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字貨幣發行方式
引言:真正的機遇,從來就不是稍縱即逝,只是我們總在錯過時才發現!
-------------pow\pos解讀
傳統的貨幣發行有「經濟發行」和「財政發行」,經濟就是增長,財政就是債務(赤字)。
目前,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其中兩種POW和POS。
POW:全稱Proof of Work,工作證明,(比特幣、萊特幣等)。工作證明:就是你的能力,也就是你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強弱簡稱算力,你的計算機越好算力就越強,也就越能搶到新發行的幣(簡稱挖礦也就是參與搶答),
比特幣發行早期,筆記本電腦就可以挖出比特幣,發展到現在,普通電腦永遠挖不出比特幣了,而是高度集成的專業電腦才能進行挖礦。比特幣還有120年的發行時間,那時能挖到比特幣的計算機,已經超越我們現在想像的極限。
POS:全稱Proof of Stake,股權證明(RADR)。股權證明:可以簡單理解為擁有股份參與分紅,這種形式的發行,就是你的賬戶有數字貨幣就可以分享到新發行的貨幣,也就是利息,你的賬戶存有貨幣的數量(工作崗位),以及存的時間長短(工齡),決定了你參與下一次利息發放的標准。
我們都知道,活期存款利息低(進進出出的炒作價差就是存活期,離職了回來有能力也從普通工人開始),而定期存款利息高(買進就放著長期持有,就是存定期)。
區塊鏈可追溯性就是「時間」也有價值,「區塊」是一頁一頁的交易記錄數據(也就是賬目),「鏈」指時間,通過時間戳,實現每一個當下的賬目頁面里,同時包含了從0至今的所有數據。
打個比方,「區塊」是你的持幣數量,「鏈」是你持幣的時間,數量和時間決定你參與分配利息的等級和資格。
雷達系統的VBC發行就是採取POS模式,還有將近15年的發行期,8億多枚的數量作為利息,按POS模式天天發行到每一個賬戶里。
當我們懂得了POS的發行模式,就會明白RADR系統還在VBC發行期間,我們擁有一個怎麼樣的巨富的機遇,暫且不論這個系統的其他功用。
參與POS發行模式的數字貨幣項目,即使,你沒有練就超越滅霸的絕世武功,你依然可以在區塊鏈浪潮里王者歸來!
在互聯網紅利即將吃盡時,歡迎你一起參與到區塊鏈的學習里,通過區塊鏈思維去構建我們新的明天,關於區塊鏈相關知識。
敬請關注......
嘎爾江南書院【區塊鏈課堂】
20200316
❷ 經過反復實踐,發現投資數字貨幣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太重要了
先例行說說我吧,幣圈6年,真是一路大大小小的坑都踩過,被某盤騙過、合約曝過倉、買山寨幣被割過,後面經過大量的學習、研究、可以訓練和迭代,才讓投資體系完整,資產升值步入正軌,開啟了復利模式!
經過反復實踐,發現投資數字貨幣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太重要了!因為通過投資數字貨幣可能獲利的方式很多,按部就班任何人給的投資策略建議,都有可能虧錢!
只有找對方向,用對方法才能獲利,說白了,就是你要明確,來到這個市場,你要賺的是「誰」的錢?怎麼做才能賺到!你做投資者還是投機者或者套利者。
如果這個最基本的,都想不明白,別說成為有錢人了,大概率會讓原本就不富裕的你雪上加霜,就是這么現實。
經過幾年在這個行業的積累,我指導過500+人,幫助了很多夥伴開啟了數字貨幣投資的大門,實現從小白蛻變成大咖,發現絕大多數普通人最適合的虛擬貨幣投資方式是 定投 ,因為能做好中短線交易、套利的人,其實是極少數,因此! 總結了一篇非常適合小白入手的定投體系,不能讓你「一夜爆發」卻可以讓你穩穩的搭上區塊鏈行業發展的紅利,慢慢變富!
這篇耗時20小時,干貨之多,絕無第二。
時間緊的話,建議先收藏起來,慢慢看。
【本文只講干貨,自己實際實操有效,認真看完,你就可以從0-1,建議先收藏起來慢慢看】
一、數字貨幣投資認知誤區提示篇
在開始投資數字貨幣之前,我有話對你說。
很多人之所以被數字貨幣投資所吸引,是看到別人獲得了高收益、「暴富」了,就產生了幻覺,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認為別人可以,我也可以。
結果把風險拋在腦後了,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賬戶虧完只剩兩塊五。
這不是個笑話,是絕大多數新手入場真實的現象,二八定律無論在任何投資市場都存在,發財致富的永遠是少數人。
特別是在區塊鏈資產投資市場,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監管不完善,投資者的權益保護很吃力,你可能吃虧上當了找不到地方討公道。
所以,認清數字貨幣投資,目前依然是一個相對波動比較大的高風險的小眾投資市場,同時伴隨著一些機會,是我們參與投資的前提。
另外,投資是人生的必修課,一個人的投資能力決定一個人一生財富的多少,越早開始學習和刻意練習,之後的復利效應也回越來越巨大。
我們需要保持對區塊鏈、數字貨幣未來發展的信心,同時保持對自己成長的耐心。
那我們的數字貨幣投資如何正確開啟呢?
