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貨幣 > 數字貨幣r9

數字貨幣r9

發布時間:2023-05-22 13:35:09

『壹』 如何通俗易懂得解釋什麼是區塊鏈,什麼是比特幣

說說區塊鏈的社會或者經濟意義吧。以前的很多科技,其實都是致力在「生產力」這一塊,比如說人工智慧,它是生產力的一種進步。而區塊鏈,對生產關系有很大的改進,致力的是生產關系。那麼為什麼這么說?
因為所謂的生產關系,其實就是人和人之間、商業夥伴之間,如何做生意。而這些東西,原來都是在人互相之間的認知過程中,並沒有用什麼特別的程序,把它程序化,或者量化。
比如我跟你現在是好朋友,我們就可以做生意,如果有人挑撥我們的關系,我們不是好朋友了,我們就不做生意了,即使我們做生意能夠賺錢,我們也不幹,因為大家互相之間已經沒有任何信任了。
而區塊鏈,它其實是由於數據都經過各方面節點的認證,同時備份,所以我的數據,是盡可能真實且肯定不能篡改的,那麼既然這樣,你相信我的數據,你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做一個程序編程,然後把這些數據,可以用來做什麼樣的商業合同、商業合作的這個「生產關系」,給程序化。這樣大家就相信數據,相信演算法編出來的程序,而由於你相信這個數據,相信這個程序,你就可以在這個程序上去開發各種APP,這些APP就是生產關系,就是到底去做什麼生意。這個就是:區塊鏈其實是對「生產關系」的一種重構。

『貳』 顯卡大減價,現在是買顯卡的好時機嗎

現在不是買顯卡的最好時機,現在只是由於數字貨幣貶值了,顯卡和過去有了一定的降價。但是現在看性價比也一般,並且最新的gtx2000系列的顯卡也要出來了。新顯卡出來前買老顯卡是不明智的。

『叄』 AMD VS 英偉達:顯卡江湖的書劍恩仇錄

眾所周知,AMD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顯卡和CPU上,能夠同時做到行業top級別的公司。

但與英特爾和英偉達這兩大霸主相比,又似乎總是差了那麼一點兒意思。

長久以來,AMD的顯卡賣不過英偉達,CPU賣不過英特爾,但它卻能頑強的活下來,這可真的是一門玄學啊。

上次,我們已經簡單長篇大論地梳理了AMD與英特爾之間纏纏綿綿走天涯的愛恨情仇。那麼今天呢,咱轉移到顯卡領域,好好聊聊AMD與英偉達的書劍恩仇錄。

誒,你還真別不信,英偉達與AMD同樣也有著纏纏綿綿走天涯的一段秘事呢。

(不得不說,AMD還真是夠可以的啊,左擁右抱,人生贏家~)

先來說說咱們的老黃同志。

黃仁勛,美籍華人,原AMD公司專業晶元設計師,技術能力十分過硬,混得也相當不錯。但不知道是AMD給得太少了還是老黃年少輕狂愛自由,冷不丁地就跳槽了去了LSI Logic,一家傾向於晶元圖形處理的公司,還順便轉了個型。叮咚~銷售精英黃sir正式上線。

但黃sir又不甘寂寞啊,三十而立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紀,於是他一狠心,在1993年拉著兩個小夥伴共同創立了英偉達,主攻當時仍處在萌芽階段的圖形晶元市場。

(插一嘴,這時候的AMD在幹啥呢?它正在和英特爾相愛相殺打官司鬧離婚呢.......)

要知道,早年的圖形處理器市場還相當於一張白紙,正處於蠻荒時代,入局的玩家也賊多,競爭可謂是相當的激烈,群雄並起硝煙彌漫啊。

據說,老黃曾經給Bay Area的一位分析師打電話,跟他咨詢圖形晶元的市場走勢,分析師回復說:「這個市場還沒起步就已經亂成一團了,現在已經有將近30家公司,你最好還是別干這個。」老黃聽後十分感動,然後就成立了英偉達。

真乃一狠人吶!

