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字貨幣的前景和未來
數字貨幣的前景喝未來非常廣闊和高明。發展法定數字貨幣有三個方面好處:一是可以節省成本,防範假幣,可以強化支付系統的普惠特性;二是可以實時把握結構性的貨幣流通數據,進而能夠特別精準地調控貨幣供應的總量;三是資金流的信息可以全程追蹤,有利於反腐敗、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數字貨幣已經迎來了科技與市場方面的大變革。當前,有很多區塊鏈系統不能被稱為數字貨幣系統,因為它們沒有交易性或監管性。蔡維德表示,只有把數字貨幣的支付和結算分開,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未來,一個符合現代法律法規以及現代金融交易原則的數字貨幣結算系統,將從支付開始帶領整個金融系統改革,從而帶動其他領域的改革。
❷ 中國央行數字貨正在試點,對未來支付發展趨勢如何
數字貨幣應運而生,受到廣泛歡迎
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近年來,紙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加劇、第三方支付頻頻爆出安全危機、再加上區塊鏈技術的逐漸成熟,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等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便應運而生。數字貨幣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捷、高度匿名性和貨幣數量固定等特點和優勢。
數字貨幣得特點和優勢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
❸ 從九個問題帶你了解央行數字貨幣的前世今生
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現在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8月10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的發言,再一次將央行法定數字貨幣推到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從2014年周小川提議研發央行數字貨幣,到今年穆長春的「呼之欲出」,已經過去了五年。經過五年打磨,如今的央行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模樣?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未來又會帶來何種影響?
一、模式:雙層運營投放體系,中心化管理機制
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英文簡稱為「DC/EP」,「DC」是「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EP」是「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的縮寫,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要功能就是作為電子支付手段。
在運營投放、管理模式和技術選擇上,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有自身的特點。
1、雙層運營投放體系:4點考慮和4個影響
首先,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設計了雙層的運營投放體系 而不是由人民銀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的單層運營體系。在雙層運營體系下,上層是央行,由央行對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做信用擔保,因此央行的數字貨幣與人民幣一樣具有無限的法償性;運營投放體系的下面一層由不同的商業銀行構成,商業銀行等機構負責面向公眾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同時,需要向央行100%繳納全額准備金,以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
央行數字貨幣採用雙層的運營投放體系有四點考慮:
第一,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結構復雜,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和人口素質都不盡相同。因此在中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單層的數字貨幣運營投放體系將讓央行獨自面對所有公眾,給央行的運營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
第二,商業銀行等機構已經發展出了比較成熟的IT技術設施和服務體系,在金融 科技 的運用和相關人才儲備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可以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等機構在資源、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同時避免了另起爐灶的巨大浪費。
第三,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面向的用戶是廣泛的公眾,覆蓋十幾億人口的系統規模龐大,想要保證穩定高效地運行非常不容易,面臨諸多風險。雙層的運營體系有助於化解風險,避免風險過度集中。
第四,在單層的數字貨幣運營投放體系下,可能會導致金融脫媒。央行面向公眾直接投放的數字貨幣在信用等級上要高於商業銀行的存款貨幣,可能會對商業銀行存款產生擠出效應,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貸款投放能力。
而央行數字貨幣採用雙層運營投放體系的影響則體現在下面四個方面:
第一,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不改變流通中貨幣的債權債務關系。起初央行行使國家職能發行的貨幣是有著黃金等具有真實價值的物品作為可兌換儲備的。公眾接受了央行發行的貨幣,就等於將黃金等有真實價值的物品借了央行,而公眾只持有兌付憑證,也就是說,貨幣是中央銀行對公眾的負債。當國家憑借國家信用強制規定法定貨幣而不再依賴黃金儲備時,這種信用關系和負債關系並沒有改變。從這種角度來說,所有流通中的貨幣包括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都是央行的負債。
第二,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並不改變現有的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賬戶結構。以199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出台的《銀行賬戶管理辦法》為起點,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由二元賬戶結構支撐的貨幣投放體系。央行的數字貨幣也採用了與二元賬戶結構相似的雙層投放運營體系。
圖1:二元賬戶結構與雙層運營體系的比較
第三,在不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前提下,央行數字貨幣不會強化順周期效應。經濟增長一般會經歷蕭條、復甦、繁榮、危機完成一個完整的周期,在經濟繁榮時,擴張的貨幣政策便是順周期政策,在經濟蕭條時又變成逆周期政策;類似地,緊縮的貨幣政策在經濟繁榮時是逆周期政策,而在經濟蕭條時是順周期政策。經濟繁榮時擴張的貨幣政策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經濟蕭條時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加大通貨緊縮的壓力,是為順周期效應。由於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並不對現有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產生影響,因此與順周期效應天然隔絕。
第四,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注重對M0貨幣的替代而不是對M1、M2貨幣的替代。
(註:M0、M1、M2都是用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M0是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每個人在銀行的存取款都會影響市場上M0的增減;M1是狹義貨幣,「M1=M0+企業在銀行的活期存款」;M2是廣義貨幣,「M2=M1+准貨幣」,這里的准貨幣包括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等。M1反映市場中的現實購買力,而M2同時反映現實和潛在購買力。如果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如果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目前M1和M2貨幣在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電子化和數字化,支持M1和M2流轉的銀行間支付清算系統、商業銀行行內系統以及非銀支付機構的各類網路支付手段的日益高效已經能夠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但在M0貨幣端目前仍存在三大比較突出的問題:第一,現有M0的匿名性使其存在被用於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等風險;第二,互聯網支付基於銀行卡賬戶緊耦合的模式無法滿足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第三,目前我國仍存在銀行賬戶服務和通信網路覆蓋不佳的地區,當地公眾對M0貨幣(現鈔)的依賴程度還比較高。
因此央行發行注重替代M0的數字貨幣是既符合國情又順應公眾對小額高頻支付業務的需求(根據不同級別的錢包設定交易限額和余額限額),同時還能有效防範M0貨幣被用於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等風險。
2、中心化管理模式: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有本質區別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採用了中心化的管理模式,這與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有著本質區別。
1)央行數字貨幣仍然是中央銀行對 社會 公眾的負債,這種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隨著貨幣形態的變化而改變;
2)為了保證並加強央行的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需要繼續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3)央行數字貨幣的雙層運營投放體系下由指定的機構進行貨幣的隊員,這需要中心化的管理以避免指定運營機構的貨幣出現超發;
4)只要二元賬戶體系和原有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沒有改變,央行的中心管理模式和地位也就不會改變。
最後,對一個需要支持廣泛公眾使用的央行數字貨幣體系來說,如果採用純區塊鏈技術的架構,目前還無法實現零售層面所需要的高並發性能。因此,在技術道路的選擇上,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並不預設技術路線,也不依賴某一項技術。此外,相關負責人表示,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可以支持智能合約的,不過只會支持有利於貨幣職能的智能合約,對於超過貨幣職能的智能合約還是會保持比較審慎的態度。此外,央行指定的部分運營機構也會採用不同的技術路線做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最終通過市場競爭實現數字貨幣的系統優化。
二、發展歷程:
我國央行在數字貨幣方面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至今已有五年。
如果說,2014年周小川提出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是這一切的開端,那2017年央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則是這個故事的轉折。在過去的五年,中國人民銀行以數字貨幣研究院為核心,聯合數家商業銀行,從數字貨幣方案原型、數字票據等多維度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
2019年8月2日,央行召開央行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明確指出下半年要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研發步伐,並及時跟蹤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
表1: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進展
三、各界聲音:央行數字貨幣的九個問題
1、為什麼去年央行開啟法定數字貨幣研究的996工作模式?
