而libra是facebook想要在區塊鏈方向發展。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2019年12月2日,該詞入選《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流行語。
區塊鏈的起源:
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闡述了基於P2P網路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
兩個月後理論步入實踐,2009年1月3日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幾天後2009年1月9日出現序號為1的區塊,並與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相連接形成了鏈,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
③ 大夥們口袋裡的現金,可能要被數字貨幣取代了
這小半年來,互聯網上關於央行發行數字貨幣 ( DCEP ) 的新聞可是有不少。單單是下面這一張 數字貨幣の秘密露出照 ,就已經被各大媒體們轉發得出現了電子包漿。
但有意思的是,大夥們對於央行數字貨幣還是略顯陌生。
不知道差友們有沒有聽過這個古早段子, 「 我想買台 iPhone 手機,請問哪個牌子的最好?」
其實不少人對央行數字貨幣的認識,和這個段子還挺像的。
就像一說到智能手機,大夥們會想到 iPhone 一樣,比特幣、以太坊之類玩意兒也成了大家認識數字貨幣的模板。
這玩意是啥?它和支付寶微信有啥差別?央行也要割韭菜了?不少的問號也出現在了網友們發量不多的腦門上。
如果各位差友們也有類似這些的疑問,那麼你們可算是來對地方了。
因為今天,差評君准備試著和大家聊一聊央行數字貨幣的那些事兒。
首先我們來講講,到底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的英文簡稱為 DCEP ,是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 數字貨幣電子支付 )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數字化的人民幣。先別急著打瞌睡,名字之類的其實並不是重點,大家眼熟一下就可以了。
按照央行貨幣研究所所長的描述,DCEP 有著很明確的定位,那就是部分代替 M0,說人話的話, 那就是部分替代各位手中的紙幣和硬幣。
各位還記得上一次使用現金是啥時候嗎?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差評君已經快不記得人民幣長啥樣了。
但紙幣和硬幣那麼可愛,為啥要部分取代他們呢?這讓嘻哈歌手們怎麼炫富啊?
其實啊,那些我們已經較少使用的紙幣和硬幣,本身就挺燒錢的。 是的你沒有聽錯,錢這玩意,很燒錢。
根據美聯儲公布的美元現金生產成本表,我們可以看到,各個面值的美元生產成本有多少。而我們的人民幣差不多類似。
除此之外,包括人民幣的運輸、存儲、流通、銷毀等等環節,可都是要燒票子的。就有研究機構推算, 傳統人民幣現金的運行成本約為每年 2767 億元。
數字人民幣推行之後啊,這一大筆的運行成本預計可以節省一大半,假幣之類的問題也會得到很大的解決。
這么一解釋,是不是能理解央行的良苦用心了?
看到這,肯定會有差友問了,這些問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是一樣能解決嗎?而且現在第三方支付用得好好的,DCEP 和它們有啥區別呢?
別急別急,且聽差評君娓娓道來。
DCEP 和第三方支付的不同與優勢。
首先差評君想說,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DCEP 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並沒有翻天覆地的改變。
未來我們可能只是多了一個數字錢包,多了一種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寶和微信中多了一個使用 DCEP 支付。
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比較直觀的不同的是,DCEP 支持雙離線支付。也就是說,兩部沒聯網的設備也能完成付錢收錢。 ( 具體的技術細節還未公布 ) ,除了掃一掃之外還引入了 NFC 支付 ( 碰一碰 ) ,並且轉賬和提現都不需要手續費。
但如果拋開 DCEP 的表面, 深究起來的話,DCEP 這個玩意和第三方支付的區別可大著呢!
想要理解 DCEP 的不同,大夥們可能要先了解, 各位在支付寶和微信里的錢,和手上的現金還有 DCEP 的票子,並不是一回事兒。 ( 嫌內容太長可以跳過下面這部分 )
因為按照貨幣的供應量和流動性來說,我們一般把貨幣分成幾個層次:M0、M1、M2、M3。
簡單來說, M0 一般指的就是我們各位手中的現金,M1 = M0 + 單位活期存款,而 M2 = M1 + 各種准貨幣。
所以呀, 支付寶和微信里的余額一般被認為是 M1 ,現金和 DCEP 是 M0,個人的儲蓄存款是 M2。
央行可以通過統計市場上各層次的貨幣,預估經濟形勢,然後再採取相應的貨幣政策。 簡單來說,M0 多,就說明老百姓手頭有錢,M1 多,就表示公司和老百姓手頭都有錢。
其中 M1、M2 部分數字化早就在進行了,現在就差 M0 ,也就是大夥手中的現金還沒開始數字化了。
相信已經有盲生發現了華點,我們在用支付寶或微信剁手時,明明用的是余額 M1 或者是銀行卡儲蓄 M2 ,但它好像乾的是之前 M0 的活兒。
流通性應該是最高的現鈔 M0 反而躺在口袋裡,等待著大家的臨幸。 ( 也有一部分經濟學家把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場景中的資金也算到 M0 )
這不就亂套了嗎,這樣的統計數據還有意義嗎?
