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關於區塊鏈資金詐騙的騙局更是讓我們每一位投資的對此表示非常的痛恨,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一下,當我們遇到區塊鏈的資金騙局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識破,以及該如何去防範這些騙局。
首先,區塊鏈資金騙局最大的騙局之一就是有名人站台。很多不知所以然的投資者在看到騙子們聲稱自己的項目比其他項目更有優勢,而且投資人都是著名的某某某的時候,往往都是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資金詐騙的行為,因為這些騙子就是想用利用名人效應來去欺騙很多的投資者,所以我們必須要留意這些相關的事情,如果一旦發現所謂的名人站台這種情況,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詐騙的行為。
除此之外,很多的騙子會直接表明區塊鏈就是發幣。這種騙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很多投資者都想要迫切的賺錢,所以很多騙子就利用投資者想要迫切賺錢的心裏面來去推動相關的騙局,騙子會聲稱區塊鏈是劃時代的技術變革,一定能夠帶自己通往財富之路,投資某某幣,能夠比投資比特幣賺的更快,而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騙子就是利用購買的貨幣來去給自己賺錢,因此大家不要去上這樣的當,而且也不要有這樣的投資的想法,這是非常錯誤的,當然有些騙子還會利用買幣就有高收益這樣的說法,讓很多人去買一些錯亂幣,實際上這些都是騙子惡錯的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明確的知道區塊鏈的資金騙局往往都有這幾種的存在,所以當我們發現有這幾種騙局存在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去相信,還有就是自己在投資的過程中,要投資正規的大品牌,大項目,不要的隨意去相信某人給自己所帶來的什麼高額回報,這是都是假的。
區塊鏈十個有九個就是騙局?龐氏騙局是對金融行業投資資金行騙的叫法,金字塔騙術(Pyramidscheme)的始祖,許多不法的傳俏集團就是利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類騙局是一個名為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創造發明」的。龐氏騙局在我國稱為「拆東牆補西牆」,「借雞生蛋」。說白了就是運用新投資者的錢來向老投資人支付貸款利息和短期收益,以製造掙錢的錯覺從而套取大量的投資資金。
區塊鏈上邊的資產剛剛進到大暴發的環節,欠缺合理管控,市場管理也還在萌芽階段,因此是龐氏騙局最容易出現的地區。假如傳統世界的金融理財產品龐氏騙局是10%的話,那麼區塊鏈世界就倒回來了,如今90%都是龐氏騙局!
實際上區塊鏈總有這么一個潛力處理事情,所以就不用中介服務,那樣許多中介花費就會減少,區塊鏈處理的是一個區塊鏈技術信賴的難題,比如我們現在就在使用的支付吧哦錢包,這都是一個中心化的。
當你並不是專業人員,當你的風險擔負工作能力不高,那麼你毫無疑問不適合當今的區塊鏈創投圈。由於龐氏騙局佔比太高了,10個有9個都是騙人(盡管精英團隊並不那麼覺得自己是騙人,但實際上他已經從事蒙騙的行為)。
不過,我們也需客觀性一些,盡管銷售市場上90%是龐氏騙局,可是的確在上年有許多人根據投資區塊鏈發了財,比特幣、以太幣、NEO都漲了許多,甚至一些氣體幣和「傳銷幣」,也有賺了錢的。
真正通過擁有區塊鏈資產掙到大錢的人,是極少數得,跟買彩票中獎的幾率是一樣的,大家不要被錯覺蒙蔽!
區塊鏈有什麼騙局?「區塊鏈」是新時代的一個重要概念,本質上說是一個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也是數字貨幣之類的底層技術。按照我們通俗的解釋,可以將「區塊鏈」看成一個賬本,每張賬單就是每一個區塊,只不過這個賬本是中心化得的,可以說是沒有任何企業或者團隊對其管轄。「區塊鏈」技術是以中心化,信息無法串改等特有的信息化,現在生活中此技術已應用至電子發票,支付碼等一系列應用之中。
對於現如今生活中,很多人都打著此幌子進行詐騙,直銷盤、資金盤,科技盤等名號拉人圈錢然後跑路,很多人因此資金受損,無處維權,最後只能說「區塊鏈」是騙人的這種話。技術無對錯,錯在人。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進步,任何技術的開始應用都會受到正面和反面的種種質疑聲,但也隨著技術的相對應用與成熟,加之技術的完善,形成人們身邊的各種應用也會不斷完善,相信不久的未來,這些質疑聲會慢慢消散。
下面為大家總結身邊常有一些區塊鏈的騙局!
陷阱一:區塊鏈就是發幣圈錢
陷阱二:進行虛擬貨幣交易,許諾低投資高回報
陷阱三:去中心化能解決所有問題
陷阱四:區塊鏈的延伸產品有了挖礦機就能躺著賺錢
陷阱五:微信、支付寶進行的交易買賣虛擬貨幣
總之騙子的手法也是與時俱進,要通過我們的「法眼」去提高增強我們的應變能力,去發現與警醒自己,防止上當受騙,投資者對於那些,低投資高回報的各種騙人手段一定要有所警惕。
央媒曝光11種涉嫌傳銷項目假借區塊鏈進行傳銷發幣新年伊始,祝福的聲音還在耳旁,人民網聯合騰訊新聞、微信安全、較真平台等權威內容媒體,發布了2018年涉及傳銷的項目名單。
記者注意到,在被爆出的78個涉及傳銷的項目裡面,假借區塊鏈進行傳銷發幣的項目竟然達到了11個。
假借區塊鏈進行傳銷造成的損失,遠甚於尋常犯罪,通過看不見的手讓巨額財富完成了轉移,是區塊鏈時代最大的蛀蟲。
剛剛過去的2018年11月24日,曾經叱吒風雲、逍遙法外許久的維卡幣OneCoin主犯塞巴斯蒂安·格林伍德被FBI與泰國犯罪征繳局成功抓獲,主犯被引渡回美國受審。
