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是什麼對我們有著什麼影響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主要是為了能加強宏觀調控能力,DCEP本身是一串數字,在其中帶上了持有人的個人身份認證信息。在每一個買賣階段均必須系統軟體確定的情況下,一個DCEP從構建到衰落所經歷的每一個連接點理論上都會被記下來。這種紀錄通過嚴苛數據加密,不會被非受權組織得到,因而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可以得到充分保障。DCEP所完成的是"比較有限密名",即對廣大群眾密名,對通過授權的行政機關顯名。這也是鈔票所不具備的關鍵特性。
讓普通老百姓分享改革和科技水平發展帶來的褔利。擁有虛擬貨幣,國家的經濟計劃,全面小康社會,人民教育,全民醫療等方面也將產生質的變化,不用想以往逐層調查,匯報,實行,一個人的身份信息,就包含了個人的信譽等級,經濟情況,保險營銷,孩子教育,父母養老等各個方面。可以這么說個人的所有項目都能夠完成線上處理。
② 數字貨幣的目的
數字貨幣的目的是提高貨幣系統的效率和競爭力。從傳統的貨幣體系轉向互聯網的貨幣體系,本身就能夠大幅節約傳統金融的運營成本,提高金融運行效率,也有利於我們在國際市場參與金融競爭,如果我們的央行數字貨幣能夠充分發揮目前在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基領域已經取得的國際優勢,那麼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會迅速提高。
(2)央行數字貨幣的終極目標擴展閱讀
數字貨幣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的核心特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由於來自於某些開放的演算法,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這從根本上消除了虛擬貨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由於交易過程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
③ 什麼是數字貨幣,央行為什麼要發行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即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
現階段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注重M0替代,主要想解決現鈔和電子支付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兩大問題:一是紙鈔和硬幣容易匿名偽造,存在被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的風險;二是基於現有銀行賬戶緊耦合模式的電子支付,無法滿足匿名支付的需求。
數字貨幣具有以下三個特性:
一、交易成本低
與傳統的銀行轉賬、匯款等方式相比,數字貨幣交易不需要向第三方支付費用,其交易成本更低,特別是相較於向支付服務供應商提供高額手續費的跨境支付。
二、交易速度快
數字貨幣所採用的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不需要任何類似清算中心的中心化機構來處理數據,交易處理速度更快捷。
三、高度匿名性
除了實物形式的貨幣能夠實現無中介參與的點對點交易外,數字貨幣相比於其它電子支付方式的優勢之一就在於支持遠程的點對點支付,它不需要任何可信的第三方作為中介,交易雙方可以在完全陌生的情況下完成交易而無需彼此信任,因此具有更高的匿名性,能夠保護交易者的隱私。
【拓展資料】
BDC,全稱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譯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在其關於CBDC的研究報告中給出這樣的定義: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貨幣的電子形式,家庭和企業都可以使用它來進行付款和儲值。
中國版CBDC被描述為,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而我們所說的DC/EP是中國版的央行數字貨幣,譯為「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國際清算中心(BIS)與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CPMI)兩個權威國際組織聯手在2018年和2019年對全球60多家中央銀行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各國央行在數字貨幣上的工作進展、研究數字貨幣的動機以及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參與(或將要參與)數字貨幣的研究。
④ 數字貨幣真的來了!微信、支付寶遇勁敵,人民幣升級
可喜可賀!我們的人民幣終於迎來重大升級!一周之前,商務部發布重磅文件,正式公開宣布:在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其他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由人民銀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等地及未來冬奧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後期根據具體情況擴大到其他地區。全面深化試點地區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海南、大連、廈門、青島、深圳、石家莊、長春等28個省市(區域)。
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現代中國也有「新四大發明」,即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網購。其中,移動支付應是最得老百姓歡心的一個發明了。可以說,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七八歲的小孩子,都已經習慣了使用移動支付。其實,移動支付便捷了我們的生活,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中。馬雲和馬化騰兩個商業大佬的競爭激烈,而現在央行推出數字貨幣,即將打破支付寶和微信的壟斷地位!
中國官方數字貨幣,即將問世!我國央行發布的數字貨幣也是全世界第一個以主權國家貨幣為錨的數字貨幣。它不像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背後是貨真價實的國家信用支撐,而且支付可以「離線」進行,不用網路和手機信號,手機和手機之間碰一碰,就可以完成支付。央行數字貨幣是指中央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央行負債,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它的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而已。就像你無論怎麼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你照樣拒絕不了人民幣,那麼你也不能拒絕數字貨幣!
