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數字貨幣的思考
近日內地新聞透露,數字貨幣已經在多點進行試運行。也就是說,數字貨幣已經完成萌芽,正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
1⃣️8月14日,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宣布在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 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2⃣️8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負責人透露,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在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以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 封閉試點測試 ,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3⃣️ 中國建設銀行 於8月28在手機銀行系統就數字貨幣開展了短暫的測試。
4⃣️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介紹,「數字貨幣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研發的數字人民幣,並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加密資產 ,而是人民幣的數字化。
5⃣️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此前表示,將推出一攬子計劃,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 目標是替代一部分現金。
6⃣️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對於使用者來說,未來 使用數字人民幣跟現階段使用移動支付沒有明顯差異 。「從已出台的文件中可以看出, 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機制和運行機制與現有人民幣不同 ,與現有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例如微信財付通和支付寶,也不一樣,但對使用者來說不會感到明顯差異。」
7⃣️穆長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數字人民幣是要從數字化貨幣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並非要取代所有的人民幣。在 商業銀行賬戶里的余額,實際上已經是以數字化形態存在了,沒有必要再進行替換 。」
8⃣️據介紹,中國人民銀行不直接對公眾發行和兌換,而是先把數字人民幣兌換給指定的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民眾, 運營機構需要向中國人民銀行繳納100%准備金,1 ∶ 1進行兌換。 這種雙層運營體系和紙鈔發行基本一樣,因此不會對現有金融體系產生大的影響,也不會對實體經濟或者金融穩定產生大的影響。
9⃣️央行一再強調, 數字人民幣落地沒有時間表 ,但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很多人已在期待屆時能體驗一把數字人民幣。
不難揣測出,內地在意識形態上已經做足了充分准備迎接數字貨幣的落地,至於「落地沒有具體時間表」,難免引人遐想。畢竟,目前國際形勢不容樂觀:戰火隨時可能點燃、金融危機隨時可能爆發、來自「八十國」聯軍的全新制裁隨時可能到來。
緊日子來了,這個口號不是隨便喊一喊。我們看一下當前風口:
1、進入備戰狀態 :中國罕見公布了一個月內至少9場高強度實彈軍演;
2、經濟全面降低預期 ,官宣強調「內循環」;
3、特殊時期戰略布局三部曲: 石油擁抱俄羅斯,備選伊朗;糧食:全 社會 節約糧食,加大從美進口;貨幣:萬一與美國金融脫鉤陷入慌張,數字貨幣履行部分時代使命。
由此,我們可以從現有流通的資料中推理出:
一,數字貨幣是時代使命
1)數字貨幣是生長在M0的平行貨幣,且無意取代全部紙幣現金,紙幣將長期存在不可能廢除; 因為M1,M2網路監管早就不是問題,但實在找不到M0要數字化的理由,撥開迷霧,只能說,國家需要全新金融工具迅速解困, 重點是:不能花太大成本。
2)數字貨幣的內在使命是維穩,預防地方破產、預防人民在備戰期間搶入銀行擠兌人民幣現金、預防資金外流; 支付寶早就在2017年於內地實行刷臉支付,數字貨幣面臨更高技術挑戰。
3)數字貨幣在備戰特殊時期的合法化必然是一個意識形態的輸入過程,例如,綁定計劃經濟措施; 數字貨幣除了解決加密支付技術壁壘,還必需打通 社會 流通環節;如數字貨幣對標體制內「價格保護」商品,由體制統一安排供應,實際上就是體制內發行的新型糧票。如此, 不僅保護了特殊時期的物價穩定,又保障了體制內人口的生存問題。
二、數字貨幣的不可能
加密技術是數字貨幣最重要核心,認證系統和密碼體系要求每一次貨幣交易都需要對指令進行解密和加密;DCEP自身研發能力不足,需依靠外部IT廠商提供技術服務;另,雙離線支付的實現對終端設備有相應的需求,實現自由兌換等功能必須進行軟硬體系統改造。基於技術問題和「內循環」使命等客觀因素,數字貨幣目前幾乎不可能:1)挑戰美國貨幣霸權;2)實現國際化;3)和比特幣、以太坊、委內瑞拉石油幣等相提並論;4)取代人民幣現金;5)實現跨境支付;6)對外投資、購匯換匯、流向海外。
——也就是說,數字貨幣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鎖定國內M0不外流。
前一篇思考總結,推測當下的數字貨幣,大概是「一種以『數字貨幣』為名義額外發行的、流通於特定(內循環經濟下的)網路通道的數字型電子貨幣,並且從名義上需要納稅人供養的特定人群(公務員/體制內人員)開始進入到市場消費渠道、進行層層稀釋的過程。」
於此,我們要如何面對數字貨幣的到來?數字貨幣是「內循環」特殊 歷史 機遇下的一項重要舉措。對老百姓意味著什麼?相當於無條件付出供養;對體制內人員意味著什麼?相當於優先圈養和保護;對體制意味著什麼?相當於管賬本、做賬和審計,都是同一個人。