肖磊分析了去年同期的情況發現,去年六月份,美國首次開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人民幣匯率走低,國內市場民眾對數字貨幣的需求增加,國家從輿論層面開始整頓,包括央視 財經 製作「聚焦代幣市場亂象」專題,網信辦對諸多區塊鏈自媒體進行封號,五部委接連發布風險提示等。而去年六月,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一個月內公布了4項專利申報。基於這些消息,肖磊認為,從去年六月份開始,中國從兩個層面加強管制,一個是輿論層面對數字貨幣的引導和控制,另一個是從央行層面建立民眾對中國官方數字貨幣的信心,央行肯定接到了指示,要求加快研發法定數字貨幣的步伐,所以才有了穆長春口中的996。
2、中國有發達的移動支付,為什麼還需要央行數字貨幣?
穆長春直言,對老百姓來講,基本支付功能在電子支付和央行數字貨幣之間的界限實際上是相對模糊的。但以後實際投放的央行數字貨幣在一些功能實現上會和電子支付有很大區別。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講,電子支付工具的資金轉移必須通過傳統銀行賬戶才能完成,採取的是「賬戶緊耦合」的方式。而央行數字貨幣是「賬戶松耦合」,即可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於流通,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可以實現可控匿名。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金融 科技 與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從貨幣發展必然性角度來看,認為貨幣必然向低成本、可靠、便捷的方向發展,一般等價物必定越來越脫離實體,形態也越來越自由。密碼代幣是現在貨幣的主流發展方向。雖然我國的移動支付在國際上處於相對領先地位,但這種優勢並不是絕對的。Libra的發布給我國敲響了警鍾,並且可以造成重大沖擊。「未來,數據資源的爭奪必定會愈演愈烈,我國的支付領域,尤其是小額零售的支付領域必將面對更多挑戰,最好的方式就是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加以應對。在這個層面上,央行推出法定數字貨幣也是有利於我國的支付行業成長的。」
肖磊也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無論設計目標有多少個,最終就是一個消滅現金的目的。可問題是,不做數字貨幣,現金也會逐漸消失,這是一個 歷史 大趨勢。
3、央行數字貨幣是否付息?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早在2018年初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因為央行數字貨幣是對M0的替代,所以不應對其計付利息。這樣既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由此引致通脹預期。相應地,也不會對現有貨幣體系、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運行產生大的沖擊。
而龍白滔則認為,合理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必須支付利息。為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可調節利率可以維持價格穩定和維持央行數字貨幣與其他貨幣的平價。「可調節利率可以增加央行數字貨幣的需求,而無需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調整,無需破環平價關系,也無需價格水平調整。」
4、央行數字貨幣=央行現金數字化?
與穆長春同一天,銀聯董事長邵伏軍也在8月10日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表達了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他認為法定數字貨幣不僅僅是貨幣數字化,還能通過與智能技術的結合,通過智能合約設計,較好解決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以及信息流和資金流同步的問題,這個優勢能夠大幅度簡化傳統金融機構間比較復雜的交易流程。
5、央行數字貨幣和Libra
總有人拿央行數字貨幣和Facebook的Libra進行比較,但智堡網創始人、貨幣學者朱塵認為這兩者大不相同。Libra建立在法幣信用上,受到央行和金融機構的約束;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對法幣進行技術升級——對原先的央行貨幣(M0)進行了數字化升級,本質上並沒有改變銀行存款准備金和現鈔的貨幣屬性。央行數字貨幣的具體場景還是服務央行所管理的支付側,比如銀行准備金之間的交易往來,還有就是現鈔的數字化升級,並不神秘。而對普通人來說,央行數字貨幣讓交易和支付都處於央行網路內,提升便利性的同時,也失去了紙幣的匿名性和隱私性。
而外匯局總會計師孫天琦表示,應將Libra視作外幣,納入我國外匯管理整體框架。除國家另有規定極少數情況外,境內必須以人民幣計價結算,包括數字環境下的境內交易的計價結算,絕不能出現在數字環境下境內交易的Libra化或者美元化。
6、中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影響?