只說兩個點,這兩個點很重要!是任何投資區塊鏈資產的人必經之路。
1. 閑錢投資,小成本練習
指導過500+的學員,最大的感受是,最難指導不是陌生夥伴,而是自己身邊家人朋友的咨詢,因為越是最親近的人,他越不願意耐心看你的文章、學習你的課程,甚至聽你的苦口婆心。
所以對他們,必須簡單粗暴,快速入門。
舉個例子:
結果怎麼樣?
後來來找我了,而且聊了很多次,確定了自己更適合做一個賺趨勢紅利錢的投資者,然後現在踏踏實實的做好配置,閑錢做定投。
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原因是這樣的,投資有一個只要你開啟,就能獲得的經驗,就是只有虧了錢的時候,才會引發關鍵性的思考,從而獲得更多的進步。
所以小成本試錯,才能把你原本把」感性「的東西具象化,才不會被情緒驅使著操作,畢竟投資本來就是相對「虛擬」的東西,再加上你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致命的錯誤往往發生在你毫無覺知的時候。
而小成本的試錯,不僅能讓你快速的積累經驗,還能快速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❸ 比特幣能吸引主流投資者嗎該如何正確的投資比特幣
BTC不死不活的閑魚市場行情而言,不推薦投資人輕率去股票抄底一些虛擬幣。未來虛擬幣的下線發展趨勢眼前現階段依舊在買賣中的一些貨幣難以保證沒被下線或是掩藏買賣。虛擬幣的下滑是毫無底線的,BTC等主流幣還有一個支點而他們沒有。近期假如減倉建議還是再次猶豫,假如上位被罩的你就不用再操盤了以防受盡折磨。直到BTC暴跌至3000美金周邊時再考慮分層次股票建倉你喜歡的貨幣,從毛利率來講通常是股市熊市不死的虛擬幣在新牛市中都會有很大的上漲幅度,但是目前基本都是賭,因此建議還是將注資眼光凝視著主流幣、期貨交易貨幣。
虛擬貨幣做為區塊鏈金融領域的一個運用,他當前的發展趨勢並沒產生完整的系統軟體,用專業名詞而言欠缺認真細致受監管的交易體系,而且受信息差影響和做莊狀況困惑。可是總的來講未來數字貸幣依然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僅僅看著你怎麼選擇罷了。BTC、以太幣等主流數字貨幣在2017年末突破了歷史時間最高處,然後就是快速狂跌,這期間幣市「巨頭」們紛紛TX退場,留下遍地的老實人接盤站在高崗上。今天還有很大一部分持幣人是當時做老實人接盤被割韭菜得人。
❹ 如何投資數字貨幣賺錢
目前投資數字貨幣到少需要以下幾點:
一:做好長期投資打算,能挖的最好自己挖,挖不了的只能買了,或者搬磚賺錢。
二:如果是空投幣就選譯總量少的(量少升值空間大),就算大企業也不會做量少的幣來割(因為幣越割越少,割割就沒了)。
三:選譯能挖且預挖少的,就算大公司也不可能做個能挖的,能挖就等於白送。(預挖是用來割韭菜的,所以要選預挖量極少的幣種。)
四:要選去中心化的錢包,不要選智能合約的。運營半年以上的(這樣保證錢包穩定性)。
五:觀查交易平台的代碼和運營模式及服務質量,要選口碑好的,這樣為了防範平台被盜及跑路。目前國內這樣的平台很少,需要時間來了解。
六:不要看落地場景和宣傳,因為只有空投幣才需要落地場景來吸引玩家買幣升值(要看量)。
❺ 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將會給我們的未來帶來哪些改變和機會
最近區塊鏈板塊由於受到各種信息的刺激,區塊鏈板塊的發展走勢整體全線爆發,數百隻個股異常活躍,數十隻個股掀起了漲停潮,各種與區塊鏈概念和數字貨幣有關的行業和企業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看好,隨後緊接著就是央行或將成為全球首個發布數字貨幣的央行,那麼數字貨幣的到來究竟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所謂的改變和機會呢?