傳統的紙鈔、硬幣的發行,印製、回籠、貯藏等各個環節成本都非常高,還有潛在成本防偽技術,流通體系的層級繁多,攜帶又不方便。數字貨幣發行雖然也有成本,但是數字貨幣,少了一些運輸、安保押運等很多環節,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人力物力。央行數字貨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的架構上的數字貨幣,有分布式賬本的功能,所以它可以輕松實現匿名支付功能。對於國家來說,數字貨幣還可以起到反洗錢、反偷稅漏稅、反電信詐騙、反恐怖融資的作用。雖然數字貨幣是區塊鏈的架構,但是這些金融犯罪行為都是具有一定的資產特徵的,國家一眼就可以識破這些伎倆。
央行數字貨幣與普通銀行賬號相比,最大的差別是打破了原有的銀行賬號體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統一的電子錢包。也就是說,我們不用再去每個銀行開戶辦卡,只需下載數字貨幣APP。那個銀行卡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再也不用為這些卡和密碼而頭疼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需要再去微信、支付寶綁定銀行卡線上線下消費,全部直接支付數字貨幣就OK!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將更加精準到位,通貨膨脹的風險自然會大大降低。我國也終於有機會在人民幣國際化實現彎道超車,去美元中心化將提前到來!
人民大學一教授表示,數字貨幣只是表象,重構支付網路才是國家的終極目標。其實,重構一個支付體系比構建數字貨幣意義更重大,標志區塊鏈時代正式開啟,也是再造「清算體系」的絕佳機會。
⑤ 央行研究及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增強貨幣市場的控制力
央行對數字貨幣的關注並非來自 比特幣 ,比特幣對央行及法幣不構成任何威脅。增強貨幣市場的控制力,或許是央行研究及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核心原因。很多人對數字貨幣產生誤解,認為數字貨幣是貨幣數字化。其實大錯特錯,當今法幣基本已經實現了貨幣數字化。更重要的是,正是因為貨幣數字化,才將央行對數字貨幣的控制大權被商業銀行奪走。如今,央行所關注的是,數字貨幣能否讓其重新奪回貨幣控制權。
因為貨幣數字化和數字貨幣在債權性質上存有根本區別:貨幣數字化是M2,屬於商業銀行的負債;數字貨幣是MO,屬於央行的負債。這種債權性質的改變,對貨幣市場結構和貨幣控制力的影響非常大。技術是推動這一切改變的根本動力,貨幣數字化的底層技術是計算機及互聯網,而數字貨幣則是 區塊鏈 。
計算機時代,商業銀行攜M2掌控貨幣創造力
貨幣數字化是1970年之後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改變。在此之前,銀行沒有計算機系統、網路系統,ATM機24小時銀行沒有出現,銀行依靠人工做清結算,用戶存儲、支取、轉賬匯款都不方便,很多人、企業都存在有大量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當時的貨幣市場上,M0和M1的佔比要比現在更大,M2則小得多。
央行研究及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增強貨幣市場的控制力
但是,計算機和互聯網出現之後,銀行的清結算系統給貨幣結構帶來根本性改變。銀行可以實現快速存儲、借貸、支取和轉賬匯款,用戶將大量現金存入銀行,這樣市場上現金大量減少,而存款大量增加。這一變化導致三個結果:一是債權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用戶持有的現金,是央行的債務,屬於MO范疇,如果存入商業銀行則是銀行的債務,屬於M2范疇。二是大大增加了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M2佔比和貨幣乘數增大,銀行的債務和資產都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商業銀行吸收了更多的存款(債務),從盈利角度考慮同樣放出更多的 貸款 (資產);另一方面由於計算機的出現,銀行可以更加精準的控制風險,擴張資產負債表,不斷吸收更多存款,釋放更多貸款。三是商業銀行的控制力增大,央行控制力減弱,市場杠桿率大幅度增加,債務大規模擴張。
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在投資銀行領域。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世界主要國家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在浮動匯率之下,匯率、 利率 波動較大,出現了投機套利空間。套利空間誘發了各種金融創新,包括期權、期貨、信託、各種基金及衍生品,投資銀行藉此興起。由於互聯網和計算機的出現,大大增強了投資銀行的風控能力,同時也鼓勵他們快速擴張。高回報促使更多資金從商業銀行流向投資銀行,商業銀行迫於盈利壓力藉助「影子銀行」將錢轉投到投資銀行領域。可見,在計算機出現和執行浮動匯率之後,央行對貨幣的控制力被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削弱。雖然當時美國對銀行實行分業管理,監管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但是商業銀行通過擴張表外業務來規避美聯儲監管。這段歷史似曾相識,今天中國正在上演這一幕。