邵伏軍認為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積極影響體現在:1、提升對貨幣運行監控的效率,豐富貨幣政策的手段。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將使貨幣創造、計賬、流動等數據實時採集成為可能,為貨幣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並且為經濟調控提供有益的手段。同時,央行數字貨幣也能夠有效地在反洗錢、反恐融資方面提供一些幫助。2、有利於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的水平;3、切實提升支付特別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開放的支付環境。
通證研究院在報告中認為,中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至少在捍衛數字主權;提供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提升貨幣政策有效性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等三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但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用數字貨幣來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那是一種理想主義,畢竟美元的霸權在短期、中期,甚至長期,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它是很難被消除或者替代的。「當前中國的金融處在一個調結構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把它轉變為「金融為輔,經濟實體為主」。我們貨幣規模也是超過實體經濟的,也需要去調整。如果數字貨幣的概念依然是金融層面為主,那麼它對真正的脫虛向實是否有推進作用,我是存疑的。」
冰川思想庫研究院陳季冰也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傳統法幣依然是 社會 經濟中的主要流通媒介,數字貨幣暫時會是一種嘗試和補充。
7、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面臨的難題
龍白滔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在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目標上,最大的挑戰是美元國家化和與Libra類似的超主權貨幣。而應對這種挑戰可以通過加快資本項目可兌換來解決,但這不是「最根本和最徹底」的方案,更有效的方式是通過央行數字貨幣與友好國家分享鑄幣權。
而在邵伏軍看來,當前中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難題主要體現在:1、技術實現存在問題。當前技術水平,確實還難以實現對海量的貨幣實時數據採集、監控和分析,也難以開展高效精準的可編程的操作;2、國際協調難度大。各國支付市場的監管,各國差異很大,各國研究數字貨幣的出發點和目標也大不相同。3、底層基礎不足。既缺乏相應的底層運作規范,也缺乏對相應的監管機制。
8、是否基於區塊鏈發行?
穆長春在演講中透露,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小組最開始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時候,作過一個完全採用區塊鏈架構的原型,但基於現有技術,無法達到零售級別的高並發要求。所以,最終央行層面保持技術中性,不預設技術路線,也不依賴某一種技術。
他表示,目前央行在技術路線選擇上處於「賽馬」、市場競爭優選的狀態。幾家指定運營機構採取不同的技術路線做數字貨幣的研發,誰的路線好,誰最終會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場接受,誰將最終跑贏比賽。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日前也撰文表示,央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幫助建立競爭性環境,使得最優的技術順利凸顯和發展,通過競爭選優來實現更好的技術應用。競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技術進步速度很快,因此會出現一種技術在某一階段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但還會有另一項新技術出來,形成一浪接著一浪地往前推進的情形。
9、民眾如何獲取央行數字貨幣?
未來民眾獲取央行數字貨幣的方式大概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到銀行開通一個數字貨幣的錢包,直接拿著手上的現金,包括紙幣和硬幣,換成數字貨幣(櫃台辦理);第二類是直接拿現有賬戶上的錢,用網銀在線購買,類似於把銀行賬戶里的錢,轉到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線上辦理);第三個是直接在場外交易,我轉給你,你轉給我,或我有什麼東西要賣,明確只收數字貨幣。未來中國可能會出現三種形式的支付,網銀、第三方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官方數字貨幣,用戶將錢放在何處取決於用戶
❹ 中國數字貨幣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書
預計將有助於經濟發展和擴大數字滑裂人民幣的試點使用。
人民幣金額成為8月31日舉行的2022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一大亮點。專家表示,數字人民幣的多元化使用場景不僅有助於推廣數字人民幣,還有助於改善消費結構,促進消費升級。可以繼續穩步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使用,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今年3月底,數字人民幣試點已經從原來的「10個1」試點地區擴大到15個省市的23個地區。天津、重慶、廣州、廣東、福州、廈門、福建、杭州、寧波、溫州、湖州、紹興、浙江金華、北京和河北張家口也在2023年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後被增加為試點地區。
據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廈門、金華、廣州、福州、杭州、寧波、紹興等地紛紛推出各種形式的數字人民幣,促進消費。
