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聯儲: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會讓現金慘遭淘汰
美聯儲准備就CBDC發表官方報告,審查電子貨幣的優劣勢。
近年來為了應對歐洲央行發行電子貨幣(CBDC),美聯儲一直在認真考慮是否要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高級官員仔細思慮數字系統的「優點和缺點」,理論上這會讓美聯儲拋棄現金而讓美國人用「電子錢包」,最終將使所有私營銀行都消失。
華爾街曰報稱美聯儲准備就CBDC發表官方報告 , 這份報告是對CBDC優缺點的審查,報告最早將會在本周發布,美聯儲將就此徵求公眾意見。
一些支持CBDC的人稱,這會創造一個「平行的」系統,美聯儲可以不用銀行輔助或美國國稅局(IRS)做媒介,也可以輕而易舉地發行美元,這將使福利分配或金融援助效率更高,同時又節省了成本。
從理論上講,美聯儲的數字美元可以與傳統紙幣一起使用,但關於人們究竟將如何獲得數字美元,以及數字美元將如何融入金融體系的許多細節尚不清楚。例如,納爾遜·穆林斯·萊利和斯卡伯勒律師事務所的金融 科技 和監管實踐主席理查德·萊文(Richard Levin)表示, 美聯儲將需要決定消費者是通過央行賬戶直接獲取數字美元,還是通過現有的商業貸款機構 。
一些支持CBDC的人士表示,通過允許央行直接調整持有CBDC賬戶的利率,CBDC可能有助於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這可以讓央行繞過變化無常的金融市場,將貨幣政策直接傳導到個人。
CBDC是把雙刃劍:讓現金逐漸被淘汰
在美聯儲內部,發行CBDC的初衷是害怕美國沒有CBDC,將會撼動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統的地位。從這方面來看,發行CBDC無異於 科技 競賽。
美聯儲理事萊爾·布雷納德稱: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竭力提醒道,「正確」比「快速」重要。 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地位更重要,這就意味著美國必須要面對更多的風險與恐懼 。鮑威爾及其團隊堅持美聯儲目前的調研都是為 時尚 早且有待考究的。 另外他指出許多美國人更傾向於用現金。
他還表示,還有一些隱私問題需要解決,因為從理論上講,美聯儲的CBDC系統將允許央行了解每個用戶對CBDC的使用情況。
美聯儲高級官員說了很多,但很快就會輪到「公眾」發聲,因為美聯儲承諾在評估期間徵求公眾意見。鑒於美聯儲官員對CBDC可能帶來的好處和風險意見不一,美聯儲不太可能很快做出決定。
金十數據
『貳』 「數字方案」央行數字貨幣CBDC,來自Algorand的新貢獻
當前,中國數字人民幣正在穩步推進,試點地區已經從「10+1」拓展到15個省市的23個地區,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筆數約2.64億筆,金額約830億元,商戶門店數量達456.7萬個。此外,歐盟和歐洲中央銀行積極支持數字歐元,印度則承諾推出數字盧比。
在各國央行數字貨幣方興未艾之際,由圖靈獎得主、密碼學先驅Silvio Micali教授創建的Algorand公鏈,作為2020年就被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選中作為發行全球首個央行數字法幣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繼續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領域展現賦能「未來金融」(FutureFi)的風采。
Algorand 研究團隊7月12日發布了《使用 Algorand 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Issuing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Using Algorand)年度報告,對一年多來全球各中央銀行的CBDC進展進行了持續研究,提出了建立在兩層零售系統中的公共區塊鏈實例的CBDC混合模型。
在該模式下,中央銀行對 CBDC 擁有完全控制權,同時商業銀行、匯款服務商和其他金融 科技 公司等獲得許可的服務提供商(LSP)能夠促進分銷和交易。與傳統系統相比,基於區塊鏈的零售 CBDC,還促進了更廣泛的金融包容性,特別是對於那些在非正規經濟中可能難以開設傳統銀行賬戶的人。總體而言,與傳統的集中式數字貨幣相比,擬議的設計,可望有助於中央銀行更簡單、更經濟地實現CBDC運作的規模化。