數字貨幣「沒有時間表」,這是整項計劃最令人迷思之處。它的開啟必然伴隨著特殊經濟體征的全面引燃,拭目以待。
⑵ 如何穩扎穩打推進數字貨幣進程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東方IC 圖
數字貨幣現狀
1983年,DavidChaum提出eCash(電子現金)系統與1998年WeiDai提出b-money(B幣)構成全球最早的數字貨幣系統。隨著2009年初比特幣的誕生和熱炒,數字貨幣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近年來,數字貨幣蓬勃發展,狗狗幣、元寶幣、以太坊、IOTA、Cosmos、Libra等項目接踵登場,而一批大的傳統金融機構也推出數字貨幣,如高盛的SETLcoin、摩根大通的JPMCoin等,截至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超過2000多種數字貨幣。
在這些超主權的數字貨幣蓬勃發展的同時,具有法定地位、由國家主權背書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也應運而生,各國央行都在加緊布局和發展主權數字貨幣。在一項針對66家央行的調查中顯示,目前超過80%的國家央行正在 探索 主權數字貨幣,特別是全球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人民幣都已走在各國 探索 的前列。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數字經濟和數字 科技 逆勢蓬勃發展,全球主要國家都抓緊借機迅速發展其主權數字貨幣。
如「數字美元」被納入美國最新財政刺激法案,美國文莫公司數字支付業務較去年增長52%;俄羅斯提出建立以黃金為錨定物的數字貨幣方案;法國央行5月完成首個數字歐元測試;日本央行在7月讓其首席經濟學家負責研究數字貨幣;厄瓜多、烏克蘭和烏拉圭等3國已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而包括巴哈馬、柬埔寨、中國、東加勒比貨幣聯盟、韓國和瑞典在內的6個國家及組織正在進行央行數字貨幣零售試點。
目前,傳統銀行只佔全球銀行業和支付業股票市值的72%,低於2010年的96%。
六大特點
首先是二元賬戶結構主導。在 探索 主權數字貨幣的過程中,穩妥可靠是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為減少給現行貨幣體系帶來動盪或不確定性,大多數央行數字貨幣計劃都維持了從央行到商業銀行的二元賬戶結構。這樣一來,各國央行基本可以保留對貨幣發行和交易處理的嚴格控制,包括掌握改變和逆轉交易的能力。此外,二元賬戶結構也延續了現有的客戶服務模式,不僅更加容易同現行法律結合,同時也便於公眾接受。
其次是多技術路徑並行。數字貨幣同其他新興技術一樣,並沒有唯一可行的技術路徑,因此各國在 探索 中也使用了不同技術方式。如在數字貨幣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區塊鏈加密技術和傳統加密技術分別被使用。而在接入方式上,出於監管考慮,完全以令牌為基礎的匿名接入並不受歡迎,以賬戶為基礎的接入相對常見,但也有央行在使用賬戶 令牌的方式。
三是基礎設施配置高。鑒於數字貨幣巨大的潛力、不確定性和重要性,開發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都高度重視建設一個有韌性、安全、高性能、有潛力的良好基礎設施,以此來承載龐大的用戶規模,保障安全性,同時有一定的靈活性以滿足當前需要和未來需求的擴展。
四是對貨幣政策影響有限。由於數字貨幣推出時間較短,因此央行數字貨幣零售業務是否會對所在國的貨幣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尚沒有確定性答案,但總的來看,發行數字貨幣不會改變央行可信度、不會掩蓋財政支配地位及其他影響貨幣價值的因素,因此對一國的貨幣政策影響目前看不會很大,但是各國在推進過程中也保持著謹慎。
五是加緊開展國際合作。雖然各國央行數字貨幣計劃目前均側重於國內使用,但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就其標准和規則進行國際協商。如國家清算銀行與加拿大、英國、日本、瑞典、瑞士、歐盟六家央行建立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組;世界經濟論壇發起創立「央行數字貨幣政策制定者工具包」;G7峰會也將數字貨幣列為固定議題。
六是不易改變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的建立和貨幣之間的競爭本質是國家綜合實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家信用的競爭,僅憑借一種新技術,大概率上不足以動搖美元在中短期內的主導地位。美國憑借其技術、金融能力、國家綜合實力等優勢仍在未來數字貨幣競爭領域佔得先機,特別是在連美國監管機構「收編」臉書的Libra後更是增強其競爭力。
風險與挑戰
首先,公眾參與不積極。對於年輕人,數字貨幣因其便捷性深受歡迎。但老年人無論對數字貨幣還是其所依靠的智能手機都很陌生,學習、應用都較為困難。根據統計,在美國智能手機使用率也僅為75%左右,歐洲則更低。此外,數字貨幣所代表的新的理念也不是被所有人接受,歐洲 社會 目前整體保守,對於數字經濟和數字化 社會 都比較排斥,推動並培訓民眾使用數字貨幣難度不小。
其次,公私權力邊界模糊。與使用現金時高度的匿名化、隱秘性、自由性相比,數字貨幣的高度中心化、可追蹤化無論在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會強化國家或監管機構對於民眾數據信息的掌握能力。據媒體披露,美國情報機構CIA已經試圖利用數字貨幣和電子交易不僅對本國民眾而且對其他國家使用者進行情報搜集,引發國際 社會 普遍擔憂。
再次,法律監管不足不當。當前針對金融行為的監管法律或法規並不完全適用於數字貨幣。法律的立法過程不僅較長,同時存在滯後性,需要在實踐中一步步加以完善。如何在法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好之時確保數字貨幣的安全可控成為一大挑戰,特別是因為貨幣是經濟活動的基礎和血液,牽一發動全身,因此增強相關領域立法工作的前瞻性迫在眉睫。此外,有些國家過度立法,嚴重製約了數字貨幣的有效 探索 ,成為了限制其發展的罪魁禍首。