將本地數字人民幣消費推廣活動與線上優惠券發放活動相結合,採取政府引導、商戶數字化升級、平台協助的模式,共同促進消費復甦。例如,7月15日,在北京、南京、鄭州、南昌、武漢等地商務局的指導下,「100家店」商家與支付寶聯合推出「夏季消費節」,線下設立「主會場」。平台不僅為商家開放了10億流量,還提供了出行、餐飲、快消、外賣四大場景的「支付紅包」和消費紅包。
在線上,通羨謹過紅包碼和優惠券進一步提升消費能力。「夏季消費節」期間,武漢26條美食街的宵夜市場全面回暖。婚宴消費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大眾化餐飲消費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正在進行的上海「五五購物節」也通過互聯網平台發放數字人民幣券和數字優惠券,通過整合線上線下,激發人們的消費熱情。支付寶數據顯示,北京、上海、鄭州7月線下消費筆數較6月信派閉分別增長31%、20%、30%。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應充分發揮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特殊功能,在保民生、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中發揮積極作用。周表示,消費場景豐富的支付機構和互聯網公司,具有平台搭建、場景落地、業務拓展、提供數字人民幣解決方案等重要功能。他們應該進一步激發所有參與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並進一步引導大型互聯網平台參與試點,幫助數字人民幣在保障民生和促進消費價值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發展分析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數字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全球貨幣金融體系進入數字化轉型時代,多個經濟體的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按下了快進鍵。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最近發布了一份關於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發展的研究報告。其中顯示,目前有105個國家和地區正在探索和研究數字貨幣,其中約50個國家和地區已進入開發、試點和發行的高級階段。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為了充分激發數字貨幣的潛力,支付技術的進步需要與貿易的數字化齊頭並進。巴哈馬中央銀行行長約翰羅爾表示,巴哈馬將分享其在數字貨幣方面的經驗,並向其他拉美國家學習。「數字貨幣在該地區有著光明的前景,潛在的技術合作可能會催生新的區域支付平台,從而促進該地區的經貿發展。」
8月31日,數字貨幣板塊下跌2%。
8月31日10點51分,數字貨幣板塊指數報1129.22點,跌幅2%,成交額51.44億元,換手率1.12%。
數字貨幣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智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貨幣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詳細分析了數字貨幣的能源資源潛力、數字貨幣的產業政策、國內外數字貨幣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數字貨幣能源利用行業發展、數字貨幣重點能源企業運營、中國數字貨幣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規劃等。幫助企業和投資者了解數字貨幣中國能源行業的市場投資價值。如果你想對數字貨幣,中國的能源行業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投資數字貨幣,中國的能源行業,這份報告是你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投資數字貨幣,簡單來說,就是找一個上線了數字貨幣的交易所去買幣,然後坐等幣升值了再賣掉,或者賠錢了選擇一下是補倉還是割肉止損,具體來說跟買股票差不多。
目前比較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如Binance、Coinbase、Kraken、Bitfinex等大多在國外,甚至有部分交易所已經停止了新用戶注冊,國內用戶購買起來都有些不便。如果想要投資數字貨幣也有一些設在境外但提供中文服務的數字貨幣P2P交易平台,不過提醒大家千萬注意風險,注意平台是否安全可靠。
數字貨幣的投資與投機其實只有一線之隔,盡管從過去幾年的價格變動來看,這類項目擁有高回報的特性,但與現存的投資渠道相比,這類項目也帶有非常高的風險。可以預期未來會有國家發行具有國家公權背書的數字貨幣,而現有的數字貨幣未來趨勢如何,我們無法做出明確的判斷。但是,不論做什麼,大家都得需要注意風險。
❺ 中國允許發行數字貨幣嗎
中國保持中立態度。
中國人民銀行暫時並沒有發行數字貨幣,因此目前中國是沒有合法的數字貨幣的,數字貨幣目前在國內都還未得到承認,更沒有合法一說。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各種各樣的數字貨幣基本上都是走在法律的邊沿,中國保持中立態度,但對投機不太喜歡,這也是央行的基本態度。
❻ 國民政府法幣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
論南京國民政府法幣改革成功的原因
姚會元
(武漢中南財經大學)
1935年11月3日,南京國民政府開始在全國實行法幣改革。法幣改革的主要內
容:一、集中鈔票發行權。宣布「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
所發行之鈔票為法幣」。規定其它銀行不再享有發行權,其正在流通的紙幣逐漸
收回、停止使用及流通。二、規定法幣是「無限法償貨幣」,國內「所有完糧納
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概以法幣為限,不再行使現金;凡銀錢行號、公私
機關或個人持有銀幣生銀等類者,應即兌換法幣使用。」三、廢除銀本位制。全
部白銀收歸國有以充作法幣准備金,「如有故存隱匿,意圖偷漏者,應准照危害
民國緊急治罪法懲治」。四、規定法幣不予兌現,但可在指定的金融機關無限制
買賣外匯,法幣先與英鎊稍後與美元實行固定匯價。
法幣改革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在政府主持下的最重要的金融改革。
法幣改革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的標志有:
第一、法幣的發行一舉結束了千百年來貨幣發行與流通的混亂的狀態,實現
了中國幣制的統一。以法幣統一的全國的貨幣,是貨幣發展歷史上的巨大進步。
中國在實行法幣以前,貨幣制度混亂之極。本位的銀元就有「龍洋」「袁頭」和
「孫頭」等,它們成色各異,不能通價交換;而流通的輔幣則各地有規格和成色
不同的「銀角」「銀毫」,此外,還有眾多的相差懸殊的制錢和銅元等。這些鑄
幣,甲地通用,乙地則不能通用,彼此間兌價相差懸殊。至於紙幣則至為混亂,
在通商大埠流通本國或外國的銀元券居多;在內地都會,政府紙幣流通為多;在
偏僻城鄉,多橫流各種商店、錢庄或其它非金融組織所發行的私票。那時的中
國,從貨幣流通的角度去看,「每埠為一國」,中國「實不啻久已分為十百千小
國」。法幣發行整飭了貨幣流通秩序,對於掃除繁雜貨幣及其障礙經濟發展有巨
大的歷史作用。
第二、法幣改革的成功推動了經貿和國內生產的發展。從對外經貿方面看,
在實行法幣改革以前,中國的金融行市總是受到世界銀價漲落的拉打而發生不
穩。法幣發行後,政府將全國約6.62億元白銀全部收歸國有,既不準買賣有不準
流通,使法幣完全與現 壓常 這就使中國的貨幣完全擺脫了世界銀價漲落的影
響。如美國1935年12月停止在倫敦購銀,世界市場上一周內銀價降低了10%,但中
國因實行法幣,與世界銀價脫鉤,國內金融沒有因之引起大波動。同時,法幣改
革中穩定法幣對英鎊匯價的作法使中國既可以用法幣購買外匯克付所欠各國的外
債,避免用白銀償還外債所帶來的許多干擾和損失;而且還因為法幣與英鎊有了
固定比價,可以在世界市場流通。這無疑有利於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促進中國
的對外貿易發展。到抗戰前夕,「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此出現外匯率的穩定」,在
法幣改革後的頭幾個月內「出現了幾十年來未曾有過的貿易順差,出口超過了進
口」,這種外貿形勢以及「國外對中國出口貨物的要求,特別增加了農業生產者
的購買力。」從國內工農業生產方面看,在改革後最初的一、二年內,法幣的發
行刺激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法幣發行之初,規定銀元一元可兌換法幣一元,但
實際兌換時,卻是白銀的60%可兌法幣的100%。實行法幣後,市面上紙幣(法幣)
的流通量相對於銀元增加了。法幣的發行數字,1935年11月初為459308123萬元,
到1937年6月底,增發到1407202334萬元。後者比前者增加了2.1倍。貨幣流通量
的有限度增加作為一種合理的金融現象使全國物價開始回升,如上海1936年物價
上漲了12.6%。物價的回升使商業和生產經營活動變得有利可圖,因而刺激了商
業繁榮和工業生產發展,「出現了以購買力迅速增加為標志的內地的復興」景
象。1912-1949年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率每年平均遞增5.6%,而1926-1936年間增
長率為8.3%,1928-1936年更高至8.4%。這種比例關系表明法幣改革從一個重
要方面促使了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成為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率的最高時期。同時中
國資本主義經濟也有所發展,1936年中國資本主義生產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
58.8%,超過了非資本主義經濟。從而使三十年代中期又成為中國資本主義范圍
擴大時期或曰強力資本主義化時期。中國的農業,1936年除川、豫、粵三省受災
外,全國大面積獲豐收。據當時的中國銀行估計,1936年重要各省農業收成的總
價值達法幣56億元,較1933-至1935年的平均產值高出17億元,即幾乎增加了
45%。由此,可見法幣發行之初對促進國內工農業生產的推動作用。
第三、法幣改革成功為「增強抗戰能力之最大因素。」中日戰爭是雙方國力
和人心向背的較量這種較量既體現在軍事上、戰場上,也體現在經濟上。而法幣
改革在後來的中國抗日戰爭中體現出「長期效果」,這種「長期效果,證明遠比
它的近期效果更為巨大」。「長期效果」表現在:法幣改革為南京國民政府創造
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機和條件。首先,可以穩定並擴大政府的財政收入。即國民
政府可通過強制推行法幣這一手段總攬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因而也就「能夠運用
普遍為人民接受的鈔票(法幣),應付全國的軍政開支。」因而也就有可能使國
民政府的實力在抗日戰爭中得以維持甚至是增強。其次,實現法幣改革,利於此
後國民經濟向戰時經濟的調整和轉變。法幣得到廣泛的流通,有利於國家在抗戰
全面爆發之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調度現金、最大可能的集中白銀等貴重金屬,以
作為在國際市場上購買軍火物資的經費。實行法幣,國家以法幣收兌了社會各方
面持有的白銀和銀元,保證了用全民族的物力、財力投入抗日戰爭。法幣實行
前,中國的「現金已經集中在帝國主義掌握中的上海」,實際為外國所把持。法
幣發行後,「免除了紙幣對於現金的兌換,而改以外幣為兌換,可以使敵人掌握
中的三萬萬元的巨額准備,轉變為存在海外的外幣准備,這是有相當的國際意義
的,」對中國的抗戰大有好處。最後,法幣改革的實現,在抗戰時期對於國統區
大後方戰時資金供應的改善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抗戰爆發後資金向內地後方
流動,使大後方各銀行吸收的存款數量普遍增加、金融市場利率降低、迅速恢復
和擴大了後方生產,為抗戰作出了巨大的支持與貢獻。
法幣改革的原因何在?
第一、法幣改革的主持者南京國民政府對幣制改革實行分步到位法,即第一
步首先實行「廢兩改元」,第二部才全面推行法幣。「廢兩改元」的成功,在技
術上為法幣改革鋪平了道路、優化了實行法幣的金融環境。1932年7月7日,國民
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在上海召集銀、錢業代表會議,會上確定「廢兩改元」及其
三點原則:(1)廢除銀兩,採用銀元;(2)採行銀元制度後,舊鑄銀元可照舊
使用;(3)確定銀元法價,開鑄新銀幣。接著,1933年3月1日、4月5日、4月
6日,國民政府先後發布《廢兩改元令》、《廢兩改元布告》《訓令》等文件、文
告,規定從當年4月6日起在全國正式推行廢兩改元。「廢兩改元」的推行,實現
了在全國范圍內通行形狀、重量和成色劃一的銀元,大大簡化了貨幣種類,改善
了通貨市場的紊亂程度。其結果,一方面利於中國國內商品流通和經濟生活的活
躍,適應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廢兩改元」作為簡化貨幣、整頓貨幣
流通市場的關鍵一步,為在中國廢止硬幣流通,進一步實行發布改革掃清了貨幣
紊亂方面的障礙,從而降低了發布改革的難度。