Algorand 研究團隊於2021 年首次發布了關於CBDC的研究報告,本次報告新增了一個部分,聚焦 CBDC 的好處以及中央銀行在更廣泛數字時代背景下的首要作用。該報告定義了數字時代的四個關鍵趨勢,包括不斷增長的數字經濟、作為新的商業模式的資產代幣化、對替代貨幣形式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去中心化金融作為一種新的金融系統。這些趨勢直接挑戰了中央銀行的一項關鍵任務:確保價格穩定。公共區塊鏈的用例,比如該報告提出的模型,有助於中央銀行在數字時代繼續履行其職責。
該報告由幾位出色的經濟學家和研究人員共同撰寫。其中,Andrea Civelli 博士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專注於貨幣政策傳導和通脹建模研究,目前是美國阿肯色大學沃爾頓商學院經濟學副教授、Algorand 高級經濟學家。
Co-Pierre Georg博士,南非開普敦大學副教授,南非儲備銀行(南非央行)金融穩定研究組主席,也是Algorand 基金會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他在德國耶拿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訪學。
Pietro Grassano,Algorand歐洲業務解決方案總監,曾在 J.P Morgan工作超過 15 年,擔任過該機構在法國、義大利、希臘等多個歐洲國家分支機構的領導職位。更早時期,他曾經在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安達信咨詢公司工作。Naveed Ihsanullah,Algorand 工程研究主管,專注於分布式系統,在下一代應用安全軟體領域擁有 20 多年從業經歷。
除了引言和結論外,該報告其他6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1、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好處:強調數字時代的四個主要趨勢,對中央銀行構成的挑戰,也激發了中央銀行應該發行 CBDC。2、設計高效的 CBDC:基於各種 CBDC 項目經驗,概述了設計高效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原則。3、發行 CBDC 的經濟考慮:討論發行 CBDC 時的經濟影響,從資產負債表和金融穩定影響到貨幣政策效果。4、Algorand 協議:Algorand 協議概述,包括設計原則和協議本身的高階概述。5、使用 Algorand發行零售型 CBDC:Algorand 發行零售型CBDC 的方法,包括相關設計的考慮因素、Algorand網路支持用例的詳細介紹。6、使用 Algorand 發行批發型 CBDC:Algorand 的批發型 CBDC 的設計方法和相關用例。
Algorand 顧問強調CBDC是商業銀行的生命線
CBDC出現後,從國際范圍看,還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些國家的商業銀行甚至將央行可能發行的數字法幣視為生存威脅。
《使用 Algorand 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南非開普敦大學副教授、Algorand 基金會經濟顧問Co-Pierre Georg博士,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商業銀行真的不應該將數字法幣視為威脅」,「央行數字貨幣正在為商業銀行提供生命線。」
對於大型 科技 公司越來越多地涉足銀行服務的狀況,目前擔任南非儲備銀行金融穩定研究組主席的Georg認為:「商業銀行確實倒退了,他們會害怕 科技 巨頭們。」
正如中央銀行已將基於區塊鏈、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視為調控經濟的潛在威脅,商業銀行也意識到,如果Facebook的 Libra 倖存下來,「如我們所知的,這將是銀行業的終結,」Georg說,「那將是一個不受金融監管的實體,擁有 23 億客戶和比摩根大通銀行市值更多的現金。包括美國的銀行在內,如何與它競爭?他們做不到。」
Georg認為,問題在於商業銀行是在建了圍牆的花園內運營。「他們做產品,他們不做基礎設施,」他說,「商業銀行應該感謝央行在公共基礎設施方面提供了一條生命線,它們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可以競爭,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與 科技 公司競爭。」
「當你與市場上的許多參與者交談時,他們將 CBDC 視為一種可以出售給中央銀行的產品,」Georg說,「這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你建立一個產品,你最終只是擁有 Facebook,而如果你建立基礎設施,你最終會擁有互聯網。」
