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字貨幣對現有世界金融和貨幣體系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沖擊
現有世界貨幣體系是以美元為計價中心美元為主導的。其結果就是美國可以隨意印發美元,讓全世界為它買單。用了數字貨幣,就可以繞過這個體系,自成一體,美國便再也不能肆無忌憚的向全世界輸出通貨膨脹了。
『貳』 數字貨幣有什麼弊端
弊端一: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數字貨幣具有極高的安全風險性。由於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依賴於互聯網和區塊鏈技術,其交易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數字貨幣交易涉及到大量的個人信息和資金安全,一旦遭受黑客攻擊或病毒入侵,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此外,數字貨幣的交易匿名性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非法交易和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因此,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如何保障數字貨幣交易的安全是一個重要的挑戰。
弊端二:市場波動性較大。
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性非常大,市場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劇烈波動。由於數字貨幣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其價格受到投機和市場情緒的影響較大,價格波動劇烈可能導致投資者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此外,數字貨幣的交易也受到監管政策的影響,一旦政策發生變化,可能引發市場的大幅波動。因此,投資者需要具備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洞察力,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弊端三:缺乏監管和法律保障。
數字貨幣的監管和法律保障相對滯後,這為其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由於數字貨幣是一種新型的資產形態,其法律地位和監管政策尚未明確,容易引發法律風險。在某些國家和地區,數字貨幣的交易可能被視為非法活動,這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此外,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和法律保障,數字貨幣的交易也容易出現欺詐和糾紛等問題。因此,對於數字貨幣的投資者而言,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變化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數字貨幣雖然具有很多優勢,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弊端。投資者在參與數字貨幣交易時,應充分了解其風險性和不穩定性,做好風險評估和防範工作,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同時,投資者還需要保持理性投資的態度,避免盲目跟風和過度投機。
『叄』 黃震:數字貨幣發行繞不過的坎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6日電 題:《黃震:數字貨幣發行繞不過的坎》
作者 黃震(中央 財經 大學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最近,臉書宣布將開發穩定幣Libra及其配套錢包Calibra,聲稱其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路平台,准備動用其豐富的資源推出特別宏大的發幣計劃,或許將實現超主權貨幣與創新性技術結合,這再一次激發了顛覆世界貨幣金融體系的無限想像。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這種狀況?首先,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擁有龐大的活躍用戶數量,一旦發幣成功,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規模效應。其次,Libra白皮書中提到的應用場景、使用范圍、商圈規模極其龐大,它讓數字貨幣不再只是停留在虛擬空間,而是有更多實體場景應用。再次,更令人吃驚的是,Libra的發幣計劃有非常多的主流金融機構參與,特別是Visa、Mastercard等國際知名支付機構也踴躍參與,因此Libra融入主流金融市場的可能性更大。其四,臉書發幣計劃居然得到了美聯儲的默許。時至今日,美聯儲沒有對Facebook發幣計劃表示反對。
針對臉書的發幣計劃,我們沒有必要過度恐慌和過度解讀,而應該進行理性反思和預測分析,提出對於數字貨幣現象的理論分析框架和未來全球監管框架。
從 歷史 來看,數字加密貨幣雖然只有大約十年的時間,但是,十年間數千種數字加密貨幣,在沒有主權國家監管控制下,如同脫韁野馬一路狂奔。尤其是比特幣,在各種力量炒作下價格暴漲、暴跌,堪稱世界金融史上的罕見現象。比特幣、以太坊等的應用范圍主要局限於虛擬空間,而這一輪由臉書即將發行加密數字貨幣引發的大討論,則意味著數字貨幣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臉書的發幣計劃,是由在實體空間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機構來發行數字加密貨幣,並且有金融機構參與其中,這將在全球范圍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如果監管當局放任其行動,擁有各種資源條件的各界大佬就可能競相仿效,進行監管套利,由實體空間轉向發行數字加密貨幣,可能會搶走主權國家的鑄幣權,導致主權國家損失鑄幣稅,沖擊現行的主權國家貨幣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所以數字加密貨幣問題顯得格外嚴峻。
