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字貨幣是什麼意思 數字貨幣介紹
1、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
2、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⑵ 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屬於什麼領域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電子貨幣以及紙幣,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數字貨幣的。其實數字貨幣它也是貨幣的一種,不過這種貨幣並不是政府發行的,而是相關的人事自己發行的。那小編就來解釋一下,究竟什麼是數字貨幣以及數字貨幣屬於的領域。
總結
因為數字貨幣它就是一個無形的產品,是一個人們立場中的貨幣,是不能夠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的。如果沒有人願意投資他,那麼他就會沒有價值,就有可能從市場上消失。所以投資數字貨幣一定要謹慎,不要把大筆的錢都投入進去。
⑶ 數字貨幣屬於哪一層次的貨幣
數字貨幣,僅僅是一種演算法的產物,沒有哪個國家用主權為它背書或擔保,算不得哪個層次的貨幣。
⑷ 數字人民幣是安全等級最高的資產
數字貨幣將為經濟社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從支付體驗上看,使用數字貨幣進行支付與人們已經熟悉的移動支付相比,差異不大。但要看到,數字貨幣是以國家信用作為基礎發行的貨幣,是貨幣的一種形態,而移動支付僅僅是一種支付方式,二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從貨幣層次上看,基於銀行賬戶的第三方支付屬於廣義貨幣M_2的范疇,數字人民幣卻是屬於現金貨幣M_0的范疇。從交易成本上看,基於第三方支付的移動支付可能面臨一定的交易費用,而電子錢包里的數字貨幣本身就是屬於持有者的現金,不會產生任何額外的交易費用。從支付功能上看,數字貨幣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移動支付卻不能離開網路進行。總體上看,數字貨幣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系統效率。具體到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是安全等級最高的資產;數字人民幣具有價值特徵,可在不依賴銀行賬戶的前提下進行價值轉移,並支持離線交易,具有「支付即結算」的特性;數字人民幣支持可控匿名,有利於保護個人隱私及用戶信息安全。
從理論上說,所有需要現金支付的場景都可以用數字貨幣支付,這為交易活動帶來了極大便利。現實地看,受數字貨幣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普通居民,居民是最微觀的經濟主體,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與貨幣有關的交易活動。數字貨幣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生產、流通和銷售各個環節。零售企業需要開通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以方便消費者消費;企業的結算體系可能需要與數字貨幣收支相適應,企業的現金管理流程、資金調度系統等也都需要與時俱進。
從更加宏觀的層面上看,數字貨幣還將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一是數字貨幣能極大節省成本,主要是包括設計、印製、調運、存取、鑒別、清分、回籠、銷毀以及防偽反假等現金管理諸多環節的成本;二是數字貨幣「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設計為相關部門精準識別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供了可能,特別是數字貨幣可以面向特定人群進行精準投放以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三是數字貨幣或將為銀行體系的貨幣創造帶來新的變化,也將對傳統的貨幣理論產生影響。
⑸ 什麼是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又稱為加密貨幣,是一種基於分布式賬本技術的數字化貨幣,可以在數字化網路上進行交易。
數字貨幣存在的風險:
1、法律監管風險,目前許多國家都未能完全規范數字貨幣的立法,導致數字貨幣在這些地區存在較大的法律監管風險。價格波動風險,與傳統貨幣不同,數字貨幣價格受市場需求影響較大,價悔櫻大格波動性更強烈,投資者很難准確預測。
2、安全風險,由於數字貨幣存在於互聯網上,終端設備或網路伺服器等存在安全漏洞,可能造成從數字錢包或交易所等平台上盜取數字貨幣風險。 投資風險,由於數字貨幣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投資者難以評估其真實價值,可能會存在虛假宣傳或欺詐項目,從而導致投資風險。
3、交易路由風險,數字貨幣由於可能被用於非法交易、洗錢等活動,可能會被金融機構開展的反洗錢等監管行為阻止,造成數字貨幣交易的困難或延遲。