說到數字貨幣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中本聰所創始的「比特幣」,2009年初,中本聰設計出了一種數字貨幣「比特幣」,「比特幣」用它分布式賬本的管理方法擺脫了第三方機構的制約和限制,隨後被中本聰稱之為「區塊鏈」。它因短短幾年內價值翻番一度漲到 歷史 最高價時的19850美元,那麼究竟是什麼概念讓它短時間受到眾多資本的關注呢?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比特幣」的主要特徵
①徹底去除中心化,沒有任何發行機構,它是第一種分布式自運行管理的虛擬貨幣,整個體系由龐大的用戶群構成,沒有中央管理系統,去中心化是它安全又自由的核心保證 。
②在全球流通,沒有國界,沒有限制,它可以在任何一台連接互聯網的電腦上進行管理,不管你是任何人或身處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地進行挖掘,購買,收購,出售,它的自由度可謂是前所未有。
③專屬個人所有權,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操控它需要自己獨有的密鑰,它可以被用戶獨立地保存在任何可以存儲的介質。
④沒有任何隱藏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交易費用低廉,對每筆交易收取的交易費用降到了各種交易費用的最低,而且交易速度相比也會很快。
⑤不經過任何管控機構,不會產生太多的交易環節,不會留下任何交易記錄,沒有繁瑣的額度限制和手續限制,知道對方的比特幣地址就可以自由的支付。
隨著比特幣的價值被各種人群認可,從2013年開始國內外很多商家就已經接受了用比特幣支付來完成雙方的交易,比特幣的交易模式類似於電子銀行轉賬的交易模式。
那麼數字貨幣的發行也會像支付寶和微信一樣給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數字貨幣的發行將會有可能給哪些方面帶來不一樣的改變和影響。
1 首先就是金融生態和金融規則的影響
數字貨幣的到來更多的時候還是會對金融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它會打破過去的各種由地域障礙,流程障礙和人為障礙所造成的局限性和制約性,去中心化會讓金融行業去除很多曾經繁雜和瑣碎的流程工作和管理工作,也會新滋生出很多曾經沒有的新生業態和新的工作崗位,它將會對全球金融產業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大洗牌,未來也會爆發出很多新的金融機會和金融潛力。
2 然後就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模式的影響
數字貨幣的到來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進行又一次的升級和改造,它不僅僅是讓我們又多了一種新的支付方式而已,而是會讓我們的支付方式更加的隱秘化和安全化,而是會讓我們的支付體系更加的多元化和獨立化。
支付方式的改變也許是數字貨幣發行最基礎的影響,真正的改變也許會顛覆了我們的生活模式,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各方面應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會被區塊鏈的運行模式所影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比如物與物之間聯系,又比如雲計算,物聯網等等,都是區塊鏈的衍生。
3 最後就是產業變革和產業發展的影響
數字貨幣的到來不僅能帶動出更多的新生產業和新生工作,它也許更能改變我們曾經的很多舊有交易模式和商業模式,它或將會成為移動互聯網之後的又一個新的經濟引擎。
隨著國家對區塊鏈技術的越來越重視,數字經濟將會迎來越來越快的高速發展期,隨之而來的產業紅利和產業藍海也會即將爆發。
隨著數字貨幣和數字經濟的到來,未來的中國將越來越快地走向國際化和全球化,隨之而來機會和挑戰也會越來越快地走到我們的身邊和眼前,想要改變自己的你其實從來都不缺乏機會,缺乏的永遠都是你的行動力,想要改變人生的你其實從來都不缺乏機遇,缺乏的永遠都是你的膽魄力。
❻ 從貨幣演化的歷史探究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
歐易OKEx research: 從貨幣演化的歷史探究數字貨幣的未來發展
摘要: 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於節點網路和數字加密演算法的虛擬貨幣。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如比特幣,以太坊等;由於演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從而消除了通貨膨脹的可能;由於交易過程中需要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指的是有發行主體一類的貨幣,如央行發行的數字人民幣,Facebook的Libra等。
本文從貨幣的本質、貨幣載體的 歷史 變化和貨幣發行方逐步完成統一的 歷史 變革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旨在探討數字貨幣是否具備貨幣三要素,能否逐漸取代現鈔實現數字化革命,以及目前數字貨幣仍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 數字貨幣、貨幣史