對了,這就是推行 DCEP 的第二個意義, 將 M0 數字化,讓央行可以實時採集貨幣的流動數據,並且更加精準和高效地影響貨幣政策。
而且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為了讓數據更加准確、讓支付體系更加規范化, 之前的央行可做過不少的努力,而 DCEP 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支付行業發展五階段圖:
在移動支付的兩強時代,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銀行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的, 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直連。
斷直連之前:
屬於大夥們的備付金*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名義存在了商業銀行里,不少挪用備付金、洗錢、甚至是資金失竊的問題層出不窮。效率還行,但是安全性不高。
於是乎在 2017 年,監管部門推出了" 網聯 "平台,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 斷直連,資金流和數據也受到了央行的監管。
斷直連之後:
打個比方,差評君在用招行卡往支付寶里存了 925 元錢,背後就發生了這些:
差評君在招行的存款減少 ,從而間接減少招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備金*,而以支付寶名義存放在央行的備付金增加。
而且斷直連之後,支付寶、微信之類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 100% 集中存管在中央銀行。換句話說,兩位馬老闆想挪用大夥存在戶頭里的錢的可能性是 0% ,大夥們的錢變得安全不少。
是不是看得頭都大了,簡簡單單存取個錢,竟然這么復雜??
是的,央行也是這樣想的, 我們再來看看 DCEP 的簡單粗暴邏輯。直接把數字貨幣兌換給商業銀行,然後再兌換給老百姓。
所以呀,你說 DCEP 這玩意妙不妙?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安全性和效率都有了保證。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和支付寶、微信的不同是,DCEP 具有無限法償性和強制性。其實就和現金一樣,因為有國家背書,沒有人能拒絕收取數字貨幣。
和比特幣、Libra的區別
看到這兒,大夥們肯定已經明白了 DCEP 和第三方支付的不同了。那麼它和同為數字貨幣的比特幣、Libra 有啥區別呢?
認真盤一盤,它們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首先比特幣這玩意兒其實是沒有政府背書的,它由一位名叫中本聰的神秘人士發明。如果樓下小賣部的大爺不想收比特幣,你還真的奈何不了他。
而且因為過分強調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比特幣每秒最多隻能處理 7 筆交易。。。
要知道雙十一期間網聯的交易峰值達到了近 10 萬筆交易每秒。讓比特幣來體驗一把雙十一,可能能把各位剁手的病都治好吧。
再加上比特幣市場中投機者多、幣值不穩定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這玩意的應用場景還是挺窄的。
基於這些數字貨幣的表現,DCEP 除了有政府背書之外,便採取了傳統加密和區塊鏈相結合的框架。也就是說,交易速度這方面不需要擔心,而且能夠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匿名性。
當然,因為是部分匿名,要是洗錢、貪污之類違法行為,還是能馬上揪到你的。
Libra 和 DCEP 則會更加相像一點。
Libra 是 Facebook 推出的一種加密數字貨幣,它不追求對美元匯率穩定,而追求實際購買力相對穩定。是計劃在全球范圍內推行數字貨幣。
和比特幣相比,Libra 的幣值就穩定多了,它和美元、歐元、日元等等一系列的貨幣掛鉤。而且每秒交易最高可達到 1000 筆,安全性、匿名性也都有一定保障。
但它和包括 DCEP 在內的其他法幣之間的差別也很明顯, 那就是沒有國家背書,無法受到各國央行的管控。
別說我們中國了,就連生它養它的美國也是在瘋狂打壓 Libra 。
因為 Libra 等等的超主權數字貨幣的推行,會損害各國的貨幣主權,大夥們可都不傻,上世紀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貨幣主權的削弱可就是病因之一。
Libra 這一波挑戰全球各國央行的行為,也以各國的堅決抵制暫告一段落。
各國都在行動
不止是中國的 DCEP,最近各國也都在推出自家的數字貨幣計劃。
例如美國在今年上半年就公布了數字美元項目、日本央行也在今年的 7 月份宣布嘗試數字貨幣,還有法國、新加坡、加拿大、韓國等等國家也都正在路上。
而在六年前就提出數字貨幣計劃,並在三年前就開始研發的我們,一不小心就走在了數字貨幣的前列。不得不說,這一次我們率先站到了風口上。
目前,我們的 DCEP 也在緊鑼密鼓的試點之中。
根據中國銀行原行長的描述:未來的 DCEP 和已經普及的第三方支付會並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誰能夠做得更好,更加便捷,更加可靠,成本更低,誰就會擁有更大的市場。
所以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未來多了的,可能只是 DCEP 這一個更方便的支付方式。對我們的貨幣體系而言的話,多了的則是一個更加嶄新、和高效的支付生態。