第二、抓住時機進行攻堅。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史
無前例的經濟大危機。危機中,西方英、德、日、加等資本主義國家先後放棄了
金本位,企圖以此向用銀國轉嫁危機。1933年3月,美國也放棄了金本位,使美元
貶值,並單方面違背1932年7月世界8個主要產銀、用銀國通過的「白銀協定」,
在國際市場上高價收購白銀,企圖以「提高銀價,即為提高四萬萬人民的購買
力」的辦法,將美國的經濟危機轉嫁給中國人民。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國際市
場上白銀價格上漲。1935年以前,白銀及銀元在國際市場上是一般商品,在中國
則是通貨。國際市場銀價的上漲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從1934年6月到10月的五個
月中間,上海輸出的白銀(含銀元)數量高達2.229億元。這一數量竟然相當於
1933年輸出量的三倍。白銀外流量的劇增,減少了上海的白銀儲備。從1934年3月
到12月,上海各銀行(中、外銀行)的白銀存量由5.894億元減少到3.35億元。
到1935年,中國又大約外流白銀1.8億元。
白銀的大量外流對中國產生了嚴重後果。一是中國外貿嚴重入超;二是國內
銀根緊張,頭寸短少,市面周轉不靈,銀行錢庄商號接踵倒閉;三是通貨不足,
物價下跌,乃至工廠難以維持。中國在國際經濟危機中瀕臨此境,國內人心為之
只擰 孔祥熙認為:白銀價格的上漲與外流,有害於中國的經濟,在「中國政府
清除內部威脅,鞏固在全國地位的時候,會減少它的財政收入」。因此,中國除
去進行幣制改革外,看不到別的出路。 祥熙等國民政府大員的見解反映出當時
政府對此的認識水平以及中國的幣制形勢於此時已到了改革之箭在弦上,不得不
發之地步。國民政府的正確之處就在於抓住這一時機義無反顧地推行法幣政策。
法幣改革從政策上說確是明智之舉。其一,可通過法幣的推行屏蔽世界經濟大危
機對中國經濟的繼續沖擊;其二,人心恐慌中實行法幣改革可收買人心,利用人
心,擴展推行法幣的民眾基礎,從而使法幣改革免遭強烈反對。
第三、法幣改革推行中,南京政府取得了江浙金融資本家的加盟,從而增加
了成功系數。
在1932年7月,江浙金融資本家們就積極奔走,組織「廢兩改元」研究會以推
動廢兩改元的改革。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貝祖貽作為廢兩改元研究會的委員,
力主盡速實行改革,他態度鮮明的駁斥外商關於中國若實行廢兩改元需要10年或
更長時間的說法。指出,內地資金正流向上海,上海金融界銀元庫存充足,洋厘
行市暴跌,正應抓住這一極好機會,加快推進廢兩改元。上海分行副經理馮仲卿
並積極著文就廢兩改元進行鼓吹,提出具體建議,而分行的另一個副經理史久鰲
則更親身參加上海銀元銀兩兌換管理委員會的工作,具體負責核批銀兩銀元的兌
換申請書。銀行家們就是這樣以自己的行動從各方面支持著廢兩改元的改革的。
之後,江浙金融資本家們還加入國防設計委員會,直接參與幣制改革的設計。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舉國震動。南京國民政府雖一味依賴國聯,幻想通過
國際調解,以妥協的辦法解決東北問題。但面對日本無視國際法規則,畢竟也不
願意日本吞並整個中國。在這種形勢下,錢昌照(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常務次長
兼國民政府秘書)向蔣介石提出組織國防設計委員會的建議。錢的本意是積極
的。他認為:日本遲早會侵犯中國,中國要未雨綢繆,為了及時做好御敵准備,
他提議組織一個專門機構,聘請一批科技專家和教授,從事有關國防建設方面的
調查、研究和有關計劃的制定工作。
錢昌照的建議十分符合蔣介石的心意。因為,這一機構的設立給蔣帶來十分
的主動。第一,有助於增強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勢力。通過這一機構打出准備
抗日的旗幟可以拉攏一批各方面各專業的知名人士及社會名流為己所用,改變其
所控制的力量主要在軍隊、而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勢猶未及的局面。第二,通過這
一機構爭取英美等國的支持。這一機構所擬聯絡的學者、名流大多留學西方,為
西方培養,深得英美等國依賴,蔣通過與它們的聯系可以爭取美、英等國從經濟
上、政治上更多的支持。地三,客觀上有利於南京政府預做防備日本擴大侵略的
准備工作。
經過半年多的准備,國防設計委員會於1932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在國防設計
委員會的首批39名委員中,就有徐新六、吳鼎昌等江浙銀行家代表,以後陸續又
有張嘉璈等人加入該會。他們在設計會期間,積極參與幣制改革的設計。1933
年,美國頒布《白銀法案》,高價收購白銀,致使高價市場 鄱剛恰T諢饃?br />
銀行紛紛將白銀大量裝運出國,投機牟利。白銀大量外流,導致國內銀根緊縮,
經濟衰退,市場混亂。南京國民政府醞釀幣制改革時,徐新六等都曾參與策劃,
並多方活動。
法幣改革實施以後,國民政府任命了一個發行准備管理委員會,委員會的主
席由財政部長孔祥熙兼任,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包括:財政部1人,中央銀行、中國
銀行、交通銀行各2人,上海銀行業公會2人,上海錢業公會2人,私人銀行5人,
江浙金融財團的重要人物張嘉璈、胡筆江、陳光甫、秦祖澤、李銘、吳鼎昌、周
作民等人均是委員會的成員參與其工作,胡、陳、李和錢永銘等還是常委委員。
當然,這時的他們,在江浙財團已被解體的情況下,主要是以個人的資力和聲望
發揮作用,因不再有金融財團的力量為後盾,這種作用已無法同過去相比,「他
們這些人在委員會中的力量卻被那些與政府更密切的人物如孔祥熙、宋子文、宋
子良和杜月笙等所沖淡」。但不能因此而忽視金融資產階級及江浙銀行家們參與
幣制改革的熱情及積極的歷史作用。在浙江興業銀行經理徐新六逝世後,在他的
遺物中發現了他草擬的中國幣制改革意見書。這一幣制改革意見書與國民政府正
式公布實施的改革方案有許多相同之處,由此可以判定國民政府公布實施的改革
方案也徵求了包括徐新六這樣一些人的意見,可見金融資產階級和江浙財團的代
表人物在幣制改革中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1935年12月9日,美國開始降低白銀收購價格。解釋出現這種情況的一種說法
是美國財政部長摩根韜在這段時期,「對於收購外國白銀越來越感到厭煩」,
「『從中國收購白銀』,在他看來是一件『越來越蠢』的事」。而實際是「摩根
韜仍然疑心中國已與英國暗中做交易」。在中國為向美國出售更多的白銀繼續做
出努力後,摩根韜建議由孔祥熙或宋子文前往華盛頓商談白銀問題,後來「美國
國務院覺得最好是邀請一位次要的人物前來,因為美國能夠做什麼還拿不準,也
因為邀請孔或宋到美國,或許會引起英國和日本的疑心」。在此背景下,派出「
一位傑出的銀行家陳光甫赴美」。
陳光甫於1936年4月初到達華盛頓。摩根韜很喜歡陳光甫這位留學過美國的銀
行家,他說陳光甫「在每一件事上的舉動都像故事書裡面的中國生意人所應當做
的那樣,而他們當中的多數卻並不如此」。經過談判,中美間於五月很快達成協