這就意味著可以與互聯網早期開發者們大致相同的方式共享信息,Georg聲稱,互聯網領域用了大約 30年的時間來制定網路具有交互性的標准。同時,他還認為,CBDC 從一開始就具有互操作性的需求,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結合包括Algorand進行的研究,Georg 建議,一些國家的 CBDC 可以擁有不止一個賬本和一個協議,不一定分為銀行間批發 CBDC 和面向消費者的零售 CBDC。
「你可以擁有一個參與成本更高的零售分類賬本,但它為你提供智能合約;你也可以擁有一個沒有智能合約但每秒交易量非常高的零售分類賬本,」Georg 說,「作為中央銀行,可以同時操作兩者。」
至於區塊鏈,Georg 表示,一場不必要的爭斗是,銀行界的一些人將基於區塊鏈的 CBDC 視為實時結算系統的競爭對手。
「現有的支付系統運行良好,」他說,而且價格低廉、運營可靠,「據我所知從未失敗過。」但是,實時結算系統沒有「促進我們從需要去中心化分類賬的私人加密資產中看到的一些新創新」,例如物理或數字資產的代幣化。鑒於加密貨幣的驚人增長,該領域顯然存在潛力。
「如果你可以將其引入公共基礎設施,假設受到良好監管、由受信任的機構維護,那麼這種新型基礎設施可以支持處於數字經濟核心的新商業模式。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區塊鏈進來的原因,」他說,「你需要一個分布式賬本來確保這個系統中沒有任何人可以復制數據,區塊鏈的秘密超能力就在於它使數據獨一無二。」
就潛力而言,他指出「支付系統的最後一次迭代出現在 60 和 70 年代,當時引入了數字支付。」因為技術的支持,「區塊鏈確實可以促成新的商業模式。」
(END)
商業及非商業用途的轉載,均請獲得作者授權,並註明「赫美茲數字坊出品」。
『叄』 鏈上叨 | 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新思考
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張濤
編者按:
近期,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新聞層出不窮,顯示中國人民銀行預期發行的DC/EP相關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8月6日有媒體報道,國有大行多位人士表示,四大行正在深圳等地大規模測試數字錢包應用,為數字貨幣正式落地進行測試准備。目前,部分大行內部員工已經開始使用,用於轉賬、繳費等場景。
本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張濤2020年3月19日在倫敦經濟學院發表的主題演講及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6月刊的內容整理而來。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CBDC),是「可以廣泛使用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國際清算銀行對中央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有80%的銀行正在 探索 CBDC。
CBDC的有益之處
第一,更有效的支付系統。在某些國家/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管理現金的成本可能非常高,並且在那些沒有銀行服務地區的農村人口或貧困人口可能無法使用支付系統。CBDC可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第二,加強金融包容性。CBDC可以提供公共的數字付款方式,而無須個人持有銀行賬戶。
第三,支付系統的穩定性更高,新公司進入門檻更低。在某些國家(如瑞典和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支付系統集中在一些非常大的公司手中。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中央銀行將擁有自己的數字貨幣視為增強支付系統彈性和增強該行業競爭的一種手段。
第四,加強貨幣政策。一些學者認為,CBDC通過促進金融包容性也可以增強貨幣政策的傳導。此外,在現金使用成本高昂的程度上,CBDC可以用來收取負利率,從而有助於減輕「有效下限」對貨幣政策傳導的限制。
第五,一種對抗新數字貨幣的手段。由受信任的政府支持的國內發行的數字貨幣以本國賬戶為單位,可能有助於限制私人發行的貨幣(如穩定幣)的使用。這些穩定幣可能難以監管,並可能對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傳導造成風險。