一、貨幣載體的 歷史 變化
1.1 貨幣的本質
眾所周知,傳統貨幣史上大家認為貨幣的本質是價值尺度,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為交易媒介和價值儲藏手段,根本目的是為了組織生產活動並成為維系生產關系的紐帶。但隨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協同發展,貨幣本質的解釋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一定的改進,我們可以看到目前貨幣的本質已進化為了一種人類構建的 社會 機制,其核心是信任,這個信任是由不信任的各方對中間方(貨幣發行方)的信任。我們大家現在對貨幣達成了新的共識,就為信任缺失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其次,貨幣的本質也是記賬貨幣,或被稱為度量單位,其價值隨著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與國內外形勢變化而浮動。而一個好的度量單位其價值必然是相對穩定的,由此,在 歷史 的進程中,貨幣總需要一整套機制來確保其價值的穩定,該機制發展至今已較為全面,目前包括支付清算體系、信用創造體系、金融監管等核心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貨幣本質上體現的就是開文提到的信用關系。貨幣既是發行者的一種債務或責任,也是持有者的一種信用或索償權。因此貨幣雙向影響資產和負債,並可通過兩端的變化來得以記錄。
最後,這種信任關系是可以流通的。貨幣如果想要流通使用,就必須用代符來加以表徵,用記賬系統來記錄價值及其轉移並清償各種信用關系。
數字貨幣要想取代法幣,則需要滿足上述貨幣的三大要素。從長期來看,數字貨幣背後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機制來確保其價值的穩定,從而實現其作為記賬單位的功能,而這一整套機制極有可能由央行來提供,稍後我們會提到這背後的原因。
1.2 貨幣載體的變化
從 歷史 上來看,貨幣載體遵循從金屬貨幣過渡到銀行票據,再到法定貨幣(fiat money)的變化過程。最初,金屬貨幣的出現大大方便了交換的進行,促進經濟 社會 加快發展。然而,隨著交易頻率的提升、交易范圍的擴大,大量攜帶運送、交割清算金屬貨幣的成本越來越高,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商戶間分別記賬,一段時期結束時,雙方再核對賬目,互相軋抵往來後,將余額進行貨幣清算。該貨幣收據叫做『匯票』,專門辦理匯票業務的商戶叫做『錢庄』或『票號』。隨著票號中匯票的接受度逐漸提升,為了方便流通,票號開始將匯票改造成為事先印好面額(劃分不同檔次),標明出票人並承諾見票即付,增加防偽驗證標識等,但不限定持票人的通用匯票,這就使其演變成為「紙幣」。
貨幣載體的變化解釋了人們對其便捷流通性和可信任的需求。該演變過程遵守了格雷欣法則(Gresham』s law),即劣幣驅逐良幣。最初的貨幣與金、銀、銅等金屬的價值掛鉤,隨著交易的進行,票據和紙幣這些不具備真實價值的貨幣用了對中間方的信任做背書,被人為的賦予了價值,並成功取代了金屬貨幣。
理想狀態下的數字貨幣應由所有人都信賴的第三方或者具有強大技術支撐的去中心化系統發行。這種數字貨幣可以說是賬戶數字本身直接轉化為貨幣,貨幣載體由有形轉為無形。
1.2.1 歐洲貨幣載體的變化
歐洲的近代紙幣源於銀行券,英國的金店券就是近代歐洲紙幣的先驅。我們知道,九世紀之前巴比倫的駱駝商隊為避免金銀貸款在運輸途中被劫,曾採用土簡做為附計利息的承兌憑證,這與中國唐代的費錢類似,但其並非近代意義的紙幣。16世紀至17世紀,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英國政府所在地倫敦塔成為商人存放金銀的最佳地點,但1646年,查理一世將13萬英鎊金銀沒收充作軍費的行為讓人們不再信任,紛紛轉向信用較好的民間金店,金店發放的存放收據就被稱為「金店券」,金店券可代替金銀貨幣在市面流通,並用於支付。但由於缺少規范與貪圖利息,在1670年英荷戰爭爆發後英國政府停止支付,金店時代就此結束。1694年英國商人進一步完善規制,以公司形式成立英格蘭銀行,並獲得特許發行120萬英鎊銀行券,就此近代紙幣——銀行券出現於歐洲。
歐洲大陸上的紙幣與約翰·勞(John Law)關系密切。約翰·勞出生於英國愛丁堡的一個銀行世家,自小便擁有豐富的貨幣與銀行體系知識。但在其父去世後,卻仰仗自己精於數學而沉迷於賭博,1694年甚至因將情敵開槍斃命深陷牢獄,後其獄至歐洲。在逃亡期間,他進一步研究金融與貿易,先後在阿姆斯特丹與荷蘭積累了大量經驗,這時他敏銳觀察到如法國等對紙質通貨強烈抵制的國家經濟大多蕭條,引入紙質通貨的英格蘭和荷蘭卻與之相反,紙質通貨的不可替代性讓約翰·勞逐漸成為了「銀行券」的忠實擁躉。
1705年,約翰·勞將自己的理念總結成了《論貨幣和貿易:兼向國家供應貨幣的建議》,他在書中極力主張設立國家銀行,並呼籲國家銀行應與國有企業相輔相成,前者掌握國家金融,後者控制國家商業,從而實現國家對貨幣和貿易的壟斷,壟斷得來的利潤則反哺國家財政債務。
這一構想想要實現並不容易,直至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好大喜功緻使了政府的債台高築。在這種情況下,貴金屬的短缺毫無疑問地造成了流通的金屬貨幣急劇減少,法國疲睏的財政讓約翰·勞看到了希望。1715年,約翰·勞先後說服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奧爾良公爵,下一年約翰·勞就在巴黎成立了通用銀行(Banque Generale),該銀行有權發行銀行券並參與皇家歲入的管理,且紙幣可以兌換為鑄幣,這是法國第一次私營銀行大規模發行紙質通貨。1717年,約翰·勞又說服法國皇家所有稅收必須以銀行紙幣繳付。直至1718年,在約翰·勞的大力鼓吹下,該銀行國有化,搖身變為法國第一家中央銀行,這標志著法國從鑄幣開始轉向應用紙幣,後英國等國家相繼加入紙幣陣營,紙質通貨在歐洲得到了廣泛傳播。