區塊鏈時代,央行能否借數字貨幣M0重新奪回控制權
最近中國央行去杠桿去得有點疲憊,與財政部「互掐」起來。這裡面反映的問題很多,央行在去杠桿方面確實比較被動,商業銀行在地方政府、地方融資平台、國有企業面前出現資產錯配、表外業務激增、杠桿率提升。這樣大大削弱了央行的貨幣控制能力和貨幣工具調控效果。
數字貨幣的出現,或許與數字貨幣化類似,改變貨幣市場結構,增強央行的貨幣控制力。數字貨幣時代雖然基本上消滅了現金,但是MO卻回來了,數字貨幣與現金一樣都是MO,屬於央行的負債。在中國人民銀行姚前博士公開的信息,央行數字貨幣擬採用「雙層架構」,即銀行賬戶加數字貨幣錢包賬戶。數字貨幣錢包賬戶實際上是映射到商業銀行系統的個人「錢包」,屬於M0范疇。銀行賬戶系統里的資金屬於M2范疇。
我們可以推測,如果央行按照雙層價格設計發行數字貨幣會給貨幣市場帶來什麼影響?首先,「私人錢包」里的數字貨幣像現金一樣重新回到MO的范疇。用戶掌握了自己的密鑰,將現金存放在私人錢包裡面,不用擔心商業銀行會拿走這筆錢。其次,數字貨幣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將促進商業銀行「脫媒」,商業銀行的資金可能會再次外流,更多地流向投資銀行和其它新派生的金融機構。這樣,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被壓縮,M2佔比可能會降低。第三,中央銀行對貨幣的控制能力得到增強。
央行研究及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增強貨幣市場的控制力
當前,央行發行的貨幣在社會中自由流通。最後怎麼回籠呢?一個是商業銀行派生貨幣的回籠,一個是央行基礎貨幣的回籠。前者央行可以通過存款准備金、利率及其他政策去控制,後者是由稅收體系和公開市場操作來完成的。
但是,發行數字貨幣之後,央行控制的基礎貨幣佔比提升,M2可能下降,提高了央行的調控籌碼。不過,日本教授黑田明伸在《貨幣制度的世界史》里研究發現,大量現金流入市場後,官方幾乎無力回收,這些現金就像「沉沒」了一樣。數字貨幣和現金一樣屬於MO,央行容易控制和回收嗎?
騰訊雲區塊鏈首席架構師敖萌認為,可編程貨幣可以大大加強央行對數字貨幣的控制權。敖萌博士認為:「通過編程,央行可以控制貨幣的整個生命周期——創造、流通、回籠。」怎麼理解?對於計算機,它的內部是有一定的自我控制的功能。以早期面向對象語言為例,要求至少有兩個函數,一個是構造函數,一個是析構函數。你既要解決它的創造問題,也要解決它的消亡問題。如果我們未來上升到可編程的數字貨幣,央行的控制權就大了很多。甚至在流通環節也可以增加控制。這也是為什麼各國央行都對區塊鏈技術抱有非常大的興趣。
如果央行數字貨幣能夠提高央行對貨幣的控制力,那麼因計算機興起和數字貨幣化帶來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和表外業務過度擴展、杠桿率、債務率過高等問題,或許可以得到緩解。央行擁有更強的貨幣控制力,如果對貨幣市場管控科學得當,應該能更好地預防、緩解金融危機。
技術推動變革,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導致大量現金進入商業銀行系統,貨幣債權發生轉移,貨幣市場結構發生改變。央行的負債M0縮減,對貨幣市場的控制力減弱,商業銀行通過貨幣乘數創造大量M2,資產負債表大規模擴展,同時引發誘發通貨膨脹、高負債等問題。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同樣引發貨幣債權、貨幣市場結構和貨幣控制權的改變。央行可發行數字貨幣,或促使貨幣從現金和銀行系統進入數字貨幣錢包賬戶,央行可重新奪回了MO和貨幣控制權,商業銀行在M2的創造能力被削弱。
增強貨幣控制力,應該是央行研究及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主要動力。真正的難題是,如何化解央行對貨幣控制權的訴求與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矛盾,如何結合先行的反洗錢、稅收等法律,平衡好各方利益,制定央行數字貨幣的管理機制。
⑥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中間目標和最終目標
中間目標的選擇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各國為了更好的達到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往往根據各自的國情和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而選擇不同的中間目標,以下將具體分析中間目及其應用,以此說明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
一、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重要性及選擇標准
(一)貨幣政策的重要性
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又稱貨幣政策的中間變數,它是中央銀行為了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而設置的可供觀察和調整的指標,也稱中介目標。其作用具體有以下三點:
1.貨幣當局提供反映短期經濟變化和金融趨勢的量化參照系數。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宏觀經濟的總目標,具有空間上的復雜性和時間上延滯性。中間目標的設立,正是為彌補這種貨幣政策最終觀察不足的缺陷。
2.為宏觀金融調控創造條件。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介入貨幣政策的傳遞作用過程,可以使宏觀調控富於彈性和層次性,從而避免經濟動盪。
3.為貨幣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保持協調提供一個階段性的調整標准。可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直接關繫到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能否實現的問題。
(二)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選擇標准
正因為上述原因,各國貨幣管理當局對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制定都非常關注。但是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及其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對中間目標的選擇也不盡相同,但其選擇中間目標的標准都大致一樣,即大致遵循「三性」標准:1.相關性,即中間目標必須同貨幣政策終極目標高度相關,要具有類似於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那種函數關系;2.可觀測性,即作為中間目標的變數必須能准確和迅速地進行量的測度;3.可控性,即中間目標的具體變數應便於貨幣管理當局運用政策工具有效地駕馭和控制。
二、理論上可供選擇的中間目標以及西方國家的實踐
(一)以匯率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安排
以匯率為中間目標歷史悠久,如金本位下本幣與黃金掛鉤的形式,近期安排則如將本幣盯住低通脹的大國或採取爬行盯住。
以匯率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安排的優勢在於:1.使國際貿易商品的價格水平固定,從而避免通脹;2.可將本國的通脹預期盯住目標國的通脹率;3.為實施貨幣政策提供了自動法則,有助於緩解時間不連續問題。當本幣有貶值傾向時,實行緊貨幣政策;當本幣有升值貨幣時,實行松貨幣政策;4.匯率中間目標簡單、明確,易於被公眾理解。
英、法兩國就曾成功地將其貨幣盯住德國馬克。1987年剛實行盯住匯率時,法國通脹率為3%,1992年則降至2%,1996年更降至低於2%;英國的通脹率1992年也由10%降至3%。但以匯率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安排,也存在許多問題:1.當資本市場開放時,固定匯率使盯住國喪失貨幣政策獨立性。由於利率的傳導,目標國的經濟波動將傳至盯住國;2.外匯市場信號失靈。盯住國對貶值的擔心導致過度擴張,尤其在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政策缺乏透明度和責任約束的情況下,過度擴張的政策無信號表現;3.本幣易受投機資金沖擊。
(二)貨幣供應量
許多大國沒有合適的目標國,因而不便實行匯率中間目標安排,而以行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這種安排有如下優勢:1.央行根據國內經濟狀況調整貨幣政策,制定合適的通脹目標,不必為維持匯率而以國內經濟波動為代價;2.央行政策的信息較透明,貨幣供應量數字定期公布且時滯較短,這些政策信號固定了通賬預期,有助於抑制通脹;3.立即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效果進行計量,抑制政策制定者的時間不連續行為。
但以上優點都取決於貨幣政策目標與貨幣供應量之間穩定的聯系。一旦這種聯系發生了變化,時間不連續問題就會產生,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難以通過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達到。德國、瑞士是採取這一安排的典型國家。
(三)通貨膨脹率
紐西蘭於1990年、加拿大於1991年、英國於1992年、瑞典和芬蘭於1993年、奧地利和西班牙於1994年實施了這一政策安排。這一安排包括以下要素:對中期通脹目標的公開;將物價穩定作為貨幣政策的長期首要任務,並保證通脹目標的實現;完全信息戰略,不再局限於追求貨幣供應增長等單一中間目標;通過向公眾和市場提供貨幣政策制定者的計劃和目標信息,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提高央行完成通脹目標的責任約束。
這一安排的優點在於:1.與匯率目標安排相比,它既類似於貨幣供應量目標,使貨幣政策能對國內經濟波動做出政策回應,又具有與貨幣供應量目標相比的優勢,央行可使用各種信息而非一個變數來決定最優貨幣政策;2.易於被公眾理解的優點,具有較高透明度;3.強化了央行的責任約束,從而降低了央行為擴大產出和就業而實行過度擴張政策造成的時間不連續問題的可能性。