當時,3DFX這廝因為推出了引領時代潮流的Voodoo 3D加速卡,確立了絕對的江湖統治地位。憑借3D加速卡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和炫目效果,當時的3DFX把所有同行都摁在地上摩擦,當然也包括老黃的英偉達。

英偉達成立初期由於經驗不足,發布的產品NV1、NV2顯卡都宣告失敗了,當時還因為燒錢太多,陷入了財務困難,窮得叮當響,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裁員。

將軍百戰穿金甲,一將功成萬古枯。老黃畢竟不認命,留足了槍支彈葯苦心研發NV3,即Riva 128,這時候又順便搭上了微軟老大哥的Direct 3D,性能超越了3DFX的Voodoo和ATI的Rage Pro,雖說畫質一般,但最重要的是便宜啊,因此在OEM市場還是灰常吃香的。

從那以後,老黃像開了掛一樣,如有神助。1999年,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塊GPU——GeForce 256,不僅極大推動了PC游戲市場的發展,更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宣告了3DFX統治的結束。之後英偉達更以很低的價格收購了3DFX,讓其成為囊中之物。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長江後浪拍前浪,前浪一不小心就會死在沙灘上。

半導體界也有一個著名的摩爾定律,那就是:每18個月,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量就會翻一倍,從而提升一倍的性能。而老黃就比較變態了,他給英偉達定下的目標是:6個月升級一次,功能翻倍。

快速的性能升級和迭代之下,背後其實是無數程序員和設計師日日夜夜爆肝的結果。也正因如此,英偉達才能一步步站穩腳跟,成為顯卡江湖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進入21世紀之後,英偉達已經肅清了幾乎所有的競爭對手,就只剩下一個ATI了,即後來的AMD。

你說巧不巧?ATI的創始人也是華人,名叫何國源,祖籍廣東。與3DFX和英偉達的策略不同,ATI走得是一條更高大全的路子,經營范圍極其廣泛,包括了顯卡、視頻捕捉卡和電視調諧卡等種種產品,不僅做設計,還自己做代工生產,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OEM市場上。

然而,ATI做得過於寬泛,自然就不是專攻GPU的英偉達的對手。在英偉達的進攻下,2001年,成立16年的ATI首次迎來了虧損。

不過春風得意後的老黃似乎有點獨孤求敗的感覺,不知不覺便飄了起來。2000年,老大哥微軟給英偉達送來了一筆大單,決定從英偉達這里采購Xbox的顯示晶元和媒體傳送晶元,為了表示誠意,還直接給了2億美金作為訂金,已經很夠意思了吧?

然鵝,老黃還真是飄得忘乎所以了,給的報價過高,惹得老大哥不高興,不僅沒有完成這筆交易,甚至還鬧到了法律仲裁的地步。

這把微軟給氣的啊!畢竟作為老大哥嘛,微軟還是有一些威嚴的,既然小弟不聽話,那就必須得好好敲打一番才行。於是,微軟找到了英偉達的死對頭ATI,把占據英偉達業務接近20%的Xbox二代訂單,直接送到了ATI的手裡。而被英偉達活活從手裡搶走細分顯卡晶元市場的英特爾,也開始對ATI眉來眼去的。

樹倒猢猻散,市場就會給予最快的反應,遭此變故,英偉達的股價應聲而落,從70美金一度跳水到了只有7美金。這誰玩得起啊?老黃無可奈何地再次找到微軟,主動認錯,請求和解,而後又重新拿到了訂單。

但是呢,在英特爾的扶持下,ATI也逐漸站穩了腳跟,顯卡江湖雙雄的局面正式開始了。

ATI其實是一個老玩家了,成立於1985年,並於1993年上市,而彼時的英偉達才剛剛成立而已。所以在ATI眼中,英偉達不過是一個小屁孩。

90年代初期,ATI一直深耕OEM市場,尤其是筆記本的移動圖形晶元。從1997年到2000年,ATI將Rage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地改進設計,最終Rage 128 Pro居然完全可以與3DFX的Voodoo2相提並論。