巴斯蒂安·格林伍德就是全球性龐氏騙局維卡幣OneCoin的主犯。據悉,維卡幣會設置一個「OneAwards」獎金制來獎勵參與的會員,這些會員往往參與這個組織發起的項目,而所謂的項目會為其全球基金會募集資金。
但是很快就有人披露出:「維卡幣利用宣傳和境外搞活動,裝的很『高大上』,再通過高回報率和熟人拉攏,實際上構成一個龐大的傳銷體系。」
國內監管機構在2018年5月就發現有大約720萬美元的資金,與OneCoin龐氏騙局有關。
虛擬貨幣騙局由來已久,有些傳銷手段並不高明,但卻害人不淺。
2016年4月2日至2016年6月22日期間,中山女子李女士經鄰居阿君(化名)介紹認識了一名叫徐某賓的男子。期間,徐某賓、阿君多次向其推銷虛擬「馬克幣」,並以分紅、升值為誘惑,她信以為真,最終分9次共計購買了約60萬元「馬克幣」。直到2017年2月,「馬克幣」網站關閉,她才發現自己被騙。
而在諸多的傳銷幣案例中,最為「經典」的案例當數著名的案值過百億的「五行幣」。
早在2013年,國家工商總局就將張健的「雲數貿聯盟」列入傳銷案例中;2014年10月,張健被捕;2016年12月,張健出獄不久即推出五行幣傳銷項目。據悉,五行幣項目上還有張健的頭像,而張健其實只是個真名宋密秋的初中生。2017年6月張健從印尼被緝捕回國,一場荒誕鬧劇就此收場,傳奇人物張健終下神壇。
據記者了解,在此次11個傳銷幣項目裡面,還有「真假美猴王」的劇情,傳銷組織假借全球市值排名第六的恆星幣,發行自己的「恆星幣」,投資者稍不留神就掉入了陷阱。
再講一個狗狗幣的故事。
2017年,狗狗幣就被央視列為350個資金傳銷組織中的一個,但是在慾望的操縱之下,並不能阻擋狗狗幣的強勢崛起。
狗狗幣,一個乖萌的表情包狗頭,英文名叫Dogecoin,代號DOGE,誕生於2013年12月。聯合創始人JacksonPalmer表示一開始只是把它當做笑話來做,就是為了嘲諷比特幣。後來在reddit(美國社交新聞站點)的推波助瀾之下,不過兩周的時間,狗狗幣項目的網站立馬就火了。
可以說,狗狗幣的誕生和美國的互聯網文化有很大的關系。在美國的貼吧reddit上doge表情就和國內表情三巨頭一樣火爆,意思相當於國內的土豪。
創始人表示,Dogecoin並不像比特幣那樣,人們不是為投機才參與其中,是為了表達分享與關切的情感。這也造就了在創始之初,dogecoin的傳播途徑都是靠著人與人之間的分享。
Messari的OnChainFX數據顯示,Dogecoin在2018年12月平均每日活躍地址比2017年12月還要多,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外,狗狗幣是第三日常活躍地址最多的加密貨幣。
目前,Dogecoin在日常活躍地址方面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坊,一天達到72955個。比特幣目前有536738個有效地址,以太坊有235004個,而Tron則僅有21255個。狗狗幣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根據加密貨幣追蹤網站Coinmarketcap的實時數據顯示,今天狗狗幣的價格在0.0023美元附近徘徊,市值較2018年1月9日的最高17億美元已經下跌到2.68億美元。同大多數其他幣種一樣,一年時間,跌幅超過了80%。
但是,狗狗幣的市值依然位列全球市值排行榜24名。相對於2000多種加密貨幣而言,依然是藐視眾生的存在。
時至今日,比特幣在區塊鏈的光芒下被撥亂反正,鮮少有人提及其被暗網一手推動的陳年往事。但無法否認的是,依舊有大量借區塊鏈之名行傳銷之實的傳銷幣。
區塊鏈一邊承擔著極客的技術理想,一邊也被有心者漁翁得利。
目前,在區塊鏈技術發展初期,逐漸形成了一個理想主義者和欺世盜名者兼存,投機者驅逐務實者的怪圈。隨著幣圈寒冬降臨,一個個項目方倒台,劣幣驅逐良幣也在不斷上演。
有個段子曾講過,一個做區塊鏈的和一個做傳銷的聊天,做傳銷的居然大驚:「你這個可是違法的啊。」
其實,傳銷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夠合法。拿到直銷牌照就能夠光明正大地招搖撞騙嗎?事實證明並不能。
天津權健事件爆發後,今年1月1日,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和虛假廣告罪被立案偵查。然後,在眾人翹首以盼的等待中,1月7日傳出消息,權健老闆束昱輝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
社會財富的大轉移,經常伴隨著技術革命,這種技術革命更多的是依附於物質屬性,而不是虛擬屬性。
資本為了追求利益,不擇手段,這無可厚非。因為這是資本的屬性。同時,技術是沒有價值觀的。誰掌握了技術,技術就替誰服務。
以往,傳銷組織在不掌握資本,也沒有技術的情況下,試圖通過拉人頭實現財富自由。如今,傳銷組織找到了新的「致富」途徑,還能有效避開法律的監管,那就是假借區塊鏈發行傳銷幣。
百聞不如一見。全年24小時無休的數字貨幣交易、一天翻千倍的不知名幣種、一幣一別墅的造富神話。區塊鏈大火的同時,也帶火了數字貨幣。
「區塊鏈不是泡沫,比特幣才是。」馬雲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宣揚自己的觀點。可惜,在大部分投資者看來,區塊鏈就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就是區塊鏈。
記者了解到,一些假借區塊鏈發幣的傳銷項目,會搬出政府大力扶持區塊鏈產業的條條框框,卻對相關的數字貨幣監管避而不談。
「很多傳銷幣僅僅借用了區塊鏈的名頭,並沒有運用任何區塊鏈技術,和幣圈有名的空氣幣還是有所區別的。起碼人家是實打實運用了區塊鏈技術。」一位投資者表示。
「才華不足以支撐野心就夠慘了,更慘的是全身都是野心,智商卻被擠進了地獄。」在家人被「恆星幣」迷惑的神魂顛倒,傾家盪產時,一位網友的留言發人深省。