第四,對金融系統造成安全隱患。數字貨幣發行十分簡單,可能會使部分本就財政紀律鬆弛的國家通脹水平進一步惡化,進而威脅金融系統安全。另外,在遇到金融危機時,數字貨幣最容易被人們大量拋售,增加銀行被擠兌的風險,破壞金融穩定。鑒於央行可以直接發行數字貨幣給個人,兩個主體在不需要商業銀行的情況下就能完成交易,去中介化的風險不容忽視。最後,數字貨幣有可能對銀行存款產生擠占,部分侵蝕銀行信貸渠道。
第五,存在全球金融體系分裂風險。雖然各國也在加強數字貨幣國際協調,但是目前各方在技術標准、隱私保護、數據流通等方面監管和規則都不同。這背後反映了各國經濟實力、價值觀的不同,同時也是對自身貨幣主權、金融主權乃至國家安全綜合考慮的結果。而數字貨幣的差異化會加速本就不穩定的國際金融體系,不排除將來出現碎片化狀況。
第六,數據安全堪憂。數字貨幣的使用嚴重依賴數據,而數據本身的安全性廣受質疑。特別是近年來頻繁爆出的數據泄露、黑客攻擊、惡意買賣客戶數據等事件加劇了民眾的擔心。此外數據的存儲也面臨挑戰,雖然存儲設備一般位於央行或者大型數據平台的專業場所且通常擁有備份,但即使如此,在戰爭或災害等極端挑戰下,如何保護數據仍是重要議題。
第七,沖擊傳統金融機構。隨著數字貨幣的興起,大量金融 科技 公司蜂擁進入這個行業利潤豐厚的領域,而由於落後的信息技術、本已較低的貸款利率、昂貴的合規成本等因素,傳統的放貸機構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金融 科技 巨頭巧妙結合金融與技術,將各項成本降至更低同時還可以管控好風險,這樣就將低收益與高風險轉嫁給傳統機構。
啟示及建議
要加強監管明確邊界,有前瞻性地開展立法,完善相關制度,不僅規范發行者的行為,同時保障使用者和投資者的權益。立法過程中可以選取特定區域作試點,推出地方性法規,發放特別牌照,不斷 探索 什麼可以做、什麼堅決不能做。在立法中要為通過盡職調查、身份核查、交易追蹤等方式打擊洗錢、非法籌資等老大難問題留出政策空間,發揮數字貨幣優勢。特別需要注重保護隱私和個人數據安全,立法切忌管得太死,要為業務後續發展留出空間。
央行的主權數字貨幣因其透明度和追溯性可以為政府觀察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提供更為直觀、客觀的視角,從而為科學施政提供重要依據。此外,央行數字貨幣支持智能合同,如果利用好可以強化貨幣政策杠桿,包括央行制定負名義利率、創造有時限或附帶其他支出條件的貨幣,以便更精準地對國民經濟進行貨幣干預,放大貨幣政策影響。
此外,筆者認為,加強國際金融合作也非常重要。一是推動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配合我自貿和開發區戰略,在各項條件逐步成熟後進行央行數字貨幣跨境結算實驗;二是積極開展國與國之間的雙邊和多邊合作,著力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嘗試建立以央行數字貨幣為中心的支付結算體系。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致力於建立一個規范、統一、互利的國際規范,從而保障國際金融體系在數字貨幣時代穩定有序。但也要防止個別國家獨霸規則和話語權,進一步強化其金融霸權,避免其動輒使用金融方式制裁其他國家。
央行主權數字貨幣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國內都屬於新鮮事物,特別是人們在接受全新貨幣方式並逐步取代沿用上百年的紙質貨幣時,難免會有不信任和抵觸心態,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諸多技術性問題。鑒此,需要廣泛開展宣傳和普及活動,生動、全面、客觀介紹央行數字貨幣各方面情況,便於民眾增信釋疑,提前掃清障礙,為日後全面推廣奠定良好民眾基礎。
要充分發揮政府、企業、高校、協會等各主體的獨特優勢,調動各方積極因素,廣泛吸引各方面人才投入,創建創新友好的政策和 社會 氛圍,共同致力於在 探索 主權數字貨幣領域形成合力。在 探索 過程中不僅要積極進取,同時也要樹立邊界和底線,不能無原則只追求利潤,在守法基礎上也要注重道德和 社會 風俗,切實服務用戶。此外,要積極開展學術研究, 探索 數字貨幣對貨幣理論、法定貨幣機制、定價理論、企業治理等理論和實踐的影響。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⑶ 北大教授干貨闡述!為什麼要用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會如何改變未來
為什麼要研發央行數字貨幣?對個人而言,使用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有什麼好處?央行數字貨幣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對這些問題做出了闡述。
交易零成本
對於個人而言,為什麼要使用數字貨幣?法償性、零成本可能是答案。
不難發現,當下移動支付的使用過程當中還是面臨著一些成本,包括提現、跨行轉賬等。比如支付寶就有一定的提現收費規則,而用央行數字貨幣,交易都是零成本。
黃益平表示,對移動支付而言,央行數字貨幣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央行數字貨幣具有法償性,只要有密碼就可以兌換人民幣,不會因為企業或者銀行倒閉就影響兌付;二是真正的零成本,現在移動支付的成本很低,但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做到零成本。
那麼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對銀行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黃益平認為,央行數字貨幣三方面主要運行機制的設計(替代M0,不支付利息,通過授權機構)主要是為了從第一步減少對銀行的沖擊。比如,如果直接給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利息,更多人可能會把存在銀行的錢取出來,放進央行數字貨幣錢包。如果央行直接向公眾發放數字貨幣,就不需要經過銀行等中介機構了。
可能用來發工資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仍然有很多懸念。比如,央行數字貨幣是否能用來買理財?能支付房貸嗎?有沒有大額支付的時間限制?