議,協議規定美國繼續收購7500萬盎司白銀,在8個月期間內,每月分批照平均價
格買進,這一平均價格約為每盎司0.45美元。美國財政部還答應與紐約的聯邦准
備銀行商洽由中國以5000萬盎司白銀作抵,給予中國一筆期限8個月的2000萬美金
的信貸。1935年11月中國幣制改革以後直到抗戰爆發,中國向美國出售的白銀總
數共達18700萬盎司,包括有1935年11月售出5000萬;1936年5月售出7500萬;
1937年7月售出6200萬,售銀收入折美元9400萬元。此外,中國還曾於1936年5月
徵得摩根韜的同意在英國倫敦售出白銀200萬盎司。南京國民政府在這一時期出售
的白銀所得總計在約1億美元。這巨額的錢款支持了法幣改革的實施,穩定了法幣
的幣值。這些都與陳光甫這位大銀行家的努力分不開。
「法幣」令下達後,上海銀行同業會於是夜(3)日召開臨時會議,參加會議
的有中國、交通、浙江興業、浙江實業、國貨、墾業、國華、新華、金城、上
海、中南、鹽業等銀行,浙江銀行家陳光甫任會議主席。第二天又召集臨時執行
會議,議決擁護法幣的三項具體辦法:(1)自4日起,江浙各銀行的款項收付,
概以法幣為限;(2)同業者若有多匯劃或缺匯劃者,暫可匯劃銀元,並商由中
國、交通兩銀行平調,同時詳商徹底解決辦法;(3)銀行所出各種票據均在票面
統一註明國幣字樣。
江浙金融財團是北洋統治時期開始形成的中國最有財力的資本集團,其大本
營在上海。江浙銀行家手中掌握著全國半數以上的巨額資金。他們積極參與幣值
改革的策劃,擁護法幣政策,大大降低了幣制改革的難度,推動了法幣的流通。
第四、法幣改革的設計吸納了部分外國財經專家的意見,法幣政策推行過程
中取得了英美等國的某種支持。
從某種程度上看,法幣改革的方案就是中外各方的合作產物。美國顧問楊
格、英國顧問李滋·羅斯等兩位專家都參與了法幣改革方案的研究。楊格曾「竭
力主張早日探索實行改革的可能性」,他與羅哈托、林襟宇等外國專家在1935年
3月15日建議,中央銀行鈔票應當法定為各銀行發行鈔票的准備金;中央銀行得用
它的鈔票收回自己的已發舊鈔,或用以在各銀行之間清算帳目;各銀行應獲准用
白銀、黃金或外匯繳存中央銀行,或用合格的擔保品向中央銀行貼現以換取中央
銀行的鈔票;中央銀行有權選用白銀、黃金或外匯按照市場價格收回它所發行的
鈔票。楊格等人並努力敦促用白銀作為擔保尋求一筆外匯信貸,以支持該方案。
後來楊格等人又就某些方面細節進行了仔細研究,進而提出「在通貨的價值不過
高的水平上推行一種匯兌本位幣」,「三家政府銀行所發鈔票將成為完全法藏的
貨幣。鈔票的發行將逐漸集中到中央銀行手裡」,「各銀行的存銀,加上從民間
收集來的白銀,將全部收歸國有,並全由中央銀行掌管以備脫售換成外匯儲
備。」楊格等人的這個方案是極力促使中國向伸縮性通貨和銀行制度、向幣制改
革推進的一步。但是國民政府並未立即採納這一方案,未採納的主要原因據說主
要是「當時深受廣泛流行對通貨膨脹和紙幣不能兌現的恐懼心理影響」所致。
1935年6月,倫敦方面建議由英、美、法、日四國派出代表在中國的上海召開
會議討論中國的財政和貨幣問題。6月10日,英國政府並宣布派李滋·羅斯爵士到
中國。對於英國的這項建議,「法國准備合作,但決定在日本和美國觀望不前的
時候,暫不派遣代表」;日本表示不派代表參與,並聲稱「美國對華的經 們致?br />
是比日本的軍事政策還要厲害的」。
李滋·羅斯來華後對中國的法幣改革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表現在:第一,
排除了中國對日英關系的疑慮。在此前幾次有關中國貨幣問題的談判中,美國和
英國曾詢問過並企圖得悉中國改革幣制計劃的詳情,中國都加以拒絕了。因為當
時英國正在與日本討論這個問題,中方擔心英國會將中國的計劃透露給日本。而
李滋·羅斯來華,英國單獨與中國會談,國民政府認為這是英國對中國幣制支持
的表示。英國的支持還表現在實行法幣後對在中國的銀行及僑民發出通告,引述
和強調了中國有關「禁止英國國民用銀償債或支付任何其它金錢義務」,要求他
們在中國實行法幣後,承認和接受中國新貨幣,交出白銀兌換法幣。而且,除日
本以外的其它國家也都這樣做了。盡管當時英鎊遇到困難,但英國在中國的財政
威信還是高的。英國給予的支持和合作就可能使中國避免「在財政上放任自流造
成紙幣不能兌現的危機」,避免「在沒有多大成功把握的情形下冒然進行改革的
可能」。第二,李滋·羅斯贊同並支持了楊格等人的方案。李滋·羅斯經加拿
大、日本於1935年9月到達中國伊始,楊格便在南京向他談及中國「整個局勢」以
及在幣制改革方面「應當推行的方案」。10月2日,宋子文、 祥熙等人又將以楊
格方案為基礎形成的官方方案通告李滋·羅斯。對於這個方案,李滋·羅斯「一
般地表示同意。他和他的同僚錫瑞爾·羅傑斯和霍百器都出力協助提供意見」。
「他的來臨加上財政局勢的進一步惡化,促使中國人像觸電一樣起而行動」推進
幣制改革。
同一日,美國人楊格重新建議,將要推行的法幣匯率最好「在0.29美元至
0.30美元,或14便士至15便士的幅度之內選定」。因為,這一水平「是白銀市場
被美國政府收購政策擾亂之前匯價的近似平均水平」。楊格覺得,「選擇一個新
的,不至使通貨的價值過高的外匯價格水平,至關重要」,「英國曾經在二十年
代有過採用過高價值水平遇到嚴重困難的經驗,並且拿法國在比較低的水平上穩
定法郎價格獲得好處的經驗與之作了對比」。他甚至預言,「新貨幣如能在一個
適當的水平上牢牢穩住,外逃的資本可能會大量涌回,從而大大增加外幣准備,
使幣制改革得告成功」。之後,雖然幣制改革之初,「中國公開聲明,中國的通
貨制度是獨立的,不與任何一種外幣掛鉤」,但不久便先後與英鎊、美元掛起鉤
來,並且大體上是採用了楊格事先設計的這一水準。
「幣制改革在中國普遍地為人們所接受,認為這是穩定匯價、結束金融市場
上長期以來陷於混亂狀態的勇敢步驟。各地報紙,無論中外,一致給以好評。這
次改革不僅在上海,也在華南和華北受到歡迎」。有影響的《字林西報》評論員
於1935年12月4日說,中國政府的意圖,「差不多已經得到普遍一致的稱許」。「
來自倫敦的評論贊揚了這次改革。美國方面的評論,起初是不明白表態,但是隨
著改革一開始即告順利的形勢發展轉變為給以好評。」
綜上所述,政府所推行的重大經濟、金融改革將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
面,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它還必然影響於世界經濟。南京國民政府在推行
中國幣制改革時,抓住世界經濟大危機給中國造成的機遇,實行兩步走的分步到
位的審慎、穩健方法,為幣制改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法幣改革後的方案在公布
前仔細地聽取並部分採納了外國專家的意見,使方案盡可能合於國內、國際實
際;法幣改革方案在推行中動員和利用最有金融實力的江浙銀行家們,穩住了上
海、江浙,法幣改革便成功了一半。所以,較好地處理相關因素,是法幣改革成
功的重要原因。
❼ 你覺得到2022年冬奧會時,中國會普及數字貨幣嗎
中國的普及數字貨幣的行動已經在開始逐漸展開了,那麼其實這些跡象都表明了,2022年冬奧會,中國其實會普及數字貨幣,因為數字貨幣可以讓人們日常生命活動更加的方便,同時也能讓消費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所以中國會普及數字貨幣的,但是是否能夠在2022年冬奧會之前完成不知道,中國數字項目現在開始逐漸是上升期,如果速度夠快的話在2022年冬奧會是可以完成普及數字貨幣的。