亞歐幣詐騙40億元,7萬餘人受騙;GCB光彩幣涉案金額上億元,坐擁數十萬注冊會員;EGD網路黃金涉案金額109億元,注冊會員多達50萬人;萬福幣涉案金額20億元,注冊會員13萬人;暗黑幣涉案金額15億元,注冊會員逾3萬人;維卡幣涉案金額6億元,注冊會員180萬人;萊匯幣涉案金額5億元,注冊會員20萬人……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傳銷幣遠遠不止此次曝光的名單數。
對比我國整體的傳銷案件,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從2002年到2018年,我國傳銷案件總量是14658起,其中2014年1869起,2015年1417起,2016年3085起,2017年3313起,2018年3612起,整體增長趨勢遠小於虛擬貨幣傳銷案件。
按2018年虛擬貨幣傳銷案件166起算,僅經過幾年,虛擬貨幣傳銷已佔我國總體傳銷比例5%(166/3612)。這還不帶為數眾多、注冊於海外、暫時無法在國內離案的各種ICO(首次代幣發行)傳銷項目。
傳銷幣的本質其實與傳統傳銷並無太大差別,拉人頭、發展下線、發實物作為抵押品等手段已經玩爛了,但在這樣熟悉的套路面前,投資者還是毫無抵抗力。
貧窮和經濟疲軟之下,無處安放的貪婪和飢渴成為傳銷幣最大的溫床。傳銷幣又如何?慾望面前,不需要智商。
在這個市場里,面對層出不窮的誘惑,大部分人沒有能力辨別,這究竟是一本萬利的投資,還是血本無歸的騙局。在貪婪的誘惑下,傳銷已經搭上區塊鏈的列車。
但請記住:傳銷自古如虎狼,黃粱一夢終成魘。
目前騙人的虛擬貨幣有哪些?什麼叫虛擬貨幣,就是非真實的貨幣。熟知的,比如騰訊公司的Q幣,新浪推出的微幣,這些可以用來在網路上玩游戲看書。還有就是從2013年流行起來的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比如萊特幣,無限幣,誇克幣,便士幣,隱形金條等等。這些都是網際網路上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是一種有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主要用於網際網路的金融投資。
近年來比特幣的暴漲讓很多人看到商機,各種平台都開發了發幣的業務,可以說目前的數字貨幣市場魚龍混珠,95%以上的都是騙人的,只不過打著區塊鏈的幌子而已。區塊鏈是分散式資料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也是比特幣重要的概念,它的本質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資料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資訊。比特幣將區塊鏈機制與貨幣完美融合發行,但是由於缺乏行政監管,完全是靠市場化的定價,價格波動巨大,有各種潛在的風險,不僅影響國家的貨幣政策還會被黑客利用操縱市場。
虛擬貨幣傳銷詐騙花樣繁多,一年涉案上千億。因為2017年的暴漲,讓人們開始貪婪,也失去了理性,才會被騙子和騙局欺騙。前兩天央視剛剛曝光了一批涉嫌傳銷和詐騙的幣種名單,還有此前約一千多種宣布死亡的數字貨幣。
2018年最新空氣幣傳銷幣歸零幣不完全名單曝光
已經發生哪些數字貨幣的騙局
1,太空鏈太空鏈這個數字貨幣騙局已經暴露,相關部門已經針對這個案件進行調查。
2,紅幣。去年,出現一個紅幣的數字貨幣的詐騙案,很多人被騙。
3,南非的比特幣。南非比特幣詐騙案,涉及全球人數達到2萬多人。
如何識破虛擬貨幣的騙局
一部分人被騙都是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進入虛擬貨幣市場,不幻想暴富,天上不會掉下餡餅的,沒有那麼幸運和容易的好事情。加強對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了解,掌握區塊鏈的知識,就能夠辨別和識破這些數字貨幣的騙局。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鑒別一個幣是否是空氣幣和山寨幣,看它的架構,目前通過上交易所判斷已經不行了,交易所里的歸零幣和下架幣越來越多,不要聽說那個幣上火幣、OK、幣安就覺得會成為千倍幣,今年所有幣都是破發+一輪游。看架構比較明顯的有:雲礦機+積分商城(說實話這就像你給我3萬塊錢,我分6個月給你返一個道理),第二就是邀請製成天發邀請碼注冊擼羊毛,這種幣多數都是坑(除過ONTENUCET等)。還有一下方式:
1)發行方式。
2)交易方式。
3)實現方式。
4)是否給出原始碼連結。
5)官網是否是https開頭。
6)開發運營團隊的資訊公開透明的
7)多了解數字貨幣,和主流數字貨幣進行對比。
Q1.ICO是什麼?
2. 張健數字貨幣是傳銷嗎
1. 張健數字貨幣被確認為傳銷。
2. 眾多反傳銷平台已揭露張健數字貨幣的傳銷本質。
3. 我家的老人不幸被騙,深受其害,精神痛苦。
4. 試圖讓老人醒悟,但感到十分困難。
5. 雖然損失的金額不算太大,僅有數萬元,但這些錢是老人的退休金。
6. 這種詐騙行為讓人感到不僅經濟損失,還有智力的侮辱。
3.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套路有哪些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批投資項目:中央數字貨幣、數字經濟養老……怎麼樣,看著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如果再有人告訴你,這項目的資金主要來自國家,屬於國家機密,千萬不要告訴外人,只要投資將來就是幾百上千倍的回報。對於這類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您會相信嗎?其實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的老把戲,有關權威機構和媒體多次嚴查和曝光。可為什麼屢屢又能沉渣泛起呢?這些所謂投資項目到底換了什麼樣的馬甲與話術?有哪些新套路呢?