黃益平稱,很多數字金融的業務都是在數字移動支付和大數據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整套生態系統,其優勢是用戶習慣用這套系統。在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可能會影響數字金融機構大數據累計甚至生態系統建設的步伐和方向。比如「發工資」,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會成為一種薪酬發放的選擇,因為法償性、可靠、零成本,對很多消費者而言是有吸引力的。
但黃益平指出,更重要的是,央行數字貨幣、移動支付或者銀行誰能提供一整套服務或生態系統,讓生活變得更方便,形成用戶粘性。
大幅改善貨幣政策有效性
除了在支付方面的作用,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可能對貨幣政策的直達性產生正向影響。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也可能有更直接的解決方法。
黃益平表示,推出央行數字貨幣,貨幣政策的空間會擴大,比如更加容易實行負利率政策,效果也會更明顯。如果將來的錢都在央行數字貨幣的錢包中,實施負利率理論上只需要改一下方程式。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但無疑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會讓央行有新的調控手段。
「有人說現在經常發現貨幣政策支持窮人、支持小微企業不是很有效,還要通過各種各樣的中間渠道。」黃益平稱,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可以大大提高支付系統甚至金融運行的效率,改善貨幣政策調節的有效性。在經濟下行期,央行甚至可能直接將貨幣打入個人及企業的賬戶,減少中介環節的損耗。
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舉措落地
黃益平介紹,電子支付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第一步,完整的貨幣功能包括支付、計價、儲值三種,央行可能會在計價、儲值方面有新的進展,甚至在國際上發揮這三種重要功能。當然,即使是第一步,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如果落地,在世界上也屬於走得比較靠前的,這也是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獲得世界矚目的原因。
在黃益平看來,數字貨幣應該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一些舉措落地。數字化的人民幣可能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比如跨境支付、跨境貿易、跨境投資結算,用數字人民幣可能速度快、成本低。
「未來國家之間的競爭可能會集中在數字金融領域,數字貨幣或將是終極戰場。未來國際市場上央行數字貨幣是贏者通吃、一家獨大,也可能是並駕齊驅,但肯定的一點是不能缺席。」黃益平強調。
⑷ 數字人民幣貨幣錢包開始推廣,推廣數字貨幣有何意義
數字人民幣的推廣,更多的像是把紙質化的人民幣變成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貨幣,迎合人們現在使用手機的支付的這個需求,但不同於我們所使用的應用支付軟體並不存在一個中間商來轉換我們的貨幣,也不需要經過他們去更改自己的賬戶余額。
我們平常所使用的移動支付,他就是把你賬戶中的錢通過銀行或者通過這個應用支付平台轉到了另外一個人的手裡,跟國外的直接消費行為是比較像的,只不過又多了一個中間的中介平台,所以他現在哪怕普及度很高,他仍然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如果就是彼此之間類似於紙幣交換這樣的模式,不存在任何中間機構風險就會下降好多。
⑸ 研發數字貨幣,多國在行動,數字貨幣有何魔力
根據日本央行的研究實驗進程,2021年,日本將開始對數字貨幣進行試驗。2020年10月,日美歐等7家中央銀行與國際結算銀行發表了數字貨幣可行性報告,這是西方國家央行正式開始電子貨幣實證研究的重要標志,也是日本發展數字貨幣的基本原則。與央行相比,日本民間金融機構、企業界對數字貨幣的興趣更加濃厚。去年6月,日本三菱、三井、瑞穗3大主要商業銀行與日本電信電話公司、東日本鐵道公司、關西電力公司、全日空等30多家企業共同組建了數字貨幣研究會,研討數字貨幣的運行機制、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該研究會按領域分成了10多個小組,開展分別驗證。比如,在實證試驗中,零售企業將用數字貨幣向批發商、運輸公司支付相關費用。按照日本傳統商業模式,月底結算是主流,資金迴流的時間差會給批發商造成較大壓力。使用數字貨幣可以實現貨到付款,有效降低現金管理成本,縮短銀行手續時間。
據當地媒 體報道,民間試驗用數字貨幣是由IT企業開發的,銀行負責發行管理。多種數字貨幣在不同小組分別驗證,統一技術框架將保證不同電子貨幣等值互換。
日本媒 體分析認為,目前發展數字貨幣仍面臨不少難題。一是如何確保消費者個人隱私,因為一些民眾不希望暴露自己的資金流向和消費履歷,但如果完全匿名化,將不利於防控金融犯罪,甚至會加劇國際洗錢等問題。二是如何保護金融體制穩定性,防範個別銀行經營困難時被儲戶擠兌。三是數字貨幣普及後銀行櫃台、自動存取款機勢必減少,可能影響現金用戶的便利性。有專 家建議,設定數字貨幣的個人持有額度和提取限額,但也有評論擔心,此舉將影響金融便利性。
⑹ 數字貨幣會引發國際金融摩擦嗎
1月13日,「數字貨幣未來」研討會暨《數字貨幣-領導幹部讀本》發布會在北京大學朗潤園舉辦。與會專家表示,數字貨幣發展起來必然對金融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很有可能重構金融模式和貨幣體系。而至於數字貨幣會否沖擊金融穩定,專家認為不像直觀理解的那麼簡單。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可信可控雲計算、終端安全存儲、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全球范圍內支付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數字貨幣的發展正在對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在書中提出,中國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應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替代。在雙層運營體系安排下,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應以賬戶松耦合的方式投放,並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對央行數字貨幣載入智能合約應保持審慎態度。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研討會上表示,法定數字貨幣到底能不能替代傳統的貨幣形式,取代新興的電子支付工具,成為主要的貨幣形式和主要的支付工具,最終會是一個由市場來決定的過程。