在數字加密貨幣的沖擊下,傳統貨幣理論乃至整個金融理論也遭受了巨大挑戰。在傳統金融理論里,貨幣的國家化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貨幣是以國家信用背書,以國家主權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一種交易憑證,近代以來已經為各國主權所控制。但是,由於主權國家往往超發、濫發貨幣,常常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國民財富遭受損失,以及經濟 社會 動盪不安。
對於各國貨幣當局的超發、濫發問題,很多經濟學家表示了不滿,也試圖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論是由哈耶克提出的貨幣非國家化。他指出在主權國家控制之下的信用貨幣超發問題是其自身無法克服的,因此應該回到貨幣發行的非國家化道路,比如讓企業來發行貨幣,或讓其他市場主體來發行貨幣。這種設想曾經激發了很多人的想像,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實現方案。直到比特幣的橫空出世,讓人們又看到了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主張實現的希望。
過去的百年 歷史 中,如何讓貨幣的幣值穩定?在金本位崩潰之後世界各國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雖然有學者呼籲回歸金本位,然而要回到金本位已經不可能。還有貨幣的尋錨問題,錨定什麼樣的資產才能夠讓貨幣的幣值穩定?貨幣發行數量如何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和相適應?傳統貨幣理論的一系列問題,在數字加密貨幣領域依然有待解決。
雖說比特幣在其名字上冠以「幣」之稱,但實際上監管當局還是把它視為一種數字資產或一種虛擬貨幣,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貨幣。既然貨幣的金本位無法回去了,貨幣的發行也繞不開主權國家,那麼究竟該如何來評判臉書的這種發幣行為,以及對它進行下一步的預測?我們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第一,數字貨幣是全球經濟金融發展的大勢所趨,任何主權國家都不能迴避也無法迴避。目前市面上的數字加密貨幣主要由互聯網企業發行,並且已經形成相當大的用戶規模,雖然主權國家不承認其為貨幣,但是事實上,它已經具備了私幣特點,在一些商圈發揮了巨大作用。
第二,主權國家發行數字貨幣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才能應對數字加密貨幣搶奪鑄幣權的挑戰。主權國家是否能夠推出數字貨幣,何時推出數字貨幣,推出的路徑是什麼等問題應該盡快研究解決。
第三,數字貨幣具有全球化和超主權的特徵。全球化的超主權數字貨幣究竟由誰來主導,如何進行監管?當前各主權國家面臨著重大決擇。是任由比特幣、Libra等發展成為事實上的世界貨幣或超主權的全球貨幣,還是由主權國家來主導、 探索 形成全球貨幣或者世界貨幣?世界各國應該通力合作共同探討解決。
就目前而言,Libra想要繞過主權國家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跨越。如果Libra成為所謂超主權的全球貨幣,那麼必然會觸動美國的貨幣政策和美元地位,乃至其他主權國家的利益,引起主權國家的抵抗。美國國會已經有議員提出對於Libra發幣計劃進行質詢。未來,Libra發行計劃是否行得通,取決於美國政府以及其他主權國家金融監管政策,以及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貨幣組織的態度。
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對於未來全球數字貨幣的發展道路,筆者認為有如下三種方案可以討論。
第一種方案:對比特幣、以太坊乃至將來的Libra進行收編,將來逐步納入監管,也就是所謂的「染色方案」。對事實上已經具有世界影響的全球貨幣或世界貨幣進行收編認可,由各主權國家逐漸納入監管軌道。目前具備前提條件,但收編或染色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主權國家對這一方案的認可有難度。
第二種方案:由現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類似的組織發行超主權的國際貨幣或者全球貨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Libra推出計劃之後,也聲稱即將推出IMFCoin。在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攬子計劃中推出數字貨幣,即中國學者姚余棟和楊濤提出的eSDR方案,或許是當前條件下數字貨幣推進的最佳選擇。
第三種方案:由各主權國家發起創設新的數字貨幣國際組織,推動發行全球性的數字貨幣。或者,主要數字貨幣發行機構主動與主權國家監管當局合作,共同發起全球性質的數字貨幣國家組織。但是,創設新的國際組織合作協調尚需時日。
黃震
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肆』 怎樣理解數字人民幣和第三方支付一樣嗎
數字人民幣:解析與第三方支付的異同
引言:探索數字人民幣的本質與與第三方支付的關系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數字化支付方式的普及,數字人民幣成為了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許多人對數字人民幣的概念和其與第三方支付的關系感到困惑。本文將對數字人民幣進行解析,並與第三方支付進行比較,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數字人民幣的本質和其在支付領域的地位。
一、數字人民幣的定義與特點
1.1 什麼是數字人民幣?