CBDC的風險
盡管有潛在的好處,但來自CBDC的風險還是會出現,需要採取措施,通過正確設計CBDC來降低風險。
一是銀行業部門間的去中介化風險。個人可以將錢從商業銀行的存款轉移到CBDC持有的賬戶內;反過來,銀行可能會感到壓力而增加存款利率或者獲得更昂貴(且波動較大)的批發資金,這對銀行的獲利能力造成壓力,並可能導致向實體經濟提供更高成本或更少的信貸。可以通過不付息的CBDC(至少在正存款利率的環境中)以及對CBDC持有量的限制來緩解這種脫中介風險。
央行DECP模式下相關資產負債變化示意
二是所謂的「擠兌風險」。在危機時期,銀行客戶可能會從持有存款轉而持有CBDC,這可能被視為更安全的方法,流動性更強。但是,可靠的存款保險可發揮繼續阻止擠兌的作用。另外,如果發生擠兌,中央銀行將更容易通過CBDC來應對銀行的流動性需求。此外,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銀行擠兌通常與貨幣擠兌一致。因此,與本地貨幣CBDC的存在無關,儲戶可能會尋求外幣避難。
三是CBDC會對央行資產負債表和信貸分配有影響。如果對CBDC的需求很高,那麼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可能會大幅增長。另外,中央銀行可能需要向經歷快速大量資金流出的銀行提供流動性。結果,中央銀行將承擔信用風險,並且必須決定如何在各銀行之間分配資金,從而為政治干預打開了大門。
四是CBDC也暗示了中央銀行的成本和風險。中央銀行提供CBDC的成本可能很高,並且可能對其聲譽造成風險。要提供完全的CBDC,要求中央銀行在支付價值鏈的多個步驟中保持活躍,這可能包括與客戶進行交互、構建前端錢包、選擇和維護技術、監控交易以及應對反洗錢(Anti-Money Laundering,簡稱AML)和反恐融資(Counter Financing of Terrorism,簡稱CFT)問題。由於技術故障、網路攻擊或僅僅是人為錯誤而無法滿足這些功能中的任何一項,可能會損害中央銀行的聲譽。
一種綜合版本的CBDC
考慮到各國自身的情況,世界各地的決策者都在積極考慮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法。在所有選擇中,中央銀行在提供安全替代現金的同時減輕某些成本和風險的一種潛在方法是與私營部門建立夥伴關系,以提供綜合版本的CBDC(或Synthetic Version of CBDC,簡稱sCBDC)。私人部門將在中央銀行的監督下發行完全由中央銀行儲備金支持的數字貨幣。
相對於完全的CBDC而言,sCBDC的優勢包括保留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的比較優勢,私營部門可以進行創新並與客戶互動,公共部門可以進行監管並提供結算服務和信任。這將是一個兩層系統,與當前的安排不同,即銀行向客戶提供支付服務,但以中央銀行的貨幣結算。
此外,sCBDC對於中央銀行而言可能成本更低、風險更低。考慮到中央銀行不必進行客戶盡職調查,也不必直接負責AML / CFT合規性。而且,中央銀行將不負責技術故障、設計用戶界面或回答客戶問題的服務。
但是,sCBDC將需要中央銀行方面的額外監督,並建立明確的標准以獲得sCBDC許可證並訪問中央銀行的儲備金。
相對於私人發行的穩定幣(包括全球穩定幣),sCBDC也具有優勢。穩定幣尋求通過以資產(包括全球使用的法定貨幣)作為儲備支持,或通過使用演算法管理其在市場上的供應來使價格波動最小化。全球穩定幣是那些可以通過利用現有的客戶網路來提供其他服務或商品而迅速擴展的幣種。受到中央銀行的儲備支持並由中央銀行直接監督,sCBDC可能比穩定幣更安全。
CBDC及國際影響
以上都與CBDC 的國內影響有關,但也有重要的國際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也非常感興趣。一方面,將CBDC用作國際交換手段可以提高跨境支付的效率,而跨境支付目前是昂貴、緩慢且不透明的。另一方面,跨境的CBDC可能會在通貨膨脹率高和匯率波動大的國家/地區提高貨幣替代(美元化)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中央銀行實施獨立貨幣政策的能力。此外,跨境使用的CBDC也可能對資本流動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國際貨幣體系產生影響。
CBDC的 探索
縱觀各國在 探索 數字貨幣的程度及發行此類貨幣的距離上有很大不同。
一些國家最近啟動了試驗,以 探索 CBDC的經驗。一些國家已經運行或正在准備試點項目,以探討CBDC的可行性和影響。為此,它們增加了在中央銀行分配給CBDC和金融 科技 研究的資源,有時與私營部門顧問合作。還有幾個國家正在審查和修訂立法,為發布CBDC提供支持。它們正在積極研究競爭性CBDC設計的潛在影響。一些主管部門也在與公眾及其立法機關合作,討論發行CBDC的可能性。最後,還有部分國家沒有立即發布CBDC的需要。相反,它們專注於改善現有的支付設計和加強監管。一些人正在 探索 合成的CBDC,而另一些人則在考慮完全不發行CBDC的其他方式來改善支付系統(例如快速支付)。