福建漳州市的林師傅幾年前從一個朋友那得到信息,有個投資項目很不錯,回報率非常高。出於好奇,林師傅進入了一個叫做盛世中華的投資群。群里推介的是一個數字化貨幣項目,搞得還很神秘,每個身份證號只能買一單,最少一百元就能起步,最多隻讓投1000元,半年就能有50倍的回報。林師傅心動了,用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證一共投了5000元。
林師傅:(推薦人宣稱)張健董事長給國家投資了數字化貨幣,投資規模挺大的,返還得也快、也高,所以我投進了幾千塊錢。
這里提到的張健董事長曾經從事非法傳銷,其操控的五行幣傳銷組織涉案金額達十幾個億。就在林師傅投資不久,張健因傳銷罪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不過,林師傅的推薦人江某連卻這樣告訴林師傅,盛世中華是個國家秘密項目,張健被捕判刑,其實是國家下的一盤大棋。
國家下了盤大棋,把這個張健董事長給假裝抓起來——這樣的劇本可真是充滿了想像力。而林師傅竟然也信了。在進入項目群以後,江某連主動添加林師傅為好友,為他解答問題,成了林師傅的上線。
高額回報、國家出面保護,這些說法讓林師傅對這個項目充滿了期待。可等了大半年,投入的5000元也沒見到一分回報。等林師傅去追問時,江某連說,這個項目是秘密進行的,要等上市以後才有回報,還要求林師傅為國家繼續作貢獻,繼續投入。於是林師傅又陸續投入了兩萬多元。可三四年過去了,不僅回報沒有,本錢一分也要不回來,最終,林師傅選擇了報案。
經警方調查,這起詐騙案件組織者為邢某忠等三人,都曾是張健傳銷組織的骨幹。他們發現國家秘密投資項目這類話術很容易騙取老年人的信任,是個來錢快的門路,於是三個人另起爐灶,編造了這個國家數字化貨幣項目進行詐騙。本來並沒有多大把握,沒想到上當受騙的人還很多。
警方介紹,盛世中華項目屬於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這種詐騙手法始於20世紀80年代,詐騙分子通常打著國家、民族旗號,通過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編造國家相關政策等手段,虛構項目,實施詐騙。
近些年,此類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又有了不少新花樣,呈現出新特點。詐騙分子也知道緊跟社會熱點,編造一些涉及慈善、扶貧、養老、科技創新等領域的項目名稱,並利用新型網路社交工具來拉人頭。不過換湯不換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騙錢。
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 陳士渠: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不斷升級,融合了電信網路詐騙的一些犯罪手法。一是幕後金主藏匿境外,遙控指揮境內代理人推廣實施詐騙項目,近期出現的雲數貿、智天金融、智能製造、中國製造等,新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項目的幕後團伙及窩點均藏匿境外;二是通過微信群、QQ群等網路群組或者騰訊會議、釘釘會議等渠道發展下線,推廣項目培訓洗腦像病毒一樣,在短時間內形成裂變式擴散;三是開發虛假項目APP,利用人工智慧換臉和音視頻剪輯等技術,偽造與國家領導人合影圖片或講話音視頻,對詐騙項目進行包裝造勢。
2023年5月,漳州市公安局對盛世中華項目詐騙案收網,抓獲17名骨幹成員,涉案總金額超過2億,受害人涉及全國多地,共一萬多人。調查顯示,這個詐騙團伙組織嚴密,共有五級代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在線下拉人,拿到相應獎勵。各級代理一共能分得20%的抽成,還能根據業績拿到相應獎勵,不過大部分資金都被三個幕後組織者獲得。
這類新型民族資產詐騙還存在一些共同特點,比如參與人數多,單個項目參與人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人。涉案金額大,雖然每一筆投資不多,但幕後金主獲利巨大。另外,項目時間短,從開始推廣到最後封盤,一般只有2到3個月時間,原來的項目結束後,詐騙團伙就會啟動新項目。
在吉林省,另一起民族資產詐騙單筆詐騙金額就只有不到30塊錢,但幾個月內受騙人數多達五萬人。2023年9月,吉林省磐石市公安局得到線索,當地居民董某雨及其家庭成員涉嫌參與了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
吉林磐石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教導員 康亮:通過購買股權書的群眾了解到,這是一個投資29.9元就能獲得110萬元回報的項目。
這份股權書聽起來可真是挺唬人,上面宣稱,這是國家十四五項目之一,叫做數字經濟養老企業戰略。投資人只需要花29.9元買下這份股權書,就可以在一年內獲得110萬的高額回報。投入29.9元,一年內就能變成110萬,足足翻了36000倍,這個天上掉的餡餅實在是太大了。不過雖然荒唐,依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相信。
磐石警方調查發現,董某雨網店銷售的股權書實際發貨地是在山東省煙台市,警方隨即趕到了煙台。董某雨、吳某龍和另外一個團伙參與者劉某香同樣是發現這樣的詐騙名目能快速賺錢,於是共同編造了這個十四五數字經濟養老項目進行詐騙。不過,這樣像天方夜譚的賺錢神話,為什麼總是有人相信,並花錢購買呢?這背後,詐騙分子也花了很多心思。
犯罪嫌疑人 董某雨:我們需要有一個依託,讓更多的人相信這個事情是真的,吸引更多的人去購買合同,就在網上扒了一些紅頭文件,進行了拼接然後虛擬一些事實。
這個所謂的國務院辦公廳紅頭文件,就是這個詐騙團伙合成的虛假文件。連文件的名稱都是有著明顯錯誤的語句,然而,依然騙過了很多人。詐騙分子還在文件中杜撰出了數字經濟中央決策部這樣子虛烏有的部門,劉某香給自己安了個名頭——國務院數字經濟中央決策部部長,還偽造了自己與國家領導人的合影,通過微信群、QQ群、視頻頁面等大肆宣傳。
為了讓投資者更沉浸在這個虛假的語境中,詐騙組織者煞有介事地要求大家遵守各種嚴格的規定。
吉林磐石市公安局刑事犯罪偵查大隊三中隊中隊長馮致赫:實際是他們精心設計的話術,就是為了更具有迷惑性顯得更真實,他們打出了國家的感情牌,要求參與者不能購買國外的產品,只能購買國貨,這樣的話更能迷惑大批的老年人。