數字人民幣是中國央行發行的一種數字貨幣,也被稱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與傳統的紙幣和硬幣不同,數字人民幣以電子形式存在,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安全的交易和結算。
1.2 數字人民幣的特點
數字人民幣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2.1 央行發行:數字人民幣由中國央行負責發行和管理,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無直接關系。
1.2.2 法定貨幣地位:數字人民幣與紙幣、硬幣一樣,具有法定貨幣地位,可以在經濟交易中使用。
1.2.3 安全性與可追溯性:數字人民幣採用區塊鏈技術,具備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和打擊非法活動。
1.2.4 可編程性:數字人民幣支持智能合約等高級功能,可以實現更復雜的交易和金融創新。
二、數字人民幣與第三方支付的異同
2.1 第三方支付的定義與特點
第三方支付是指由獨立的金融機構或平台提供的支付服務,通過與商戶和個人用戶進行合作,為其提供支付結算、資金託管等服務。第三方支付通常基於互聯網和移動設備,便於用戶進行線上和線下的支付交易。
2.2 數字人民幣與第三方支付的異同
2.2.1 發行主體不同
數字人民幣由中國央行發行,而第三方支付是由獨立的金融機構或平台提供的服務。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權威性更高,具備法定貨幣地位。
2.2.2 技術基礎不同
數字人民幣基於區塊鏈技術,具備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而第三方支付通常基於互聯網和移動設備,依賴於網路和支付平台的安全性。
2.2.3 使用范圍不同
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可以在各類交易場景中使用,包括線上和線下的支付;而第三方支付通常用於電商、移動支付等特定場景。
2.2.4 監管機構不同
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和管理由中國央行負責,受到央行的監管;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則需要遵守相關金融監管機構的規定。
三、數字人民幣的前景與挑戰
3.1 前景
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將進一步推動支付領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提升支付的安全性和效率。數字人民幣還有望促進金融創新和經濟發展,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更多便利的金融服務。
3.2 挑戰
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和應用仍面臨一些挑戰。其中包括技術安全性的保障、用戶隱私的保護、支付基礎設施的升級等問題。此外,數字人民幣的推廣還需要克服用戶習慣和接受度的問題。
結論:數字人民幣是一種由中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與第三方支付有一定的區別。數字人民幣具備央行發行、法定貨幣地位、安全可追溯等特點,有望推動支付領域的發展。然而,數字人民幣的推廣仍面臨一些挑戰,需要克服技術、隱私和用戶接受度等問題。隨著數字人民幣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它將在未來的支付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數字人民幣
支付
『伍』 數字貨幣有什麼壞處
數字貨幣的潛在風險及危害
數字貨幣是一種新興技術驅動的金融工具,雖然在很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壞處和風險。下面我們將對數字貨幣的一些不利之處進行詳細的闡述。
1. 波動性風險
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性極大,相較於傳統貨幣更為顯著。這種波動性可能導致投資者在持有數字貨幣時面臨巨大的價值波動,甚至可能導致資產大幅縮水。這種高風險性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尤為明顯。
2. 安全風險
數字貨幣的安全性是其核心價值之一,但與此同時,它也存在著較高的安全風險。數字貨幣交易和存儲都需要高度的技術安全保障措施,一旦發生黑客攻擊或其他安全事件,可能會導致數字貨幣的損失無法挽回。因此,保護數字資產的安全成為了用戶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3. 監管缺失風險
由於數字貨幣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監管機構的監管難度相對較大。在某些情況下,數字貨幣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如洗錢、欺詐等。監管缺失可能導致市場亂象,損害投資者利益。此外,缺乏監管還可能影響數字貨幣的合規發展,引發潛在的市場風險。
4. 技術不成熟風險
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技術成熟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數字貨幣還存在一些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如交易速度、擴容性、穩定性等。這些技術不成熟可能導致在實際應用中出現障礙,影響數字貨幣的普及和使用。
總之,數字貨幣雖然帶來了諸多創新和便利,但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風險和挑戰。投資者在參與數字貨幣市場時,應充分了解並謹慎評估其中的風險,做好充分的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此外,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監管政策的完善,數字貨幣的風險和挑戰也有望逐步得到緩解和解決。
『陸』 數字貨幣的發展前景
數字貨幣的發展前景廣闊而充滿潛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字貨幣已經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為數字貨幣提供了去中心化、透明性和安全性的支持,使得交易過程更為高效和安全。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探索和研究數字貨幣,甚至有的已經開始了實際的試點工作。
從市場規模來看,數字貨幣也展現出了強大的增長勢頭。全球數字貨幣市場的總市值已經達到數萬億美元,並且還在持續增長。這表明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新型的資產類別,正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和青睞。比如比特幣,作為第一個成功的數字貨幣,盡管其價格波動較大,但其市場地位依然穩固,被視為數字黃金。
數字貨幣的興起還將對傳統金融體系產生深遠影響,推動金融創新和變革。傳統的金融機構和中介將面臨數字貨幣的競爭,這可能會促使它們進行自我革新,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同時,數字貨幣也將為國際支付和跨境交易帶來新的機遇。傳統的國際支付和跨境交易過程繁瑣、成本高,而數字貨幣可以簡化這一過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效率。
然而,數字貨幣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法律和監管問題、安全風險等。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監管體系的完善,這些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總的來說,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工具體現出了其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有望在未來金融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柒』 數字人民幣相關問題
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其設計初衷是為了提升支付的安全性和效率。雖然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是受到政府監管和管理的,但是它同樣受到法律保護。在法律規定下,數字人民幣的資產性質與紙幣、硬幣等現金形式一樣,屬於個人財產,享有財產所有權和使用權,不受非法凍結或扣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個人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涉嫌違法犯罪,仍然會彎兄受到法律制裁。因此,雖然數字人民幣有一定的安全肢沖保障,但是仍需要合法歷鬧殲使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