但是,真正讓大家記住ATI的還是Radeon。Radeon就像是ATI的明信片,讓大家真正認識了ATI,3DFX後唯一能與英偉達在圖形晶元領域掰一掰手腕的一代梟雄。也正是ATI與英偉達長期以來的相互競爭,才推動了顯卡的快速迭代和發展,給大家帶來一個又一個的神卡作品。

ATI和英偉達既是命中註定的宿敵,同時又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破局者。

其實從GeForce 2系列開始,英偉達就一直處於優勢地位,但ATI也不是吃素的啊,Radeon來勢洶洶,初代產品為Radeon 256顯卡,性能上完全不落下風,隨後又進行提頻,改名叫Radeon 7500,性能提升巨大,更是擊敗了英偉達的Geforce 2 GTS,成為新一代性能之王。

也正是從Radeon 256伊始,英偉達和ATI成為了真正的宿命之敵,它們之間的競爭歷程代表了當代顯卡發展的歷史,一直延續至今。

DX7時代,是ATI一直在追趕英偉達 ,而DX8時代,則是ATI全面崛起的時代。那時候,ATI與英偉達並駕齊驅,爭鋒相對,你來我往,相互超越。

在DX8時代,當ATI 推出的Radeon7500還沒得意多久呢,老黃就推出了里程碑式的GeForce 3,再次取得領先。ATI當然不會善罷甘休,馬上推出Radeon 8500,整體表現甚至優於GeForce3。英偉達不甘落後,又推出GeForce3 Ti500來抗衡。ATI不依不饒,發布Radeon 8500,在高端市場取得領先。老黃急了,祭出了一對王炸:DX8時代的究極顯卡—GeForce 4 Ti系列。

老黃原本以為Geforce 4 Ti可以完全壓制ATI,然而終究還是Too Young Too Naive了。

ATI採取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策略。當Geforce 4 Ti發布後的短短4個月內,ATI便推出秘密武器Radeon 9700 Pro,完美支持DirectX 9.0,性能大幅度提升,深受廣大發燒友愛戴。Radeon 9700的完美表現,使得ATI在3D時代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領先英偉達。

在這里還必須得濃墨重彩地提一茬Radeon 9550。我願意尊稱其為:

Radeon·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究極神卡、ATI乃至顯卡史上的絕對經典、中低端市場上神化的結晶、ATI史上的巔峰之作·9550。

其實單從規格上來說,Radeon 9550隻有4條流水線,性能非常一般。但關鍵是人家價格便宜啊,而且能完整支持sm2.0,超頻空間巨大,性能可以提升接近一倍,簡直就是超級甜點。當年的ATI靠這塊顯卡把英偉達的5200打得落花流水,你想想,你花白菜的價格就能吃到大魚大肉,能不香嘛?一代神卡可真不是蓋的!

當然了,風水輪流轉。就在ATI吃著Radeon 9550的老本時,英偉達已經悄悄地展開了PCI Express攻略,這樣一搞,ATI之後就直不起背了。

事實上,英偉達一直在產品研發進度方面略微領先於ATI。早在GeForce 5900發布之前,GeForce 6系列便已經進入研發階段。

當英偉達拿出大刀闊斧簡化後的GeForce 6600時,ATI也推出了X700系列。可惜的是,X700隻是X800的小修小改,成本高,還不支持Shader Model 3.0和HDR等新技術,難以被大眾接受,低端市場的份額被英偉達搶走了一大半,而在高端市場,X800衍生出的X850系列,也難以與GeForce 6800系列正面對抗。

此外,在極為關鍵的中端市場競爭中,ATI推出了X1600,但又一次發昏了。作為力拚GeForce 6600GT甚至GeForce 7300GT的新品,X1600一度被寄予厚望。然而,其所謂的12管線有著太多的水分,步子邁得太大很容易扯著檔的,ATI的這項所謂的超前技術備受質疑,最終無奈草草收場。

令人唏噓的是,就在ATI終於發布X1650XT時(這次是真正擁有12管線,並且實現了36個像素單元了),似乎總算是熬出頭了吧?然鵝,這時ATI卻連家都沒得了......

2006年7月24日,AMD出人意料的收購了ATI。這家擁有21年歷史的全球領先圖形IC廠商以54億美元賣身,雙A最終合璧。

就,挺禿然的......