52歲的陳女士就是被這種說法迷惑,在朋友推薦下,花29.9元買了一份股權書。不過,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到期後,承諾的110萬元一分錢沒有見到,陳女士問過幾次,上線就說等一等,直到警方介入,陳女士和很多受騙者一樣才知道這是一個騙局,不過她並沒有選擇報警。29.9元這個投資金額,正是詐騙人員經過精心考慮而設定的。
吉林磐石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 盧紹彬:因為很多被害人認為 29.9數額比較小,即使被騙不會選擇報警;另外,犯罪嫌疑人認為他們的詐騙單獨金額只有29.9,公安機關可能不會深入追查這個事。
為了讓受害人不要去報案,詐騙分子還編造出要為國家嚴格保守秘密這樣的話術,而許多受害者竟然也真的相信了,甚至在警方找上門來,也不願意承認參與過投資。
警方介紹,此類詐騙案件中,上當受騙的以中老年人特別是60歲以上人群為主。他們的信息相對封閉,並且渴望有社交活動,因此更容易被誘騙上當。
從2023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重拳出擊,成功打掉一批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團伙,共破獲案件260餘起,打掉犯罪團伙180餘個,涉案金額15億元,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已經部署2024年的全年專項行動,堅決打擊民族資產詐騙犯罪。公安機關同時提示,民眾特別是中老年人要增強防騙意識。
國家項目、國家機密、國務院紅頭文件,不法分子造假毫無底線,無所不用其極,但千變萬變,不論這些人怎麼換馬甲、編話術、造概念,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就是讓你掏錢。像節目里的這幾起案件,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次投入的金額比較少,這會讓不少人失去警惕,認為就算是被騙了,也騙不了幾個錢。但也正是這樣的心理,才讓不法分子屢屢得逞。對於這類犯罪,一方面相關部門和平台、企業要加大打擊和防範力度,另一方面,公眾自身也要提高識別能力,不要有僥幸心理。還是那句老話,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卻很可能有陷阱。
4. 央視揭秘:投資5000元升值400萬的「五行幣」騙局,真是數字貨幣嗎
揭秘騙局:五千元投資背後的400萬謊言
有人聲稱只需投入5000元,一年內就能翻賺400萬,這背後的故事令人難以置信。操控者神秘地提及世界首富的傳奇背景,卻因故無法現身,所有交易都通過微信、手機網路進行。馬女士和老孟的經歷揭示了這場騙局的全貌。
馬女士退休後接觸的五行幣項目讓她徹底改變,她極力勸說他人購買,聲稱錯過會後悔。山東老孟甚至借錢買入,期待藉此發家。然而,所謂的「數字貨幣」實質上只是一枚刻有張健頭像的金屬幣,價值的飆升來源於附帶的虛構數字貨幣。
參與者聲稱,每枚五行幣附帶的數字貨幣會每兩三個月翻五倍,通過五進五齣的方式,理論上一年內靜態收益可達400萬。然而,這背後是精心設計的傳銷模式,推介者鼓吹數字貨幣的未來,卻迴避了法律的約束和國家認可。
張健,一個被賦予世界首富光環的人物,其真實身份是通緝犯宋密秋,曾因傳銷犯罪被追捕。他的「五行幣」項目實際上是一個披著數字貨幣外衣的傳銷騙局,通過發展下線、高額返利等方式斂財。這個所謂的「世界首富」騙局,實質上沒有任何貨幣價值,只是虛構的財富游戲。
總結:投資五行幣的收益承諾純屬虛構,其背後是操縱者利用公眾對數字貨幣的好奇和貪婪進行的非法斂財行為。國家和政府對這類未經許可的數字貨幣發行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而五行幣正是違反了這些規則,因此,不論其宣傳如何華麗,其本質不過是傳銷和詐騙。
5. 錢幣新騙局:揭秘五行幣傳銷 借高額返利騙20億
原標題:揭秘五行幣傳銷 借高額返利騙20億
作者:王翀鵬程
宋密秋推出的「五行金幣」該傳銷組織宣稱投資5000元、年賺400萬,僱用「光頭助理」宣傳;涉及20多省份,會員約40萬
前不久,一則「和尚和尼姑結婚」的視頻刷爆網路。視頻中,大多數人都剃著光頭,穿著禮服。背景處可以看見「五行幣」三個大字。後經證實,這是一場「五行幣」會員聚會。
粗行鏈五行幣,據說是一種投資5000元,能在一年內賺到至少四百萬的投資產品。創始人是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未來世界首富」張健。
他自稱「9歲上大學、12歲破解銀行密碼」。而經警方調查,張健原名宋密秋,初中文化,曾在國內玩傳銷的把戲,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後流竄至東南亞國家。
今年5月以來,公安部將「五行幣」系列傳銷案列為今年打擊傳銷犯罪工作的重點案件,各地公安機關對「五行幣」這一涉嫌傳銷組織進行查處。經查,「五行幣」系列涉嫌傳銷組織打著「愛國、慈善、扶貧」等幌子,以高額返利為誘餌大規模發展會員,涉案金額約92億元(其中五行幣涉案約20億元)。
今年6月,公安部工作組將「五行幣」系列傳銷組織主要負責人、重大經濟犯罪嫌疑人、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逃犯宋密秋從印尼緝捕回國。
「傳銷遲早要崩盤」
「所有的傳銷都是忽悠,到最後遲早都要崩盤的。」這句話,宋密秋被警方追捕回國後,重復說了多次。
據警方初步調查,2009年,還在經營素食餐廳的宋密秋第一次接觸了傳銷。「傳銷不就是『騙錢』嗎?」最初接觸傳銷時,宋密秋已經看清了這點。雖然他不明白為什麼這么多人信,但卻隱約覺得傳銷很有市場。
了解過傳銷的多種模式後,宋密秋從網上復制粘貼了一些內容,加上自己的想法,創造了一套「雙軌制」的新制度。
「雙軌制」是傳銷界的「行話」,是指一個上線只發展兩個下線,啟動快,可以迅速發展會員,但後期會崩盤。
他將自己設計的這套傳銷制度命名為「雲數貿網」,全稱是「雲計算數字貿易聯盟網」。
「我當時就是故意取了一個很玄乎、很高端的名字,目的就是讓人搞不懂,上網查詢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讓人覺得很深奧,便於『忽悠』。」宋密秋向警方供述。
2012年,宋密秋開始組織「雲數貿」傳銷活動,以非法牟利為目的,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繳納不同數額的費用,成為個人認證商戶、企業認證商戶或聯盟認證商戶,根據參加者發展下線人員數量情況支付返利和獎金。
特別是他制定的發展2個會員就可以回本的制度,對會員很有吸引力,短期岩孫內就聚集了大量會員。