小結
CBDC已經形成趨勢,由中美為代表的國家正在積極推進CBDC的落地, 探索 其可能對未來全球金融系統造成的影響。與此同時,國內部分私營企業、組織也正在積極參與央行數字貨幣落地相關試點工作。杭州近期發布「六新」發展十大示範場景,鼓勵杭州企業積極爭取和率先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的結算試點,這對於在杭區塊鏈企業未來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相關的衍生場景提供了支持。
關於復雜美
復雜美成立於2008年,擁有撮合交易系統低延時、高並發的核心技術。2013 年啟動區塊鏈、智能合約的研發與創新,2014 年申請第一個區塊鏈發明專利:錢包找回功能,並在2017 年 12 月獲得授權。5年來,復雜美始終重視技術的自我研發與創新,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系統顯示,復雜美目前已累計申請了400多項區塊鏈技術的發明專利,13項已經獲得授權,另據國際權威知識產權機構——德溫特專利家族數統計,復雜美與阿里巴巴、IBM同列全球前五。
『肆』 什麼是CBDC
CBDC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簡稱,是現有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的延伸。與大多數加密貨幣一樣,CBDC並不是去中心化的,相反,它們只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形式。因此,發行CBDC的中央銀行不僅成為這些貨幣的監管機構,同時也成為其客戶的賬
『伍』 數字人民幣未來能否繞開SWIFT
對此,移動支付網第一時間進行了解讀(詳情見:美、歐、英、加在制裁俄羅斯,而不是SWIFT),並在後續報道中進行了科普(詳情見:SWIFT的前世今生與運作機制)。因此,對於什麼是SWIFT?它的運作機制,以及它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讀者都應該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
不過,也有人發出了比較有意思的疑問,比如:數字人民幣和CBDC們未來能不能繞開SWIFT?
先說我的答案,能。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
2021年11月,香港金融 科技 周召開之際,在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支持下,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央行及阿聯酋央行共同發布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用例手冊,簡單的介紹了項目應用場景及測試進展。
這個項目在2019年是香港金管局與泰國央行研究CBDC時 探索 的跨境支付項目,名為Inthanon-LionRock。在發展到第三階段時,中國人民銀行及阿聯酋央行加入,變成了四個參與方,同時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也支持了該項目,於是項目正式更名為「多種央行數字貨幣跨境網路」(m-CBDC Bridg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的核心目標是為建立一個聯接多國央行數字貨幣系統的 「走廊網路」,使同一分布式賬本支持多種央行數字貨幣,構建點對點的報文傳輸系統,助力提供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跨境支付服務。
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中,各國央行可實現:1)可通過智能合約實施跨境同步交收;2)兼容不同的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和設計;3)緩解本國數字貨幣境外流通對他國貨幣主權的影響。
在移動支付網看來,mBridge的搭建,看上去就像數字貨幣版本的SWIFT,而且在分布式賬本的結構下,它還擁有更多優勢。
一方面,mBridge不僅僅是信息傳輸渠道,還能直接實現點對點交易。雖然SWIFT壟斷了金融行業間通訊40多年,比早期的電傳交易系統是效率提升不少,但是SWIFT本身只是一個跨境結算清算信息的傳遞系統,能夠提升金融信息交互效率,並不能直接加快「清結算」的效率,仍然存在銀行吸儲、各國支付系統運營時差等交易摩擦。但mBridge不同,它本身就有一定的交易所性質,各國央行依託走廊網路,進行存托憑證與數字貨幣的來回兌換。通過智能合約,各國制定相應的交易規則與監管政策。因此,其交易速度能夠達到秒級,並大幅降低跨境轉賬成本。