從此以後,AMD也成為了唯一一個能完整提供CPU+GPU解決方案的雙修玩家,和英特爾爭奪CPU的同時,還和英偉達共分GPU的天下。

但是,一家歡喜一家愁,雙A的結合讓老黃很難受。甚至當時這條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覺得非常的別扭。

畢竟,AMD+英偉達和英特爾+ATI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一個固定組合。而當年出身於AMD的老黃還為了力挺AMD喊出了「Intel is not good enough」時,大家當然認為AMD理所應當就是與英偉達穿一條褲子的。

ATI被AMD收購的那一晚,老黃獨自拿了一瓶威士忌跑到了樓頂,喝著最濃烈的酒,抽著最好的煙,也依然不能排解內心的五味陳雜。此時的老黃在想什麼呢?是在為ATI的突然落寞而感到空虛,還是在為昔日好基友AMD的倒戈相向而痛惜呢?不得而知....

雙A合璧後,ATI成為了AMD的圖形部門,也由此獲得了更多的研發經費以及技術上面的支持。

新的顯卡戰爭又重新開始了,而這次的主角換成了英偉達和AMD。

ATI被AMD收購以後,初期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Radeon HD 2900 XT顯卡是合並後首次發布的產品,它基於全新的R600核心,從這開始就進入了「HD」時代,而「HD」命名也一直延續到Radeon HD 7000系列。

英偉達發布強大G92核心,對AMD-ATI造成壓力,而後A卡迅速反擊,直接推出了55nm更加先進製程的RV670核心,RV670代表作就是Radeon HD 3870 X2顯卡,號稱當時的最強單卡。

還沒等AMD-ATI鬆口氣,英偉達又放出了G100核心,爭鋒相對,彼時的AMD-ATI來了一招田忌賽馬的策略,直接放棄高端市場,用RV770核心的Radeon HD 4870搶佔中低端市場。

之後,N卡牢牢掌控著高端市場,而A卡則成為性價比的代名詞,在中低端市場里混得風生水起,首款支持DX 11的顯卡Radeon HD 5870更是達到了巔峰。

2009年是一個分水嶺。一方面,A卡正式由AMD接管,ATI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另一方面,正式更名AMD顯卡後A卡大不如以前,再難重塑以前的輝煌。

2010年,AMD推出的顯卡普遍升級不大,性能也打不過英偉達,處處落了下風。

2012年,隨著人工智慧、深度神經網路技術的突破發展,提供算力基礎設施的英偉達如魚得水,基於CUDA架構的大規模並行運算晶元Tesla可謂為AI時代而生。到了15年,在AI、VR的巨大風口和礦機催生的需求下,英偉達的股價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這里還有一個重點的事件不得不說,那就是轟動一時的挖礦潮。

在AMD轟轟烈烈打出價格戰招牌時,當時數字貨幣挖礦對顯卡的要求也極高。而A卡無疑是挖礦工們的首選。

之前也提過,那段時間,AMD的顯卡分分鍾賣斷貨,誇張點將就是:曠工們天天守在工廠門口,看到車就上去攔,直接現金交易,卡全部都要。

雖然AMD的顯卡銷量很高,但後勁不行啊,賣得快,沒有貨,結果就是礦工扭頭轉向購買英偉達的產品。而且,隨著數字貨幣挖礦泡沫的出現,AMD 需要面臨的難題是一樁接著一樁:

二手市場交易猖獗、黑心商家瓜分利潤、游戲玩家紛紛倒戈、AMD Mantle API失去開發者的技術支持......