他認為,數字貨幣很有可能重構金融模式和貨幣體系,這是現實的挑戰,也是未來的機遇。數字貨幣在未來的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居於核心地位,應有必要抓緊研究發行中國主導的全球性數字貨幣的可行路徑和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法定數字貨幣的具體架構。我國應該立足於數字金融健康發展,加快數字金融制度建設,抓緊制定數字貨幣監管、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等數字金融制度。
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會影響金融穩定?針對這個問題,光大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在書中撰文指出,從金融結構來講,央行數字貨幣增加流動性資產供給,將減少銀行信貸創造流動性資產的動能,降低私人部門的杠桿率,這有利於金融穩定。但是央行數字貨幣也為擠兌銀行存款提供了一個更有效更便捷的渠道。所以有觀點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加大了市場恐慌時出現銀行擠兌的可能,從而增加金融不穩定風險。
「但也要注意到,能夠擠兌本身就增加了我們對銀行的信心。我們願意把錢存在銀行,是因為我們相信能隨時提取現金。假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導致無現金社會出現,我們沒有辦法從銀行提取現金,那我們還放心把錢存在銀行嗎?如果央行數字貨幣替代了現金,在需要的時候我們總可以把銀行存款轉為央行數字貨幣,可能反而增加消費者對銀行穩定的信心。」彭文生說,央行數字貨幣對金融穩定的沖擊可能不像有些直觀理解的那麼簡單。
專家在研討會上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貨幣的競爭主要是支付手段和支付效率的競爭。傳統的貨幣體系將支付服務和金融服務綁在一起,當下支付服務和金融服務則可以分開,由於支付服務可能和其他實體經濟活動綁在一起,因此如何監管,如何維護支付體系的穩定是數字貨幣時代的挑戰
⑺ 在未來,也許每個人都可以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關鍵是要做好這個事情
【本文由贊我(zaneds.com)獨家冠名】
你想過也許有一天你會發行你的貨幣嗎?
也在不遠的未來並不是夢,關鍵是如何讓人使用和接受!
央行數字貨幣的承諾
央行的數字貨幣或簡稱CBDC是指現有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的延伸。
CBDC不是一個定義良好的術語。它被用來指代許多概念。然而,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的央行貨幣形式。也就是說,中央銀行的一種負債,以現有的記賬單位計價,它既是一種交換媒介,又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紙幣和硬幣,而且只有持牌銀行才可使用這些紙幣和硬幣。然而,這不是基於區塊鏈,目前用於銀行間支付。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3月份發布的一份名為《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的報告中指出,各國央行必須仔細權衡發行數字貨幣對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CBDC可能是一種新型的數字央行貨幣,可以區別於商業銀行在央行持有的准備金或結算余額。有各種各樣的設計選擇,包括:訪問(廣泛vs受限);匿名度(從完全到完全);可運作時間(由現時的辦公時間至每日24小時及每周七天);以及興趣特徵(是或否)。
它提出了有關央行貨幣作用、直接接觸央行債務的范圍以及金融中介結構的問題。
當前爭論的一部分是CBDC應該廣泛使用還是嚴格限制。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CBDC實際上允許任何人在央行擁有一個賬戶,類似於這樣一種想法:用比特幣,除了你的手機,你就是瑞士銀行賬戶之外的銀行。
CBDCs的「對等」工作將大大削弱傳統銀行的作用,或通過銀行系統幫助銀行維持其目前的主導地位。
商業銀行對客戶存款的依賴可能會變得不那麼穩定,因為在面臨壓力時,存款更容易流向央行。一個全國性的政府數字貨幣將允許中央銀行進行「數字擠兌」。
人人享有CBDC的模式將挑戰目前的模式,即銀行吸收客戶存款,並用這些錢為幫助推動經濟增長的貸款提供資金。對銀行業務模式和金融穩定的影響需要仔細分析。
每個人都能創造貨幣,問題是如何讓它被接受
(美國經濟學家明斯基。h .)
貨幣是最終的網路效應,加密貨幣和央行的數字貨幣都能成倍增加這些效應,並削弱當前全球金融體系對法定貨幣的接受程度。
關於加密貨幣的一件好事是沒有人擁有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民主的安排通過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分布式賬簿,塊的所有權。然後你可以買它的一部分——部分或者部分鏈條。換句話說,你不能量化寬松(量化寬松)它,它有一個內在的規則內建系統。
區塊鏈經濟將提供充足的選擇,將是一個紀律嚴明的市場和資產經濟。
考慮到新技術的出現以及不斷上升的債務水平對電子支付的使用日益增加,對貨幣的未來進行認真的思考是及時的。
每一個考慮設立CBDC的司法管轄區,在作出任何決定前,都應仔細和徹底地考慮其影響。
不過,對於消費者和企業來說,CBDCs是必要的還是可取的,目前尚不清楚。答案顯然會因國家而異。
比特幣將人們的視線聚焦在當前體系的一個老問題上:跨境零售支付和央行政策失誤的風險不斷上升。CBDC是政府應對比特幣挑戰的一種方式。
⑻ 真的來了!數字貨幣,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作者 | 周松濤
來源 | 首席 財經 觀察
建設銀行數字貨幣個人錢包上線又下線,意味著數字貨幣已進入內測階段。
也就是說,數字貨幣,真的要來了!