④ 黃震:數字貨幣發行繞不過的坎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6日電 題:《黃震:數字貨幣發行繞不過的坎》
作者 黃震(中央 財經 大學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最近,臉書宣布將開發穩定幣Libra及其配套錢包Calibra,聲稱其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路平台,准備動用其豐富的資源推出特別宏大的發幣計劃,或許將實現超主權貨幣與創新性技術結合,這再一次激發了顛覆世界貨幣金融體系的無限想像。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這種狀況?首先,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擁有龐大的活躍用戶數量,一旦發幣成功,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規模效應。其次,Libra白皮書中提到的應用場景、使用范圍、商圈規模極其龐大,它讓數字貨幣不再只是停留在虛擬空間,而是有更多實體場景應用。再次,更令人吃驚的是,Libra的發幣計劃有非常多的主流金融機構參與,特別是Visa、Mastercard等國際知名支付機構也踴躍參與,因此Libra融入主流金融市場的可能性更大。其四,臉書發幣計劃居然得到了美聯儲的默許。時至今日,美聯儲沒有對Facebook發幣計劃表示反對。
針對臉書的發幣計劃,我們沒有必要過度恐慌和過度解讀,而應該進行理性反思和預測分析,提出對於數字貨幣現象的理論分析框架和未來全球監管框架。
從 歷史 來看,數字加密貨幣雖然只有大約十年的時間,但是,十年間數千種數字加密貨幣,在沒有主權國家監管控制下,如同脫韁野馬一路狂奔。尤其是比特幣,在各種力量炒作下價格暴漲、暴跌,堪稱世界金融史上的罕見現象。比特幣、以太坊等的應用范圍主要局限於虛擬空間,而這一輪由臉書即將發行加密數字貨幣引發的大討論,則意味著數字貨幣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臉書的發幣計劃,是由在實體空間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機構來發行數字加密貨幣,並且有金融機構參與其中,這將在全球范圍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如果監管當局放任其行動,擁有各種資源條件的各界大佬就可能競相仿效,進行監管套利,由實體空間轉向發行數字加密貨幣,可能會搶走主權國家的鑄幣權,導致主權國家損失鑄幣稅,沖擊現行的主權國家貨幣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所以數字加密貨幣問題顯得格外嚴峻。
在數字加密貨幣的沖擊下,傳統貨幣理論乃至整個金融理論也遭受了巨大挑戰。在傳統金融理論里,貨幣的國家化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貨幣是以國家信用背書,以國家主權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一種交易憑證,近代以來已經為各國主權所控制。但是,由於主權國家往往超發、濫發貨幣,常常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國民財富遭受損失,以及經濟 社會 動盪不安。
對於各國貨幣當局的超發、濫發問題,很多經濟學家表示了不滿,也試圖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論是由哈耶克提出的貨幣非國家化。他指出在主權國家控制之下的信用貨幣超發問題是其自身無法克服的,因此應該回到貨幣發行的非國家化道路,比如讓企業來發行貨幣,或讓其他市場主體來發行貨幣。這種設想曾經激發了很多人的想像,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實現方案。直到比特幣的橫空出世,讓人們又看到了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主張實現的希望。
過去的百年 歷史 中,如何讓貨幣的幣值穩定?在金本位崩潰之後世界各國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雖然有學者呼籲回歸金本位,然而要回到金本位已經不可能。還有貨幣的尋錨問題,錨定什麼樣的資產才能夠讓貨幣的幣值穩定?貨幣發行數量如何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和相適應?傳統貨幣理論的一系列問題,在數字加密貨幣領域依然有待解決。
雖說比特幣在其名字上冠以「幣」之稱,但實際上監管當局還是把它視為一種數字資產或一種虛擬貨幣,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貨幣。既然貨幣的金本位無法回去了,貨幣的發行也繞不開主權國家,那麼究竟該如何來評判臉書的這種發幣行為,以及對它進行下一步的預測?我們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第一,數字貨幣是全球經濟金融發展的大勢所趨,任何主權國家都不能迴避也無法迴避。目前市面上的數字加密貨幣主要由互聯網企業發行,並且已經形成相當大的用戶規模,雖然主權國家不承認其為貨幣,但是事實上,它已經具備了私幣特點,在一些商圈發揮了巨大作用。
第二,主權國家發行數字貨幣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才能應對數字加密貨幣搶奪鑄幣權的挑戰。主權國家是否能夠推出數字貨幣,何時推出數字貨幣,推出的路徑是什麼等問題應該盡快研究解決。