⑹ 姚前:「央行數字貨幣」 並非簡單的貨幣數字化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信任、數字貨幣,正在影響經濟和金融發展模式。區塊鏈技術在經歷了十年飛速發展後,央行數字貨幣如今逐漸成為新的關注焦點。
在昨日舉辦的第五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總經理姚前表示,各國央行都在研究法定數字貨幣,不僅研究現有法定貨幣的數字化,未來還可以修補現有貨幣體系的一些弊端。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在會上表示,數字貨幣在未來的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居於核心地位,當前有必要研究發行中國主導的全球性數字貨幣的可行路徑和實施方案。
「盡管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范圍並不大,尚未形成規模化效應,但諸如可以增強商業信用的數字信任、可以穿透金融中介的數字鏈接、可以超越主權的數字貨幣等漸漸嶄露頭角的結構性創新正在蘊藏變革的力量。尤其是Libra的出現,掀起廣泛的關於數字貨幣的討論熱潮。」李禮輝表示。
姚前雖然已經離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但一直對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保持關注。在此次峰會上,他表示,中央銀行一向被認為不適合承擔數字貨幣供給這一角色。除了狹義銀行化的顧慮,主要擔憂當數字貨幣向社會公眾發行流通時,中央銀行可能會面臨極大的服務和成本壓力。這是各國在研發法定數字貨幣過程中面臨的難題之一。
「我的理解是,央行數字貨幣不僅僅只是法幣的數字化,就像數字資產不僅僅是資產數字化那麼簡單。未來的數字貨幣需要修補現有貨幣體系的弊端,從而升級換代。」姚前表示。
姚前同時提出了未來「自金融」的概念,他認為「自金融」的典型特徵有三個:一是用戶自主掌控數字身份;二是用戶自主掌控數字資產,承擔交易責任;三是用戶之間點對點交易,可以獨立於第三方中介機構。
需要關注的是,隨著數字資產發展,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均在發力數字貨幣。姚前認為,虛擬貨幣正在矯正缺乏價值支撐這一根本性缺陷。從比特幣的缺乏基礎資產支撐,到近期臉書的Libra出現,虛擬貨幣價值不穩定和不合規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表面上,虛擬貨幣的價值錨定央行貨幣,其實是在「去虛擬化」。未來加密貨幣已有可能挑戰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只是在貨幣層次上,它不一定是數字M0,也有可能是更具有想像力的貨幣。
「數字貨幣在未來的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居於核心地位。當前很有必要抓緊研究發行中國主導的全球性數字貨幣的可行路徑和實施方案。同時,中國應該大力促進和規范制度創新,加快數字金融制度建設。立足於保證數字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應該抓緊建立數字信任機制,制定法定數字貨幣發行、數字金融市場監管、可信任機構數字貨幣監管等數字金融制度。」李禮輝說。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⑺ 貨幣的三個層次分別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1、民間數字貨幣
幾千年貨幣演進的歷史實際上是自由和壟斷的博弈,理想的方向是自由的。單從幾千年的歷史來觀察的話,自由面有多大,主要是在社區貨幣的形態上。
它是社會對於這種交易行為的自律機制。這種數字貨幣的形態功能發揮得越充分,在民間數字貨幣的活躍程度越大,對經濟生活的滲透越大,但它不是代替主權貨幣的。
比如說中國古代的銅錢時代,各個地方的銅錢大小,特別像明朝,是完全不一樣的,形成了一個自律的機制,這些稱得上數字貨幣時代在社區經濟活躍的重要支撐。
2、機構數字貨幣
機構的數字貨幣核心是穩定性的問題,這種穩定性應該是在法定的經濟活動之上的一種主權貨幣的符號化,因為有一些跨國活動通過經濟活動的重新組織的形態,使得原來經濟的活動方式效率提高。但是如果要打破原來的關系貨幣和一些規定性,超越了主權貨幣,那就有問題了。
3、國際貨幣的重構問題。
數字貨幣對我們現在的沖擊,應該說它邏輯的層面是技術催生新的思想,然後推出新政策。從傳統貨幣的體系來看,除了實體貨幣以外,其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支撐條件關鍵在於制度的協調。
(7)數字貨幣在貨幣層次上擴展閱讀:
在我國關於貨幣量層次的劃分,目前學術界也不統一 , 有主張以貨幣周轉速度劃分的 , 有主張以貨幣變現率高低劃分的 , 也有按貨幣流動性劃分的。若是按流動性劃分,其依據是:
1、相對能更准確地把握在流通領域中貨幣各種具體形態的流通特性或活躍程度上的區別;
2、在掌握變現能力的基礎上,把握其變現成本、自身價格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3、央行在分析經濟動態變化的基礎上,加強對某一層次貨幣的控制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分層