建行率先試水,數字貨幣時代臨近
8月29日,有網友反映建行手機銀行APP已經上線建設銀行數字貨幣個人錢包。
該App增加了「數字錢包充值」以及「數字貨幣」兩個子菜單。用戶可以綁定銀行卡直接開通。
數字貨幣錢包,可以實現付款、收款、掃一掃、轉款等功能,付款可通過二維碼掃碼、NFC「碰一碰」付款。
「數字人民幣錢包」分為四類。 分別是一類錢包、二類錢包、三類錢包和四類錢包,除了一類錢包,後三類錢包設有餘額和支付上限。
其中,二類錢包余額上限為1萬元,單筆支付上限為5000元,日累計支付限額為1萬元,年累計支付限額為30萬元。
三類錢包余額上限為2000元,單筆支付上限為2000元,日累計支付限額為2000元,年累計支付限額為5萬元。
四類錢包余額上限為1000元,單筆支付上限為500元,日累計支付限額為1000元,年累計支付限額為1萬元。
目前該功能僅在深圳等部分試點地區開通。
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是「4+1」,即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正當用戶們熱議建行數字貨幣錢包時,數字錢包功能又悄悄下線,用戶再想申請時,已無法開通。
用戶數字貨幣錢包充值的錢怎麼辦?
建行客服表示,數字貨幣相關產品目前仍處於研發階段,當天下午僅受邀客戶體驗測試。對於已開通錢包的賬戶,系統自動注銷處理,用戶轉入的款項將在8月30日之前退回原儲蓄賬戶。
雖然短暫上線又下線,說明建行數字貨幣已進入內測階段,全面貨幣數字時代正在來臨。
數字貨幣,不是你想的那樣
什麼是數字貨幣,大部分人肯定是一頭霧水。
一般人都認為數字貨幣就跟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差不多,只是一種數據支付工具。
並非如此!
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數據發展的必然趨勢。
1、數字貨幣的本質
數字貨幣,也就是「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一種法定數字貨幣,全稱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對應的英文縮寫是DC/EP。其中DC是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EP是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的縮寫。
跟紙幣(硬幣)一樣,是國家法定貨幣,由國家信用背書,具有無限法償性。
人民幣的法償性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數字貨幣實施和使用之後,也是人民幣的一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2、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本質區別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只是一種支付工具,數字貨幣不僅僅是支付工具,也是國家法定貨幣。
當然,數字貨幣肯定有支付功能,就如紙幣能支付一樣。
通過微信、支付寶交易之前,都要首先綁定自己的一個銀行賬戶。你的每一次支付背後,其實都是微信、支付寶從你的卡中實時扣款,再去執行相關交易。
數字貨幣,無需申請銀行賬戶,只要注冊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數字錢包即可。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在線交易,也就是說需要有網路,而數字貨幣可以實現離線交易,就跟此前POS機刷卡一樣。
不過,數字貨幣支付和交易,雖不需要網路,但得有手機,有電才行。
3、是否會產生通貨膨脹?
數字貨幣既然只是一串數字,是不是可以無限發行?
會不會產生通貨膨脹?
當然不會!
數字貨幣不是憑空產生,而是用市場上的現金兌換出來的,貨幣的總量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而且,數字貨幣短時間之內也不會完全取代紙幣,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使用數字貨幣,特別是老年人。
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數字貨幣和紙幣(硬幣)都將同時存在。
4、有沒有利息?
很多人可能會問,數字貨幣有沒有利息?
當然沒有。
紙幣放在家裡有利息嗎?沒有。
數字貨幣一樣,只是把紙幣變成一串代碼而已,數字貨幣不是存在銀行卡里,而是一個獨立的空間,也就是電子錢包。
那需要利息怎麼辦?和紙幣一樣,存到銀行,就有利息了。
上班族也會很關心,發工資怎麼辦?