第三,數字貨幣具有全球化和超主權的特徵。全球化的超主權數字貨幣究竟由誰來主導,如何進行監管?當前各主權國家面臨著重大決擇。是任由比特幣、Libra等發展成為事實上的世界貨幣或超主權的全球貨幣,還是由主權國家來主導、 探索 形成全球貨幣或者世界貨幣?世界各國應該通力合作共同探討解決。
就目前而言,Libra想要繞過主權國家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跨越。如果Libra成為所謂超主權的全球貨幣,那麼必然會觸動美國的貨幣政策和美元地位,乃至其他主權國家的利益,引起主權國家的抵抗。美國國會已經有議員提出對於Libra發幣計劃進行質詢。未來,Libra發行計劃是否行得通,取決於美國政府以及其他主權國家金融監管政策,以及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貨幣組織的態度。
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對於未來全球數字貨幣的發展道路,筆者認為有如下三種方案可以討論。
第一種方案:對比特幣、以太坊乃至將來的Libra進行收編,將來逐步納入監管,也就是所謂的「染色方案」。對事實上已經具有世界影響的全球貨幣或世界貨幣進行收編認可,由各主權國家逐漸納入監管軌道。目前具備前提條件,但收編或染色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主權國家對這一方案的認可有難度。
第二種方案:由現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類似的組織發行超主權的國際貨幣或者全球貨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Libra推出計劃之後,也聲稱即將推出IMFCoin。在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攬子計劃中推出數字貨幣,即中國學者姚余棟和楊濤提出的eSDR方案,或許是當前條件下數字貨幣推進的最佳選擇。
第三種方案:由各主權國家發起創設新的數字貨幣國際組織,推動發行全球性的數字貨幣。或者,主要數字貨幣發行機構主動與主權國家監管當局合作,共同發起全球性質的數字貨幣國家組織。但是,創設新的國際組織合作協調尚需時日。
黃震
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⑤ 數字貨幣是什麼
說起數字貨幣,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比特幣或者臉書計劃推出的Libra。
數字貨幣
但是,與這些所謂的數字貨幣不同,我國央行將要推出的數字貨幣有國家信用背書,可以說是人民幣的電子版本。因此,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具有法償性的。
更重要的是,有國家背書,央行的數字貨幣幣值會更加穩定。而比特幣等所謂的虛擬貨幣,無法保證幣值穩定,被「割韭菜」就成了常事。
從使用場景上看,央行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可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相比於紙幣沒有任何差別。同時,使用時應遵守現行的所有關於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定。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⑥ 天秤幣Libra作為虛擬貨幣,是怎麼產生的
根據白皮書描述,全球無國界的天秤幣有3個核心,分別是以區塊鏈為基礎、有真實的資產擔保和有獨立的協會治理。也就是說,天秤幣是由真實資產儲備作為擔保的「穩定幣」,每個天秤幣都會有對應價值的一籃子貨幣或資產作信任背書,受天秤幣協會創始成員監督,每位創始成員負責運行一個驗證者節點。臉書認為,目前全球仍有17億成年人未接觸到金融系統,無法享受正規金融服務,而且當前金融交易成本過高,因此需要打破這種格局。按其設想,天秤幣是一種穩定幣,是一種超主權數字貨幣。通過發行「天秤幣」,探索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⑦ 我想問一下cibra是什麼意思
1、CIBRA:abbr.巴西農產品貿易及加工公司的簡稱,專有名詞「西布拉」。
2、cibra是libra的中國化名稱,意思是中國化的Libra數安貨幣。Libra,是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Libra是一種不追求對美元匯率穩定,而追求實際購買力相對穩定的加密數字貨幣。最初由美元、英鎊、歐元和日元這4種法幣計價的一籃子低波動性資產作為抵押物。
更多關於cibra是什麼意思,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3699f4161609095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⑧ 英語Libra由來是什麼
加密貨幣Libra本周橫空出世,盡管目前Facebook只公布了白皮書,項目尚未有任何公開進展,不過這已經足夠引爆全球范圍的討論。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更是緊急宣布,要在7月16日召開對這一項目的聽證會。
究竟Libra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討論熱度?它是17億無銀行賬戶人士的救世主,還是滿載邪惡的潘多拉魔盒?雷鋒網AI金融評論特此將各方解讀和監管態度匯總如下,以饗讀者。
Q1:Libra就是一種區塊鏈貨幣嗎?Calibra、Libra Association又是什麼?