三、一年多的時間努力距離2012年冬奧會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范圍內,只要中國人足夠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普及數字貨幣的,只要將數字貨幣普及到現實生活中,中國的經濟肯定會快速的飛漲。並且在冬奧會中也可以向國外展示中國人的科技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繁榮。同時也會更加的方便,國外人在中國境內的支付,提高支付的效率。
❽ 中國數字貨幣研究所是個什麼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是中國人民銀行組成部門,辦公地址位於北京市豐台區豐台北路18號恆泰廣場A座。
2021年4月,央行數研所與螞蟻集團簽署技術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建設數字人賀明兄民幣的技術平台槐攜。禪襲
❾ 中國數字貨幣「呼之欲出」的機會
央行數字貨幣已進入到試運行階段。這意味著,中國央行將成為全球首個發行數字貨幣並開展實際應用的央行。
這一消息引起包括筆者在內業界人士的注目。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正在全球擴散,正在被全球投資者青睞。國際大金融集團紛紛斥巨資投資於數字貨幣,目的在於掌控未來貨幣控制權。
誰擁有貨幣控制權誰就會擁有一切經濟權,就會在世界經濟金融中占盡先機。英鎊成為國際貨幣時,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那時英國國際貿易佔全球80%以上。二戰後,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後,美國從中獲得與攫取的巨大利益就不必言說了,
然後,正是這種主權貨幣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通過超發貨幣,釀造通脹,無形中剝奪了全球民眾的財富。民眾早已厭惡了主權國家亂發貨幣,隱形奪取百姓財富的現象。這就是比特幣一出現就引起社會反響與認可的原因之一。
比特幣挖掘的有限性,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科學性,去中心化的可記錄可追尋的透明性,擺脫了主權國家亂發貨幣的情況,根除超發貨幣的土壤。這是金融機構紛紛研究投入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因素。
2016年8月全球最大的四家銀行已經開始合作研發一種新形式數字貨幣,他們相信這種數字貨幣將成為利用區塊鏈(blockchain)清算和結算金融交易的行業標准。區塊鏈是支撐比特幣(bitcoin)背後的技術。
率先研發出「多功能結算幣」(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瑞銀(UBS),已聯手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桑坦德銀行(Santander)、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以及經紀公司毅聯匯業(ICAP)一道向各國央行推介這一理念,爭取在2018年初將其投入商用。
同時民間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數字貨幣發展十分迅速。但是,面對金融機構、科技公司與民間投資的熱情,似乎各國央行卻無動於衷。
在這種情況下,在比特幣被炒作的最為兇猛的中國,中國央行率先出手了。早在2016年1月份,央行就召開了數字貨幣研討會,周小川親自出席會議並講話。
中國金融企業研究數字貨幣也非常踴躍。也就在2017年1月底平安集團、微眾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大成基金等40多家知名金融機構共同籌建了首個中國(深圳)Fintech數字貨幣聯盟及中國(深圳)Fintech研究院。深圳將有望成為國內首個試點數字貨幣運營的城市。
同時,中國數字貨幣平台中眾多比特幣網站瘋狂炒作數字貨幣的做法,早就進入到中國央行的視野,央行對其監管就沒有停歇過。在這個監管過程中,央行從中了解與學習比特幣機理知識,收獲多多,對其未來發展重要性甚至懼怕畏懼之心理油然而生。筆者常說,數字貨幣的誕生極有可能革了央行的命。因為以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使得每一個人都是貨幣的發行者。在這種心理懼怕與危機下,中國央行提前下手了。目的還是掌控數字貨幣的發行權,維護央行控制貨幣發行的本質職能。
就央行為何要發行數字貨幣,央行參事盛松成稱,私人數字貨幣削弱貨幣政策有效性,威脅金融穩定,倒逼貨幣當局開始研究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可保留貨幣主權的控制力,更好服務於貨幣政策,而不僅是為了取代紙幣現金流通。一語道破天機。可以看出,央行研究數字貨幣目的還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牢牢掌控貨幣大權。
中國央行或與其他國家不同。在北歐的瑞典,央行將考慮各種問題,包括技術、法律、實施和安全問題,並期望在兩年內作出是否發行「電子克朗」(ekrona)的決定。目的在於禁止流通實物現金,成為第一個完全使用「數字現金」的社會。具體情況來看,瑞典已經是一個基本脫離現金的國家。瑞典現金流通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已經從1950年的近10%降至1.5%左右。當地的銀行分支不斷減少現金處理業務,自動取款機也相當稀少。一些商店已經完全停止接受現金支付。
數字貨幣是一個大概念。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的「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DIGICCY)。
密碼貨幣指不依託任何實物,使用密碼演算法的數字貨幣,現指代英文Cryptocurrency(意指比特幣類數字貨幣,且包括比特幣)。比如比特幣、萊特幣、比特股等,是一種依靠密碼技術和校驗技術來創建,分發和維持的數字貨幣。密碼貨幣的特點在其運用了點對點技術且每個人都有發行它。密碼貨幣分為開放式采礦型密碼數字貨幣(以比特幣為代表)和發行式密碼數字貨幣。
目前大多數機構包括中國央行主要研究的是密碼數字貨幣。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央行一統數字貨幣的目的,與密碼數字貨幣誕生的初衷是矛盾的。數字貨幣或使得央行根本無法控制的。
但無論如何,中國央行都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