1.2.2 美國貨幣載體的變化
17世紀早期,英格蘭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切薩皮克灣和新英格蘭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到18世紀最終形成了北美13個殖民地。由於殖民者所帶鑄幣較少且尚未在每周發現金銀礦,實際鑄幣供給嚴重短缺,貿易逆差的長期存在更是加劇了這種情況。為此殖民者主要使用了五種形式的貨幣。(見表1)
表1 殖民期北美五種貨幣形式
表2 非紙 幣逐漸消失原因
北美殖民地最早的紙幣發行是馬薩諸塞殖民地於1690年發行的信用券,用於支付遠征軍軍餉,該信用券是介於以稅收為擔保所發行的短期票據與純粹的信用貨幣之間的一種貨幣形式,當局承認將來可兌付金銀,可用於納稅,可作為法償貨幣。出於軍事融資或征稅需求,其他殖民地紛紛效仿,但由於其只承認在未來兌現,這種紙幣很快開始貶值,直至1764年英國議會完全禁止了法償貨幣的發行。
之後的轉機在美洲大陸的獨立戰爭中孕育。當時的中央政府,即大陸會議只是一個各邦領導人集會,並無權征稅。在這種情況下,軍事融資就要仰仗借債或者印發鈔票,托馬斯·潘恩與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均支持借債,他們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應該沒有債務,國債是一種國家凝聚力」,但漢密爾頓同時也認同紙幣的必要性。本傑明·富蘭克林則是紙幣的強力支持者。最終,出於考慮到戰爭前景未明,且大陸會議並無任何擔保,向其貸款風險較大,彼時各殖民地也無充足資金放貸,大陸會議就採用了發行紙幣的方式融資。與此同時各州當局也被迫使用信用券用於戰爭機器的運行。隨著紙幣的大量發行,自1776開始,大陸券又不斷貶值,1781年印刷1美元大陸券的成本甚至高於其貨幣價值,但由於戰爭的進行,大陸會議又不得不繼續仰仗紙幣。獨立戰爭勝利後,美國憲法明確給予了聯邦鑄造貨幣與調節其價值的權力,各州無權鑄造貨幣或發行紙幣。
在歷經了第一合眾國銀行、北美銀行後,來到了第二合眾國銀行時期,時任美國總統的傑克遜由於不滿於銀行的1/3股份為外國人持有,對州銀行的排擠與對國內外匯兌的壟斷等,強烈反對紙幣,相信「硬貨幣「,這使得第二合眾國銀行最終於1841年倒閉清算,美國央行進程被迫中斷。直至1846年,國會批准成立獨立的國庫系統,就此全國各地海關與造幣廠構成的國庫或子國庫系統存放政府資金,該系統在1913年聯邦儲備體系成立前一直是美國貨幣銀行體系的主要調節者。
1861年,又是相似的背景,即美國內戰爆發了。北方聯軍急需一種全國性通貨來制止上千種銀行券造成的混亂。次年2月,國會通過了時任財政部長蔡斯的提議,通過了《法償法案》,該法案授權財政部發行1.5億美元的合眾國財政票據,也就是「綠背紙「,並宣布其為法償貨幣,可用於支付,但不能兌換金銀,不能用於支付關稅和政府債券利息。這是美國聯邦發行的第一種紙幣,是完全基於國家信用發行流通、行使貨幣職能的信用貨幣。
1.2.3 中國交子等紙幣的 歷史 變化
中國紙幣出現於封建鼎盛的北宋時期,早於歐美近七百年。唐宋期間,川蜀地勢復雜而商貿發達,其交易媒介仍是價低笨重的鐵錢,極為不便,這就是交子出現的直接原因。從更為本質的角度來看,宋朝鑄幣外流,「錢荒「嚴重,軍政費用高昂,財政赤字加劇,這與歐美紙幣出現的契機相似,但除此之外,中國彼時卻是高度中央集權專制政體的封建國家,是由政府直接出面將新的交易媒介(交子)強行推廣,這就使中國的紙幣(交子等)除了具有貨幣的經濟職能外,還兼有貨幣的政治職能。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歐美大陸還是中華文明紙幣的誕生與延續,均是以流通手段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擁有較為穩定廣闊的貨幣市場,並始終伴有濃厚的政治軍事色彩,政府希冀通過紙幣的發行來支持政府開支與龐大的軍費。但中國交子出現時,中國還是重農抑商的農耕 社會 ,經濟水平遠低於17、18世紀已興起城市、商業迅猛發展的歐美等國,缺乏穩定的物質基礎,商品生產與商品貨幣關系並不 健康 。更別說在封建統治下,「交子務「隨時可能讓紙幣淪為單純的財政掠奪工具,其信用事業與信用機構相當不牢靠,這背離了紙幣應有的經濟職能,而更偏向於」政治職能「,由此,穩定而 健康 的信用機構與信用體系也是信用貨幣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貨幣發行方的 歷史 變化
2.1 貨幣發行方從私人貨幣向央行貨幣的轉變
鑄幣權被認為是展現政府權力的根本性因素,政府透過它來展現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早期,政府並沒有承擔製造貨幣的任務,而是擔保被用作貨幣的材料的重量和成色,即金、銀和銅,並標明其真實的價值。在此階段中,私人企業並不具備提供健全的鑄幣能力,提供統一的、容易辨認的鑄幣技術一直是一個重大的難題。同時,政府發現由自己來鑄造貨幣不僅有益於 社會 ,而且可以抽取用來支付鑄造成本的費用,從而擴大收入。在攬過鑄幣權以後,我們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濫用人民的信賴而欺詐人民,這體現在當人們拿著金屬塊到政府的熔爐去鑄造貨幣的時候,政府強行留住部分;在收迴流通中的鑄幣重新鑄造成金銀行兩較小卻表明同樣價值的硬幣。