Libra:一是指區塊鏈網路Libra, 二是指在此區塊鏈基礎上推出的加密貨幣。
Calibra:Facebook新成立的子公司,圍繞Libra網路開發金融服務和產品。
Libra Association: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Q2:Libra歸Facebook管嗎?
真正的管理者是Libra Association,旨在協調和提供網路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並牽頭進行能夠產生社會影響力的資助,為普惠金融提供支持。協會擁有最終決策權。協會成員系統由運行Libra區塊鏈的驗證者節點網路構成。
不過,Facebook 將保有領導角色至2019年結束。
更多介紹請戳:《扎克伯格這次要干一票大的!傳統金融貨幣體系面對強烈挑戰》
Q3:除了Facebook,還有哪些機構加入其中?
所有首批參與Libra協會章程擬定的企業均被稱作「創始人」,要求有1000萬美元的准入資金。目前有27家公司已經簽約確認成為創始節點,分別是:
支付服務商:Mastercard, PayPal, PayU(納斯達克旗下子公司), Stripe, Visa
技術和交易平台:Booking Holdings(酒店旅遊預訂平台), eBay, Facebook/Calibra(FB旗下子公司), Farfetch(電商平台), Lyft, MercadoPago(南美電商平台), SpotifyAB, Uber Technologies, Inc.
電信業: Iliad, Vodafone Group
區塊鏈: Anchorage, Bison Trails, Coinbase, Inc., Xapo Holdings Limited
風險投資: Andreessen Horowitz, Breakthrough Initiatives, Ribbit Capital, Thrive Capital, Union Square Ventures
非營利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 Creative Destruction Lab, Kiva, Mercy Corps, Women's WorldBanking
白皮書表示,希望到2020年上半年時,Libra協會的創始人數量能夠達到100左右。
「相關的不同類型的公司的參與會非常有助於穩定幣的推廣,協會的設計顯然就是要保證決策公平性。」前華泰聯合證券信息技術副總監谷燕西認為,在初始會員中,一些行業的直接競爭對手都參與了這個協會,如 Visa 和 Mastercard、Uber 和 Lyft,一開始就確定了協會在接納會員方面的包容性。
Q4:Libra想做什麼?
白皮書指出,Libra旨在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無論用戶的居住地、收入、職業狀況如何,全球范圍內的資金轉移都該像發簡訊傳照片一樣輕松、劃算,甚至更安全。金融生態系統的產品創新和新參與者都將有助於降低每個人獲取資本的難度,同時為更多人提供流暢無縫的支付體驗。」
Q5:Libra和比特幣有什麼不同?對其他數字貨幣有影響嗎?
Libra以各國中央政府所發行的貨幣作為背書,這是與比特幣最大的不同。
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就把Libra理解為一個升級版的比特幣,「在支付方面更好用、更安全、更可靠的電子現金」。
他表示,比特幣的本意是要成為一個電子現金系統,但是經過十年的發展,實際上並沒有成為支付工具,而是一個價值存儲工具,也就是「數字黃金」。由於幣價波動較大、轉賬速度較慢、使用難度較高等因素,比特幣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電子現金,無法在支付場景落地,而Libra的設計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對BTC中短期利好,但ETH 和 EOS 肯定會受到競爭。」CSDN副總裁孟岩說。
孟岩解釋稱,長期來說,Libra 會帶動一類新的數字資產,以及一套以債權和利息為主要形式的激勵體系,慢慢會把暴漲暴跌的傳統激勵模式邊緣化。但在傳統的這些數字貨幣中,BTC 受到的沖擊最小,因為它足夠簡單和基礎,就是個數字黃金。
他認為,「 ETH 和 EOS主要是流量比不過 Facebook。如果開發商發現在你這里只能掙1000塊,在 Libra 里能夠掙 5000 塊,肯定有很大的動力轉去 Libra 了。」
Q6:Libra是公鏈還是私鏈?