「雲數貿」的會員自稱「雲家人」。宋密秋告訴「雲家人」,他要打造的是「中華民族的互聯網」。他打著「振興民族互聯網,成就更多平凡人」的口號,在網上大肆宣傳「雲數貿」。
通過誇大宣傳,讓大家覺得搞雲數貿可以快速致富,騙他們注冊為會員,然後讓他們不斷發展下線會員,層層返利。宋密秋是最終的獲利者。
為了安撫會員,宋密秋製作發放了股權證給部分會員,一張股權證價值200元,再安排人對股權證以5至10倍的價格進行回收,給會員一點「甜頭」。
「這也只是畫了一個『餅』給他們,我對會員承諾的利益一直沒有兌現,會員對我這個傳銷組織產生了懷疑。」宋密秋向警方供述。
2012年以來,天津、河北、內蒙古、湖南等多地公安機關立案查處「雲數貿」及其相關人員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件。湖南、廣西、重慶等地多人因「雲數貿」案獲刑。
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宋密秋2013年偷渡出境,後在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繼續從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打著「愛國、慈善、扶貧」等幌子,引誘國內眾多人員參與。
警方收繳的五行幣產品五行幣騙局
宋密秋告訴新京報記者,除了「雲數貿」,旗下的「雲訊通」「王者歸來」「建業盤」等40多個傳銷名目都是由他本人或授意他人策劃、操作的。「五行幣項目其實就是『雲數貿』的一個升級版本。」
2014年7月,宋密秋因持有非法證件被泰國警方抓獲並判刑。他看到賴雲(化名)等人在外面打著他帶模的旗號推廣雲數貿賺了很多錢,買了很多房產、豪車,租飛機,買鑽石。「我作為創始人在蹲監獄,他們卻在享受。」宋密秋很氣憤。
為了回收權力,宋密秋在獄中設計了一套傳銷制度和系統,2016年底「雲數貿五行幣」應運而生。
五行幣分為Y、S、M三個級別,投資金額分別為500元、2500元和5000元。宋密秋主推的是M級,投資5000元就能得到一枚10克的五行金幣作為贈品。
「主要的目的是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我們是賣金幣的。同樣也是規避公安機關的打擊,長期以這種方式『拉人頭』獲利。其實還是在搞傳銷活動。」宋密秋向警方供述。
投入5000元,一年賺400萬,三至五年就能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這樣的故事在崇拜宋密秋的「雲家人」看來,並不是天方夜譚。
5000元買的不是金幣本身,而是一種資格。每枚五行金幣上面的編碼都附帶著5000個數字貨幣。
按照編織的美夢,數字貨幣每隔兩三個月就會漲五倍的價格,漲價時發行公司會分紅並贈送新的數字貨幣。參與者拿著贈送的數字貨幣再投入,一年之內至少操作五次,計算下來,5000元買到的五行幣靜態收益至少能達到400萬元。宋密秋向記者坦承,這其實是一個理論數據,實際操作是根本不可能的。
宋密秋向「雲家人」承諾,只要贈送完5億枚金幣就會開網。一旦開網,公司每收回一枚金幣,五行數字貨幣的價值也會增加。
「假如一年發展50萬個會員贈送50萬枚金幣,10年才贈送500萬枚,100年5000萬枚,要1000年才可以贈送5億枚,也就等於說永遠都不需要開網,可以一直拉人頭搞傳銷賺錢。」宋密秋早就算好了這筆賬。
「我們一直在用傳銷的制度讓大家買金幣,又一直不開網,就是想逃避法律,讓更多人有信心購買五行幣。」宋密秋告訴記者。
虧了大錢之後,湖南會員楊紅(化名)才終於明白這個道理。今年1月,楊紅從五行幣中看到了「錢途」。她瞞著丈夫,用家裡所有的積蓄「買入」4枚五行金幣,還成功發展了十多名親戚朋友一起投資這個項目。
她告訴記者,她至今還記得,當初上線在推介「五行幣」時描繪的美好願景:國家支持的項目,投入5000元不久之後將會變成400萬。
然而錢投進去了,卻遲遲不見增值。楊紅也開始懷疑,是不是陷入了傳銷騙局。直到今年3月,楊紅終於意識到自己上當了。幾乎每天都有親戚朋友上門討債,楊紅的丈夫一氣之下和她離婚了。楊紅終於悔悟,但為時已晚。
五行幣發展很快,據宋密秋統計,五行幣會員人數有幾十萬人,會員層級有上萬層。
宋密秋手裡也有大把可調配的資金。
據警方調查,2014年,他花了3000萬泰銖(約600萬人民幣)在泰國普吉島買了四棟酒店別墅和四塊地皮(共1000平米),2017年3月,他在武漢市給前女友莎莎買了一個580萬元的鋪面;5月,他給妹妹宋菊(化名)在海南省海口市買了500多萬的鋪面;給馬來西亞的女友慧慧購買了一份500萬元馬幣(摺合人民幣800萬元)的分紅型商業保險。
金幣上印有「張健」頭像瘋狂宣傳
剩下的錢,宋密秋大部分都用於宣傳、「拉人頭」。為了發展會員,他揮金如土。
2017年1月初,宋密秋通過下線高新(化名)組建的430人的微信群宣傳推廣五行幣。剛進群,他給每個人發了一萬元的紅包,讓他們替五行幣做宣傳。
此後的48天,他每天往群里發100萬。除了給每人發2000元的紅包,群里最活躍的、轉發朋友圈的另有紅包。
他還花重金雇了一群「光頭助理」和「美女光頭助理」,負責宣傳五行幣。「光頭助理」每月工資三千元,「美女光頭助理」的工資是每月三萬。工資用五行金幣代替。
宋密秋有一個下線阿鵬,專門負責督促「光頭助理」們工作。他們每個星期要剃一至兩次頭發,如果頭發長出來,就拿不到當月工資。
宋密秋有500個「光頭助理」,從2017年2月至4月,宋密秋給他們發放了1020萬元工資。
「我通過高額工資來控制這些助理,阿鵬負責定期檢查他們是否發朋友圈宣傳五行幣、是否剃光頭就行了。」宋密秋向警方供述。
阿鵬還幫他「選拔」了一批光頭文身的會員。他們把五行幣的內容文在身上,用以宣傳。宋密秋聽說,有些女會員把他的頭像文在手的虎口處和胸脯上,導致夫妻打架。
他發錢沒有規則,只要把他的照片或合影設置成微信頭像,或者在微信中宣傳、轉發五行幣的相關內容,都能從他那拿到獎金。
為了發展會員,宋密秋還招募了一個講師團,專門負責在微信群里給會員講課、「洗腦」。他們在群里把一些國家政策扭曲解讀,並與雲數貿「五行幣」摻雜糅合,讓人感覺「五行幣」是在做正經生意。
「主要是希望通過宣傳讓人們相信雲數貿五行幣是合法的,是國家要搞的網路項目,欺騙他們來入會。」宋密秋告訴記者。
他偶爾也聽聽講師的課。「他們真能『忽悠』,我聽了都覺得惡心,想吐。不知道怎麼就有人信。」
宋密秋通過手機微信進行推廣「五行幣」傳銷。最多的時候,他的辦公桌上同時擺著六部手機一起操作,每天都忙著在各個微信群發語音、發紅包。他享受這種「在金字塔尖」的感覺。
在「雲家人」的圈子裡,他也享有絕對的地位。他可以憑借一段微信語音封殺某個盤口。