通脹率目標安排的表現相當好,採取這一安排的國家同時降低了通脹率和通脹預期。而且,通脹率一旦下降,就不易隨經濟周期的擴張而反彈。但這一安排同樣存在問題:1.與匯率和貨幣供應量目標安排相比,不易由貨幣當局控制;2.由於貨幣政策的時滯,控制通脹效果的顯現也有一個較高時滯,因此通脹率目標安排不能對公眾和市場提供一個貨幣政策狀況的即時信號;3.通脹率目標安排對實際經濟的影響不明確。
(四)不明確的中間目標
美國目前實的貨幣政策安排沒有明確的中間目標。美聯儲對在長期內控制通脹表現出一種高度的關注,同時在監督未來通脹信號時採取前瞻性行為,定期實施先發制人的貨幣政策,壓制通脹的威脅。
盡管美國的貨幣政策安排取得了成功,但仍有一些缺陷可能導致未來的效力喪失。第一,缺乏透明度。對聯儲動向的猜測造成了金融市場不必要的波動和製造商以及公眾對未來通脹率和產出預期的不確定性。而且,政策制定的不透明使聯儲難以向國會和公眾負責,因缺乏評價其表現的標准。而且央行易產生時間不連續問題,可能犧牲長期目標而換取短期目標的實現。第二,缺乏明確的中間目標,而且中間目標的缺乏造成了出現供給波動時通脹預期更易高啟,從而難以保持貨幣政策的中期效果。第三,對偏好、技巧和掌管央行的個人信譽的過度依賴。以上三個缺點最終將會使美國放棄這種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三、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及其選擇原因
(一)我國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199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金融改革規劃明確提出,中國的貨幣政策將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但實際上直到1994年我國才真正將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在1994年以前貸款規模是我國貨幣政策的重要中間目標。
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貨幣供應量,主要包括M1和M2,其中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與可用於轉賬支付的活期存款之和,這是在商品、勞務、有價證券等交易中的媒介,也是支付工資、租金、利息等的手段,是社會公眾手中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M2是M1與准貨幣之和,其中准貨幣是儲蓄存款及定期存款等流動性較低的存款的總和。嚴格地說,M1是處於流通中的貨幣量,而不是全部貨幣存量,M2才是貨幣存量的總體。
目前我國運用的調控工具主要有四種:1.信貸計劃。主要由存款計劃,貸款計劃和現金發放或回籠計劃三部分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指令性指標下達給各金融機構的貸款計劃。中央銀行通過控制金融機構的貸款規模來控制貨幣供應量。現階段信貸計劃仍是我國中央銀。行調控宏觀經濟的主要手段;2.存款准備金制度。存款准備金制度的建立使中央銀行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調整存款准備率,從而影響金融機構的信用創造;3.再貼現制度。金融機構在資金不足時,可向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再貼現率的變化也將影響貨幣供應量;4.利率政策。
在我國,中央銀行調節利率有兩種方式:一是由中央銀行直接干預決定各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二是中央銀行規定利率浮動的幅度和范圍,然後通過對各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來影響市場利率,調節供給與需求。
(二)我國選擇貨幣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的原因
近年來西方國家如英國、芬蘭、瑞典、紐西蘭、加拿大等國的中央銀行迫於金融自由化、金融創新和大量的國際外匯交易使其貨幣供應量與本國經濟活動的聯系淡化,以至於對貨幣政策中間目標喪失信心,不得不逐步放棄中間目標,轉向依據最終目標如物價上漲指數或總需求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貨膨脹目標的優點不僅在於其可測性和相關性非常出色,便於公眾理解和形成穩定合理的預期,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貨幣當局可以保留在工具運用上的靈活性,從而更有效地實現經濟增長這一最終意義上的貨幣政策目標。其他國家則仍依靠中間目標,其金融變數的指數主要從以下五個項目中選擇:(1)利率;(2)匯率;(3)股權收益率;(4)貨幣供應量;(5)國內信用增加額。
我國政府仍然堅持以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與上述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的貨幣供應量與本國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系仍然很緊密。對於中國來說,(1)中國的金融業正處於推進規范化的進程中,各種管理和監督不斷加強,而不是在推進自由化,金融創新受到限制和制約;(3)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還剛剛起步,能夠替代貨幣的金融工具少;(4)人民幣不是可兌換貨幣,所以不會成為外匯交易的重要對象。