在中世紀時期,貿易的收縮導致了貨幣流通數量的減少。為了恢復貿易,歐洲地區的君主們爭相減少鑄幣的分量和成色。最終,紙幣的出現,讓政府獲得了一種更為廉價的欺騙人民的方法,政府使用了殘暴的手段將這些劣幣強加於人民。
政府壟斷了紙幣的發行,這極大的有助於政府權力的增長。我們假設,如果政府有權隨自己的意願創造任何數量的貨幣,並使人們接受之,這將有利於政府捍衛自己的權力。 近些年來,政府之所以不斷擴張,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其能夠發行貨幣來彌補赤字。因此,我們認為,政府應當在人民認可的范圍內發行貨幣,否則,這種權力將被剝奪。
紙幣由多家私人銀行發行,逐漸統一為中央銀行發行。對於數字貨幣,目前由眾多私人發行,但真正能成為貨幣的數字貨幣,最終將由中央銀行發行,成為中心化的數字貨幣。類似比特幣這類型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未來可能演化為一種投資品(當前的數字貨幣並不是真正的貨幣)。
2.1.1 英格蘭銀行統一貨幣權
從17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20年代,各類銀行券都在市面上流通,在倫敦地區,以英格蘭銀行券為主導。1826年,英國議會通過《銀行合夥人法案》,表明英格蘭銀行在倫敦城外65英里的范圍內享有唯一發行股份制銀行券的特權,但是倫敦的私人銀行仍可發行銀行券;允許英格蘭銀行在英國各地設立分支行。該法案通過後,英國一些小型私人銀行合並為股份制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並發行了自己的銀行券。此時的英國貨幣市場中,出現了英格蘭銀行券、私人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和股份制銀行券並行的情況。
直到20世紀初期,英格蘭銀行才最終統一發幣權。1833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新法案,規定英格蘭銀行券獲得無限「法償」資格,即法定貨幣,強制流通,必須接受,不得拒收。英格蘭銀行券也因此成為首個和唯一一個獲得法定貨幣地位的銀行券,在法律上地位等同於黃金。1844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銀行特許法案》。該法案規定,凡是新設立的銀行一律禁止發行銀行券;在1844年前沒有發行過銀行券的銀行,其發行額度受限制,已經發行的銀行券仍可流通;凡發行銀行券的銀行在倫敦設立分行或同其他銀行合並的,均喪失紙幣發行權,並將此權利移交給英格蘭銀行。隨著該法案的逐年實施,英國(僅限於英格蘭和威爾士)多數銀行都漸漸喪失了紙幣發行權。到了1921年,實際有紙幣發行權的就只有英格蘭銀行了。
最終,英格蘭銀行券成為英國的法定信用紙幣,並延續使用至今。 1914年一戰爆發後,為了給戰爭籌集資金,財政部發行了10先令和1英鎊票據當做紙幣在市場上流通。因而,在1921年後,市面上除了英格蘭銀行券,還有財政部票據。1928年,英國議會通過《通貨和鈔票法案》,在法律上確認了英格蘭銀行為全國貨幣發行的唯一機構。從此,英格蘭銀行券成為了英國紙幣的唯一主宰,完成了紙幣流通的大一統。1931年英國徹底脫離金本位後,英格蘭銀行券成為了「金本位接班人」,成為英國的法定信用紙幣(僅靠政府信用背書,不可兌現),並延續使用至今。英國貨幣制度也轉變為不可兌現的信用紙幣制度。
2.1.2 美元的統一
1787年,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美國憲法誕生,該憲法旨在建立一個由最初13個殖民地組成的共同市場與政治聯盟,從法律層面確保了各州之間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有流動,並規定和限制了聯盟政府的權力。尚未說明聯邦政府獨占發行銀行執照與紙幣的權力,由此各州銀行在早期紛紛「佔山為王」,發行自己的貨幣(即銀行券),其價值取決於發鈔行的聲譽以及便利性等因素。
縱觀 歷史 ,美國曾兩次嘗試創立聯邦銀行,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銀行並非真正的中央銀行,僅是處理全國性銀行業務的機構。
表3 美國第一銀行與美國第二銀行概覽
與州銀行的沖突讓美國央行體系發展進程不斷受阻,這時南北戰爭成為了新的突破點。北方各州為融資軍政費用,1863至1865年通過了《銀行業法案》,建立了作為聯邦政府新發型債務交易平台(二級市場)的聯邦銀行體系。該體系可以解決一些州銀行發展的弊端,此外,為了管控銀行風險,來確保銀行的流動性與清償性,該法案還要求對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和資產質量進行嚴格的監管與信息披露,並實施了准備金制度。與此同時,美國成立了 歷史 上第一家銀行系統監管機構OOC,負責頒布國民銀行執照,OOC監管職責明確。但此時在經濟波動時貨幣供應仍缺乏彈性。
1865年後經濟危機頻發,直至1907年一些銀行因投機而擠兌,銀行業受損嚴重。最後國會要求國家貨幣委員會進行審查,也由此,經其提議,美聯儲誕生。
三、對數字貨幣未來的展望