宋密秋還請人寫了一首《雲數貿之歌》,讓會員傳唱。還有會員組織乒乓球、象棋、踢毽子比賽,其目的是在各種社區宣傳五行幣。比賽設的一等獎是發一塊1000克的五行金磚、二等獎是發一塊500克的金磚、三等獎是發一塊100克的金磚,每次賽事支出約50萬元。
他還發明了「張健抖抖操」,就是抖手抖腳,伴著「小蘋果」的音樂,讓跳廣場舞的老頭老太太跳,每個人跳一小時給10元錢,同時讓他們穿著印有「雲數貿五行幣張健」字樣的T恤為「五行幣」搞宣傳。
「五行幣發展的會員涉及全國20多個省份,會員數量約40萬人,涉案金額約人民幣20億元。給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影響了社會大局穩定。」辦案民警介紹道。
宋密秋接受警方審訊雙面人生
宋密秋明白,「張健」只能活在網路中。
他把「張健」設定為一個角色。就像電影、電視劇中的人物那樣,他在現實和虛幻中來回切換。
他告訴記者,起初,化名「張健」是為了逃避打擊,他知道搞傳銷是違法的。然而時間久了,他自己偶爾也會弄不清,自己究竟是那個只有初中學歷、當過炊事員的宋密秋,還是「雲家人」口中揮金如土、瘋狂偏執的奇才張健。
更多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就是「張健」,有著傳奇的身世和操控金錢的非凡手段。9歲上大學,12歲破解銀行密碼,被視為奇才秘密培養,精通五國語言的「未來世界首富」。更是許多「雲家人」的精神領袖。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宋密秋也對自己洗腦。
扮演「張健」的每一天,都是從對著鏡子大喊「我是未來的世界首富」開始的。他通過這種方法給自己增加自信。他在公共場所也會這樣做,甚至到公共廁所也要喊一句。家人和朋友一度以為他瘋了。
但在「雲家人」眼中,宋密秋是當之無愧的「五行系統掌門人」,他的生活和「五」緊緊相連。會五門語言、有五個老婆、創造了五行幣。
而據警方調查,這些都是虛假宣傳。
宋密秋向警方承認,會五門語言是捏造的。他在英語培訓機構突擊學了三個月英語,水平只能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交了個馬來西亞的女朋友,學了點馬來語;而泰語,則是在監獄服刑時學的。
最有分量的是他創造的「五進五齣」的「神話」。「大家都說,如果不是政府支持的,誰能做到?所以我們就相信他了。」雲數貿會員李林(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
而事實上,張健被抓過四次,所謂的「五進五齣」,是為了迎合之前宣傳的五行系統。「為了讓會員看到我被抓這么多次還痴心不改,用於宣傳。」宋密秋供述。
因為知道自己乾的是傳銷,所以,宋密秋很注重規避打擊。「我開始研究法律,看如何規避制裁。我看到發展會員超過三個層次就是傳銷,知道國內已經待不下去了。」宋密秋做了一套假證件,逃往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時,「雲數貿」的廣告鋪天蓋地,主要街道都有他的大幅廣告。只要交錢,什麼人都可以入會,會員發展迅速。
宋密秋在吉隆坡包下了一條商業街,招牌全部換成帶有「雲數貿」和他頭像的標志。所有新加入的會員和同行的人可以在這條街上免費吃飯、唱歌、理發、喝咖啡。他要給不明真相的會員們創造一種「吃喝玩樂干市場,稀里糊塗數鈔票」的錯覺。
當地的黑社會成員也成了「雲家人」,夢想跟著他發財。最多的時候,他手下的黑社會成員有200多人。
宋密秋說,他將張健的形象設定為商業怪才,瘋狂且偏執。
他走在街上,逢人便問:我是誰?如果別人答「張健」,他就搖搖頭,給他50馬幣(約80元人民幣)。接著再問,我是誰?
直到對方能完整回答出「你是雲數貿聯盟網雲計算門戶網站研發人、創始人、五行系統發明人兼掌門人、未來世界首富張健、張老大」這一大串標准答案,宋密秋就笑著說答對了,然後發給他100馬幣。
遇到漢語水平差一點的,他就讓他們喊「雲數貿項目好,老闆虧虧虧」。只要喊對了,就給100馬幣。
這種瘋狂的行為十分見效,通過這種方法,很多人真的記住他了。
「我這個不是像傳銷,就是傳銷。你有膽量做就交錢,沒膽量就滾蛋。幹了傳銷不會被槍斃。馬無夜草不肥,你看著辦。」每當有會員產生疑慮,宋密秋就用這套話術回過去。
有些會員雖然心裡嘀咕,但在重金誘惑下,還是加入了雲數貿。
在「雲家人」圈子中,「張健」是「世界首富」,任何人不允許挑戰他的地位。「誰敢挑戰我必須把他幹掉。」宋密秋曾向警方供述。
但他鼓勵會員們以「當地首富」自居。他的手下「司令」稱自己是亞洲首富,還把這個頭銜印在名片上,宋密秋對此大加贊賞。「我就喜歡這些厚臉皮的會員,臉皮薄的幹不了這行。」
2014年,《中國成功人士雜志》對「張健」的「傳奇經歷」進行了專題報道,幾篇文章在「雲家人」圈子裡廣為流傳。
被警方拘捕後,宋密秋自己承認,這組報道是由他花錢發布的,花了10萬元,其目的還是為了宣傳造勢,方便繼續搞傳銷騙錢。「都是假的。」
「傳銷就是騙人」
五行幣會員越來越多,宋密秋也賺得盆滿缽滿。
他深諳錢的好處。按照泰國監獄規定,只有親屬才能夠探視。據警方初步調查,宋密秋在泰國監獄服刑期間,通過四處打點,收買了當時的監獄長「成南」,為他大開綠燈。
因為前期的講課宣傳、大筆撒錢,宋密秋在雲數貿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所有的會員都是他的忠實粉絲。每天都有會員到泰國監獄「朝拜」他。在「雲家人」眼中,能見老大一面是莫大的榮耀。
手下賴雲(化名)每次來見他,都要去給成南送紅包。有一次送了一張價值17萬元人民幣的信用卡。宋密秋要求,凡是來泰國探望他的人,都要給成南送1000元。
很快,成南也被「洗腦」,開始崇拜宋密秋,甚至把他的頭像文在身上。
識破了宋密秋騙局的會員說,他是個高智商、狂妄、偏執、善於偽裝的人。連專案組民警都說:「這個人非常非常善於洗腦。我們作為多年的老偵查員都感覺到,審訊他是一個艱難較量、比拼的過程。」
宋密秋還安排人把印有「雲數貿」和他本人頭像的杯子、毛巾、拖鞋等生活用品捐贈給監獄。
直到被警方抓捕回國,宋密秋才回到現實,認罪服法。
一名辦案民警談及宋密秋回國前後對比頗為感慨:「他在國外張狂慣了,即使面對前去緝捕他的公安民警,也表現得很不屑。但回國後立刻變了一個人,逢人便鞠躬。」
面對記者,宋密秋自己也坦然承認,「雲數貿、五行幣都是傳銷,傳銷就是騙人,目的就是為了騙錢。我實際上只是一個大忽悠,這些年做傳銷害己又害人,最終也要受到法律制裁,希望雲數貿、五行幣的會員們也不要再做任何傳銷了。」
目前,該案由湖南省郴州市公安局負責主辦。郴州市公安局局長張軍表示,無論是「五行幣」還是「雲數貿」、「雲訊通」、「五化聯盟」,其實換湯不換葯,其實質還是龐氏騙局「填坑」的把戲。郴州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偵辦力度,徹底鏟除這一盤踞國內外多年的經濟毒瘤。