傳統SWIFT代理行跨境支付交易模型(左)與mBridge交易模型(右)
另一方面,mBridge依託於分布式賬本,是去中心化的系統。SWIF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仍然是一個中心化的組織機構,這也是為啥美國、歐盟等說不和你玩了,就能通過這個方式制裁你的原因。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的興起,去中心化正好能和清算安全不謀而合,mBridge的設計原型基於區塊鏈建設網路層,採用PoA共識機制,參與跨境支付網路的中央銀行都是驗證節點(validating node),在交易驗證時,需要超過2/3的驗證節點簽署區塊後,交易才得以確認。這使得不存在某一個節點掌控整個網路、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實現了更為去中心化的跨境支付治理結構,在這個基礎之上建立的體系其穩定性和互信關系才能得到最大的釋放。
也就是說,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模式下,CBDC們的交易的確可以繞開SWIFT,並大大提升交易效率。我相信這也是mBridge項目的意義和初衷。
盡管能,但「任重道遠」
盡管我的答案是能,但是這個答案是建立在相應前提之下的。
一方面是,交易雙方需要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模式之下。mBridge就像是一個區塊鏈的「聯盟鏈」,必須要是鏈上的節點才能實現相應的功能,也就是說,跨境支付雙方國家需要有自身的「央行數字貨幣」並且加入到了mBridge之中。目前,mBridge項目僅有四個參與方,要想實現更多更廣泛的應用,就需要更多國家的央行參與其中。先不說,全球各國央行對CBDC態度的不同,研究進展也參差不齊,別人是否認可mBridge並加入其中才是最關鍵的問題。而這也與國家的經濟實力,人民幣等各國貨幣本身受認可程度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需要有成熟規范的交易規則與監管政策。mBridge項目秉持不傷害、合規和互操作性三大原則,以「針對高成本、低速度和復雜的操作性等痛點問題,設計和迭代新一代高效跨境支付基礎設施」為總體目標,通過充分考量技術、政策、法律和商業等方面問題,不斷吸納新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非銀行機構,在安全的環境下進一步試驗設計選擇和技術權衡。此前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共有22家境內外金融機構及組織參與了mBridge項目的測試,交易涵蓋四個司法管轄域及11個行業場景,交易總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雖然,mBridge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整個交易都是試點測試環境,在頂層的交易規則和監管政策上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無論是CBDC在本國的落地還是國際合作,都需要時間和場景來檢驗。
畢馬威的一份報告顯示,mBridge真正廣泛應用起碼要10年以上的時間。這也剛好說明了項目的「任重道遠」。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表示,未來貨幣橋項目將結合新型業務用例拓展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提升貨幣橋的可用性、兼容性及多樣性,同時 探索 與更多系統的靈活對接,以達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當然,CBDC的跨境支付也不只mBridge這一種模式,也有其它的方案,比如新加坡金管局和加拿大央行的Jasper-Ubin項目,該項目是兩國央行的區塊鏈項目結合。而這兩個項目的網路是建立在兩個不同的分布式帳本平台上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基於私人穩定幣的跨境支付方案擁有強大的利益激勵機制,一旦其獲得監管當局許可,就有可能通過其覆蓋全球的商業生態快速佔領市場,進而獲得足夠多國際用戶數據。因此,穩定幣的發展也給央行數字貨幣帶來了不確定性,尤其是在部分國家對CBDC的謹慎態度之下。
本文源自移動支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