AMD發起了價格戰,最後卻賠了夫人又折兵,而英偉達則坐收漁翁得利,還在不久後發布其Maxwell架構GTX 9XX全系列,也用價格狠狠虐了一把 AMD。

而就是在這段時間里,AMD和英偉達的市場份額開始發生急劇變化。綠巨人開始制霸顯卡領域,而紅色帝國則是有起有落,起起伏伏。

2013年,AMD放棄了HD的命名方式,採用分級別命名方式,最高檔的R9系列,而上一代HD 7970也換了一個新的名字R9 280X。當時,AMD推出的Radeon R9 290X爆出供電過熱、顯卡92℃降頻等不利新聞,被英偉達完虐。

2015年,AMD首次使用HBM顯存,發布首次採用水冷的顯卡:Radeon R9 Fury X,這是一款屬於GCN架構體系的核心,從規格上來說比對手GTX 980Ti強大不少,不過性能方面只能說是互有勝負。

2016年AMD GCN架構的第四代Radeon RX 480,能耗比有了大幅提升,中端的價格中高端的性能,是性價比的不二選擇。

2019年,AMD雖然憑借著7nm工藝和全新的RDNA架構顯卡,幾度出擊,先後推出了多款RX 5000系列顯卡,在功耗、發熱方面拉近了和老對手英偉達的距離,但是不支持硬體光追的弱點,以及顯卡發布初期各種游戲優化兼容和驅動問題,AMD每次新品發布,都被英偉達輕松化解,並沒有打破原來的格局,不禁讓人感到些許的唏噓啊。

2019年第三季度下降之後,AMD開始重新佔領市場,並在2020年第一季度保持穩定,AMD占據了GPU市場的31%以上,而英偉達則占據了剩餘的69%。

AMD走的路線還是性價比取勝,降維打擊,Radeon RX 5700的價格與RTX 2060相當,並提供2060超級性能水平。5700 XT的價格也與RTX 2060 Super幾乎相同,而性能卻與RTX 2070 Super差不多。

近年來,蘋果一直與AMD緊密合作,幾乎所有的Mac系列電腦配備的獨立顯卡都來自AMD。牢牢抓住蘋果這個大客戶,AMD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但是,英偉達在超高端顯卡市場上依然處於高處不勝寒的壟斷地位,RTX 2080 Super和RTX 2080 Ti是玩家可以選擇的最優項。

英偉達和AMD都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他們的下一代顯卡。根據初步估計,RTX 3080將比RTX 2080 Ti快30-40%,而3080 Ti則比後者高70%以上。目前,AMD也確認了Big Navi顯卡為首批RDNA 2產品,性能提升方面亦會有比較大的期待。

時間永是流駛,江湖總不太平,AMD和英偉達的顯卡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新時代顯卡換代的頻率越來越快,性能提升也越來越強,我們仍然激動於英偉達帶給我們的創新,我們也仍然嚮往著AMD的彎道超車。

顯卡江湖的書劍恩仇錄還將繼續上演,沒有結局,一切皆未可知。

『肆』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構成是什麼

從技術的角度,架構的角度,用通俗的語言來跟大家講講,我對區塊鏈的一些理解。

究竟啥是區塊鏈?Block chain,一句話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存儲系統,存儲系統更細一點,區塊鏈是一個沒有管理員,每個節點都擁有全部數據的分布式存儲系統。

那常見的存儲系統,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看一下如何保證高可用?

普通的存儲系統通常是用「冗餘」的方式來解決高可用問題的。圖上圖所示如果能夠把數據復製成幾份,冗餘到多個地方,就能夠保證高可用。一個地方的數據掛了,另外的地方還存有數據,例如MySQL的主從集群就是這個原理,磁碟的RAID也是這個原理。

這個地方需要強調的兩點是:數據冗餘,往往會引發一致性的問題

1、例如MySQL的主從集群中中其實讀寫會有延時的,它其實就是有一個短的時間內讀寫不一致。這個是數據冗餘,帶來的一個副作用。

2、第二個點是數據冗餘往往會降低寫入的效率,因為數據同步也是需要消耗資源的。你看單點寫入,如果加了兩個從庫之後,其實寫入的效率會受影響。普通的存儲系統,就是採用冗餘的方式,保證數據的高可用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普通的存儲系統,能否多點寫入呢?