公安部經偵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對網路上的「五行幣」等有害信息進行清理,絕不姑息「五行幣」等傳銷違法犯罪活動。
6. 張建板的雲數貨與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有關系嗎
「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 ,於2013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個典型傳銷案例,其中就有「雲數貿」。此類傳銷通常以非法入股 融資,通過手機微信、QQ等發展下線,引誘上當者交錢投資購物,危害廣大民眾。
應答時間:2020-10-2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7. 雲尊幣是騙局嗎
是的,雲尊幣已經被確認為傳銷。雲尊幣,五行幣都屬於雲尊集團旗下的虛擬貨幣。
相關報道:
2013年,一個名為「雲數貿」的組織被中國工商總局和公安部定為當年的十大傳銷之一,其頭目張健也因此而逃至了東南亞。
本以為這一傳銷組織會因此而灰飛煙滅,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金羊網記者在近日卻接到群眾舉報,「雲數貿」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大張旗鼓地以新「馬甲」卷土重來。
根據警方的通報,自從2012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宋密秋(張健是宋某的化名)依託「雲數貿聯盟」網站,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繳納不同數額的費用,成為個人認證商戶、企業認證商戶和聯盟認證商戶,然後根據參加者發展下線情況支付返利和獎金。參加者按照加入的時間先後及投入資金數額組成一定層級。
截至案發,共發展28個省份共19萬餘人的會員,涉案金額達1.6億元。
此案,也在當年被定為十大傳銷案件之一。
此後,張健潛逃至東南亞等國。他先是來到了馬來西亞繼續進行傳銷,發展下線8萬人,隨後,又來到了泰國,以假身份成立了一個名叫雲數貿的公司,在泰國繼續從事傳銷活動。
2014年10月底,張健被泰國警方抓獲。
據知情人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在2016年11月25日,張健已經從泰國出獄,之後開始搞「五行幣」卷土重來。
此時的張健,在同夥的包裝下,成了「世界首富」,而且還肩負著「重大使命」。
記者在一些雲數貿的宣傳資料上看到各種讓人瞠目結舌的吹噓:「……安排了三大秘密武器,也就是培養了三個人來振興中國,其中之一是張健,負責建立一個百分百股權屬中國的本土互聯網,目的是讓老百姓成股東能創富收益打造大量中產階級……」
雲數貿的人甚至還將央視新聞聯播的畫面做了手腳,讓人誤以為新聞聯播正在宣傳雲數貿。
卷土重來的雲數貿並不低調。
近日,四川電視台的女主持人蘇實在微博上發表聲明道歉稱,自己未作分辨,誤以為自己主持的是一檔慈善晚會,卻沒有想到其實是傳銷組織所舉辦的活動。
同樣進行道歉的還有央視主持人張露馨。
而這兩個分別在成都和北京舉行的所謂慈善晚會,恰恰正是雲數貿的變身馬甲「北京數貿影業」所主辦。
不知情的蘇實,還在主持詞中說道:「我們在張健張總的英明帶領下,邁著堅定而穩健的步伐,向著一個又一個榮譽進發……」
而雲數貿之所以要大張旗鼓,恰恰是為了推廣自己的所謂「五行幣」項目。
在雲數貿的宣傳中,這是央行研發中的數字貨幣。雲數貿推出了專門的「五行幣」盤,號稱全球限量發行5億枚。
「老大(指張健)出關……特親自推出五行幣,遵循五行系統,所有虛擬貨幣都將歸屬五行幣,萬幣歸一,用五行幣來統一天下……」根據記者獲得的五行幣的投資計劃書,其形式不外乎仍然是拉人頭交會費的變種:依照投資額的多少,加入者可以獲得不同的等級和不同數量的五行幣,然後再通過推薦朋友注冊點位,獲得相對應的級別推薦獎金。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參與「五行幣」的人士以中老年為主,而且不少人「痴迷」其中,難以自拔。
與之相對應的,其子女們卻格外清醒,知道雲數貿就是一個傳銷組織,但很難讓父母回頭。
一名女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她的母親徐女士也加入了「雲數貿」成了會員,目前已經是一個群主。徐女士通過推薦人成為「股東」,對方如果拿出7700元,徐女士可以得到1000五行幣,而電子幣與現金的兌換比例是1:1.65。
「這個分紅都是以電子幣進行發放。相當於真金白銀的進去,最後只得到一個不受認可的系統上的一個虛擬數字而已。」
對於自己的母親,女兒卻無能為力。記者打開徐女士的朋友圈,分享的內容全都是跟「五行幣」的項目有關,但是其內容邏輯性很差、缺乏說服力,拙劣的圖像、低質量的視頻,稍有分辨力的人都不會相信。
(7)張健數字貨幣被判刑了嗎擴展閱讀:
相關報道:
張健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成立了雲數貿,在世界各地雲集了一大批信眾,最後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即便是他被捕入獄了,張健的資金盤依然運轉順暢,而且還演化出各類其他名目的資金盤,雲數貿、五行幣、雲訊通、建業盤、雲尊幣等資金盤,均與張健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形成了一個巨大資金盤集團。
雲尊幣說是區塊鏈產品,但是真正的玩法不是挖礦生產,而是通過拉下線進行分級購買。
五行幣的傳銷本質已經被《焦點訪談》曝光,張健也被公安局抓獲。
雲尊集團旗下的產品不值得投資,而且風險很大,非法集資無疑。
1、運營的官網、網站全部在國外,中國並沒查到相應的備案手續,而吸收資金和運營都在國內,一旦跑路,沒法抓到「犯罪分子」。
2、雲尊的所有公眾號,全都是個人名義注冊,根本不敢用公司名義注冊。根本沒有國內實體,國內都是拉下線的。
3、官網裡面就一個郵箱,公司地址,電話等信息什麼都沒有,IP地址在美國,就是打著數字貨幣幌子的傳銷。
8. 張健數字貨幣是傳銷嗎
百分百是傳銷 而且好多反傳銷網站已經公布了這個事實 我們家老人已經被洗腦 搞的頭痛 不知道怎麼說才能讓老人死心 錢倒是沒被騙多少幾萬塊吧 都是老人自己攢的退休金 就是感覺智商受到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