數字貨幣全面通用之後,數字貨幣發工資將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比用銀行卡發工資更方便,可能只需要給你一個代碼,一串數字。
央行為何要推出數字貨幣
人類 社會 最初沒有貨幣這一概念。
隨著 社會 進步和發展需要,特別是交易需要,就有了最初的實物貨幣,譬如一隻羊,可以兌換多少大米,多少棉花,這時的羊的屬性就相當於最初的貨幣。
羊作為交易工具,非常不方便。後來有了金屬,金、銀、銅等金屬作為貨幣更加便捷。
但這些金屬特別是金銀,稀缺性的弊端就盡顯無疑。
此後,紙幣應運而生。
紙幣最大的特點是便於攜帶,還可以通過不同面值來將優點繼續放大。
隨著經濟發展和全球一體化推進,紙幣的缺點又開始顯現。
當經濟不好時,有些國家就會超發貨幣,大量印鈔,譬如2008年金融危機時,美國開始三輪量化寬松,現在疫情影響,美國又開始卸掉水龍頭,無限QE,其它很多國家和地區也開始零利率或者負利率。
最終的結果可能帶來通貨膨脹,甚至是滯脹。
即使我們自己不加大鈔票印刷力度,也會受全球放水影響。
最壞的情況就是發生擠兌風險。
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數字貨幣。
紙幣相當於是欠條,就是國家用信用背書。國家發行紙幣,就相當於是一個欠條的憑證。
不過,紙幣要流通,肯定不能採用實名制,都是匿名交易。
數字貨幣不一樣,是電子記賬,任何一筆交易,去向都可以監控和追蹤。
這樣不僅可以防止擠兌風險,還可以避免腐敗,經濟犯罪,以及非法洗錢,資產非法轉移和流失。
數字貨幣不需要印刷,可以減少製造和運輸成本,提高存儲和交易效率,還能優化金融體系運行效率。
數字貨幣由央行控制,這樣可以去美元化,能有效規避美國的金融封鎖。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數字貨幣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弊端,特別是作為新事物。
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問題。
雖然數字貨幣是加密貨幣,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資金安全。
但畢竟是電子錢包形式,相當於此前的實物錢包變成了電子錢包,在手機里存儲,一旦手機壞了,APP崩潰了,或者手機丟失了,都可能導致無法查看,無法使用。
沒錯,錢包也有可能丟失,但一般人不可能把所有資金都放在錢包里。
當然,這也不是最關鍵的安全問題,互聯網越來越發達,黑客技術越來越高,再堅固的防火牆也有可能被黑客攻破。
這才是最大的隱患。
同時,還有可能引發一系列金融和互聯網詐騙。作為新鮮事物,初期的監管也不會面面俱到。
弊端和漏洞可以優化和防範,而且數字貨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推廣過程。
正如紙幣取代金屬貨幣一樣,數字貨幣取代紙幣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⑼ 數字貨幣對銀行的影響
數字貨幣給銀行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過去的金融體系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的賬戶系統建立的,該系統向市場提供金融服務,中央銀行控制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數字貨幣發行後,個人不再需要銀行賬戶。雖然DCEP錢包可以掛靠銀行卡來匯兌,但DCEP錢包的支付和結算主要由中央銀行直接結算。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金融脫媒,降低了商業銀行對金融交易的控制。同時,央行能夠准確把握每一元人民幣的具體流動軌跡,准確控制貨幣的發行和流通。
央行數字貨幣
CBDC,全稱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譯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在其關於CBDC的研究報告中給出這樣的定義: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貨幣的電子形式,家庭和企業都可以使用它來進行付款和儲值。
中國版CBDC被描述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而我們所說的DC/EP是中國版的央行數字貨幣,譯為「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國際清算中心(BIS)與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兩個權威國際組織聯手在2018年和2019年對全球60多家中央銀行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各國央行在數字貨幣上的工作進展、研究數字貨幣的動機以及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參與(或將要參與)數字貨幣的研究。
央行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優化央行貨幣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貨幣地位和貨幣政策有效性。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計息資產,滿足持有者對安全資產的儲備需求,也可成為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還可成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央行可通過調整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影響銀行存貸款利率,同時有助於打破零利率下限。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主要解決的問題有三個。消除現金非法交易和洗錢活動,實行負利率成為可能,直升機撒錢成為可能。
⑽ 鏈上叨 | 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新思考
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張濤
編者按:
近期,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新聞層出不窮,顯示中國人民銀行預期發行的DC/EP相關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8月6日有媒體報道,國有大行多位人士表示,四大行正在深圳等地大規模測試數字錢包應用,為數字貨幣正式落地進行測試准備。目前,部分大行內部員工已經開始使用,用於轉賬、繳費等場景。
本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張濤2020年3月19日在倫敦經濟學院發表的主題演講及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6月刊的內容整理而來。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CBDC),是「可以廣泛使用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國際清算銀行對中央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有80%的銀行正在 探索 CBDC。