答案是可以的,比如說以這個圖為例:

其實MySQL的話可以做一個雙主的主從同步,雙主的主從同步,兩個節點,同時可以寫入。如果要做多機房多活的數據中心,其實多機房多活也是進行數據同步的。這里要強調的是多點寫入,往往會引發寫寫沖突的一致性問題,以MySQl為例,假設有一個表的屬性是自增ID,那麼現在資料庫中的數據是1234,那麼其中一個節點寫入,插入了一條數據,那它可能變成5了,然後這5條數據,向另外一個主節點進行數據同步,同步完成之前,如果另外一個寫入節點,也插入了一條數據,也生成了一條這個自增id為5的數據。那麼,生成之後,往另外一個節點同步,然後同步數據到達之後會與本地的這兩條5沖突,就會同步失敗,會引發寫寫的一致性沖突問題。這個多點寫入的話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多點寫入,如何保證一致?

維新「天鵝大咖課」給你更多的技術幹活

『伍』 一台比特幣機一天能耗費多少電

舉個例子。

一台4張R9 280X的顯卡礦機。2.9M左右的算力。
功耗:


每張顯卡額定功率大概250W,稍微超頻大概300W。4張顯卡1200W。
平台:主板,CPU,硬碟,等等,這些加起來不超過200w
顯示器,礦機是基本不要顯示器的。


總計功率在1400w左右。一天33.6度。
如果題注只是問普通家用的台式電腦的話,這個就不好計算了,因為關鍵是在顯卡功耗。普通的顯卡功耗大概就算150w吧。然後加其他的還是按200w算,總計350w。一天4.2度。

『陸』 區塊鏈和比特幣是什麼關系

都閃開,我來答。
字面上,先有比特幣,後有區塊鏈。比特幣始於2009年,區塊鏈始於2014年初。
實質上,區塊鏈技術是一些技術的匯總,主要由分布式賬簿數據構成。
比特幣是款應用,為了實現比特幣的一些目的,使用了一些技術,因為比特幣越來越被市場重視(就是價格越來越高),這些底層技術後來被提煉出來,單獨叫區塊鏈。

那麼,它們的關系,類似內燃機跟汽車的關系。
汽車為了跑起來,用了內燃機技術。
而內燃機技術,也因為汽車的廣泛應用被採用到火車、小型發電站、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商船、常規潛艇、小型飛機,世界上內燃機的保有量在人類的動力機械中居首位。

如果你這樣理解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關系,那麼區塊鏈技術重要麼?
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個技術去實現的各類人類數據的結構與分散的未來。

『柒』 R9 380挖礦一個月賺多少錢,挖什麼礦好

R9380X 單卡算力20 按照今天1800的話 就是 16.83每天
這幾天礦價有點低價,波動幅度挺大的

『捌』 簡直暴利四川某加密幣礦場實拍曝光,一天營收 6300 多萬

技術宅把冬季供暖,也玩出了新花樣。

因為嫌冬季取暖的電費太貴,奧地利的一位程序員,硬是DIY了一套 「礦機」供熱系統

按理說,礦機才是耗電大戶, 利用GPU的廢熱供暖 ,真能比常規手段更省錢嗎?

還別說,這位老哥一邊用礦機供熱,一邊拿挖出的數字貨幣補貼電費,最後不但完全覆蓋取暖費,甚至還略有結余!

這套系統到底多神奇?普通人家裡能不能復制?

一起來看看吧~

一天,一位奧地利程序員 Christian Haschek 決定不忍了。

為什麼?

因為電價太貴。

Haschek家是獨棟房屋,採用帶熱泵的中央空調系統供暖,與中國北方集中供暖不同。

進入冬天之後,為了取暖,電費賬單蹭蹭往上漲。

他為自己家設計了一套智能用電統計系統,計算出了取暖的費用:

現有的這套空調,平均 每天耗電37度 ,電費6歐元, 合人民幣47元左右

奧地利冬季一般氣溫在-5 C到5 C之間,持續時間為12月到3月。

這樣一算,一個冬季取暖費用最少也得5600多元,要是再算上深秋或初春,一年取暖費高達七、八千元很正常。

對比一下,北京地區冬季居民供暖費用,依據供應商不同而變化,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價格在16.5-30/平米·季度之間。