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解讀稱,Libra暫時採用了聯盟鏈的方式。
「如果採用公鏈的架構,速度方面是跟不上的。Libra招募了一批驗證節點,將基於技術的信任和對大公司的信任相結合,但是仍然非常努力讓這個項目並不由某一個公司主體所控制。這種小規模的『去中心化』是一個暫時的妥協,是為了尋求技術能力、組織形態、應用需求、金融邏輯的最優化平衡,未來隨著技術的突破將轉向公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
從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演進邏輯來看,它的時間表是比較現實的。Libra項目提供了一個比較現實而且有效的方式來解決數字貨幣無法落地於真正支付場景的問題。」
他強調,主要是要價值與現實經濟錨定並保持相對穩定,並解決支付速度、用戶和吞吐量、跨國使用、資產獨立性等問題。
Q7:為什麼說Libra是穩定幣?
首先,穩定幣指的是一種具有穩定價值的加密貨幣,來連接數字貨幣世界與法幣世界,例如之前錨定美元的USDT。
白皮書指出,「我們的目標是讓 Libra 與現有貨幣並存。由於 Libra 將是一種全球貨幣,因此協會決定不制定自己的貨幣政策,而是沿用籃子所代表的中央銀行的政策。」
據悉,Libra會錨定多國法幣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相關機制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類似。不過目前尚未公布Libra錨定的法幣和具體數量。
Q8:對穩定幣來說,Libra意味著什麼?
「Libra大概率會成為穩定幣最終得以確立的標志性轉折點。」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長曹彤這樣判斷。
他解釋稱,之前穩定幣已經較為活躍,但還是缺乏一種大的應用場景,穩定幣需要使用時,還是要轉換成法幣再用於支付,轉換成本比較高,而且操作體驗也沒那麼好。但是Libra的橫空出世,對各個應用場景的整合能力大大提高,全球的影響力和認知力也大幅提升,Libra的使用將由於其便利性和體驗性,而不再是種資產保有的過度機制,持有資產與使用資產將會合二為一,因此,用戶保有Libra的意願可能會發生質的改變。
「這很有點像當年Apple手機對各個應用場景的整合,產生APP的全新物種,這種物種一旦出世,將是一種代際的跳躍。」曹彤說。
CSDN副總裁孟岩則認為,Libra是「事實上的鑄幣權」。他表示,短期來看,Libra 會是以法幣債務抵押方式發行;長期來說,Libra 會採用一種混合模式來實現對鑄幣權的事實掌握。Facebook也正是希望通過 Libra 項目升級為數字經濟世界裡同時掌握鑄幣權和信貸權的超級銀行。
「這種錨定方式意味著,Libra會按貨幣籃子確定的比例儲備一定量現金,作為抵押發行數字貨幣,這是最簡單的方式,也是最謹慎、最能為監管所接受、而且憑借 Facebook 的能力足以辦到的方式。
多年以後,人們信任Libra的價值,不再是因為它可以方便地兌換為法幣,不再是因為有任何第三方資產的支撐,僅僅因為在整個 Facebook 社交網路和無數的二級市場中有二十幾億人願意主動用自己的資產、現金、產品與服務為 Libra 承兌。
到了這一步,就意味著流通的 Libra 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絕大多數,只在 Facebook 數字經濟生態內循環,根本不會被兌現。Facebook 仍然會提供一個兌現承諾,但實際上並不需要承擔兌現義務,這就給了它一定的權利,可以通過購買或者交易各種資產來增發 Libra。」
Q9:對國際貨幣來說,Libra意味著什麼?