CBDC的有益之處
第一,更有效的支付系統。在某些國家/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管理現金的成本可能非常高,並且在那些沒有銀行服務地區的農村人口或貧困人口可能無法使用支付系統。CBDC可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第二,加強金融包容性。CBDC可以提供公共的數字付款方式,而無須個人持有銀行賬戶。
第三,支付系統的穩定性更高,新公司進入門檻更低。在某些國家(如瑞典和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支付系統集中在一些非常大的公司手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中央銀行將擁有自己的數字貨幣視為增強支付系統彈性和增強該行業競爭的一種手段。
第四,加強貨幣政策。一些學者認為,CBDC通過促進金融包容性也可以增強貨幣政策的傳導。此外,在現金使用成本高昂的程度上,CBDC可以用來收取負利率,從而有助於減輕「有效下限」對貨幣政策傳導的限制。
第五,一種對抗新數字貨幣的手段。由受信任的政府支持的國內發行的數字貨幣以本國賬戶為單位,可能有助於限制私人發行的貨幣(如穩定幣)的使用。這些穩定幣可能難以監管,並可能對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傳導造成風險。
CBDC的風險
盡管有潛在的好處,但來自CBDC的風險還是會出現,需要採取措施,通過正確設計CBDC來降低風險。
一是銀行業部門間的去中介化風險。個人可以將錢從商業銀行的存款轉移到CBDC持有的賬戶內;反過來,銀行可能會感到壓力而增加存款利率或者獲得更昂貴(且波動較大)的批發資金,這對銀行的獲利能力造成壓力,並可能導致向實體經濟提供更高成本或更少的信貸。可以通過不付息的CBDC(至少在正存款利率的環境中)以及對CBDC持有量的限制來緩解這種脫中介風險。
央行DECP模式下相關資產負債變化示意
二是所謂的「擠兌風險」。在危機時期,銀行客戶可能會從持有存款轉而持有CBDC,這可能被視為更安全的方法,流動性更強。但是,可靠的存款保險可發揮繼續阻止擠兌的作用。另外,如果發生擠兌,中央銀行將更容易通過CBDC來應對銀行的流動性需求。此外,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銀行擠兌通常與貨幣擠兌一致。因此,與本地貨幣CBDC的存在無關,儲戶可能會尋求外幣避難。
三是CBDC會對央行資產負債表和信貸分配有影響。如果對CBDC的需求很高,那麼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可能會大幅增長。另外,中央銀行可能需要向經歷快速大量資金流出的銀行提供流動性。結果,中央銀行將承擔信用風險,並且必須決定如何在各銀行之間分配資金,從而為政治干預打開了大門。
四是CBDC也暗示了中央銀行的成本和風險。中央銀行提供CBDC的成本可能很高,並且可能對其聲譽造成風險。要提供完全的CBDC,要求中央銀行在支付價值鏈的多個步驟中保持活躍,這可能包括與客戶進行交互、構建前端錢包、選擇和維護技術、監控交易以及應對反洗錢(Anti-Money Laundering,簡稱AML)和反恐融資(Counter Financing of Terrorism,簡稱CFT)問題。由於技術故障、網路攻擊或僅僅是人為錯誤而無法滿足這些功能中的任何一項,可能會損害中央銀行的聲譽。
一種綜合版本的CBDC
考慮到各國自身的情況,世界各地的決策者都在積極考慮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法。在所有選擇中,中央銀行在提供安全替代現金的同時減輕某些成本和風險的一種潛在方法是與私營部門建立夥伴關系,以提供綜合版本的CBDC(或Synthetic Version of CBDC,簡稱sCBDC)。私人部門將在中央銀行的監督下發行完全由中央銀行儲備金支持的數字貨幣。
相對於完全的CBDC而言,sCBDC的優勢包括保留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的比較優勢,私營部門可以進行創新並與客戶互動,公共部門可以進行監管並提供結算服務和信任。這將是一個兩層系統,與當前的安排不同,即銀行向客戶提供支付服務,但以中央銀行的貨幣結算。
此外,sCBDC對於中央銀行而言可能成本更低、風險更低。考慮到中央銀行不必進行客戶盡職調查,也不必直接負責AML / CFT合規性。而且,中央銀行將不負責技術故障、設計用戶界面或回答客戶問題的服務。
但是,sCBDC將需要中央銀行方面的額外監督,並建立明確的標准以獲得sCBDC許可證並訪問中央銀行的儲備金。
相對於私人發行的穩定幣(包括全球穩定幣),sCBDC也具有優勢。穩定幣尋求通過以資產(包括全球使用的法定貨幣)作為儲備支持,或通過使用演算法管理其在市場上的供應來使價格波動最小化。全球穩定幣是那些可以通過利用現有的客戶網路來提供其他服務或商品而迅速擴展的幣種。受到中央銀行的儲備支持並由中央銀行直接監督,sCBDC可能比穩定幣更安全。
CBDC及國際影響
以上都與CBDC 的國內影響有關,但也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也非常感興趣。一方面,將CBDC用作國際交換手段可以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而跨境支付目前是昂貴、緩慢且不透明的。另一方面,跨境的CBDC可能會在通貨膨脹率高和匯率波動大的國家/地區提高貨幣替代(美元化)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中央銀行實施獨立貨幣政策的能力。此外,跨境使用的CBDC也可能對資本流動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國際貨幣體系產生影響。
CBDC的 探索
縱觀各國在 探索 數字貨幣的程度及發行此類貨幣的距離上有很大不同。
一些國家最近啟動了試驗,以 探索 CBDC的經驗。一些國家已經運行或正在准備試點項目,以探討CBDC的可行性和影響。為此,它們增加了在中央銀行分配給CBDC和金融 科技 研究的資源,有時與私營部門顧問合作。還有幾個國家正在審查和修訂立法,為發布CBDC提供支持。它們正在積極研究競爭性CBDC設計的潛在影響。一些主管部門也在與公眾及其立法機關合作,討論發行CBDC的可能性。最後,還有部分國家沒有立即發布CBDC的需要。相反,它們專注於改善現有的支付設計和加強監管。一些人正在 探索 合成的CBDC,而另一些人則在考慮完全不發行CBDC的其他方式來改善支付系統(例如快速支付)。
小結
CBDC已經形成趨勢,由中美為代表的國家正在積極推進CBDC的落地, 探索 其可能對未來全球金融系統造成的影響。與此同時,國內部分私營企業、組織也正在積極參與央行數字貨幣落地相關試點工作。杭州近期發布「六新」發展十大示範場景,鼓勵杭州企業積極爭取和率先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的結算試點,這對於在杭區塊鏈企業未來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相關的衍生場景提供了支持。
關於復雜美
復雜美成立於2008年,擁有撮合交易系統低延時、高並發的核心技術。2013 年啟動區塊鏈、智能合約的研發與創新,2014 年申請第一個區塊鏈發明專利:錢包找回功能,並在2017 年 12 月獲得授權。5年來,復雜美始終重視技術的自我研發與創新,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系統顯示,復雜美目前已累計申請了400多項區塊鏈技術的發明專利,13項已經獲得授權,另據國際權威知識產權機構——德溫特專利家族數統計,復雜美與阿里巴巴、IBM同列全球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