⑻ 什麼是數字人民幣
(一)數字人民幣的概念
央行數字人民幣的英文縮寫是DCEP,包括數字貨幣(DigitalCurrency)和電子支付(ElectronicPayment)兩部分。數字人民幣屬於央行負債,是法定貨幣,有國家信用作為擔保,國家法律賦予了其強制性和無限法償性,是將現金進行數字化並與現有的人民幣等值。此外,按照中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數字人民幣是對M0的替代,而不同於其他移動支付屬於M1和M2這一層次。
(二)數字人民幣的運行模式
數字人民幣遵循「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運營模式。第一層是央行將人民幣發放給商業銀行,而商業銀行則必須向央行支付100%的准備金,第二層是由商業銀行發放給用戶,這與傳統的現金運行模式幾乎相同。
在這之前,數字人民幣也考慮過央行對用戶這一方式,即不通過商業銀行作為中介,直接由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給用戶,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是一種新的運行模式,與當前現行的現金運行模式截然不同。但我國最終選擇的是雙層運行模式,因為這樣可以保證央行貨幣發行的無限法償性和連貫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現有貨幣發行體系的沖擊。
⑼ 央行數字貨幣如何改變貨幣層次劃分
1 央行數字貨幣有望改變貨幣層次劃分。
2 因為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旦唯實現直接清算,不需要經過商業銀行進行中介,模喚培從而縮短支付流程和降低支付成本,這可能會改變現有的貨幣體系和層次分布。
3 央行鏈搜數字貨幣的出現將有可能對現金以及存款層次劃分產生影響,甚至可能改變人們對現金的使用習慣。
此外,數字貨幣的推廣還可能會對支付工具等方面產生影響。
因此,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將會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但也會為整個經濟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⑽ 數字貨幣屬於哪個貨幣層次並分析原因
這個問題實際上引出了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我們怎麼看現有數字貨幣的「用途」?或者說我們對數字貨幣的認知是怎麼劃分的?
這種認知的劃分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數字貨幣,更能在投資過程中指導我們的行為。因此我將用兩到三篇文章來分析這個主題。
從認知的角度,我把現在所有的數字貨幣分為下面三類:
第一類是其價值和共識已經得到強烈認可,幾乎毫無爭議並且已經由圈內傳導到圈外。這類幣是整個數字貨幣領域數量最少的。
這類幣典型的有比特幣和平台幣等。比特幣被認可為「數字黃金」,屢次在外界政經環境不穩時表現出了定海神針的特性;平台幣盈利模式清晰,尤其頭部三大平台幣,背後依託交易所有實打實的現金流和收入。
這類幣談起來,無論是它們的共識還是價值在業內認可度都很高,在業外普通老百姓也都能聽得明白。
我們和普通老百姓談比特幣,只要和他們說,黃金漲,比特幣就漲;和普通老百姓談平台幣,只要和他們說,平台幣就相當於證券公司的股票,他們立刻就能明白我們在談什麼。
盡管有些業外人士不認同某些共識(比如至今仍然有人不認同比特幣有價值),但這不妨礙普通百姓理解我們談的內容。
第二類是共識已經有了,但實際的使用價值還在證明中,或者說所謂的「使用價值」暫時還無法從讓我們看到實際的效應。這類幣比第一類稍多,但在整個數字貨幣領域也非常少。
這類幣典型的有智能合約領域的以太坊、EOS,以及跨鏈項目等。
就拿以太坊和EOS來說,它們都被業界寄予了厚望,大家希望看到它們的智能合約功能能夠產生殺手級應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
以太坊這兩年發展出了受到業內高度關注的DeFi生態(DeFi即 Decentralized Finance,常被稱作:分布式金融或者去中心化金融)。
然而這個生態與普通人的生活產生了直接的關系或帶來了直接的效益嗎?實際上根本沒有,它仍然只是在一個小圈子內受到矚目的「小眾生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隔得很遠。
EOS這兩年發展出的生態離我們所期望發揮價值的領域則相差較遠,連業內關注的人都未必很多。
跨鏈項目,在剛問世時概念非常新穎,也被業內認為有極大的潛在需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討,也有人開始質疑這個需求是否真實存在。
這類幣談起來,業內對它們有共識,甚至可能是很高的共識,但它們目前產生的價值還不盡如人意,因此即便業內認可,這種共識也很難傳導到業外,更不用說普通老百姓能理解這些共識和價值。
所以我們無法和普通老百姓談「DeFi」和「跨鏈」是什麼,有什麼用。
第三類則是連共識都還在形成過程中的幣。這類幣的設計目標和場景連業內人士都未必理解或認可,或者即便理解也有極大的分歧。它們的價值則更加難以判斷,這類幣佔了目前市場的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