曹彤從國家主權貨幣國際化的角度切入,「我們現在熱衷於討論的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是在二戰後國家主權貨幣演繹維度上的視角,當全球社會對國際貨幣的認知和關注轉換到數字貨幣或Facebook的Libra維度後,國家主權貨幣的國際化慢慢不再會是主要矛盾。」
他預計,國際間個人之間的結算貨幣、公司之間商品貿易的結算貨幣、全球金融資產交易的計價貨幣、儲備資產選擇的貨幣,都會不同程度的「數字貨幣化「或者」Libra化「,即使美元的地位都會受到沖擊,其他崛起中的主權貨幣也同樣會面臨跨維度的挑戰。
孟岩認為,Facebook 之後,還會出現一些新的跨國、超主權的數字貨幣。未來每一個用戶在日常支付中,都需要從若干個貨幣當中選擇一個來進行,貨幣競爭直接在原子交易層面展開,這對於現有的一國內貨幣壟斷的局面將形成極大的沖擊。
Q10:對Facebook自己來說,Libra意味著什麼?
「Libra 穩定運行若干年之後,Facebook 網路內將建立繁榮的電商、游戲、服務、金融等數字經濟生態,大量產品和服務直接以 Libra 計價和支付。全球 Facebook 用戶將逐漸建立對 Libra 本幣的直接信任。」CSDN副總裁孟岩說。
直布羅陀證券交易所(GSX)團隊成員Daniel Evans就撰文提出了以下幾種可能:
宣傳噱頭。也許Facebook希望將注意力轉移到對隱私侵權,政治操縱和審查等骯臟行為的指責上,以及轉向崇高和社會上令人愉悅的企業?也許Facebook想要恢復它十年前的形象:很酷,新穎,充滿活力。
搜索新收入。也許Facebook正試圖彌補其不斷下降的老齡化用戶群?
把行業競爭扼殺在搖籃里。Facebook可能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小型社交媒體和消息平台的威脅,這些平台可以像Minds,Kik或Telegram一樣准備加密,它們可能會繼續削弱Facebook和WhatApp的用戶群,並威脅到他們的地位?
……
「長期來看,對互聯網巨頭騰訊、蘋果、阿里等影響較大,Libra以支付入手打造全球無摩擦的金融服務平台,是對傳統互聯網的降維攻擊。」區塊鏈公司Nervos聯合創始人王博表示。
他說,Libra本質上是一個公有用戶許可鏈,要資源有資源,要用戶有用戶,要商戶有商戶,「說它是迄今為止最靠譜的POS也不為過。對現今所有基於POS系統影響最大。」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也提到了Libra和微信、支付寶們的區別:微信或支付寶使用的仍是原有貨幣單位,整個過程僅為「支付環節」。而Libra的性質是收取用戶的現金和有價證券作抵押,再進行「數字貨幣發行」。
他強調,數字貨幣一旦能夠單獨產生,便會擁有生命力,成為獨立的貨幣單位。因此Libra的金融屬性比「支付功能」遠遠廣泛得多,目前在法律和觀念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Google、Amazon等國外互聯網巨頭來說,孟岩認為,它們的壓力沒有那麼大,短期內不會發幣。
「但如果 FB 把雷趟了,不僅沒死,還活得更好了,那問題來了,如果 Google、Amazon 這時候再來發幣,還來不來得及,能不能跟 FB 體系對抗?我判斷他們肯定得上,不上的話,他們都成了 Facebook 的下級部門了。」
Q12:產業各方怎麼看Libra?
「技術都很成熟,並不難。就看監管是否允許而已。」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朋友圈裡這樣評論。
美團創始人王興認為,Facebook 推 Libra 的策略很清晰,「柿子撿軟的捏,先把全球 200 個國家中的弱國的貨幣系統逐步替代掉,碰到極少數強國當然是該低頭就低頭,該合謀就合謀。」
協會成員之一Visa,其亞太區副總裁則表示,加入Libra更重要的一點是信任、安全和創新,必須保證他們是可靠、負責任的,能夠融入整個體系當中。
花旗銀行首席執行官Michael Corbat被問起是否會加入Libra時表示,花旗內部會研究一下。「不過,他們在推出該計劃前並未聯系我們。」
彭博社也報道稱,美國幾家大銀行或有機會參與Facebook的加密貨幣項目。Libra團隊正在和幾家銀行展開對話,但未告知具體是哪些銀行。
Q13:各國監管部門對Libra是什麼態度?怎麼管?