上文我們總結了貨幣載體和貨幣發行方的 歷史 變化,不難看出,貨幣載體的局限性,如交易便捷性、可攜帶性、交易手續費等問題,決定了貨幣將必然朝向脫離載體的方向發展。數字貨幣和紙幣等劣幣取代金銀一類的良幣作為貨幣載體是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 歷史 總是驚人的相似,一旦貨幣數字化或虛擬化得到了共識,維護這種共識和追逐貨幣利益將必然體現了政治博弈。由政治階層壟斷數字貨幣發行、調控數字貨幣供給或許將成為數字貨幣所必然經歷的過程。近些年來,央行對數字貨幣的 探索 為貨幣制度的變革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考與實踐,這些 探索 依然路途漫長,但也充滿希望。而對於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來說,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我們認為其更接近於投資品,而不是流通貨幣。
3.1 央行數字貨幣的現狀
我國的數字人民幣CBDC,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幣等價,並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數字人民幣相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說,優勢在於第一是雙離線支付,即在網路信號不佳的時候也能滿足正常的電子支付需求;第二是安全性更高,因為微信和支付寶背後的信用方是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家公司,而數字人民幣則以央行的安全系統做背書;第三是多終端選擇,微信和支付寶必須要求有網路的手機才能完成支付,而對於沒有智能手機的人群,可以選擇IC卡、功能機等硬體使用數字人民幣。
日前,央行宣布,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宣布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旨在 探索 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該項目已得到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
中國央行正在深圳、蘇州、雄安地區、成都四地試點數字人民幣,此外,數字人民幣也將在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2月6日,北京發放了數字人民幣紅包,每份紅包金額200元;2月23日,微信公眾號「成都發布「稱,成都將預約發放總額4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
3.2 數字貨幣存在的問題
數字貨幣完全取代現鈔後,央行通過數字系統可以實施完全的負利率貨幣政策,使貨幣政策突破ZLB(零利率下線)。對於普通人來說,存款可能出現負增長的趨勢。如果人們持有紙幣,在銀行利率突破零利率下線的時候,尚可把錢取回家中,從而躲過資產負增長的情況。然而,當數字貨幣完全取代紙質貨幣的時候,人們將無奈面對資產的縮水。
從 歷史 的角度,我們不難發現,貨幣的本質已經超越了經濟屬性,體現更強大的政治屬性。未來的貨幣革命的障礙不在於經濟與技術,而在於政治。政府通常採取超量發行貨幣的方式應對赤字的問題,這將導致通貨膨脹,人們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各國針對數字貨幣的政治紛爭會否給數字貨幣帶來巨大的波動性將不得而知。
理想化的數字貨幣的真實價格絕對不變,可有效的避免通貨膨脹的威脅,與商品服務價格只形成結構性相對變動。這樣的貨幣才是真正的穩定幣。然而實現這種理想化的數字貨幣將要突破政治阻礙形成共識,相互制約,建立儲備金機制,支付結算機制,信用機制等目標。目前的數字人民幣僅僅將現鈔數字化並進行了跨境支付的技術嘗試,數字貨幣要取代現鈔依舊道阻且艱。
文獻參考:
【1】 劉子健,《東西方紙幣產生條件的比較研究》,《中國錢幣》,1994年4月
【2】 王志軍等,《歐美金融發展史》,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3】 錢學寧,《貨幣本質與數字貨幣解析》,《中國金融雜志》,2019年12月
【4】 【英】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著,姚中秋譯,《貨幣的非國家化》,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
【5】 格物資本,《英國貨幣史:紙幣的誕生和大一統》,2019年6月1日
【6】 周永林,《從貨幣本質看數字貨幣未來》,《央行與貨幣》,2018年12月
❼ 數字貨幣有未來嗎
你好,從信息熵角度說,為表示你有多少資產,以前用黃金重量,後來用紙幣,現在或未來就是銀行里的一串數字。
因此,我們需要一種分布式記賬的賬本,也就形成了現在加密數字貨幣的核心,更是未來的趨勢。
一、為何需要數字貨幣?離線支付和匿名性一直都是現金試圖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的數字人民幣(也稱 DCEP)就是屬於法定加密數字貨幣,是把基於國家信用的紙鈔改為了加密數字串形式,致力於對 M0 的部分替代。
如今的數字貨幣,本身就可以分成四類:匿名的,不匿名的,在線的,離線的。不匿名、在線的數字貨幣是最直觀的,這個在實用中清晰易懂的。
這個流程其實非常直觀,以銀行為絕對中心,一切的保密工作都是銀行做的,銀行也100%的知道消費是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的。區別就是可以提一筆錢不花放在數字錢包里,也類似於一個帶有延遲的支付寶。
另外,匿名的在線貨幣更像現金,而且匿名的數字現金非常神奇,銀行會知道這筆錢去什麼地方,這里又用到「盲簽名」的技術。