也就是說,一個100平米的戶型,一年冬天取暖費在1600-3000元之間。

這樣看來,按奧地利的當地電價平均一度1歐元算,完全靠電帶動空調取暖,確實價格不菲。

所以,看到電表瘋狂跳字,Haschek決定必須要採取措施了。

於是,他目光轉向了自家中央空調的熱泵。

所謂熱泵,就是一種能從周圍環境中的空氣、水或土壤中獲取低品位熱,經過電力做功,輸出可用的高品位熱能的設備。

一般來說,與普通電熱設備相比,熱泵消耗同樣的電力可以提供3倍甚至3倍以上的熱能,是一種高效供能技術。

但內外溫差越大,熱泵耗電就越多。

所以,Haschek的方案就是使用礦機中GPU散發的熱量,預先加熱空氣,然後再送入熱泵,以此減少耗電量

他找出了家中閑置的4塊GPU,型號是 AMD的R9 390 ,性能與英偉達GTX 970相當。

這種顯卡哈希率比較高,達到30MH/s,但缺點是能耗太大,四塊顯卡總功率900W左右,工作時平均溫度80 C。

(哈希率是加密貨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即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

這款顯卡其實並不適合挖礦,但是對於以 收集熱能為目的礦機 來說,剛剛好。

而他用這台礦機來挖 以太坊

一開始,Haschek直接把礦機擺在熱泵的屋子裡,但很快發現屋子溫度不斷升高,挖礦效率下降了。

於是,他專門做了一個機櫃,把礦機擺在室外,然後通過機箱後部的管道,直接將熱風導入熱泵中。

室外既有利於設備散熱,風管也能減少熱量損失。

整套方案就是這么簡單,沒有復雜的額外熱能設施,礦機只作為空調系統的輔助。

整個工程,最麻煩的工作可能就是連接、固定風管了。

其實,類似方法已經有公司提出,比如荷蘭有一個名叫Nerdalize的雲計算供暖公司。他們的設想就是把雲計算伺服器放進家家戶戶,不僅提供計算,還能徹底替代暖氣片。

中國也有一家叫阿瓦隆的礦機公司推出了 挖礦取暖器 。

但自己在家DIY的,到底能省多少錢。

先看結果。

從電力使用情況來看,直接用作取暖的電能,下降了一半。

而除去礦機花掉的電費,每天挖礦的凈利潤,是 3.8歐元

你看,挖礦產生的收入,剛好能覆蓋目前取暖的實際支出,甚至還略有結余。

取暖賺錢兩不誤,這個方法很不錯。

當然,收支平衡還有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以太坊的價格, 必須高於900美元

低過這個線,礦機產出比就會下降,開機之後反倒要貼錢。

這個方法能在自己家中復制嗎?

當然可以,尤其是在南方的小夥伴,沒有集中供暖,條件反倒更便利。

整套方案技術難度並不高,布線和擺位甚至可以讓電工師傅代勞。

但是,還是要提醒你一句, 幣圈有風險,入坑需謹慎。

畢竟,這套設備,只為供暖,不為炒幣。

『玖』 解讀R9全球付(二)