目前,加密貨幣在美國是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實行監管但監管范圍僅涵蓋被視為證券的資產。如果Libra被美國政府視為一種新型貨幣,就可能免受SEC監管。
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Maxine Waters稱,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框架來為投資者,消費者和經濟提供強有力的保護」,因此她建議項目暫停,並要求舉行聽證會。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上月已就該項目運作和處理用戶數據的細節致信Facebook,不過對方尚未回應。該委員會表示,Facebook過去曾利用過用戶數據,「我們不允許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從瑞士銀行賬戶(或指Libra Association)中運行風險新的加密貨幣。」
Facebook將在7月16日接受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聽證會不僅會討論Libra數字貨幣項目,可能也會提到數據隱私問題。負責Facebook區塊鏈項目的David Marcus預計將出席聽證。
相比之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態度相對緩和:「(金融科技行業的)創新太多了。在Libra能夠在全世界通行之前,Facebook必須還要解決其他問題。這里有潛在的好處還有風險,特別是可能具有大量應用的貨幣。如果他們決定向前推進,我們將從安全、穩健和監管的角度出發,抱有很高的期望。」他表示,Facebook曾就此事與美聯儲有所接觸。
法國財長Bruno Le Maire就擔心Libra取代傳統貨幣,他強硬地表示「Libra被允許成為主權貨幣」這件事不可能,也絕不能發生;並呼籲G7集團為今年7月的會議准備一份關於該項目的報告。
德國議員Markus Ferber也反對該項目,稱這可能讓擁有超過20億用戶的Facebook成為「影子銀行」。
英國央行行長Mark Carney對此卻持開放態度:「全球支付系統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是不平等的。但這可能會受到全球監管的「最高標准」的制約。英國央行將「非常密切地」審查這一計劃。」
IMF市場部主管Tobias Adrian則更傾向於將這種「穩定幣」視為「電子貨幣」領域的一部分,這一領域規模已相當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一項名為「2019年禁止加密貨幣和官方數字貨幣」的監管法草案在4月份得到了經濟事務部、中央直稅委員會、中央間稅和海關委員會以及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基金管理局的支持。
Coindesk報道稱,印度IT法案第79條規定,Facebook已經有義務「盡一切努力」確保其網路或平台不被用於加密貨幣交易等非法活動。該法具有域外管轄權,這意味著即使跨國公司也可以被送上法庭。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⑨ 帶你了解DCEP、USDT、ULAM、LIBRA
DCEP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是中國自己的數字貨幣。從英文字面意思來看,更強調電子支付。不過,它的定位和人民幣一樣,只是以數字貨幣的形式表現出來的。DCEP採用了區塊鏈技術。一旦發行,會通過雙層運營體系發到我們普通人手裡。央行把DCEP發給銀行,我們用現金去銀行兌換DCEP。但是DCEP並不會像比特幣一樣完全是無需許可的無國界的區塊鏈運行體系,不可能很快成為跨境國際支付清算體系。
1、發行DCEP是可以取代現金,所以紙質現金的頻繁使用導致的破損、找零不方便等缺點和數字貨幣一樣,統統沒有了。
2、DCEP不同於微信和支付寶,無需賬戶、無需手續費、無需聯網,就能夠實現價值轉移。
3、和背靠社交網站的Libra相比,它更加穩定,它由央行直接發行,價值只與人民幣掛鉤,不會面對商業銀行和企業倒閉的問題,安全性極高。
Libra
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加密貨幣項目Libra於2019年6月18日發布白皮書。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Libra旨在成為一個新的去中心化區塊鏈,低波動性的加密貨幣和一個智能合約平台,旨在創造一個新的機會,負責任的金融服務創新。
Libra是一個數字貨幣項目,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無國界的貨幣,並且建立為全球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USDT
USD(簡稱USDT),中文名稱為泰達幣也成為穩定幣。發行 USDT 的 Tether 公司,原名 Realcoin,注冊地為馬恩島和香港。2014年,Realcoin 公司更名為Tether。2015年,Tether 公司發行的 Tether 在交易平台 bitfinex 和 Poloniex 上線,此後又在更多的大型交易平台上線。它是將現金轉換成數字貨幣,錨定或將美元、歐元和日元等國家貨幣的價格掛鉤。是目前最大的一個穩定幣。
ULAM
ULAM(簡稱ULAM),中文名字為烏拉姆。該項目與2018年10月發布白皮書。ULAM的使命是達成共識竟如此簡單。ULAM利用哈希函數的特性創造出超低能耗,完全去中心化和高度穩定性的全新共識演算法。現已經上線很多家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