可見,數字貨幣其實在背後運用了先進的技術,幫我們解決掉當下現金的短板與難題,這就是 科技 時代的一種「紅利」,包括技術上實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降低人為干預成本等等。
二、當下推廣的央行數字貨幣,會讓用戶拋棄第三方支付嗎?說實在的,除了現金,很多人還一直都在憂慮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龍頭地位不保。
可是,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自然不想真正「去中介化」,採取的仍是「央行——金融機構——用戶」的雙層運營機制,用戶在金融機構開戶,不直接與央行發生業務關系。
當然,理論上是不需要的,就像沒有第三方支付時,支付轉賬交易也照常運行一樣。就現有清結算體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屬於體驗層面提升,也是錦上添花,一直都不是必需品,就央行數字貨幣也是如此,沒有第三方支付,不會有實質影響。
但是,央行數字貨幣是個新戰場,用戶習慣從零培養,現在來看,銀行APP率先試點,先發優勢不在第三方支付這里。當然,我們也不必過度誇大這種影響。
最後,第三方支付崛起,並非監管機構有意推動或金融體系自發孕育的產物,而是市場需求自我催生的變革創新。既然是契合市場需求而生,用戶習慣成為第三方支付最大的護城河,只要它們用戶體驗不滑坡,第三方支付就有生命力。
隨著比特幣價格突破50000美元,然後又突破60000美元關口,現在與比特有關的數字貨幣的話題也火爆了起來。
首先說明一點,數字人民幣和比特幣雖然都叫做數字貨幣,但性質完全不同。
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去中心化貨幣,有很好的保密性。
而數字人民幣剛好相反,數字人民幣與紙質貨幣沒有區別,但更容易控制,發行成本更低,使用數字人民幣的保密性比用銀行轉賬還差。
當然這兩種不同形式的數字貨幣各有利弊。
我國在世界各國中是較早試點國家3數字貨幣的,那麼中國為什麼這么著急試點數字貨幣呢?
這主要是我國的第三方支付發展的非常迅速,就是我們平時常用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等,大家當然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但銀行(國有)不這么認為,因為銀行在第三方支付這場競爭中完全落後了,弄了個雲閃付但幾乎沒什麼人用。
國內的銀行都是國營的,而金融又是關乎「執政根基」的大事,現有規則下競爭不過,那就修改規則唄,所以國內才這么著急推出數字人民幣。
數字人民幣到底是什麼,就是銀行或者有關部門可以隨時掌握你手裡有多少錢,甚至連錢的編號,甚至任意一張編號的錢的來龍去脈都可以隨時掌握。
比特幣突破6萬美元,以太坊突破2000美元,這在以前看來是天方夜譚的價格,但是卻在今年實現了,這放在3-5年前估計也只有比特幣鐵粉才敢想的。
拋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用途和價值,單從廣義上的數字貨幣來看,我認為數字貨幣有著非常好的前景,這當中也包括人民幣數字貨幣。
如今市場中的數字貨幣成千上萬,而且每一個在交易所上線的數字貨幣都有透明的價格,無數投資者購買了大量數字貨幣,有的是高買低賣博差價,有的是相信數字貨幣有光明的未來,價格被嚴重低估,現在買進是為了以後更高價格賣出,賺取更高的利潤。
那麼,數字貨幣真有未來嗎?
數字貨幣的未來不會取決於少數人的愛好或者信仰,在我看來,數字貨幣的未來取決於各國政府,每個國家所處的賽道不同,對於數字貨幣的態度也不盡相同。例如:美國和日本對數字貨幣持開放態度,而印度卻明顯信心不足,對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持排斥態度,這就是國家之間所處的賽道不同。
比特幣被成為數字貨幣的代表,也被稱為數字黃金,已經有國家將比特幣視為外匯儲備的選擇,這說明比特幣的價值在全球達成了廣泛的共識,而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就是共識。
當全球投資者,包括各國政府在比特幣的共識上達成一致,數字貨幣的推廣和普及將變得更為容易,當全球大多數人接納了數字貨幣後,比特幣的價格將飛上天。
回過頭來,如果比特幣不被大多數投資者所接受,到那時,比特幣還是只能回歸到少數人玩的概念中來,達不成共識的比特幣價格將掉頭向下。
好消息是如今全球投資者對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接納程度遠好於預期。
比特幣的價值就是在全球達成廣泛共識,美元能成為全球儲備貨幣是美國集合了全部精英,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對世界局勢的操縱才有了今天的美元霸權。
比特幣真是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以國家力量創造出來收割全球投資者的工具?
這種可能是存在的。
個人認為,數字貨幣是未來的趨勢,也許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數字貨幣,也許是以央行為代表的人民銀行所發行的數字人民幣。
我個人認為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前景更加光明。
本文純屬個人意見,不一定正確,不足之處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