在中國,由於金融業的規范化及其對金融創新的限制,貨幣的金融替代工具少,人民幣較長時間內仍不會成為外匯交易的重要對象,所以,預計以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保持不變。
四、結 語
貨幣供應量目標有效的前提是其與最終目標即通脹之間穩定的相關關系。在中國,由於金融業的規范化及其對金融創新的限制,貨幣金融替代工具少以及人民幣較長時間內仍不會成為外匯交易的重要對象,所以,預計以貨幣供應量為中間目標的貨幣政策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保持不變。但是經濟發展是動態的,上述條件最終會被一一打破,為了防範金融風險,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我國必須隨時准備調整中間目標的內容。對此西方國家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教訓。
⑦ 數字人民幣完全面世後,現金是否會被完全取代
數字人民幣完全面世後,現金是不會被完全的取代的,數字人民幣和現金貨幣都是中國人民銀行發型的國家法定貨幣,是有一定的權威性的,雖然兩者的呈現方式不同,但是都可以作為流通中重要的貨幣表現形式,兩者是可以並行存在的,就算是數字貨幣面世,現金也是不會被取代的。
三、數字貨幣不同於其他貨幣。但是還要區分一點,數字貨幣不能等同於其他電子貨幣。像是比特幣,天秤幣等等,都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因為比特幣這些沒有國家的信用,也就是活不具備法償性。而數字貨幣,是人民銀行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的一種法定貨幣,和現金是同樣承擔法律效力。雖然數字貨幣還沒有面世,但是在不久了將來,為了貨幣的更好流通性,肯定是會面世的。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⑧ 國家為什麼要發行數字貨幣呢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是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的發行和流通成本,增強經濟交易的便利性和透明度。發行數字貨幣的作用:
1、低交易成本
與傳統的銀行轉賬和匯款相比,數字貨幣交易不需要向第三方支付費用,其交易成本更低,特別是與跨境向服務提供商支付高額費用相比。
2、交易速度快
數字貨幣中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具有分散化的特點,不需要任何類似清算中心的集中機構來處理數據。事務處理速度更快。
3、高度匿名
除了沒有中間人參與的點對點交易之外,數字貨幣相對於其他電子支付方式的一個優點是它支持遠程點對點支付。它不需要任何可信的第三方作為中介,在完全陌生的情況下,交易雙方無需任何幫助就可以完成交易。
相互信任,具有較高的匿名性,可以保護交易者的隱私,但同時也為網路犯罪創造了便利,容易被洗錢等犯罪活動所利用。
(8)央行數字貨幣的終極目標擴展閱讀:
數字貨幣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它依靠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除數字貨幣外,還可以應用於其他領域,這也是比特幣流行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如果數字貨幣被公眾廣泛用作貨幣,將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金融基礎設施、金融市場、金融穩定等產生重大影響。
其中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如果數字貨幣被廣泛接受並能發揮其作用,將削弱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給政策制定帶來困難。由於數字貨幣的發行人通常是一個不受監管的第三方,貨幣是在銀行系統之外產生的,發行量完全由發行人的意願決定,這將使貨幣供應量不穩定。
此外,當局無法監控數字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這將導致無法准確判斷經濟運行。政策制定帶來問題的同時,也削弱了政策傳導和執行的有效性。
⑨ 央行發布數字貨幣的發展前景
主要經濟體積極發展央行數字貨幣,需求增長促進行業發展。
發行本國央行數字貨幣,既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趨勢滿足數字經濟時代的需求,也是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得力工具。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飛躍發展,各國對人民幣的需求越來越大,央行數字人民幣將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趨勢,有利於打破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貿易金融結算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