而我們的Vistr協議昵是綜合了現今所有的郵箱協mail協議、網站協議、http協議等等一切現有的網路傳輸協議的一種簡化,通過http協議的前端訪問直接向伺服器發起詢問,將語音記錄儲存在大約skb,bit容量進行保存一全球參與網路中端的人呢,都是兩兩實時控布,就象你自己的郵箱郵件一樣,某某人跟你發了一個郵件,當你沒來得及看這封郵件時,郵件儲存在哪裡呢,郵件儲存在郵箱緩存空間裡面,在電腦配置里有個聲庫文檔,就是我們的手機和計算機都有這么一個聲庫文檔緩存文件,當本地訪問無法訪問信息時,這個連接才會訪問伺服器,很多人說昨天我的虛擬貨幣錢包里有50個幣,怎麼今天換了個手機登錄一看不在了,實際上你的虛擬貨幣它本身已經花掉了,但是到你某一台手機里它訪問的是昨天的數據昨天的數據和今天的數據實際上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的了,我們的R9增強區塊鏈是步入區塊鏈3.0時代的創新的科技,區塊鏈2.0通過智能合約徹底顛覆了傳統貨幣和支付概念,作為區塊鏈3.0時代,我們將探討區塊鏈在非金融貨幣領域裡面的價值,前面通過接近一年的分享,讓大家了解區塊鏈,而區塊鏈能讓很多人做很多事情是因為區塊鏈具有價值轉移和信用轉移的優勢,這是一種去信任的構架,去信任構架就是系統中參與方無須信任對方就可以完成交易和協和,這是傳統互聯網最薄弱的一項,互聯網時代我們通過中心化方式讓信用局限在一定機構和國家內傳輸,但是面對著全球流通到目前都沒有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這不是說一個國家的智慧有多強能夠創造的,有些新鮮事物的發展它都是在悄然的瞬間緩悟過來的,國家的領導人,權力領導方  他的同樣是一個大腦一個基因,他並不能夠超越某一個人在某方面的智慧對不對,所以讓國家去採用一些督促的手段來解決現有問題信任的方案是治標不治本也人在哪裡方面的詞彙所以說所以說讓國家去採用一些督促的手段來去解決現有問題信任的方案是治標不治本比較頭痛的問題 ,區塊鏈目前涉及的領域,逐步涉及到多方面的使用場景,但是在現在的整個網路傳輸協議裡面都沒有一個真正把區塊鏈應用的機構,而我們R9網路的出現,它賦予的是一個具有區塊鏈基因和權威的體系,可以說是一個創世的區塊鏈,所以很多人對我們網路的了解都停留在現有的區塊鏈等等場景應用裡面,現有的目前整個全球只有一個區塊鏈體系網路,而全球眾多的數字貨幣都是賦予著比特幣的基礎構架上面進行的自我開發,簡單地方講就是在我比特幣銀行里開了個帳戶而己,開了一個帳戶然後做了自己的生意做了自己的買賣,把所有不了解區塊鏈的人都誤導其中,這也是大家對區塊鏈的疏忽,所以說要想參與區塊鏈,更多了解區塊鏈,要從根本上解讀區塊鏈的屬性,特別是解讀區塊鏈3.0的屬性,區塊鏈3.0的貨幣是有發行機制的,不是像比特幣當初的設計是靠挖礦,它價值的設計者和創造者不是同一個人,而今天新型的貨幣發行組織它的發行機制是參與整個網路億萬終端的無數網民,來共同創造的,貨幣的價值它起源於創造者,所以說我們這個數字貨幣它的發行者就是每一個參與者,貨幣的價值是從參與整個網路的用戶量來自我調節,參與整個網路的人越多,它的速度越快,面對總資產75億的就距離越近。(未完待續)

『拾』 全球付R9GCB什麼時候上線

2019年8月30日。該應用在數字貨幣的區塊鏈基數將給其他行業帶來巨大商機時於2019年8月30日上線了,全球付R9GCB是原先的GCB網路協議進行一個增強版。

閱讀全文

與數字貨幣r9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區域臉 瀏覽:13
區塊鏈是暗網嗎 瀏覽:680
長沙礦工怎麼沒有算力 瀏覽:706
我有一萬個比特幣擔心被盜怎麼辦 瀏覽:576
中國區塊鏈沙盒app 瀏覽:22
cbt和比特幣一樣嗎 瀏覽:555
怎麼樣算記憶力下降 瀏覽:715
以太坊錢包什麼作用 瀏覽:184
以太坊出礦量低 瀏覽:926
最新8卡以太坊礦機配置 瀏覽:899
比特幣每秒交易多少次 瀏覽:355
虛擬貨幣高風險 瀏覽:733
2019比特幣合法嗎 瀏覽:196
數字貨幣預計什麼時候上架 瀏覽:860
港股的區塊鏈概念股 瀏覽:167
ace幣區塊鏈 瀏覽:536
數字貨幣超過巴菲特是誰 瀏覽:70
gucs數字貨幣今日價格 瀏覽:305
PS42k18虛擬貨幣到賬 瀏覽:857
虎爾比特幣 瀏覽:390